学校电铃定时控制电路设计
电子打铃定时器课程设计

电子打铃定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子打铃定时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子打铃定时器的电路图识别及电路连接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电子打铃定时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电子技术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电子打铃定时器的组装与调试。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特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技应用,提高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培养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对电子技术有一定兴趣,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电子打铃定时器的基本原理- 电子打铃定时器的电路组成及功能- 电路图识别及分析方法- 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其作用2. 实践操作:- 电子打铃定时器的组装与调试- 电路连接方法及注意事项- 故障排查与解决方法- 创新设计及功能拓展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电子打铃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及电路组成- 第二课时:电路图识别及分析方法,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 第三课时: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电子打铃定时器的组装与调试- 第四课时:故障排查与解决,总结经验,进行创新设计及功能拓展教材章节关联:- 教材第三章: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 教材第四章: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教材第五章: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共安排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自动打铃控制器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打铃控制器的P L C 控制系统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自动打铃控制器的设计二.概述目前,学校打铃系统的控制均有专用的控制器,这种控制器由单片机或数字系统组成。
当然,用PLC控制也完全可以达到准确定时打铃的目的。
图1所示为PLC控制自动打铃系统组成框图。
图1 PLC控制自动打铃系统组成框图根据学校作息时间表,该控制系统的要求具体如下:(1)上课铃与下课铃要能分开(铃声响的频率不一样),起床、晚自习等时间的铃声为连续打铃,每次打铃的时间为15s。
(2)要具备时间调整功能。
(3)星期六、星期日不打铃,星期一至星期五按表1所示作息时间打铃。
(4)具有时间显示功能,要有秒、分、时和星期的显示。
表1 作息时间表1.根据题意,设计该PLC控制系统。
2.PLC选择及I/O及其它PLC元器件分配。
3.选择电器元件,编制元件目录表。
4.绘制梯形图。
5.用计算机绘制主电路图、PLC控制电路图、电器元件布置图。
6.编写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小结。
四.设计方案提示1.电子钟程序电子钟程序分别设有秒、分显示(00~59),时显示(00~23)和星期显示(1~6、日)。
其中电子钟计数功能可采用移位指令实现,0~9显示译码电路可用组合逻辑功能完成。
“00~59”六十进制秒、分计数的个位向十位进位的处理方法是:当个位计数到9,第10个脉冲到来时,个位数应该显示0,而十位数应显示1,这是两位数的显示应为10。
对于时显示00~23及星期一至星期日的进位方法处理类似。
有区别的是星期日显示可用数字“”表示,即星期日显示不是显示数字“7”,而是显示数字“8”。
2.打铃程序要使电子钟在显示时间7:40时打铃,可以将7:40的特征码“1”找出来,再驱动一“定时器”电路,使定时器定时15s,打铃也将响应15s。
其余上课的特殊码处理方法相同。
而当下课时,将产生特征码“2”,驱动下课打铃“定时器”电路,打铃15s后停止,但此时打铃的铃声应和特征码“1”时(即上课)不同。
校园打铃系统的设计

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实训报告——校园打铃系统的设计校园打铃系统的设计一、实训目的1、设计一个校园打铃系统,使用的是24小时计时制,能够设置多个打铃时间,同时要求能够在系统掉电时,时间能够继续,打铃时间的数据能够保持。
2、掌握LCD1602、DS1302、DS18b20、AT24C02等相关知识3、进一步了解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工作电源电路、程序存储器选择电路二、实训内容1、时钟功能:能显示年、月、日、星期、时、分、秒、温度等信息2、调整功能:能校正年、月、日、时、分、秒、星期等信息3、打铃功能:按指定的时间发出声音,并且闪光4、设置的作息时间数据在单片机掉电后不会丢失 三、实训整体框图中央处理单元STC89C52时钟模块DS1302存储模块AT24C02液晶显示模块LCD1602打铃模块蜂鸣器、LED 指示灯输入模块4X4矩阵键盘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工作电源电路、程序存储器选择电路温度采集模块DS18B20图1 系统总体设计图四、各功能模块介绍 1、最小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单片机(STC89C52)、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工作电源电路、程序存储器选择电路五个部分。
2、时钟模块DS1302DS1302是美国DALLAS 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实时时钟芯片,附加31字节静态RAM ,采用SPI 三线接口与CPU 进行同步通信,并可采用突发方式一次传送多个字节的时钟信号和RAM 数据。
实时时钟可提供秒、分、时、日、星期、月和年,一个月小与31天时可以自动调整,且具有闰年补偿功能。
工作电压宽达2.5~5.5V 。
采用双电源供电(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可设置备用电源充电方式,提供了对后背电源进行涓细电流充电的能力。
3、存储模块AT24C02AT24C02提供2k 位的串行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组织形式为256字×8位字长,采用IIC 总线接口。
4、温度采集模块DS18B20DS18B20数字温度计是DALLAS 公司生产的1-Wire ,即单总线器件,具有线路简单,体积小的特点。
上课铃声打铃电路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题目:11 上课铃声自动打铃电路初始条件:具备数字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具备数字电路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具备数字电路的基本调试手段;自选相关电子器件;可以使用实验室仪器调试。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铃声用1W扬声器输出,4位数字时钟显示,时分设置24小时格式;2、打铃时间分别为8:00,8:45,8:55,9:40,10:10,10:55,11:05,11,50,14:00,14:45,14:55,15:40,16:00,16:45,16:55,17:,40,18:00,18:45,18:55,19:40,8:00;3、时间设置功能,定时时间误差1分钟;4、安装调试并完成符合学校要求的设计说明书;5、设计电源;6、焊接:采用实验板完成,不得使用面包板。
时间安排:第十九周一周,其中3天硬件设计,2天硬件调试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1.Multisim简介 (1)2.分析与电路设计 (2)3.脉冲信号电路 (3)4数字钟显示电路 (3)5时钟控制电路 (4)6.控制打铃电路 (5)6.1 失败方案一 (5)6.2失败方案二 (6)6.3失败方案三 (7)6.4成功方案 (8)7.芯片的引脚功能表 (9)8心得体会 (14)9.参考文献 (16)摘要上课自动打铃电路,显示24进制时,60进制分。
并可在上课时间点自动打铃,同时上课打铃电路要有自动校时功能,主要用计数器计数输出,比较器比较,锁存器的输入打铃时间,以及译码器与数码管显示时间。
关键字:打铃,校时,自动,显示1.Multisim简介NI Multisim软件是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与设计的EDA工具软件。
作Windows 下运行的个人桌面电子设计工具,NI Multisim 是一个完整的集成化设计环境。
自动打铃电路课程毕业设计

自动打铃电路设计摘要打铃器可以为上下课的学生和老师们提供时间提醒,有利于师生对上课和学习的合理安排。
同事也可以作为一个提醒学生作息时间的时间表,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个规律科学的时间安排。
因此,打铃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时钟部分,为系统提供时间基准。
本设计主要是针对适用于校园打铃系统要求的,其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打铃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器,以DS1302时钟芯片为系统提供时间,并在1602液晶显示器上显示,通过按键可以设定定时打铃时间和打铃间隔。
系统软件设计采用C语言来完成,C语言语法简洁,使用方便,用于完成软件设计非常方便。
关键字:打铃器,STC89C52单片机,DS1302,LCD1602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描述 (1)1.2 设计任务与要求 (1)1.3 基本工作原理及框图 (1)2 总体电路设计及分析 (2)2.1 总体电路设计 (2)2.2 工作原理 (2)3单元电路设计 (3)3.1 STC89C52最小系统 (3)3.2晶振电路 (5)3.3复位电路 (5)3.4时钟集成模块 (6)3.6按键控制电路 (10)3.7响铃电路 (10)3.8程序流程图 (11)4 软件设计 (11)5 系统测试 (26)总结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1绪论1.1课题描述此次设计利用单片机的中断系统,每次中断都从计时芯片中读取时间,与规定的作息时间比较,如果相等则进行相应的控制或动作。
由显示部分、计时时钟、蜂鸣器驱动模块和按钮控制模块四部分组成,三个轻触按键用于校正时间。
现代机关企业,特别是学校要求对时间加以控制,要按时打铃及播放广播,以保证学习与工作的正常运行。
本设计实现了这些功能,给学校及其他机关企业带来方便,整体性好,人性化强、可靠性高,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
1.2 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自动打铃电路:1.按照设计要求,画出系统框图和系统硬件电路图。
一种学校专用的自动电铃电路

一种学校专用的自动电铃电路
附图所示为一种学校专用的自动电铃电路。
学校每天有八节课(每节课45分钟),每节课完自动响铃,第四节课后经30分钟的午餐休息时间,又自动响铃上课。
从电路图中可知,控制电路由集成时基电路NE555(IC1)、两只十进制计数器CD4017(IC2与IC3)、与门CD408l(IC4)及电铃驱动电路等组成。
IC1接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其输出脉冲送到IC2,IC2将ICI产生的脉冲时间间隔(4.5分钟和3分钟)增加到10倍,产生45分钟和30分钟的时钟脉冲送到IC30 IC3的输出通过二极管D4~D12,使晶体管T1和T2工作在开关状态,以保证每节课的响铃时间,按预定的时间顺序进行。
连接到晶体管T2发射极的串联电阻R4与R5决定IC1输出脉冲的时间间隔(45分钟)。
ICI的输出送到IC2的第⑩脚,可产生一节课的时间(45分钟);同样,连接到晶体管T1发射极的串联电阻R2和R3决定ICI输出脉冲的时间间隔(3分钟),IC1的输出送到IC2可产生午餐休息30分钟的时间。
当+12V电源接人电路时,因电路未接地不能工作,一旦按下开关S1,可控硅SCRI被触发导通,从而使电路接地,十进制计数器IC2与IC3(复位。
基于PLC的自动打铃控制器设计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说明书基于PLC的自动打铃控制器设计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院名称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2013年11月29日摘要在学校和很多公司单位都能看到电铃,它们被用来作为上下课、上下班等作息时间的信号.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电铃的需求量多了而且对其的要求也高了.通过不同方式控制的自动打铃系统逐一被设计出来。
本文介绍的是三菱PLC控制的作息时间自动打铃控制系统,详细地阐述了系统的组成、系统硬件接线和系统软件设计,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
该系统具有外设电路配置简单、扩展方便、操作容易,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等特点。
该系统用于学校电铃的自动控制,具有周末和假期控制功能和星期与时间的显示功能,实现了作息时间无人控制的自动化、科学化管理与操作.关键词 PLC;电铃;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目录1 绪论 01.1课题设计的背景 01.2 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02 设计任务 (3)2.1 设计题目 (3)2。
2 设计要求 (3)3 系统总体设计 (3)3。
1 系统概述 (3)3。
2 机型的选择 (3)3.3 设计方案 (5)3。
3。
1 控制任务分析 (6)3。
3。
2 TD-200的设置 (6)3。
4 电铃电路简单介绍 (7)3。
5 编程元件地址分配 (8)3。
5.1 输入输出继电器地址分配 (8)3。
5。
2 其他元件地址分配 (8)3.5。
3 输入输出接线图 (9)4 软件设计 (10)4。
1 计算机辅助设计编程 (10)4.2 设计步骤流程图 (10)4.3 总体程序的设计 (10)结论 (15)心得 (16)参考文献 (17)1 绪论1。
1 课题设计的背景电铃作为常用的作息时间信号,铃声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铃声作为作息时间信号,最原始的控制方式就是人工控制。
按照作息时间表敲铃,以及后来出现了电铃但没有能实现自动控制也是由人工按电钮开关来电铃发出铃声都是人工控制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技术—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技术,而计算机向微型方向的一个分支发展,则出现了主要是用于控制领域的单片机。
校园打铃系统设计

校园打铃系统设计引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于它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于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数据采集,军工产品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在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单片机技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在智能控制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设计就是利用Atmel 公司生产的单片机AT89S52芯片和AT24C02芯片,以及利用DS1302用作时钟芯片等功能)。
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基础上加上其外围设备实现的小的系统——自动打铃系统。
所谓的单片机小系统从系统的角度来定义就是完成复杂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并使其紧密耦合在一起的计算机系统。
硬件设计部分分别从各个功能电路进行阐述,包括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红外遥控及显示电路。
软件部分分成了四个模块:初始化模块、时间显示模块、遥控按键设定模块、以及定时打铃模块。
初始化模块主要是对定时计数器的方式及初值的设定。
时间显示模块负责正确的显示当前时间。
按键设定模块主要是对时间的校准及设定。
定时打铃模块负责到时响铃功能。
也就是说系统的功能是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共同合作完成。
1第1章系统总体设计作息时间控制钟系统概述设计一个校园打铃系统,使用的是24小时制。
要求在掉电状态下数据不丢失,可以设置多个打铃时间点,用红外线遥控按键设置同样的打铃时间,数字键输入设置内容,不只上、下键地调时。
于用的不是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定时功能用的是外部时钟DS1302芯片,而DS1302芯片的精度取决于32768HZ晶振的精度,32768HZ晶振的精度小于%,所以整个系统的精确度高于%。
功能特点25路掉电不丢失数据的用户定时功能。
采用首创的忽略定时新概念,可以设置定时某项为忽略值,再配合多路定时项目使定时的内容自发挥,千变万化,能够适应各种的定时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学校电铃定时控制电路一般由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而成,然而由于芯片的集成程度高,对设计者电子技术、电路基本概念、电参数测量方法的掌握情况要求不高。
为增强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电子电路的能力,同时锻炼和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将设计电路改为以EPROM为核心的,由显示电路、打铃电路、时钟电路、调整电路有机组成的控制电路来实现。
本设计有以下部分组成:一是有计数器、LED显示和脉冲构成的时钟显示电路,实现时钟计时与显示;二是由EPROM和按键部分构成的定时控制电路,用以实现对多个校区不同时间的定时和调整控制。
本设计避开单片机选用其他芯片,由于其他芯片功能上的不足,导致设计电路的复杂,占用空间大,反应较慢等不足,但基本上完成了设计要求和实现设计目的。
加深了对电子电路的概念、基本原理、设计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定时控制;EPROM电路设计;打铃电路设计
Abstract
Buzzers timing control circuit in school is designed generally based on single-chip, while the integration degree of chip is very high, which does not require designers can master electronic technique, the basic concepts of circuit, and measuring methods of electric parameters very well.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designing circuits acc ording to the realistic needs,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skills about the related knowledge: convert designed circuit into a control circuit with the core of EEPROM, consisted of display circuit, jow circuit, clock circuit and alignment circuit organically.
This design contains two parts below: 1.a clock display circuit with a counter, a LED display, and a pulse constitute, which will realize clock counter and display. 2.a timing control circuit with EEPROM and keys part, which will realize timer a nd adjustment control in different campus.
Avoiding of using single-chip, I choose other chips. On functions, other chips are not better enough than single-chip, which result in the complex circuits, large room occupied, and reaction slower etc. However, these chips generally realize the demand of design and destination of experiment and make students enhance the conceptions of circuits, basic principle, and design principle.
Key words: timing control; circuit design of EPROM; design of jow circ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