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1.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现象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3.对这五种成像情况: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有关它们成像的性质或成像的原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①③⑤B.可成正立缩小虚像的是①②④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4.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0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

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5.如图是张敏同学拍摄的南湖大酒店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大楼靠近些,再拍摄B.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6.小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F点为一倍焦距处,H点为二倍焦距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二倍焦距,物体成倒立的_______像(填“虚”或“实”),此时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的焦距时,像逐渐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____(填“变大”或“缩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2.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火种,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___;“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其________位置。

3.小刚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以看到烛焰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甲、乙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0.4,乙视力0.8。

则通常情况下,________(选填“甲”或“乙”)眼睛的晶状体更厚;他们要矫正视力,________配戴的近视眼镜度数更高,透镜的焦距更________。

4.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

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________。

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 ________。

(选填“大”或“小”)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6.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7.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8.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9.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图中,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为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C.甲为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D.甲为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3.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4.下列物品中用到凸透镜成缩小实像工作原理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眼镜5.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0cm处,在凸透镜的另外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6.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所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中将蜡烛分别放在甲、乙、丙、丁四个位置,观察光屏上成像情况(光屏位置未标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在甲位置时,需将光屏移动到大于70cm的位置,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B.将蜡烛从甲位置移到乙位置,需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C.蜡烛在丙位置时,光屏上成的清晰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D.蜡烛在丁位置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与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到55cm 刻度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25cm刻度处,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移动光屏,一定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②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③移动光屏,再次成像的像距为30cm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②和③8.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想要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9.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关于图中两种仪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被观察的物体靠近显微镜物镜后,成像变大D.将天文望远镜的镜筒缩短后,成像变小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u和像距v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B.当物距u=8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利用了这条规律C.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D.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二.填空题11.图中虚线框中的透镜属于(选填“凸”或“凹”)透镜12.小丽的妈妈在家种植了很多“多肉”植物。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凹透镜是()A.B.C.D.2.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B.凸透镜只有一个焦点C.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此时在光屏上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4.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像B.电影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等大的像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是倒立放大的像D.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正立缩小的像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放大的实像B.该透镜的焦距是30.0cmC.若蜡烛、光屏不动,将透镜向左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可以再一次成像D.若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到5.0cm刻度处,光屏需要适当左移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6.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市民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查看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摄像头是一个凹透镜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7.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预防近视从我做起。

如图是眼睛视物成像光路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B.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C.乙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D.乙图为远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8.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B.图乙中,望远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C.图甲中,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D.图乙中,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二、多选题9.小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4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4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7cm10.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B.如图乙所示,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C.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30cm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D.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4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三、填空题11.富川县很多学校都安装了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一定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不一定有发散作用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D.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聚光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掩膜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动D.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相同距离,硅片上还能成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把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放大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放大镜来放大观察邮票上的细小部分,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该()A.小于10cm B.等于10cmC.在10cm到20cm之间D.大于20cm2.下图是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示意图,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A.u>2f B.f<u<2f C.u=f D.u<f3.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15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先变大后变小,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4.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5.2021 年12 月9 日,“太空教师”王亚平为我们展示了神奇的水球光学实验,她在水球里注入一个气泡,产生了双重成像,我们能看到一个正立的像和一个倒立的像,如图所示。

其中水球的外圈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A.该水球外部成所的倒立的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B.如果向水球继续注水,外部变厚,折光能力变强,焦距变长C.当王亚平向靠近“水球”,“倒影”会变小D.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

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如右图所示的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它的焦距是________cm.2.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3.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处.4.穿衣镜是利用平面镜能够 ________制成的;放大镜是利用 ________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汽车的观后镜是利用 ________镜来达到扩大视野的目的;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能把太阳光 ________在焦点的性质制成的.5.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阳光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太回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此时该亮斑距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换成凹透镜再做这个实验,在纸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很小、很亮的光斑6.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缩小的实像。

7.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它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__________和进入眼睛光的强度。

在适当的照明条件下,物体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__________的实像。

8.小红站在竖直平面镜前看见镜中的自己,感叹由于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換上了近视眼镜.她戴的眼镜对光起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如果小红距离平面镜2.5m,则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m.9.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和同学们猜想凹透镜不能点燃火柴.你认为他们猜想的依据是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10.有少数游客在假期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扔在景区,这样做既污染环境,同时还可能引发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就相当于一个________ 透镜.晴天,当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太阳光具有________ 作用,可能会引起枯叶着火.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1. .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的眼镜的镜片类型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12.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来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A.焦点以内 B.2倍焦距处 C.焦点上 D.2倍焦距和焦点之间13.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14.小莉和外公视力都不正常,小莉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莉和外公矫正视力所戴眼镜的镜片分别是( )A.都是凸透镜B.都是凹透镜C.凸透镜和凹透镜D.凹透镜和凸透镜15.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蜡烛置于c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B.蜡烛置于b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D.蜡烛从b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16.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中不正确的是()17.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19.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3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成放大的像,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成放大的像,像距变小D.像变大,像距变大20.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21.小明将《中学物理》书放置在距离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人眼观察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烛焰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三、画图题(每题2分共6分)23.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4上图两透镜组合中都有一个焦距是重合的,请画出经过两透镜的光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2.“爱护眼睛,你我同行”。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3.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图中的中心圆面积更大B.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C.人们可以用仪器和工具帮助自己进行准确测量D.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4.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5.当物体距凸透镜16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固定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不动,若将凸透镜向远离光屏方向移动4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A.6厘米<f<12厘米B.8厘米<f<10厘米C.6厘米<f<8厘米D.12厘米<f<20厘米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7.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8.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显微镜是常用的科学观察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光学器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B. 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经过凸透镜折射的光一定是会聚光
C. 放大镜成的像一定是正立放大的
D. 教室里的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2.冬天利用红外线暖炉取暖时,暖炉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A. 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 暖炉的电热丝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红色光
C. 暖炉的电热丝发出的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的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
D. 暖炉的电热丝发出的红外线与阳光中的红外线不同,前者是淡红色,后者是看不见的
3.下列透镜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
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
4.与正常眼睛相比,近视眼对光线的()
A. 会聚能力强
B. 发散能力强
C. 透射能力强
D. 反射能力强
5.一凸透镜焦距为10cm,要想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下列合适的物距是()
A. 10厘米
B. 20厘米
C. 15厘米
D. 25厘米
6.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8.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图像变成图乙()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9.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在透镜另一侧透镜30cm处得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焦距f的范围是()
10、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
11.如图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1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移动蜡烛,使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4cm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未画出)。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的应用是投影仪,且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2cm
B.只将凸透镜左移,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C.将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右移,同时像在变大
D.将蜡烛右移至距离凸透镜18cm,向右调节光屏至适当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13.如图所示,烛焰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烛焰位于A点时,它的像在B点;当烛焰位于B 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
A.C的左侧B.AB之间C.BC之间D.A的右侧
14、如图所示是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

分析图像中有关数据可知()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B.当物距u=30cm时,像距v=30cm
C.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D.当物距u=15cm时,成的是缩小的像
15.小枫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即物距为25cm,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凸透镜
B.若保持图中物距不变,正确调节光屏后,光屏上成的像是放大的,这是投影仪的原理
C.上述实验中,蜡烛依然保持在光具座上的10cm处,将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移至25cm、55cm处,光屏上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若想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向右再移5cm
D.实验中由于蜡烛会随实验时间延长烧短,要想成像仍然在光屏中央,可保持透镜和光屏不动将蜡烛向上调节适当高度,或在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情况下将透镜向下调节适当高度
二、填空题
16.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像(填“虚”或“实”).
17.在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____________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____________.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____________,使成的像更加明亮.
18.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

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片上发生了______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9.我市群力体育公园里的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时光在水面发生了______反射;太阳岛极地馆里的小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我们看到的小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0.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立,放大的______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______些。

三、作图题
21.在下图的方框内填入恰当的透镜
三、实验题
22.小明想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现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50cm、25cm、15cm,应选择______ 凸透镜.(选填“甲”、
“乙”或“丙”).
(2)在实验过程中,将光具座放到水平桌面上,调整凸透镜的中心,蜡烛火焰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保持在______ .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15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1所示。

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2)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f=cm。

(3)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

(4)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CAD 6-10、ABBAC 11-15、CDDAD
二、填空题
16、凸透虚
17、焦点放大增加折射光线
18、反实
19、镜面虚像
20、正虚远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22、(1)丙(2)同一高度处(3)缩小
23、(1)略(2)5 (3)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焰心、凸透镜和光屏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倒立缩小的实像(4)远离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