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第二章作业及答案
《财务管理》第二章 综合练习含答案

《财务管理》第二章综合练习含答案1. 某企业近期付款购买了一台设备,总价款为100万元,从第3年年初开始付款,分 5年平均支付,年利率为10%,则该设备的现值为()A.20x(P/A,10%,5)B.20x(P/A,10%,5)x(P/F,10%,3)C.20x( P/A ,10% ,5)x(P/F,10% ,2)D.20x(P/A, 10% ,5)x(P/F,10%,l)(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属于递延年金,第 3年年初是第2年年末,因此递延期是1 期,等额付款的次数是5次,每次付款额=100/5 = 20 (万元),因此 P = 20x2. 某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年名义利率为 8% ,按季度付息,则年实际利率为A. 9. 60%B. 8. 32%C. 8. 00%D. 8.24%(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关系: i= (l+r/m)"-l,由于此题是按季度付息,故,年实际利率i= (1+8%/4)4-1 = 8. 24% ,本题选项D正确。
3. 甲公司投资一项证券资产,每年年末都能按照6%的名义利率获取相应的现金收益。
假设通货膨胀率为2%,则该证券资产的实际利率为()A. 3.88%B. 3. 92%(正确答案)C. 4. 00%D. 5. 88%答案解析:本题考査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之间的换算关系,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 (1+通货膨胀率)-1= (1+6%) / (1+2%) -1 = 3.92%。
4. 某公司向银行借入12000元,借款期为3 年,每年的还本付息额为4600元,则借款利率为( )。
[(P/A, 7%, 3)=2. 6243 ; (P/A, 8%, 3)= 2.5771]B. 7. 33%(正确答案)C. 7.48%D. 8. 15%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利用插值法求利息率。
据题意,P= 12000, A = 4600, n = 3, 贝!j: 12000=4600x(P/A, i, 3) , (P/A, i, 3) = 2.6087, (i-7%)/(8%-7%) = (2. 6087 - 2. 6243 )/( 2. 5771 - 2. 6243 ), i = 7. 33%。
财务管理第二章作业 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1、时间价值:2、复利:3、复利现值4、年金5、后付年金6、先付年金7、延期年金8、永续年金二、判断题1、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正确地揭示了不同时点上资金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财务决策的基本依据。
(对)2、由现值求终值,称为贴现,贴现时使用的利息率称为贴现率。
(错)3、n期先付年金与n期后付年金的付款次数相同,但由于付款时间的不同,n期先付年金终值比n期后付年金终值多计算-期利息。
所以,可先求出n期后付年金的终值,然后再乘以(1+i)便可求出n期先付年金的终值。
(对)4、n期先付年金现值与n期后付年金现值的付款次数相同,但由于付款时间不同,在计算现值时,n期先付年金比n期后付年金多贴现一期。
所以,可先求出n期后付年金的现值,然后再乘以(1+i)便可求出n期先付年金的现值。
(对)5、英国和加拿大有一种国债就是没有到期日的债券,这种债券的利息视为永续年金。
(对)6、复利计息频数越大,复利次数越多,终值的增长速度越快,相同期间内终值越大。
(对)7、决策者对未来的情况不仅不能完全确定,而且对其可能出现的概率也不清楚,这种情况下的决策为风险性决策。
(错)8、利用概率分布的概念,我们能够对风险进行衡量,即:预期未来收益的概率分布越集中,则该投资的风险越大。
(错)9、如果两个项目预期收益率相同、标准差不同,理性投资者会选择标准差较大,即风险较小的那个。
(错)1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证券的风险越高,其价格便越低,从而必要收益率越高。
(对)11、如果组合中股票数量足够多,则任意单只股票的可分散风险都能够被消除。
(对)12、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经济衰退以及高利率通常被认为是可分散的市场风险。
(错)13、证券组合投资要求补偿的风险只是市场风险,而不要求对可分散风险进行补偿。
(错)14、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是投资者因承担可分散风险而要求的,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收益。
(错)15、有效投资组合是指在任何既定的风险程度上,提供的预期收益率最高的投资组合。
财务管理第二章练习及答案试题

P/A,9%,4=3.2397 P/A,9%,3= 2.5313 P/A,10%,7= 4.8684 P/A,10%,5=3.7908P/F,9%,4= 0.708 P/F,9%,3=0.772 P/F,10%,7= 0.513 P/F,10%,5=0.621F/A,9%,4=4.573 F/A,9%,3= 3.278 F/A,10%,7= 9.487 F/A,10%,5=6.105F/P,9%,4= 1.412 F/P,9%,3= 1.295 F/P,10%,7= 1.949 F/P,10%,5=1.6111、某企业向银行获得一笔600万元的长期借款,借款期限为4年,年复利率为9%,银行规定的还款方式分别为(1)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算。
(2)分期(每年)付息,到期还本。
(3)分期(每年)付息,分期(每年)等额还本。
(4)分期(每年)等额还本付息。
(5)前3年每年年末归还一笔相等金额的款项,最后一年归还本息共300万元,4年内全部还清本息。
要求,计算各种还款方式下的还款金额。
(1)600*(1+9%*4)=816(2)每年付息,到期还本付息:600*9%=54(万元)到期还本:600万元(3)每年付息,每年等额还本└────┴────┴────┴────┘0 1 2 3 4利息:600*9% 450*9% 300*9% 150*9%还本:150 150 150 150(4)分期等额还本付息P=A*(P/A,i,n) 600=A(P/A,9%,4) A=600/3.24=185.9(5)最后一年还款300万元,相当于现在的价值为300*(P/F,9%,4)=300*0.7084=212.4 600-212.4=B(P/A,9%,3) B=153.142、联合公司需要添置一大型设备,采用外购方式需支付价款125万元,预计该设备的使用年限是7年,设备残值是6万元,该设备每年的运营成本是25万元;若采用融资租赁方式每年需支付租金32万元,5年后设备转让给该公司,但需支付转让费和手续费共15万元,试问租赁与购买哪种方法对公司有利?(假设折现率为10%)购买:125+25*(P/A,10%,7)-6*(P/F,10%,7)=243.622租赁:25*(P/A,10%,7)+32 *(P/A,10%,5)- 6*(P/F,10%,7)=249.249所以购买有利。
财务管理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两种证券形成的投资组合的预算值和标准差的计算。
对于两种证券形成的投资组合。
投资组合的预算值rp=投资组合的标准差===21.1%2、答案:A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股票必要报酬率的计算。
市场投资组合报酬率的标准差==0.25该股票报酬率的标准差==0.2贝他系数=0.3×0.2/0.25=0.24该只股票的必要报酬率=5%+0.24×(10%-5%)=6.2%3、答案:D解析:对于分期付息债券来讲,如果债券溢价发行,则发行后债券价值随到期时间的缩短而从总体上呈逐渐下降趋势,至到期日债券价值等于其面值;如果债券折价发行,则发行后债券价值随到期时间的缩短而从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至到期日债券价值等于其面值;债券按面值发行,则发行后债券价值并不在任何一个时点总是等于其面值,债券的价值在两个付息期间会呈现周期性波动。
4、答案:B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的互为倒数关系。
5、答案:A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股票价值的计算。
该股票的价值=200(P/A,10℅,3)+2200(P/S,10℅,3)=2150.24(元)。
6、答案:A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股利收益率和期望报酬率的计算。
在保持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而且不从外部进行股权融资的情况下,股利增长率等于销售增长率(即此时的可持续增长率)。
所以,股利增长率为10℅。
股利收益率=2×(1+10℅)/20=11℅期望报酬率=11℅+10℅=21℅7、答案:D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有效边界的含义。
有效集以外的投资组合与有效边界上的组合相比,有三种情况:(1)相同的标准差和较低的期望报酬率;(2)相同的期望报酬率和较高的标准差;(3)较低报酬率和较高的标准差。
以上组合都是无效的。
如果投资组合是无效的,可以通过改变投资比例转换到有效边界上的某个组合,以达到提高期望报酬率而不增加风险,或者降低风险而不降低期望报酬率的组合。
财务管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财务管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思考题1.答题要点:(1)国外传统的定义是:即使在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今天1元钱的价值亦大于1年以后1元钱的价值。
股东投资1元钱,就失去了当时使用或消费这1元钱的机会或权利,按时间计算的这种付出的代价或投资收益,就叫做时间价值。
(2)但并不是所有货币都有时间价值,只有把货币作为资本投入生产经营过程才能产生时间价值。
同时,将货币作为资本投入生产过程所获得的价值增加并不全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因为货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收益不仅包括时间价值,还包括货币资金提供者要求的风险收益和通货膨胀贴水。
(3)时间价值是扣除风险收益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真实收益率。
在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银行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各种债券利率、股票的股利率可以看作是时间价值。
2.答题要点:(1)单利是指一定期间内只根据本金计算利息,当期产生的利息在下一期不作为本金,不重复计算利息。
(2)复利就是不仅本金要计算利息,利息也要计算利息,即通常所说的“利滚利”。
复利的概念充分体现了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因为资金可以再投资,而且理性的投资者总是尽可能快地将资金投入到合适的方向,以赚取收益。
3.答题要点:(1)不是,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
(2)例如,每月月末发放等额的工资就是一种年金,这一年的现金流量共有12次。
4.答题要点:(1)对投资活动而言,风险是与投资收益的可能性相联系的,因此对风险的衡量,就要从投资收益的可能性入手。
(2)风险与收益成反向变动关系,风险大,预期收益就高;反之,风险小,预期收益少。
5.答题要点:(1)股票风险中能够通过构建投资组合被消除的部分称作可分散风险,也被称作公司特别风险,或非系统风险。
而不能够被消除的部分则称作市场风险,又被称作不可分散风险,或系统风险,或贝塔风险,是分散化之后仍然残留的风险。
(2)二者的区别在于公司特别风险,是由某些随机事件导致的,如个别公司遭受火灾,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等。
财务管理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财务管理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表示资金时间价值的利息率是()。
(A) 银行同期贷款利率(B) 银行同期存款利率(C) 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社会资金平均利润率(D) 加权资本成本率2.在复利条件下,已知现值、年金和贴现率,求计算期数,应先计算()。
(A) 年金终值系数(B) 年金现值系数 (C) 复利终值系数 (D) 复利现值系数3.投资者由于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称为投资的()。
(A) 时间价值率 (B) 期望报酬率 (C) 风险报酬率 (D) 必要报酬率4.从财务的角度来看风险主要指()。
(A) 生产经营风险(B) 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C) 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率的可能性(D) 不可分散的市场风险5.对于多方案择优,决策者的行动准则应是()。
(A) 选择高收益项目(B) 选择高风险高收益项目(C) 选择低风险低收益项目(D) 权衡期望收益与风险,而且还要视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而定6.下列各项年金中,只有现值没有终值的年金是()。
(A) 普通年金 (B) 即付年金 (C) 永续年金(D) 先付年金7.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是()。
(A) 先付年金 (B) 后付年金 (C) 递延年金 (D) 普通年金8.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称为()。
(A) 复利现值系数 (B)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C) 偿债基金系数 (D) 资本回收系数9.关于无风险资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贝他系数=0B.收益率的标准差=0C.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0D.贝他系数=110.下列关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PM首次将“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直观认识,用简单的关系式表达出来B.在运用这一模型时,应该更注重它所给出的具体的数字,而不是它所揭示的规律C.在实际运用中存在明显的局限D.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的二、多项选择题1.对于资金时间价值概念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财务管理学》人大版第二章财务管理真题附答案

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及风险和收益的衡量一,判断题.1.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正确地揭示了不同的时间点上资金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财务决策的基本依据。
()2.由现值求终值,称为贴现,贴现时使用的利息率称为贴现率。
()3.N期先付年金与N期后付年金的付款次数相同,但由于付款时间的不同,N期先付年金终值比N期后付年金终值多计算一期利息,所以可先求出N期后付年金终值,然后乘以(1+i)便可求出先付年金终值。
()4.N期先付年金现值与N期后付年金现值的付款次数相同,但由于付款时间不同,在计算现值时,N期先付年金比N期后付年金多贴现一期。
所以,所以可先求出N期后付年金的现值,然后乘以(1+i)便可求出N期先付年金现值。
()5.英国和加拿大有一种国债就是一种没有到期日的债券,这种债券的利息可以称为永续年金。
()6.复利计息频数越大,复利次数越多,终值的增长速度越快,相同时期内终值越大。
()7.决策者对未来情况不仅不能完全确定,而且对其可能出现的概率也不清楚,这种情况下的决策为风险性决策。
()8.利用概率分布的概念,我们能够对风险进行衡量,即:预期未来收益的概率分布越集中,则该投资的风险就越大。
()9.如果两个项目预期收益率相同,标准差不同,理性投资者会选择标准差较大,即风险较小的那个。
()1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证券的风险越高,其价格便越低,从而必要收益率越高。
()11、如果组合中股票数量足够多,则任意单只股票的可分风险都能够被消除。
()12、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经济衰退以及高利率通常被认为是可分散的市场风险.( )13、平均风险股票的β系数为1.0,这意味着如果整个市场的风险收益上升了10%,通常而言此类股票的风险收益也将上升10%,如果整个市场的风险收益下降了10%,该股票收益也将下降10%。
()14、证券组合投资要求补偿风险,而不要求对可分散风险进行补偿。
()15、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是投资者因承担可分险风险而要求的,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收益。
(完整版)财务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人大版

《财务管理学》课后习题——人大教材第二章 价值观念练习题1. 解:用先付年金现值计算公式计算8年租金的现值得: V 0 = A ×PVIFA i ,n ×(1 + i ) = 1500×PVIFA 8%,8×(1 + 8%)= 9310.14(元) 因为设备租金的现值大于设备的买价,所以企业应该购买该设备。
2. 解:(1) A = PV A n /PVIFA i ,n = 1151.01(万元) 所以,每年应该还1151.01万元。
(2)由PV A n = A·PVIFA i ,n 得:PVIFA i ,n =PV A n /A 则PVIFA 16%,n =3.333查PVIFA 表得:PVIFA 16%,5 = 3.274,PVIFA 16%,6 = 3.685,利用插值法:年数 年金现值系数 5 3.274 n 3.333 6 3.685由以上计算,解得:n = 5.14(年) 所以,需要5.14年才能还清贷款。
3. 解:(1)计算两家公司的预期收益率: 中原公司 = K 1P 1 + K 2P 2 + K 3P 3= 40%×0.30 + 20%×0.50 + 0%×0.20= 22% 南方公司 = K 1P 1 + K 2P 2 + K 3P 3= 60%×0.30 + 20%×0.50 +(-10%)×0.20 = 26% (2)计算两家公司的标准差: 中原公司的标准差为:%1420.0%)22%0(50.0%)22%20(30.0%)22%40(222=⨯-+⨯-+⨯-=σ南方公司的标准差为:%98.2420.0%)26%10(20.0%)26%20(30.0%)26%60(222=⨯--+⨯-+⨯-=σ (3)计算两家公司的变异系数:中原公司的变异系数为: CV =14%/22%=0.64南方公司的变异系数为: CV =24.98%/26%=0.96由于中原公司的变异系数更小,因此投资者应选择中原公司的股票进行投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管理学》第二章作业及答案
一、简答题
1、何为风险及风险报酬,怎样理解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
2、说明证券组合的两类风险。
3、资金的利率有哪些内容构成?
二、计算题
1、目前市场上的无风险报酬率为10%,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14%,甲、乙两公司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3和2.5。
张先生将进行股票投资组合,投资于甲公司股票100万元,乙公司股票200万元。
(1)计算甲、乙公司股票各自的必要报酬率
(2)计算投资组合的综合β系数
(3)计算该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2、某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2%,期限为5年,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甲与对其进行投资,要求必须能获得15%的报酬率。
计算该债券价格为多少时甲才会投资。
3、甲公司持有A、B、C三种股票,在有上述股票组成的证券投资组合中,各股票所占比重分别为50%、30%、20%,各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2、1、0.5。
市场收益率为15%,无风险收益率为10%。
A股票当前每股市价为12元,刚收到上一年度派发的每股1.2元的股利,预计股利以后每年将增长8%。
(1)计算甲公司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
(2)计算A股票的必要报酬率
(2)甲公司当前是否可以出售A股票?
一、简答题
1、何为风险及风险报酬,怎样理解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
风险: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风险通常指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报酬:风险报酬额,是指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报酬;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额与原投资额的比率。
风险与报酬的关系:1、投资报酬率与无风险报酬率,市场风险回避程度,股票的β系数相关,呈正向关系。
一般而言,投资风险越高,投资者要求的投资风险报酬率就越高,投资报酬率越高。
(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必然伴随巨大风险,风险小的投资机会必然只有较低的收益。
)
(如果人们都倾向于高报酬和低风险,而且都在按照他们自己的经济利益行事,那么竞争结果就产生了风险和报酬之间的权衡。
你不可能在低风险的同时获取高报酬,因为这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
即使你最先发现了这样的机会并率先行动,别人也会迅速跟进,竞争会使报酬率降至与风险相当的水平。
因此,现实的市场中只有高风险同时高报酬和低风险同时低报酬的投资机会。
)
这个关系要求在财务管理中要注重风险一报酬权衡原则,是指风险和报酬之间存在一个对等关系,投资人必须对报酬和风险作出权衡,为追求较高报酬而承担较大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报酬。
(有大概的意思即可)
2、说明证券组合的两类风险。
证券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1.可分散风险。
可分散风险又叫非系统性风险或公司特别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单个证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这种风险,可通过证券持有的多样化来抵销。
即多买几家公司的股票,其中某些公司的股票报酬上升,另一些股票的报酬下降,从而将风险抵销。
因而,这风险称为可分散风险。
2.不可分散风险。
不可分散风险又称系统性风险或市场风险,指的是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证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这些风险影响到所有的证券,因此,不能通过证券组合分散掉。
换句话说,即使投资者持有的是经过适当分散的证券组合,也将遭受这种风险。
因此,对投资者来说,这种风险是无法消除的,故称不可分散风险。
不可分散风险的程度,通常用β系数来计量。
3、资金的利率有哪些内容构成?
一般而言,资金的利率由三部分构成:(1)纯利率;(2)通货膨胀补偿;(3)风险报酬。
其中风险报酬又分为违约风险报酬、流动性风险报酬和期限风险报酬三种。
个
二、计算题
1、目前市场上的无风险报酬率为10%,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14%,甲、乙两公司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3和2.5。
张先生将进行股票投资组合,投资于甲公司股票100万元,乙公司股票200万元。
)(F m i F i R K R K -+=β
(1)计算甲、乙公司股票各自的必要报酬率
甲:K=10%+3*(14%-10%)=22%
乙:K=10%+2.5*(14%-10%)=20%
(2)计算投资组合的综合β系数
βp= 3*(100/300)+2.5*(200/300)=2.67
(3)计算该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K=10%+2.67*(14%-10%)=20.68%
2、某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2%,期限为5年,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甲与对其进行投资,要求必须能获得15%的报酬率。
计算该债券价格为多少时甲才会投资。
1000*12%*PVIFA(15%,5)+1000*PVIF(15%,5)
=120*3.352+1000*0.497
=899.24(元)
3、甲公司持有A、B、C三种股票,在有上述股票组成的证券投资组合中,各股票所占比重分别为50%、30%、20%,各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2、1、0.5。
市场收益率为15%,无风险收益率为10%。
A股票当前每股市价为12元,刚收到上一年度派发的每股1.2元的股利,预计股利以后每年将增长8%。
(1)计算甲公司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
(2)计算A股票的必要报酬率
(2)甲公司当前是否可以出售A股票?
(1)βp=2*50%+1*30%+0.5*20%=1.4
K=10%+1.4*(15%-10%)=17%
(2) K=10%+2*(15%-10%)=20%
(3) V=1.2*(1+8%)/ (20%-8%)=10.8(元)
可以出售(卖价大于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