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作业

合集下载

实用心理学平时作业

实用心理学平时作业

心理学平时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与看法。

A情绪情感B性格C个性倾向性D需要2.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是,观察法。

A不使用仪器B效果不好C不用分组D不进行条件控制3.心灵的原子是圆球形的,特别光滑,可以随意滚动,因此灵魂是能动的。

这是的观点。

A 柏拉图B阿奎那C德谟克利特D亚里士多德4.主张心理学应该和哲学、生理学区分开,用特殊的方法来研究自己的特定对象,并且第一个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A赫尔巴特B冯特C华生D亚里士多德5.被美国的卡特尔誉为心理学的“独立宣言书”的著作是。

A《生理心理学纲要》B《心理学教科书》C《经验心理学》D《脑的反射》6.2至7岁,儿童脑重达1250克,相当于成人的,这个时期儿童头脑中储存了各种事物的表象,掌握了许多前科学概念,儿童的想象力突出,具有形象思维的能力。

A1/2 B8/10 C1/5 D9/107.同一部作品,人们欣赏后评价可能是不同的,这反映了心理活动的。

A主观性B复杂性C社会性D个别性8.神经冲动传播的电变化过程中,受刺激部位发生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启,允许钠离子内流,导致膜电位减小,钠离子进一步加速内流,膜内局部由负变正,膜电位差消失。

这种使极化状态改变乃至消失的过程称为“”。

A去极化B复极化C反极化D超级化9.如果突触小泡释放的是,弥散到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升高,加强了膜的极化(称为超极化),产生对抗兴奋的电位变化,显示出抑制效应,这就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A甘氨酸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5-羟色胺10.的主要机能是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躯体肌肉的运动,保证随意及不随意动作的实现。

A大脑B中脑C小脑D间脑11.在睁眼、视物、听突然的音响或进行心算以及作任何有目的的活动时会出现,以额叶最为明显。

Aβ波B a波Cθ波Dδ波12.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再以无条件刺激加以强化,结果条件反射的强度逐渐减弱以致消失,这种内抑制叫做。

2023《心理学》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2023《心理学》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心理学作业 2 (第 4~第 6 章)共 100 分,占形考的 20%。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8 分)1.记忆答: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及操作过的动作,都会在人们的头脑中留有印记,其中一些印记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被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2.陈述性记忆答:程序性记忆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用技能的记忆,例如关于如何系鞋带和骑自行车的记忆都是程序性记忆。

3.程序性记忆答:程序性记忆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动知技能术运动技能的记化。

例如,关于如何系鞋带和骑自行车的记忆都是程序性记忆。

4.组块答:组块是短时记忆容量的信息单位。

指将若干单个刺激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信息单位的加工过程,即对刺激的组织与再编码。

因此,组块是加工处理若干刺激的意义单位。

5.精细加工答:精细加工就是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是新信息合理化。

6.系列位置效应答: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系列开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首因效应或者首位效应;系列末尾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

7.思维与想象答:思维是人们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定势答:思维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9.功能固着答:功能固着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10.创造性思维答: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11.词频与语境答:词频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

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时的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语境。

心理学作业

心理学作业

心理学作业班级姓名一、填空1.人的心理现象丰富多彩,但一般可以把它分为个性心理、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三大类。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2.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知、记忆和思维组成的。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的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提出的脑髓说比谢切诺夫的反射学说还要早30年。

5、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个案法。

6、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人本主义的代表人是马斯洛与罗杰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心理学新流派为认识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二、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下列那种选项的科学( D )A心理过程 B 认识过程 C 个性 D 心理现象2、人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D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B 能力、气质、性格C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D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3、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那两个方面( B )A 心理过程和个性B 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C 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4、认知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D )A 马斯洛、罗杰斯B 弗洛伊德C 华生D 皮亚杰5、心理学独立的年代为( B )A 1789年B 1879 年C 1897年D 1798年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 B )A. 情感过程B. 认识过程C. 意志过程D. 个性问答1.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什么?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应该遵循哪些原则?3.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一、概念解释1.反射2.第一信号系统3.第二信号系统5.反映 6.相互诱导二、填空1.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源泉。

心理学练习题

心理学练习题

心理学练习题
心理学练习题一:认知与学习
1. 请描述巴纳斯和休利特的记忆模型,并分析其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应用。

心理学练习题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1. 解释人格理论中的五大特质模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心理学练习题三:发展心理学
1.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描述和解释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

心理学练习题四:心理评估与测量
1. 请概述心理评估的目的和方法,并解释为什么心理测量工具需要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心理学练习题五:心理障碍与治疗
1. 解释儿童早期创伤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讨论相关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

心理学练习题六:情绪与动机
1. 请解释情绪的定义和功能,并探讨情绪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练习题七:认知失调与解决问题
1. 解释什么是认知失调,并提供一些解决认知失调的方法和策略。

心理学练习题八:社会影响力
1. 解释康福曼和巴提利斯的从众理论,并提供一些社会影响对行为的实际例子。

心理学练习题九:跨文化心理学
1. 解释跨文化心理学的重要性,并讨论不同文化背景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练习题十:心理健康与幸福
1. 探讨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关系,并提供一些建立积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以上是心理学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和思考有所帮助。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一、单选题(第ITOO小题,每题0.5分,共计50分。

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C. W∙冯特2.“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D.行为主义心理学3.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C.行为主义心理学4.猴子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它们的心理发展到的阶段是:B.思维萌芽5.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动物的:B.神经系统6.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B.脑干网状结构7.调节内脏系统活动的皮层下中枢位于:A.下丘脑8.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D.顶叶9.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B.颍叶10.脑的最古老部位是:D.脑干∏.在下列感觉中,未经丘脑中转抵达大脑皮质进行信息处理的是:C.嗅觉12.支配内脏器官的是:A.植物神经系统13.感觉适应指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D.发生变化14.音色主要由声音[声波]的决定的。

:B.波形15.白纸在橙色灯照条件下,看起来依然是白色的,这是因为知觉具有:B.恒常性16.红色让人感到温暖,这是一种:D.联觉17.人类听觉的适宜刺激的声波是频率:C. 16-20000赫兹18.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称为知觉的:B.整体性19.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灯影,这是:C.负后像20.人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B.时间知觉21.位于中央窝上的视神经细胞主要是:D.锥体细胞22.人们在知觉外部事物时,会把一部分物体当做对象,其他部分当做背景,这表明知觉具有:B.选择性23.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C.杆体细胞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原因造成的25.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D.听觉的编码26.表象可以为想象提供素材,是由于表象具有:C.可操作性27.遗忘的进程通常是:B.先快后慢28.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衰退和:C.干扰29.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是划分:D.三个记忆系统的标准30.瞬时记忆保存的时间一般在()秒:A. 131.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A.前摄抑制32.短时记忆的容量项目一般为:A. 5-9个33.记忆过程有:C.三个基本环节34.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C.能被意识到的35.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C.语义记忆36.保持曲线来源于:B.艾宾浩斯37.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感觉属信息的:A.输入和登记38.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B.定势39.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A.言语40.布洛卡中枢即:C.运动性言语中枢41.大脑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是:C.言语运动中枢42.大脑皮质的颍上回是:A.言语听觉中枢43.威尔尼克中枢受到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A.接受性失语症44.颍上回受到损伤的人可能出现:A.接受性失语症45.大脑皮层中角回受到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A.失读症46.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脑区受到严重损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A.失写症47.想象是:A.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48.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成为:C.辐合思维49.“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说的是知觉具有:D.理解性50.看见“月晕”后经常“刮风”,即得出“月晕而风”的结论,这表明思维具有:C.间接性51.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被称为:A.意识52.分心指:D.注意分散53.注意属于:D.心理状态54.梦出现在:A.快速眼动期55.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过去的现象,称为:B.分心56.简单任务下注意的对象范围一般是:D. 5〜9个57.根据睡眠中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过程分为几个阶段:D. 458.个体根据任务的要求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指向并集中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注意:D.转移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尊重他人的需要属于:D.缺失性需要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B.诱因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属于:B.生长性需要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称:A.内驱力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B.需要64.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A.心境、激情、应激65.微弱,持久而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D.心境66.心理过程包括:B.认识、情感和意志67.情绪和情感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功能。

教育心理学 作业

教育心理学 作业

教育心理学作业作业11.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

(4.00分)A. 词B. 组块C. 字节D. 比特2.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是适应认知差异的最佳教学方式。

(4.00分)A. 大班教学B. 小班教学C. 分组教学D. 个别教学3.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

构成一个完整的()。

(4.00分)A. 价值体系B. 策略框架C. 认知结构D. 观念系统4.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4.00分)A. 教学手段B. 教师C. 学生D. 教学环境5. “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或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这属于()(4.00分)A. 群体认同感B. 群体归属感C. 群体动力倾向D. 群体压力6.下列属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的是( )。

(4.00分)A. 学习任务B. 自我效能感C. 归因D. 兴趣7.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4.00分)A. 联结反应B. 操作条件反射C. 经典条件反射D. 习惯成自然8.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4.00分)A. 加强与规范B. 指引与导向)。

C. 准则与控制D. 约束与规范9.研究表明,我国儿童摆脱成人惩罚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做出分析判断的转折在()(4.00分)A. 6-7岁B. 7-8岁C. 8-9岁D. 5-6岁10.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

(4.00分)A. 分析性和概括性B. 间接性和概括性C. 整合性和概括性D. 分析性和整合性11.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 (4.00分)A. 道德意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认识D. 道德行为12.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4.00分)A. 总结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准备性评价D. 形成性评价13.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

心理学作业(1)

心理学作业(1)

综合作业1. (单选题) 实行指引和影响行为的人是____,接受指引的人是____。

( )(本题1.0分)A、被领导者,领导者B、领导者,被领导者C、领导,被领导D、被领导,领导标准答案:B2. (单选题) 组织发展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 .( )(本题1.0分)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标准答案:C3. (单选题) 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把那些工作本身之外的环境和条件称为 ( )(本题1.0分)A、满意因素B、保健性因素C、激励因素D、动力因素标准答案:B4. (单选题) 企业实际经营理念与创造企业文化的准则,对企业运作方式所作的统一规划而形成的动态识别形态是( )(本题1.0分)A、MIB、CIC、CISD、BID标准答案:D5. (单选题) 美国管理学家____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 )(本题1.0分)A、卡特莱特B、波特C、赫塞D、德鲁克标准答案:D6. (单选题) 超Y理论又称为 ( )(本题1.0分)A、权变理论B、Y理论C、X理论D、忠诚理论标准答案:A7. (单选题) “工业心理学之父”是 ( )(本题1.0分)A、雨果B、梅奥C、冯特D、福莱特标准答案:A8. (单选题) 已被看作管理心理学发展的新动向的是 ( )(本题1.0分)A、行为科学B、工业心理学C、组织行为学D、经济心理学标准答案:B9. (单选题) 儿童在逛商场的时候会特别注意玩具,这说明 ( )(本题1.0分)A、兴趣差异对知觉的影响B、需要对知觉的影响C、经验对知觉的影响D、知觉情境的影响标准答案:A10. (单选题) 一个组织按销售、生产、财务、人事研究与发展等来划分部门属于()部门。

(本题1.0分)A、职权部门化B、职能部门化C、绩效部门化D、业绩部门化B标准答案:B11. (单选题)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创建党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它位于 ( )(本题1.0分)A、德国大学B、哈佛大学C、莱比锡大学D、剑桥大学C标准答案:C12. (单选题) 双因素理论中,正确的说法是( )(本题1.0分)A、保健因素能够使员工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B、激励因素使人得到满意和积极情绪的因素C、保健因素使人得到满意和积极情绪的因素D、激励因素能够预防人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A标准答案:B13. (单选题)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 )。

大学心理学考试作业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作业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认知过程B. 情绪过程C. 社会行为D. 物理治疗答案:D2.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学习理论?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社会学习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D3. 自我效能感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班杜拉D. 罗杰斯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人格理论的分类?A. 特质理论B. 心理动力学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答案:D5. 情绪智力的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加德纳B. 戈尔曼C. 艾森克D. 斯金纳答案:B6. 心理学中的“双盲实验”是指:A. 实验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实验条件B. 实验者和参与者都知道实验条件C. 实验者知道实验条件,参与者不知道D. 实验者不知道实验条件,参与者知道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测量的主要类型?A. 智力测验B. 人格测验C. 能力测验D. 物理测验答案:D8.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埃里克森C. 费斯汀格D. 弗洛伊德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人本主义疗法D. 药物治疗答案:D10.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猜测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记忆?A. 注意力B. 情绪状态C. 身体健康D. 睡眠质量答案:A、B、C、D2. 以下哪些理论属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B.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C.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D.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B、C3. 以下哪些属于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A. 标准化B. 客观性C. 保密性D. 随意性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问题解决D. 社会支持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A. 提高自我认识B. 改善人际关系C. 增强应对能力D. 获得物质奖励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心理学作业
宝石11-2 韦梦琪3110343206
1.请举例说明研究消费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答: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

例如,麦当劳为麦当劳叔叔造型,淡黄色的小丑服,而红色鞋子和条纹袜子为主,以年轻、活泼作诉求,希望提供一个轻快的用餐环境,其主要目的是藉此增加企业对顾客的亲和力。

而在商品包装设计元素中,色彩的视觉冲击力最强。

商品包装所使用的色彩,会使消费者产生联想,诱发各种情感,使购买心理发生变化。

但使用色彩来激发人的情感时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心理学研究认为,在绘制食品包装时,不要用或少用蓝、绿色彩,而用橙色、桔红色则使人联想到丰收、成熟,从而引起顾客的食欲促使购买的行动。

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购买补品商品,大多会对大面积暖色调的商品包装感到满意,而对洗洁用品则对冷色调包装感兴越。

这既是商品主观原因又是消费者情感联想的作用。

基于消费心理学的企业营销策略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如一家牙膏场,他们的牙膏很受欢迎,每年的利润都比前一年超过20%,但是这个月却只增长了14%。

公司的会议上所有人都为前景担心,公司的老板希望有人想出办法。

这个时候一个年轻人站了起来对老板说我可以为你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你必须先给我5万元。

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他的年少轻狂所吃惊。

老板想了下拿出5万元给了年轻人。

年轻人说:把我们牙膏的口径增加1毫米。

这一年的公司利润超过了40%。

2.感觉与知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他们对消费者行为有何影响?
答:感觉是指消费者的感官(眼耳鼻口手)对光、色、声、味和质地等刺激的直接反应,其特点是:反映直接接触的事物;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而知觉是消费者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外界“刺激”,并给予有意义及其完整图像的一个过程。

任何知觉都必须经由感官来感受刺激,知觉与感觉是一对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缺乏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知觉就会不完整。

知觉不是对感觉材料的简单汇总,而是对感觉材料的加工和解释。

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觉要借助经验、知识、记忆等的参与,是对事物更深入的反映。

在商品购买活动中,感觉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很大的作用。

消费者通过感觉器官可以接受大量的信息,经过大脑,产生对商品个别的、表面的、特性的反映,形成初步的印象。

在初步的印象基础上,才能进行综合分析,决定是否购买。

任何促销手段,只有较好的诉诸消费者的感觉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消费者对能满足其心理需要的某种商品的知觉比较全面、细致和深入;对不适合其心
理需要的商品,知觉往往比较片面、简单和肤浅。

知觉不是被动地感知事物,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反映过程。

知觉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它能刺激人们的需要和满足需要进行实践。

在商品购买中,消费者只有对某种商品掌握一定的知觉材料,才可能进一步的通过思维去了解、认识商品,做出相应的购买决策。

3.什么是注意?如何发挥注意在营销中的作用?
答: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就是指心理活动的对象和范围。

人在注意是,心理活动总是有选择地接受一定信息,这样才能保证注意的方向。

集中,是指心理活动倾注于被选择对象的稳定和深入程度。

集中不但使心理活动离开了一些无关的对象,而且也是对多余活动的抑制。

如当信息量加大时,心理活动阴人的反应容量的限制而能选择一定的信息对象。

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而是伴随着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同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机能。

商品的个别属性被直接反映,就可能引起消费着的注意。

注意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正确地运用和发挥注意的心理功能,可以使消费者实现从无意注意发展到有意注意,继而引发消费者的需求,例如一则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要发挥注意在营销中的作用,首先需要准确判断你的目标客户群,然后根据目标客户群体的思维习惯和兴趣偏好,制定能够抓住其眼球和兴趣的营销策略和主打广告语,也就是常说的“slogan”:吸引了注意力,策略就成功了一半了
4.气质与性格的主要区别有哪些?了解人们的气质类型及性格特征对消费活动有何意义?
答:气质指决定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全部动力,并为个体所独有的心理特点。

性格指人们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社会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

它们主要区别有如下:
(1)存在的客观基础条件不同。

气质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性格则较多地受到社会生活环
境的影响。

(2)稳定时间长度不同。

气质的稳定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甚至人的一生中都不变动。


性格仅是相对稳定,可能由于生活中的突发事件、重大挫折而变化。

(3)相互影响的侧重面不同。

气质对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速度,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动态有一定的影响;而性格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使它服从实践所要求的行
为方式。

气质与性格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两者都是一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生物基础。

性格比气质更能突出反映个体的心理面貌,是一个人本质属性的独特的、稳固的组合。

气质与神经系动较为密切,它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性格更多的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因此,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气质这种典型而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对消费者购买的行为影响比较深刻。

虽然消费者的气质特点不可能一进商店就能鲜明地反应出来,但在消费者一系列购买行为中会逐步显露出来。

在购买活动中,消费者各具特色的言谈举止、反应灵敏度、精神状态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将其特质表现出来。

了解了人们的气质类型,
有助于根据消费者的各种购买行为,发现和识别其气质特征,注意利用消费者气质特征的积极方面,控制其消极方面
,提高商品营销艺术。

消费者千差万别的性格特点,往往自然地表现在他们的购买活动中。

消费者个体性格对其购买态度、购买情绪、购买决策和购买方式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营销者应通过观察、交谈和调查分析等方法,掌握消费者的性格类型,因人而异,具体对待,采取灵活多样的销售手段。

5.案例分析
答:“玫瑰婚典”,作为1998上海旅游街推出的一档大型主题活动,一度轰动沪上。

这活动主要突出了消费习俗与消费流行共同影响着消费者心理与行为。

消费习俗是社会习俗的组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日常消费方式,也约束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而消费习俗是消费者形成稳定性的消费心理和普遍性的消费行为,切实消费心理的变化减慢。

中国经过几千年封建社会思想的洗礼,封建思想自然遗留在父辈的脑海中,并世代相传。

结婚是老传统,有许多老规矩,而当今社会的新人们对结婚有自己的看法。

老式的婚礼过于繁琐、单调,最重要的是筹备婚礼太烦人。

“玫瑰婚典”应运而生,它于老传统,又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契合了现代新人们的心理。

它既是对传统婚礼文化的传承,又是对新型文化的一种创造。

而且它还带动了相关的产业链,比如婚纱影楼,珠宝行,酒楼宾馆等,蕴含着无限商机。

“玫瑰婚典”属于一种新型的婚典活动,属于消费流行,其抓住消费行为的动因,展现自我突出个性;模仿出众不甘落后;崇拜命人追求名牌;广播传播助推流行。

这促使消费者认知态度、心里的反向等变化,引起消费者习惯于偏好的变化。

而现在,玫瑰婚典”虽说越来越流行,但它仍然面临着多问题。

现时代的新人们更加追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它能否满足新人们的各种不同需求,如何才能更加创新。

这就需要它充分的了解新人们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让“玫瑰婚典”更能适应时代的变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