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读后感
《改变自己与世界》高中作文

《改变自己与世界》高中作文“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约翰·列侬的这句名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也展现了一种宽广的胸怀。
它提醒着我们,在面对世界与自我的关系时,需要思考并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并行不悖。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都面临着改变的选择,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无法直接改变整个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努力或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反,我们可以从改变自己开始,通过自身的成长和进步,间接地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
改变自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具备勇气、决心和毅力。
它意味着我们要审视自己的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并努力做出积极的调整。
这可能包括培养新的习惯、克服自身的弱点、提升自己的能力等。
通过改变自己,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人,拥有更积极的心态和更强的适应能力。
而改变世界则是一个更为宏大的目标,需要更多的力量、智慧和合作。
它需要我们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倡导变革,并为创造一个更公平、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改变世界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念。
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宣传、组织等方式,激发他人的积极性,共同为改变世界贡献力量。
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并非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当我们努力改变自己时,我们会变得更加敏锐和有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世界的挑战;而当我们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时,我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困境和挑战。
有时候,我们可能觉得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无法改变世界的大趋势。
然而,正是那些看似微小的改变,积累起来却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个人的行动可以启发他人,一个社区的改变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例如,一位教师可以通过关心和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品格和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才;一位志愿者可以通过参与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一位消费者可以通过选择环保产品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推动社会向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读后感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读后感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读后感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读后感《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
这本书讲述了如何在世界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和改变世界的故事和方法。
首先,这本书帮助我认识到自己的力量。
在面对困境和不满足的时候,我们常常抱怨世界的不公平和不完美。
然而,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改变自己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看法、态度和行为来改变世界的现象。
在书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改变可以感染和影响他人,从而改变整个环境和社会。
其次,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改变自己的重要性。
有时候,我们往往把责任和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觉得只有别人改变了,世界才会变得更好。
然而,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改变自己比任何人都更有力量和影响力。
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通过努力和行动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只有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从而真正地改变世界。
最后,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改变自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
作者在书中提到,改变需要从内心开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这让我明白了改变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需要我们一直保持对自己的要求和挑战。
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
通过阅读《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我深刻体会到了改变自己的重要性和意义。
这本书不仅给了我启发和思考,也让我意识到只有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
我将会从现在开始,积极地去改变自己,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去影响和改变身边的世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读后感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读后感有人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一个人无论怎样强大,他的生存都要或多或少地依赖于他人,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个人都是他人的跳跳板,也都依赖于他人起跳飞翔,生活本身就是联结。
历史事实证明那些甘于奉献的人的总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这本书就像大家介绍了一群奉献者的故事。
作者克雷格.柯伯格在12岁时就和上大学哥哥马克.柯伯格共同建立了Free The Children 基金会,目前这一组织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通过教育青少年帮助青少年”的公益组织,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书中鲜活的例子说明儿童的力量是不可忽视、集体的力量不可忽视、正义的力量不可忽视,同时也说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一、文化信仰,人生之根基几年前,外界媒体评价中国人只关心自己和亲朋的福祉,我们为此还感到不平,但不得不承认,西方人比中国人更加乐于奉献与付出。
我们也曾经相信“天同覆,地通载,凡是人,皆需爱”,也曾经是世界礼仪之邦,仁爱之乡。
但不幸的是因为历史变故,我们将自己优秀的文化信仰弄丢了。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有教无育、有文无化的不正常现象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事情,物欲的追求成了社会主流,而公益事业少人问津。
相比而言,宗教在西方发达国家一直盛行不衰,人们将信仰落在实处。
服务、同情、关爱是各个宗教的共同原则,这就是为什么笃信宗教的国家容易诞生慈善个人和组织的原因。
要想使中华文明再放异彩,我们应该进行文化信仰的重建。
优秀的文化信仰是普世的,只有站在世界的高度,才能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家庭、学校、社会统一对教育的认识,共同协作,才能逐渐形成有利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文化信仰。
马克认为他们90多岁老祖母的生活方式和智慧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多年来,老祖母天天看报,关心他人,她认为“衡量你的成功与否要看你拥抱别人的次数,看你给别人的脸上该来多少微笑。
她让自己的孩子们意识到了我们是一种他寻幸福的最关键的生活方式,父母竭尽全力通过培养他们的感恩心和同情心来帮助儿子建立“我们”意识。
《马云演讲稿: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马云演讲稿:改变自己,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想成功,我们需要学习自己,同时也需要学习别人。
马云,这位在商业领域被称为“神话”的人物,正是因为他在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才能够成为世上最成功的商人之一。
他的演讲稿“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有关成功的经验,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的方法和思路。
马云认为教育是改变自己的重要途径。
他说:“如果你不能接受教育,那你就不能改变自己,也不能改变世界。
”他的话语力度很强,意味着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切的基础,它能够帮助我们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
教育可以增加我们的能力,提高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具备更多的选择。
同时,教育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判断力和思考力,帮助我们在面临复杂的问题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教育,注重学习和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马云也认为,改变自己最根本的途径是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他说:“如果你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那么你就能站在更高的视野去看问题。
”这就是说,我们不能被束缚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中,需要灵活地思考和处理问题,要在不断的思考中寻找创新和突破。
如果我们保持开放的思维,能够不断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就能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见解。
这样,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就能够从容应对,不畏惧困难,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梦想。
马云认为改变世界的方法是以商业为媒介来影响和改变这个世界。
他说:“商业能够使人类共享财富,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能够改变社会的结构”。
这就是说,商业创新除了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之外,还能够在文化、人类生活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市场,挖掘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自身商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自己的事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也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云的演讲稿“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虽然简短,但传递的精神和思想却是富有深意的。
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范文

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世界上的许多事你都无法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有你自己!从前有一个国王统治着一个富足的国家。
一天,他徒步来到一个较远的地方视察工作,返回宫殿的时候,国王感到他的脚疼痛万分,因为这毕竟是他第一次步行出远门,而且所行之路崎岖不平,沙石遍布。
于是国王下令将全国道路统统铺上皮革,尽管这需要成千上万张牛皮,花费大量的资金。
智囊团的的一位谋士斗胆向国王建议议道:“英明无比的国王陛陛下,您没有必要花那么多多无谓的冤枉钱啊,您只需需割下一小块牛皮,包着您您尊贵的龙足,就可以直到到同样的效果了嘛。
”国王王惊讶不已,很快就接纳了了建议:为自己制作了一双双“牛皮鞋”。
每个人都都希望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得更快乐,更如意,聪明的的做法是改变自己,而非改改变外界。
要知道,生活是是由自己创造的。
当你不不能改变外部世界和现状时时,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己。
兔子是世界上最温顺顺的动物了,它只吃青草,,谁也不伤害。
可是他却被被很多动物伤害,狐狸、狼狼、老虎……这太不公平了了!有一天,兔子就向上帝帝诉苦,它不想再做兔子了了,希望上帝改变一下它的的命运。
上帝很仁慈,马马上答应了兔子的要求:“好吧,你想就什么?”兔子说:“变成一只鸟,在在天上自由地飞来飞去,那那些狐狸呀狼呀老虎呀就再再也抓不到我了。
”上帝帝把兔子变成了鸟,没过几几天,鸟又来诉苦:“仁慈慈的上帝呀,我再也不想做做鸟了!我们在天上飞,天天上的老鹰能抓住我,我们们在树上筑巢,树上的毒蛇蛇能咬死我们。
这样的日子子实在太难过了!”上帝帝问鸟:“你想怎么样呢??”鸟说:“我想变成大大海里的一条鱼,海时机没没有老鹰,没有毒蛇,我们们才能安心地过日子。
”上帝又把鸟变成了鱼。
可可是,鱼的处境似乎更糟,,因为大海里到处都有“大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争斗。
过民几天,鱼又又要求上帝把它变成人。
鱼鱼说:“人是万物之灵,他他们住在坚固的钢筋水泥屋屋子里,使用着各种先进的的武器装备,任什么凶猛的的动物都不能伤害他们。
你变了世界就变了读后感

你变了世界就变了读后感《以你变了世界就变了》是一本由杰夫·金斯所著的励志读物,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作者向读者传达了“改变自己就是改变世界”的积极正能量。
这本书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在书中,作者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只要我们愿意改变自己。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往往会选择抱怨和逃避,而不是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
然而,当我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时,我们就能够影响到周围的人和事物,从而改变整个世界。
书中的故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无论我们的境遇如何,都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正如书中所说,“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人生。
”只有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才能够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目标。
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够更好地改变自己,从而影响到身边的人和事物。
我开始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为周围的人带来正能量。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坚持。
正如书中所说,“改变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需要不断重复的过程。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真正地改变自己,从而影响到整个世界。
总的来说,读完《以你变了世界就变了》,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只要我们愿意改变自己。
我开始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为周围的人带来正能量。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坚持,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从而改变整个世界。
改变世界的读后感

改变世界的读后感这本书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重新审视了世界和人生的意义。
通过作者的文字和故事,我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思考层面,让我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书中所传达的信息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改变世界不仅仅是大规模的行动,也可以从每个人的内心开始。
每个人都有能力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并以此影响他人。
正如书中所提到的那样,小小的善举可能会酿成巨大的效果,就像一块扔进池塘的石头会激起一圈圈连绵不断的涟漪。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传递友善、关爱和正能量,改变身边的人和环境。
其次,这本书也提醒了我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多元的,人与人之间有着差异性和独特性。
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历和观点中学到很多东西,而不是简单地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
尊重他人的差异并与之相处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背景、信仰和价值观,理解并包容这些差异将会使我们更加宽容和谦逊。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明白到改变世界需要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正义和良善往往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阻力,但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不断前行,就一定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书中介绍的改变世界的故事和人物充满了勇气和毅力的典范,他们的故事感染着读者,鼓舞着我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
总的来说,这本书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它让我明白了改变世界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付出。
无论是通过小小的善举还是大胆的行动,我们都可以成为改变世界的一份子。
我希望通过读这本书所获得的启示和感悟能够激励我去践行改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改变世界,是一个看似遥远又实实在在的目标。
每个人都有能力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微小的改变,并通过这种积极的影响连续产生着巨大的效果。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小小的改变可能会触发更多人的共鸣,最终引导出改变社会的浪潮。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多样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生命经历和价值观,决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和限制他人。
改变自己 读后感

改变自己读后感改变自己,是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努力的方向。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改变自己就是我们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的关键。
通过不断地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变得更加强大、更加自信,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各种变化。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书名叫做《改变自己》,这本书深深地触动了我。
书中讲述了许多关于改变自己的故事和方法,让我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改变自己的道理和方法,也受益匪浅。
书中首先讲到了改变自己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改变自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才能不断地进步。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如果不改变自己,就很难克服这些困难。
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改变自己的方法。
作者指出,改变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相信自己是可以改变的。
其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努力去实现。
同时,要有坚定的决心,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要坚持不懈地去改变自己。
最后,要有正确的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去改变自己。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改变自己的重要性和方法。
我开始意识到,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才能不断地进步。
于是,我开始努力去改变自己。
我学会了更加自信,更加坚强,我学会了设立明确的目标,努力去实现。
我也学会了坚定的决心,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坚持不懈地去改变自己。
通过不断地改变自己,我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自信。
我开始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各种变化,我开始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我也发现,改变自己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正确的态度、明确的目标、坚定的决心和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成功。
通过阅读《改变自己》,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改变自己的重要性和方法。
我开始努力去改变自己,通过不断地改变自己,我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读后感
有人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一个人无论怎样强大,他的生存都要或多或少地依赖于他人,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个人都是他人的跳跳板,也都依赖于他人起跳飞翔,生活本身就是联结。
历史事实证明那些甘于奉献的人的总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这本书就像大家介绍了一群奉献者的故事。
作者克雷格.柯伯格在12岁时就和上大学哥哥马克.柯伯格共同建立了Free The Children 基金会,目前这一组织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通过教育青少年帮助青少年”的公益组织,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书中鲜活的例子说明儿童的力量是不可忽视、集体的力量不可忽视、正义的力量不可忽视,同时也说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一、文化信仰,人生之根基
几年前,外界媒体评价中国人只关心自己和亲朋的福祉,我们为此还感到不平,但不得不承认,西方人比中国人更加乐于奉献与付出。
我们也曾经相信“天同覆,地通载,凡是人,皆需爱”,也曾经是世界礼仪之邦,仁爱之乡。
但不幸的是因为历史变故,我们将自己优秀的文化信仰弄丢了。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有教无育、有文无化的不正常现象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事情,物欲的追求成了社会主流,而公益事业少人问津。
相比而言,宗教在西方发达国家一直盛行不衰,人们将信仰落在实处。
服务、同情、关爱是各个宗教的共同原则,这就是为什么笃信宗教的国家容易诞生慈善个人和组织的原因。
要想使中华文明再放异彩,我们应该进行文化信仰的重建。
优秀的文化信仰是普世的,只有站在世界的高度,才能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家庭、学校、社会统一对教育的认识,共同协作,才能逐渐形成有利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文化信仰。
马克认为他们90多岁老祖母的生活方式和智慧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多年来,老祖母天天看报,关心他人,她认为“衡量你的成功与否要看你拥抱别人的次数,看你给别人的脸上该来多少微笑。
她让自己的孩子们意识到了我们是一种他寻幸福的最关键的生活方式,父母竭尽全力通过培养他们的感恩心和同情心来帮助儿子建立“我们”意识。
因此,大儿子柯伯格在上大学期间就去贫穷国家做义工,小儿子柯雷格在报纸上了解到泰国巴基斯坦仍旧有大量童工遭受非人折磨时,他想和哥哥一起成立“FTC(Free the Children)”,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受苦受难儿童。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公民;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是不久的学生和未来的公民。
文化信仰的重建从关注家庭教育开始,提升家长的素养和教育力是促进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部门和学校是能够发挥发挥作用的,也应该发挥作用的。
二、关注社会,教育之根本
著名已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然而,现在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较好地践行。
学校与社会脱节,学习与应用脱节,学做分离是十分严重的现象。
前段时间报道的老师监考猝死在教室,媒体纠正不是学生冷漠而是无知。
不管怎么说,除了学习应对高考,孩子们对其他的事情关注较少,学校和家长也不允许他们关注太多的事情以免他们影响到高考。
甚至在有些地方,学生连新闻报刊都不能读的。
一心一意为考试而学习的孩子在走向大学和社会后变得不知所从。
钱理群老人曾感慨说名牌大学培养了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社会怎样评价一个人的贡献与成功决定着人们行为努力的方向。
克雷格.柯伯格的最初想建立FTC志愿者组织时,希望老师给他一个在班内演讲的机会,获得了准许。
尽管只得到11个同学的支持,但他开始外出发表演讲、组织社区义卖、为印度总理写信、组织签名请愿,将自己的家变成了人来人往的世界儿童志愿者的集结地。
父母希望能过正常的生活,他柯雷格去选择坚
持自己的梦想,希望全世界都关心童工问题。
难得他的父母对他劝说无效后选择了理解和支持,并利用旅游时间深入印度、泰国以及非洲国家进行志愿者活动。
他的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世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他的照片和行踪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
曾被评为联合国和平大使、世界儿童奖获得者、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者、罗斯福自由勋章以及加拿大总督功勋章。
他的FTC 组织已经遍及世界多国,帮助了超过150万的儿童及家庭。
柯雷格兄弟的努力与坚持固然是一方面,周围环境的支持成就了FTC的巨大成功。
我们国家需要这样的环境支持。
青年山东省农村支教的志愿者在北京培训时,有些单位的志愿者没有出席,原因之一就是当地领导不赞同员工外出做志愿者工作,他们认为这会影响到家里的正事。
另外,在国外,人们做志愿者是为了在服务与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体验人生的快乐;在中国,很多孩子们做志愿者是为了更好地入学、求职,很多大人做志愿者则是为了评职和升迁。
一个不关心他人与社会福祉的民族难怪常常遭人诟病。
三、走向大我,改变之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大家的力量足可以改变世界。
在我们看来,柯雷格只不过是个8对的孩子,但在他的努力下,数百万儿童走出了悲惨的境地,寻找到了真正的幸福;很多成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为改变世界而努力。
书中分享了一些其他人“我的故事(my story)”。
金福是越南战争的幸存者。
9岁时村子被汽油弹击中,记者抢拍了她浑身赤裸火中奔跑的照片。
她虽然获救,但过去的梦靥折磨了她很多年,直到她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帮助别人才获得了心灵的宁静与快乐。
蒂姆赖.芬司是一名画家,以前脾气暴躁的自私的混混,但义务教授病人作画的志愿者工作使他只有存在于内心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在童年时期接受了别人的好意,这促使她后来走上了慈善之路。
……
一顿每餐、一场电影给人带来快乐,然而,因同情、拥抱、分享所带来的幸福更加令人难忘与持久。
“人生的美妙之处在于真诚帮助别人,自己的收获却是最为丰盛。
” 人与人之间关怀而不是竞争,我们和我一样重要。
这本书给予我最大的帮助不是这些写在纸面上的感悟,而是促使我下定了决心去做点什么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走出小我,走向大我。
滴水成海,聚沙成塔,大家一起,改变世界。
马克在国会大厦做义工时,一位国会议员曾经问他:“孩子,你想过给后人留下怎样的财富这个问题吗?”这句话让马克走出了自我狭小的天地,走出了加拿大,走向了世界。
他逐渐学会了恰如其分地说话、思考、行动和生活,如今他与弟弟为儿童福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问问自己:“你会留下怎样的财富?”的话,相信我们都会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更好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