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17系统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一节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3-推荐下载

A.循环衰竭症状
B.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C.呼吸系统症状
D.泌尿系统症状
E.消化系统症状 【答案】:C 【解析】:考察青霉素过敏性反应。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可出现呼吸道阻塞症状, 循环衰竭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皮肤过敏症状等,其中最早出现的是呼吸 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肺水肿,病人感觉胸闷,出现气急、发绀,喉头 堵塞伴濒危感。 2.患者女性,40 岁。诊断为“破伤风”,医嘱 TAT 治疗。患者 TAT 过敏试验阳 性,正确的处理是
A.停止注射 TAT
B.采用脱敏疗法注射 TAT
C.再次做过敏试验并用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
D.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抗过敏
E.先准备好抢救器械,然后直接注射 TAT 【答案】:B 【解析】:考察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由于破伤风抗毒素的特异性,没有可替代 的药物,故对试验结果为阳性的病人,在一定时间内,用少量抗原多次消耗体 内的抗体,使之全部消耗掉,最终将全部药液注射后,病人不产生过敏反应。 3.病人张某,女性,23 岁,扁桃体炎,注射青霉素后第 10 天自觉皮肤瘙痒, 腹痛。体检:T37.8℃,膝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病人可能发生
D.口腔黏膜充血水肿
E.脉搏细弱、呼吸困难 【答案】:C 【解析】:考察皮内碘过敏试验阳性反应表现。皮内碘过敏试验引起的阳性反应, 其表现是局部有红、肿、硬结,直径大于 1cm 为阳性。 7.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标准是
A.15IU/ml
B.50IU/ml
C.100IU/ml
D.150IU/ml
E.500IU/ml 【答案】:D 【解析】:记忆性题目,考察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配制,需掌握。抗毒素破伤 风抗毒素皮试液的标准为每毫升含破伤风抗毒素 150IU。 8.患者,女性,35 岁,患肺结核,应用链霉素联合其他药物抗结核治疗,在做 链霉素过敏试验时患者出现皮疹、瘙痒、发热症状,为减轻链霉素的毒素,可 以静脉注射
药物疗法与过敏实验法

ivgtt Bid;10%GS500ml+10%KCl ivgtt Qd;安普索30mg tid po;青霉素皮试 st。
请问:如何给予小李药物治疗的相应护理?
{
二、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
1、生理因素: (1)年龄与体重:一般成人:体重↑,药物用量↑ 儿童与老人较特殊 (2)性别:男女性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女性特殊时 期(妊娠、月经期)应谨慎 2、病理状态:尤以肝功、肾功授损者特别注意 3、心理、行为因素:病人情绪、对药物的信赖程度、 对治疗是否配合等最重要
社会等因素有关
三、给药的护理程序
三、给药的护理程序
(三)计划: 1、拟订护理目标:即用药预期达到的最佳效果 2、制定护理措施: (1)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2)合理的安排给药时间 (3)列出所用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要点 (4)制订加强药效的措施 (5)减少和预防不良反应 (6)健康教育
5--50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仔细检查药物质量。出现变色、沉淀、浑浊、过期 及安瓿有裂痕或密封瓶盖松动等不能应用。 (3)同时注射几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二)注射原则:
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并对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三)吸取注射用药液
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法 开启瓶盖并消毒 启去铝盖中心,由里向外消毒瓶塞。 抽吸药液 先向瓶内注入等体积空气;针头于液面下,药 液倒转,抽吸药液后以示指固定针栓并拔针
静脉注射时,选择血管 应由远端到近端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教学设计及反思本文介绍了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设计一堂有效的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的课程。
在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课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包括了解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运用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进行疾病治疗等。
2. 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操作技能(4)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3. 选择教学方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讲授法:通过口头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
(2) 演示法:通过实地演示,让学生观察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的操作过程。
(3) 练习法: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操作技能。
4. 设计教学评估在设计教学评估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评估:通过考试或测试,评估学生对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的了解程度。
(2) 技能评估:通过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的掌握程度。
(3) 态度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学生对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的态度和看法。
在教学反思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的适宜性: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2)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技能。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一节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一节讲义2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一节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四、注射给药法注射给药法是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的方法。
(一)注射原则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1)操作环境整洁,符合无菌技术要求。
(2)注射前护士应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注射后再次洗手。
(3)无菌注射器的空筒内面、活塞、乳头及针头的针梗、针尖,均应保持无菌。
(4)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并保持无菌。
常规消毒法或用棉签蘸安尔碘,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呈螺旋形涂擦,直径应在5cm以上,待干后,方可注射。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1)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在注射前、中、后均应仔细查对。
(2)仔细检查药物质量,如发现药液有混浊、沉淀、变色、变质,药物已过有效期,以及安瓿有裂痕等现象,则不可应用。
(3)如同时注射几种药物,应注意查对药物有无配伍禁忌。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1)注射用物应做到一人一套,包括注射器、针头、棉垫、止血带。
(2)所有物品按消毒隔离制度处理,一次性物品按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的剂量、黏稠度、刺激性的强弱、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选择一次性注射器应型号合适,在有效期内,包装密封好。
注射器应完整无裂痕,不漏气;针头应锐利、无钩、无弯曲;注射器和针头必须衔接紧密。
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应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
局部皮肤应无损伤、炎症、硬结、瘢痕、皮肤病。
长期注射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6.注射药液应现用现配注射药液应在规定注射时间前临时抽取,以防药液效价降低或被污染。
7.排尽空气进针前应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以防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栓塞;排气时应注意防止浪费药液。
8.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根据注射法的不同,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和深度,注意不可把针梗全部刺入注射部位。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一节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一节讲义1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一节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一、给药的基本知识(一)药物的领取和保管1.药物的领取(1)病区设有药柜,应备有一定数目的常用药物,由专人负责保管,根据消耗,定期到药房领取补充。
(2)剧毒药和麻醉药,病区也备有固定数目,应凭医生处方和空安瓿领取补充。
(3)病人日常口服药,一般根据医嘱由中心药房负责核对、配药,病区护士负责领取,经再次核对后发药。
2.药物的保管(1)药柜应放在通风、干燥、光线充足但避免阳光直射处;药柜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并保持整洁。
(2)各种药品按内服、外用、注射、剧毒等分类放置,并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排列,先领先用,以免失效。
剧毒药和麻醉药,应加锁保管,专人负责,专本登记,班班交接。
(3)药瓶应有明显标签,标签颜色应根据药物种类进行选择,一般内服药用蓝色边,外用药用红色边,剧毒药用黑色边的标签。
标签应注明中英文药名、剂量或浓度。
要求字迹清晰,标签完好。
(4)药品质量应定期检查,如发现药品有混浊、沉淀、变色、潮解、变性、异味等现象,或超过有效期,均不能使用。
(5)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妥善保存。
1)容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药物:应装密封瓶并盖紧。
如乙醇、糖衣片、酵母片等。
2)容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深色密盖瓶中,或放在有黑纸遮盖的纸盒中,并置于阴凉处。
如盐酸肾上腺素、维生素C、氨茶碱等。
3)易燃、易爆的药物:应单独存放,并密闭置于阴凉处,同时远离明火,以防意外。
如乙醚、乙醇、环氧乙烷等。
4)易被热破坏的药物:应按要求冷藏在2~10℃的冰箱内,或置于阴凉干燥处(约20℃)。
如各种疫苗、抗毒血清、白蛋白、青霉素皮试液等。
5)病人个人专用的特种药物,应注明床号、姓名,并单独存放。
(二)药物治疗原则1.应根据医嘱给药护士必须严格遵医嘱给药,但也不可盲目执行;对有疑问的医嘱,应确认无误方可给药;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4) 每次治疗15~ 20min,关雾化开关后再 关电源开关。
(5)雾化罐、口含嘴 和螺纹管浸泡消毒1小时, 再清洗擦干备用。
(二)氧气雾化吸入法: 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 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 气进入呼吸道,以达到 治疗效果的方法。
1、目的 (1)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 染,消除炎症,减轻水肿。
5)磺胺类药物:服药后 指导病人多饮水,以防 因尿少而析出结晶,堵 塞肾小管。
6)发汗类药:服药后指 导病人多饮水,以增强 药物疗效。
7)强心苷类药物:服用前, 应先测脉率、心率,并注 意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 60次/分或节律不齐,则 应停止服用,及时与医生 联系,酌情处理。
4.发药后,应密切观察 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2)刺激食欲的药物: 宜在饭前服,以刺激舌 的味觉感受器,使胃液 大量分泌,增进食欲。
3)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 物或助消化药:宜在饭 后服用,使药物与食物 充分混合,以减少对胃 黏膜的刺激,利于食物 的消化。
4)止咳糖浆:对呼吸 道黏膜起安抚作用,服 后不宜立即饮水。如同 时服用多种药物,应最 后服用止咳糖浆,以免 冲淡药液,使药效降低。
第十一节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一、给药的基本知识
(一)药物的领取和保管
1.药物的领取: (1)病区设有药柜,应备 有一定数目的常用药物, 由专人负责保管,根据消 耗,定期到药房领取补充。
(2)剧毒药和麻醉药,病 区也备有固定数目,应凭 医生处方和空安瓿领取补 充。
(3)病人日常口服药,一 般根据医嘱由中心药房负 责核对、配药,病区护士 负责领取,经再次核对后 发药。
同时服用几种药液时, 应分别倒入不同药杯。 如更换药液品种,应洗 净量杯。
1-11第十一节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护士考点串讲

卡介苗接种:上臂三角肌 下缘/皮内注射
2. 操作方法
• 选择注射部位,用70 %乙醇棉签消毒皮肤待干,再次查对,检查排 75% 尽空气
•
•
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
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勿用棉签按压。嘱病人切勿揉擦局部
3. 注意事项
•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 做药物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备0.1% 盐酸肾上腺素;如对所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能做皮试 • • 消毒皮肤忌用碘酊,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拔针后切勿按揉局部,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
3.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① 立即停药,就地抢救,使病人平卧 ② 首选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按医嘱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 腺素,成人剂量为0.5~1ml,病儿酌减。此药是抢救过敏性 休克的首选药物 ③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以纠正缺氧,改善呼吸
历年考题
例:患者男,38岁。因肺部感染来院,医嘱行青霉素皮试,皮试3分钟 后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脉搏细弱,面色苍白,意识丧失。护士应立
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1. 操作方法
① 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并 与皮肤呈30°~40°角,迅速刺入针梗的1/2~2/3 ② 放开绷皮的左手,抽吸无回血,即可缓慢推注药液
2. 注意事项
①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 ② 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应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剂量准确 ③ 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 ④ 如病人需长期进行皮下注射,应建立注射部位的使用计划
一次,每次注射后均应密切观察
历年考题
例: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标准是每毫升皮试液含破伤风抗毒素
A.50IU B.100IU C.150IU D.1500IU E.15000IU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一节讲义3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一节讲义3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一节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五、药物过敏试验法(一)青霉素过敏试验法青霉素易引起过敏反应,人群中约有5%~6%对青霉素过敏,而且任何年龄、任何给药途径、任何剂型和剂量、任何给药时间,均可发生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各种青霉素制剂前都应先作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用药。
1.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过敏反应系抗原与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青霉素属于半抗原物质,本身不具有抗原性,进入机体后,其降解产物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IgE,IgE 固定在某些组织的肥大细胞上和血液中的白细胞表面,使机体呈致敏状态。
当机体再次接受类似的抗原刺激后,即与特异性抗体IgE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细胞破裂,释放组胺、缓激肽、慢反应物质、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
这些物质分别作用于效应器官,使平滑肌痉挛、微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腺体分泌增多,出现一系列过敏反应。
2.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1)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试验前应详细询问病人的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病人如有青霉素过敏史,应禁止做过敏试验;病人已进行青霉素治疗,如停药3天后再用,或用药中更换药物批号,均应重新作过敏试验,结果阴性方可使用。
(2)青霉素皮试液应现用现配,因青霉素皮试液极不稳定,特别是在常温下易产生降解产物,导致过敏反应。
(3)青霉素过敏试验和注射前均应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备好盐酸肾上腺素和注射器等。
(4)护士应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5)严密观察病人,首次注射后应观察30分钟,以免发生迟缓性过敏反应。
同时,注意倾听病人主诉。
(6)皮试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青霉素,及时报告医生,在体温单、医嘱单、病历、床头卡、门诊病历上醒目地注明,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要点】
皮下注射法
严格查对,询问病人过敏史 选择注射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 两侧腹壁 后背 大腿前侧、外侧
皮下注射法
【操作要点】
以进针点为中心,螺旋形消毒注射部位
针头与皮肤呈30~40°角,迅速将针梗 1/2~2/3刺入皮下
回抽无回血才可推药
效应器
致
反
敏
敏
阶
阶
段
段
青霉素过敏反应机制
血管活性物质
胸闷、气促、哮 喘呼吸困难、濒 死感
呼吸系统症状
循环系统症状
效应器
中枢神经 系统症状
面色苍白、冷汗 紫绀、脉细弱
血压下降
其它
意识丧失 抽搐
大小便失禁
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青霉素过敏试验
[评估]用药史、既往使用青霉素情况、 了解药物生产批号、心理状态。
护理学基础
第十一章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二、药疗原则 三、给药途径 四、给药次数与间隔时间
药物的种类 内服药
外用药
注射药
新颖制型
药物的领取方法
➢ 病区设有药柜,存放一定基数的常用药,由 专人负责。
➢ 患者使用的贵重药或特殊药物,凭医生处方 领取。
口服给药法
【定义】
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 从而达到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目的。
【目的】 协助患者依照医嘱安全、正确地服下药物,
以达到减轻症状、治疗疾病、维持正常生理 功能、协助诊断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
自理能力 吞咽能力 合作程度 用药知识
口服给药法
口服给药法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
❖ 发生率(5~10/万),常发生于20分钟内。
❖ 症状 ❖ 处理原则 ❖ 处理措施
呼吸道阻塞症状 循环衰竭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迅速及时 分秒必争 就地抢救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 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保暖、吸氧。 ❖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0ml,小 儿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 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 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 呼吸受抑制时,施行人工呼吸,给予可拉明、洛贝林等 呼吸兴奋剂,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 ❖抗过敏:
评估 计划 实施
患者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评价
皮内注射法
评估 计划 实施
皮内注射法
【操作要点】
严格查对,询问病人过敏史 忌用碘类消毒剂 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 皮内
评价
皮内注射法
评估 【操作要点】 推注药液0.1ml
计划 实施
告知病人注意事项, 20分钟后 观察结果
评价
皮内注射法
[预防]
➢用药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
➢正确• 实有施青过霉敏素试过验敏,史准者确禁判做断过试敏验试结验果。 ➢备好• 急停救药药三品天,后严再密用观时察需患重者做反试应验。 ➢青霉• 素使敏容用试易中验降更。解换产药物物,批要号现时用,现需配重。新做过 ➢配置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的生理盐水应专用。
常用注射法
皮内注射法(intradermic injection,ID)
【概念】
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和真 皮之间的方法 【目的】
药物过敏试验 预防接种 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
5°
皮内注射法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
病人用药史及有无过敏反应 注射部位皮肤状况 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疗效与不良
反应 病人对皮内注射法的理解合作程度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
操作方法正确、熟练;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注入剂量为0.1ml,局部皮丘呈一 圆形,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按时观察试验结果,做出正确判 断并记录 治疗性沟通有效
皮下注射法(hypodermic injection,H)
【概念】 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目的】
• 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休克 • 链霉素与Ca2+结合,致使血钙降低,病人表现麻
木、头晕、抽搐,最初仅口周麻木,严重者四肢、 面部、头皮等全身麻木,甚至四肢抽动
• 阻滞神经、肌肉接头作用,可发生呼吸抑制和四 肢软弱
• 对第八对脑神经的影响引起眩晕、耳鸣、耳聋等, 多呈进行性或永久性。
二.链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之间 服刺激食欲的健胃药:饭前服 服助消化药以及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 饭后服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
口服给药法
【注意事项】
服抗生素及磺胺类:准时服药 服止咳糖浆:服后不宜立即饮水 服磺胺类及发汗药:多饮水 服强心甙类药物:测量脉率(心
率) 及节律
第三节 注射给药法
注射法:是将一定量的无菌药液或生物制 剂,经皮内、皮下、肌内、静脉途径注入体 内的方法。 一、注射原则
消毒范围直径要大于5cm 针头与皮肤垂直快速刺入针梗的2/3
回抽无回血才推注药物
【臀大肌注射】
联十线字法法: :从从髂臀前裂上棘顶至点尾向骨左作或一右联侧线划,其一外水1平/3 线,然处为后注从射髂部嵴位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 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 内角)为注射区。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四肢浅静脉注射法
股静脉注射法
部位:位于股三角区,在股神经和股动脉 的内侧。
股静脉解剖位置
【概念】
动脉注射法
自动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目的】
➢抢救重度休克,加压输入血液 ➢施行某些特殊检查 ➢区域性化疗 ➢采集动脉血标本、作血气分析
常用注射部位: 股动脉、桡动脉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链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 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
链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链毒素过敏反应的机理 链霉素过敏试验液的配制 链霉素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 链霉素过敏反应及其处理
链毒素过敏反应的机理
• 链霉素及所含杂质(链霉素胍和二链霉胺) 具有释放组胺作用,可引起过敏反应。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制
青霉烯酸/噻唑(半抗原)
体内 组织蛋白质/多肽分子
青霉烯酸蛋白/噻唑蛋白(全抗原)
机体 产生
致
敏
抗体(IgE、IgG、IgM)
阶
粘附于
段
肥大细胞 嗜硷性粒细胞
青霉素再次
机体
肥大细胞、嗜硷性粒细胞脱颗粒
释放
发
敏
血管活性物质
阶
段
平滑肌收缩、CaP扩张、通透性↑
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 嵴下缘处,在髂嵴、示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三 角形区域,其示指与中指构成的内角为注射区。
【股外侧肌注射】
【三角肌注射 】 上臂外侧,肩
峰下2~3横指处
静脉注射法(intravenous injection IV)
【概念】 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目的】
intravenous injection IV
➢ 剧毒药、麻醉药,病区内有固定数,用后凭 医生处方领取。
药物的保管
1.药柜放置 2.药品放置 3.药瓶应有明显标签 4.定期检查 5.药物根据不同性质,分别保存
❖ 易挥发、潮解、风化:盖紧 ❖ 易氧化、遇光变质:深色瓶、黑纸盒 ❖ 遇热易破坏:阴凉、干燥、低温 ❖ 易燃、易爆:阴凉、低温、远离明火 ❖ 期限的药物: 视有效期先后,有计划的使用
评估 计划 实施
口服给药法
【摆药要点】
全部药物配备完毕后,根据服药 本重新核对一次 发药前与另一护士再核对一次
评价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
【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法
吞服的药物:温开水 服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和使牙齿染 色的药物:用吸管并服后漱口 缓释片、肠溶片、胶囊:不可嚼碎 舌下含服片:放舌下或两颊粘膜与牙齿
2万u/ ml(摇匀)
2000u/ 0.1ml + 0.9ml
2000u/ml(摇匀)
500u/0.25ml + 0.75ml 500u/ ml (摇匀)
50u/0.1ml (ID)
[评价] 皮试结果的判断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 无自觉症状
阳性:皮丘隆起,红晕,直径>1cm,有伪 足,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 恶心、甚至 发生过敏性休克。
[评价] 皮试结果的记录
结果记录:阴性(-) 阳性(+)
体温单 病历
医嘱单 床头卡 注射本 门诊手
册
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阻塞症状 循环衰竭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血清病型反应
发热、关节肿痛、荨麻疹 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
器官/组织的过敏反应
皮肤过敏反应 呼吸道过敏反应 消化系统过敏反应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药物过敏反应是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
药物过敏产生特点 1.是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与所用药物的药
理作用和用药剂量无关。 2.必须有致敏过程。 3.通常首次用药不发生过敏反应。
临床上最常见的过敏药物
一、青霉素(PG)
二、链霉素 青霉素药物过敏发生机制 三青、霉破素伤过风敏抗试毒验素法(TAT) 四青、霉普素鲁皮卡试因结(果的pr判o…断) 五青、霉头素孢过菌敏素反类应药及物其过处敏理试验法
二、注射前准备
三、常用注射法
注射原则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无菌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