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立面改造设计
探析建筑外立面设计及改造

探析建筑外立面设计及改造引言:建筑立面设计具有高度的统筹性,它集合并统一了建筑美学、建筑构造以及建筑功能三方面的知识。
因此,要加强对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探讨,总结设计方法,全面提高设计水平和建筑品味,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提升建筑的活力,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1 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原则1.1 符合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精髓在于以建筑功能为美,以真实为美。
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保存既有的区域性文化和历史传统,也提倡应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艺术的手段反映建筑使用功能,充分体现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关注。
1.2 适应结构特点目前,除高层住宅建筑多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外,我国大多数低层或小高层建筑住宅还是多以框架结构甚至砖混结构形式为主,尤其是小高层住宅建筑,适用性广,是住宅建设中的主要部分。
而框架结构的形式特点,就要求建筑形式相对整齐、规则,对奇特、新颖建筑造型的设计造成约束,也造就出现代住宅建筑形式的独特风格。
1.3 符合住宅的宜居特性无论是古老的住宅建筑,还是现代的住宅建筑,其使用功能都是以满足人们居住为主,居住的特点就是强调生活的私密性,要求安静,宜人的居住环境。
因此,住宅建筑設计的风格主调应是内敛、含蓄、简约、温馨。
1.4 反映区域性的特质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使建造住宅结构的主要用材有所不同,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建筑效果;不同地域的气候特征使建造住宅的结构形式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不同的民族传统也拥有不同的区域特点,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2 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形式2.1 装饰性的细部设计建筑一般均会借助于线脚、雕饰、栏杆、门楣、窗套、檐口、格架等装饰性构件作为立面设计的重点内容。
在建筑整体设计风格的衬托之下,局部性的装饰性构件借助于容易构件图形的优势,能够为整体设计方案提供一些新鲜、活跃的视觉元素,有利于提高设计内涵、丰富设计层次。
一般而言,装饰性构件的可以传达多种层次的意义,既有造型语汇的美学意义,更有内化之后的深层次文化内涵。
如何做建筑立面改动方案设计依据

建筑立面改动方案设计依据一、引言建筑立面作为建筑的外观展示,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形象和氛围。
在城市建筑日新月异的时代,建筑立面的改动与更新成为必然的趋势。
本文将从建筑立面改动的设计依据出发,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建筑立面改动,以提升建筑的外观效果和城市形象。
二、建筑立面改动的设计依据1. 建筑功能要求建筑的功能需求是建筑立面改动的首要考虑因素。
不同功能的建筑需求不同类型的立面设计。
例如,商业建筑需要更加吸引人眼球的立面设计,而居住建筑更注重私密性和舒适感。
因此,在进行立面改动时,要优先考虑建筑的实际功能需求,确保立面设计能够为建筑的功能服务。
2. 建筑风格要求建筑的风格是建筑立面设计的灵感来源和设计依据。
不同风格的建筑对立面设计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现代主义建筑强调简洁流畅的线条和几何形状,立面设计应该体现简约、现代的风格特点;而欧式建筑注重细节的装饰和对称性,立面设计应该更加考虑装饰的细节和对称的布局。
因此,在进行立面改动时,要结合建筑的风格特点,确保立面设计能够体现建筑的风格特色。
3. 建筑环境要求建筑的环境是建筑立面改动的重要考虑因素。
不同环境的建筑需要不同类型的立面设计。
例如,城市中心的高层建筑需要更加现代化的立面设计,以与周围的高楼大厦相协调;而郊区的居民楼则更适合采用传统的立面设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因此,在进行立面改动时,要充分考虑建筑所处的环境,确保立面设计能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 建筑材料要求建筑材料是建筑立面设计的关键因素。
不同材料的立面设计风格也不同。
例如,玻璃幕墙透明明亮,适合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而石材立面厚重稳重,适合传统风格的建筑。
因此,在进行立面改动时,要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确保立面设计能够体现建筑的材料特色。
5. 社会文化要求建筑立面设计要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因素。
不同社会文化的建筑要求不同类型的立面设计。
例如,西方国家注重个人自由和创新,立面设计更加大胆前卫;而东方国家注重传统和稳重,立面设计更加注重装饰和细节。
浅谈建筑立面改造

浅谈建筑立面改造摘要:新世纪以来,由于功能改变、美学变异、政治因素等原因,人们对既有建筑形象提出了新的要求,立面改造由于可以快速、经济的改变建筑及城市形象,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建筑活动。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一些标志性建筑的立面改造,从建筑价值观、建筑历史、以及建筑艺术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立面改造特点和自身规律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外立面;立面构思;再利用;Abstract: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some of the landmark facad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values ​​of building,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art of architectur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this basis to discuss some explor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facades and the law.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building facades; the concept of the facade; reuse引言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大中城市的市容景观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在城市中的旧建筑与新建筑新景观毗邻共存着,而大批旧建筑年代久远,品位比较低,严重影响和削弱了城市景观风貌。
这就为城市景观的更新改造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对旧建筑立面进行翻新改造,使之能与周边新景观相协调。
1建筑立面改造的定义我们这里说的立面改造,含有包括从建筑立面形式的改变到建筑立面的完全更换等不同层次上的意义。
即使同样以装饰建筑为目的的建筑立面更换,也可以分为与原有建筑形式紧密结合的修饰和附加的、独立的装饰两种类型。
建筑立面改造方案设计

建筑立面改造方案设计建筑立面改造是对建筑外立面进行设计和改造,以提升建筑的美观度和功能性。
它是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改变建筑外观来增加建筑的吸引力和辨识度,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下面是我为某建筑提出的立面改造方案设计:首先,我会考虑建筑的整体风格和功能,以确保改造方案与原建筑的风格一致,同时满足新的功能需求。
在这个案例中,建筑是一家高档酒店,我会注重给人以奢华、高端的感觉。
其次,我会对建筑的材料、颜色和形态进行调整。
在材料选择上,我会采用优质的天然石材,如大理石,石膏板和玻璃等。
这样的材料能够提供质感和光泽,增加建筑的价值和美观度。
颜色方面,我会选择明亮而柔和的色调,如米白色、淡粉色或淡蓝色等,以增加整体的温暖感和柔和感。
形态上,我会注重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感,通过引入凹凸墙面、方形或圆弧形的窗户等元素,增加建筑的立面层次和视觉效果。
此外,我会在建筑立面上设置装饰元素,以增加建筑的特色和丰富感。
例如,在入口处设置一个大型的雕塑或雕像,作为建筑的标志性元素。
在窗户上设置花纹或艺术玻璃,以增加视觉的吸引力和艺术性。
在墙面上设置壁画或立体装饰物,以增加建筑的立体感和美感。
此外,我还会考虑建筑的照明设计。
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突出建筑的特色和立面的层次感,增加建筑的夜间魅力。
我会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和灯光色彩,以更好地展示建筑的视觉效果和美感。
最后,我会综合考虑建筑的环境和周边景观,以确保改造方案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我会选择与周围建筑相协调的材料和颜色,以便更好地融入周边环境。
我还会考虑周边的绿化和景观设计,以增加建筑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建筑立面改造方案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建筑风格、功能需求、材料、颜色、形态、装饰元素、照明设计、环境和周边景观等因素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改造,可以提升建筑的美观度、辨识度和功能性,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愉快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建筑物立面改造

建筑物立面改造建筑物立面改造是对建筑外观进行改善和更新的过程。
通过改变建筑的外观,可以提升其整体形象,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立面改造的重要性、技术和设计方案。
I. 重要性建筑物立面是建筑的面向城市以及人们的第一印象。
一个整洁、美观、舒适的立面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增加建筑的价值。
与此同时,建筑物立面改造也可以提升建筑的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II. 技术1. 立面清洗和修复建筑物立面清洗是立面改造的重要步骤。
通过清洗可以去除污垢、污染物和腐蚀物,恢复建筑的原有光泽。
在清洗的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和设备,以避免对建筑物造成损害。
修复是针对建筑物立面可能存在的破损或老化的问题。
常见的修复方法包括填补裂缝、更换破损的部件以及修复涂层。
修复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问题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和材料。
2. 立面材料选择在进行立面改造时,选择合适的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效果,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风格和环境来进行选择。
常见的立面材料包括玻璃、金属、石材、砖石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优点、耐久性、可维护性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
3. 照明设计照明是建筑物立面改造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适当的照明设计可以突出建筑物的特点,提高夜间的可视性,并为建筑物增添艺术感。
照明设计可以选用不同的灯具、颜色和照明效果,以创造出独特的建筑氛围。
III. 设计方案1. 现代风格现代风格的建筑立面以简约、流线型和功能性为特点。
大面积的玻璃窗和金属装饰常用于现代建筑的立面改造,使建筑显得轻盈、时尚。
2. 历史保护与恢复在历史建筑的立面改造中,保护历史特色是至关重要的。
修复破损的部分,恢复建筑物的原貌,保留历史痕迹是必要的。
在设计方案中可以添加一些现代元素,以增加建筑的功能性和现代感。
3. 绿色立面绿色立面是一种利用植物来改善建筑外观的设计方案。
通过在建筑物外墙种植植物,可以实现更好的景观效果,并且提供了额外的绿化面积。
建筑立面改造方案

建筑立面改造方案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立面是人们对建筑外观的第一印象,也是建筑与环境相互联系的桥梁。
因此,建筑立面改造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它能够提升建筑的美观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立面改造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创新的方案。
1. 立面改造的重要性建筑立面不仅是建筑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担着保护建筑结构、调节室内光照和气温、改善空气流通等功能。
通过改造立面,可以提升建筑的形象和吸引力,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增强建筑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2. 创新的立面改造方案2.1 能源建筑立面改造考虑到能源的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将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等新能源技术应用于建筑立面的设计中,可以通过这些技术收集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建筑提供清洁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绿化建筑立面改造绿化建筑立面是一种以植物和绿化材料为主要设计元素的建筑立面形式。
通过在建筑立面上种植植物,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改善空气质量、吸收噪音和减少雨水径流等。
此外,绿化建筑立面还可以提升建筑的美观性和环境适应性。
2.3 数字投影建筑立面改造数字投影技术可以将动态影像投影到建筑立面上,为建筑注入创意和艺术元素。
通过使用数字投影技术,可以实现建筑立面的形式多样性和可变性,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更加融为一体,提供独特的视觉体验。
2.4 可穿戴建筑立面改造可穿戴技术已经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
将可穿戴技术应用于建筑立面设计中,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人机交互、实时监测建筑使用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等功能。
这种立面改造方案可以提升建筑的智能化和互联性。
3. 实施过程和考虑因素实施建筑立面改造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3.1 建筑结构和安全性在进行立面改造时,必须要确保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不破坏原有的建筑安全性。
3.2 材料选择和环境适应性改造立面时需要选择符合建筑环境要求的材料,考虑其防水、抗紫外线、耐候性等性能,保证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方案

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方案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演变,建筑物的立面设计逐渐显得陈旧、单调和缺乏活力。
立面作为建筑物与外界交流的窗口,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建筑立面进行改造设计,既能提升建筑物的形象,又能营造更美好的城市氛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设计原则1. 注重功能性:立面改造设计应以满足建筑物功能为前提,不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并优化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2. 尊重历史和环境:保留建筑物的历史痕迹和特色元素,结合周边环境特点进行设计,打造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的立面形象。
3. 突出个性和创新: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材料运用,使建筑物立面充满个性和创意,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4. 节能环保:在立面改造设计中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设计方案1. 立面材料的选择: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和装饰性能的材料,如玻璃幕墙、石材、金属板等,以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效果和美观度。
2. 立面造型的设计:基于建筑物的功能和周边环境特点,设计独特的立面造型,如起伏的曲线、几何形状的突出部分等,使建筑物突现个性和创新。
3. 立面装饰的设置:按照建筑物的功能和风格,设置适当的装饰元素,如立体雕塑、色彩艳丽的灯光等,增加建筑物的艺术气息和视觉吸引力。
4. 灯光设计:通过灯光的运用,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夜景灯光秀、动态变化的灯光效果等,增加建筑物的夜间魅力。
5. 绿化装置的设置:在立面设计中增加绿色植物的安装,如垂直花园或屋顶花园,以营造绿色、生态友好的建筑环境。
6. 色彩运用:选择适合建筑物风格和功能的色彩,增加立面的鲜明度和吸引力。
四、效果展示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建筑立面改造后将焕发出全新的魅力。
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物的形象和可视性,还能增加周边环境的美感和城市的文化氛围。
同时,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也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五、总结立面改造设计是建筑物形象改善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仅是对建筑外观的改变,更是对城市形象的塑造。
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思路

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思路1.引言1.1 概述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是指对建筑外立面进行设计与改造,旨在提升建筑的外观形象和功能性。
随着都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建筑也逐渐老旧和不适应现代需求。
因此,对于建筑立面进行改造设计,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需求。
在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美观度,更需要兼顾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不仅仅是将建筑立面进行整修与翻新,更是对建筑外墙材料、结构、色彩、形状等方面进行优化与改变,从而达到提升建筑整体形象与功能的目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些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通过对背景介绍、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的详细讲解,读者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和灵感,以便进行自己的建筑立面改造设计实践。
总之,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是对建筑外立面进行优化与改造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引发读者对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的兴趣,并为他们提供一些设计思路和指导,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创造出更为美观、实用和可持续的建筑立面。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的背景。
我们将探讨当前建筑立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包括老旧建筑的更新需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要求等。
同时,我们将提出一些设计原则,以指导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路和方法。
然后,我们将介绍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的要点。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以具体案例为例,探讨立面改造设计的具体技术和策略,包括选材、造型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的考虑。
同时,我们将重点讨论如何在改造过程中保持建筑的历史性和特色,并提高其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我们将回顾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的重要性和成果,总结设计原则和要点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最后,我们将以一句简洁的结束语,点明文章的主旨和重要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摘要:对既有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可以更好的美化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但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既有建筑立面改造效果。
对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的设计研究,将注重运用传统的地方特色符号元素、色彩等因素,发挥城市文化特点,使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取得更好的审美感观以发挥实现既有建筑改造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既有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前言:建筑作为一座城市的名片,既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也展现着时代的风貌和气息。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审美有了新要求,旧有建筑的立面风格急需与时俱进满足现代生活品质的要求,因此,处理好建筑立面改造问题,就成为城市整改过程中关注的一个重点。
现有的大部分的建筑物仍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由于局限于当时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已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为了创造更佳的城市形象必须对原有建筑进行立面改造。
本文就旧楼的立面改造问题作一探讨:1.建筑立面改造的必要性一个时期一个风格,当一种风格的建筑立面被设计出来,这种立面风格就会被复制到各座城市的建筑中,使得各座城市的建筑立面千篇一律,久而久之这种风格便会让人感觉审美疲劳,一种新的风格就亟待大师们去创造。
在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今天,历经数千年留下的特色建筑风格正在逐渐消亡,这等尴尬处境令人不安。
通过立面改造重拾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从而创造地方特色的文化环境是极为必要的。
有些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浑厚的文化底蕴必须通过修复还原其文化特色和历史风味以保持城市的韵味。
比如福州三坊七巷作为千年榕城的文脉所在,更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精华,它的修葺和还原更具时代意义。
福州三坊七巷有着“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由于福州市要大发展,城市大规模拆迁,许多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蒙受了半世纪最为严重的破坏。
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风貌、环境陷入无可挽救的绝境。
国家和福建有关部门联合一些历史文物学家启动了三坊七巷修复改造计划。
而正是这场复兴成就了三坊七巷,如今三坊七巷正式获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它已然成为享誉中外的福州城市特色的名片。
三坊七巷不仅有福州传统的美食、还有深邃的巷陌,轩昂的大宅门、迤逦的风火墙……。
如今它承载着历史厚重的同时也演绎出了时代对文艺再创作的众多创意和巧思。
2.建筑立面改造价值和效益建筑立面改造是在保持原有建筑结构、功能不变得前提下对建筑外立面装饰效果的重新设计,俗称建筑立面装修。
这种对建筑立面单独提出来设计的理念受到各种建筑理论和价值观、经济因素、社会心里的影响。
2.1各种建筑理论和价值观的变化对建筑立面进行设计改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和态度。
现代主义理论不主张在建筑立面上做文章,不强调建筑外立面的装饰。
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义“装饰就是罪恶”的价值观,强调建筑立面自由表达并利用各种手法对建筑立面进行装饰创造。
这一理念符合当代多元化的建筑理论,高技派和解构主义思潮赋予建筑立面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建筑价值观的改变为建筑立面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2.2社会经济因素近年来我国虽然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资源匮乏、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依然存在,在这样的前提下,对现存的大量的旧建筑立面的改造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经济的、节约资源的一个值得提倡的方法。
2.3社会审美心理建筑立面改造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社会审美心理的影响。
科技的进步,通讯的发达,使得大众的消费、审美、需求都在不断提高,旧有的建筑风格已然不能与这个时代匹配,已然不能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
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功能适用,美观大方,更在意的是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设计价值。
追求的是一种新颖、独特、创新而富有设计感的建筑物。
3.立面改造的表达方式3.1地方传统特色符号的选用建筑立面改造是通过运用装饰材料对现有建筑立面进行优化设计、重新装饰从而在视觉上带给人焕然一新的效果,比如运用线条、纹理、色彩、造型等结合整体立面效果通过调整比例、尺度等,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建筑立面效果。
这种改造不触及建筑整体框架结构和功能,其本质完全是追求装饰主义和手法主义的。
设计的灵感通常是就地取材运用当地特色符号展现地方风土人情。
福州平潭特区的改造就用这种方法,谭水驿站就因地制宜,每座驿站凸显平潭石厝特色。
平潭旅游岛设计就是结合了“风”“沙”“海”“石”等元素。
一些地方特色元素的选用凸显了地域文化特征,为平潭旅游城市打造了亮眼名片。
当然这种手法也有过许多胡拼乱凑、不伦不类的失败品,但它的作用也不能被完全否认。
首先,建筑立面改造只是对外立面的装饰改造并不改变建筑的空间形态和功能形式,文丘里说建筑可以传递历史文脉、地域性和人文精神等众多内涵,而这种作用不仅仅只依靠内部空间来实现,更多的用建筑立面来展示这些信息。
其次传统的建筑符号也更易为大众所接受,其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运用得当可起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潭岛许多风景区的改造设计都融入平潭文化符号如石厝、妈祖、麒麟等,既传承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文化又打造了一流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将平潭的地方特色淋漓尽致展示无余。
3.2建筑符号的运用手法所谓的建筑符号并不是具体或抽象的图形,而是建筑的构件、材料、色彩、饰品等等。
在表达地方特色的意义和韵味时,它们具有很强的符号作用。
3.2.1建筑构件建筑构件包括梁、柱、屋顶、檐口、山墙等等,是最直观的一种传统符号,其运用方式主要有直接运用,易位运用和变化运用三种。
直接运用就是模仿原有的做法而衍生的构件形式和功能,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沿袭也是对地方传统文化和特色最直观的体现,如果运用得当能产生形式美并能很好的烘托氛围。
如沿江而建的建筑马头墙被运用在山墙上,加之江边垂柳的印衬,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副江南水乡韵味的风景画。
易位运用就是建筑构件相对位置的变化,在传统空间中各种要素形式在构图上有相对固定的关系。
在现代设计中调整它们的位置关系,体现传统的同时又有突破,在设计中是一种比较常用也比较简单的方法,如把坡屋面的形式用在平屋面的女儿墙上,使平屋顶的建筑看起来有坡屋顶的效果。
变化运用,主要是将实体形态变化后再运用,如简化、重叠、扭曲等等有很强的符号性,这种方法也简单易用,富有想象空间,且具有现代感,变化后的符号可以重复运用,更加突出主题。
如体育学院围墙周圈的游泳、跑步等符号,让人很直观的感受到这就是一个与体育有关的场所。
3.2.2建筑色彩在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中,有目的的运用色彩,将地方特色的色调、色彩比例配置、运用位置抽取出来,构成建筑立面色彩改造的依据,有利于建筑获得地方特色。
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有四个基本图式点、线、面以及绘画等。
3.2.2.1 点图式色彩分析点图式色彩给人活泼、跳跃的动态感,可以呈规律分布也可以自由灵活的布置,前者体现韵律和秩序感后者更显自然有趣之感,点的大小、位置、方向有多种布置方法,它的灵活布置方式为建筑造型提供无数种可能。
点图式色彩主要用于阳台、窗台等小构件中。
3.2.2.2 线图式色彩分析线图式色彩设计主要是运用线的力度和指向性,并将其作为主要色彩形态秩序的组成元素,从而将色彩的线条表现出具有线性元素相符合的方向性形态特征。
通过线图式色彩设计使老城区的建筑更具活力,更加协调,而线图式色彩设计主要用在具有线性元素的构件中,如腰线、檐口、百叶窗、竖向的造型柱等等。
3.2.2.3 面式图式色彩分析面图式色彩是线图式色彩的集成和延伸,其应用比点图式和线图式更灵活和广泛,更有利于既有建筑立面改造。
面图式构图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大面积运用整体感较强。
第二,色彩简单,往往以单色为主,故要结合周围环境选用适合的色彩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
第三,面图式色彩设计主要针对单元进行划分,要结合点图式、线图式色彩设计,协调三者间的统一关系,注重三种色彩设计方式的整体运用。
3.2.2.4绘画图式色彩分析绘画图式色彩是点、线、面图式色彩的结合。
它在实际应用中将起到一种装饰作用。
绘画图式色彩立面设计可以说更加自由、灵活、生动。
其在建筑立面改造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赋予建筑活力,给人以动感。
所以在实际运用中,把握绘画色彩的感知,注意周围环境的发展特点,能更好的运用绘画图式色彩设计。
3.2.3建筑材料从节能、便捷等因素考虑,建筑材料来源优选本土材料,其特性也决定或影响着城市自然形象。
社会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材料的运用代替地方性材料,但也正因如此,地方性材料的地域特性在建筑立面上的使用也越发的有意义,更能凸显地域文化。
如白墙、黑瓦、灰砖、竹、木等。
3.2.4尺度关系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构件与人或人熟悉的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这种关系给人的感受。
不同地区的传统建筑,因外观形态不同,有各种的比例尺度。
在建筑立面改造过程中,分析立面尺度划分方式通过装饰、色彩、材料等手段予以体现,从而寻求尺度划分的相似性、延续性是体现地方特色神韵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4.结束语通过对立面改造必要性、立面改造的社会价值和效益以及立面改造的方式和手法的探讨,表明了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通过建筑立面改造是一个比较高效、快捷且经济的方法,而在立面改造过程中将传统特色的建筑构件、材料、色彩和尺度等要素用在现代建筑上,传达其作为建筑符号的象征意义,提升城市的整理形象,创造具有地方特色城市建筑形象是惯用且高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1】刘涤宇.建筑表皮的更换和当代中国的建筑立面改造[EB/OL].[2006-11-11].http///g03.htm【2】过伟敏史明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3】王筱倩.杨茂川.浅谈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中地方特色的表达[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4】焦燕.建筑外观色彩的表现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