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垫江牡丹文化节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牡丹产业发展状况思考

我国牡丹产业发展状况思考【摘要】我国牡丹产业作为传统产业之一,在价值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牡丹产业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品种单一、产业协同不足等。
但我国牡丹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如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技术创新不断推进等。
为了推动牡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出台了支持政策与措施,如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品种改良等。
在未来,加强产业协作与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将是牡丹产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我国牡丹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牡丹产业,发展状况,思考,价值,文化传承,现状,问题,挑战,机遇,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品种优化,产业协作,合作,可持续发展,国际竞争力。
1. 引言1.1 牡丹产业的价值牡丹,作为我国的国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牡丹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还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民族自信。
牡丹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高雅和美好。
牡丹的繁花似锦,花色艳丽,花型繁复,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成为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重要植物。
牡丹还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对一些常见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牡丹的花蕾、花瓣等部分还可以用于食用和美容保健,拥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发展牡丹产业可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牡丹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也有利于增强中国花卉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1.2 牡丹文化的传承牡丹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花卉之一,不仅在花卉市场上备受瞩目,更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牡丹自古以来被誉为"花中之王",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富贵、高贵和繁荣。
牡丹被诗人吟咏,画家描绘,成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
牡丹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也体现在中国传统绘画、工艺品、服装等领域。
牡丹产业实施方案

牡丹产业实施方案一、产业现状分析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目前,牡丹产业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牡丹产业在品种改良、栽培技术、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因此,制定牡丹产业实施方案,加强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产业发展目标1. 品种改良:通过科学育种和引进优良品种,培育出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提高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观赏价值。
2. 栽培技术: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牡丹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3. 产品开发:开发牡丹花卉、牡丹茶、牡丹保健品等系列产品,拓展牡丹产业的附加值,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
4. 市场营销:建立健全的牡丹产业营销体系,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牡丹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产业发展策略1. 加强科技支撑:加大科研投入,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推动牡丹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2. 强化品牌建设:推动建立牡丹产业品牌联盟,整合资源,提升牡丹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3. 拓展市场渠道:加强与鲜花市场、花卉园林景观、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合作,拓展牡丹产品的销售渠道。
4.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牡丹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5. 政策支持:加大对牡丹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降低企业和农民的生产成本,鼓励产业发展。
四、实施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组织协调,推动产业发展。
2. 加大资金支持:增加对牡丹产业的专项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产业发展。
3. 完善政策措施:出台支持牡丹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高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力度。
4. 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加大对牡丹产业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总结牡丹产业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推动牡丹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牡丹的市场现状和趋势

牡丹的市场现状和趋势
牡丹市场的现状和趋势如下:
现状:
1.牡丹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花卉,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被认为是牡丹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种植和研究牡丹。
2.中国的牡丹市场规模庞大,牡丹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国内消费者对牡丹的需求日益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3.牡丹种类丰富多样,颜色鲜艳,花形独特,具有高度观赏价值。
牡丹花期长,花朵大而富丽,被誉为国花。
4.牡丹不仅作为花卉观赏品受到喜爱,还有药用价值和文化意义。
牡丹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和保健品,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密切相关。
趋势: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花卉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牡丹作为一种高雅而珍贵的花卉,其市场前景广阔。
2.牡丹观赏品种的繁育和培育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新品种的推出使得牡丹具有更多选择和创新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3.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牡丹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将进一步提高。
4.牡丹产业链的成熟和完善,包括种植、收购、研究、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将进一步带动牡丹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综上所述,牡丹市场在现状良好的基础上有着较为乐观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花卉的需求增长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牡丹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花卉,将在市场上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垫江县国民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垫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着力保障民计民生,求新思变,锐意进取,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全县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综合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8705万元,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1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6405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534745万元,增长20.6%(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480958万元,增长21.5%,建筑业增加值53787万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397555万元,增长14.9%。
18.1:47:34.9,与以往年份相比结构更优、更合理,二三产业占居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渐加强。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均有上涨,分别上涨4.8、5.1、4.0、2.8、3.2和4.0个百分点。
2010年垫江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情况表二、农业2010年全县农村经济围绕“保稳产、促增收、强基础、重民生”方针,进一步加强惠农政策落实,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13219万元,增长6.1%,其中:农业总产值139455万元、林业总产值4604万元、牧业总产业14559万元、渔业总产值1181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6784万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206405万元,增长6.3%,其中:农业增加值74275万元、林业增加值3579万元、牧业增加值107213万元、渔业增加值9327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2011万元。
牡丹产品市场分析报告

牡丹产品市场分析报告牡丹产品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背景牡丹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卉之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其盛开时的美丽花形和浓郁的花香使其备受喜爱,并且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自然美的追求,牡丹的市场需求呈现出逐渐增长的态势。
二、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牡丹产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
目前,中国有许多地区都有牡丹种植基地,如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其中,以江苏省为例,据统计,该省每年牡丹产量约为5000吨,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三、市场特点1. 产业链完整:牡丹产业涉及到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种植者可通过牡丹花卉基地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加工企业可将牡丹花材制成相应的产品,然后通过销售渠道推向市场。
2. 多元化市场需求:牡丹作为一种花卉产品,市场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除了鲜切花外,还有干花、花瓶插花、牡丹茶等类别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品质至上:牡丹产品市场以品质和品味为主导。
消费者在选购牡丹产品时,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品种和花期。
高品质的牡丹产品往往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
四、市场竞争由于牡丹产品市场的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企业投入其中,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
主要竞争者包括种植基地、花艺公司、花卉生产企业等。
其中,种植基地具备地域优势和原材料供应优势,能够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花艺公司则注重产品创新和包装设计,以及售后服务;花卉生产企业则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
五、市场发展趋势1. 创新产品的涌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牡丹产品市场上不断涌现出新品种和新的产品形态。
例如,一些企业推出了经过基因改良的牡丹花卉,具有更加鲜艳的花色和更长的花期。
2. 牡丹文化的推广: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营销中也得到广泛运用。
通过推广牡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可以增强牡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绿色环保需求的增加: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绿色环保的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牡丹产业发展状况思考

我国牡丹产业发展状况思考牡丹,被誉为国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花卉之一。
牡丹产业不仅对于提升花卉产业的品质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牡丹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一、牡丹产业发展状况1.产地分布广泛我国的牡丹产地分布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河南、陕西、北京等地。
山东省的牡丹产业发达,尤其是济南市的章丘区被誉为“中国牡丹之乡”,种植面积达到上万亩,年产牡丹花枝数千万支,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2.品种丰富多样我国牡丹种植品种繁多,包括珍稀牡丹、牡丹标准花、庭园牡丹等。
传统牡丹品种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如白牡丹、红牡丹等,而现代牡丹品种的育种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推出新的抗逆品种和观赏品种,丰富了花卉市场。
3.市场需求持续增加牡丹作为传统名花,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花卉观赏和园林造景的需求不断增加,牡丹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在各种节日庆祝和景观建设中,牡丹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面临的问题1.品质不稳定目前,我国牡丹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在品质上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一方面是因为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品种不断推出,但后果就是品质参差不齐,有些品种虽然外形美观,但在花朵的质地、颜色和香气等方面并不尽如人意。
2.产业链缺乏完善牡丹产业链相对薄弱,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环节缺乏统一规划和配套政策。
种植企业和花农生产链条上下游缺少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成本高、效益低,市场竞争力不足。
3.市场推广不足虽然牡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但其对外市场推广不足,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远不如红玫瑰等其它花卉,这一方面制约了牡丹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我国花卉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1.提高品质要解决牡丹产业品质不稳定的问题,首先要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化管理,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和育种技术,推广优质品种,提高牡丹的外观质量和观赏价值。
垫江牡丹园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垫江种植牡丹有悠久的历史,通过牡丹生长习性分析一
下该地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动手测一测土壤特征并填入表 3。
表3
土壤排水
游客下山时可乘坐旱地雪橇,沿 600 米长的滑道下山。此外景
土性(pH 值)
区还设有长达 12 千米的漂流项目,游客游览完灵巫洞后,可驾
4. 研学项目四
驶皮艇漂流,沿途欣赏大宁河美丽的峡江风光。漂流探险中
广泛分布在其境内的明月山、精华山、黄草山海拔 450~850 米
之间内槽一带的石灰岩黄泥地块中,
是世界上都堪称一绝的山
地牡丹,成片栽培面积达 20 000 余亩,从西汉武帝年间种植牡
丹至今已有近 3 000 年的种植历史,素有“牡丹故里”
“ 千年古
县”
的美称。
平、知识的迁移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
思考和探索之路。这部分研学活动建议安排在两日进行。
作积极度等进行综合打分。学生在结束时也要有自我学习成
多民族文化这部分主要体验当地居民日常生活,
涉及的研
果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展示,教师在研学结束时对课程实施进
学问题有:
观察当地民族建筑特点(建筑材料、建筑风格等),
手触千年古栈道,
感受神秘古朴的巫文化。
当地特产:
丹皮、
牡丹、
肉干、
角雕、
白柚、
酱瓜、
棕竹手杖。
特色美食:丹皮鸡、酸菜鸡、桂竹火腿、楠竹烤羊、老腊肉、
清水鱼、
石磨豆花。
土壤特征
土质
◆背景材料
牡丹樱花世界
全部考察结束进行,考察时间自由设定。研学问题主要有:自
学生的观察、对比迁移能力,
让学生拥有自主发现机会,
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牡丹是一种具有优良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花卉作物,其油用牡丹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
油用牡丹因其油脂含量高、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然而,目前油用牡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资源基础薄弱。
油用牡丹在我国分布较少,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
尽管油用牡丹具有广泛的适生区,但由于资源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较为受限。
二、产能不足。
目前油用牡丹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种植规模小、生产能力低。
农民对油用牡丹的种植技术、管理措施了解不深,产品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三、品种单一、现阶段油用牡丹品种较为单一,没有形成丰富的品种群体。
这导致市场上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强。
四、技术瓶颈。
油用牡丹在繁育、种植、加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尤其是缺乏针对性的科研攻关,制约了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一、加强资源开发与利用。
政府应加大对油用牡丹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通过研究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提高油用牡丹的产量和质量,扩大产能。
二、加强品种改良与繁育。
加大对油用牡丹品种改良与繁育的投入,优化和扩大优良品种的种植规模,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同时,加强品种保护,防止品种资源过度流失。
三、加强市场开拓与营销。
推动油用牡丹产业与相关企业和市场进行深度合作,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高消费者对油用牡丹产品的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四、加强科技支撑与人才培养。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对油用牡丹产业的科研攻关,推动油用牡丹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同时,培养专业化人才,提高油用牡丹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五、加强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油用牡丹产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参与油用牡丹的种植,提高他们的种植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垫江牡丹文化节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陈艳容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重庆永川402168[摘要]垫江历史悠久,以牡丹为龙头的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吸引着广大游客。
通过调查区内牡丹文化节历史、规模、品牌、政府参与度、观众参与度以及产业结合现状等要素,对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此促进垫江县牡丹文化节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垫江;牡丹文化节一、垫江牡丹文化节举办影响分析(一)提高举办地知名度知名的节事活动能够增强城市的旅游吸引力,旅游者能够通过节事活动对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推动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举办地在节事活动中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可以使更多的人对举办地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强了人们的认知感。
垫江县牡丹文化节经历了16个春秋,不仅发扬了牡丹文化,打造了垫江精品旅游,而且提升了垫江的品牌形象。
垫江的牡丹文化节作为垫江一个标志性的节事活动,它为垫江的招商引资、经济发展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促进产业联动节事活动的举办,会给举办地带来直接的经济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节事活动期间游客们都会进行消费,尤其是吃住行方面,这为举办地带来的直接的经济效益,大量的游客在拉动了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饮食、交通、酒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举办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垫江县牡丹文化节第一届至第十一届,共签订合作项目共111个,引进资金129亿元,引进了一系列的集团、公司、企业进驻垫江。
2004年至2009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共接待游客24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73亿元。
(三)突出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是节事活动的核心,只有表现出地域特色的节事活动才能在市场上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独特的区位、地方特色等,才能形成节事活动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重庆金佛山的冰雪节、重庆永川的国际茶竹文化、巫山红叶节以及潼南菜花节,这些都是充满地域特色的节事活动。
充满地域特色的节事活动能够展示地区文化与特色资源,它就像是一个城市的活招牌。
二、垫江县牡丹文化节发展现状(一)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垫江县牡丹的种植历史悠久,有史可查就有1500年以上,被称为华夏牡丹源。
公元前400多年在明月山中就生长有野牡丹,也就是说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生态旅游区内景点众多,历史底蕴丰厚,众多名人结缘于垫江牡丹,特别是旅游区内的东晋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当年观赏牡丹的山峰恺之峰,百灵仙姑故事发生地百灵山,为牡丹吸引而到太平镇定居直至死去的南宋辛乙公主的坟莹等景点成了著名景点,现已成为旅客必游之地。
从2000年起开始举办垫江县牡丹文化节,至今已经举办16届。
尤其是从第三届开始,规模一届比一届大,档次一届比一届高。
第一届牡丹节引资300多万元,第二届牡丹节引资1000多万元,第三届牡丹节引资2.875亿元,引资额年年直线性上升。
近几届,垫江县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宽,吸引了更多的企业乃至外商的投入。
(二)规模宏大,品种多样垫江县的牡丹广泛分布于明月山、精华山、黄草山海拔450米至850米之间内槽一带的矿子黄泥和冷沙黄泥土,是世界上都堪称一绝的“山地牡丹”,栽培面积达10000余亩。
牡丹开放时初看品种单一,盛开时漫山红遍,颇为壮观。
细看风格独特,按品种分有太平红、凤山白、凤丹粉、紫斑白、凤丹、大通墨玉等6个品种;按花色、花型及本地传统方法分,名称有太平红、富贵托金、紫斑白等20个,花色不仅有红花、白花、粉红花、粉紫花、紫花、粉绿二乔,而且有一株自然开两种甚至三种的品种。
垫江牡丹不仅能够作为观赏价值的存在,而且还以药用为主,它不需要连根拔起,只需要每窝选择发育良好的幼苗(每窝都发有2-4株幼苗),这种无性繁殖的方法,很好地保留了原生牡丹的基因。
三、垫江牡丹文化节存在的问题(一)景区规划欠佳垫江县牡丹文化节的景区打造是比较粗糙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功能不齐全,大多数重门票收入,轻管理设施投入,景区的饮食、住宿、游览对于满足高峰期旅游的需要是比较吃力的,且条件相对较差。
旅游景区的公路条件较差,中型客车不能直接进入景区,游客的意见很大,在节日高峰期常常出现拥堵情况,造成游客游览积极性降低,更没有明年再来的想法。
而且景区的购物、停车场、厕所、人行通道等设施都不是很完善。
休闲娱乐区没有特色,不能体现牡丹文化。
景区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讲解不生动,不能充分向游客展现牡丹文化。
(二)宣传力度较弱一个成功的节事活动与它的宣传力度是分不开的,节事活动通过媒介的传播,向外发布信息,以扩大节事活动的影响,建立它的知名度。
垫江县的牡丹节它通过新闻发布、宣传短片、垫江县本台的宣传及其他网络媒体的传播来向社会传达它的信息,可是据了解,很多人只是知道这个节日,对于它的详细信息知道的并不充分,只是知道有这个节日,但是时间、地点、形式都不是很清楚,比如牡丹节配套的有牡丹文化节及文艺演出等。
垫江县牡丹节参与的大多是当地或者距离不远的居民。
当地居民和普通游客的参与度不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牡丹节的宣传力度不够。
(三)经济文化契合度欠缺重庆垫江牡丹文化节其活动形式多是文艺表演,此种同类型的活动在其他城市中已经存在,且大多形式相同。
在活动具体执行过程中,观众只能走马观花的看一下节目,节目的文化内涵被忽视,同时节目也没有体现牡丹节的这一特点,既然是牡丹花节,更多的就要以牡丹为主题。
牡丹文化包含各个学科,构成非常广泛,包含哲学、宗教、文学、教育、民俗风情等,垫江种植牡丹已经2000多年了,其中必然有许多牡丹诗词歌赋、传说故事、音乐、戏剧等牡丹文化,可是历届牡丹节只注重请明星,却忽视了请名人、名家,对牡丹文化的挖掘不够。
(四)资金科技投入较少国家对垫江牡丹的资金投入较少,县里安排的专项经费不足,种植牡丹的业主大多数只把牡丹当做三年挖一次根就行,资金和技术投入积极性不高,且没有将牡丹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产业来看。
极少数的业主认识到牡丹的重要性,但是限于经济条件,就只能维持现状。
垫江县太平镇为筹办历届牡丹节,如今已负债不少,已经没有资金开展技术服务。
而且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纵向联系不够,在品种引进、花期调节、盆花种植、干(鲜)切花制作、牡丹深加工研究等方面缺乏技术支撑,业务主管部门既无专项经费,又无专门场地,工作无从开展缺乏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影响牡丹文化节的发展后劲。
四、垫江牡丹文化节发展对策分析(一)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作为景区的硬件设施,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才能更加吸引游客。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设旅游引导标识,使景区进出更便捷。
建设与景区容纳量相协调的停车场,满足游客接待量要求。
全面贯彻旅游星级厕所基本标准,加快景区旅游厕所建设,配套完善厕所设备设施,满足游客需求。
建设与景区相适应的购物、餐饮等配套设施,满足游客需求。
二是美化景区内外环境,加强景区内外环境整治和美化,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景区卫生及时清扫,日产日清,垃圾箱布局合理,标识明显,数量能满足需要。
三是强化措施确保旅游安全,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意识,危险地段标志明显,防>>下转20页护设施齐备,确保旅游安全。
(二)发挥传播的作用节事活动进行市场宣传推广要准确选择目标媒体、科学合理的进行媒介组合,从实际出发制定传播策略。
要正确处理与媒体的关系,要有计划的针对目标记者,提供吸引媒介的新闻,巩固加深与媒介的合作与沟通,充分发挥媒介的优势,达到节事活动宣传的目的。
为了提升垫江牡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必须抓住牡丹旅游品牌的培育、宣传和促销工作。
通过编发宣传资料、编印专刊、召开新闻发布会,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在各种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
如2001年重庆卫视做的垫江牡丹专题节目—“花招来了什么?”在西部12个省市电视台播放,把垫江牡丹特色旅游品牌推向了整个西部,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景区的各个景点、休息区放置牡丹文化节的宣传册,突出它的特色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和重庆的甚至外地的旅游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牡丹文化节做大做强。
(三)丰富活动文化内涵垫江作为千年古县,其历史文化相当丰富,通过写牡丹、画牡丹、说牡丹、唱牡丹,逐渐形成了垫江牡丹之乡特有的“牡丹文化”。
垫江县里组织了一大批文学、文艺、书画界人士对各种和牡丹有关的历史进行了查阅、搜集、整理,集结出版了《华夏牡丹花海》诗文集,《华夏牡丹花海》画册。
广大游客在欣赏漫山遍野迎春怒放牡丹花的同时,还可细细品味各种和牡丹有关的历史传奇故事。
可以多请名家、名人研究牡丹,建立垫江牡丹展览馆介绍垫江牡丹的基本情况以及历届牡丹节举办的情况,将历史见证、诗词文赋、传说故事、雕塑、雕刻、绘画及名人、名家的书画等陈列其中。
降低邀请明星成本,增加请名家、名人的投资。
举办形式多样的牡丹文化活动,如牡丹花会、牡丹笔会、牡丹音乐会、插花展、盆花艺术展、牡丹商品展销、文艺演出等。
(四)加大资金科技投入牡丹节已成为垫江县的“名片”,成为垫江县一个对外招商引资的门户。
许多投资商纷纷看好我县的投资前景,加大了投资力度。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牡丹节这个平台搞好招商引资工作,不但要把投资者请进来,还要帮助投资者在我县取得成功,发展壮大,不断增强外来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投资安全感,进一步把垫江的牡丹资源优势打造成牡丹品牌。
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应用研究,指导牡丹种植、开发。
加强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的联系,设立牡丹研究所,逐步引进洛阳、荷泽、铜陵等地的优良牡丹品种,丰富花色品种,达到多个品种的牡丹花卉竞相开放,继续开展牡丹提前和延后开花研究,解决花期偏短问题,解决牡丹干花的保色、防腐、包装等问题。
进行牡丹深加工研究,如生产丹皮中成药、牡丹保健品、牡丹饮料等技术研究,进行牡丹系列产品开发研究。
结语垫江牡丹文化节应结合当地的新兴的旅游资源,在完善已有牡丹文化的基础上,挖掘新的活动,同时也要注重开发当地特色文化,策划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增加民众参与力度,构建出垫江县的牡丹产业链,从而不断完善垫江牡丹文化节,向重庆乃至全国展现出垫江牡丹文化节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1]苏莉娟.试论重庆特色文化在节事活动中的运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02:50-52.[2]贺昌荣等.关于打造垫江牡丹品牌的思考[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7,02:51-53.[3]杜亚然等.重庆山区特色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报告——以垫江牡丹为中心的考察[J].科技致富向导,2010,14:7-8+30.[4]刘正中.关于赴洛阳、荷泽考察后对发展垫江牡丹产业和办好牡丹节的思考[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4,10:48-49.[5]赵童.牡丹故里,千年古县[N].重庆日报,2010-08-11051.和上下游配套单位的完善,以具体政策支持中小企业与龙头优势企业的分工协作;促进企业自有品牌与集群品牌结合,鼓励区域产业群内企业自主创新,形成区域突出,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医疗器械产业体系;鼓励企业联合兼并,提高集中度,遴选和促进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做精做强,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医疗器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