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的产地分布

合集下载

中药材知母

中药材知母

中药材知母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枯叶和须根,抖掉泥土,晒干或烘干为“毛知母”。

趁鲜剥去外皮,晒干为“知母肉”(光知母)。

药用部位:根茎产地: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等科:百合科原植物:知母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

根茎横生,粗壮,密被许多黄褐色纤维状残叶基,下面生有多数肉质须根。

叶基生,丛出,线形,长20-70cm,宽3-7mm,上面绿色,下面深绿色,无毛,质稍硬,叶基部扩大包着根茎。

花葶直立,不分枝,高50-120cm,下部具披针形退化叶,上部疏生鳞片状小苞片;花2-6朵成一簇,散生在花葶上部呈总状花序,长20-40cm;花黄白色,干后略带白色,多于夜间开放,具短梗;花被片6,基部稍连合,2轮排列,长圆形,长5-8mm,宽1-1.5mm,先端稍内折,边缘较薄,具3条淡绿色纵脉纹;发育雄蕊3,着生于内轮花被片近中部,花药黄色,退化雄蕊3,着生于外轮花被片近基部,不具花药;雌蕊1,子房长卵形,3室,花柱短,柱头1。

蒴果卵圆形,长10-15mm,直径5-7mm,成熟时沿腹缝线上方开裂为3裂片,每裂片内能常具1颗种子。

种子长卵形,具3棱,一端尖,长8-12mm,黑色。

花期5-8月。

果期7-9月。

知母药材性状:毛知母为带皮的干燥根茎,呈扁圆柱形,微弯曲,一端较粗,一端较细,偶有2~3分歧,长3~17厘米,直径0.8~2厘米。

根头部有浅黄色的叶痕及茎痕残留,俗称""金包头"";上面中央有一道下陷的纵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金黄色扁平的绒毛,由两侧向根茎上方集中;另一面较皱缩,并有多数凹陷或突起的小圆点状根痕,黄绒毛少或无。

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平坦。

无臭,味甘而苦,带粘性。

光知母,又名知母肉。

为去皮的干燥根茎。

较毛知母瘦小,长约3~13厘米,直径约1厘米。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扭曲的纵沟,一侧可见多数不规则散在的小形根痕。

质硬,易折断,断面白色或黄白色,有的显筋脉点,水浸后有粘液。

知母

知母

资源分布
知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黑 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辽宁 西南部、内蒙古东部及南部、 河北、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山 西、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山 东胶东半岛等省区。 据知母资源分布调查显示, 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为我 国知母药材的主产区,本区所 产药材质优,其中以河北易县 的质量最优。 知母以河北易县产为道地药材, 称“西陵知母”。
部渐宽而成鞘状,具有多条平行脉,无明显的中脉。
花草从叶丛中或一侧抽出,直立,不分枝,其上疏
生小苞片,苞片卵圆形或卵形,先端长渐尖; 花2-3朵成一簇,散生在花草上部,排列成长穗 状。花淡紫色或黄白色,具短梗,花被片6,外缘
具毛茸,在基部稍合生,2轮,条形,中央具三脉,
宿存。雄蕊3,生于内轮花被片中央,花丝短,扁 平,花药近基着,内向纵裂。子房小,长卵形,3 室,每室具2枚胚珠,花柱与子房近等长,柱头小。
道地药材
• 甾体皂苷是知母的主要有效成分。
总皂苷含量是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知母皂苷水解后
的主要苷元是菝葜皂苷元,所以测定药材中菝葜皂苷元含 量就成为衡量总皂苷的标准。2005版中国药典就是以菝葜 皂苷元含量来判断药材优劣,含量在1%以上才算合格。 易县栽培知母的菝葜皂苷元含量均超过1%, 最低为大 台栽培的, 含量1.03%;最高者为上围场栽培的,含量 1.91%, 接近2%;13个栽培样品菝葜皂苷元含量平均值为 1.46%。这说明易县栽培知母中有较高含量的总皂苷, 质
Contents
1 2 3 4 药材概述 资源分布 形态特征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或称“地道药材” ,对特 定产区的名优正品药材的特称。它以固定 产地生产、加工或销售来控制药材质量, 保证了药材的货真质优,得到医者与患者 的普遍认可。它的产生是以实践经验为依 据,经得起临床的考验,有着丰富的科学 内涵,已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 大量的研究。

知母种植的注意事项

知母种植的注意事项
方式进行施肥。
03
生长管理
除草与松土
除草
定期清除知母植株周围的杂草,以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供应,避免杂草与知 母争夺养分。
松土
通过松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知母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松土时要注 意不要伤及知母的根部。
施肥与浇水
施肥
根据知母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适当施用有机肥或复合肥,以满足知母生长所 需的营养元素。
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
技术创新
为了提高知母的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 研发。例如,通过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手段,对知母进行 品种选育和改良,提高其抗病、抗虫、抗旱等能力。
研发方向
未来的研发方向将注重于知母的药理作用机制、种植技术、 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 据等技术的发展,可以运用这些技术对知母种植进行精准管 理和预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环境风险与对策
要点一
环境风险
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可能造成土壤退化、水 资源短缺等问题。
要点二
对策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垦,保护生态环境;同 时,要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
06
前景展望与建议
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
知母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市场需求稳定增长。随着 中医药市场的扩大和人们对天然药物的认识加深,知母 的用途和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02
种植技术
选地与整地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有利于知母的生长 和发育。
整地
深翻土地,施足基肥,并精细整地,使土壤疏松、细碎、平 整,为播种做好准备。
播种与繁殖
播种时间
适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 春季播种时间以清明节前后为 宜,秋季播种时间以白露节前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常用中药知母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常用中药知母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常用中药知母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

又名:水参、水浚、地参、连母、苦心、货母、蚔母、野蓼、七知母、山韭菜、马马草、京知母、穿地龙、淮知母、羊胡子根、羊胡子草、兔子油草、蒜辫子草。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除去外皮,晒干为“知母肉”。

原植物知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川、贵州,为我国特有属。

主产于河北、山西,以河北易县所产品质最佳,称“西陵知母”。

本品药材性状:毛知母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长3~15cm,直径0.8~1.5cm。

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

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

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

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

知母肉外皮大部分已除去,表面黄白色,有扭曲的沟纹,有的残留少数毛须状叶痕及凹点状根痕。

本品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

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中医临床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抗菌,降血脂,降血糖,抑制醛糖还原酶,解热,抗皮质激素,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提高学习记忆功能作用;对脑和心肌细胞M受体、对红细胞补体受体I(CRI)活性有影响。

另外,知母新甾体皂苷对实验性肝炎有一定抑制活性,知母中的烟酸有维持皮肤与神经健康及促进消化道功能作用,知母皂苷有利胆作用,知母提取物逆转录酶和各种脱氧核糖酸聚合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知母菝葜皂苷元和知母水煎剂均能明显降低高甲状腺激素状态小鼠脑β-受体RT值,抑制该状态下小鼠体重的下降。

知母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谓“味苦,寒。

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本草图经》曰:“知母,生河内川谷,今濒河诸郡及解州、滁州亦有之。

知母栽培技术

知母栽培技术

知母栽培技术知母又名蒜瓣子草、羊胡子根、地参,为百合科知母属植物知母的根状茎,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味苦;性寒。

主治烦躁口渴、肺热燥咳、消渴、午后潮热等症。

常生于向阳干燥的山坡、丘陵、草丛或草原地带,常成群生长。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一、特征特性:知母株高60—130厘米,全株无毛,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长33—66厘米。

根茎横生于地下,略呈扁圆形,上面密生金黄色长绒毛,下生多数粗而长的须根。

花茎自叶丛中长出,直立,圆柱形,总状花絮,花淡紫色。

花期5—6月。

果实长椭圆形,长10—15毫米,内有数粒黑色种子,种子三棱形,两端尖,黑色,果期8—9月。

知母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耐干旱。

知母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壤土和砂质壤土栽培为宜,而在阴坡地、粘土及低洼地生长不良,根茎容易腐烂。

二、播种育苗知母分为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种子繁殖3年才能收获,分根繁殖第二年就可以收获,种子繁殖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等优点,我们这里就以种子繁殖为例向您介绍知母种植技术,种子繁殖又分春播和秋播。

以秋季播种为好,因为秋季播种不用进行种子处理,出苗率高,来年4月长出的苗子,苗齐、苗壮,所以生产上多采用秋播。

(一)播前准备:在河北中南部地区,秋季播种多在10—11月期间进行。

1、选地:栽培知母最好选择向阳、排水良好,疏松的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和沙质壤土种植,也可用山坡、丘陵、地边、路旁等零散土地栽培。

2、测土施肥:地块选择好后,还要经过农技人员对土壤进行化验,看看地块的肥力条件,也就是我们的地里缺什么肥,就给它补充什么肥,这样不仅能发挥我们所施肥料的最大效力,还能增产、增收,杜绝肥料浪费。

根据农技人员的化验结果这里我们每亩施入腐熟的厩肥2000-3000千克,饼肥40-50千克,磷肥30千克,均匀撒入地内。

整地:施肥后,我们将地块深翻,整平耙细就可以了。

知母药材的种植

知母药材的种植

知母药材的种植
知母(学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南和新疆等地区。

其种植方法如下:
1.土壤选择:知母喜欢生长在土壤疏松、湿润、肥沃的环境中,适宜的土壤pH 值为6-7,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

2.种子处理:知母繁殖主要通过分株或者种子进行。

一般建议使用种子繁殖,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去除杂质和微生物。

3.播种方法:将知母种子均匀撒在沟底或者盆底,然后轻轻铺上一层薄土,保持湿润。

也可以将种子与沙子混合后均匀撒播。

4.保持湿润:知母生长期间需要保持适度的湿润环境,但避免积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5.光照和温度:知母喜欢适度的光照,一般要求每天4-6小时的阳光照射。

温度方面,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

6.施肥:知母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有机肥料进行追肥,一般每隔2-3周进行1次有机肥施用。

7.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及时除去杂草,防止对知母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8.采收:一般在知母的生育期末至开花前采收。

采收时将地上部分的茎叶割除,保留地下的根茎,清理干净,晾晒至合适的水分含量后,即可进行贮藏或加工利用。

以上就是知母的种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种植效果。

知母

知母

知母一.概述百合科知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根茎。

别名:蚳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

知母为常用中药,以地下的根状茎供药用。

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陕西、甘肃等省区,尤以河北易县知母质量最佳。

除去残茎及须根,保留黄绒毛及浅黄色的叶痕及茎前,晒干即毛知母。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利水消肿、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主治: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临床常与石膏、贝母、黄柏、花粉、首乌等同用,影响较大的代表方药有白虎汤、知柏地黄丸、二母散等。

苦,寒,入肺、胃、肾经。

用于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等症,是一常用的苦寒清热药。

《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名医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别录》:多服令人泄。

《医学入门》: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本草经疏》: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

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二.生物学特性(一)植物的特性知母为多年生草本。

全高60~130厘米,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长33~66厘米。

花茎自叶丛中长出,1~3朵生于茎顶。

直立,圆柱形,总状花絮,花淡紫色。

果实蒴果长椭圆形,内有多数黑色种子,三棱形。

根茎横生于地下,略呈扁圆形,上面密生金黄色长绒毛。

,根状茎肥大,横生。

花期5~7月,果期6~9月。

(二)生长发育的习性与环境的关系知母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萌芽期、展叶期、分蘖期、花期、果熟期、地下茎增长期和休眠期。

种子在4月底开始发芽出土,越冬芽在3月底开始萌动,至霜降之后进入休眠。

每年春季日均气温在10℃以上时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旺盛期;8~9月为地下根茎膨大充实期;11月植株枯萎。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名】知母【别名】毛知母、羊胡子根、地参、淮知母。

【类别】清热泻火药。

【药用部位】以根入药。

以质硬、条肥大、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产地分布】生于山地阴湿处。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药材主产于河北、山西。

此外,河南、内蒙古、甘肃、陕西以及东北等地亦产。

【性味归经】寒,苦、甘。

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主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文献】①《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②《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

③《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

④《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

⑤张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

⑥王好古: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

⑦陶弘景: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

⑧《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常用配伍】甘草、地黄、黄芩、人参、麦冬、当归、柴胡、防风、白术、栀子、黄芪、、茯苓、黄柏、石膏、黄连、桔梗、白芍、陈皮、升麻、地骨皮。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

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

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

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

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

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

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成分药理】主要含主皂苷类成分。

有清热,润燥,利水利尿消肿、镇痛、消炎等作用。

抑制Na+-K+-ATP酶的活性;调节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系统;能延缓肝细胞对皮质醇的分解代谢;降低血糖;可抗血小板聚集;抗病原微生物;能延长环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具有利胆、免疫抑制等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母的产地分布
知母别称兔子油草、大芦水、妈妈草、蒜瓣子草、羊胡子根、地参等,为百合科知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为著名中药,有“毛知母”与“知母肉”之分,产地分布很广,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知母的产地分布吧!
知母的产地分布
知母的产地主要分布为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朝鲜也有分布,以河北省安国和安徽省亳州两个产地最为著名。

知母的产地环境
知母生于海拔145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或路旁较干燥或向阳的地方,适应性很强,性耐寒,北方可在田间越冬,喜温暖,耐干旱,陈幼苗期须适当浇水外,生长期间不宜过多浇水,特别在高温期间,如土壤水分过多,生长不良,且根状茎容易腐烂,土壤以疏松的腐殖质壤上为宜,低洼积水和过劲的土壤均不宜栽种。

知母的故事传说
从前有个孤寡老太婆,无儿无女,年轻时靠挖药为生。

因她不图钱财,把采来的药草都送给了有病的穷人,所以年老了却毫无积蓄。

这苦日子倒能熬,但老人有块心病就是自己的认药本事无人可传,想来想去,她决定沿街讨饭,希望能遇上个可靠的后生,认作干儿子,了却自己的心病。

一天,老人讨饭来到一片村落,向围观的众人诉说了自己的心事。

一时间,讨饭老太要认干儿子传授采药本事的消息便传开了。

不久,有一个富家公子找到了她。

这公子有自己的小算盘:“学会了认药治病,岂不多条巴结官宦的路子。

”于是便把老太婆接到家里,好衣好饭伺候着。

但过了十几天,却一直不见老太婆提药草之事,这天,他假惺惺叫了老人一声“妈”,问起传药之事,老太婆答道:“等上几年再说吧。

”这下子把公子气得暴跳如雷,他叫嚣起来:“白养你几年,你想骗吃骗喝呀,滚你的吧!”老人也不愠怒,冷笑一声,换上自己的破衣裳,离开了公子的家门。

她又开始沿街讨饭。

没多久,又有个商人找到他,愿认她当干妈。

这商人心里盘算的是卖药材,赚大钱。

他把老太婆接到家,先是好吃好喝招待,可过了一个多月,仍不见老人谈传药之事,心里就忍不住了,便又像公子一样,把老人赶出了家门。

一晃两年过去了,老人仍不停地沿街乞讨,说着心事,竟被很多人当成疯子、骗子。

这年冬天,她蹒跚着来到一个偏远山村,因身心憔悴,摔倒在一家门外。

响声惊动了这家的主人。

主人是个年轻樵夫,他把老太婆搀进屋里,嘘寒问暖,得知老人饿着肚子,急忙让妻子做了饭菜端上。

老人吃过饭就要走,两口子拦住了:“这大冷的天,您上哪儿去呀?”当老人说还要去讨饭时,
善良的两口子十分同情,劝她说:“您这把年纪了,讨饭多不容易,要是不嫌我们穷,就在这儿住下吧!”老人迟疑了一下,最后点了点头。

日子过得挺快,转眼春暖花开。

一天,老人试探着说:“老这样住你家我心里过意不去,还是让我走吧。

”樵夫急了:“您老没儿女,我们又没了老人,咱们凑成一家子过日子,我们认您当妈,这不挺好吗?”老人落泪了,终于道出了详情。

而樵夫夫妇却没有介意:“都是受苦人,图啥报答呀,您老能舒心就行了。


从此,樵夫夫妇忙着活计,很孝顺老人,老人就这样过了3年多的幸福时光,到了80岁的高龄。

这年夏天,她突然对樵夫说:“孩子,你背我到山上看看吧。

”樵夫不明就里,但还是愉快地答应了老人。

他背着老人上坡下沟,跑东串西,累得汗流如雨,但还不时和老人逗趣,老人始终很开心。

当他们来到一片野草丛生的山坡时,老人下地,坐在一块石头上,指着一丛线型叶子、开有白中带紫条纹状花朵的野草说:“把它的根挖来。

”樵夫挖出一截黄褐色的草根问:“妈,这是什么?”老人说:“这是一种药草,能治肺热咳嗽、身虚发烧之类的病,用途可大啦。

孩子,你知道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教你认药么?”樵夫想了想说:“妈是想找个老实厚道的人传他认药,怕居心不良的人拿这本事去发财,去坑害百姓!”老太婆点了点头:“孩子,你真懂得妈的心思。

这种药还没有名字,你就叫它‘知母’吧。


后来,老太婆又教樵夫认识了许多种药草。

老人故去后,樵夫改行采药,但他一直牢记老人的话,真心实意为穷人送药治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