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模板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1=25×0.1×1.2+0.5×1.2=3.6KN/M活荷载标准值q2=(1+2)×1.2=3.6 KN/M面板的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120×1.0×1.0/6=20㎝³I=120×1.0×1.0×1.0/12=10㎝ 4(1)抗弯强度计算f=M/W<[f]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2)M—面板的最大弯矩(N·m)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矩设计值,取13N/㎜2M=0.1ql2M=0.1×(1.2×3.6+1.4×3.6)×0.4×0.4=0.15KN·M F=0.15×1000×1000/37800=3.97N/㎜2<[f]=13N/㎜2,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T=3Q/2bh<[T]Q=0.6×(1.2×3.6+1.4×3.6)×0.4=2.42KNT=3×2420/(2×1200×10)=0.303N/㎜2<[T]=1.4 N/㎜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0.677ql4/100EI<[v]=l/250v=0.677× 3.6×4004/(100×9000×388800)=0.173㎜<[v]=l/250=1.6㎜一、楼板模板隔栅计算隔栅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25×0.10×0.4=1.0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0.5×0.4=0.2 KN/m(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q2=(1+2)×0.4=1.2 KN/m静荷载q1=1.2×1.0+1.2×0.2=1.44 KN/m活荷载q2=1.4×1.2=1.68 KN/m2、木方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q=q1+q2=3.12KN/m最大弯矩M=0.1ql2=0.1×3.12×1.2×1.2=0.45 KN·m最大剪力Q=0.6×1.2×3.12=2.25KN最大支座力N=1.1×1.2×3.12=4.12 KN面板的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8×8/6=53.33CM3I=5×8×8×8/12=213.33 CM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f=0.45×106/53330=8.44N/㎜2<[f]=13 N/㎜2满足要求。
面板内力计算及配筋参考

Mmax(kN·m)
727.88
534.15
Mmin(kN·m)
-964.11
-716.46
剪力
Qmax(kN)
594.01
437.04
Qmin(kN)
-593.30
-436.76
四、纵梁配筋计算
1)抗弯承载力计算
结构系数 ,Ⅱ级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弹性模量
使用期:
(1)支座:
Ⅰ、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配筋:
截面有效高度 ,截面宽度:
计算跨度:弯矩计算
剪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纵梁弯矩设计值:
,按一般受弯构件计算。
式中: -弯矩设计值( );
-截面抵抗矩系数;
-相对受压区计算高度;
-截面的有效高度( )。
计算结果如下:
选配钢筋 , 。
Ⅱ、按海水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效核裂缝宽度:按0.25mm控制
(5)面板底层纵向钢筋配筋计算
按承载力进行配筋
按单筋截面进行计算。
M =15.5(kN·m)
(不用加大截面或提高 )
=0.0106
,受拉筋抗拉强度可充分发挥。
配筋率:
,
选配钢筋5ф12@200,实际 ,横向分布筋选ф12@200mm。
裂缝宽度计算:
Ml=8.2(kN·m)〖绝对值〗
=1.5
c+d=60(mm)
备注
跨中
支座
持久
状况
承载力
极限状态
持久组合
(1.2×5.7+1.4×5.7)
×1.3=19.3
(-1.2×4.9-1.4×4.9)
×1.3=-16.6
500厚墙板模板计算书

墙模板计算书一、墙模板基本参数计算断面宽度500mm ,高度3350mm ,两侧楼板高度400mm 。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间距225mm ,内龙骨采用50×100mm 木方,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 ×3.5mm 。
对拉螺栓布置6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225+450+450+450+500+550mm ,断面跨度方向间距450mm ,直径14mm 。
3350m m模板组装示意图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800kN/m2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40.000kN/m2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4.000kN/m2。
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2.90m。
荷载计算值 q = 1.2×40.000×2.900+1.4×4.000×2.900=155.440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290.00×1.80×1.80/6 = 156.60cm3;I = 290.00×1.80×1.80×1.80/12 = 140.94cm4;225 225 225155.44kN/mA B计算简图0.6300.787弯矩图(kN.m)13.9920.9817.4917.4920.9813.990.025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13.990kNN2=38.471kNN3=38.471kNN4=13.990kN最大弯矩 M = 0.786kN.m最大变形 V = 0.3m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786×1000×1000/156600=5.019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0984.0/(2×2900.000×18.000)=0.603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319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25.0/250,满足要求!四、墙模板内龙骨的计算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stata熵权法计算面板数据案例

stata熵权法计算面板数据案例
熵权法是一种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适用于面板数据的计算。
在Stata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熵权法计算面板数据的案例:
1. 数据准备,首先,需要准备面板数据,包括各个指标的观测值。
确保数据格式正确,包括变量名和观测时间等信息。
2. 导入数据,使用Stata的数据导入功能,将准备好的面板数据导入Stata软件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处理,对导入的面板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确保数据的质量。
4. 计算权重,根据熵权法的原理,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
在Stata中,可以使用相关命令进行权重计算,例如利用熵值法计算权重。
5. 指标标准化,对面板数据中的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不同指标之间的可比性。
6. 计算综合评价值,利用熵权法的计算公式,结合各个指标的权重和标准化值,计算出综合评价值。
7. 结果分析,对计算得到的综合评价值进行分析和解释,评估各个指标对综合评价值的贡献度,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在Stata中进行熵权法计算面板数据的案例,需要对数据进行准备、处理、权重计算、指标标准化、综合评价值计算和结果分析等多个步骤,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步骤能够帮助你进行面板数据的熵权法计算。
180厚楼板模板计算书

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2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0.80米,立杆的横距 l=0.8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0.180×0.800+0.350×0.800=3.880kN/m活荷载标准值 q2 = (1.500+1.000)×0.800=2.000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80.00×1.80×1.80/6 = 43.20cm3;I = 80.00×1.80×1.80×1.80/12 = 38.88cm4;(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M = 0.100ql2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3.880+1.4×2.000)×0.300×0.300=0.067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67×1000×1000/43200=1.553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3.880+1.4×2.000)×0.300=1.342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342.0/(2×800.000×18.000)=0.140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3.880×3004/(100×6000×388800)=0.091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面板强度计算公式

面板强度计算公式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标准值q1 =0.9×(25.100×0.180×1.000+0.200×1.000)=4.246kN/m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标准值q2 = 0.9×(0.000+2.500)×1.000=2.250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100.00×1.80×1.80/6 = 54.00cm3;I = 100.00×1.80×1.80×1.80/12 = 48.60cm4;(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M = 0.100ql2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M = 0.100×(1.20×4.246+1.40×2.250)×0.300×0.300=0.074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74×1000×1000/54000=1.374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Q=0.600×(1.20×4.246+1.4×2.250)×0.300=1.484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484.0/(2×1000.000×18.000)=0.124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 = 0.677×4.246×3004/(100×6000×486000)=0.08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柜体下料尺寸计算公式

柜体下料尺寸计算公式在家具制作行业中,柜体是一种常见的家具产品,它通常由多个板材组装而成。
在制作柜体时,需要对板材进行下料,以确保能够精准地组装成预期的尺寸。
因此,掌握柜体下料尺寸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柜体下料尺寸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制作人员准确地确定每块板材的尺寸,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并确保最终的柜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柜体下料尺寸计算公式,并说明如何应用这些公式来进行下料。
1. 面板尺寸计算。
对于柜体的侧板、顶板、底板等面板,其尺寸计算公式为:面板长度 = 柜体长度 2 板厚。
面板宽度 = 柜体宽度 2 板厚。
其中,柜体长度和宽度是设计要求的尺寸,板厚是板材的厚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每块面板需要的尺寸,从而进行下料。
2. 隔板尺寸计算。
柜体内部通常需要设置隔板来分隔空间,隔板的尺寸计算公式为:隔板长度 = 柜体深度板厚。
隔板宽度 = 面板宽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每块隔板需要的尺寸,从而进行下料。
3. 抽屉尺寸计算。
柜体中的抽屉通常需要单独计算尺寸,其尺寸计算公式为:抽屉长度 = 抽屉外框长度 2 板厚。
抽屉宽度 = 抽屉外框宽度 2 板厚。
抽屉高度 = 抽屉外框高度板厚。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每个抽屉外框和抽屉底板需要的尺寸,从而进行下料。
4. 门板尺寸计算。
柜体的门通常需要单独计算尺寸,其尺寸计算公式为:门板长度 = 柜体长度 2 板厚。
门板宽度 = 柜体高度 2 板厚。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每块门板需要的尺寸,从而进行下料。
5. 背板尺寸计算。
柜体通常需要设置背板来加固结构,背板的尺寸计算公式为:背板长度 = 柜体长度 2 板厚。
背板宽度 = 柜体高度 2 板厚。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背板需要的尺寸,从而进行下料。
在进行柜体下料时,除了以上提到的公式外,还需要考虑到板材的纹理和颜色,以确保下料后的板材能够组装成美观的柜体。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板材的浸水膨胀率和收缩率,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和开裂的问题。
模板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模板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1=25×0.1×1.2+0.5×1.2=3.6KN/M活荷载标准值q2=(1+2)×1.2=3.6 KN/M面板的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120×1.0×1.0/6=20㎝³I=120×1.0×1.0×1.0/12=10㎝ 4(1)抗弯强度计算f=M/W<[f]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2)M—面板的最大弯矩(N·m)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矩设计值,取13N/㎜2M=0.1ql2M=0.1×(1.2×3.6+1.4×3.6)×0.4×0.4=0.15KN·M F=0.15×1000×1000/37800=3.97N/㎜2<[f]=13N/㎜2,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T=3Q/2bh<[T]Q=0.6×(1.2×3.6+1.4×3.6)×0.4=2.42KNT=3×2420/(2×1200×10)=0.303N/㎜2<[T]=1.4 N/㎜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0.677ql4/100EI<[v]=l/250v=0.677× 3.6×4004/(100×9000×388800)=0.173㎜<[v]=l/250=1.6㎜一、楼板模板隔栅计算隔栅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25×0.10×0.4=1.0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0.5×0.4=0.2 KN/m(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q2=(1+2)×0.4=1.2 KN/m静荷载q1=1.2×1.0+1.2×0.2=1.44 KN/m活荷载q2=1.4×1.2=1.68 KN/m2、木方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q=q1+q2=3.12KN/m最大弯矩M=0.1ql2=0.1×3.12×1.2×1.2=0.45 KN·m最大剪力Q=0.6×1.2×3.12=2.25KN最大支座力N=1.1×1.2×3.12=4.12 KN面板的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8×8/6=53.33CM3I=5×8×8×8/12=213.33 CM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f=0.45×106/53330=8.44N/㎜2<[f]=13 N/㎜2满足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c= 3.15E+04 Mpa 一级钢强 度设计值 fy(Mpa)= 210 二级钢强 度设计值 fy(Mpa)= 310
C40强度设计 值(MPa) 轴心抗压fc= 19.5
轴心抗拉ft= 1.8 Ec= 3.25E+04 Mpa
Es= 2.10E+05 Mpa
q=aQ/(acsbcs') =
P=qacsb= V2Qk=P=
548.03 274.01 274.01
kN/m2 kN
c)波浪上 托力
M2QK=q2*l02/ 8=
V2Qk=1/2q2*l n=
d)波浪下 砸力
M2QK=q2*l02/ 8=
V2Qk=1/2q2*l n=
q= 0 kPa 0.00 kN.m/m 0.00 kN/m
0.9816 0.9721
0.9786
As=M/(gs* fy*h0)(mm
2) SAs(mm2) 最小配筋
率 u=0.15%, As(mm2) As(mm2) 实际配筋 直径(mm) 间距(Amsm实)
(mm2)
a1 a2 a3
c d
Ate=2asb( mm2)
rte=As/Ate rte(与0.01
面板计算
一、设计
条件
1、板的
尺寸
预制板的尺寸
长
宽
高
板跨向 结构见图
7.25
3.7
0.25 长
搁梁
翼缘宽B1 中心距l 净跨ln 搁置长度e
1
4.3
3.3
0.2
预制高度h= 0.25 m
现浇板厚度= 0.15 m
迭合板厚= 0.4
m
磨耗层厚度= 0.055 m
取 0.055
m
2,材料 混凝土
C35强度设计 值(MPa)
150
12
@
150
F
30
B1> 弯矩计算 跨度
4.3 m 3.3 m
1m 0.1l= 0.43
lo=1.1*ln 3.63 可变荷载 a)均载
M2QK=q2*l02/ 8=
m q= 20
32.94 kN.m/m
V2Qk=1/2q2*l
n= 33.00 kN/m b40t汽车 吊
考虑单个 空载通过 支腿作用
根据
JTS1671-2010第 4.2.6~2 条
5.6.3条规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计算.
对受弯构
件
2、面板 迭合面受 剪承载力 计算
M/0.87As ssl= h0
Vu=1/gd (0.07fcbh0)
Vu=
434.32 kN
V=
433.54 kN
3、使用
Vu
>
V
满足
期受冲切
承载力计
算
汽车吊
局部荷载设
计值
Ft=1.5*1.3
受冲切承载 力设计值
*196.5= 294.75 kN
1.870257
y= 0.3
m
ac=a1=
0.5 m
冲击系数a= 1.3
q=aQ/(acbc)= 546.34 kN/m2
P=qacb= 273.17 kN
M2GK=1/4Pl= 247.90 kN.m
剪力计算 (偏置荷载)
acs=a1= 0.5 m bcs'=b1+1.8*h0
+0.3*x= 1.8645 m
kN/m2
V1Qk=1/2q2*l
o= 8.250 kN/m
预制板吊
采用四点
运
吊
吊点距离边 缘0.3m
7.25*3.7*
预制板尺寸= 0.25
m
吊运冲击系 数a= 1.3
lx= 3.1 m 查<<建筑结
构静力计算
手册>>表4-
ly= 6.65 m
11
q=agh= 8.125 kPa
lx/ly= 0.47
Es= 2.00E+05 Mpa
C30强度设计值 (MPa)
轴心抗压fc= 15 轴心抗拉ft= 1.5
3,作用
1)永久作
用
钢筋混凝土
g= 25 kN/m3
2)可变作
用
a,均载
20 kPa
b,施工均
载 c,40t汽车
5 kPa
吊,空载
通过,见
荷载图式
d,波浪上 托力(计 算中不考 虑) e,波浪下 砸力(计 算中不考 虑) 4,计算 依据 根据规范
JTJ267-
98,JTJ291 -98进行 计算。 二、作用 计算 1、施工 期计算 预制面板 安装时, 按单向简 支板计算 。 计算跨度
作用效应 分析
净跨ln= 搁置长度e=
板厚h1= 现浇层厚度
h2=
弯矩计算跨 度l0=
弯矩计算跨 度l0=
剪力计算跨 度l0=ln=
3.3 0.2 0.25 0.15
aMox= 0.0592
aMoy= 0.1304
Moy=aMoy*q* ly2= 46.854
kN.m/m
分布筋
Mox=aMox*q* ly2= 21.271
kN.m/m
吊钩选用
板重 选用 Anfy2/3*(1/1.
4F
[G]= 2)*(1/a)= 2、使用 期计算 计算跨度
190.3
l=
ln=
B1=
(mm). rte-----纵向受 拉钢筋的有 效配筋率,小 于0.01时取 0.01,大于0.1 时取0.1. Ate-----有效 受拉砼截面 面积,对轴心 受拉构件,取 构件截面面 积,对受弯,偏
心受拉, 偏心受压构 件,取2asb,as 为受拉钢筋 重心至受拉 区边缘的距
离,对矩 形截面,b为截 面宽度,对有 受拉翼缘的 倒T形,I形截 面,b为受拉
M=gGMGK+gQ
MQK b,正常使 用极限状 态的作用 效应组合 持久状况 作用的长 期效应组 合
M=MGK+y1M
QK
计算结果 汇总
y1= 0.6
作用
永久作用
自重
均载
可变作用 汽车吊
波浪上托力
波浪下砸力
施工荷载
持久状况作
承载能力 用效应
极限状态 的持久组合
的作用
效应组合
短暂状况作
用效应
的短暂组合
1000 50
1000 50
1000 30
h0=h-a 200
200
350
370
fc(kPa) 17.5
19.5
19.5
19.5
fy(kPa) 310
310
310
310
as=M/(fc* b*h02) 0.029859 gs 0.9925
0.0720827 0.10847645 0.083576803
Wmax=
.4rte)
rte=As/Ate Wmax-----最
大裂缝宽度
式中: (am1m---)--构件受
力特征系数,
对受弯构件,
取1.0;对大偏
心受压构件,
取0.95;
924
2457
924
2796
4909
1 1 1 50 25
1718 1718
18 150 1696
1 1 1 50 18
525 2796
(1)*1.2+(2)*1.5
433.54
(1)*1.2+(6)*1.3
33.25
施工期
使用期
计算弯矩 M(kN高.m度)
自重 20.90
自重+施工荷载 底分布筋 56.22
底层配筋 259.12
顶层配筋 223.11
h(mm) 250 计算宽度
250
400
400
b(mm) 1000 保护层厚
度a(mm) 50
ln+h1
3.5
3.3
m m m
m 但不大于 ln+e
m
m
永久作用: 板自
重:q1=h*
g= 11.375 M1GK=q1*l02/
8= 17.418 kN.m/m
kN/m2
V1Gk=1/2q1*l o= 18.769 kN/m 可变作用: 施工荷载 q2= 5
M1QK=q2*l02/ 8= 7.656 kN.m/m
受拉构件,取 1.10;对轴心 受拉取1.20. a2-----考虑钢 筋表面形状 影响系数,对 光面钢筋,取 1.4,对变形钢 筋,取1.0. a3-----考虑荷 载长期效应 组合或重复 荷载影响系 数,取1.5;
对短期 效应组合取 1.0`1.2;对施 工期取1.0 c-----最外排 纵向钢筋的 保护层厚度, 当c大于 50mm时,取 d-----钢筋直 径,当采用不 同直径时,取 其加权平均 的换算直径
25 100 4909
1 1 1.5 50 25
100000 100000 100000 0.049087385 0.0169646 0.04908739
0.049087385 0.0169646 0.04908739 2.00E+05 2.00E+05 2.00E+05
25.07 29.4
46.85 158.7
区翼缘
宽度.(mm2) As-----受拉区 纵向钢筋截 面面积,对轴 心受拉构件, 取全部纵向 钢筋截面面
积,对
受弯,偏心受
拉及大偏心
受压构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