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种类及其养殖方法

合集下载

蚯蚓的养殖及钓鱼技巧方法

蚯蚓的养殖及钓鱼技巧方法

蚯蚓的养殖及钓鱼技巧方法蚯蚓一直被称为万能饵,尤其在野钓和传统钓的时候经常被用作鱼饵,小米打窝蚯蚓施钓更被称为经典钓法。

现在很多老年钓友用不惯商品饵,红虫又太小不好挂钩,蚯蚓自然成了他们的钩上饵,往往都是一根蚯蚓钓天下。

下面就介绍一些蚯蚓的养殖技术和钓鱼技巧方法。

一、蚯蚓的养殖:1、蚯蚓种:要用良种,不要养自己在野地里挖的蚯蚓,良种蚯蚓的繁殖率大约为普通蚯蚓的十倍,平均每条蚯蚓可以每天繁殖一条,并且比普通蚯蚓的生命力强多了例如:爱胜赤子蚓、大平二号及北星二号等.2、容器:不要刻意地找什么木箱、陶的花盆等什么通风透气的容器,更不要在容器下方开孔让蚯蚓透气或排水,这样只方便了蚯蚓的逃走。

就买一个带盖的塑料桶就行了,不过上面确实不要盖的太紧,尤其是夏天。

我采用的办法是将盖的中间部分挖去再盖上,这样蚯蚓既能透气,又跑不出来。

3、培养基:最好不要用普通泥土养,尤其不要用含沙多的泥土来养,这种土易板结,蚯蚓越养越小。

常用的培养基是干牛粪(也可用马或猪粪),将干牛?水泡一天后,用手捏碎即可用来养蚯蚓了。

但现在牛粪这玩意儿很不好找,尤其是在城市里。

你可以用稻草(或绿化工人剪掉的台湾草等)放入桶中压紧,放入一点水让它发酵熟烂后(约一个月)做培养基,另外平时清洁用的纸巾、包装纸箱捣碎也是很好的培养基与饲料,如不够,你也可以适当掺点塘泥,但不能太多。

注意一点:干牛粪常含有很多寄生虫卵,养蚯蚓时会孵化出来,与蚯蚓争食并常会危害蚯蚓的生长,为避免寄生虫生长,可趁老婆不在家时,将牛粪放入塑料袋中放在微波炉中加热杀死虫卵,哈哈,这是绝招啊,注意不要透气,但是绝对不能用杀虫剂,培养基最好一年换一次,换时先耐心地将蚯蚓及蚓茧(淡黄色半透明如半粒绿豆大小的东西,每个蚓茧可孵化出2-4条蚯蚓)选出来,将老的培养基倒掉,换上新的培养基,再将蚯蚓倒入,并将蚓茧埋入就行了。

4、饲料:蚯蚓除了带碱性的、咸的、辣的、酸性太强的、带丹宁味的(如橘子皮)不吃之外,很多东西都吃的,但它较喜吃腐烂发酵的东西,略带酸性的东西。

蚯蚓的养殖方式

蚯蚓的养殖方式

一、蚯蚓的十种养殖方法与设备在掌握了各种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之后便可以人工养殖了。

具体的养殖方法和方式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规模大小而定。

其养殖方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室外养殖和室内养殖。

室内养殖,按照养殖容器的不同,有盆养法、筐养法;室外养殖,常见的有池养法、沟槽养殖法、肥堆养殖法、沼泽养殖法、垃圾消纳场养殖法、园林和农田养殖法、地面温室循环养殖法、半地下室养殖法、人防工事养殖法、塑料大棚养殖法、通气加温加湿养殖法等。

虽养殖容器和场地各异,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就是要科学的养殖。

盆养法也仅适用于小规模的养殖。

但有其优点,即养殖简便、易照管、搬动方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宜养殖的科学和实验。

1.盆养法可利用花盆、盆缸、废弃不用的陶器等容器饲养。

由于盆缸等容器体积较小,容积有限,一般适于养殖一些体形较小,不易逃逸的蚯蚓种类,如赤子爱胜蚓、微小双胸蚓、背暗异唇蚓等等。

而体形较大的、易逃逸的环毛蚓属的蚯蚓往往不适宜用这种方法养殖。

盆养法也只限于小规模的养殖。

但是有其优点,即养殖简便、易照看、搬动方便,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宜于养殖的科学实验。

盆内所装材料的多少取决于盆容积的大小和所养蚯蚓的数量。

一般常用的花盆等容器,可饲养赤子爱胜蚓10-70条,但盆内所投放的饲料不要超过盆深的3/4。

由于花盆体积较小,盆内温度和湿度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变化。

盆内的表面土壤或饲料容易干燥,温度也易于变化。

所以在用花盆养殖是要主要,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要尽量保持盆内土壤或饲料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如可加盖苇帘、稻草、塑料薄膜等,经常喷水,以保持其足够的湿度。

还应注意的是在选择盆、缸、罐等容器时,一定不要用已盛过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物品的容器。

以免引起蚯蚓死亡。

2.箱、筐养殖法可利用废弃的包装箱、柳条筐、竹筐等养殖,但不能用已装过农药、化学物质的箱、筐等容器饲养,也不能用含有芳香性树脂和鞣酸的木料来加工养殖箱具,因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也不稀用含有铅的油漆或酚袖等材料制造饲养箱,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

适合人工养殖的6种蚯蚓

适合人工养殖的6种蚯蚓

适合人工养殖的6种蚯蚓
1、参环毛蚓个体较大,长120-400毫米,宽6-12毫米,背面紫灰,后部颜色较深,刚毛圈稍白,为中药材常用蚯蚓,分布于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较难定居,在优质土壤的草地和灌溉条件较好的果园和苗圃中养较好。

2、爱胜属蚯蚓本属近20种,在我国各省区都有发现。

目前世界上养殖最普遍的就是本属的赤子爱胜蚓和红色爱胜蚓。

3、威廉环毛蚓一般长90-250毫米,宽5-10毫米,背面青黄、灰绿或灰青色,背中线青灰色。

目前在江苏、上海一带养殖较多。

4、赤子爱胜蚓长60-130毫米,宽3-5毫米,成熟体重0.4-1.2克。

背面及侧面橙红或栗红色,外观有明显条纹,尾部两侧姜黄色。

喜在烂草堆、污泥、垃圾场生活,具有趋肥性强、繁殖率高、定居性好、肉质肥厚及营养价值高等优点。

5、湖北环毛蚓体细长,有70-220毫米长,宽3-6毫米,全身草绿色,背中线紫绿或深绿色,常见一红色的背血管。

腹面灰色,尾部体腔液中常有宝蓝色莹光,是繁殖率较高和适应性较广的品种。

6、白颈环毛蚓长80-150毫米,宽2.5-5毫米,背色中灰色或栗色,后部淡绿色。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具有分布较广、定居性较好的特点,宜在菜地、红薯等作物地里养殖。

介绍阅读:蚯蚓养殖的七大技术要点水蚯蚓的人工饲养技术。

蚯蚓的养殖技术

蚯蚓的养殖技术

蚯蚓的养殖技术第一篇:蚯蚓的养殖技术(上)一、蚯蚓养殖技术简介蚯蚓在一些国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劳动、环境修复和有机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在中国的应用也在逐渐升温,尤其是随着国人对有机农业的认可,蚯蚓养殖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带入了视野。

蚯蚓养殖技术简单,成本低,无污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本文将从蚯蚓的品种、环境、饲料和管理等方面出发,详细介绍蚯蚓的养殖技术。

二、蚯蚓的品种常见的蚯蚓有红蚯蚓、青蚓和黄蚓等,其中以红蚯蚓最为常见。

红蚯蚓体长通常在7厘米至14厘米之间,体表呈深红色或棕红色,体壁柔软,可以膨胀和缩小。

红蚯蚓成熟的后体上有一圈明显的白带,叫作肛环,肛环周围的肌肉可以挤压排出蚯蚓体内的污物,使其粪便不会污染环境。

三、蚯蚓的环境蚯蚓适应范围比较宽,可以在各种环境下存活。

但是,要想保证蚯蚓能够正常生长繁殖,还是需要给其提供相对理想的环境。

一般而言,蚯蚓的生长环境应具备以下条件:1.温度适宜:蚯蚓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至25℃之间,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则会使蚯蚓运动减缓,新陈代谢缓慢;环境温度过低则会使蚯蚓的机体活动受限,不利于其正常生长。

2.湿度适宜:蚯蚓喜欢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但是如果太潮湿则容易导致氧气不足而死亡,因此必须控制好环境湿度。

3.通风良好:蚯蚓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因此环境宜通风,特别是在高温、潮湿的情况下,要保证对环境氧气的补充。

4.无污染:蚯蚓灵敏度高,对环境的污染非常敏感,因此要尽量避免在养殖环中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以及不能把生活垃圾、化工废料放置在蚯蚓养殖领域内。

四、蚯蚓的饲料以及管理1.饲料蚯蚓的饲料主要包括腐熟有机物,比如豆渣、饭渣、菜渣等,还包括椰壳、芦苇等。

其中,豆渣是最佳饲料之一,它富含蛋白类、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可以促进蚯蚓的生长繁殖。

在未加工的食物中,蚯蚓对玉米面、麦麸、面粉和肉骨粉等饲料不太感冒,不建议使用。

2.管理(1)密度:蚯蚓养殖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放置200-300只蚯蚓。

蚯蚓养殖初学知识点总结

蚯蚓养殖初学知识点总结

蚯蚓养殖初学知识点总结一、蚯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1. 蚯蚓的分类与种类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属于两栖纲。

目前已经发现了数百种蚯蚓,其中以黄秧蚓、红虫蚓、斑点蚓等为主要养殖对象。

在进行蚯蚓养殖时,要根据不同的蚯蚓种类,选择适合的环境和饲料,以获得最佳的养殖效果。

2. 蚯蚓的生长特点蚯蚓是一种无脊椎动物,体长约5-10厘米,身体呈蠕虫状,呈粉红或淡红色。

蚯蚓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在3-6个月内便能达到成熟的状态。

蚯蚓的寿命通常为1-2年,但在养殖环境下可能会更长一些。

3. 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是一种土壤动物,主要生活在泥土中。

它们以腐烂的有机物为食,通过蠕动的方式来挖掘土壤中的通道,促进土壤的通气和排水。

在养殖环境中,蚯蚓通常在较潮湿的环境下活动,对温度和光照有一定要求。

二、蚯蚓养殖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流程1. 环境准备蚯蚓对养殖环境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准备一个密闭通风的养殖场地,以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

养殖场地的土壤应该是富有有机质的沙壤土或壤土,可以通过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料来改良土壤。

2. 温度和湿度控制蚯蚓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为苛刻,通常适宜的温度为15-25摄氏度,适宜的湿度为60-80%。

在养殖过程中,要及时调节通风和喷水,以维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3. 饲料供应蚯蚓的饲料主要是腐烂的有机物,例如腐熟的堆肥、腐叶、鱼粉等。

养殖者需要不断地为蚯蚓供应新鲜的有机饲料,保持其充足的营养和活动。

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供应量,避免因过度喂养导致污染和疾病的发生。

4. 疾病和害虫防治在蚯蚓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清理死亡的蚯蚓和过期的饲料,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还要注意防治蚯蚓的常见疾病和害虫,如瘦身病、螺虫、蚜虫等,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避免养殖损失。

5. 蚯蚓的采收和利用蚯蚓通常在秋季或春季进行规模性的采收,可以通过挖掘或筛选的方法来收集蚯蚓。

采收后,可以将蚯蚓用于土壤改良和有机肥料的生产,也可以进行蚯蚓提取液或蚯蚓粉的加工和销售。

最简单的蚯蚓养殖方法

最简单的蚯蚓养殖方法

最简单的蚯蚓养殖方法养殖品种选择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需要、不同条件,选择不同品种的蚯蚓,一般选择易养、易繁殖,能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来选种。

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选择青蚯蚓养殖,结合大田种植,双重利用,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植物增产,又可收获蚯蚓动物蛋白饲料。

如果旧房多、荒地多、土地少的地区以及城镇居民可选择红蚯蚓养殖,利用业余或辅助劳力,利用有机废物进行饲养。

蚯蚓室内养殖1、箱养法:可用箱、筐、盆、罐、桶等,适于饲养爱胜属蚯蚓,如赤子爱胜蚓、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红蚯蚓。

本属蚯蚓喜欢在烂草、堆肥、牛马粪及腐烂的枯枝落叶、烂菜、瓜果,以及造纸、纤维、食品加工厂的废渣中和生活垃圾中生活,当然上述有机物、垃圾或马牛粪先要经堆积发酵,待温度下降后,才能作为养蚯蚓的基料。

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70%,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土坑或砖池的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面积根据需要而定,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厚的基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的土壤,就可引入蚯蚓养殖。

如蚯蚓较多,可在土上再加一层10厘米饲料,上面再覆盖10厘米肥土,青蚯蚓要求保持土壤湿度30%左右。

也可利用旧猪圈改成养殖池放养。

蚯蚓田间放养1、桑园养殖法:一般选地势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沿桑树行间挖宽40厘米、深20~25厘米的沟槽,加入初步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烂草等,每亩约加有机料5000~7500公斤,上面覆土10~15厘米,放人种蚓进行养殖,投放数量视蚓种和个体大小而定。

行间可种植绿肥或青饲料,每隔5行开一排水沟。

含水量保持30%左右。

2、饲料田养殖:包括种植聚合草、蚕豆及其他常年青饲料地均可养殖,养殖时要选择地势平整的饲料地,每隔10行开一灌水和排水沟。

蚯蚓的养殖

蚯蚓的养殖
的土壤中,是一种适合于人工养殖的品种,但繁殖率较低.另外,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选出" 异唇蚓"虽能繁殖,但繁殖率不如赤子爱胜蚓. 我场养殖的"大平二号"蚯蚓,"大平二号"是日本研究人员前田古彦利用美国的红蚯蚓和 日本的花蚯蚓杂交而成. 此蚓一般体长 50~70 毫米,体腔直径 3~6 毫米,个体大的体长 可达 90~150 毫米,成蚓体重 0.45~1.12 克.体上刚毛细而密,体色紫红,但随饲料,水 份等条件改变体色也有深浅的变化.这种蚯蚓除体腔厚,肉多,寿命长,能适应于高密度饲养 外,还有繁殖率高,适应能力强,易于饲养等优点,非常适合人工养殖. 蚯蚓性喜温暖潮湿.在自然条件下,除严冬或干旱外,一般在暖和季节都能繁殖.在人工养 殖条件下,一年四季都能繁殖.蚯蚓从卵茧产下至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作为一个生育周期, 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 养殖蚯蚓,为了获得高产,必须研究熟悉所养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所需的生态条件,了解其 对蚯蚓的影响. 1,温度 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 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 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 5—30℃范围内,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 宜的温度为 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 长; 32℃以上时生长停止; 10℃以下时活动迟钝; 40℃以上时死亡, 蚓茧孵化最适 18—27℃. 可见蚯蚓的最高致死温度低于其他无脊椎动物.养殖场最好在室内,在南方地区,夏天通风 保湿,冬天只要关窗保温就能全年正常生产(这里的温度指基料的温度,因为空气的温度与 基料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当空气温度 0℃时,基料温度有 12℃左右;当空气温度为 38℃时,基料温度却只有 28℃左右,这是因为粪料含有极高的水分). 2,湿度 蚯蚓没有特别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如果将 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蚯蚓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就不能保持湿润,因而不能正常呼吸,蚯蚓 马上会发生痉挛现象,不久就会死亡.蚯蚓体内水的成份极大,占体重的 75%以上,因此, 防止水份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当然,土壤过于潮湿对蚯蚓的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 蚯蚓对不利的湿度条件也有暂时的忍受能力,为了求得生存,它们有时通过运动,转移到适 宜的环境里去,有时通过休眠,滞育,降低新陈代谢强度等,以减少水份的消耗. 由于蚯蚓喜食细,烂,湿的饲料, 尤其是它要靠皮肤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来呼吸,因此对蚯 蚓来说,保持一定的水份供应特别重要. 蚯蚓抗急剧干燥的能力很差,其生育环境的最适湿 度为 70-75%. 3,酸碱度(PH 值)

怎么养殖蚯蚓蚯蚓的饲养管理

怎么养殖蚯蚓蚯蚓的饲养管理

怎么养殖蚯蚓蚯蚓的饲养管理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

那么你对蚯蚓的养殖方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怎么养殖蚯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蚯蚓的养殖方法养殖品种:赤子爱胜蚓,从日本引入的"大平二号"特点是繁殖率高,年增殖200倍以上,定居性好,耐热抗寒,适于一年四季生产,蚓体、蚓粪产量高。

露天堆肥养殖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

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

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

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

蚯蚓不耐高温(35℃以上),也不耐低温(0℃以下),所以,夏天养殖坑上面要搭棚遮阴;冬天养殖坑上面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温,保护蚯蚓安全越冬。

此外,还应做好保护工作,以防老鼠、青蛙、蛇等的侵害。

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

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盆养蚯蚓装入的饲料为盆高的3/4,每盆投放蚯蚓约100~200条为宜。

由于盆体小、盆内湿度和温度受环境影响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如饲料易于干燥,温度高低变化明显。

因此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盆口可加盖塑料薄膜,同时经常喷水,以保持盆内饲料的适宜湿度。

或随着外界气温的高低经常移动放盆的位置,以调节盆内的温度。

此外,盆养的饲养时间不宜太长,多以30~60天为宜如果要大规模饲养蚯蚓,采用室外养殖法为好,设备简单,管理容易,成本低。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各种禽粪、畜粪、瓜果皮、菜叶、树叶以及无毒的生活垃圾等都可作为蚯蚓的饲料。

这些饲料最好事先进行发酵,达到无臭味、无酸味、完全腐熟、外观咖啡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