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眼中的韩朝战争
朝鲜战争韩国评价中国:韩国人怎么看中国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韩国评价中国:韩国人怎么看中国抗美援朝朝鲜战争韩国评价中国:韩国教科书如何看抗美援朝朝鲜战争爆发至今已60余年,其背后中国、美国、苏联等大国的在这场战争中的真实角色,也已越来越清晰。
作为战争的直接参与者,韩国人又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呢?尤其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抗美援朝”的呢?韩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在韩国教科书中,金日成率先发动战争,并挟苏联之命令迫使中国在美国参战时出兵,中国并不积极支持金日成的军事计划。
这种说法还是较为客观的,也未引起韩国人对中国的强烈的反感。
但许多韩国民众认为,中国的介入加速了朝鲜半岛的分裂,一直认为中国阻碍着朝鲜半岛的统一。
韩国教科书认为是金日成率先发动战争,韩国并不赞同休战教科书是塑造民众认知的重要媒介,要了解韩国人对朝鲜战争的看法,韩国教科书是一个极佳的窗口。
韩国教科书一般把“朝鲜战争”称作“6·25战争”,称金日成率先发动战争南侵:“1950年6月25日,北韩发动全面战争。
四天后占领首尔,7月20日占领大田,7月底攻入韩国……另一方面,战争刚一爆发,联合国即通过决议,由美国主导成立联合国军介入战争。
韩国军与联合国军在8月初在洛东江一线开始反击。
仁川登陆扭转了战局,9月28日韩国军和联合国军夺取首尔,此后立即突破三八线,并继续向北韩进攻,致使元山、平壤陷入,10月末进攻与中国接壤的鸭绿江边。
”“‘6·25’战争已经为了一场国际战争,世界各国担心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美国方面解除了积极主张战争扩大化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力图结束战争。
1951年6月,苏联在联合国提出休战,美国同意在联合国军和共产军之间展开休战会谈。
对此,韩国政府表示反对,主张北进统一。
协商持续进行……一直到两年以后的1953年7月才签署停战协定。
”中韩建交前后,韩国媒体曾一度要求中国就“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向韩国道歉彭德怀与金日成(图),朝鲜战争前苏联和中国对朝鲜的支持(表,翻译见下图)中国教科书一般把朝鲜战争描述成南方首先侵犯北方,现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称:“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简析韩战中的朝鲜人民军,相当于四野二流

这种等级森严,没有军事民主,强调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作风虽然限制了下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在作战经验并不算太丰富,战斗骨干比例偏少,战斗经验不足,各级军官实际指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还是能起到坚决贯彻上级意志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朝鲜人民军在作战时往往异常勇猛,死战不退,在士气高涨,指挥员意志坚决时往往表现得很顽强,但战术相对刻板。但一旦攻击受挫,或者军官丧失了自上而下的控制,或者指挥员自身战斗意志不足的情况下,部队往往士气低落得特别明显,战斗力一落千丈,前后判若两人,甚至部队整体崩溃瓦解。这种现象在一些缺乏八路军或者四野归国官兵做骨干的部队里表现得尤为明显。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前线人民军各部的补充却是以在南方征召的新兵为主,以北方动员兵力补充为辅。南方征召的新兵仅仅经过三、五天,最长不超过七天的训练即补入作战部队,其战斗素质可想而知。由于损失惨重,到大田战役后,虽然在战役间隙尽可能整补,但一线各师团的实力平均都在编制数的一半以下。在北方老兵的带领和监督下,南方新兵尚能一战。但美军仁川登陆后,战场形势逆转,釜山前线人民军大溃败,这时,各部队的南方藉新兵大量逃亡,由此形成连锁反应,更加剧了朝军前线部队士气
3、训练
战争爆发前朝鲜人民军的训练是很严格很刻苦的。这对于将一支新编成的,三分之二的人无实际战斗经验的军队在短期内迅速形成一定作战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但是,训练教范全部是照般苏军的,不走样地学。由于军队的传统、作战环境、作战式样以及保障能力的不同,适用于苏军的教范未必就适用于朝军。
朝鲜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键入文字]朝鲜战争是怎么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总参谋长布莱德利曾经对一场战争进行过这样的评价:这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这场战争在世界军事史上是一个传奇,因为打破了美国战无不胜的记录。
自独立战争以来,美国在所有参加的战争中所向披靡,不可战胜。
但是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而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世界形势开始朝着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方向发展。
这场战争便是朝鲜战争。
1945 年8 月,日本经过8 年抗战,最终宣布无条件投降。
美苏两国便商定以北纬38 度为军事分界线,将朝鲜分为两部分。
1948 年8 月15 日,李承晚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在北纬38 度以南成立了大韩民国。
9 月9 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金日成的带领下也宣告成立。
从此,原本统一的朝鲜半岛形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1949 年,美国为了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制定了全面扩军计划,要求建立专门针对中、苏等的包围。
1950 年初,美国与李承晚集团经过协商,签订了《美韩联防互相协议》。
1950 年6 月25 日,朝鲜战争爆发。
当时的美国正操纵着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这场战争本来是美国精心策划的,它却诬蔑朝鲜破坏和平。
随后,安理会对侵朝的行为予以追认,于是美国纠集15 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
原来只是朝鲜半岛内部的矛盾演变成为了美国的侵朝行为。
社会主义国家对朝鲜人民的正义战争大力声援。
针对美国的侵略行为,中国表示强烈抗议。
当时中国总理周恩来郑重通告:中国人民决不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侵略而置之不理。
但是,趾高气扬的美国人不顾世界舆论的警告。
1950 年10 月25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领导下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朝鲜战争随着中国的参加,战局发生了变化。
从1950 年10 月25 日1951 年6 月10 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中1。
日本对征韩论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样的 相关的发展及影响如何

日本对征韩论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样的相关的发展及影响如何本文导读:吉田松阴早在幕府末期,长州藩士吉田松阴就主张以讲“信义”的名义屈从欧美,同时侵略朝鲜半岛和中国。
1855年与美俄签订友好条约后,他说:“我与美、俄的媾和既成定局,不可由我方断然背约,以失信与夷狄。
必须严定章程敦厚信义,在此期间蓄养国力,割据易取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土地作为补偿。
”木户孝允明治政府最早提出“征韩论”的是木户孝允。
1868年12月,他向辅相岩仓具视提出侵略朝鲜半岛的建议,把朝鲜看作“保全皇国的基础,将来侵略进攻之基本”,而“往朝鲜派遣使节,问彼之无礼。
彼若不服时,宣布罪状,攻击其国土”,并和军务官副知事大村益次郎等研究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次年,明治政府遣使携带国书往朝鲜,被以国书“不合体例”为由拒绝。
这次出使,名义上要与朝鲜打开国交,实际是为侵略朝鲜半岛制造借口。
木户、岩仓等人到1871年出国访问为止,一直在讨论和拟定侵略朝鲜半岛的计划。
日本企图侵略朝鲜半岛,是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不满情绪,更是为与列强争夺东亚、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跳板。
宗义达1868年4月,对马藩主宗义达向政府建议:朝鲜正与外国滋生纠纷,日本切不可失“先发制人”之良机,如能确立“思威并行之规模,统御之术得其法”,则朝鲜“数岁之后将如日本外府”。
至于日朝交涉时,如朝鲜仍然“抱守向来偏固之风习及鄙陋之旧规”,辜负“皇国厚爱眷顾之厚意”,甚至“万一有非礼倨傲之惰况”发生,政府当可断然采取“赫然膺惩”的行动,以免危及“将来之功业”。
木户孝允与此同时,日本总裁局顾问木户孝允也致函副总裁三条实美及岩仓具视,其中写道:“使朝鲜再纳入皇国版图,建立从前日本政府之地位。
”发展1869年12月4日,日本政府采纳木户孝允建议,派遣“征韩”派佐田白茅等三人到朝鲜,并下达了调查任务,如,朝鲜与清廷关系、内政是否紊乱、有无适宜军港、军备情况,其军事意图昭然若揭。
1870年佐田白茅等三人向政府报告朝鲜情况。
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

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作者:徐昊来源:《人间》2016年第24期摘要: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在统一统封建割据的日本、结束日本战国时代后,为满足其日益膨胀的权力欲望,于 1592 年 4 月悍然发动了对李氏朝鲜的侵略战争。
朝鲜兵弱无力抵抗,国王李昖一路逃到中朝边境,向万历皇帝求救。
明朝应朝鲜请求出兵援救,帮助朝鲜军民抵抗日本的侵略,史称“万历援朝抗倭战争”,又称“壬辰倭乱”。
关键词:万历年间;朝鲜战争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95-01一、战争缘起从十五世纪起,日本各地诸侯逐渐强大,彼此之间互相征伐,国家内部四分五裂,民不聊生,日本史称“战国时代”。
到十六世纪中叶,织田信长不断发展壮大,并平定本州岛,自称为右大臣,成为日本最大军阀。
万历十年(1582),织田信长麾下部将明智光秀暗杀信长、进行叛乱。
丰臣秀吉发兵讨诛乱党,之后东征西伐,平定日本国内各大诸侯,日本形成统一局面,丰臣秀吉被天皇授予“关白”(关白即替天皇统摄朝政的最高官职)职务,成为日本名副其实的统治者。
中国自古物产丰庶,极易引起邻邦窥伺。
早在万历六年(1578),丰臣秀吉率师征伐播磨国时便曾对部下说:“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
”①而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朝政荒殆,军备废弛。
加之东南沿海海盗与倭寇相互勾结,故丰臣秀吉对东南沿海守备了如指掌,据《宣祖修正实录》二十四年(万历十九年,1591)辛卯五月一记:召晨时汪五峰之党问之,汪五峰者,以中原人尝导犯江浙者也。
对曰:“吾等曾以五百余人自南京劫掠横行,下福建,过一年,全甲而还,唐畏日本如虎,灭大唐如反掌也。
”关白曰:“以吾之智,以吾之兵,如大水崩沙,利刃破竹,何城不摧,何国不亡,吾帝大唐矣。
除此之外,日本日益迫切的对外贸易也是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
伴随日本统一战争的进行与结束,商人阶级迅速膨胀他们迫切要求扩大对外贸易。
1950年朝鲜战争是如何发生的

1950年朝鲜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朝鲜战争爆发的最初起因源于朝鲜半岛的分裂,这与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采取的半岛政策有很大关系。
李承晚、金日成都梦想统一全国,而且都有采用军事手段达到目的的强烈愿望。
为此,双方展开了争取外援的较量。
斯大林吃了哑巴亏早在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召开时,各大国设想的太平洋战争应这样结束:由美国全歼太平洋地区和日本本土的日军,由苏联对付驻扎在中国东三省的日本关东军,由中国军队歼灭除东三省以外驻扎在中国大陆的其他日军。
会议对各国军事行动区域大体作了上述划分,但究竟由谁来解决朝鲜半岛的日军问题没有提及。
另外,在行政区划上,朝鲜已被日本列为日本版图的一个行省,而朝鲜半岛上的日军又隶属于驻扎在东三省的关东军,于是朝鲜半岛出现了行动空白和模糊区域,为以后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伏笔。
苏联出兵东北和美国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迫使日本最终投降。
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凭借距离较近的地缘优势,很快进入朝鲜半岛,此举引起了美国的高度警觉和强烈反应。
此前,美国从未有过在朝鲜半岛驻军的意图和打算。
在苏联红军抵近汉城之际,美国总统杜鲁门急忙致信斯大林,说我们也要在朝鲜半岛接受日军投降,这样好不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大家一人一半。
实际上,这个提议构思得匆忙而粗糙,是在致信的头天晚上,由美军参谋部的几个参谋拿着地图向杜鲁门划一划,杜鲁门就将该提议递交给斯大林。
依照他们的想法,苏联红军已经到达三八线,而美国军队还在冲绳,距离半岛还有几百海里,这个时候提出以三八线为界,斯大林绝对不会接受,估计他可能会提出一些谈判条件,比如三七线、三六线,为苏联争取更大的利益。
但出人意料,斯大林没提任何条件,收到信的第二天就给杜鲁门回信,表示同意。
消息传来,美国国防部非常惊讶,认为斯大林脑子出了问题本来明摆着让他讨价还价的。
事实上,斯大林非常精明,他在信的末尾写了一句话:以三八线为界的建议他接受,但这个三八线应继续延长。
三八线延长意味着什么?往东延长,就把日本的北海道划到三八线以北。
朝鲜战争中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朝鲜战争的最大受益者是谁?朝鲜战争中应该说中国,朝鲜,日本等多方都是有获利的,但就其中获利最大的一方应该为日本,因为正是这场战争使得二战之后的日本主权独立开始崛起。
第一,日本获得了恢复国家主权的良机。
日本的外交政策非常的现实,那就是强权第一。
这种现实主义是日本外交政策的最大特点。
日本这种只有务实的民族主义,没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亦即机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在朝鲜战争中充分的表现出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摘掉战败国的帽子,重返国际舞台。
基于日本是被美国独家占领的国家,因此要实现日本最为有利的媾和条件,就必须奉行以美国为中心,全力依靠美国的媾和方针。
至此,日本开始以日美关系为基轴,支持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军事干涉,以实现自己在朝鲜战争中的利益。
与此同时日本也出动了扫雷舰队支援美国对朝鲜的战争。
为此,美国国防部改变了对日本严惩的态度,同时美国政府发表了对日“媾和七原则”,正式把日本拉进了美国阵营。
随后,1952年4月28日日本与美国为首等国家签订的《旧金山和约》正式生效,日本在名义上获得了独立,恢复了国家主权。
就这样,日本政府依靠美国政府的大力扶持,通过千方百计的与美国合作,终于实现了早日媾和的战略构想。
第二,以朝鲜战争为契机进行军备重整。
按照1947年5月3日生效的《日本国宪法》第九条的规定:“日本永远不保持海陆空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日本放弃进行战争的权利,再加上世人对日本军队给亚洲国家造成的巨大破坏仍记忆犹新,日本社会各阶层也尚未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
所以战后日本确定的国家发展战略是“经济立国”。
与此同时,日本也主张国家应拥有自卫能力,但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不论是美国政府还是日本政府都不敢就重整军备问题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
朝鲜战争简介 朝鲜战争爆发时间是哪一年?

[键入文字]朝鲜战争简介朝鲜战争爆发时间是哪一年?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美、苏、中国等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
1950 年6 月25 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入侵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
7 月7 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 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
8 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
9 月15 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
10 月25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战事陷入焦灼状态。
1951 年7 月1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 年7 月27 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战争名称“朝鲜战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中国大陆称之为“朝鲜战争”,而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参与的部分称为“抗美援朝战争”。
朝鲜称其为“朝鲜祖国解放战争”。
韩国称其为“韩国战争”或“六二五事变”。
美国称其为韩战(KoreanWar)或韩国冲突(KoreanConflict)。
此外,由于此次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之间发生而不被重视,在美国亦将其称为“被遗忘的战争”(TheForgottenWar)。
香港、台湾等地经常称之为“韩战”。
日本称之为“朝鲜战争”或“朝鲜动乱”。
朝鲜战争资料朝鲜战争,又叫韩朝战争(1950 年6 月25 日-1953 年7 月27 日签署停战协定)是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眼中的韩朝战争
--过去是福,未来未知
桥本隆则/原创
战争,战争,从日本防卫省情报室内传出一阵急促的呼叫声,当时时钟正指向下午14点23分(日本时间),原来防卫省收到来自于美韩联合司令的通报,当天下午朝鲜北方瓮津半岛(下简称朝鲜)突然向南北分界线朝鲜南方的延坪岛(下简称韩国)发射了100多发炮弹,这些炮弹直接命中了延坪岛的民房以及军事设施,造成两名韩国军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的军事突发事件。
地图上的延坪岛
延坪岛受炮击后场景
韩国电视上的延坪岛
这个突然的状况对于日本来讲既突然又不突然,其实在日本防卫省的联合参谋本部从11月19日开始,值班的参谋以及情报官都在密切分析
朝鲜方面的情报。
这个原因是在于朝鲜在本月初突然向访问朝鲜的美国核技术专家透露了一所在宁边新建成的铀浓缩工厂,据这位美国教授讲,这个工厂的规模与工厂的技术能力远远超过了美国的想象,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美国的代表正好就朝鲜的核工厂事宜在日本东京与日本防卫省高官正在磋商对策,而防卫省的情报官们也在根据卫星照片研究朝鲜方面的动向。
原本根据美国的判断,朝鲜已经因为国内经济危机而走投无路,又因为继承人的问题所以急需与美国开展六方会谈,所以日本一直追随着美国对朝鲜实行自韩战以来最强硬的制裁措施,大有朝鲜不亡就不与接触的态势。
但是对于这个新的核工厂连美国的侦察卫星,日本的侦察卫星以及韩国的侦察卫星都没有发现,这说明朝鲜有很多军事方面的情报都没有让美国以及日本所掌握,并且这个新工厂预示着朝鲜核武器的小型化能力已经完全成熟,所以日本防卫省的情报官员会急不可待地分析朝鲜的军事情报。
在这关键时刻,突然传来了朝鲜北方向韩朝分界线韩方一侧发炮,并且造成军人死伤的消息,这一下子日本防卫省的警戒级别提高,所有休假官员都要回到岗位,马上按照既定的方案实施对策,这个所谓的既定的方案就是朝鲜半岛有事情况的对应指南。
其实日本对于朝鲜半岛有事(特指韩朝战争)的预案早就有,并且对此案的补充一直没有停止过。
据日本防卫省OB(原来的军官)告诉我,从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以后,日本内部根据联合国军(GHO)的指示,马上制定了朝鲜半岛再次战争的应对计划。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
这个计划最初是完全作为美国的一个供应基地,后防军工生产,维修检修以及战备医院,物资供应为目标而设定。
随着日本自卫队的建立,日本对于计划内容都大大修改与增加。
修改的是作为后勤支援的内容:本来主体完全是民间,现在追加了日本自卫队。
并且救护伤员,后勤共给的内容都规定为日本自卫队的范围,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日本的周边有事法律的制定,原来一直在幕后充当跟班的自卫队也要扛起枪作为直接的辅助援助参与战争,其中有个日本最高的军事机密,为了防止朝鲜发动核战争,日本在朝鲜半岛有事计划之外,实际有过一次绝密的实际行动计划,从日本九州出发派出15架F-15的战机空袭宁边,炸毁宁边的核设施,最后这个行动因金日成在会见卡特前总统时作出让步而停止。
宁边核设施
那么日本这么积极准备是为何呢?这要从朝鲜半岛发生战争对于日本意味着什么的问题谈起,其实在日本从商界领袖到政界要人对于爆发一场朝鲜战争是寄予期望的。
这是因为朝鲜战争对于日本来讲确实是一个起死回生的良机。
当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国内是一片疮痍,战争给日本带来的不光是死亡,还有饥饿与贫困。
从1945年到1950年间日本非正常死亡人口达120万之多,而且慢性的工厂开工不足也是日本社会动荡的根源。
当日本社会左翼势力急剧膨胀,已经到难以收场之际,正好朝鲜战争爆发,驻日本的美军开赴朝鲜,整个日本都成为美国的后方基地,国民生产总值奇迹般地恢复到战前水平,失业率从45%左右下降到8%一下。
社会一片繁荣,这就是战后日本历史上有名的朝鲜景气。
而现在日本虽然还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但是国内体制上的慢性萎缩,已经使得日本经济呈现负增长,失业率也在不断增加,而强势的日元也使得日本对外出口受到很到冲击,同时,日本还受到来自亚洲的韩国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冲击,为了扭转这个局面很多日本人都把期望寄托在朝鲜与韩国的正面冲突能为日本带来经济的好转,与此同时战争也可以拖垮韩国这个军事上的盟友,经济上的对手。
作为朝鲜半岛关键先生的美国在经历了克林顿时代对朝鲜大幅度缓和以后,之后的历届政府就是采用一个打压朝鲜,缩小朝鲜的生存空间的做法,而作为盟友的日本也是积极响应,日本知道如果采取这种积极围堵朝鲜的策略,结果只有两个:一是朝鲜的经济崩溃,被韩
国统一,这样日本可以趁机对韩国投资,扩大影响。
二是朝鲜与韩国开枪走发生第二次朝鲜战争,日本也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一接到发生交火的情报,就算11月23日是日本的公众假期,作为防卫大臣北泽也马上赶到了设在防卫省地下的指挥室指挥日本自卫队的行动。
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侦查飞机紧急出动,日韩自动识别区之间警戒,外务省,国土交通省等相关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收集情报组织紧急对策小组研究事态发展的可能,因为日本知道这场战争会给日本带来意料不到的后果。
韩战重演
据日本防卫省相近的军事评论员透露日本政府认为:当朝鲜顺利地举行了代表大会以后,其实第三代的体制已经形成,一个新的体制的建立总是需要获得外交或者军事上的成功来提升形象,就像金正日刚接班时美国国务卿也到过平壤,这就是一种宣传的最佳机会。
而现在美国的不接触,不谈判,不让步的政策也使得朝鲜方有些焦急,联系到之前的朝鲜方有意透露新的核工厂情报,以及11月23日的交火事
件都是为了在朝鲜半岛制造一种紧张气氛。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韩朝大打的可能性不高,双方背后的力量还在控制着事态发展,而边境的摩擦交火事件可能不断,目的就是让美国坐到谈判桌上来。
而周边相关国家现在已经成为美国三不政策的人质,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靠美国主动改变现有政策,要么打,按照美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很困难;要么和,美国国内保守势力又不允许,从日本自身的角度来看,朝鲜与韩国的战争不管轻度还是重度的,虽然会造成一些地区紧张局势,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个事件肯定会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最后这位评论员笑着讲:今晚在日本许多国防族们将是一个彻夜不眠的日子,他们都在盘算着或许一个扭转日本历史进程的拐点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