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决赛精彩试题(1)
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决赛流程

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决赛流程一、赛前准备1. 报名参赛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是一项具有影响力的竞赛活动。
每年举办一次,吸引了全国各个高校的学子参与。
在报名参赛时,各高校需要按照组委会制定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报名,包括团队组建、材料准备等工作。
2. 知识储备参赛队伍需要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进行充分的储备和学习。
这些知识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种类、性质、应用、制备方法、表征手段等。
参赛队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实验实践以及专业书籍资料的阅读和整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准备。
3. 团队合作比赛是团队之间的较量,团队的合作至关重要。
在赛前准备阶段,队伍成员需要密切配合,相互协助,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为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二、决赛流程1. 初赛筛选初赛阶段是全国各高校队伍的初次比拼,比赛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参赛队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考试内容,通过初赛筛选,才能晋级到决赛阶段。
2. 决赛环节决赛是各高校队伍实力的终极较量。
决赛环节通常包括论文答辩、实验操作、学术交流等多个环节。
在论文答辩环节,参赛队伍需要对自己所做的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陈述和答辩;在实验操作环节,队伍成员需要完成组委会布置的实验任务,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学术交流环节,队伍成员需要积极参与与其他参赛队伍的学术交流,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评审打分决赛结束后,由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团对各参赛队伍的表现进行全面评审和打分。
评审主要从论文质量、实验操作能力、学术交流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并最终确定比赛名次。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的决赛流程,充分考察了参赛队伍在知识储备、团队合作、学术交流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对于参赛队伍来说,不仅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考验,更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在这样的比赛中,参赛队伍需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同时又要凭借自己的扎实知识和良好表现脱颖而出。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题及答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题及答案(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卷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影响熟料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A.一次游离氧化钙B.二次游离氧化钙C.固溶在熟料中的氧化镁D.固溶在熟料中的氧化钠2、粉磨水泥时,掺的混合材料为:矿渣16%,石灰石5%,则这种水泥为()A.矿渣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C.复合硅酸盐水泥D.硅酸盐水泥3、以下哪种措施有利于C3S的形成?()A.降低液相粘度B.减少液相量C.降低烧成温度D.缩短烧成带4、国家标准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中各个品种的初凝时间均不得早于()A.45分钟B.55分钟C.60分钟D.390分钟5、和硅酸盐水泥相比,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的如下那个性质较差()A.耐水性B.后期强度C.抗冻性D.泌水性6、引起硅酸盐水泥熟料发生快凝主要原因是()A.C3S水化快B.C3A水化快C.C4AF水化快D.C2S水化快7、水泥产生假凝的主要原因是()A.铝酸三钙的含量过高B.石膏的掺入量太少C.磨水泥时石膏脱水D.硅酸三钙的含量过高8、根据GB/T175-2007,下列指标中属于选择性指标的是()A.KH减小,SM减小,铝率增大。
B.KH增大,SM减小,铝率增大。
C.KH减小,SM增大,铝率减小。
D.KH增大,SM增大,铝率增大。
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结范围一般在()A.50-80℃B.80-100℃C.100-150℃D.150-200℃10、国家标准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中SO3()A<3.5%B≤3.5%C<4.0%D≤4.0%11、复合硅酸盐水泥的代号是()A P·SB P·OC P·FD P·C12、国家标准规定骨质瓷的热稳定性为()A.140℃B.160℃C.180℃D.200℃13、一般来说,凡烧成温度降低幅度在()以上者,且产品性能与通常烧成的性能相近的烧成方法可称为低温烧成。
A.40-60℃B.60-80℃C.80-100℃D.100-120℃14、炉温为1250-1400℃的电炉,电热体可采用()。
第二届无机化学大赛试题及答案[1]
![第二届无机化学大赛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b397669011ca300a6c39009.png)
启用前绝密>第二届无机化学大赛<命题:胡利斌 周森祥 李运广 主审:陈东旭老师(温馨提示:本次大赛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10×3分=30分)1. 下列说法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从宏观角度来看,理想气体的本身体积和分子间的作用力都可以忽略不计。
B.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即IUPAC 。
C. 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具有的能量,以气态最高,固态最低。
D. 溶液导电是溶液中离子迁移的结果。
2. 化学能同时转变热能和光能的事例是:( )A. 拍照片B. 镁条的燃烧C.开动汽车D.手枪射击3. 质量相等的石墨和金刚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A. 相等 B. 石墨多 C. 金刚石多 D. 无法判断4. 容积相等的A 、B 两容器,A 的容积可变,而B 的容积固定。
在A 和B 中各装入相同量的 ,在同温下达到平衡时,A 中 的转换率为m ,B 中为n ,则m 和n 的关系为( ) A. m >n B. m <n C. m=n D. 无法确定5. 恒温下,对同一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反应物浓度增加,该反应的转化率就增大 B. 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相同的反应物转化率相等 C. 转化率和平衡常数都可以表示化学反应的进行程度 D. 转化率和平衡常数都与反应物的最初浓度无关6. 常温下,pH 为12的氨水和pH 为2的盐酸以等体积混合,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7. 在1000℃和98.7kPa 下,硫蒸气的密度为0.597g/L ,此时硫的分子式应为( ) A. B. C. D. S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拉乌尔定律只适用于非电解质稀溶液,而对于电解质溶液或浓溶液则会出现较大偏差。
B .物质聚集态中,用s 表示固体,用g 表示气体,用l 表示液体。
C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一步完成的基元反应。
无机非金属材料考核试卷

9. 高温结构陶瓷在高温下一定会发生软化。()
10.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没有应用价值。()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请简述陶瓷材料烧结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烧结的主要因素。
2. 描述碳纳米管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A. 纳米材料
B. 复合材料
C. 功能陶瓷
D. 碳素材料
13. 以下哪种方法不能用于陶瓷材料的表面改性?()
A. 激光处理
B. 化学气相沉积
C. 离子注入
D. 电镀
14.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缺陷?()
A. 裂纹
B. 孔隙
C. 晶粒长大
D. 夹杂
15. 以下哪种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 烧结过程是陶瓷材料在高温下经历颗粒间结合、晶粒生长和孔隙减少的过程。影响烧结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时间、烧结气氛和原料粒度等。
2. 碳纳米管具有中空管状结构,具有极高的强度和电导率。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包括增强复合材料、电子器件和能源存储等。
1. 陶瓷材料的硬度一般比金属材料的硬度低。()
2. 玻璃是一种无定形无机非金属材料。()
3. 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宏观形态无关。()
4. 陶瓷材料的烧结过程一定是温度逐渐升高的过程。()
5. 碳素材料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6. 陶瓷材料的电导率一般高于金属材料的电导率。()
7. 粉末冶金工艺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金属材料制备。()
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均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甲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H 2,则丙一定是两性氧化物B .若甲为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戊为碱,则丙生成戊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 .若丙、丁混合产生大量白烟,则乙可能具有漂白性D .若甲、丙、戊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三种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可能为甲<丙<戊【答案】D【解析】【详解】A .甲为单质,若甲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2H ,则甲为Al 或Si ,所以丙可能是氧化铝,也可能是二氧化硅,不一定是两性氧化物,故A 错误;B .若甲为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戊为碱,则甲为Na ,乙为氧气,所以丙可以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当丙为氧化钠时,丙生成戊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 错误;C .丙、丁混合产生白烟,则丙、丁可为HCl 和3NH 或3HNO 和3NH 等,甲、乙均为单质,则乙可能是氯气或氢气或氮气,都不具有漂白性,故C 错误;D .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当甲为S ,乙为氧气,丙为二氧化硫,丁为HClO 等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戊为硫酸,则含S 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甲<丙<戊,故D 正确;故答案为D 。
2.X 、Y 、Z 是三种常见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X为H2,Z为Cl2,氢气与氯气可以一步反应生成化合物乙HCl;Y为Si,硅与氯气可以一步反应生成化合物甲SiCl4;氢气与SiCl4可以一步反应生成化合物乙(HCl)与单质Y(Si),故A正确;B.X为Mg,Z为O2,镁与氧气可以一步反应生成化合物乙MgO;Y为C,碳与氧气可以一步反应生成化合物甲CO2;镁与二氧化碳可以一步反应生成化合物乙(MgO)与单质Y(C),故B正确;C.X为Zn,Z为Cl2,锌与氯气可以一步反应生成化合物乙ZnCl2;Y为Fe,铁与氯气可以一步反应生成化合物甲FeCl3;锌与氯化铁不能一步反应生成化合物乙(ZnCl2)与单质Y(Fe),二者反应首先生成ZnCl2和FeCl2,然后锌再与FeCl2反应置换出铁,故C错误;D.X为O2,Z为H2,氧气与氢气可以一步反应生成化合物乙H2O;Y为N2,氮气与氢气可以一步反应生成化合物甲NH3;O2与NH3可以一步反应生成化合物乙(H2O)与单质Y(N2),故D正确;故答案为C。
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2)纯净的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导光性,可以用于制备光导纤维;硅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作芯片材料,故答案为:SiO2;Si;
(3)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氯化硅气体和水,反应方程式为:4HF+SiO2==SiF4↑+2H2O,故答案为:4HF+SiO2=SiF4↑+2H2O;
D.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常用于食品发酵剂,故D正确;
答案选D。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实验室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标签破损,如图。
某同学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对该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如下预测和验证,其中错误的是(包括预测物质的化学式、检验需要的试剂、操作、现象及结论)
9.硅铁合金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可用于铸铁时的脱氧剂、添加剂等,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基态Si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形。
选项
预测物质的化学式
检验需要的试剂
操作、现象及结论
A
Na2SO4
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是Na2SO4溶液
B
Na2CO3
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一定是Na2CO3溶液
B.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Na2O·3FeO·Fe2O3·8SiO2·H2O
C.1mol Na2Fe5Si8O22(OH)2与足量的硝酸作用,至少需消耗6L3mol/LHNO3溶液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习题及答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习题及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选择题1.地壳中含量占第一、二位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不具有的性质是()A.常温下与苛性钠反应 B.常温下与水反应C.常温下与氢氟酸反应 D.高温下与氧化钙反应2.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曾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2与SiO2都能跟H2O反应生成相应的酸B.CO2与Si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不能与酸反应C.SiO2与CO2(干冰)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C3.下列关于硅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硅酸可以通过SiO2和水的化合反应直接制得B.可用反应:Na2SiO3+2HCl= H2SiO3↓+2NaCl制取硅酸C.因为硅酸难溶于水,所以它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D.干燥剂“硅酸”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4.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硅是非金属元素,但硅单质能导电;②水泥、沙子、玻璃都是硅酸盐制品;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大多数物质的俗名是根据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或用途得来的。
下列物质的6.如下图为刻蚀蚀在玻璃上的精美花纹图案,则该刻蚀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A.CaCO3+2HCl=CaCl2+H2O+CO2↑B.NaHCO3+ HCl = NaCl+H2O+CO2↑C.Si+4HF=SiF4↑+2H2↑D.SiO2+4HF= SiF4↑+2H2O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不与水反应B.泡花碱属于盐类C.明矾和漂白粉均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玻璃和陶瓷都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8.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9.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向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2OH-+CO2===CO2-3+H2OB.向纯碱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CO2-3+CO2+H2O===2HCO-3C.向水玻璃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SiO2-3+CO2+H2O===H2SiO3↓+CO2-3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硅:Si+2OH-+H2O===SiO2-3+2H2↑10.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决赛试题 (1)

第二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决赛试题一、必答题1.硅酸盐熔体的粘度随()而降低。
A.温度下降B.SiO2含量增加C.碱性氧化物含量增加D.以上三个都不对2.马赫数是气体动力学一个很重要无量纲量,它反映()相对比。
A.粘性力与惯性力B.惯性力与弹性力C.粘性力与重力D.惯性力与重力3.某晶面族X射线衍射强度正比于该晶面的()。
A.晶面间距B.结构因子C.多重因子D.B和C4.在形成连续固溶体的二元相图中存在一个二元无变量点,该说法()。
A.对C.不能确定D.5.关于气体燃料预混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焰较短,燃烧空间较小B.需要的空气过剩系数较大C.火焰黑度小,不发光D.不需将空气和燃料预热到较高的温度6.透射电镜主要由四大系统构成,其中()是其核心。
A.真空系统B.电子光学系统C.供电控制系统D.附加仪器系统7.研究表明,Ni2+和Ca2+离子可完全置换MgO晶体中的Mg2+离子,因此可以推测NiO或CaO可与MgO生成()。
A.有限固溶体B.连续固溶体C.化合物D.非化学计量化合物8.在不可压缩流体流动过程中,各相邻流体间的()做功,造成流体自身机械能的损失。
A.内摩擦力C.曳力D.范德华力9.在获得的试样DSC曲线上,如果存在373℃晶型转变放热峰,基本可说明是石英相变,具体是()。
A.β-SiO2转变α-SiO2B.β-SiO2转变γ-SiO2C.α-SiO2转变β-SiO2D.γ-SiO2转变β-SiO210.制备玻璃要经过高温熔化形成无气泡的玻璃液,但是玻璃还是分相。
()A.会B.不会C.可能D.11.静止液体中其一点的压强与()的一次方成正比。
A.淹没深度B.位置高度C.表面压强D.以上都不对12.要测定聚合物的熔点,可以选择()。
A.红外光谱B.紫外可见光谱C.差热分析D.X射线衍射13.在不可逆多晶转变的单元相图中,其特点是()。
A.固液界线(熔融曲线)斜率为负值B.晶型转变温度高于两个晶相的熔点C.晶型转变温度低于两个晶相的熔点D.14.一个包裹有湿纱布的普通温度计,当把湿纱布去掉时,温度计的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决赛试题一、必答题1.硅酸盐熔体的粘度随()而降低。
A.温度下降B.SiO2含量增加C.碱性氧化物含量增加D.以上三个都不对2.马赫数是气体动力学一个很重要无量纲量,它反映()相对比。
A.粘性力与惯性力B.惯性力与弹性力C.粘性力与重力D.惯性力与重力3.某晶面族X射线衍射强度正比于该晶面的()。
A.晶面间距B.结构因子C.多重因子D.B和C4.在形成连续固溶体的二元相图中存在一个二元无变量点,该说法()。
A.对C.不能确定D.5.关于气体燃料预混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焰较短,燃烧空间较小B.需要的空气过剩系数较大C.火焰黑度小,不发光D.不需将空气和燃料预热到较高的温度6.透射电镜主要由四大系统构成,其中()是其核心。
A.真空系统B.电子光学系统C.供电控制系统D.附加仪器系统7.研究表明,Ni2+和Ca2+离子可完全置换MgO晶体中的Mg2+离子,因此可以推测NiO或CaO可与MgO生成()。
A.有限固溶体B.连续固溶体C.化合物D.非化学计量化合物8.在不可压缩流体流动过程中,各相邻流体间的()做功,造成流体自身机械能的损失。
A.内摩擦力C.曳力D.范德华力9.在获得的试样DSC曲线上,如果存在373℃晶型转变放热峰,基本可说明是石英相变,具体是()。
A.β-SiO2转变α-SiO2B.β-SiO2转变γ-SiO2C.α-SiO2转变β-SiO2D.γ-SiO2转变β-SiO210.制备玻璃要经过高温熔化形成无气泡的玻璃液,但是玻璃还是分相。
()A.会B.不会C.可能D.11.静止液体中其一点的压强与()的一次方成正比。
A.淹没深度B.位置高度C.表面压强D.以上都不对12.要测定聚合物的熔点,可以选择()。
A.红外光谱B.紫外可见光谱C.差热分析D.X射线衍射13.在不可逆多晶转变的单元相图中,其特点是()。
A.固液界线(熔融曲线)斜率为负值B.晶型转变温度高于两个晶相的熔点C.晶型转变温度低于两个晶相的熔点D.14.一个包裹有湿纱布的普通温度计,当把湿纱布去掉时,温度计的读数()。
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确定15.物质的膨胀系数可以分为线膨胀系数与()膨胀系数。
A.体B.点C.面D.整体16.根据范特霍夫规则,纯固相反应,反应过程是()。
A.放热过程B.等温过程C.吸热过程D.17.理想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流层之间的切应力为()。
A.零B.粘性切应力η1C.惯性切应力η2D.粘性切应力η1+惯性切应力η218.同步热分析技术可以通过一次测试分别同时提供()-TG两组信号。
A.DSCB.DLLC.TMAD.DMA19.在材料的烧结过程中,当体系中有少量液相存在,并且θLS<90°,C>0。
该烧结过程中的传质方式是()。
A.扩散传质B.流动传质C.蒸发-凝聚传质D.溶解-沉淀传质20.第一类边界条件是()。
A.已知物体边界上的温度B.已知物体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传热状态C.已知物体边界上的热流密度D.已知物体边界上流体的温度与流速21.投射电镜中主要光阑不包括()。
A.聚光镜光阑B.物镜光阑C.孔径光阑D.选区光阑22.点群L66L27PC属()晶族()晶系。
A.高级,等轴B.中级,六方C.高级,六方D.低级,斜方23.相对静止(平衡)流体中的等压面()。
A.既可是平面,也可是曲面B.一定是平面C.一定是水平面D.一定是曲面24.下面哪个部件不属于投射电镜的电子光学系统()。
A.电子枪B.中间镜C.荧光屏D.扩散泵25.在立方晶系中,第一晶面在a轴上的截距为2,在b轴上的截距为1,并且平行于c轴,那么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
A.(121)B.(211)C.(120)D.(210)26.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一般应是()的空气。
A.饱和B.不饱和C.过饱和D.过饱和和饱和27.影响结构因子的是()。
A.晶胞形状B.晶胞大小C.晶系D.原子种类和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28.硅酸盐材料中,晶界形状是由表面张力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对于液相烧结的固-固-液体系,其晶界上二面角ψ大小取决于γSL与γSS 的相对大小,如液相完全润湿晶粒,则()。
A.γSS/γSL<1B.γSS/γSLγSLC.γD.γSS/γSL≥229.根据传质机理,传质可分为()两大类。
A.分子扩散传质和湍流扩散传质B.湍流扩散传质和对流传质C.扩散传质和对流传质D.扩散传质和湍流扩散传质30.用X射线衍射研究纯Fe时,最理想的靶选用()。
A.Ni靶B.Co靶C.Cu靶D.Fe靶二、抢答题1.三元系统相图中,切线规则是用于判断()。
A.界线上温度走向B.界线性质C.无变点性质D.析晶终点2.饱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是该温度下的()。
A.最大值B.最小值C.中间值D.无法确定3.光沿()方向传播时,一轴晶不发生双折射。
A.平行光轴B.垂直光轴面C.与光轴成45度D.与光轴成60度4.晶体中的扩散具有()。
A.各项同性B.各向异性C.流动性D.5.组分A在组分B中沿a方向的分子扩散摩尔通量j AB的单位是()。
A.kmol/(m2∙s)B.kmol∙m2/sC.kmol∙s/m2D.kmol∙m2∙s6.差热分析中,以下哪种类型的水会对基线产生较大影响?()A.结晶水B.结构水C.受潮产生的吸湿水D.空气中的水蒸气7.下面对晶界结构及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晶界上原子(离子)排列较晶粒内疏松B.晶界易受腐蚀C.晶界是杂质原子(离子)的聚集处D.晶界处熔点高于晶粒8.可用于悬浮态干燥设备烘干的物料是()。
矿渣颗粒陶瓷坯体耐火砖保温板9.公式2dsinθ=nλ是()。
伦琴公式劳厄公式布拉格公式布拉菲公式10.反应物缺陷多、结构疏松,固相反应能力()。
A.弱B.强C.无影响D.11.离心风机的压头一般随流量增大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12.像差是影响投射电镜成像的主要因素。
像差分为三种类型,下面不属于像差的是()。
A.色差B.色散C.球差D.像散13.离子晶体中的空位扩散,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
A.增加B.减小C.不变D.14.若离开干燥器的空气温度(t)降低而湿度(H)提高,则干燥器的热效率会(),而空气的消耗量会()。
A.降低,减少B.不变,不变C.增加,减少D.降低,不变15.基于X射线衍射强度的测量是()。
A.晶粒大小B.定量物相分析C.点阵常数D.微观应力16.置换离子半径r2与基体中被置换离子半径r1尺寸满足(r1-r2)/r1()15%,就有可能形成连续固溶体。
A.<B.>C.=D.≠17.以下哪些概念不属于拉格朗日法()。
A.流线B.迹线C.流体质点D.流体微团18.下列有关热分析定义中正确的是()。
A.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化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一类技术B.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能量差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C.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D.热膨胀测量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在可忽略的负荷下尺寸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19.氯化钠和金刚石的晶体结构为()立方。
A.面心B.体心C.底心D.简单20.提高理论燃烧温度的途径不包含()。
A.预热空气B.预热燃料C.增大空气过剩系数D.选择高发热量燃料三、问答题1.当少量YF3掺杂到CaF2中的缺陷反应式及固溶体化学式。
2.若由MgO和Al2O3球形颗粒之间的反应生成MgAl2O4是通过产物层的扩散进行的。
若在1300℃时,D Al3+、D Mg2+、O2-基本不动,那么哪一种离子的扩散控制着MgAl2O4的生成?3.何为连线规则?连线规则的用途是什么?4.为什么长石、石英粉等陶瓷原料放置久了会结团?5.在恒定源条件下820℃时,历经1h的渗碳,可得到一定厚度的表面渗碳层,若在同样条件下,要得到2倍厚度的渗碳层需要几个小时?6.已知金刚石晶胞中最接近的C原子间距为0.1544nm,试讨论金刚石晶胞参数的计算方法。
7.以蒸发-凝聚传质方式进行固相烧结时,简述烧结的主要特点和原因。
8.为何均匀成核?何为非均匀成核?9.简述温度边界层和速度边界层,并指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10.什么是边界层分离?11.流体力学原理说明为什么当火车、地铁等进站时,人们需站在稍远离站台的界线外。
12.说明煤的水分对煤质特性的影响。
13.描述稳定流动和不稳定流动。
14.煤中的硫元素产生的SO2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
试问煤中的硫以那几种形式存在?是不是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15.请简述菲克定律的内容?菲克定律数学式中的负号表示什么?16.固体中的扩散传质有哪几类?按照扩散物质分子运动的平均自由程与孔道直径的关系,可将与固体内部结构有关的多孔固体中的扩散分为哪几种?17.DTG体现的物理意义及其相对于TG曲线的优点。
18.请描述扫面电子显微镜的特点。
19.原子力显微镜在工作中利用的是哪两种力,又是如何探测形貌的?20.CuKα指什么?21.请说明TG测定中造成基线漂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22.X射线定性分析的原理是什么?23.Bragg方程反映了X射线在其方向上产生衍射的条件,运用了光学中的反射概念来描述衍射现象。
与可用光的反射比较,X射线衍射的区别是什么?24.比较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异同点。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