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旅游总体规划概况

合集下载

长安区概况

长安区概况

长安区概况地理概况【位置】长安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东临蓝田县,南接宁陕、柞水县,西与户县接壤,北和雁塔、灞桥区为邻,从东、南、西三面拱围西安。

城区距西安市中心8.7公里。

【面积】总面积1583平方公里。

耕地 90.4万亩。

【地势】区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北跨度55公里,东西跨度52公里。

地貌多样,山、川、塬皆俱。

山地约占总面积40%。

最高山峰为麦秸磊,海拔2887米,区内最低海拔410米。

【河流】境内河流17条,主要有沣、浐、橘、滈4条。

最大的沣河,境内流长35.5公里。

【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南北气候差异很大。

年平均气温摄氏13.2度。

年降水量687毫米,多集中在七至九月。

无霜期215天。

年日照2442小时。

【资源】县内山地面广,河流纵横,川原各俱,资源丰富。

植物资源有林地面积25.7万亩,有松、杨、桦、椴、栎等。

活立木蓄积量达203.4万立方米。

经济林面积为2.5万亩,有葡萄、猕猴桃、苹果、梨、柿子、核桃、板栗、大枣、山楂等,年产量2000余万斤。

药用植物有党参、当归、黄芪、天麻、猪苓、刺五加、杜仲、半夏和柴胡等486种,年产量50余万斤。

花卉和观赏植物有牡丹、芍药、玫瑰、野蔷薇、迎春花、绣线菊、黄杨等300多种。

动物资源兽类有金钱豹、水獭、麝、鹿等20余种;禽类有锦鸡、血雉、环颈雉、杜鹃等数十种;河流塘库水域中有鲤鱼、鳝鱼、鲶鱼及贝类等,谷溪中有大鲵。

矿物资源有大理石、石英、白云石、硅线石、白垩土、钾长石、耐火粘土、磁铁矿、螺石、石墨、水晶、铜矿等。

其中大理石储量600多万吨,石英130万吨,白云石440万吨。

沿山沿河砂石质优量大,沣河白砂远销国外。

水力资源地表水年径流总量6.1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可开采量2.8亿立方米。

县西南有地热资源,东大峪、祥峪和子午镇已打出自流热水井,水温摄氏40度以上,含有钠、钙、镁等矿物质。

【行政区划】现辖10个乡镇、15个街办,671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

整合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资源

整合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资源

整合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资源打造服务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旅游产业为了认真贯彻西安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务虚会精神,抢抓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机遇,打造服务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旅游产业,遵照区委、区政府安排,我局由领导带队,组成调研组,就秦岭北麓长安段的资源保护利用状况及如何建设秦岭北麓现代化旅游产业,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秦岭北麓长安段地处终南山中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旅游发展迅猛。

这里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自古以来旅游就很兴盛,人们无不以到终南奇峰尽情游乐为幸。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保障。

一、长安区旅游业发展概况1.区位分析长安区位于西安南部,从东、南、西三面环绕西安主城区,秦岭北麓山地面积占到全区总面积的47.8%,是西安市近郊环城游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安市未来城市重点发展地区。

2.长安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长安区是西安大都市圈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内容。

长安区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客源市场不断扩大。

许多旅游景点已初具规模,例如上王村农家乐已成为关中地区农家乐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都市近郊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区域经济实力的大大增强都表明了长安区的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长安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长安区旅游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在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创新、资源保护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招商引资力度不到位:长安区旅游资源种类齐全,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缺乏引进大资金,对秦岭北麓生态人文资源进行整合、整体规划。

对深层次开发缺乏引进高层次管理企业、管理人才,不少旅游景区(点)经营管理还处于村组、村民管理的低层次水平,没有发挥应有的资源效应,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2)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对秦岭北麓旅游景区(点)从总体和单体上都缺乏进行高层次的包装推介,致使未能引进高层次旅游企业的加盟。

最新长安区旅游总体规划

最新长安区旅游总体规划

市长安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1.1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与确立长安区在市乃至国、国际旅游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地把握旅游发展动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积极的旅游发展战略,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引导长安区旅游走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诸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全面发展道路。

1.2全面考虑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市场需求及其特征,深入发掘长安区旅游发展潜力,充分研究、利用本区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胆创新,突出地域和文化特色,活化当地旅游产品,营建活跃的旅游发展环境,增强长安区的旅游吸引力与影响力,提高其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

1.3以市“四化”发展理念为指导,从大都市圈的宏观视野来研究、规划长安区的旅游发展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该地区旅游产品开发、客源市场开拓、旅游要素配置及旅游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和实施项目。

1.4注意旅游发展与区域生态及人文环境的协调共生关系,坚持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科学发展的原则,对山区、塬区、川道区的山体、林体、水体、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制定严格的保护、恢复和开发利用措施,强调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文化保护、社区共建的动态和谐,为长安区的旅游发展创造生态化、人文化的积极条件。

1.5借鉴国外旅游规划的先进理念与技术方法,结合当地旅游业实际发展情况,探索适合于长安区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方法,注重长安区旅游发展的整体稳升和旅游产品谱系的更新改造。

第2条规划原则2.1可持续发展原则。

2.2可操作性原则。

2.3前瞻性和适度超前发展原则。

2.4有利于市和长安区社会经济发展原则。

2.5统一规划、统筹管理的综合性协调原则。

2.6区域联动、互利共赢原则。

第3条规划依据3.1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3.2《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3.3《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

西安市长安区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安市长安区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安市长安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等诸多压力,我区贯彻落实全市的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在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等方面下功夫,全区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加快"的运行态势,最终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为十三五画上完美句号。

一、综合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2万人,乡村人口67万人。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3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7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04.96亿元,增长26.4%;第三产业增力罐498.53亿元,增长5.2%β2020年全区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9:53.2:43.9。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力罐744.1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2015年・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ιeεii ft s(∣-9Λ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1亿元,其中,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下降20.5%和20.5%,企业所得税增长14.8%。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36亿元,较上年下降2.2%β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3.2%科学技术支出下降60.7%教育支出下降6.4%,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下降113%,卫生健康下降30.3%,城乡社区支出增长3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7%,节能环保支出下降23.2%β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1.1767万亩,比上年增加4.1%;油料播种面积0.67万亩,下降6.05%;蔬菜播种面积6.73万亩,增加1.67%.全年粮食产量14.28万吨,比上年增长6.4%,其中,夏粮8.20万吨;秋粮6.08万吨.表1:202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28.87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其中,规模以上皿缗加值增长28.4%φ全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62.76亿元,较上年增长28.9%o 其中,轻工业总产值105.2亿元,增长11.25%;重工业总产值1857.6亿元,增长30.16%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81.5%.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业务收入27.69亿元,比上年下降10.6%β实现^润总额0.99亿元,比上年下降74.8%o全年建筑业完成产值256.7亿元,增速为5.3%,增加值76.81亿元,增速为4.1%;区属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口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9.54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1.47亿元,签订合同额1.6亿元.2015年.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增速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1%β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7%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1.6%.2015年-20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全年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5%具中工业投资下降4.6%,民间投资增长5.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19.8%o全年区属房地产开发投资96.95亿元,比上年下降29.6%β其中:住宅投资75.11亿元,同比下降29.9%;办公楼投资0.69亿元,同比下降31.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0.3亿元,同比下降21.8%;房屋施工面积853.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商品房销售面积76.7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1%β表年房地产开发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7.5%。

长安区旅游总体规划2008—2025

长安区旅游总体规划2008—2025

长安区旅游总体规划2008—2025 长安区旅游总体规划2008—2025发布日期: 2010-05-10第一章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1.1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与确立长安区在西安市乃至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地把握旅游发展动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积极的旅游发展战略,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引导长安区旅游走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诸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全面发展道路。

1.2全面考虑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市场需求及其特征,深入发掘长安区旅游发展潜力,充分研究、利用本区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胆创新,突出地域和文化特色,活化当地旅游产品,营建活跃的旅游发展环境,增强长安区的旅游吸引力与影响力,提高其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

1.3以西安市“四化”发展理念为指导,从西安大都市圈的宏观视野来研究、规划长安区的旅游发展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该地区旅游产品开发、客源市场开拓、旅游要素配置及旅游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和实施项目。

1.4注意旅游发展与区域生态及人文环境的协调共生关系,坚持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科学发展的原则,对山区、塬区、川道区的山体、林体、水体、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制定严格的保护、恢复和开发利用措施,强调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文化保护、社区共建的动态和谐,为长安区的旅游发展创造生态化、人文化的积极条件。

1.5借鉴国内外旅游规划的先进理念与技术方法,结合当地旅游业实际发展情况,探索适合于长安区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方法,注重长安区旅游发展的整体稳升和旅游产品谱系的更新改造。

第2条规划原则2.1可持续发展原则。

2.2可操作性原则。

2.3前瞻性和适度超前发展原则。

2.4有利于西安市和长安区社会经济发展原则。

2.5统一规划、统筹管理的综合性协调原则。

2.6区域联动、互利共赢原则。

第3条规划依据3.1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西安市长安区城市化分析

西安市长安区城市化分析
10
二·建国后城镇化发展 1.顺利起步阶段(1949——1957年) ◆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长安区城市化 水平不到10%,全国城城市人口也只有 10.6%,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达到 16%,发达国 家城市化平均水平超过50%。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看到了与其 他国家的差距,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开始恢复国民经济,制定了“一化三改” 的目标计划。 ◆ 国家对西北地区的大规模投资和重点 项目建设,在陕西安排了50个大中型工业 项目。1957年与1952年相比较,陕西的燃 料工业增长了26.7%,电力工业增长了 99.2%,机器制造工业增长了79.1%, 化工工业增长的幅度最高达到248.1%。 陕西重工业化结构的初步形成,不仅为发 展国民经济奠定了初步基础,也为西北工 业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 在这种发展的大形势下,长安区的经 济呈现明显发展趋势,城镇人口增加,城 镇化顺利起步。
14
15
四、长安区的城市化特征
长安区的城市化特征,既有全国城市化的共性, 也有其特性。 1、政府主导城市化发展进程。 从1949年以来,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对城市化 进程具有重大影响。长安区的城市化自然能 也离不开这个特征。例如:1958年,国家开 始实施“大跃进”,长安县普遍成立人民公 社,在此期间,重工业畸形超速发展,城镇 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扩大,长安区的城 镇化水平提高了2%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约 18%。
9
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发展阶段(1840——1949年)
1840年以后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封 闭的大门被打开,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城市 化进程在曲折中发展。长安区作为一个历史发 展悠久的县城自然会受到资本主义浪潮的影响。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下,长安区的发展呈现 出和中国大部分城市相同的形态——二元畸形 的结构。但由于西安市地处中国内陆地区,离 西方殖民者活动的租借地较远,虽有一定的工 ◆ 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合璧式别墅 商业发展,但和东部沿海其他地区相比发展数 量少,规模小,城镇化进程缓慢,畸形状态没 东部地区严重。 ◆ 1912年清政府倒台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 展,在北洋军阀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 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经济落后,长安区城 镇化发展处于举步维艰之中,城市化水平很低。 除此之外十年内战和八年抗日战争也影响着长 安区城市发展。

西安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调查分析——以西安市南郊长安区为例

西安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调查分析——以西安市南郊长安区为例
西安 市长安 区规 模化发 展“ 家乐 ” 农 旅游 至今 已有 5

} 嘲 t

。 :

、 ,


年, 目前已成为长安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为了更 好地了解“ 农家乐” 发展的现状 , 使这一旅游形式更好地
服 务于 当地经 济 , 于 2o 4月在长 安 区进 行 了实 笔者 08年 地调查 , 查 内容包括 对游客 和村 民调查 , 当地 政府 调 走访 部 门以及笔者 的亲 身体 验 。通 过 调查 , 们 了解 到 长安 我
不便 。
表 1 游 客 到长 安 “ 家 乐 ” 交通 方 式 调查 结 果 农 的
给予了充分重视 , 农家乐” 将“ 旅游经济 的发展列入长安
区新农 村建 设 重 点项 目。对 “ 家 乐 ” 游进 行科 学 规 农 旅
划、 合理布局, 加大资金投入, 重点扶持 , 5年内重点扶持
乡土性 、 知识性、 娱乐性、 参与性、 高效益性等特点 。国 内外的许多学者曾经对“ 农家乐” 旅游做过一些相关研 究 】 。西安市周边地 区的“ 家乐” 农 旅游在西北地 区 有一定的代表性 , 笔者在实际调查 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
些分析 研究 。
1 西安 市长 安 区“ 家 乐” 展概 况 农 发
户, 占全市 的 4 % 。2o 8 05年“ 五一 ” 黄金周 7天全 区农家

■ ; 奢 ≤ , 再 。 1 . ‘

瞄。 铹吨 §

l | {



l 菇 l ≯ 0 u
乐共接待游客 3 万人 , 旅游收入 3 万元。这些村子的共 0 同特点是都依靠秦岭北麓优美的 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

秦岭北麓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以长安区农业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秦岭北麓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以长安区农业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到广 泛 应 用 的 一些 面 向 区域 性旅 游 资 源 管 理 的 : 具体 系还 包 括 : I M( 游 客 影 响 管 理 )、 V A MP ( 游客活动管理程序 ) 、 R O S ( 游 憩 机 限定 值 的 范 畴 。研 究 者 普 遍认 识 到对 同一 环 境 而 言 , 不 同 旅 游活 V 动 强 度对 环 境 的 影 响 是 不 同 的 .环 境 的 承 载 力 也 绝 不 是 环 境 系 会谱 系 ) 、 T O MM( 最优化旅游管理模型 ) 。 它 们 虽 然在 机构 设 置 、 政策 、 程序上千差万别 . 但 都 描 述 了一 种 自然 资 源 和 游 客 体 验 的
对 秦岭 地 区生 态 资源 开发 模 式 . 探 寻“ 经济一 社 会一 环 境 ” 和谐 发 展 的合 理 路径 。 [ 关键词 ] 农业生态; 循环经济 ; 规 模 经 济
d o i : l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6 7 3—0 1 9 4. 2 01 3 . 1 4 0 3 1
[ 中图分类号]F 5 9 0 .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3 — 0 1 9 4 ( 2 0 1 3 ) 1 4 - 0 0 5 2 - 0 3 统 中各 子 系 统 承 载 力 的简 单 加 总 。T E C C不 再 看 作 是 一 个 确 定
出, 承载 力 随 着 自然 和 生物 环 境 的相 互作 用状 态 的变 化 而 发 生 变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2 7
在 美 国学 术 界 对 r E C C 的理 解 已 经 超 越 了 寻 找 一 个 精 确 的
满 意状 态 和 最 低 可 接受 条件 的限 度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安区旅游总体规划概况
在广袤富饶的关中平原,近年来有一个名字日益引人注目,那就是长安。

作为西安最具活力的发展副中心,长安的闻名不仅仅在于他积淀了几千年古代文明的丰硕记忆,也不仅在于他见证了十三个王朝的风雨兴衰……长安凭借着大自然赐于其无可比拟的种种优势,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历史,用经济、生态、文化、科教“四强区”的强劲脉搏向世人展示出了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问计于贤
长安要做生态旅游大蛋糕
在西安大都市圈的整体定位中,长安丰富的山水资源和近邻主城区的地缘优势为其协调发展创造了许多机遇。

如何挖掘潜力,激活旅游大区的各类资源,优化配置,为长安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新区注入持续发展的生机活力,长安吹响了全力打造关中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号角。

“长安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激发活力,科学定位,做强品牌,让旅游成为长安区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人民群众致富增收的新亮点,恳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建议……”
昨日上午,西安市旅游局组织召开的“长安区旅游总体规划评审会”吸引了众多省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

专家学者们从长安在西安乃至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出发,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把握旅游发展方向,实施积极的旅游发展战略,从西安大都市圈的宏观视野来研究、规划长安区的旅游发展定位,科学安排全区旅游产品开发、客源市场开拓、旅游要素配置及旅游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和实施项目。

提出要深入发掘旅游潜力,充分研究、利用本区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胆创新,突出地域和文化特色,丰富旅游产品,营建活跃的旅游发展环境,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旅游品味和知名度。

旅游项目的开发上,长安将全力打造集自然观光、历史文化、温泉度假、生态探秘、文化体验、登山探险、科技教育、宗教朝拜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品味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等特点,在发展中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文物类旅游资源交相辉映、互为补充,物质和非物质类旅游资源相得益彰。

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层次和品味,长安将从打造特色品牌和提升竞争优势出发,以休闲体验类旅游产品开发为重点,以历史文化及观光类旅游产品为核心,逐步形成文化类(含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自然类(含自然观光、生态旅游、农业体验、康体健身)及科教类旅游产品协调发展、互为补充的有机系统和完整的发展格局。

预计到2025年规划期末,长安区的旅游人次规模将达到141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8.06亿元。

科学规划
推出“一轴两带四区十五片”布局
从2008-2025年,长安旅游产业整体布局将围绕一轴、两带、四区、十五片区的布局展开。

“一轴”:依托贯穿南北的子午大道,将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有机串接,形成由西安古城区过渡到长安区内历史文化景观并延伸至秦岭北麓生态文化景观的一条时空轴线,即长安区旅游发展主轴线。

“两带”:潏河文化休闲旅游带,是长安旅游区的“门户空间”及现代产业集中区。

环山休闲度假旅游带,是长安区与区外旅游区有机联系的主要通道,形成了全区的交通中转中心,也是保护秦岭山麓生态环境的控制界线,是长安区的绿色通廊。

“四区”:昆明池遗址文化旅游区,是一个以古都遗址文化、主题公园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板块;少陵塬陵墓遗址旅游区,是一个以自然观光、陵墓遗址文化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板块;沣峪—子午古道生态文化旅游区,是一个以历史文化(古栈道文化)、自然观光、历史探秘、科考探险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的特色旅游板块;祖庭朝拜—生态探幽旅游区,是一个以祖庭朝拜、自然观光、民俗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板块。

“十五片区”:一是杜陵—少陵旅游片区,主要开发文物遗址类旅游产品、自然旅游类旅游产品。

二是杜公祠—牛头寺—杨虎城陵园旅游片区,主要开发名刹古寺旅游产品和红色旅游产品。

三是清凉寺—井勿幕陵园旅游片区,主要开发名刹古寺旅游产品和红色旅游产品。

四是香积寺旅游片区,主要开发祖庭文化旅游产品。

五是兴教寺、华严寺旅游片区(含樊川),主要开发祖庭文化旅游产品。

六是航天基地旅游片区,主要开发科技、教育类旅游产品。

七是昆明池旅游片区,主要开发文物遗址类旅游产品、主题公园旅游产品。

八是东大温泉度假旅游片区,主要开发温泉度假类旅游产品。

九是秦岭野生动物园—上王村“农家乐”旅游片区,主要开发主题公园旅游产品和乡村旅游产品。

十是高冠峪—祥峪旅游片区,主要开发自然观光和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

十一是沣峪生态旅游片区(牛背梁保护区部分),主要开发自然旅游、生态旅游类旅游产品。

十二是青华山—子午道、子午镇旅游片区,主要开发文物遗址类旅游产品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十三是太兴山—嘉午台旅游片区,主要开发自然旅游、生态旅游类旅游产品。

十四是翠花山旅游片区,主要开发自然旅游、生态旅游类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十五是南五台旅游片区,主要开发祖庭朝拜、自然观光和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

以上“一轴、两带、四区、十五片区”布局的建设开发,还将与周边旅游区实现产品互补,客源相通。

并注重与西安全市的旅游衔接,成为全市大旅游的重要区域。

做强产业
准确把握未来旅游发展脉搏
与会专家们认为,长安的旅游业作为未来区域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成为提升陕西旅游格局的重要板块。

长安2008-2025年旅游规划思路正确,指导性操作性强,板块格局清晰,产品设计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符合长安发展实际,是目前陕西旅游类项目成功的规划的范本之一。

参加会议的长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兰东明表示,各位专家学者评审的真知酌见为长安旅游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明确的方向,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下一步要继续对方案进行修订完
善,同时加大各项工作力度,按照规划方案的定位和步骤,尽快启动建设一批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将规划蓝图变为现实,并迅速转化为长安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

同时将充分发挥长安的生态、空间、区位等后发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休闲旅游业、宗教文化业和生态科技观光业,把长安早日建设成为关中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西安都市休闲区。

市规划局
旅游规划方案内容完整、客观合理,符合现代城市旅游发展的规划要求。

在管理模式上,充分考虑到了城乡统筹规划,真正让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惠。

建议应对防灾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并对重点项目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市建委
长安区在旅游规划方案实施中,要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整个规划紧密结合,以符合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求,同时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长安应在规划设计中不断深化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人来长安旅游观光。

市环保局
长安的旅游规划方案要严格按照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实施方案,充分考虑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对旅游景点、景区进行合理的设置,力求与周围生态环境、山水景观的协调发展,通过尽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用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指导全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市发改委
长安的规划方案切合实际,想法和思路非常好,要按照规划的总体要求对项目进行包装,与西安市旅游总体规划紧密结合,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将长安的旅游品牌推向外界,不断提升长安旅游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