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__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__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3: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下图为西南某地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现橡胶林( )A.蒸发量减少B.下渗量减少C.径流总量增多D.气候更加湿润2.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土壤肥力下降C.生物多样性增加D.自然灾害减少1题,橡胶林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水的下渗量则会减少;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从这个角度考虑径流总量不一定增多;由于橡胶林降水减少了,蒸发量增大,气候会更加干燥。

第2题,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

2.B下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目前b、c地区的森林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乱砍滥伐B.兴修水利C.建设宫殿和陵墓D.开荒设厂4.图中a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是( )A.植树造林B.建立保护区C.退耕还林D.禁止人类活动3题,b、c地区是我国主要林区,目前b、c地区的森林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乱砍滥伐;兴修水利对森林破坏少,不是主要原因;c地区破坏是在清朝以后,与建设宫殿和陵墓无关;b在西南山区,工业很少,开荒设厂不是主要原因。

第4题,图中a地区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保护区;该地是高寒气候,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植树造林;该地主要是放牧业,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应是退耕还草;应禁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4.B5.下图为热带雨林参与水循环示意图,其中甲表示雨林的蒸发和蒸腾作用,乙表示大气降水,丙表示海洋蒸发。

图中表明( )A.热带雨林为全球的水循环提供了50%的水量B.热带雨林所涵养的水量占全球的绝大部分C.热带雨林对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具有重要作用D.热带雨林的绝大部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直接回到了海洋,它可以吸纳滞蓄大量的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把水分重新返还到大气中形成云雨。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小页练习题 后附答案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小页练习题 后附答案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1.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环保功能:2.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4.雨林被毁的原因:5.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一、选择题读右图(图1),回答1~2题。

1.该图反映的森林具有的作用是A .净化空气B .防风固沙C .保持水土D .保护农田2.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水文特征变化的是①河水含沙量增加 ②河道淤浅 ③水患加重 ④结冰期延长A .①④B .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3.热带雨林形成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的原因是A .群落生产力高B .生物循环旺盛C .全年高温多雨,生长不间断D .生物残体很快遭到分解4.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土壤肥力高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改为种植橡胶林后A.蒸发量增多B.下渗量增加C.地表径流量减少D.气候更加湿润6.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土壤肥力上升C.生物多样性减少D.自然灾害减少7.雨林植被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是A .土壤B .地下水C .地上植物体D .枯枝落叶8.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①迁移农业 ②迁都巴西利亚 ③大规模的农场开发 ④商业性伐木 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⑤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9~10题。

9.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0.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 .生物残体分解快B .植物生长速度快C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新华社消息:中国科考队于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公里的科学探险考察,27日返回北京。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森林为例.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森林为例.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单选题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2.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关于破坏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的迁移农业B.商业性伐木C.采矿修路、城镇建设D.建立自然保护区3.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下列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应该开发,因为那里的人民生活贫困,需要砍伐树木发展经济,所以不应该保护B.应该保护,因为热带雨林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所以不能开发C.应该先开发,再保护D.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适当进行开发近几十年来,云南省大片的原始森林遭砍伐,改为种植橡胶、茶叶等经济作物。

完成下列各题。

4.云南省橡胶、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适宜B.交通条件改善C.市场需求变化D.科学技术发展5.橡胶园种植面积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农业结构变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C.土地资源减少D.农民收入增加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①增加木材产量②改善生态环境③增加农民收入④调整农业结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

研究发现,油棕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

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

8.依据材料推断( )A.油棕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B.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能避免雨林生态恶化C.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D.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相互矛盾,不可协调9.油棕产业链中( ) A.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B.棕榈油榨取工业宜靠近原料产地C.油棕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D.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习题及答案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习题及答案

第二讲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一一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基础题组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

最新数据显示巴西亚马孙雨林2 015年流失面积比2014年多出16%。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导致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政府和民众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境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4.结合巴西轮廓图(下图)相关信息,巴西政府大力开发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是由于()A.人地关系不协调B.内河航运便利c .水热资源丰富 D.地形平坦易开发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

下图为雄安新区核心范围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白洋淀在新区发展中可发挥的主要功能为()①提供水资源②净化水质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调节气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白洋淀未来开发利用中,最适宜建()A.生态保护区B.水运中转区C.湖景住宅区D.产业承接区提升题组下图示意1 9 9 0 —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曲大祥洲陷蛰洲| 19M—2(MC^ ■颂(」如饵年7.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二氧化碳减少B.全球降水增多C.冰川体积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8.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信的是()A.伐木与深加工 B .开发矿产资源C.从毁林到造林D.禁止砍伐森林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湖泊,也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

高中地理必修3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 练习与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3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 练习与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3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 练习与解析1.目前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是 ( )A .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B .刚果盆地雨林C .印尼群岛雨林D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雨林思路解析:当今世界现存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其中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其中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面积最大。

答案:A2.亚马孙热带雨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 ( )A .1/2B .1/4C .1/3D .1/5思路解析: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通过光合作用吸收2CO ,释放2O ,深刻地影响着大气的碳氧平衡。

据科学家估算,亚马孙热带雨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

答案:C3.来自于亚马孙雨林自身的水量能占到亚马孙河流域降水量的 ( )A .50%B .80%C .30%D .20%思路解析:森林能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还到大气中,形成云雨。

亚马孙河流域降水量的50%由该地区雨林自身产生。

答案:A4.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是 ( )A .土壤B .热量C .水分D .植被思路解析:在热带雨林地区,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使得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

答案:D5.被称为环绕地球“绿色腰带”的是 ( )A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B .温带地区的温带落叶阔叶林C .亚热带地区的常绿硬叶林和常绿阔叶林D .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的热带雨林思路解析: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它们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

专题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预)(解析版)

专题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预)(解析版)

【梳理归纳】一、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1.重要作用:既是重要的,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又是不可替代的,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答案】自然资源环境资源2.森林分布3.现状:世界森林面积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答案】减少热带原始林【注意提示】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得以大面积保存。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影响大气中的,有“地球之肺”之称。

2.促进全球,调节全球。

3.世界宝库。

【答案】碳氧平衡水循环水平衡生物基因【注意提示】世界最大雨林——亚马孙雨林的成因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地区。

①赤道穿过亚马孙河流域的中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高温多雨;②亚马孙河流域地势平坦宽广,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③亚马孙河流域南、西、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④南美洲北宽南窄,略成倒三角形,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南美大陆的最宽处。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势:强烈,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脆弱性的表现(1) 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土壤一般很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最容易遭受破坏。

【答案】光合作用生物循环有机质分解淋洗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注意提示】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在茂密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相同的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破坏(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2.开发计划(1)修建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政策“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和财政包袱。

【答案】人类的开发人口增长和贫困亚马孙横贯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当前背景下,应该把放在第一位。

高中地理必修3 课时提升进阶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3 课时提升进阶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答案+解析)

课时提升作业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84分)1.(2018·广东学测)不属于热带雨林中森林主要环境功能的是( )A.调节气候B.维护碳氧平衡C.防风固沙D.保持水土【解析】选C。

雨林环境的主要作用有调节气候、维护碳氧平衡、保持水土等功能;雨林区植被茂盛,降水丰富,防风固沙不属于雨林环境的主要作用。

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结合下图回答2、3题。

2.从图上看,巴西雨林的环境效益有( )①净化空气②涵养水源③降低风速④吸烟除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林受人类破坏相对较小因此保存相对完好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解析】2选A,3选A。

第2题,读图可知,植物吸收CO2,放出O2、H2O,说明其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风、径流经过雨林后有减小的趋势,说明其具有涵养水源、降低风速的作用。

第3题,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是由于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

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

4.(2018·东营高二检测)下面图示区域西部山区是我国重要的林果业基地,也是重要生态保护区。

图示区域西部森林的环境效益是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防风固沙,减轻东部地区的风沙危害③净化空气,吸烟除尘④调节气候,减轻东部地区寒潮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该区域的西部是山地地形,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同时该区域位于京津地区的冬季风的上风向,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有利于减轻东部地区的风沙危害。

该区域西部主要为山地,工业不发达,空气较好,森林吸烟除尘作用小;该山地海拔较低,森林对减弱寒潮强度的作用较小。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的两种类型分别是()①热带雨林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 ④亚寒带针叶林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在热带雨林系统中,你认为最主要而且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是( )区域生态环境建A.热带雨林的土壤层B.热带雨林的地上植物C.热带雨林的动物D.热带雨林的根系1~2.解析:第1题,此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上最主要的两种森林,一种是分布在纬度较高(北极圈穿过)的亚寒带地区,另一种是分布在纬度较低(赤道穿过)的热带地区,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为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

第2题,此题考查雨林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雨林看起来很茂密,但事实上,雨林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所以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答案:1.D 2.B3.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主要是指其贫瘠土壤、脆弱生态环境与沙漠相似,而非其他。

答案:A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

读下图完成4~6题。

4.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5.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大量水汽被带离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6.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4~6.解析:第4题,在光合作用下,热带雨林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被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基础题组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

最新数据显示巴西亚马孙雨林2015年流失面积比2014年多出16%。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导致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政府和民众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境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4.结合巴西轮廓图(下图)相关信息,巴西政府大力开发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是由于( )A.人地关系不协调B.内河航运便利C.水热资源丰富D.地形平坦易开发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

下图为雄安新区核心范围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白洋淀在新区发展中可发挥的主要功能为( )①提供水资源②净化水质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调节气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白洋淀未来开发利用中,最适宜建( )A.生态保护区B.水运中转区C.湖景住宅区D.产业承接区提升题组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二氧化碳减少B.全球降水增多C.冰川体积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8.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信的是( )A.伐木与深加工B.开发矿产资源C.从毁林到造林D.禁止砍伐森林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湖泊,也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

博尔塔拉河和精河是艾比湖的主要水源。

读艾比湖湖泊演化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面三题。

9.(2017河南三市联考)20世纪80年代,艾比湖的面积大约是( )A.70 km2B.700 km2C.1 700 km2D.2 700 km210.(2017河南三市联考)据图判断精河河口三角洲的推移方向是( )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11.(2017河南三市联考)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上游修建水库B.大力植树造林C.发展节水农业D.退耕还湖12.(2018河北衡水金卷高三全国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4分)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云杉生产力的影响,需要对不同环境中的云杉生长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采样分析。

图中天山北坡的甲、乙、丙三地是某科研人员选取的部分采样点,调查显示,自西向东云杉分布的海拔由低到高。

(1)天山北坡的云杉针叶林被称为“荒漠中的卫士”,试说明理由。

(6分)(2)分析甲、乙、丙三地的云杉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

(6分)(3)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气候变暖使云杉的生产力有所提高,请分析原因。

(6分)(4)野外调查时,为反映云杉生产力与自然环境要素关系的真实性,需要对采样地点进行挑选。

请你设计一个比较恰当的采样点挑选标准。

(6分)13.(2017河北唐山高三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白洋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的。

湖淀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该湖是经历了地质时期万年以来的演变而形成的。

由于众多河流入淀之势,犹如“汪洋浩渺,势连天际”,故称白洋淀。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唯一常年积水的一个浅水型淡水湖泊,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被誉为“华北明珠”。

现在看来,白洋淀湿地系统的环境演变,不仅涉及淀区本身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而且也与上游的水资源开发、植被覆盖以及水土流失情况有很密切的关系。

(1)推测白洋淀由古湖淀范围缩小到现代湖淀范围的自然演变原因。

(8分)(2)简述白洋淀湿地对维持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的主要作用。

(8分)(3)现如今,为促进白洋淀流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从①生态、②经济、③社会三方面任选其一,提出“针对该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6分)答案精解精析基础题组1.B 亚马孙雨林分布面积广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有关。

2.D 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而实施的,仅依靠迁移农业是无法脱贫的。

3.A 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使当地受益,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4.A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西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西北部人口与城市分布较少;结合巴西自然特征可知,其东南部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森林资源缺乏,西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森林资源丰富;两地区资源与人口分布不协调,反映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故要开发热带雨林,则A正确。

内河航运便利、水热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易开发都不是巴西政府大力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主要原因,故B、C、D 错误。

5.B 白洋淀为天然湖泊湿地,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水资源、净化水质以及调节区域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湿地的生态效益,与新区发展关系不大。

6.A 白洋淀作为湖泊湿地可以适当发展生态旅游,但需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白洋淀水域面积小,服务范围小,不适宜作为水运中转区。

发展湖景住宅、承接产业转入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提升题组7.D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的功能,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读图可知,世界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8.C 由图可知,亚洲森林面积先减小后增大,原因是经历了从以前的毁林到现在的造林的变化。

9.B 结合图示信息知,艾比湖在20世纪80年代形状大体为长方形;结合比例尺可知,其长约为35 km,宽约为20 km,故其面积约为700 km2。

故选B。

10.B 结合精河入湖流向判断三角洲推移方向。

11.C 为防止艾比湖进一步萎缩,应防止入湖水量进一步减少,其中节约用水是最有效的措施。

12.答案(1)云杉对附近地区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作用;该地区地处两大干旱荒漠盆地的中间地带,云杉有力地维护调控荒漠地区的生态平衡;云杉保护山区农林生产和牧业基地的生产活动。

因此被称为“荒漠中的卫士”。

(2)甲地位于天山北坡的西段,是天山朝西开口的河谷地带,是来自大西洋暖湿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水分条件优越,所以云杉分布的海拔较低;乙地和丙地位置偏东,位于大陆内部,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越来越少,相同海拔上的降水量越来越少,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所以云杉分布的海拔越来越高。

(3)在比较寒冷的环境下,温度的升高可以促进植物代谢过程,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温度的升高可以促进有机物分解,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温度的升高还能延长植物的生长期,使植物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光合作用产物,从而提高生产力。

(4)云杉分布比较多,能形成成片的天然林;林地没有明显人为或自然的破坏和干扰;林地附近没有明显人为或自然的破坏和干扰;林地附近有气象站,能提供可靠的长时间序列的气象观测资料。

解析第(1)题,结合云杉对气候、水、生态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行说明。

第(2)题,根据影响林地分布的条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进行分析。

第(3)题,结合气候变暖对生物自身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进行说明。

第(4)题,结合设问中信息及设问指向,采样点应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并具有较长时间的气象资料。

13.答案(1)气候向暖干转变,区域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补给减少(湖泊面积缩小);(4分)山前洪积扇范围扩大,地势有所增高及入淀河流挟带物质增多(湖泊面积缩小)。

(4分)(2)具有抵御水旱、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改善气候(温湿状况)及美化环境等作用;(6分)利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与保护生物多样性。

(2分)(3)①生态:合理规划流域用水,确保生态用水量;严格管理入淀水质,防止湖水污染;开展湖泊治理,提高湖泊水质(枯水期进行生态补水,加强上游区域的育林护林);等。

(6分)②经济: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增施有机肥)防治水污染;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工业污水治理(工业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利用量);控制水产、旅游业规模(节约用水、加强绿色产业发展);等。

(6分)③社会:加强法规宣传,确保有法可依;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加强执法管理,确保违法必究(加强节水技术使用,可适度调水,提倡绿色与共享发展);等。

(6分)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白洋淀是在冲积扇低洼处,大量河流注入形成,因此其面积减小的自然原因要从降水少、地表径流补给减少以及地势增高等方面回答。

第(2)题,从湿地的生态效益角度分析。

第(3)题,注意答题内容与所选的内容要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