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推荐五篇.doc

合集下载

阳朔西街导游词_阳朔西街导游词介绍5篇

阳朔西街导游词_阳朔西街导游词介绍5篇

阳朔西街导游词_阳朔西街导游词介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本文库搜集的阳朔西街导游词介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阳朔西街导游词介绍(一)西街是阳朔最有历史的街道。

西街始建于1674年,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的路面,用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

阳朔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阳朔最早的接触和融合地。

现在的西街,虽然已经成了阳朔主要的旅游服务街,西街人仍保持着忠厚淳朴的品格。

西街是阳朔最有历史的街道。

西街始建于1674年,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的路面,用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

当年的十字街部分是县城繁华的商业中心,四大商家各踞十字路口一角。

这里有经营日杂烟酒的万利祥,有经营南货土产出名的陈公兴,另有蒲同昌和元安商号,都是实力雄厚的粤商,是阳朔商界中的大款。

另外本地商家刘来兴等,他们对阳朔的经济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抗战胜利后,十字街商业中心逐步走向衰落。

早期的西街西段由于城墙围住,并不像今天这样直通公路边的膏泽峰下。

要从西街出城须经过江西会馆对面一段小街叫西横街的折向正西门才行,所以说西横街实际上也是西街的组成部分。

后来,修了桂林至荔浦的公路后,为从西街方便出城便将城墙拆开一段直接公路,并在旁边修建有最早的汽车站。

当时,为适应潮流,遂把从东边直到西城边的一段改称西马路。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叫西街,只是文革期间因避忌"西"字而改称东风路,取其"东风压倒西风"之意,直到1982年才得以恢复旧名。

阳朔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阳朔最早的接触和融合地。

1917年左右基督教传入阳朔,由李绍庚夫妇主持传教,地点在西街东段一带租一间民房进行,有数十人入教。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

导游词解说阳朔西街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解说阳朔西街。

阳朔西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是一条蜿蜒的街道,全长大约是517米。

阳朔西街是阳朔古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也是许多游
客前来逛街购物的必经之地。

阳朔西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这里是一个商业繁荣的集市。

在宋朝时期,阳朔成为了一个起义的据点,许多起义军在这里集结。

到了明朝,阳朔开发旅游资源,很多商家开始在西街开设商铺,街道因商铺林立逐渐繁华,成为了当时的一座商业繁荣之地。

现在的阳朔西街保持了古时候的特色,许多老店铺还是在这条街道上营业。

你可以在这里买到各式各样的传统特色手工艺品、当地土特产、纪念品和玩具。

在阳朔西街,你也可以找到一些现代化的商场和大型餐厅,为所有游客提供良好的购物和美食体验。

阳朔西街最吸引人的是它的美丽。

街道两侧是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建筑,不仅保留了传统的中式文化,也有一些西式建筑。

街道的北端是民族风情广场,这里有壮家人民衣着的特色表演,让游客了解当地文化风情。

阳朔西街的最佳时间是下午和晚上。

下午时大多数商铺会开门迎客,晚上时,街道两旁的石灯稍稍亮起,加上霓虹灯的搭配,是一个浪漫的夜晚的好去处。

你可以沿着街道闲逛,转
弯拐角,看到很多吸引人的景点和地方,可以拍下一些美丽的照片,留作纪念。

最后,提醒大家在游览阳朔西街时,请注意自己的财物安全,不要携带太多现金,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与旁边的警察、商家或志愿者寻求帮助。

这就是关于阳朔西街的介绍,希望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帮助和启示。

谢谢大家的聆听!。

阳朔西街导游词介绍5篇

阳朔西街导游词介绍5篇

阳朔西街导游词介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阳朔西街导游词介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漫步荫凉的竹林、聆听清脆的水声,我们就到了小石潭。

来到那里的柳宗元留下了千古名篇《小石潭记》。

大家看,下方的水潭清澈透明,底部为一块石头,翻卷露出水面的像礁、像屿、像垒、像岩;水中的鱼儿像在空中游一样。

潭水来自西面曲折的小溪,朋友们,让我们静静的感觉这幽静深邃的景色吧。

欢迎来到小石潭,在小石潭这个幽静的地方,你们就跟随我这位知名度No。

1的导游一齐领会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此刻我们站在小石潭东面,当然,你们还没有见到小石潭,跟我来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写小石潭的,名叫《小石潭记》。

我们此刻在一片竹林前你们听到那水声了吗?听到了对吧。

柳宗元说这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我们穿过这片竹林就到了小石潭,你们想象中的小石潭是什么样的呢?跟我来,我这就带你们见识一下小石潭的庐山真面目。

当年柳宗元和吴武陵,龚古,他堂弟玄宗一齐来到这小石潭参观,还有崔恕己和崔奉壹一齐跟着同去。

我们脚下踩着的,就是柳宗元当年他们走过的路。

噢,太棒了!我们最后到达小石潭了!你们向下看,这就是小石潭,你们用手摸摸这水,有没有感觉到这水格外清凉,就是那种凉到心里的那种感觉。

这个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的高低,成为岩石,成为不平的岩石和平的岩石。

看看潭边,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那是何等的美呀!再看看水中的小鱼,水十分清澈,仿佛构成了鱼在空中游的景象,阳光找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这些鱼有时呆呆的,又会突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去去都那么敏捷,好像想要和你们一齐玩耍似的。

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啊,就是那边了!看看那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介绍广西阳朔西街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广西阳朔西街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广西阳朔西街的导游词范文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我将带您领略广西阳朔西街的风光与魅力。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广西阳朔。

阳朔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这个城市有着原始古朴、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一年四季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而西街则是阳朔城内最为热闹的步行街,也是来阳朔游玩的游客必去的地方之一。

阳朔西街位于阳朔县中心区,全长为517米,是一条广场、商店、酒吧和餐厅林立的步行街。

西街两旁的建筑物沿袭了广西壮、苗、瑶等少数民族风格,更是融入了广府建筑和欧洲建筑的特色。

因此,整个步行街的建筑风格独特、美丽而引人注目。

在平静的阳光下,我们可以愉快地漫步在西街上,看到很多特色小吃摊位在路边,试着品尝当地有名的美食——阳朔米粉。

在这里,您还可以尝到糯米饭团、糖葫芦、豆腐脑和炸鸡腿等美味佳肴。

而且当您在这里享用美食时,会发现西街的美食摊位也和建筑一样具有文化特色,装饰着贺对联,流露出古朴的韵味。

当您在古香古色中稍作休息时,您还可以在街头看到一些特别的表演,如民间舞蹈、魔术、手绘等。

在这里您还可以扮一下主人公,在拍照点留下美丽的回忆;或者前往艳丽的小花园休息、拍照。

而最为惹眼的地方,就是西街中段有座类似猴子的铜雕,也是许多旅游者爱拍照的地方。

除此之外,在西街上还有许多老店,可以称得上是阳朔老字号了。

有经营了近百年的银楼,有以中草药保健和医治宝宝湿疹为主的药店,还有富有广西特色的纪念品店。

在这一切之中,您肯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特别纪念品。

在这个商业繁华的地方,您也能体验到阳朔人的独特风情。

阳朔人主张早起早睡,他们重视健康、文化、生活品质。

这些美好的风俗,在西街的各个角落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年的阳朔水灯文化节、瑶族年等重要民俗活动,都在此处举行。

最后,让我再一次邀请您们,走过这条广西阳朔西街。

我相信您会在这里留下美好的回忆和喜悦。

让我们用心体验、用心品味美好,一起享受这个美丽的城市和它的人民。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特色,阳朔西街还有很多其他的魅力。

广西阳朔导游词5篇

广西阳朔导游词5篇

广西阳朔导游词广西阳朔导游词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

那要怎么写好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西阳朔导游词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广西阳朔导游词5篇1阳朔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南面。

地处东经110°13′~110°40′,北纬24°38′-25°04′之间,东与恭城县、平乐县交界,南与荔浦相邻,西与永福县接壤,北与临桂县、灵川县毗连。

总面积1428.38平方千米。

20xx年末有人口299434人,其中壮族、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37760人。

县治地阳朔镇。

辖阳朔、白沙、福利、兴坪、葡萄、高田等6个镇金宝、普益、杨堤等3个乡,110个行政村。

阳朔建县始于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

在今阳朔地置尚安县、熙坪两县,属荆州始安郡,为阳朔建县之始。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县治由阳朔迁至今阳朔镇。

唐朝武德四年(620年),分阳朔县增置归义县,县治在今白沙镇旧县村北侧。

与阳朔县同属桂州辖地。

贞观元年(620_年),撤消归义县并入阳朔县。

为岭南西道桂州辖地。

五代十国阳朔为楚、南汉治地,属桂州所辖。

北宋大观元年(1120年),改桂州为静江府,阳朔由静江府所辖。

元朝十五年(1278年),改静江府为静江路,阳朔属静江路。

明朝洪武初年,改静江路为桂林府,阳朔属桂林府。

清朝,阳朔仍属广西桂林府。

民国二年(1920年)废府设道。

阳朔属漓江道,次年六月改桂林道。

民国十九年(1930年)桂林道废,阳朔属桂林民团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改属桂林行政监督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属直隶省政府。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五月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七月改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25日阳朔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阳朔县,属桂林专区。

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五篇

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五篇

广西阳期西街导游词五篇阳朔西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的一条步行街。

位于阳朔古镇中心,宽约8米,长近800米,略呈东西走向,东到滨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间与县前街、城中路交汇。

历经1400多年,是阳朔最古老最繁华的街道,也是阳朔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明城墙、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纪念馆等这些古老的建筑保存皆较完整。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五篇(一)阳朔位于桂林市南而63公里,是最早确定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是一座有20xx多年历史的漓江边最美的城镇,媲美桂林,游人如云。

阳朔历史悠久,人居历史逾五千年。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元)置县,城史己有140余年。

阳朔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南而。

总面积1428. 38平方公里,人口30万。

从桂林到阳朔,水路83公里,陆路65公里,水陆交通便捷,而且行程尽在自然山水画廊之中。

阳朔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百里山川,处于风景如画,时时秀色可餐。

真可谓是大地母亲赐予的丰厚礼物,东西文化交流的智慧结晶,尤其是它那四个一、八个景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这就是:一条漓江,一条桂阳公路,一条西街、一棵大榕树;八大景区为:1、世外桃源;2、银子岩;3、遇龙河景区;4、刘三姐歌好;5、高田望月;6、鉴山古寺;7、蝴蝶泉;8、聚龙潭........所有这些形成链带式的主体景观,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构成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阳朔仙境,如今的阳朔己真实地做到了形神兼备,靠自然之美引人,靠人文之美留人。

一位在阳朔西街生活多年的法国商人曾这般深情地表述他对阳朔的热爱:〃我还没有发现,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的生活能比得上这里的舒适与悠闲。

〃洋人眼中的〃阳朔休闲〃竟然如此地经典,沐浴着东方文化成长的我们又何尝不会更多一份钟爱呢?君不见?〃五一〃、〃十一〃、春节黄金周的桂阳公路上、广东、湖南、云、贵、川等地的自驾私家旅游车结伴飞驰而来;君不见?阳朔县城通往月亮山、大榕树、遇龙河景区的每一条路上骑车的背包人每天都是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君不见?银子岩、世外桃源,还有佛光普照的鉴山寺每天都是游客云集,络绎不绝; 君不见?著名导演张艺谋亲自执导的《印象刘三姐》生意火爆,每晚加演,还是供不应求;还有多少外国游客一踏进阳朔这块风光宝地,不呆上十天半个月,他们绝不忍离去所有这一切只诠释着这样共同的主题:阳朔,中国旅游的名县, 世界乡村休闲的经典,桂林旅游精品的超市,中国人的精神后花园!阳朔,的的确确是您的寻梦家园,休闲的胜地,度假的天堂。

介绍广西阳朔西街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广西阳朔西街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广西阳朔西街的导游词范文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咱们要一同走进的是充满魅力的广西阳朔西街。

西街就坐落在阳朔县城的中心,这可是阳朔最热闹、最有特色的一条老街。

它已经有着 1400 多年的历史啦,岁月在这儿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当您踏入西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色古香的建筑。

街道两旁的房屋大多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格,青瓦、白墙、红窗,透着一股古朴的韵味。

这些建筑虽然历经了风雨的洗礼,但依然坚固而美丽,仿佛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西街的路面是由石板铺成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而平整。

走在上面,您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质感,每一步都仿佛与历史在对话。

街道并不宽敞,但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了一种亲切而温馨的氛围。

西街可是个美食的天堂。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让您的味蕾尽情享受。

您看那香气扑鼻的啤酒鱼,鱼肉鲜嫩多汁,配上独特的酱料,那味道简直绝了!还有桂林米粉,爽滑的米粉配上香浓的卤水和酥脆的炸黄豆,一口下去,满足感十足。

要是您喜欢吃甜品,那就一定不能错过阳朔的艾叶粑粑,软糯的外皮包裹着香甜的馅料,咬上一口,甜在心里。

除了美食,西街的手工艺品也让人眼前一亮。

有精美的竹编、细致的刺绣,还有造型独特的木雕。

这些手工艺品都是当地工匠们用心制作的,每一件都蕴含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

您要是买上一件带回去,那可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份独特的回忆。

西街还是个文化交融的地方。

在这里,您能看到传统的中式建筑与现代的西式酒吧和谐共存。

白天,西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人们悠闲地逛街购物;到了晚上,西街就变成了热闹的不夜城,酒吧里传出动感的音乐,灯光闪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西街,您还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

当地的居民大多是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他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有时候,您还能看到他们在街头表演传统的歌舞,那欢快的节奏和绚丽的服饰一定会让您陶醉其中。

西街周边的景色也十分迷人。

走出西街,不远处就是美丽的漓江。

漓江的水清澈见底,两岸的山峰奇特而壮观。

广西旅游景点导游词

广西旅游景点导游词

广西旅游景点导游词广西旅游景点导游词1阳朔西街位于广西阳朔县城中心,全长517米,宽8米,大理石路面,呈弯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深厚。

荟萃各种旅游纪念品、小吃于街市。

其布满了异国情调的夜景更是风情万种,风俗浓郁。

阳朔西街又被戏称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镇建筑规模,但却显现着国际情调的人文景观。

这里的酒吧、饭店、网吧、工艺品书画店等装修风格大多中西合璧,有外语招牌,工艺品书画店、饭店、酒吧的服务员、一般居民以至于街上卖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就给西街染上了一笔异域颜色。

在西街的每一个角落,您会常常看到三五成群不同肤色的旅游者临街围坐在一起喝啤酒、品咖啡、玩耍谈天,还有那不受当地打算生育限制的中国母亲和西欧国家的父亲,领着混血儿在街上玩耍。

西街东头是漓江的重要口岸——漓江码头,旅客游完漓江后均从今处上岸。

上世纪80年月初,便有被当地人称为“背包老外”的外国自助旅游者间续来到阳朔。

他们逗留的时间短则三五天,长则一年半载,一般住三五个星期。

住的时间最长的是荷兰的麦克先生,他1991年来到阳朔,除了办签证以外,始终住在这里写作。

美国的杰米先生5年间来过8次,同是美国人的特里先生则一家4口住了10个星期。

他们到居民家租房住,自己买菜做饭,学做中国菜、学习中文,回国时还带走了全套的中国炊具、餐具,说是要常常做中餐。

美国人雷达先生说,阳朔风景美丽、空气新奇,又具城乡结合的特点,人们朴实友好,物价低廉,且当地会说英语的人许多,使我们这些“老外”在这里生活没有异域感。

雷达先生也一下住了半年。

近些年,来阳朔旅游的“背包老外”快速增加,每年都在6万人之多。

他们大都是同学、学者或打工族,多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

游人的增加刺激了阳朔旅游服务、旅游工艺业的繁华,特殊是西街、滨江路,仿西方旅游餐馆的旅店、咖啡馆、西餐馆就有几十家,专卖旅游工艺。

阳朔西街的店铺、摊点近千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五篇阳朔西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的一条步行街。

位于阳朔古镇中心,宽约8米,长近800米,略呈东西走向,东到滨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间与县前街、城中路交汇。

历经1400多年,是阳朔最古老最繁华的街道,也是阳朔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明城墙、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纪念馆等这些古老的建筑保存皆较完整。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五篇(一)阳朔位于桂林市南面63公里,是最早确定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是一座有20xx多年历史的漓江边最美的城镇,媲美桂林,游人如云。

阳朔历史悠久,人居历史逾五千年。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元)置县,城史已有140余年。

阳朔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

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人口30万。

从桂林到阳朔,水路83公里,陆路65公里,水陆交通便捷,而且行程尽在自然山水画廊之中。

阳朔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百里山川,处于风景如画,时时秀色可餐。

真可谓是大地母亲赐予的丰厚礼物,东西文化交流的智慧结晶,尤其是它那四个一、八个景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这就是:一条漓江,一条桂阳公路,一条西街、一棵大榕树;八大景区为:1、世外桃源;2、银子岩;3、遇龙河景区;4、刘三姐歌圩;5、高田望月;6、鉴山古寺;7、蝴蝶泉;8、聚龙潭......所有这些形成链带式的主体景观,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构成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阳朔仙境,如今的阳朔已真实地做到了形神兼备,靠自然之美引人,靠人文之美留人。

一位在阳朔西街生活多年的法国商人曾这般深情地表述他对阳朔的热爱:"我还没有发现,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的生活能比得上这里的舒适与悠闲。

"洋人眼中的"阳朔休闲"竟然如此地经典,沐浴着东方文化成长的我们又何尝不会更多一份钟爱呢?君不见?"五一"、"十一"、春节黄金周的桂阳公路上、广东、湖南、云、贵、川等地的自驾私家旅游车结伴飞驰而来;君不见?阳朔县城通往月亮山、大榕树、遇龙河景区的每一条路上骑车的背包人每天都是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君不见?银子岩、世外桃源,还有佛光普照的鉴山寺每天都是游客云集,络绎不绝;君不见?著名导演张艺谋亲自执导的《印象刘三姐》生意火爆,每晚加演,还是供不应求;还有多少外国游客一踏进阳朔这块风光宝地,不呆上十天半个月,他们绝不忍离去......所有这一切只诠释着这样共同的主题:阳朔,中国旅游的名县,世界乡村休闲的经典,桂林旅游精品的超市,中国人的精神后花园!阳朔,的的确确是您的寻梦家园,休闲的胜地,度假的天堂。

迷人的阳朔,正以窈窕淑女般的情怀,期待着您的光临!阳朔位于桂林市南面63公里,是最早确定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是一座有20xx多年历史的漓江边最美的城镇,媲美桂林,游人如云。

不到一公里的阳朔西街,位于县城中心,全长517米,宽8米,大理石路面,呈弯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浓厚。

荟翠各种旅游纪念品、小吃于街市。

其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夜景更是风情万种,风俗浓郁。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

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沈彬便对住在碧莲峰里的居民羡慕不已。

阳朔不仅田园风光如诗如画,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古建筑、古桥梁、名人纪念地摩崖石刻等,点缀于山水间。

最有名的要数阳朔古老的石板街--西街,街中有众多的工艺品店、书画店、旅馆、咖啡厅、酒巴、中国功夫馆,这里也是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其中外国人在此开店就有20多家,被称为洋人街。

由于西街男女老少都能说外语,故又把西街喻为"地球村",而且是中外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每年接待的中外游客达150万人次之多。

总之,处处是景的自然风光,古朴清秀的田园景致,惊绝天下的溶岩奇观,难以忘怀的"洋人"西街,阳朔之行绝对让你别有一番惊喜!古风犹存却充满活力的西街,其另一道特别吸引人的风景是中外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交流。

人们可在街上专门的商务外语学校学习,也可在酒吧、画店中交流。

中国人教外国朋友学习中文、书法、太极、烹任、象棋等中国文化,外国朋友在与中国人交流中,也把其本国的语言、文化传给了中国朋友,从而彼此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了"留学"。

那些外国游客,来到桂林,游罢漓江,在阳朔登岸,马上就会被西街吸引住了,与他们在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南京路表现不同,他们来到这里,解下行囊,和一杯啤酒或咖啡之后,竟然舍不得走了。

就有人在这里学习中国功夫中国话,就有人进入民办的"巴克兰"学校当外语老师,还有许多人与西街上的姑娘、小伙子谈恋爱结婚。

据说,以当地人口为基数来计算,西街的涉外婚姻比例之高,为全国之最。

洋人越来越多。

到1998年,发展到每天竟有1000多人在此逗留。

他们在西街上悠然踱步,悠然吃中餐或西餐,悠然与中国人或外国人聊天,租一辆自行车,信"马"游缰,悠悠然游览山光水色......洋人们悠悠然得如同在自己家乡的庭院里或田野上一样,西街上的人便也悠悠然的把他们当成了自家人。

今年夏天,西街搞了个"啤酒节",竟有那法兰西的一个爵士乐队,穿着燕尾服,不远万里而来,在朗朗的月光下,拨弦挥弓及鼓吹管,为晚会助兴。

还有为法国先生,不见其妻,却只见他和他的四个孩子,最小的一个还背在背上,父子五人,悠悠然地在西街转悠了好几天。

西街人戏称之为"国际超生游击队"。

西街是阳朔最有历史的街道。

西街始建于1674年,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的路面,用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

阳朔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阳朔最早的接触和融合地。

现在的西街,虽然已经成了阳朔主要的旅游服务街,西街人仍保持着忠厚淳朴的品格。

西街是阳朔最有历史的街道。

西街始建于1674年,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的路面,用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

当年的十字街部分是县城繁华的商业中心,四大商家各踞十字路口一角。

这里有经营日杂烟酒的万利祥,有经营南货土产出名的陈公兴,另有蒲同昌和元安商号,都是实力雄厚的粤商,是阳朔商界中的大款。

另外本地商家刘来兴等,他们对阳朔的经济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抗战胜利后,十字街商业中心逐步走向衰落。

早期的西街西段由于城墙围住,并不像今天这样直通公路边的膏泽峰下。

要从西街出城须经过江西会馆对面一段小街叫西横街的折向正西门才行,所以说西横街实际上也是西街的组成部分。

后来,修了桂林至荔浦的公路后,为从西街方便出城便将城墙拆开一段直接公路,并在旁边修建有最早的汽车站。

当时,为适应潮流,遂把从东边直到西城边的一段改称西马路。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叫西街,只是文革期间因避忌"西"字而改称东风路,取其"东风压倒西风"之意,直到1982年才得以恢复旧名。

阳朔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阳朔最早的接触和融合地。

1920xx年左右基督教传入阳朔,由李绍庚夫妇主持传教,地点在西街东段一带租一间民房进行,有数十人入教。

当时负责桂柳区段的英藉传教士陈法言等(系使用中文名)经常路过阳朔,均到李先生家探访,并在西街江西会馆大门处拉手风琴唱诗以吸引群众,进行布道,引得一街群众围观。

所以说阳朔西街的群众是最早接触洋人的。

李绍庚夫妇早年就读于梧州建道学堂(香港建道神学院在梧州设立的学校),毕业后到各地传教和教书为业,30年代始定居阳朔,"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爆发,沦陷区难民纷纷南逃,当时广西省政府成立了"难民赈济委员会",阳朔也相应设立了分支机构。

李先生出于教义博爱之心,积极参与赈济工作,负责难民收容事宜。

一天,在难民登记册上发现有来自上海商务印书馆的英文校对马泽生,李先生念及国难之际,有用人才沦为难民,实为可悲可惜。

通过面谈,请其为家庭老师,为自己子女教些英语,解决其生活问题。

当时西街一些商号老板闻讯后也将子女送来学习。

因求教人数逐步增多,家中容纳不下,马先生遂将课堂迁往广东会馆(马泽生系广东番禺人)继续教学。

使用的课本为正中书局出版,当时桂林中学普遍采用此书。

这就是阳朔有史以来第一个英语学习班。

学习班一个叫李春茂的英文进步很快,不久便用英文为西街上的"西林照相馆"设计了中英文的广告牌,受到称赞,可以算得上是西街的第一块英文招牌了。

国民政府南京中央研究院部分机构也南迁到达阳朔,大部分入驻西街尽头体育场后的中山纪念堂,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其中有历史及生物所的研究人员,他们的文化层次很高,也非常爱好体育运动,经常与当地群众举行篮球、足球演练和比赛。

另一南迁到达阳朔的群体是国民政府军官外语补习班。

该班为国民政府培训驻外武官和军事代表及翻译人员而设,有英、法、德、日、俄五个语种。

老师以中国人为主,也聘有部分外籍人员任教。

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竺可祯都曾到外语班作演讲和授课。

一时间碧莲峰下、西街处处外语声声,另有一番景象。

外语班在阳朔开办约半年,后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迁回南京。

除此之外,随迁到阳朔的尚有"敌国人民收容所",他们是德、日、意等国侨民。

驻桂林的美英盟军人员也经常到阳朔来,西街成了多国人员的集散地。

当时的阳朔县城由2500多人猛增至一万多人,人员纷杂,语言南腔北调、中西合璧。

这是阳朔西街在历史上曾经最辉煌的时期。

当时到阳朔的各界名人有何香凝女士、宋哲元将军、柳亚子、郭沫若、茅盾等一大批革命人士及文化名人。

艺术大师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都在西街住过,他们都创作了以阳朔和漓江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到阳朔游览时,在西街与一叫陈家晃的小学生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当时传媒誉为"爱国华侨与祖国同胞相聚,陈陈一家巧遇朔城相亲",为西街增添了一段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处于良好阶段。

50年代中期,一些援华的苏联及东欧国家的专家不时也到阳朔游览,这是解放后最早到阳朔的外国人。

当时苏联的著名油画家马克西莫夫以及一些摄影家都到过阳朔。

苏联的《鳄鱼》画报及《苏联画报》等刊物都发表有阳朔水东门码头及西街街景的美术作品和照片。

60年代到阳朔的外国人比较少,但作为贵宾的代表团游览阳朔还是有的,重要的有越南的胡志明主席、丹麦女王伊丽莎白、尼泊尔首相比斯塔及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一批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