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的制作流程
智能助听器信号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

智能助听器信号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智能助听器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和技术,帮助有听力障碍的人们恢复或改善听力的设备。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助听器正在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听力辅助设备。
本文将重点讨论智能助听器信号处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一些智能助听器常用的信号处理技术。
一、背景介绍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约有5%的人口(约3600万人)患有中度至重度听力障碍。
智能助听器的出现为这些人提供了帮助,通过增强声音、降低噪音等处理来改善听力。
二、智能助听器的信号处理算法设计1. 去除噪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处于噪音环境中。
对于有听力障碍的人来说,噪音会严重影响听到声音的清晰度。
因此,一种重要的信号处理算法是去除噪音。
常用的方法包括谱减法、子带自适应滤波、频率掩蔽等。
2. 声音增强智能助听器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增强声音,以帮助听力受损的人更好地听到声音。
声音增强算法主要有多频带压缩、自适应增益、声音定位等。
3. 反馈抑制智能助听器中的反馈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导致了令人不愉快的哨声或啸叫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信号处理算法中加入反馈抑制处理。
常用的算法包括自适应滤波、频率移位和相位控制等。
4. 动态范围压缩在现实生活中,声音的强度范围非常广泛,从安静的细语到大声的噪音。
为了使听力障碍的人更好地适应各种声音,智能助听器通常采用动态范围压缩算法。
该算法可以使较小的声音变得更清晰,同时又不会使较大的声音过于刺耳。
三、智能助听器信号处理算法的实现智能助听器信号处理算法的实现通常需要使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
DSP是一种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的技术,通过数字滤波器、频率分析和时域处理等来实现信号的处理。
常见的智能助听器信号处理算法实现流程如下:1. 采集与预处理:智能助听器首先需要采集外部声音,并对其进行预处理,例如去除直流分量和低频噪声。
2. 信号分析:通过傅里叶变换等信号分析方法,将声音信号转换为频域表示,并提取相关信息。
noahlink无线编程器 原理

noahlink无线编程器原理一、noahlink无线编程器的概述noahlink无线编程器是一款用于调节助听器的设备,它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到用户的手机或电脑,让用户可以方便地调整助听器的音量、音质等参数。
noahlink无线编程器采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信号处理,从而提供更加准确、自然的听觉体验。
二、noahlink无线编程器的工作原理1. 蓝牙通信noahlink无线编程器通过蓝牙与用户的手机或电脑进行通信。
在通信过程中,noahlink无线编程器作为从设备接收指令,并将数据传输回主设备。
这种通信方式具有高速度、低功耗、安全可靠等优点。
2. 数字信号处理noahlink无线编程器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输入的模拟声音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包括滤波、降噪、增益控制等步骤,最终输出经过优化后的声音。
3. 助听器调节noahlink无线编程器可以通过与助听器进行连接来实现对助听器参数进行调节。
通过调节助听器的音量、音质等参数,可以使得用户得到更加舒适、自然的听觉体验。
noahlink无线编程器支持多种品牌的助听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三、noahlink无线编程器的优势1. 便携性强noahlink无线编程器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助听器参数的调节,不必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 操作简单noahlink无线编程器操作简单,只需要通过蓝牙连接手机或电脑即可进行调节。
noahlink无线编程器还提供了易于理解的界面和操作指南,让用户能够轻松上手。
3. 调节精准noahlink无线编程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信号处理。
通过对助听器参数进行精准调节,可以提供更加准确、自然的听觉体验。
四、noahlink无线编程器在助听行业中的应用noahlink无线编程器是一款先进、实用的设备,在助听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助听器编程知识点总结

助听器编程知识点总结引言助听器是一种可以帮助听力障碍人士的设备,通过放大环境声音以及过滤噪音,可以提升听力障碍人士的生活质量。
助听器的编程是调节设备的声音放大、频率过滤等参数,以使得助听器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听力障碍人士的需求。
本文将总结助听器编程的知识点,包括助听器的工作原理、编程的基本流程以及一些常见的编程技巧。
一、助听器的工作原理助听器是一种微型的音频处理设备,通过将环境声音收集、处理和输出,可以帮助听力障碍人士更好地感知周围的声音。
助听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声音收集、信号处理和输出三个部分。
1.声音收集助听器首先需要收集周围的声音,一般通过麦克风来实现。
助听器上通常会有一个或多个麦克风,可以分别收集不同方向的声音,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2.信号处理收集到的声音经过麦克风转换成电信号后,需要进行信号处理,主要包括放大和频率过滤。
放大是指将声音信号的幅度放大,以增强听到声音的效果;而频率过滤则是通过调节电路的参数,过滤掉一些噪音或频率过高或过低的声音,以使得最终输出的声音更清晰。
3.输出经过信号处理后,声音最终通过助听器的扬声器输出到听力障碍人士的耳朵。
一般助听器上会设置一些按钮或滑块,以便用户能够调节输出的声音大小和频率。
二、助听器编程的基本流程助听器的编程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编程主要用于设置助听器的硬件参数,软件编程则主要用于设置助听器的信号处理算法。
下面将具体介绍助听器编程的基本流程。
1.硬件编程硬件编程主要包括麦克风、放大电路、频率过滤电路和扬声器的设置。
在硬件编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用户的听力障碍程度和环境的不同,设置助听器的硬件参数,例如麦克风的灵敏度、放大电路的增益、频率过滤电路的参数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需要通过实验和测试来确定,以使得助听器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使用者。
2.软件编程软件编程主要包括信号处理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信号处理算法主要用于放大和频率过滤,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
基于DSP的数字助听器设计

基于DSP的数字助听器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DSP)在数字助听器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
数字助听器的主要功能是对听力损失进行补偿,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来优化声音的质量和清晰度。
下面是基于DSP的数字助听器设计的一般步骤:
1.信号采集:使用麦克风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采集下来。
采集到的声音信号是模拟信号。
2.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采集到的模拟信号经过模拟到数字转换器(ADC)转换为数字信号。
3.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经过一系列算法来降噪、放大、均衡等。
这些算法由DSP芯片执行。
4.按用户需求定制化:根据用户的听力需求和喜好,调整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参数,如音量、音色等。
5.数字信号重构:处理后的数字信号经过数字到模拟转换器(DAC)转换为模拟信号。
6.声音输出:模拟信号放大后,通过耳机或扬声器输出给用户。
在数字助听器设计中,DSP起到虚拟耳蜗的功能。
它是一个非线性算法,根据输入信号和用户需求,通过滤波、压缩、增益调整等处理来最终输出符合用户听力需求的信号。
数字助听器设计还需要考虑功耗、时延等因素。
低功耗设计可以延长电池寿命,而低时延设计可以减少声音的滞后感。
总体而言,基于DSP的数字助听器设计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来优化声音质量并满足用户的听力需求。
助听器生产流程

助听器生产流程助听器是一种帮助聋人或听力受损者改善听力的设备。
它通过放大声音或通过无线技术传输声音到使用者的耳朵中,提高听力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虽然助听器看起来简单,但是它的生产流程却非常复杂。
本文将详细介绍助听器的生产流程。
一、原材料准备助听器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塑料壳体、电子元件、电池、喇叭等。
在生产助听器之前,首先需要采购这些原材料,并对其进行质量检验和储存。
二、电子元件组装电子元件是助听器的核心部件,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放大电路等。
在组装过程中,工人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将电子元件逐一焊接到电路板上,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电路板的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
三、塑料壳体生产塑料壳体是助听器的外壳,起到保护内部电子元件的作用。
塑料壳体的生产通常采用注塑工艺,即将塑料颗粒加热熔化后注入模具中,经冷却后成型。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模具,并控制好注塑温度、注塑压力等参数,确保塑料壳体的质量和外观。
四、组装调试在组装调试环节,将电子元件和塑料壳体进行组装,并进行初步的功能测试。
工人需要按照组装工艺流程,将电子元件安装到塑料壳体内,然后将壳体封闭并进行最终的测试。
测试主要包括电池电量测试、声音放大效果测试等。
五、质量检验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工人需要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个助听器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声音清晰度检测等。
只有通过质量检验的助听器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包装和销售。
六、包装和出厂在助听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助听器进行包装,并标注产品信息、使用说明等。
包装通常采用塑料袋或纸盒包装,然后放入外包装箱中。
在出厂前,还需要对包装好的助听器进行最后一次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完好。
总结:助听器的生产流程经过了原材料准备、电子元件组装、塑料壳体生产、组装调试、质量检验、包装和出厂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质量,确保助听器的性能和外观符合要求。
助听器定制机制作流程

助听器定制机制作流程
1、接到助听器订单之后,助听器厂家会录入生产信息,检查耳样。
不合格不完整的耳样要退回专卖店重新取样,检查没有问题的耳样就进入下一步,由专业人员根据订购的机型是CIC、ITC还是CE等来切割耳样。
2、定制机外壳的制作。
传统的做法是全手工制作,对耳样进行精确地切割、打磨、挂蜡、做琼脂模、阴模、紫外光照射等步骤。
现在大多数的厂家已经引入全数字外壳,经过初步切割的耳样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扫描、设计和制作完成了,制作时间短,精确度高。
3、助听器外壳制作的同时,还有几件要做的事情,包括通气孔的制作、外壳的打磨抛光、耵聍管的安装等。
4、安装面板。
助听器的面板包含有助听器的麦克风、芯片、扬声器等主要部件,需要和外壳恰当的安装在一起。
这里面的电路设置至关重要,既关系到听到声音的好坏,也关系到助听器使用寿命的长短。
面板上,也需要考虑渔线、音量旋钮等小配件的安装和位置。
5、整机的整合。
做各种细节的修正和调整。
6、输入用户的听力信息,进行出厂前的优化选配,再经过人工和专业设备的各项检查,合格出货。
基于TMS320VC5416DSP的数字助听器设计(小论文图少).

基于TMS320VC5416DSP 的数字助听器设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学号:141412002姓名:张猛摘要整个系统以DSP为核心,结合TI公司高性能立体音频Codec芯片TLV320AIC23构建硬件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音频多通道压缩算法,噪声消除以及反馈消除等助听器关键算法。
本系统功耗低,使用中参数可调节,满足听障患者对听力进行补偿的要求,也为进一步研究助听器高级算法搭建了较好的实验平台。
关键词:助听器;滤波;补偿;自适应TMS320VC5416DSP-based design of audiphoneAbstract: DSP for the entire system to the core, combined with TI's high performance stereo audio Codec Chip Construction TLV320AIC23 hardware environment, and on this basis to achieve dual-channel directional audio options, multi-channel compression algorithm, the elimination of noise and feedback, such as the elimination of the key algorithm for hearing aids . Low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system, the use of adjustable parameters to meet the needs of hearing-impaired patients with hearing the request for compensation, as well as high-level algorithm for hearing aids to further study to build a better platform for the experiment. Keywords: self-adaptation ;audiphone ;filtering;compensation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听障患者的日益关注, 助听器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助听器选配软件编程操作举例

助听器选配软件编程操作举例下面以助听器选配中常见的几种编程软件为例,说明编程的具体方法,以便初学者使用。
一、PFS选配软件的编程操作PFS是美国Starkey (斯达克)公司的助听器选配软件,基于NOAH听力平台操作,支持传统的编程接口Hi-pro。
(一)与PFS调试有关的工具栏和界面上一些按钮的使用点击选配公式会出现一个下拉菜单,菜单中的公式IHAFF、DSL[i/o]、FIG.6、NAL-NLI 为非线性公式,需要压缩功能或聋儿的可选用此类公式,DSL[i/o]尤其适用于聋儿,选择此公式时会提示先输入病人的出生年月,NAL-R、POGOII、BERGER、LIBBY 为线性公式,适用于传导性耳聋或长期使用大功率助听器者。
PFS软件默认的选配公式为NAL-R ”,选择NAL-R ”X选配公式和”Best Fit”最佳选配,得到的是线性的选配结果。
在输出曲线图中,50dB (蓝色)输出曲线反映了助听器的增益状态,90 dB (紫色)输出曲线图代表助听器的最大输出。
(二)P0PFS选配软件的编程挫折(以Arista全数字助听器为例)1•患者信息录入可以将患者信息直接录入PFS (PROHEAR )或者NOAH患者资料库,必须记载500Hz、1kHz、2kHz及4kHz处的听力图信息。
2.助听器读取与粗调在PFS模块对话框中双击助听器验配选项。
单击读取按钮将电脑与助听器接通。
先使用最佳选配进行粗调,可以在屏幕中间的操作界面上或者上方的工具条上找到最佳适配按钮。
注意:一旦助听器与电脑接通后,助听器上的音量旋钮将失去作用,这时可以通过软件调节音量。
助听器与电脑连接断开后,音量旋钮将重新发挥作用。
3.内置听力计测试现场听力图内置听力计的功能中,麦克风此时是静音的。
所以要事先告诉病人。
在进入该模式前应指导患者配合测试,确定助听器佩戴完好,点击位于屏幕下方测试选项开始操作。
纯音听力阈和不舒适阈可以通过选择相应的测试项目直接测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简介:本技术涉及具有低功耗蓝牙标准的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
它包括发射端电子设备和接收端电子设备,所述发射端电子设备的第一存储器子系统、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第一外围控制子系统、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通过总线与第一处理器子系统进行通信;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第二存储器子系统、第二无线收发子系统、第二外围控制子系统、第二数据处理子系统和助听器编程子系统通过总线与第二处理器子系统进行通信,所述发射端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与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第二无线收发子系统进行无线通讯。
技术要求1.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发射端电子设备和接收端电子设备,所述发射端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子系统(10)、第一存储器子系统(11)、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12)、第一外围控制子系统(13)、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14),第一存储器子系统(11)、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12)、第一外围控制子系统(13)、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14)通过总线与第一处理器子系统(10)进行通信;接收端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子系统(20)、第二存储器子系统(21)、第二无线收发子系统(22)、第二外围控制系统(23)、第二数据处理子系统(24)、助听器编程子系统(25),第二存储器子系统(21)、第二无线收发子系统(22)、第二外围控制子系统(23)、第二数据处理子系统(24)和助听器编程子系统(25)通过总线与第二处理器子系统(20)进行通信,所述发射端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12)与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第二无线收发子系统(22)进行无线通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器子系统(11)包括闪存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存储介质或光学存储介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子系统(10)包括ASIC处理器或/和现场可编程们阵列FPGA处理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12)包括蓝牙联网系统、wifi联网系统、zigbee 联网系统、进场通信联网系统、蜂窝联网系统、通用串行总线USB联网系统、以太网联网系统或者个人局域网PAN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围控制子系统(13)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连接的按键、指示灯、用于通信的通信接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存储器子系统(21)包括闪存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存储介质或光学存储介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子系统(20)包括ASIC处理器或/和现场可编程们阵列FPGA处理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子系统(22)包括蓝牙联网系统、wifi联网系统、zigbee 联网系统、进场通信联网系统、蜂窝联网系统、通用串行总线USB联网系统、以太网联网系统或者个人局域网PAN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围控制子系统(23)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连接的按键、指示灯、用于通信的通信接口。
技术说明书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具有低功耗蓝牙标准的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
背景技术现有的助听器设备需要使用者手动调节助听器参数,实现助听器效果的调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可能想要根据实际的环境来使用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来调节助听器的效果。
传统的数字助听器编程,需要用到专业的编程器(比如通用的编程设备HIPRO)和编程线,使用时需要将编程器通过USB与电脑连接,助听器通过编程线与编程器连接,编程器是将电脑验配软件与助听器进行数据转换的终端设备,主要作用就是将电脑的验配软件调试的数据写入到助听器中。
然而,从实际使用上来说,电脑和编程器需要有线路连接同时编程器与助听器也需要通过编程线连接,在给用户,尤其是儿童用户验配的时候,这条编程线就成了累赘,使得用户的行动受限,经常验配到一半用户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容易导致编程线断路或接口松动,导致验配中断,又要重复一遍先前完成的操作。
并且由于受限于编程线的长度,只能在一小片区域中对助听器进行验配,对用户来说是有局限性的,更多的用户是想根据自己实际的环境对助听器进行验配以达到更适合的效果。
传统的助听器验配都离不开验配师,用户无法掌握主动权。
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它包括发射端电子设备和接收端电子设备,所述发射端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子系统、第一存储器子系统、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第一外围控制子系统、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第一存储器子系统、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第一外围控制子系统、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通过总线与第一处理器子系统进行通信;接收端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子系统、第二存储器子系统、第二无线收发子系统、第二外围控制系统、第二数据处理子系统、助听器编程子系统,第二存储器子系统、第二无线收发子系统、第二外围控制子系统、第二数据处理子系统和助听器编程子系统通过总线与第二处理器子系统进行通信,所述发射端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与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第二无线收发子系统进行无线通讯。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存储器子系统包括闪存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存储介质或光学存储介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处理器子系统包括ASIC处理器或/和现场可编程们阵列FPGA处理器。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包括蓝牙联网系统、wifi联网系统、zigbee联网系统、进场通信联网系统、蜂窝联网系统、通用串行总线USB联网系统、以太网联网系统或者个人局域网PAN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外围控制子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连接的按键、指示灯、用于通信的通信接口。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二存储器子系统包括闪存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存储介质或光学存储介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二处理器子系统包括ASIC处理器或/和现场可编程们阵列FPGA处理器。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子系统包括蓝牙联网系统、wifi联网系统、zigbee联网系统、进场通信联网系统、蜂窝联网系统、通用串行总线USB联网系统、以太网联网系统或者个人局域网PAN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二外围控制子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连接的按键、指示灯、用于通信的通信接口。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助听器编程系统采用无线蓝牙技术进行数据发送,无需额外助听器连接线,通过蓝牙将编程数据包发送给助听器,实现无线编程。
在编程过程中,不受编程线长度的影响,使得用户的活动区域比较大。
附图说明图1为发射端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图2为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性数据结构框图;图5为助听器编程子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发射端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和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蓝牙低功耗标准的助听器编程系统,它包括发射端电子设备和接收端电子设备,所述发射端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子系统10、第一存储器子系统11、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12、第一外围控制子系统13、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14,第一存储器子系统11、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12、第一外围控制子系统13、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14通过总线与第一处理器子系统10进行通信;接收端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子系统20、第二存储器子系统21、第二无线收发子系统22、第二外围控制系统23、第二数据处理子系统24、助听器编程子系统25,第二存储器子系统21、第二无线收发子系统22、第二外围控制子系统23、第二数据处理子系统24和助听器编程子系统25通过总线与第二处理器子系统20进行通信,所述发射端电子设备的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12与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第二无线收发子系统22进行无线通讯。
第一处理器子系统10包括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操作的一个或多个设备。
例如第一处理子系统10可包括但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如ASIC、微控制器、或可编程逻辑器件。
第一存储器子系统11可包括用于存储第一处理器子系统10和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12、第一数据处理子系统14的数据或指令的一个或多个设备。
例如,第一存储器子系统11可包括DRAM、闪存存储器和其他类型的存储器。
此外,第一存储器子系统11可包括用于控制对存储器的存取的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存储器子系统11包括存储器分级体系,该存储器分级体系包括连接到用于发射端电子设备的存储器的一个或多个高速缓存的布置。
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中,所述高速缓存中的一个或多个位于第一处理器子系统10中。
在实施例中第一存储器子系统11连接到一个或多个高容量海量存储设备(未示出)例如,第一存储器子系统11可连接到磁驱动器或光盘驱动器、固态硬盘或另一种类型的海量存储设备。
第一存储器子系统11可被发射端电子设备用作与经常使用的数据的快速存取存储装置,而海量存储设备被用于存储使用频率较低的数据。
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12可包括被配置为连接到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并且在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上通信(即执行网络操作)的一个或多个设备。
例如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12可包括但不限于:蓝牙联网系统、wifi联网系统、zigbee联网系统、进场通信联网系统、蜂窝联网系统(例如3G/4G网络)、通用串行总线USB联网系统、基于电器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中所描述的标准的网络系统、以太网联网系统或者有线或无线个人局域网PAN 系统(例如红外线数据协会、超宽带UWB、Z-Wave、或基于IEEE802.15中所描述的标准的网络)。
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12可包括:控制器、用于无线网络连接的无线电收发设备、天线、用于硬连线电连接件的接头。
其中,第一无线收发子系统12可包括用于与其他设备形成自组织网络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机构。
在以下描述中,将用于连接到网络、在网络上通信、处理网络上的数据和时间的机构等处于每个网络连接的物理层处的子集统称为用于对应网络连接的“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