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种常用中药的荧光鉴别

合集下载

微量升华荧光

微量升华荧光
7、需测膨胀度的:葶苈子 哈蟆油 车前子
8、需测酸败度的:苦杏仁(过氧化值)
郁李仁(酸值、羰基值、过氧化值)
9、需检查双酯类生物碱限量的:制川乌 制草乌 附子
3.荧光:
药材
狗脊黄色
牛膝淡蓝色
浙贝母淡绿色
麦冬浅蓝色
郁金亮黄色边缘兰色环
钩藤外皮紫褐色,切面蓝色
麻黄亮白色,中心亮棕色
珍珠天然蓝紫色人工兰绿色
水提液
秦皮碧蓝色
板蓝根蓝色
白芷蓝色
大青叶蓝色
氯仿提取液
厚朴顶面紫色侧面上层黄绿色下层棕色
4.微量升华
大黄、何首乌、冰片
5.专属显色反应:
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生物碱:碘化铋钾试剂,显棕黄色或橘红色沉淀
黄酮类:
蒽醌类
皂苷类
挥发油
有机氯农药是:滴滴涕(DDT)和六六六(BHC)、五氯硝基苯
人参、西洋参还规定测六氯苯、七氯、艾氏剂、氯丹
5、药典规定进行黄曲霉毒素限量检查的药材有:大枣、水蛭、地龙、肉豆蔻、全蝎、决明子、麦芽、陈皮、使君子、柏子仁、胖大海、莲子、桃仁、蜈蚣、槟榔、酸枣仁、僵蚕、薏苡仁等。(18种)
6、药典规定二氧化硫残留量<400 mg/kg的药材是:山药、天冬、天花粉、天麻、牛膝、白及、白术、白芍、党参、粉葛等
十、微量升华:
大黄粉末升华物—Biblioteka 黄色针状(低温)、枝状和羽毛状(高温)结晶,加碱显红色(蒽醌)
薄荷的升华物——无色针簇状结晶(薄荷脑)
牡丹皮、徐长卿根的升华物为长柱状或针状、羽状结晶(丹皮酚)
斑蝥升华物(30℃~140℃)——白色柱状或小片状结晶(斑蝥素)
十一、荧光反应
国产沉香——灰绿色荧光

12种中药材荧光分析鉴别

12种中药材荧光分析鉴别

12种中药材荧光分析鉴别
李跃东;李学彬;秦伟华
【期刊名称】《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卷),期】2001(015)003
【摘要】@@ 荧光分析鉴别法在中药鉴别方法中有其独道之处,由于其方法简便、快速,易于直观显示,对于性状不明显,显微、薄层不易掌握,火试、水试等无特征的中药材不失为辅助鉴别的一个好方法,下面就列举12种常用中药材的荧光特征来作为判断中药材的真伪标准,供同道们参考.
【总页数】1页(P33)
【作者】李跃东;李学彬;秦伟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药品检验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药品检验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5
【相关文献】
1.2010-2012年甘肃省15种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评价性抽验结果分析 [J], 禄晓艳;杨金草
2.2017年甘肃省12种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监督抽验的质量分析 [J], 张喜萍; 杨志敏; 彭涛; 陈文慧; 田晓君; 邱国玉; 张文旭
3.3种易混淆中药材鉴别技术进展分析 [J], 刘倩
4.荧光分析法辅助鉴别常用中药材 [J], 王宏
5.荧光试验鉴别中药材80种 [J], 周仰青;徐平;徐锦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用中草药材的真伪鉴别方法

常用中草药材的真伪鉴别方法
伪品的三种来源:
1、常见伪品:中药材的劣品、地方习惯称 呼造成的同名异物及混淆品。
2、掺伪(杂)品:由于价格、重量等造成 的掺伪(杂)品。
3、伪制品:人为非法加工的某种中药材的 仿制品。(地地道道的伪品)
1
常规鉴别要点
1、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 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 2、手摸。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 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 材的好坏。 3、口尝和鼻闻。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 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 4、特殊鉴别方法:水试和火试。有些药材放在水 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 5、特征性理化鉴别、特征性显微鉴别(典型品种 天麻、川乌与草乌)。
20、银柴胡:正品水浸液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 柴胡水浸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21、板蓝根:板蓝根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或爵床 科植物马蓝的根。二者的鉴别点在于:菘蓝根的 水煎液可显蓝色荧光;马蓝根的水煎液则无蓝色 荧光反应。
22、远志:取粉末0.5g,加热水10ml,用强力振摇 1分钟,即生成持续性泡沫,并在10分钟内不消 失,以此检查皂甙。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 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 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 杨酸反应)。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3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 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 水)液体又变红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5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 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ppt课件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ppt课件

30、牵牛子:正品呈橘瓣状,腹面三棱形,有一点状 微凹种脐。背面弓形隆起,有一条浅纵沟。水浸泡 后种皮龟裂,手捻有明显黏滑感。伪品多刺月光花 子呈卵圆形,略扁,具钝三棱。背面稍弓形隆起, 腹面为一钝棱线,有一圆形凹陷种脐。其主要区别 在于种子腹面的不同。 31、珍珠:真珍珠用火烧之后,呈皮状破裂,晶莹闪 光为真品;若用火烧之后,成为碎粒状或焦糊状, 则为伪品。 32、银耳:将优质银耳用温水泡后,其体积可迅速膨 大5~6倍,达不到这一比例者不是佳品;如发现用 温水泡后有散开现象,则说明是用碎小银耳粘合而 成。
1.闻气味:正品红花微有清香味,无其它特殊怪味。 掺假红花清香气味被掩盖或减弱,伴随有油臭腐败 味。如掺油量大,密封时间长,则腐败味更浓。 2.手摸、镜观:正品红花手感较柔软,手不染色, 不粘附泥沙杂质。掺假红花手握较油润,手染有红 色斑点,并粘有较多的泥沙颗粒(重金属粉)。取 掺假红花少许,用放大镜观察,其间夹附很多灰白 色或黑色颗粒(重金属粉)。 3.水试:取正品红花4g于烧杯中,加60摄氏度热水 150ml,搅拌,水染成金黄色。而掺假红花水染成 橙黄或色加深,搅拌有较多灰白色沉淀入杯底,液 面可见油沫。
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伪品的三种来源:
1、常见伪品:中药材的劣品、地方习惯称 呼造成的同名异物及混淆品。
2、掺伪(杂)品:由于价格、重量等造成 的掺伪(杂)品。
3、伪制品:人为非法加工的某种中药材的 仿制品。(地地道道的伪品)
常规鉴别要点
1、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 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 2、手摸。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 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 材的好坏。 3、口尝和鼻闻。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 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 4、特殊鉴别方法:水试和火试。有些药材放在水 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 5、特征性理化鉴别、特征性显微鉴别(典型品种 天麻、川乌与草乌)。 6、全草类:主要根据花、果实、种子来鉴别真伪。

常用中药荧光鉴别分析

常用中药荧光鉴别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8 年第 5 卷第 7 期2018 Vol.5 No.7196常用中药荧光鉴别分析孙鹏(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 450002)【摘要】中药是我国中医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治疗疾病有较大一部分是应用中药进行治疗的,正是因为中药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中药市场上有很多的假药存在,因此,掌握中药鉴别方法就成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本文介绍中药荧光鉴别法,这种鉴别方法的优势显著,是一种不错的鉴别中药的方法。

【关键词】中药鉴别;荧光鉴别;分析;效果【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07.196.02荧光鉴别法主要是依据中药中的某些成份在常光或者是紫外光灯的照射下出现荧光特性来鉴别中药的一种方法,这种鉴别方法是理化鉴别方法的一种[1]。

荧光鉴别法的优点很多:简单、易行、迅速等等。

本文就将荧光鉴别法在鉴别中药中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如下。

1 大 黄大黄通过在紫外光灯(365 nm)的照射下进行观察,真的大黄应是不显荧光的,如果在紫外光灯的照射下显示为亮蓝紫色荧光,就可以确定为是土大黄或者是山大黄,而不是正品大黄。

2 川 芎川芎在紫外光灯(365 nm)的照射下应该是能在切面出现淡紫色的荧光,外皮为暗棕色的荧光,若没有这种显示则不是真的川芎。

3丹参丹参的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灯(365 nm)的照射下应该显示为亮蓝灰色的荧光,将蘸上本药物的乙醇浸出液的纸条悬挂在氨水瓶中,静置20分钟后再取出,放在紫外光灯下照射观察则为淡亮蓝绿色的荧光。

4 白 芷将少许白芷粉末中加入一些乙醚进行冷浸,振摇后再实施过滤,取2滴滤液,滴于滤纸上,放在紫外光灯(365 nm)下进行观察,应该是显示为蓝色的荧光。

5 苏 木将苏木的水浸液放在紫外光灯(365 nm)下照射观察,应该显示为黄绿色的荧光,加入2滴氢氧化钠,应该显示为蓝色的荧光,再加盐酸,应该显示为黄绿色的荧光。

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史上最全解析)

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史上最全解析)

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史上最全解析)总共203味中药一、根及根茎类双子叶和单子叶双子叶:有栓皮,形成层,木部射线明显单子叶:有内皮层,维管束散在,无射线单子叶根:有髓部单子叶根茎:无髓部双子叶根:无髓部双子叶根茎:有髓部记忆:单跟随块根入药:太子参,麦冬,何首乌,草乌,百部,天冬,地黄,郁金记忆:太子花百黄金吃二乌冬块茎入药:延胡索、白及、半夏、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记忆:唬几下,两天三泻,快禁。

金毛狗脊:蚌壳蕨科特征:金黄色绒毛,近边缘1~4mm处有一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

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特征: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细辛:马兜铃科大黄:蓼科特征: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嚼之黏牙,有砂粒感虎杖:蓼科特征:皮部和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何首乌:蓼科,块根入药特征: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性维管束,形成云锦花纹;怀牛膝:苋科,主产河南特征:外周散有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川牛膝:苋科,主产四川。

特征: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状。

商陆:商陆科特征: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罗盘纹太子参:石竹科,块根入药威灵仙:毛茛科川乌:毛茛科草乌:毛茛科,块根入药特征:钉角附子:毛茛科常有加工品:黑顺片、盐附子、白附片白芍:毛茛科,主产浙江特征: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断面射线放射状,不易折断赤芍:毛茛科,多野生特征:表面棕褐色,粗糙,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易折断黄连:毛茛科特征:鸡爪状,有过桥鸡爪状——味连(鸡爪味道好)过桥长——雅连(长的看起来优雅)过桥短——云连黄连:味连,形如鸡爪,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升麻:毛茛科防己:防己科特征:断面粉性,有排列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延胡索:罂粟科,块茎入药板蓝根:十字花科菘蓝(大青叶同一来源植物)特征:根头略膨大,味微甜后苦涩,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

荧光法鉴别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检验课件)

荧光法鉴别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检验课件)
(2)原理:
利用保留值进行鉴别,即在同一色谱条件下,供试品应呈现与对照品保 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对样品进行定性鉴别。
-43-
二、方法
分别以试样和标准物进样分析——各自的色谱图; 对照:如果试样中某峰的保留时间和标样中某峰重合,则可初步确定试样中含
有该物质; 通过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看试样中哪个峰增加来确定。
-3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例:
(1)规定吸收波长法:样品经适当处理后,测定 吸收光谱,在一定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的鉴别: 在283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复方丹参滴丸紫外光谱图
-4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例:
(2)对照品对比法:取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及供试 品经处理后,制成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
-6-
二、方法 3.注意事项
避免附加成分的干扰:如注射剂、颗粒剂及糖浆剂; 慎重使用专属性不高的分析反应:如泡沫反应、三氯化铁显色反应; 对样品进行分离、精制:除去干扰分析反应的物质,借此改善鉴别方法的
专属性; 采用阴性及阳性对照方式,对拟定的鉴别方法进行反复验证:防止出现假
-7-
二、方法
预吸附中
-31-
展开中
薄层色谱鉴别法操作方法
2、操作方法 (4)显色与检视 显色:喷雾法或浸渍法
喷雾显色法
-32-
荧光显色法
薄层色谱鉴别法操作方法
2、操作方法 (4)显色与检

荧光淬灭法的GF254薄层板
日光检视
-33-
荧光淬 灭斑点
紫外光365nm或254nm下检视
3、薄层色谱鉴别法注意事项
分别测定吸收光谱,比较二者吸收光谱的一致性。 大山楂丸的紫外光谱鉴定: 样品与山楂对照品在280±2nm处 皆有最大吸收,在254±4nm处皆 有最小吸收。

水试火试荧光鉴别中药材

水试火试荧光鉴别中药材

水试火试荧光鉴别中药材分类举隅1 水试鉴别1.1 苏木取碎片投入热水中,水染成红色,并逐渐转变为深红色,加酸变成黄色,再加碱液仍变成红色。

1.2 西红花少许入水,花色不褪,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散出橙黄色色素,水染成黄色,而非红色。

1.4 栀子浸入热水中,水呈鲜黄色。

1.8 猪苓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入水不沉、浮水面者为佳。

1.1l 乳香与水共研,白色或黄白色乳浊液。

1.12 没药与水共研,呈黄棕色乳状液。

1.17 苦杏仁与水共研,有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l_2O 血竭不溶于水,水不着色,在热水中软化,粉末入水中则成团且发粘。

1.24 蟾酥取本品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1.25 玄参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水浸液为墨黑色。

1.26 丁香入水,萼管垂直下沉者为佳,半沉者次之。

1.3O 麝香取少许投入水中,大多数在水面者为真品,投入温水中迅速溶化,溶液呈微黄色,并有浓厚香气。

1.31 牛黄其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1.32 菟丝子用开水浸泡,表面有粘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1.33 蒲黄放水中则飘浮水面,如沉下水者为伪品。

2 火烧鉴别2.1l 乳香本品遇热变软,烧之微有香气(但不应有松香气)、冒黑烟,并遗留黑色残渣。

2.14 麝香灼烧,初则进裂,随即融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

2.15 血竭火燃之.有呛鼻感。

3 荧光鉴别3.4 珍珠本品置紫外灯下观察,有浅蓝紫色(天然珍珠)或亮黄绿色(养殖珍珠)荧光,通常环周部分较明亮。

3.16 黄柏取黄柏断面,置紫外灯下观察,显亮黄色荧光。

3.17 地骨皮取药材断面置紫外灯下观察,外面木栓层呈棕色,韧皮部呈淡蓝色荧光(陈旧的药材呈淡黄色荧光)。

3.18 黄连取其折断面置紫外灯下观察,显金黄色荧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别
十五种常用中药的荧光鉴别:
一、川芎:本品横切片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亮淡紫色荧光,外皮显暗棕色荧光。

二、大黄:取本品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至淡棕色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棕色至棕红色荧光(蒽醌衍生物),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与土大黄苷等芪类化合物区别)。

三.黄连:根茎折断面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

四、浙贝母:取粉末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亮淡绿色荧光。

五.延胡索:药材切面或粉末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均有亮黄色荧光。

六、狗脊:(1)取生狗脊折断,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断面显淡紫色荧光。

(2)根茎粉末用甲醇回流提取,取滤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亮蓝白色荧光(与各种黑狗脊相区别)。

七、川牛膝:根的断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八、牛蒡子:取本品粉末少许,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绿色荧光。

九、石决明:取粉末于紫外光灯下观察,杂色鲍壳显苔绿色荧光;皱纹盘鲍壳显橙皮黄色荧光。

十.麻黄:药材纵剖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边缘显亮白色荧光,中心显棕色荧光。

十一.珍珠母:本品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有浅蓝紫色(天然珍珠)或亮黄绿色 (养殖珍珠)荧光,通常环周部分较明亮。

十二、熊胆:取其粉末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黄白色荧光不应显棕黄色荧光。

取0.1g溶于20m17%冰醋酸溶液,紫外光灯下观察不得显淡蓝色乳浊荧光。

十三、秦皮:本品热水浸出液呈黄绿色,日光下显蓝色荧光十四、常山:取根
折断,将断面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色荧光,尤以皮部更为明显,其水浸液则显天蓝色荧光,在碱性溶液中荧光加强。

十五、紫菀:取粗粉2g,加乙醚或甲醇10ml,浸渍过夜,过滤。

取滤液滴在纸上,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紫菀显蓝色荧光斑点;而山紫菀显黄色或淡黄色荧光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