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案1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

2、能够说出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根据地形图日本地形特点,并通过文字和图片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防震减灾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日本地形特征以及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难点:分析国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四、教学用具PPT五、教学环节复习提问亚洲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新课引入观看“2011年3月日本9级地震资料”,提问:你能说出这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什么灾难吗?(学生回答:日本地震)那么日本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呢?这里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强烈的地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日本这个国家。

新课讲授1.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特征自学课本P14—P15,划出你觉得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让学生根据自学成果简要介绍你眼中的日本。

(过渡)刚才我们对日本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从日本的位置和范围来深入了解日本这个国家。

回忆前面学过的分析一个地理区域的位置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今天我们描述一个国家的位置还应该考虑它的大洲位置。

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并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经纬度位置:北回归线——北纬45度之间的北温带东经125度——东经145度之间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和东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北临鄂霍次克海大洲位置:亚洲东部,属于东亚地区(过渡)认识了日本的地理位置,那么日本国到底包括哪些地方呢?读图分析日本的领土组成。

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小岛组成。

其中本州岛面积最大(也是首都东京所在地)。

观察日本轮廓,看看日本海岸线有什么特点?(海岸线曲折,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在地图上找出日本著名的城市:横滨、神户、名古屋和大阪。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日本》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日本》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学 习 资 料 专 题
第一节 日本
上节作业反馈:
1、教学目标: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2、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日本自然地理特征;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2、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再从图中火山的符号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多和的国家。
3、[探究题活动2]:读图7.5-7.7分析完成,
1、日本在板块和的交界处。
2、日本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请举例,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 3分钟(PPT
学生纠错
(红色)
学一、 火山、地震的岛国
1、 读18页课文及图7.1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分布在的东面,的西北。主要由、、、等个大岛、及其周围的海域组成。是一个的国家,海岸线,多优良。
2、在图7.2中找出日本的主要城市是日本的首都,还有、、、
、。
3、读图7.2日本的地形以为主,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日本著名山峰山
评:5分钟
1、教师对进行小组评价、鼓励。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堂知识
补:4分钟
教学反思:
2、日本是太平洋西部的岛国,由、、、四个大岛
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因为它处于和交界处。
4、日本的地形以______和______为主,该国最大的平原是______平原,最高的山_
在的交界处。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知识
回顾
出示
目标
自主
学习
以学
定教
展示
巩固
当 堂
检测
及时
反馈








内容
个性化修改
一:知识回顾设计意 图:了解学生的感受, 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 :出示目标设 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要掌握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能在学习中有所侧重。
三: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
四 :以学定教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讨论来学习,使学生能熟悉本节课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备人
备课组长
二 次备课人
学科地理年级七年 Nhomakorabea课题
日本
第1
课时
总计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媒介
地图册
出缺席
情况
教学目 标
过程与方法:七步导学法
知识与技能:
1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2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重点
难点
关键
重 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难点: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关键:读图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1概况:
2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多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反思:
测试结果反思:




小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平均分
检测成绩优异
课堂表现积极
进步幅度较大
五:展示巩固设计意图:强调本节课重点,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养成及时巩固的习惯。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 部分学生在地图阅读和空间想象力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加强指导。
3. 素质层面:
-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具备一定的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的意识,有利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 部分学生对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
-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地关系观念有待加强,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
4. 行为习惯:
- 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松懈的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 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依赖教师讲解,缺乏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 部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好,但缺乏复习和预习的习惯,对知识点的巩固程度有限。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 知识层面: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可能导致在学习日本气候、地形、资源等方面时,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5. 增进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地形特征、资源状况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日本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地形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
4.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日本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解答和引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积极思考相关地理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对于不懂的问题,勇敢地提问并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清晰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和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案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案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案1 教学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首都。

2.根据地图,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4.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

5.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结构分析《日本》一节是教材中介绍的第一个国家。

因此,教材首先通过一些地图、景观图和活动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一般方法,如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要从位置、地形等自然要素入手,可以用比较法(如活动2日本与英国的地理环境比较)找出特点,也可以用综合法,用若干个主题概括出一个国家的突出特征(如日本是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岛国的特征)。

除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外,教材中还渗透着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例如基本的读图、用图能力,地理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针对日本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突出的地理问题,联系我国的国情分析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形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良好学风。

从教材内容来看,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标题内容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

日本的岛国国情,促使其走加工贸易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经济的对外开放,必然对其科学、文化、艺术、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形成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成为本节教材内容的主线,也是本节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指导思想。

内容点析1.教材在第一部分中首先概括介绍了日本的位置、范围和领土组成,并且通过图7.1“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图7.2“日本的地形”,示意出日本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使学生了解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可从地理位置和范围入手。

教材中又通过活动2,将日本和英国位置、范围做对比,让学生找出两国的地理环境差异,理解位置、范围,甚至领土形状对国家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深刻影响。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日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日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老师举一些典型例题
引导启发学生巩固知识内容。
1.完成《地理助学读本》65页基础梳理前三个标题,68页1–5题,70页11题(1)(2)(3)、12题。
—75页《日本》第二课时内容。
观察比较数据,得出结论:与相比东京的降水量大,气温变化小,东京海洋性特征明显,日本东西两侧受冬季风、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读亚欧气候分布图
朗读课本69、70页所有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分组,组长分工和记录讨论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并积极思考问题
学生积极读图,完成目标1,并找出四大岛屿
知道日本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得出结论:日本水能资源丰富
找出课本7页亚欧气候图说出,日本的气候类型,合探71页课后活动题。
日本
教学内容
第八章第一节《日本》
领导
意见
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结合地图和材料,归纳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过程与
方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的方法,教材中设计的活动题或因图起、或因表生、或探讨而有结论,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活 动方法手段导 Nhomakorabea入


(3分钟)
利用课件,播放日本名曲《樱花》,在展示出樱花的图片,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视听环境引入新课,从这首名曲和花朵我们能知道这是哪个国家?
板书:第一节日本
展示课件:日本的轮廓及图片,展示出本节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1》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1》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1》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对日本的基本了解,为学生深入学习日本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日本,理解日本。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新奇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

但同时,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还需要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进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学习地理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地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地理问题的能力。

3.地图阅读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

2.讨论式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地图阅读教学: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地图:日本地图、世界地图。

3.图片: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风貌、文化特色等图片。

4.教学视频:关于日本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的教学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视频和图片,呈现日本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日本有更直观的了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一课,主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日本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亚洲地区国家地理特征的继续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亚洲地区的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日本的发展历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地理位置的记忆。

2.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

3.日本人文地理特征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2.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日本的发展历程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关于日本发展历程的案例资料。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深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日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日本在板块和的交界处。
2、日本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请举例,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3、日本经常有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多次。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
4、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练: 12分钟一、填空
1、东亚包括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国家,日本居民主要是______民族。
2、日本是太平洋西部的岛国,由、、、四个大岛
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因为它处于和交界处。
4、日本的地形以______和______为主,该国最大的平原是______平原,最高的山_
1、 读18页课文及图7.1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分布在的东面,的西北。主要由、、、等个大岛、及其周围的海域组成。是一个的国家,海岸线,多优良。
2、在图7.2中找出日本的主要城市是日本的首都,还有、、、
、。
3、读图7.2日本的地形以为主,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日本著名山峰山
平原,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日本跨越的经度比英国,日本跨纬度比英国,日本的地理环境比英国的。 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______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相比,冬季______,夏季_______,降水______。
第一节 日本
上节作业反馈:
1、教学目标: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2、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日本自然地理特征;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 3分钟(PPT
学生纠错
(红色)
学一、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在的交界处。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日本四大岛从大到小的排到顺序是:[ ]
A.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B.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
C.四国、本州、北海道、九州D.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
2.下列四国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中国 B.蒙古C.朝鲜 D.日本
3、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二、阅读 “日本地形图”1、(自然地理特征思考题),日本的位置领土主要四个大岛北海道、、九州和,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
2、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再从图中火山的符号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
“圣岳”,是日本的,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多和的国家。
3、[探究题活动2]:读图7.5-7.7分析完成,
A、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东北部 B、日本位于中国的南面
C、日本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 D、日本位于南北半球的南北
展:5分钟
1、学生组内展示自己的练习;2、组内质疑问难;3、小、鼓励。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堂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