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评定量表

合集下载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表评定内容与标准华西医院康复科一、身体结构与功能(一)填写部分视觉:正常有视野缺损偏盲全盲语言:正常 Broca失语 Wernick失语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全哑听觉:正常减退耳聋患侧忽略:有无病前的自理能力:完全自理大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病前的移动能力:可走动:无辅助使用拐杖、助行器等不可走动:坐轮椅卧床(二)表格部分1.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级别痉挛程度0 无肌张力的增加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I+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全ROM被动运动困难IV 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2.感觉功能评定(1)浅感觉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

冷觉用装有5—10 c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一45C的温水试管。

semans量表评定标准

semans量表评定标准

semans量表评定标准
Semans量表评定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人体平衡功能的量表,主要适用于脑卒中偏瘫和小儿脑瘫等患者的平衡功能评估。

该量表评定标准采用观察评定法,通过测试患者的不同动作完成情况来进行分级评估。

根据Semans量表评定标准,平衡功能被分为0-V共六个级别。

其中,0级表示患者伸直下肢时不能坐;I级表示患者能在伸直下肢的情况下坐着;II级分为三个亚级,II-1表示患者能手膝位站立,II-2表示患者能双膝跪立,II-3表示患者能双足站立;III级表示患者一腿前一腿后地站立时能将身体重心从后腿移向前腿;IV级表示患者能单膝跪立;V级表示患者能单腿站立。

在进行Semans量表评定时,测试者需要指导患者按照要求完成不同的动作,并观察患者的完成情况,根据量表评定标准进行分级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或康复师了解患者的平衡功能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Semans量表评定标准只是一种评估工具,评估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测试环境等。

因此,在进行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获得更准确的评估结果。

同时,评估结果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解读和应用。

偏瘫卒中量表(HSS Hemispheric stroke scale)

偏瘫卒中量表(HSS Hemispheric stroke scale)

偏瘫卒中量表(HSS Hemispheric stroke scale)1.概述
1987年,HSS是为进行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多部门对照研究而发展来的。

它的设计注重于急性半球梗塞的神经功能检查,是为非昏迷的病人设计的。

根据以往的经验,它采用凝视麻痹和斜视完成情况进行颅神经的检查。

虽然定向和感觉的检查重要,但由于检查者间差异大,对于有失语和忽视症的病人常很不可靠,所以将其评分比重减至最小。

它强调了运动和语言功能的评定,对于整体功能评定由于考虑到脑卒中发作后立即检查不实际,所以未包括在内(表2-9)。

这个量表侧重于病人遭受的缺损评定。

经研究,量表的共同效度很好,说明它可精确地反映病人的临床状况。

评测者间信度电很好。

虽然HSS中没有ADL的项目,但它与BI相关性很好,是个有效、可信的评分系统。

2.量表
HSS。

Fugl-Meyer平衡量表

Fugl-Meyer平衡量表

Fugl-Meyer平衡量表
来源:ForLiver。

com
评定项目及评分标准
□Ⅰ无支撑坐位:
0分:不能保持坐位;
1分:能坐,但少于5分钟;
2分:能坚持坐5分钟以上。

□Ⅱ健侧展翅反应:
0分:肩部无外展或肘关节无伸展;
1分:反应减弱;
2分:反应正常。

□Ⅲ患侧展翅反应:评分同第Ⅱ项. □Ⅳ支撑下站立:
0分:不能站立;
1分:在他人的最大支撑下可站立;
2分:由他人稍给支撑即能站立1分钟. □Ⅴ无支撑站立:
0分:不能站立;
1分:不能站立1分钟或身体摇晃;
2分:能平衡站立1分钟以上。

□Ⅵ健侧站立:
0分:不能维持1—2秒;
1分:平衡站稳4-9秒;
2分:平衡站立超过10秒。

□Ⅶ患侧站立:评分同第Ⅵ项。

说明:Fugl—Meyer平衡量表主要适用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评定。

此法对偏瘫患者进行七个项目的检查,每个检查项目都分为0~2分三个级别进行记分,最高分14分,最低分0分,少于14分,说明平衡功能有障碍,评分越低,表示平衡功能障碍越严重。

无支撑坐位时双足应着地。

检查健侧“展翅”反应时,检查者从患侧向健侧轻推患者至接近失衡点,观察患者有无外展健侧上肢90°以伸手扶持支撑面的“展翅”反应.
得分_______评定者_____________。

中医康复科偏瘫评定表

中医康复科偏瘫评定表
2
2
2
1
1
1
运动接近正常水平
0
0
0
第一次评定
第二次评定
第三次评定
完全依赖
较大依赖
稍依赖
自理
完全依赖
较大依赖
稍依赖


完全依赖
较大依赖
稍依赖
自理
进食
0
0
5
10
0
0
5
10
0
0
5
10
洗澡
0
0
0
5
0
0
0
5
0
0
0
5
个人卫生
0
0
0
5
0
0
0
5
0
0
0
5
穿脱衣服
0
0
5
10
0
0
5
10
0
0
5
10
大便控制
0
0
5
10
0
0
5
10
中医康复科
偏瘫评定量表
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性别:
诊断:
痉挛的评定
第一次评分
第二次评分
第三次评分
无肌张力的增加
5
5
5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ROM之末未出现突然的卡主,然后释放或出现最小的阻力
4
4
4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RoM后50%范围内突然出现卡主,当继续把RoM检查到底时,始终有小的阻力
0
0
5
10
小便控制
0
0
5
10
0

偏瘫肢体功能评定

偏瘫肢体功能评定

V( 分 离运 动初 期)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 动的活动: 1. 肘伸直的 肩可外展 902. 在肘伸 直,肩前屈 30-90 的情 况下,前臂可旋前旋后 3. 肘伸直、前臂中立位, 臂可上举过头
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 手 指可集团伸展, 但不能单独 伸展
健腿站, 患腿可先屈膝后伸 髋;在伸直膝的情况下,可 背屈踝, 可将踵放在向前迈 一小步的位置上
禁忌症 意识和认知障碍、严重情感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等。
设备与用具 矮训练台或床、床边桌、椅子、棉球、铅笔、 小卡片纸板、小瓶、叩诊锤、网球、 蒙眼带、秒表。
操作方法与步骤
( 1)、 Brunnstrom 评定量表:能简单并客观地反映中枢性瘫痪的本质恢复过程, 成为评定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基本依据, 也是偏瘫临床治疗的基础。 初期的“休克” 状态;联合反应 , 共同运动在 II 级出现常持续存在而不完全消失, III 级时完成, 以后逐渐减弱; IV 级时开始向部分关节的分离运动过渡; V 级时基本完成各关节的 分离运动; VI 级则分离运动的协调性大致正常 , 速度也逐步正常化,大致恢复到或 接近原来正常的水平。具体评定内容和标准如下(表 1)
肘不超出 20°

乳头一脐


脐以下
完全伸展
不可能
可不 能充
分 充 分
0 一脐 脐一乳头
乳头以上 与耳同高
不可能 可 不 达到体侧 能充
分 过体侧但不充分
充 距脊柱 5㎝以内 分
不可能 可 不 5-25 ° 能充
分 30-55 ° 充 60-90 ° 分 不 肘不靠体侧 充 靠体侧但前臂旋前 分 前臂可保持中立位 充 可旋前 5-45 ° 分 旋前 50-85 ° 旋前 90° 不可能 不 5-25 ° 充 30-55 ° 分 充 60-85 ° 分 90°

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

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

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Brunnstrom方法、FMA量表、STEF方法、Lindmark方法、Barthel指数方法,以及上肢的痉挛评定等各种检查方法的要点,以期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评定技术。

1.1Brunnstrom评定1.1.1功能评分Brunnstrom评定方法包括躯干、四肢、步态等内容[3~5],在上肢及手功能评定方面又包括许多项目,每1项目分为5个功能等级(0~4分),以分数来表示患者上肢及手的功能情况。

等级划分方法为:0分:无关节运动。

1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范围的1/4。

2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范围的1/2。

3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范围的3/4。

4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的全范围。

1.1.2上肢功能等级评定项目上肢感觉运动功能评定共包括6级,在评定时的具体内容为:⑴共同运动出现之前软瘫(有/无),联合反应(伸/屈)。

⑵痉挛。

⑶出现共同运动:①伸展模式肩胛骨:前伸;肩:内收、内旋;肘:伸直;前臂:旋前。

②屈曲模式肩胛骨:回缩、上提;肩:后伸、外展、外旋;肘:屈;前臂:旋后。

⑷脱离共同运动手触摸腰骶部,肘伸直上肢前屈至水平位,屈肘90°前臂旋前,屈肘90°前臂旋后。

⑸相对独立或分离运动上肢外展至水平位,肘伸直位前臂旋前、旋后,上肢肘伸直位上举过头。

⑹运动协调近于正常。

1.1.3手运动感觉功能等级评定项目手的运动感觉功能评级也分为6级,具体内容为:⑴无任何运动。

⑵被动运动觉(前臂旋前,健侧/患侧):腕部、手指、拇指。

⑶一般感觉(健侧/患侧):手掌、指尖。

⑷腕和手指运动:伸腕(前臂旋前)、伸指(前臂旋前)、屈腕(前臂中立位)、整体运动(前臂中立位)。

⑸手的抓握(腕中立位):侧捏及放开、对指及放开、指尖捏及放开、柱状握及放开。

⑹手部其他活动:腕尺偏、腕桡偏、腕环绕、单指屈伸、手指内收、手指外展、拇指环转。

1.2FMA评定FMA评定即为简式Fugl-Meyer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此方法实际上是BRSS(Brunnstrom's recovery stages of stroke,BRSS)的细化和数量化。

偏瘫步行能力评定量表

偏瘫步行能力评定量表

偏瘫步行能力评定量表
发布时间:2011-12-11 来源:本站下载:359 次0级:不能站立、行走。

1级:室内在他人扶持下可以步行10m以内(室内辅助下步行)
2级:室内在他人监护下步行20m(室内保护步行)
3级:室内独立步行50m以上,并可独立上、下高18cm的台阶2次以上(室内独立步行)
4级:持续步行100m以上,可以跨越20cm高的障碍物和上下10层阶梯,16cm高,25cm宽(建筑物内步行)
5级:持续步行200m以上,并可独立上下阶梯(16cm高,25cm宽)步行速度达到20m/min以上(室外独立步行)
注:
①评价时患者可以使用各种拐杖和支具。

②1~4级步行速度不限。

③建筑物内步行是指患者具备在医院、电影院、剧场、饭店、办公楼与建筑物内步行的能力。

④ 5级能力者具备到社会环境中活动的能力,如乘公交汽车、地铁及横穿马路等。

Holden步行功能分类
[5]缪鸿石.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蓟县海琦医院中医康复科偏瘫评定表评定内容与标准一、基本情况(一)姓名、性别。

(二)表格部分1.肌力评定分级评级标准5抗最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5-抗较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4+抗比中等度稍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4抗中等度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4-抗比中等度稍小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3+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抗较小阻力时达关节部分活动度3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3-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上2+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下2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2-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上1+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下1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0没有可以测到的肌肉收缩2.痉挛评定 ( 改良 Ashworth 法 )改良 Ashworth 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 共5 个级别。

改良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级别痉挛程度0无肌张力的增加I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肌张力轻度增加:在 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III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 >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III肌张力严重增高:全 ROM被动运动困难IV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3.感觉功能评定(1)浅感觉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

冷觉用装有5— 10 c 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 一 45C 的温水试管。

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

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

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 3 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2)深感觉:①位置觉: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②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 5 度左右,让患者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

患肢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的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为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做为分子记录 ( 如上肢关节觉4/5) 。

③震动觉: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 128 或 256 次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

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3)复合感觉:大脑皮质 ( 顶叶 ) 对感觉刺激的综合、分析、统一与判断的能力,因此又称为皮层感觉。

必须在深、浅感觉均正常时,检查才有意义。

①两点辨别觉:用特制的两点辨别尺或双脚规或叩诊锤两尖端,两点分开至一定距离,同时轻触患者皮肤,患者在闭目的情况下,若感到两点时,再缩小距离,直至两接触点被感觉为一点为止。

测出两点间最小的距离。

两点必须同时刺激,用力相等。

正常人全身各部位的数值不同,正常值:口唇为2—3mm;指尖为 3 一 6mm;手掌、足底为15—20mm:手背、足背为30mm;胫骨前缘为40mm;背部为 40 一50mm。

②图形觉:患者闭目,用铅笔或火柴棒在患者皮肤上写数字或画图形( 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询问患者能否感觉并辨认,也应双侧对照。

③实体觉:患者闭目,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某物品放于患者手中( 如火柴盒、刀子、铅笔、手表等) 。

让患者辨认该物的名称、大小及形状等。

两手比较。

④定位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手指或棉签轻触一处皮肤,请患者说出或指出受触的部位,然后1cm。

⑤重量识别觉:给患者有一定重量差别的数种物品,轻其用单手掂量后,比较、判断各物品的轻重。

⑥质地识别觉:分别将棉、毛、丝、橡皮等不同质地的物质放入患者手中,让患者分辨。

4.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认为中枢性损伤引起的瘫痪是一种失去了运动控制的质变过程,常将此过程分为驰缓、痉挛、共同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和正常六个阶段。

具体方法如下:上肢手下肢1弛缓,无任何运动弛缓,无任何运动弛缓,无任何运动2开始出现痉挛以及共同运动仅有细微的手指屈曲出现极少的随意运动模式可做勾状抓握,但不可伸伸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3屈肌异常运动模式达高峰指峰4异常运动开始减弱,可做以下1.坐位时可屈膝90o以活动:肩 0°,肘屈曲 90°时,能侧方抓握及松开拇指,上,使脚向后滑动前臂旋前、旋后;肘伸直时,手指可随意做小范围伸2.坐位时踝关节背屈肩前屈 90°;手背可触及腰展。

3.仰卧位髋屈曲,膝伸后部展5出现分离运动;肘伸直,肩外1.坐位膝关节伸展,展 90°,肘伸直,肩屈曲 30°能抓握圆柱状或球状物踝关节背屈~90°,前臂旋前、旋后;肘体,手指可一起伸开,但2.坐位,髋内旋伸直,前臂中立位,臂可上举不能做单个手指伸开3.立位,踝背屈过头能进行各种抓握动作,但运动速度和协调性接近正6运动协调正常或接近正常速度和准确性稍差常记录方法:上肢1=1 级, 2=2 级, 3=3 级, 4=4 级, 5= 5 级, 6= 6 级手1=1 级, 2=2 级, 3=3 级, 4=4 级, 5= 5 级, 6= 6 级下肢 1=1 级, 2=2 级, 3=3 级, 4=4 级, 5= 5 级, 6= 6 级5.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活动度 (range of motion,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度。

评定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度对于确定关节活动是否受限及受限的程度、判断病因和预后、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评定治疗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偏瘫患者因中枢神经病损、随意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关节挛缩等原因常常踝等主要关节活动度评定。

评定时只记录关节挛缩,对肌张力增高导致的关节活动度受限不记录。

记录方法如下:上肢关节挛缩(受限的ROM<25°):无,有下肢关节挛缩(受限的ROM<15°):无,有有者应标明:肩、肘、腕、髋、膝、踝等部位及度数。

6.平衡功能评定Bobath 三级平衡功能评定:将人体平衡分为坐位平衡和立位平衡两种状态,每一种体位下又都按照相同的标准分为三个级别进行评定,具体分级标准如下:一级平衡:属静态平衡,被测试者在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坐位或立位)。

二级平衡:即自动态平衡,被测试者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并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移动身体重心后仍维持原来的体位。

三级平衡:即他动态平衡,被测试者在受到外力干扰而移动身体重心后仍恢复并维持原来的体位。

7.协调性检指鼻试验:嘱被测者先将手臂伸直外展,然后用食指尖触鼻尖,以不同的速度、方向、睁眼、闭眼重复进行,并双侧比较。

跟- 膝 - 胫试验:被测者仰卧位,抬起一侧下肢,先将足跟放在对侧下肢的膝盖骨上,再沿着胫骨前缘向下推移。

二、个体活动1.移动能力评定:使用Modified Rivermead Mobility Index( MRMI )每项得分有0-5 分六个级别。

0分:不能完成1分:在两个人的辅助下完成2分:在一个人的辅助下完成3分:需要监督或口头指示完成4分:需要一些帮助或借助器具完成5分:独立完成2.ADL 评定: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项目评分标准评分1.0 分:完全大便失禁2 分:每月有超过一半时间出现大便失禁大5 分:每月有一半或以下时间出现大便失禁便8 分:每月不多于一次的大便失禁10 分:没有大便失禁小便3.修饰4.如厕5.吃饭6.转移(床 -椅)7.行走*轮椅操作2分:经常小便失禁5分:日间保持干爽,夜间小便失禁8分:整天保持干爽但中间出现使劲10:分:没有小便失禁0 分:完全依赖2分 : 需最大帮助3分:能参与大部分活动4分:能准备和收拾时需协助5分:完全洗脸、梳头、刷牙、剃须或化妆0分:完全依赖2分:需最大帮助5分:能参与大部分活动8分:需有人从旁边监督或提示10分:自行如厕0分:完全依赖2分:某种程度上能运用餐具,真个过程需别人协助5分:能使用餐具,在某些过程中需协助8分:能准备和收拾时需协助10分:自行用食0分:完全依赖3分:整个过程中需要别人帮忙8分:能参与大部分活动,在某些过程需协助12分:需有人提示15分:完全独立0分:完全不能3分:整个过程需要别人协助8分:能参与大部分活动,在某些过程中需要协助12 分:可步行一段距离(<50 米)或需监督或提示15 分:可步行50 米0分:完全不能1分:可在平地上移动短距离,整个过程需要别人协助3分:能参与大部分轮椅活动,某些过程需协助4分:能操控轮椅,但在某些过程需协助5 分:自行移动至少500 米8.0 分:完全依赖2 分:某种程度上能参与,某个过程需协助穿5 分:能参与大部分活动,在某些过程仍需协助衣8 分:在准备和收拾时需协助或需监督或需协助10分:自行穿衣9.0 分:完全依赖2分:整个过程中需要别人协助上下5分:能参与大部分活动,在某些过程仍需协助楼梯8 分:在准备和收拾时需协助或需监督或需协助10分:可上下楼梯两段(可用扶手或助行器)10.0 分: 完全依赖1分:整个过程需要别人协助洗3 分:能参与大部分活动,在某些过程仍需协助澡 4 分:在准备和收拾时需协助或需监督或需协助5分:自行洗澡评定者总分3.步态分析步态分析:采用目测法对患者的步行情况进行记录,分别找出站立相和摆动相中患者的异常姿势与异常运动模式等。

注意全身姿势和步态,包括步行节律、稳定性、流畅性、对称性、重心偏移、手臂摆动、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态与表情、辅助装置(矫形器、助行器)的作用等。

在自然步态观察的基础上,可以要求患者加快步速,减少足接触面 (踮足或足跟步行 )或步宽 (两足沿中线步行 ),以凸现异常;也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或给予支撑 (足矫形垫或矫形器 ),以改善异常,协助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