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合金成品检测规范概述

第六章 合金成品检测规范概述
第六章 合金成品检测规范概述

第六章合金成品检测规范

6.1外观检测

6.1.1型材棒材产品尺寸公差检验标准

为了满足用户要求,经过营销部、型材车间、品质保障部、技术研发部及有关人士讨论,通过型材(包括实芯单直棒、定长棒、PCB棒材、单直孔棒、双直孔棒)毛坯棒、粗磨、精磨棒制品尺寸及公差范围检验标准如下:

一、实芯硬质合金棒材型号表示规则、示意图及极限偏差

1.1实芯硬质合金棒材型号表示规则:BΦD×L

实芯硬质合金棒毛坯型号表示由硬质合金棒材的字母B、圆棒直径值、长度值三部分组成,单位为mm,见示例1。

示例1:

B Φ12 ×330

表示长度值为330mm

表示直径值12 mm

表示硬质合金毛坯棒材

1.2实芯硬质合金棒材型号示意图见图1。

图1

1.3实芯硬质合金挤压毛坯棒材的尺寸及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2、3规定。

表1 单位:mm

直径(D)直径公差圆度公差

D<3.0 +0.15~+0.30 ≤0.10

3≤D≤6+0.30~+0.50 ≤0.12

6<D≤12+0.30~+0.60 ≤0.12

12<D≤16+0.30~+0.70 ≤0.15

D>16 +0.30~+0.80 ≤0.15

表2 单位:mm

长度(L)长度公差

L<100 0~+1.0 100≤L<200 0~+2.0 200≤L<300 0~+3.0 ≥3000~+5.0

表3 单位:mm

长度

直线度公差

D≤3.03<D<12 D≥12

L<50 ≤0.30≤0.25≤0.20

50≤L<100 ≤0.40≤0.25≤0.20

100≤L<200 ≤0.60≤0.30≤0.30

200≤L<300 ≤1.00≤0.45≤0.45

L≥300 ≤1.00≤0.50≤0.50

注:长度为700 mm的毛坯棒材,其长度公差为0~+10mm;其弯曲度不作检查;

其余按表1、表2的相关内容检查。

1.4模压PCB棒毛坯、粗磨、精磨尺寸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单位:mm

毛坯尺寸粗磨尺寸精磨尺寸

直径(Φ)长度(L)直径(Φ)长度(L)直径(Φ)长度(L)

3.35-3.60 38.40-38.90 3.25-3.35 38.40-38.90 3.20-3.23 38.10-38.30

二、精磨实芯硬质合金棒材型号表示规则、示意图及极限偏差

2.1 精磨实芯硬质合金棒材毛坯型号表示由硬质合金圆棒直径值、精磨等级、长度值三部分组成,单位为mm,见示例2。

示例2:

ф12 h7 ×330

表示长度值为330mm

表示精度等级为h7

表示精磨棒直径值为12mm

2.2 精磨实芯硬质合金棒材型号示意图见图2。

图2

2.3 精磨实芯硬质合金棒材的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5规定。

表5 单位:mm

直径D 公差

项目

公差标准

h6 h7 h8 h9 h10 h11 h12

≤3D

0~

-0.006

0~

-0.010

0~

-0.014

0~

-0.025

0~

-0.04

0~

-0.060

0~

-0.1 L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3<D≤6D

0~

-0.008

0~

-0.012

0~

-0.018

0~

-0.030

0~

-0.048

0~

-0.075

0~

-0.12 L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6<D≤10D

0~

-0.009

0~

-0.015

0~

-0.022

0~

-0.036

0~

-0.058

0~

-0.090

0~

-0.15 L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10<D≤16D

0~

-0.011

0~

-0.018

0~

-0.027

0~

-0.043

0~

-0.07

0~

-0.110

0~

-0.18 L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16D

0~

-0.011

0~

-0.018

0~

-0.027

0~

-0.043

0~

-0.07

0~

-0.110

0~

-0.18 L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0~

+1.5

注:D为直径公差、L为长度公差

三、技术要求

3.1 硬质合金棒材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结构应符合有关牌号企业标准的规定。

3.2 表面要求

3.2.1 硬质合金挤压毛坯棒材表面应进行喷砂加工或清洗(依客户要求而定),表面不允许有鼓泡、分层、裂纹、严重麻点等,外观标准见表6。

表6 单位:mm

直径D D<3.0 3≤D≤66<D≤1212<D≤16D>16

划痕深度≤0.08 0.15 0.15 0.15 0.15

脏化深度≤0.08 0.15 0.15 0.15 0.15

粘料≤0.10 0.20 0.20 0.20 0.20

磨痕棱形≤0.08 0.15 0.15 0.15 0.15

长度L <100 100≤L<200 200≤L<300 ≥300

掉边角≤0.5 0.9 1.4 2.0

注:掉边角后的产品其有效长度要求符合表2产品长度公差

3.2.2 挤压棒材摔检高度标准见表7

表7 单位:mm

圆棒直径D ≤6>6

圆棒长度L L≤300300<L≤720L≤300300<L≤720

摔检高度H 600 400 500 400

四、模压定长棒材及其他粗磨棒材的粗磨尺寸公差应符合表8规定

表8 单位:mm

规格直径公差长度公差(端面不磨)

D<3.0 +0.1~+0.3 0~+1.5

3≤D≤6+0.1~+0.3 0~+1.5

6<D≤12+0.1~+0.3 0~+1.5

12<D≤16+0.1~+0.3 0~+1.5

D>16 +0.1~+0.3 0~+1.5

注:粗磨后定长棒不允许有划痕、脏化、裂纹、未见光、粘料、明显磨痕等缺陷,允许有轻微掉边角,但有效长度要求在上表长度公差范围内;其他粗魔棒材

外径公差按此标准,长度公差按表2标准

五、单直孔毛坯棒材尺寸公差符合表9规定

表9 单位:mm

直径公差孔径公差孔中心偏差

3.0 +0.30~+0.50 0.50 ±0.10 0.10

4.0 +0.30~+0.50 0.80 ±0.10 0.10

5.0 +0.30~+0.50 0.80 ±0.10 0.13

6.0 +0.30~+0.50 1.00 ±0.15 0.15

7.0 +0.30~+0.60 1.00 ±0.15 0.15

8.0 +0.30~+0.60 1.00 ±0.15 0.15

9.0 +0.30~+0.60 1.40 ±0.15 0.20

10.0 +0.30~+0.60 1.40 ±0.15 0.20

11.0 +0.30~+0.60 1.40 ±0.15 0.28

12.0 +0.30~+0.60 1.75 ±0.15 0.30

13.0 +0.30~+0.70 1.75 ±0.15 0.34

14.0 +0.30~+0.70 1.75 ±0.15 0.37

15.0 +0.30~+0.70 2.00 ±0.20 0.40

16.0 +0.30~+0.70 2.00 ±0.20 0.40

17.0 +0.30~+0.80 2.00 ±0.20 0.47

18.0~19.0 +0.30~+0.80 2.00 ±0.20 0.50

>19.0 +0.30~+0.80 2.50 ±0.25 0.50 六、双直孔毛坯棒材尺寸公差符合表10规定

表10 单位:mm

直径公差孔径公差孔间距公差孔中心偏离

4.0 +0.30~+0.50 0.80 ±0.10 1.80 -0.15 0.10

5.0 +0.30~+0.50 0.80 ±0.10 2.00 -0.15 0.13

6.0 +0.30~+0.50 1.00 ±0.15 3.00 -0.20 0.15

7.0 +0.30~+0.60 1.00 ±0.15 3.50 -0.20 0.15

8.0 +0.30~+0.60 1.00 ±0.15 4.00 -0.30 0.15

9.0 +0.30~+0.60 1.40 ±0.15 4.00 -0.30 0.20

10.0 +0.30~+0.60 1.40 ±0.15 5.00 -0.30 0.20

11.0 +0.30~+0.60 1.40 ±0.15 5.00 -0.30 0.28

12.0 +0.30~+0.60 1.75 ±0.15 6.00 -0.30 0.30

13.0 +0.30~+0.70 1.75 ±0.15 6.00 -0.30 0.34

14.0 +0.30~+0.70 1.75 ±0.15 7.00 -0.30 0.37

15.0 +0.30~+0.70 2.00 ±0.20 7.00 -0.30 0.40

16.0 +0.30~+0.70 2.00 ±0.20 8.00 -0.30 0.40

17.0 +0.30~+0.80 2.00 ±0.20 8.00 -0.30 0.47

18.0~19.0 +0.30~+0.80 2.00 ±0.20 9.00 -0.30 0.50

20.0~21.0 +0.30~+0.80 2.50 ±0.25 10.00 -0.40 0.50

22.0~23.0 +0.30~+0.80 2.50 ±0.25 11.00 -0.40 0.50

>23.0 +0.30~+0.80 3.00 ±0.25 12.00 -0.50 0.50

七、检查和验收

7.1 棒材应由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棒材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填放合格证。

7.2 需方应对收到的棒材按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标准与本标准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棒材之日起3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调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在需方共同进行。

7.3 组批

棒材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混合料组成。

7.4 每批棒材应进行物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结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的检验。

6.1.2精磨球齿外观检测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数控事业部精磨球齿外观检测。

2内容:

2.1球齿尺寸检测标准

球齿高度和直径应用外径千分尺(最小刻度0.01mm)测量,检测结果精度为0.01mm。抽样产品检测部位如图1所示

图1

测量时,千分尺测头必须在去掉毛刺的部位测量;在测量D1和D2时,测头位置应分别离球头和底角过渡点1.5mm,而且必须在同一母线上;只有长度大于20mm的球齿,才测D3点,测量时也应在同一母线上。

球齿底角的检测:用不小于8倍的测量显微镜,测量结果精确到分。

2.2球齿外观质量检测标准:

缺陷名称表面区

缺陷极限(mm) 允许个数

粘料(粗糙度)A 0.05(高度) 1

B 0.05(高度) 1

C 0.10(高度) 1

粘模痕迹A 0.05(深度) 1

B 0.05(深度) 1

C 0.30(深度) 1

2.2.1不允许出现裂纹

2.2.2脏化孔和缝隙缺陷极限:max 0.05mm

2.2.3起泡缺陷极限:max 0.05mm

2.2.4毛刺缺陷极限:max 0.05×0.10mm(厚度×长度)

2.2.5掉边角(碎裂)缺陷极限:C区max 0.3×0.5mm(深度×长度)

2.2.6B区不允许有未见光

2.2.7如果发现多个点出现沾料或者凹坑等可以修补的缺陷,则返回车间进行处理后再按照标准检

测。

6.1.3数控刀片外观检测标准

1.目的:

为满足客户要求,经过营销部、品质保障部、数控刀片事业部、技术研发部有关人员讨论,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2.1本标准适用于数控刀片生产。

.3.内容:

3.1脏化孔和缝隙缺陷极限:max 125μm。

3.2裂纹缺陷极限:原则上不允许。(例外:毛坯研磨加工能将裂纹磨去或者裂纹位于刀片功能和强度不受影响的地方)。

3.3起泡缺陷极限:max 125μm。

3.4表面反映的金相缺陷以金相报出结果为准。

3.5毛刺飞边缺陷极限:见下表1

表1

毛坯类型或型号系列缺陷极限(μm)

普通类型60

正刀片毛坯底面100 P-刀片(直孔单面槽刀片)含:TNMM 、SNMM、DNMM、CNMM 10

40

P-刀片(其他)含:TNMA、TNMG、TNMX、SNMA、SNMG、

SNMX、DNMA、DNMG、CNMA、CNMG

S-刀片含:TPMR、SPMR 40

U-刀片含:TCMT、SCMT、WCMX 30 注:P-刀片为杠杆夹固式刀片(多为直孔刀片)

S-刀片为压盖夹固式刀片(多为无孔刀片)

U-刀片为螺钉夹固式刀片(多为沉孔刀片)

3.6.粘料、粘模、痕迹等缺陷:

3.6.1毛坯需要研磨加工的刀片或需要研磨加工的部位,不给予缺陷极限;原则上以通过研磨加工能消除缺陷为准,成品原则上不允许存在(位于刀片功能和强度不受影响的地方例外)。

3.6.2毛坯不需要研磨加工的刀片或不需要研磨加工的部位(即成品刀片部位),其缺陷极限按划分区域有不同,要求:区域的划分见图1,缺陷长、宽(深)、高极限标准分别见下表2、表3、表4:

表2:缺陷长度极限(粘模、粘料、痕迹)

内切圆直径(mm)表面各区域允许极限(≤mm)

A B、C、D

<15 0.40 0.60 15~19 0.60 0.80 ≥150.80 1.00 表3:缺陷宽度极限(粘模、痕迹)

内切圆直径(mm)表面各区域允许极限(≤mm)

A B、C、D

<15 0.10 0.20 ≥150.15 0.30 表4:缺陷宽度极限(粘料、不平度)

内切圆直径(mm)表面各区域允许极限(≤mm)

A B、C D

<15 0.10 0.20 0.05

≥15 0.15 0.30 0.05

3.7刀尖磨到原则上不允许存在(如图1的A部位)。

3.8涂层表面脱落原则上不允许存在(需经过涂层的刀片)位于刀片功能和强度不受影响的地方且不

影响刀片美观的例外。

3.9各级别掉边角(碎裂)缺陷极限见下表5:

表5

级别允许范围:宽度(深)×长度

01 0.01×0.02 (mm)

02 0.02×0.04 (mm)

03 0.03×0.06 (mm)

04 0.04×0.08 (mm)

1 0.05×0.10 (mm)

2 0.10×0.20 (mm)

3 0.15×0.30 (mm)

4 0.20×0.40 (mm)

5 0.25×0.50 (mm)

6 0.30×0.60 (mm)

7 0.35×0.70 (mm)

8 0.40×0.80 (mm)

9 0.45×0.90 (mm)

10 0.50×1.00 (mm)

12 0.60×1.20 (mm)

14 0.70×1.40 (mm)

16 0.80×1.60 (mm)

18 0.90×1.80 (mm)

19 1.00×2.00 (mm)

图2

注:如果级别号后带“B”(例:12B)则只检测宽(深)度,其长度不限。

掉边角(碎裂)是根据尺寸分级别的,其要求见各型号压制工艺操作指令所规定的级别或按图纸要求。对于未标注缺口等级的毛坯,切削刃口上A区不允许出现缺口,B区的缺口按2级控制,不在切削刃口上的缺口(如下图3的C、D区域)可按5级控制。

6.1.4普通刀片外观检测标准

1.目的:

为满足客户要求,经过营销部、刀片车间、品质保障部、数控刀片事业部、技术研发部有关人员讨论,

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2.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刀片外观检测。

3.职责

3.1 质量管理归口部门,确保入库产品合格

3.2 质量管理员:负责刀片成品的取样

4.作业内容

4.1 取样

4.1.1 成品出炉后,质量管理归口部门负责取样及分类标识;

4.2 外观检查

4.2.1烧结车间依据检测报告对合格产品进行表面处理并分类摆放;

4.2.2 成品检测班组对所有内在性能合格产品进行外观检测(由品保下发的合格单),检测项目包括:起皮、裂纹、分层、表面孔洞、掉边角、鼓泡、弯曲、变形等,并做好相关记录;

4.2.3质量管理部门将记录汇总,将判定结果在规定时间内报至相关部门,合格品包装入库,不合格品依据《不合格品评审管理制度》

附表1

普通刀片成品暂行检测标准

检测项目检测内容检测标准

外观检测

尺寸

外形、公差符合标准要求,依据《硬质合金刀片型号表示规则》

及图纸要求

表面孔洞不允许

分层裂纹不允许

掉边角焊接刀工作刃、机夹刀工作刃不允许,其它深度不超过0.3mm 粘模机夹刀片、数控刀片内孔(沉孔)不允许,其它不超过0.2mm 粘料

机夹刀内孔(沉孔)不允许,焊接刀工作刃面每平方厘米不超过

两点,每点的高度小于0.2mm

毛刺机夹刀片不允许,焊接刀片毛刺厚度≤0.3mm

变形长度、宽度方向:≥15mm,变形±0.10mm;∠15mm,变形

±0.05mm

颜色无因异常(如:氧化等)导致的颜色(如:红、绿、蓝等色)

断口检测脏化≤40%,若超标,则双倍取样,如仍超标,则该批产品不合格过烧不允许

欠烧不允许

混料不允许

表2 国内通用焊接刀片毛坯基本尺寸的行业允许偏差

基本尺寸建议允许偏差E1、E2型的t尺寸

基准尺寸建议允许偏差

<2.5 -0.2~0.1 <6 -0.1~0.3

>2.5-5.0 -0.25~0.15 >6~12 -0.2~0.4

>5.0-11.0 -0.30~0.2 >12-25 -0.3~0.6

>11.0-18.0 -0.45~0.35 >25~40 -0.4~0.8

>18.0-25.0 -0.5~0.4 >40 -0.4~1.0

>25.0-35.0 -0.6~0.5

>35.0-45.0 -0.7~0.6

>45.0-55.0 -0.7~0.6

>55.0 -0.7~0.6 -

机夹刀片尺寸公差暂时按图纸要求检验。

表3 国际通用焊接刀片毛坯基本尺寸的行业允许偏差

基本尺寸≤6>6~12 >12~25 >25~50 >50

建议偏差+0.3~0 +0.4~0 +0.6~0 +1.0~0 +2.0~0

表4 刀片毛坯的平面度应符合以下标准

基本尺寸≤18>18~30 >30

允许偏差0.15 0.20 0.25

4.3.表面质量:

4.3.1 焊接刀片非工作表面斑点标准:表面积每2cm2允许1个斑点(直径<0.3mm)。

4.3.2 出口合金,表面颜色要求均匀一致;国内市场产品可适当放宽。

4.3.3 其他检测按原《成品检测暂行标准》执行。

6.1.5 PCB外观检测标准

1.目的:

为满足客户要求,经过营销部、型材车间、品质保障部、数控刀片事业部、技术研发部有关人员讨论,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2.1本标准适用于PCB棒材生产。

3.PCB棒材尺寸要求

3.1模压PCB棒毛坯、粗磨、精磨尺寸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单位:mm

毛坯尺寸粗磨尺寸精磨尺寸

直径(Φ)长度(L)直径(Φ)长度(L)直径(Φ)长度(L)

3.40-3.60 38.40-38.90 3.30-3.35 38.40-38.90 3.22-3.25 38.10-38.30

4.技术要求

4.1 硬质合金棒材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结构应符合有关牌号企业标准的规定。

4.2 外观要求

4.2.1 硬质合金毛坯棒材不允许变形、弯曲、鼓泡等,精磨后不允许有划痕、脏化、裂纹、未见光、粘料、明显磨痕等缺陷。

5.检查和验收

5.1 棒材应由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棒材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按订单要求包装填放合格证后包装入库;

5.3 组批棒材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混合料组成。

5.4 每批棒材应进行物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结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的检验。

6.2合金物理金相检测

6.2.1混合料PS21条物理、机械性能技术要求

序号牌号

物理性能机械性能

鉴定制度Den(g/cm3) HC(KA/m) Com(%) HRA/HV TRS(N/mm2)≥

1 45

2 14.35-14.55 11.0-14.0 9.0-9.6 88.5-89.5 2200 1450℃/60min

2 566 14.35-14.55 20.0-23.0 8.2-8.8 91.5-92.5 1800 1420℃/60min

3 567(YS2T) 14.35-14.55 23.5-26.5 8.2-8.8 91.5-93.5 1800 1420℃/60min

4 570 14.20-14.4

5 24.0-27.5 8.5-9.5 92.0-93.0 1800 1420℃/60min

5 570A 14.20-14.45 24.0-27.5 8.5-9.5 92.0-93.0 1800 1420℃/60min

6 571 14.75-14.95 21.0-23.0 5.3-5.9 92.0-93.0 1600 1450℃/60min

7 572 14.78-14.98 24.5-27.5 5.4-6.0 92.2-93.2 1600 1410℃/60min

8 575 14.85-15.05 16.5-18.5 5.3-5.9 91.5-92.5 1600 1460℃/60min

9 576 14.85-15.05 16.5-18.5 5.4-5.8 91.5-92.5 1800 1450℃/60min

10 625(YS25) 12.70-13.00 14.5-17.5 7.6-8.2 1550-1650 1500 1450℃/60min

11 635 12.50-12.70 13.0-15.0 8.3-9.5 90.5-91.5 1700 1450℃/60min

12 653 13.80-14.00 11.0-13.0 4.8-5.3 91.0-92.0 1500 1460℃/60min

13 661 13.00-13.20 10.5-12.5 9.2-9.8 89.5-90.5 1800 1420℃/60min

14 666(YW1) 12.80-13.20 16.0-19.0 5.2-5.8 92.0-93.0 1400 1460℃/60min

15 668(YW2) 12.80-13.20 15.0-19.0 7.2-7.8 91.5-92.5 1500 1460℃/60min

16 4345 14.45-14.65 12.0-14.0 7.5-8.5 89.5-90.5 1800 1450℃/60min

17 4540 13.90-14.10 11.0-15.0 6.3-6.9 90.5-91.5 1500 1460℃/60min

18 4540A 13.90-14.10 11.0-15.0 6.3-6.9 90.5-91.5 1500 1460℃/60min

19 4555 13.90-14.10 11.0-15.0 4.6-5.2 91.0-92.0 1500 1460℃/60min

20 4555A 13.90-14.10 11.0-15.0 4.6-5.2 91.0-92.0 1500 1460℃/60min

21 4640 14.10-14.30 9.0-11.5 10.5-12.0 87.8-89.0 1800 1450℃/60min

22 4666 13.30-13.60 10.0-13.0 8.2-8.8 90.0-91.0 1800 1460℃/60min

23 4666A 13.30-13.60 10.0-13.0 8.2-8.8 90.0-91.0 1800 1460℃/60min

27 JT05 14.80-15.00 11.5-12.5 5.5-5.9 90.0-91.0 2000 1440℃/60min 28 JT106U 14.67-14.80 36.0-42.0 4.8-5.4 1950-2100 2500 1410℃/60min 29 JD10A 14.60-14.80 8.0-10.0 7.2-7.9 88.0-89.0 2000 1440℃/60min 30 YG8C 14.60-14.80 7.3-8.7 7.3-7.9 88.0-89.0 2000 1440℃/60min

序号 牌号

物理性能 机械性能 鉴定制度

Den(g/cm 3)

HC(KA/m) Com(%) HRA/HV TRS(N/mm 2)≥

1 JT106U 14.65-14.85 36.0-44.0 4.8-5.4 1950-2100 2500 1410℃/60min

2 JT104U 14.65-14.85 36.0-44.0 4.8-5.4 1950-2100 2500 1410℃/60min JT104F 14.75-14.91 28.5-33.5 4.9-5.5 1850-2000 3000 1410℃/60min JT204N (模) 14.40-14.60 36.5-42.5 7.0-7.8 1900-2050 3000 1410℃/60min JT204N (挤)

14.40-14.60 36.5-42.5 7.0-7.8 1900-2050 3000 1410℃/60min 3 JT201 14.45-14.65 35.0-40.0 6.2-7.0 1950-2050 2500 1410℃/60min 4 JT302A (模) 14.35-14.55 18.5-22.0 8.1-8.6 91.5-92.5 2500 1410℃/60min JT302A (挤) 14.35-14.55 18.5-22.0 8.0-8.6 91.5-92.5 2500 1410℃/60min 5 JT302B 14.30-14.55 17.0-24.0 7.8-8.8 90.5-92.5 2000 1410℃/60min JT304(模) 14.35-14.55 18.5-22.0 8.1-8.6 91.5-92.5 2500 1410℃/60min 6 JT304(挤) 14.35-14.55 18.5-22.0 8.0-8.6 91.5-92.5 2500 1410℃/60min 7 JT401(模) 14.05-14.25 25.5-32.0 9.4-10.0 92.0-93.0 2500 1410℃/60min JT401(挤) 14.05-14.25 25.5-32.0 9.2-10.0 92.0-93.0 2500 1410℃/60min 8 JT403(模) 14.05-14.25 25.5-33.0 9.4-10.0 92.2-93.0 2500 1410℃/60min JT403(挤) 14.05-14.25 25.5-33.0 9.2-10.0 92.0-93.0 2500 1410℃/60min 9 JT404(模) 14.05-14.25 25.5-32.0 9.4-10.0 92.0-93.0 2500 1410℃/60min JT404(挤) 14.05-14.25 25.5-32.0 9.2-10.0 92.0-93.0 2500 1410℃/60min 10 JT10F 14.75-14.95 26.0-29.0 4.9-5.5 93.0-93.5 2500 1410℃/60min 11 YG6X 14.85-15.05 19.0-24.5 4.8-5.5 91.5-92.5 1800 1420℃/60min 12

YG15

13.90-14.15

6.5-9.0

12.5-14.5

86.5-88.0

2500

1420℃/60min

序号 牌号

物理性能 机械性能 鉴定制度

Den(g/cm 3)

HC(KA/m) Com(%) HRA/HV TRS(N/mm 2)≥

1 YG3.6 15.15-15.35 17.0-21.0 3.2-3.5 91.5-92.5 1300 1450℃/60min

2 YG6 14.80-15.05 12.5-14.5 5.3-5.9 90.5-91.5 1800 1420℃/60min

3 YG6A 14.80-15.05 21.0-25.0 5.0-5.7 92.0-93.0 1600 1420℃/60min

4 YG8 14.65-14.8

5 10.0-15.0 6.8-7.

6 89.5-91.0 1850 1420℃/60min 5 YG8N 14.60-14.85 16.0-19.0 6.8-7.8 89.5-91.5 1550 1420℃/60min 6 YG9C 14.50-14.70 6.5-8.5 8.2-8.9 87.5-89.0 2000 1450℃/60min

7 YG10 14.40-14.60 6.7-9.7 9.0-9.6 88.0-89.0 2900 1420℃/60min

8 YG10X 14.35-14.55 16.5-21.0 8.5-9.6 90.5-91.5 1850 1420℃/60min

9 YG13 14.10-14.30 6.6-8.6 11.7-12.5 87.0-88.3 2800 1410℃/60min 10

YG16C

13.75-13.95

4.5-7.0

14.5-16.5

85.0-86.0

2700

1420℃/60min

14 YK05 14.80-15.00 11.5-12.5 5.4-6.0 89.8-91.0 1500 1450℃/60min

15 YK15.614.45-14.75 5.0-8.07.8-9.286.5-88.023001450℃/60min

16 YK2014.40-14.60 4.5-7.58.7-9.986.5-87.526001450℃/60min

17 YK2514.30-14.70 5.8-8.58.5-10.086.5-88.026501450℃/60min

18 YT512.90-13.108.3-13.58.6-9.389.5-91.018001480℃/75min

19 YT5G12.90-13.108.0-13.58.5-9.389.0-90.518501500℃/75min

20 YT1411.35-11.6010.5-16.07.0-7.891.5-92.514001480℃/75min

21 YT14Zn 11.35-11.60 10.0-16.5 7.0-7.8 91.5-92.5 1400 1480℃/60min

22 YT1511.20-11.4011.5-16.0 5.0-6.191.5-93.013201480℃/60min

23 YS813.95-14.1528.5-35.5 5.0-5.792.5-94.016001420℃/60min

24 YC30S 12.70-12.90 12.0-18.0 8.0-9.3 90.5-91.5 1500 1480℃/60min

25 JT20H 14.40-14.60 4.0-6.5 8.9-10.0 86.0-87.0 2600 1490℃/60min

26 JT25H 14.25-14.45 5.0-6.5 9.9-11.0 86.5-87.5 2500 1450℃/60min

27 JD05CC 14.85-15.05 5.0-5.9 5.5-5.9 87.3-88.3 2400 1450℃/60min

28 JD18 14.45-14.65 3.8-4.8 8.8-9.4 85.5-86.5 2000 1450℃/60min

序号牌号

物理性能机械性能

鉴定制度Den(g/cm3) HC(KA/m) Com(%) HRA/HV TRS(N/mm2)≥

1 C

2 14.43-14.58 17.9-20.5 8.4-9.4 91.3-91.7 3000 1420℃/60min

2 C200 14.65-14.81 16.5-20.5 5.81-6.06 91.6-92.4 2300 1430℃/60min

3 C550 12.42-12.62 11.0-17.0 7.3-8.1 91.0-96.0 1650 1480℃/60min

4 C560 12.50-12.70 11.0-17.0 6.1-6.9 91.3-91.9 1600 1480℃/60min

5 C660 13.80-14.00 11.0-17.0 4.5-5.1 91.2-91.8 1900 1480℃/60min

6 YG6C 14.88-15.03 9.0-12.5 4.9-5.5 89.4-89.8 2000 1420℃/60min

7 YG10X 14.43-14.58 17.9-20.5 8.4-9.4 91.3-91.7 3000 1420℃/60min

8 YG25M 12.70-13.30 5.0-7.0 20.0-22.0 83.2-84.2 2450 1410℃/60min

9

6.2.2合金成品物理、机械性能技术要求

序号牌号

物理性能

Den(g/cm3) HC(KA/m) Com(%) HRA/HV

1 45

2 14.35-14.55 11.0-14.0 8.8-9.8 88.5-89.5

2 566 14.35-14.55 19.0-24.0 7.8-9.2 91.5-92.5

3 567(YS2T) 14.35-14.55 22.0-28.0 8.0-9.6 91.5-93.5

4 570 14.20-14.4

5 23.5-26.5 8.2-9.5 92.0-93.0

5 570A 14.20-14.45 23.5-26.5 8.2-9.5 92.0-93.0

6 571 14.75-14.95 20.5-23.5 5.2-6.0 92.0-93.0

7 572 14.75-15.00 24.0-28.0 5.0-6.2 92.0-93.5

8 575 14.85-15.05 16.0-19.0 5.2-6.0 91.5-92.5

9 576 14.85-15.05 16.0-19.0 5.2-6.0 91.5-92.5

10 625(YS25) 12.70-13.00 14.0-18.0 7.4-8.4 1550-1650

11 635 12.50-12.70 12.5-15.5 8.2-9.7 90.5-91.5

12 653 13.80-14.00 10.5-13.5 4.7-5.4 91.0-92.0

13 661 13.00-13.20 10.0-13.0 9.0-10.0 89.5-90.5

14 666(YW1) 12.80-13.20 15.0-20.0 5.0-6.0 92.0-93.0

15 668(YW2) 12.80-13.20 14.0-20.0 7.0-8.0 91.5-92.5

16 4345 14.45-14.65 11.5-14.5 7.2-8.7 89.0-91.0

17 4540 13.90-14.10 11.0-15.0 6.2-7.0 90.5-91.5

18 4540A 13.90-14.10 11.0-15.0 6.2-7.0 90.5-91.5

19 4555 13.90-14.10 11.0-15.0 4.6-5.2 91.0-92.0

20 4555A 13.90-14.10 11.0-15.0 4.6-5.2 91.0-92.0

21 4640 14.10-14.30 8.5-11.5 10-12 87.8-89.0

22 4666 13.30-13.60 10.0-13.0 8.0-9.0 90.0-91.0

23 4666A 13.30-13.60 10.0-13.0 8.0-9.0 90.0-91.0

24 JP05(YS8) 13.60-14.00 28.0-36.0 5.0-6.0 93.0-94.0

25 JP10 13.90-14.10 22.5-27.5 5.0-6.0 1700-1800

26 JP20 12.10-12.40 11.0-16.0 6.6-7.8 91.0-92.0

27 JT05 14.80-15.00 11.3-12.7 5.4-6.0 90.0-91.0

28 JT106U 14.67-14.80 35.5-43.0 4.6-5.6 1950-2100

29 JD10A 14.60-14.80 8.0-10.5 7.2-8.0 88.0-89.2

30 YG8C 14.60-14.80 7.0-9.0 7.2-8.0 88.0-89.2

物理性能

序号牌号

Den(g/cm3) HC(KA/m) Com(%) HRA/HV

1 JT106U 14.65-14.85 35.5-45.0 4.6-5.6 1950-2100

2 JT104U 14.65-14.85 35.5-45.0 4.6-5.6 1950-2100

3 JT104F 14.75-14.91 28.5-33.5 4.9-5.5 1850-2000

4 JT204N 14.40-14.60 36.0-43.0 6.8-8.0 1900-2050

5 JT201 14.45-14.65 34.5-40.5 6.0-7.2 1950-2050

6 JT302A 14.35-14.55 18.5-22.5 7.8-8.8 91.5-92.5

7 JT302B 14.30-14.55 16.0-25.0 7.6-9.0 90.5-92.5

8 JT304 14.35-14.55 18.0-23.0 7.8-8.8 90.5-92.5

9 JT401 14.05-14.25 25.0-33.0 9.2-10.2 92.0-93.0

10 JT403 14.05-14.25 26.0-34.0 9.2-10.2 92.2-93.0

11 JT404 14.05-14.25 25.0-33.0 9.2-10.2 92.0-93.0

12 JT10F 14.75-14.95 25.0-30.0 4.8-5.6 93.0-93.5

13 YG6X 14.85-15.05 19.0-24.5 4.8-5.9 91.5-92.5

14 YG15 13.90-14.15 6.5-9.5 12.5-14.7 86.5-88.0 序号牌号物理性能

高温合金概述

1.1 高温合金 1.1.1 高温合金及其发展概况 高温合金是指以铁、钴、镍为基体,能在600℃以上温度,一定应力条件下适应不同环境短时或长时使用的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塑性,良好的抗氧化、抗热腐蚀性能,良好的热疲劳性能,断裂韧性,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高温合金为单一奥氏体组织,在各种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基于上述性能特点,且高温合金的合金化程度很高,故在英美称之为超合金(Superalloy)。 高温合金于20世纪40年代问世,最初就是为满足喷气发动机对材料的耐高温和高强度要求而研制的,高温合金的发展与航空发动机的进步密切相关,1939年英国Mond镍公司首先研究出Nimonic75,随后又研究出Nimonic80合金,并在1942年成功用作涡轮气发动机的叶片材料,此后该公司又在合金中加入硼、锆、钴、钼等合金元素,相继开发成功Nimonic80A、Nimonic90等合金,形成Nimonic合金系列。如今先进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用量已超过50%。此外,在航天、核工程、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高温合金在满足不同使用条件中得到发展,形成各种系列的合金,除传统的高温合金外,还开发出一批高温耐磨、高温耐蚀的合金。 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温热端部件的不可代替的材料,由于其用途的重要性,对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测非常严格。高温合金的基本用途仍旧是飞行器的燃气轮发动机的高温部分,它要占先进的发动机重量的50%以上。然而,这些材料在高温下极好的性能已使其用途远远超出了这一行业。除了航空部件之外,规定将这些合金用于舰船、工业、陆地发电站以及汽车用途的涡轮发动机上。具体的发动机部件包括涡轮盘、叶片、压缩机轮、轴、燃烧室、后燃烧部件以及发动机螺栓。除了燃气发动机行业之外,高温合金还被选择用于火箭发动机、宇宙、石油化工、能源生产、内燃烧发动机、金属成形(热加工工模具)、热处理设备、核电反应堆和煤转换装置。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练习思考题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练习题 1、证明下列式子: (1)R xx(τ)=R xx(-τ) (2)∣ R xx(τ)∣≤R xx(0) (3)R xy(-τ)=R yx(τ) (4)| R xy(τ)|≤[R xx(0)R yy(0)] 2、设x(t)是雷达的发射信号,遇目标后返回接收机的微弱信号是αx(t-τo),其中α?1,τo是信号返回的时间。但实际接收机接收的全信号为y(t)= αx(t-τo)+n(t)。 (1)若x(t)和y(t)是联合平稳随机过程,求Rxy(τ); (2)在(1)条件下,假设噪声分量n(t)的均值为零且与x(t)独立,求Rxy(τ)。 3、已知某一放大器的噪声模型如图所示,工作频率f o=10KHz,其中E n=1μV,I n=2nA,γ=0,源通过电容C与之耦合。请问:(1)作为低噪声放大器,对源有何要求?(2)为达到低噪声目的,C为多少? 4、如图所示,其中F1=2dB,K p1=12dB,F2=6dB,K p2=10dB,且K p1、K p2与频率无关,B=3KHz,工作在To=290K,求总噪声系数和总输出噪声功率。 5、已知某一LIA的FS=10nV,满刻度指示为1V,每小时的直流输出电平漂移为5?10-4FS;对白噪声信号和不相干信号的过载电平分别为100FS和1000FS。若不考虑前置BPF的作用,分别求在对上述两种信号情况下的Ds、Do和Di。 6、下图是差分放大器的噪声等效模型,试分析总的输出噪声功率。

7、下图是结型场效应管的噪声等效电路,试分析它的En-In模型。 8、R1和R2为导线电阻,R s为信号源内阻,R G为地线电阻,R i为放大器输入电阻,试分析干扰电压u G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产生的噪声。 9、如图所示窄带测试系统,工作频率f o=10KHz,放大器噪声模型中的E n=μV,I n=2nA,γ=0,源阻抗中R s=50Ω,C s=5μF。请设法进行噪声匹配。(有多种答案) 10、如图所示为电子开关形式的PSD,当后接RC低通滤波器时,构成了锁定放大器的相关器。K为电子开关,由参考通道输出Vr的方波脉冲控制:若Vr正半周时,K接向A;若Vr 负半周时,K接向B。请说明其相敏检波的工作原理,并画出下列图(b)、(c)和(d)所示的已知Vs和Vr波形条件下的Vo和V d的波形图。

铜及铜合金线材生产概况

铜及铜合金线材发展概况 山东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王涛 2006年3月24日 2007.12.01 总工办 王涛

一、铜及铜合金线材的市场现状及发展 1 二、铜及铜合金线材的品种及特性 6 三、现代铜及铜合金线材生产技术及发展8 1、连铸连轧法8 2、上引铸造-拉伸法10 3、水平连铸-拉伸工艺11 4、挤压-拉伸工艺12 5、OCC工艺12 6、连续挤压法12 7、铜及铜合金线材冷加工成形方法14 四、铜及铜合金线材生产线的设计15 2007.12.01总工办王涛

一、铜及铜合金线材的市场现状及发展 铜及铜合金线材广泛用于电子、电力、仪表、日用五金等工业部门,主要品种有:电力通讯用纯铜导线、电子工业用无氧铜导线、眼镜架用锌白铜线材、汽车电气用黄铜导线、精密加工用电极线、圆珠笔芯用线材、集成电路引线、半导体管脚线、精密弹簧线、铆钉线、辐条帽线等,用量巨大品种繁多,在铜加工材中线材所占比例高达45%,居各种铜加工材产量之首。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铜及铜合金线材产量、进口量迅速增长,其中2000年~2005年产量统计见图1,出口量统计见图2,进口量统计见图3,我国铜及铜合金线材合金比例见图4。 近年来,铜及铜合金线材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高导电纯铜线增长迅速,主要用于制造各种电缆导线,我国自九十年代开始,陆续引进数条先进的铜线杆连铸轧机组,使目前高导纯铜线生产能力达到年产200万吨的水平,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2、世界铜合金线材产量大约50万吨,主要生产国为美国、日本、德国,2004年三国铜合金线材产量及出口量见表1。随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蓬勃发展,铜合金线材市场需求旺盛,平均增幅达15%,预计今后增幅可达10%左右,市场年需求量在9~10万吨之间,占线材总用量的5~6%,占铜加工材的2~3%,主要消费领域需求量及所占百分比见表2,各种铜合金线材市场需求及所占百分比见表3,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应用领域如表4所示,主要发展方向如下: ·以各种铜合金焊丝、汽车电气连接线、插接线、电极丝、高能电池线为代表的特种复杂铜合金线材国内、外市场供应严重不足,其生产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属于高附加值产品,其品种性能分布间图5。近年来随着造船、化工、各类大型管道、海洋工程的蓬勃发展,该类合金线材已成为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线材品种,其中正在形成市场规模的高性能线材品种及用途见表5; ·轻工用铜合金线材需求量日益增长,以H65、C36000等为代表的黄铜线材市场巨大,其用量占铜合金线材总量的65%左右,产量稳中有升。 ·目前我国铜合金线材生产主要集中在如下企业: 广州金一百、宁波有色合金有限公司(现博威集团)、天津有色线材厂、上海棒线厂、宁波金田、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上海斯米克、南京合金线材厂、西北铜加工厂,这9家企业产能约5万吨,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合金线材的市场需求。 2007.12.01 总工办 王涛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概述

1213225 王聪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概述 在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 经常会遇到需要检测毫微伏量级信号的问题, 比如测定地震的波形和波速、材料分析时测量荧光光强、卫星信号的接收、红外探测以及电信号测量等, 这些问题都归结为噪声中微弱信号的检测。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遥感和材料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是采用电子学、信息论、计算机和物理学的方法, 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研究被测信号的特点和相关性, 检测被噪声淹没的微弱有用信号。微弱信号检测的宗旨是研究如何从强噪声中提取有用信号, 任务是研究微弱信号检测的理论、探索新方法和新技术, 从而将其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当中。微弱信号检测的不同方法 ( 1) 生物芯片扫描微弱信号检测方法 微弱信号检测是生物芯片扫描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生物芯片技术前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特别是在高精度快速扫描中, 其检测灵敏度及响应速度对整个扫描仪的性能将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生物芯片制造技术的蓬勃发展, 与之相应的信号检测方法也迅速发展起来。根据生物芯片相对激光器及探测器是否移动来对生物芯片进行扫读, 有扫描检测和固定检测之分。扫描检测法是将激光器及共聚焦显微镜固定, 生物芯片置于承片台上并随着承片台在X 方向正反线扫描和r 方向步进向前运动, 通过光电倍增管检测激发荧光并收集数据对芯片进行分析。激光共聚焦生物芯片扫描仪就是这种检测方法的典型应用, 这种检测方法灵敏度高, 缺点是扫描时间较长。 固定检测法是将激光器及探测器固定, 激光束从生物芯片侧向照射, 以此解决固定检测系统的荧光激发问题, 激发所有电泳荧光染料通道, 由CCD捕获荧光信号并成像, 从而完成对生物芯片的扫读。CCD 生物芯片扫描仪即由此原理制成。这种方法制成的扫描仪由于其可移动, 部件少, 可大大减少仪器生产中的失误, 使仪器坚固耐用; 但缺点是分辨率及灵敏度较低。根据生物芯片所使用的标记物不同, 相应的信号检测方法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生物素标记法、荧光染料标记法等。其中放射性同位素由于会损害研究者身体, 所以这种方法基本已被淘汰; 生物素标记样品分子则多用在尼龙膜作载体的生物芯片上, 因为在尼龙膜上荧光标记信号的信噪比较低, 用生物素标记可提高杂交信号的信噪比。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荧光标记物, 相应的检测方法也最多、最成熟, 主要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CD 相机、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及光纤传感器等。 ( 2) 锁相放大器微弱信号检测 常规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根据信号本身的特点不同, 一般有三条途径: 一是降低传感器与放大器的固有噪声, 尽量提高其信噪比; 二是研制适合微弱检测原理并能满足特殊需要的器件( 如锁相放大器) ;三是利用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通过各种手段提取信号, 锁相放大器由于具有中心频率稳定, 通频带窄,品质因数高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模拟锁相放大器虽然速度快, 但是参数稳定性和灵活性差, 而且在与微处理器通信时需要转换电路; 传统数字锁相放大器一般使用高速APDC 对信号进行高速采样, 然后使用比较复杂的算法进行锁相运算, 这对微处理器的速度要求很高。现在提出的新型锁相检测电路是模拟和数字处理方法的有机结合, 这种电路将待测信号和参考信号相乘的结果通过高精度型APDC 采样,

锻造铸造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B

锻造和铸造铜及铜合金 状态表示方法 ASTMB601-01 16日1. 1.1 2. 3. 3.1 有关铜及铜合金的术语参见标准B 846。 4. 意义和用法 4.1 意义--铜及铜合金产品状态采用字母和数字混合的表示方法。 4.2 用法--字母和数字混合来表示产品的状态用于技术标准和数据发布中。 4.2.1 字母表示生产产品的一种加工过程。如“H”表示采用冷加工。

注1-这些字母经常与其它产品的状态表示方法相同。 5. 状态分类 5.1 退火态,O-通过退火方法生产的以满足机械性能要求的状态。 5.2 退火态,OS-通过退火方法生产的以满足标准或特殊晶粒度要求的状态。 5.3 加工态,M-通过铸件的初加工和热加工以及其它控制方法生产的产品的状态。 5.6.5 拐点热处理状态,TX-通过拐点硬化合金的拐点热处理而生产的状态。 5.6.6 冷加工和沉淀热处理状态,TH-用已经进行固溶热处理,冷加工和沉淀热处理的合金生产的状态。 5.6.7 冷加工和拐点热处理状态,TS-用已经进行固溶热处理,冷加工和拐点热处理的合金生产的状态。

5.6.8 加工硬化状态,TM-通过冷加工结合沉淀热处理或拐点热处理而供货的材料状态。 5.6.9 沉淀热处理或拐点热处理和冷加工状态,TL-通过对沉淀热处理或拐点热处理合金进行冷加工而生产的状态。 沉淀热处理或拐点热处理,冷加工,和消除热应力状态,TR-通过对沉淀热处理和拐点热处理消除热应力合金进行冷加工而生产的状态。 6. 6.1.1 退火以满足机械性能,O:

6.2 冷加工状态,H: 6.2.1 冷加工状态用于满足基于冷轧或冷拉的标准要求,H: 6.2.2 冷加工状态用以满足基于特殊产品状态名称的标准要求。H:

高温合金GH4169

常州市天志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一、GH4169 概述 GH4169合金是以体心四方的γ"和面心立方的γ′相沉淀强化的镍基高温合金,在-253~700℃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650℃以下的屈服强度居变形高温合金的首位,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抗辐射、抗氧化、耐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长期组织稳定性,能够制造各种形状复杂的零部件,在宇航、核能、石油工业中,在上述温度范围内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该合金的另一特点是合金组织对热加工工艺特别敏感,掌握合金中相析出和溶解规律及组织与工艺、性能间的相互关系,可针对不同的使用要求制定合理、可行的工艺规程,就能获得可满足不同强度级别和使用要求的各种零件。供应的品种有锻件、锻棒、轧棒、冷轧棒、圆饼、环件、板、带、丝、管等。可制成盘、环、叶片、轴、紧固件和弹性元件、板材结构件、机匣等零部件在航空上长期使用。 1.1 GH4169 材料牌号 GH4169(GH169) 1.2 GH4169 相近牌号 Inconel 718(美国),NC19FeNb(法国) 1.3 GH4169 材料的技术标准 GJB 2612-1996 《焊接用高温合金冷拉丝材规范》 HB 6702-1993 《WZ8系列用GH4169合金棒材》 GJB 3165 《航空承力件用高温合金热轧和锻制棒材规范》 GJB 1952 《航空用高温合金冷轧薄板规范》 GJB 1953《航空发动机转动件用高温合金热轧棒材规范》 GJB 2612 《焊接用高温合金冷拉丝材规范》 GJB 3317《航空用高温合金热轧板材规范》 GJB 2297 《航空用高温合金冷拔(轧)无缝管规范》 GJB 3020 《航空用高温合金环坯规范》 GJB 3167 《冷镦用高温合金冷拉丝材规范》 GJB 3318 《航空用高温合金冷轧带材规范》 GJB 2611《航空用高温合金冷拉棒材规范》 YB/T5247 《焊接用高温合金冷拉丝》 YB/T5249 《冷镦用高温合金冷拉丝》 YB/T5245 《普通承力件用高温合金热轧和锻制棒材》 GB/T14993《转动部件用高温合金热轧棒材》 GB/T14994 《高温合金冷拉棒材》 GB/T14995 《高温合金热轧板》 GB/T14996 《高温合金冷轧薄板》 GB/T14997 《高温合金锻制圆饼》 GB/T14998 《高温合金坯件毛坏》 GB/T14992 《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 HB 5199《航空用高温合金冷轧薄板》 HB 5198 《航空叶片用变形高温合金棒材》 HB 5189 《航空叶片用变形高温合金棒材》 HB 6072 《WZ8系列用GH4169合金棒材》

基于PWM调制的微弱信号检测的毕设论文 (本科).

学校代码: 11059 学号: Hefei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BACH ELOR DISSERTATION 论文题目:基于PWM调制的微弱信号检测 学位类别:工学学士 年级专业: 作者姓名:孙悟空 导师姓名: 完成时间: 2015年5月8号

中文摘要 工程设计领域中在强噪声环境下对微弱信号的检测始终是个技术难点。因此,全面地去研究、分析微弱信号在时域、频域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微弱信号的检测技术,都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在电子设备中元器件内部因为载流粒子的运动及外部因素导致系统噪声产生的原理。阐述了在分析研究微弱信号的方法中,时域分析法是目前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分析方法,比如短时Fourier、小波变换。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工程设计的角度重点分析了PWM技术检测微弱信号的原理及实现的方法。PWM检测技术是利用PWM脉冲对微弱信号的调制, 从而达到进行频谱搬移。最后,对于调制后的信号,本文中采用带通、全波整形以及低通等三种方式实现了对待调制信号的解调,并在解调端得到最终的解调信号。 在电路仿真方面本文给出了基于Multisim软件的系统电路仿真图。通过搭建各个模块然后利用仿真电路给出了系统调制解调的各个过程及波形图。利用示波器对系统调制、解调等模块的波形检测可以发现各个模块的信号波形与理论波形基本吻合,系统的设计满足对微弱信号检测的要求。 关键词:微弱信号检测;频谱搬移;PWM调制

Abstract The detection of weak signal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design is always a technical difficulty..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and meaningful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ak signal in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and 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weak signal.. In this paper, we first introduce the in Zhongyuan electronic equipment device for load flow particle's motion and external factors lead to system noise principle. In the research of weak signal analysis, time-domain analysis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 such as short time Fourier and wavelet transform..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inciple and the method of the weak signal detection from the angle of the engineering desig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ngineering design.. PWM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the use of PWM pulse modulation of the weak signal, so as to achieve the frequency shift. Finally, for modulated signals, this paper by band-pass, full wave shaping and low pass in three ways the treated sign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and the final demodulation signal at the end of the demodulation. In the circuit simulation, the paper presents the simulation chart of the system circuit based on Multisim.. By building each module and using the simulation circuit, the process and the waveform of the system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are given.. Using the oscilloscope system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odule of waveform detection can be found that each module of signal waveform and theoretical waveform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weak signal detection. .Keyword:Weak signal detection ;Frequency shift ;PWM detection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课程代码:XZ8269 总学时:48学时学分:3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测量与仪器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其涵盖的内容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噪声的概念及低噪声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电磁兼容方面的知识与基本的技能,为毕业后从电子系统的设计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噪声与低噪声测试系统的设计、屏蔽与接地技术、锁定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取样与取样积分原理、相关检测、自适应噪声抵消等。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微弱信号的概念、噪声信号的数学分析方法、电子系统噪声的来源、锁定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屏蔽与接地技术,了解电磁兼容的概念及相关技术、取样与取样积分原理,一般了解相关检测和自适应噪声抵消。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噪声与低噪声设计(10学时) 噪声的基本概念;电阻的热噪声和过剩噪声;半导体器件的噪声特性;低噪声放大器设计;微弱信号检测系统的屏蔽与接地技术;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 2.锁定放大器的工作原理(16学时) 相关函数和相关检测;锁定放大器概述;锁定放大器中的相关器;锁定放大器中的同步积分器;旋转电容滤波器;几种典型的锁定放大器;锁定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动态协调;锁定放大器的应用。 3.取样与取样积分原理(10学时) 取样的物理过程;取样定理;实时取样与变换取样的基本概念;取样积分器原理和工作方式;门积分器的原理分析;几种典型的取样积分器;取样积分器的参数选择及应用;多点信号平均及其发展。 4.相关检测(6学时) 概述;相关函数的实际运算及误差分析;相关函数算法及实现;相关函数的峰点跟踪;相关检测的应用。。 5.自适应噪声抵消(6学时) 自适应噪声抵消原理;最陡下降法;最小均方算法;其他自适应算法;自适应滤波器应用。 四、教学方法的原则建议 教学重点:锁定放大器的原理及典型锁定放大器;相关检测。 教学难点:噪声的数学分析方法;屏蔽与接地技术;电磁兼容的概念及相关技术。 教学方法的原则建议:教学中应注意讲解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特别是具体电路和基本技术要重点讲解,务求让学生掌握。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开卷 成绩评定:平时30%,期末考试70%。

微弱信号检测

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弱信号检测电路 专业名称:电子与通信工程___年级: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 学号: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 摘要:本系统是基于锁相放大器的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用来检测在强噪声背景下,识别出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并将其放大。该系统由加法器、纯电阻分压网络、微弱信号检测电路组成。其中加法器和纯电阻分压网络生成微小信号,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完成微小信号的检测。本系统是以相敏检波器为核心,将参考信号经过移相器后,接着通过比较器产生方波去驱动开关乘法器CD4066,最后通过低通滤波器输出直流信号检测出微弱信号。经最终的测试,本系统能较好地完成微小信号的检测。 关键词:微弱信号检测锁相放大器相敏检测强噪声

1系统设计 1.1设计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套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在强噪声背景下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整个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正弦波信号源可以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来代替。噪声源采用给定的标准噪声(wav文件)来产生,通过PC 机的音频播放器或MP3播放噪声文件,从音频输出端口获得噪声源,噪声幅度通过调节播放器的音量来进行控制。图中A、B、C、D和E分别为五个测试端点。 图1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示意 (1)基本要求 ①噪声源输出V N的均方根电压值固定为1V±0.1V;加法器的输出V C =V S+V N,带宽大于1MHz;纯电阻分压网络的衰减系数不低于100。 ②微弱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入阻抗R i≥1 MΩ。 ③当输入正弦波信号V S 的频率为1 kHz、幅度峰峰值在200mV ~ 2V范围内时,检测并显示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要求误差不超过5%。 (2)发挥部分 ①当输入正弦波信号V S 的幅度峰峰值在20mV ~ 2V范围内时,检测并显示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要求误差不超过5%。 ②扩展被测信号V S的频率范围,当信号的频率在500Hz ~ 2kHz范围内,检测并显示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要求误差不超过5%。 ③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使检测误差不超过2%。 ④其它(例如,进一步降低V S 的幅度等)。

微弱信号检测学习总结分析方案

微弱信号检测学习总结报告 1本课程的基本构成 本课程目录: 第1章微弱信号检测与随机噪声 第2章放大器的噪声源和噪声特性 第3章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第4章锁定放大 第5章取样积分与数字式平均 第6章相关检测 第7章自适应噪声抵消 本课程分为七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随机噪声的统计特性,是后续各章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主要介绍电路内部固有噪声源及其特性,对各种有源器件的噪声性能进行分析,并阐述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第三章介绍干扰噪声的来源、特点及各种耦合途径,并详细介绍屏蔽和接地对于各种干扰噪声的抑制作用,以及其他一些常用的抗干扰措施和微弱信号检测电路设计原则。 第四~七章分别为锁定放大、取样积分与数字式平均、相关检测、自适应噪声抵消,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的理论基础、设计实现以及一些应用实例。 因此本课程<微弱信号检测)基本构成:微弱信号检测与随机噪声,放大器的噪声源和噪声特性、干扰噪声及其抑制、锁定放大、取样积分与数字式平均、相关检测、自适应噪声抵消。 2本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微弱信号是相对背景噪声而言的,其信号幅度的绝对值很小、信噪比很低<远小于1)的一类信号。如果采用一般的信号检测技术,那么会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甚至完全不能检测。微弱信号检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信噪比。微弱信号检测是测量技术中的一个综合性的技术分支,它利用电子学、信息论和物理学的方法,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规律,研究被测信号的特征和相关性,检出并恢复被背景噪声掩盖的微弱信号。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研究的重点是:如

何从强噪声中提取有用信号,探索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提高检测系统输出信号的信噪比。 本课程<微弱信号检测)研究噪声的来源和统计特性,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规律,运用电子学和信号处理方法检测被噪声覆盖的微弱信号,并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和技术。 3学习本课程<微弱信号检测)后了解、掌握了哪些内容 通过对微弱信号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掌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了常规小信号检测的手段和方法,即滤波、调制放大与解调、零位法、反馈补偿法。 <2)掌握了随机噪声及其统计特征。 ①随机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 对于连续取值的随机噪声,概率密度函数(PDF>P(x>表示的是噪声电压x

高温合金

1、高温合金简介 (1) 2、高温合金的主要类别 (1) 2.1变形高温合金 (2) 2.1.1固溶强化型合金 (2) 2.1.2时效强化型合金 (2) 2.2铸造高温合金 (2) 2.3粉末冶金高温合金 (3) 2.4氧化物弥散强化(ODS)合金 (3) 2.5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 (3) 3、高温合金的强化机理 (3) 3.1固溶强化 (3) 3.2沉淀强化及第二相强化 (4) 3.3晶界强化 (4) 3.4碳化物强化及质点弥散强化 (5) 4、常用高温合金的分类 (6) 4.1铁基超耐热合金 (6) 4.1.1铁基高温合金的成分和性能 (6) 4.2镍基超耐热合金 (6) 4.2.1镍基高温合金的组织特点 (6) 4.3钴基超耐热合金 (7) 4.3.1钴基高温合金的成分 (7) 4.3.2钴基高温的高温性能 (7) 5、高温合金的几种制造工艺 (7) 6、高温合金的应用 (8) 7、参考文献 (8)

1、高温合金简介 高温合金分为三类材料:760℃高温材料、1200℃高温材料和1500℃高温材料,抗拉强度800MPa。或者说是指在760--1500℃以上及一定应力条件下长期工作的高温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热腐蚀性能,良好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已成为军民用燃气涡轮发动机热端部件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 按照现有的理论,760℃高温材料按基体元素主要可分为铁基高温合金、镍基高温合金和钴基高温合金。按制备工艺可分为变形高温合金、铸造高温合金和粉末冶金高温合金。按强化方式有固溶强化型、沉淀强化型、氧化物弥散强化型和纤维强化型等。高温合金主要用于制造航空、舰艇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的涡轮叶片、导向叶片、涡轮盘、高压压气机盘和燃烧室等高温部件,还用于制造航天飞行器、火箭发动机、核反应堆、石油化工设备以及煤的转化等能源转换装置。 2、高温合金的主要类别 2.1变形高温合金 变形高温合金是指可以进行热、冷变形加工,工作温度范围-253~1320℃,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综合的强、韧性指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抗腐蚀性能的一类合金。按其热处理工艺可分为固溶强化型合金和时效强化型合金。GH后第一位数字表示分类号即1、固溶强化型铁基合金2、时效硬化型铁基合金3、固溶强化型镍基合金4、钴基合金GH后,二,三,四位数字表示顺序号。 2.1.1固溶强化型合金 使用温度范围为900~1300℃,最高抗氧化温度达1320℃。例如GH128合金,室温拉伸强度为850MPa、屈服强度为350MPa;1000℃拉伸强度为140MPa、延伸率为85%,1000℃、30MPa 应力的持久寿命为200小时、延伸率40%。固溶合金一般用于制作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室、机匣等部件。 2.1.2时效强化型合金 使用温度为-253~950℃,一般用于制作航空、航天发动机的涡轮盘与叶片等结构件。制作涡轮盘的合金工作温度为-253~700℃,要求具有良好的高低温强度和抗疲劳性能。例如:GH4169合金,在650℃的最高屈服强度达1000MPa;制作叶片的合金温度可达950℃,例如:GH220合金,950℃的拉伸强度为490MPa,940℃、200MPa的持久寿命大于40小时。变形高温合金主要为航天、航空、核能、石油民用工业提供结构锻件、饼材、环件、棒材、板材、管材、带材和丝材。 2.2铸造高温合金 铸造高温合金是指可以或只能用铸造方法成型零件的一类高温合金。其主要特点是: 1.具有更宽的成分范围由于可不必兼顾其变形加工性能,合金的设计可以集中考虑优化其使用性能。如对于镍基高温合金,可通过调整成分使γ’含量达60%或更高,从而在高达合金熔点85%的温度下,合金仍能保持优良性能。

硬质合金发展简史

硬质合金发展简史 2008-04-11 12:48 自1923年硬质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材料和结构材料问世以来,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十九世纪末叶,人们为了寻找新的材料来取代高速钢,以进一步提高金属切削速度、降低加工成本和解决灯泡钨丝的拉拔等问题,开始了对硬质合金的研究。 早期的工作主要是着眼于各种难熔化合物,特别是碳化钨的研究。从1893年以来,德国科学家就利用三氧化钨和糖在电炉中一起加热到高温的方法制取出碳化钨,并试图利用其高熔点、高硬度等特性来制取拉丝模等,以便取代金刚石材料,但由于碳化钨脆性大,易开裂和韧性低等原因,一直未能得到工业应用。 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科学家Karl Schroter研究发现纯碳化钨不能适应拉拔过程中所形成的激烈的应力变化,只有把低熔点金属加入WC中才能在不降低硬度的条件下,使毛坯具有一定的韧性。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Schroter于1923年首先提出了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即将碳化钨与少量的铁族金属(铁、镍、钴)混合,然后压制成型并在高于1300℃温度下于氢气中烧结来生产硬度合金的专利。他在专利中提出的工艺,实质上就是今天许多厂仍在采用的WC—Co硬质合金生产工艺。1923年德国的krupp公司正式成批生产这种合金,并以widia(类似金刚石)的商标在市场上销售。随后美国、奥地利、瑞典、日本、原苏联和其他一些国家也相继生产硬质合金,于是硬质合金生产技术开始得到迅速发展。 起初,人们以为WC—Co硬质合金能加工各种材料,但很快发现,在加工钢材时,这种合金很容易因扩散磨损而损坏。1929年还是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用两种以上的碳化物组成的固溶体比用单一的碳化物作为硬质合金的基体更为优越,并提出了有关固溶体应用的专利。同年,德国的krupp公司开始生产WC—TiC—Co的合金。1932年美国根据schroter及其同事专利,也研究出WC—TiC—Co合金。不久科学家又研究出WC—TiC—TaC—Co合金,从而使钢材加工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铜及铜合金的分类讲解

铜及铜合金的分类 第二章铜及铜合金的分类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自然界有自然铜存在,与其他金属不同,铜在自然界中既以矿石的形式存在,也同时以纯金属的形式存在,其应用以纯铜为主,同时其合合金也在工业等多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工业上常将铜和铜合金分为四类,分别是:纯铜、黄铜、青铜和白铜。1. 铜与铜合金的分类1.1 按生产应用的方式(可分为二大类)形变铜与铜合金、铸造铜与铜合金对于压力加工专业来说,主要是和形变铜与铜合金打交道,因此,重点学习形变铜与铜合金。1.2 铜与铜合金的名称:根据历史上形成的习惯,起的是某一种颜色的名称,它们是:紫铜——纯铜Cu 黄铜——Cu-Zn 合金青铜—— 锡青铜:Cu-Sn 合金铝青铜:Cu-Al 合金铍青铜:Cu-Be 合金钛青铜:Cu-Ti 合金白铜——Cu-Ni 合金( 有的铜合金叫做青铜,但合金的颜色并不真就是青色的。) 2. 纯铜纯铜的新鲜表面是玫瑰红色的,当表面氧化形成氧化亚铜 Cu2O 膜后就呈紫色,所以纯铜就常被称为紫铜。紫铜具有好的导电、导热、耐蚀和可焊等性能,并可冷、热压力加工成各种半成品,工业上广泛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和耐蚀等器材。 2.1纯铜的成份、组织与性能 2.2.1.其结构、组织:在金属学中学过,纯Cu的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晶格(f、c、c),滑移系多,易塑性变形,塑性好。其组织由单一的铜晶粒组成。2.2.2.在成分方面:100%纯的金属是没有的,非100%纯。Cu 的最高纯度可达99.999%(三个9)工业纯Cu 的纯度约为99.90~99.96%杂质的存在相当于使纯铜的成份改变,这自然会引起一些性能的变化。虽纯Cu 有一些性能几乎不受杂质的影响但导电率、机械性能却受杂质或晶4 体缺陷的影响较大现在先综合看看工业纯Cu 的性能—— 2.2 工业纯铜的性能2.2.1 纯铜的性能优点:从纯铜的各种性能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几条性能优点,从而可以明白为什么铜会以纯金属的形式得到这么广泛的应用。①优良的导电、导热性;∴Cu 广泛用于:导电器(如:电线、电缆、电器开关)导热器(如:冷凝管、散热管、热交换器)②良好的耐蚀性;Cu具有极好的耐蚀性,且反应后表面有保护膜(铜绿)在普通的温度下,铜不太会与干燥空气中的氧气O2反应,但Cu能与CO2、SO2、醋发生作用,生成铜绿――碱式碳酸铜、碱式硫酸铜CuSO4·3(OH)2 (深绿色)、碱式醋酸铜,这样铜的表面上就慢慢生成了一层保护膜。③有良好的塑性退火工业纯铜的拉伸延伸率δ≈50%,纯Cu 易加工成材例:加工出来的细铜丝可细于头发丝(8 丝)达4~5 丝2.2.2 纯铜的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我们通过结合纯铜的生产、加工过程来了解、认识(1) 纯Cu 的加工过程(几乎全部纯铜都是经过加工成材供应用户的,我们在工厂中可以观察到,其生产过程一般为:(2) 纯铜的机械性能——①铸态铜的性能很低;②经加工后,软态铜、硬态铜的性能,见上面数据;③铜经过强烈冷加工(形变率ε≥80%)后,强度δb将急剧升高,但塑 5 性强烈变坏,加工硬化很厉害,对纯铜来说,其机械性能是由其晶粒度和位借密度所决定我们知道,热加工应选择在塑性高的温度范围纯铜的热加工工艺性能(3) 的。. 内进行,那么纯铜在什么温度时塑性高呢?——人们通过实验,得到了纯铜的机

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研究进展汇总-共7页

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研究进展 姓名:李义锋1 镍基高温合金材料概述 高温合金是指以铁、镍、钴为基,在高温环境下服役,并能承受严酷的机械应力及具有良好表面稳定性的一类合金[1]。高温合金一般具有高的室温和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热腐蚀性、优异的蠕变与疲劳抗力、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和使用的可靠性[2]。因此,高温合金既是航空、航天发动机高温部件的关键材料,又是舰船、能源、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材料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整个高温合金领域中,镍基高温合金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与铁基和钴基高温合金相比,镍基高温合金具有更高的高温强度和组织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制作航空喷气发动机和工业燃气轮机的热端部件。现代燃气涡轮发动机有50%以上质量的材料采用高温合金,其中镍基高温合金的用量在发动机材料中约占40%。镍基合金在中、高温度下具有优异综合性能,适合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能够抗腐蚀和磨蚀,是最复杂的、在高温零部件中应用最广泛的、在所有超合金中许多冶金工作者最感兴趣的合金。镍基高温合金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950-1050℃下工作的结构部件,如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叶片、涡轮盘、燃烧室等。因此,研究镍基高温合金对于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镍基高温合金是以镍为基体(含量一般大于50 )、在650~100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抗燃气腐蚀能力的高温合金[2]。它是在Cr20Ni80合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满足1000℃左右高温热强性(高温强度、蠕变抗力、高温疲劳强度)和气体介质中的抗氧化、抗腐蚀的要求,加入了大量的强化元素,如W、Mo、Ti、Al、Nb、Co等,以保证其优越的高温性能。除具有固溶强化作用,高温合金更依靠Al、Ti等与Ni形成金属问化合物γ′相(Ni3A1或Ni3Ti等)的析出强化和部分细小稳定MC、M23C6碳化物的晶内弥散强化以及B、Zr、Re等对晶界起净化、强化作用。添加Cr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高温合金抗氧化、抗高温腐蚀性能。镍基高温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目前已被广泛地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通讯和电子工业部门。随着对镍基合金潜在性能的发掘,研究人员对其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学者已开拓了针对镍基合金的新加工工艺如等温锻造、挤压变形、包套变形等。

硬质合金生产厂家硬是合金企业十大

硬质合金生产厂家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数控系统、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1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我国硬质合金生产企业和行业企业。前身是株洲硬质合金厂,是我国“一五”期间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也称601厂。1954年筹建,1958年投产。主要生产金属切削工具、矿山及油田钻探采掘工具、硬质材料、钨钼制品、钽铌制品、稀有金属粉末制品等六大系列产品。目前是我国基础好、产量大、质量优、技术精、装备高、品牌响的硬质合金生产企业。 2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隶属于五矿集团。自硬始建于1965年,也称764厂,是中国自主创建的大型硬质合金和钨钼制品生产企业。公司拥有从钨钼冶炼到硬质合金、钨钼制品及其工具配套,融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完整生产体系,现有硬质合金、硬面材料、钨钼制品三大专业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其硬质合金产品之品牌为“长城”牌。 3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厦门金鹭是大型上市公司「厦门钨业」旗下的骨干企业,成立于1989年,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由世界硬质合金公司日本联合材料和瑞典山特维克合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拥有从钨粉末、硬质合金到深加工刀具的完整产业链,是世界大的钨粉、碳化钨粉供应商和出口商;是高品质硬质合金及其精密切削工具的制造商。 厦门金鹭投资总额为人民币18亿元,拥有年产9000吨钨粉/碳化钨粉、4000吨硬质合金制品,800万支硬质合金整体刀具、4000万支PCB微型刀具和1000万片数控刀片的综合生产能力。“金鹭”牌系列产品以优良的品质和完善的服务享誉国内外,客户遍布全球四十多个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 除厦门金鹭外,厦钨集团涉及硬质合金生产的核心企业还有「九江金鹭」和「洛阳金鹭」。4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章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第四章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4.1 被动信号检测 被动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系统,它已广泛应用于水下引信信号检测及 其它工业领域。在被动信号检测中,常用的时域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宽带检测、②相干检测、③频率随机分布正弦信号的检测技术、④时域同步平均检测与波形恢复技术、⑤相关技术等等;而在频域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FFT 算法的谱分析技术。 4.1.1宽带检测 在有些应用场合,干扰噪声和输入信号都是一有限长的限带零均值的高 斯分布随机过程,在此情况下一般使用宽带检测技术。 4.1.1.1最佳宽带检测器 最佳宽带检测器的结构框图如下: 图4.1 在高斯噪声中检测高斯信号的最佳系统结构 图 4.1中)(ωS 是信号的功率谱密度,()ωN 是干扰噪声的功率谱密度。而 2/12/12/1)]()()[()()(ωωωωωS N N S H +=表示预选滤波的频率响应。 当信号和噪声都是限带高斯分布白噪声时,信号和噪声的差别是信号和 噪声的功率级不同,)(ωH 为常值,最佳检测器是一个平均功率检测器。从理论上说无论噪声多强,信号多弱,只要他们是平稳的,且他们的方差可准确求出来,那么总可通过比较N 和N+S,发现信号。如果过程)(t r 是各态遍历的,那么方差可通过下式计算出来。 ?-≈=t T t r dt t r T t r E )(1)]([222 σ (4.1.1) 不难看出,由于截取的样本时间是滑动的,从而图 4.1可简化为平方积分系统。由于截断T 不是无限长的,所以输出)(t Z 并不等于2r σ,而是随t 在2r σ的均

值附近起伏。对于限带白谱:起伏的存在将掩盖信号加噪声(H 1)与噪声(H 0) 的差别。所以系统的信噪比计算公式如下: )()]()([)/(202 012Z Z E Z E N S σ-= (4.1.2) 在各态遍历条件下,T 越长系统的最佳性越好。 当信号和噪声的功率谱不是白谱时,可利用的信息不仅有能量差异,而且还有谱形状的差异。此时的预选滤波器的传输函数)(ωH 的幅度特性如下: 2/12/12/1)]()()[()()(ωωωωωS N N S H += (4.1.3) 在小输入信噪比情况下: ) ()()(1)()()(2/12/12/12/1ωωωωωωN S N N S H =≈ (4.1.4) 式(4.1.4)所描述的滤波器称为厄卡特滤波器。若假设信号和噪声有相同的谱形状,则: ) (1)(2/1ωωN H = (4.1.5) 上式所描述的是一个白化滤波器,信号和噪声通过后一律变成白噪声。非白谱小信号情况下,其)(ωH 相当于一个白化滤波器和一个匹配滤波器的级联。当信号与噪声有相同形状功率谱时,匹配网络的频率传输函数等于常数,厄卡特滤波器退化为一个白化滤波器,此时虽然不能提高系统输出端的信噪比,但却通过改善噪声谱的形状(白化)提高了系统的等效噪声谱宽。 4.1.1.2实用宽带检测器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信号和噪声的功率谱很难知道,因此预选滤波器一 般没有白化和对信号进行匹配的能力,因此它对系统的输出信噪比影响很小。在实用的宽带检测系统中,主要研究的是宽带能量检测器,对这种接收机一般以系统的输出信噪比的大小或系统处理增益作为衡量系统性能的指标。宽带能量检测器在判决检测前都相应有一个等效积分器,为使讨论具有一般性,可将积分器理解为一个低通滤波器,积分器的传输函数记为H(w),输入端Y 处与输出端Z 处的信噪比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20201Y Y E Y E N S Y σ-= (4.1.6) ) ()]()([)/(20201Z Z E Z E N S Z σ-= (4.1.7) 它们和系统参数的关系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