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的和甜的》文本解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使人受启发的词语和故事”为主题,《酸的和甜的》为最后一课,是一篇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童话,在体裁上具有双重特征。文中8个自然段配有8张插图。

(一)初读文本,体会“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这篇文章是从《伊索寓言》改编而来,原文是: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他从早上到现在一点儿东西也没吃呢!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他决定放弃,他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这则寓言形象而幽默地讽刺了人们经常会有的一种心态: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即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故事写的就是一种嫉妒现象。带着这样的理解,我细读文本。

第一,故事结尾: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这个“真”字加得多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这个“硬”字加得多好)?一个“真”一个“硬”,加与不加,文字的味道大不一样。“真不明白”是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替狐狸这个荒诞的结论做解释了;“硬说”是偏要如此这般说,执拗得已经不可理喻。“硬说”的潜台词就是:我吃不到葡萄,你们谁都甭想吃!我说是酸的,它就是酸的,甜的也必须酸。狐狸的嫉妒之心,昭然若揭!文字的品质,往往就取决于这么一点点。第二,这个“酸葡萄心理”的寓意怎么把它呈现出来?我想,还得用语文的方法来解决语文的问题:写一写,狐狸摘不到葡萄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细读文本,您一定已经发现,这个寓言在写法上有一个特别之处,你看,“树上的小松鼠听了,心里想:狐狸很聪明,他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紧随其后,“小松鼠把狐狸的话告诉了小兔子。小兔子一听,心里想: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这两段话,写的都是人物的心理活动。但是,作者偏偏把事关文本主旨的狐狸的心理描写给生生地抠掉了,他写了小松鼠的心理、写了小兔子的心理,就是只字不提狐狸的心理,用笔之狡猾由此可见一斑。

(二)再读文本,体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篇文章虽然是从《伊索寓言》改编而来,但增加了故事情节,故事的寓意也更加丰富。改变后的课文,压缩了文章有关狐狸的描写部分,转化为第一自然段。“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用了“一会儿…一会儿…”来概括了原文中狐狸的心理和动作描写。改编后的文章增加了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的对话和吃葡萄的情节。他写了小松鼠的心理、写了小兔子的心理,就是只字不提狐狸的心理,他是真的等着读者去填补还是刻意想忽略呢?“说谎、自欺欺人、自私”,这些真是书中这只狐狸的庐山真面目,或真

是编者对其的定位吗?这样的改编会不会有更多的含义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再次细读文本。

葱绿的葡萄架上挂着诱人的葡萄,任谁都会垂涎三尺,狐狸当然也不例外。于是,“它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尽其所能,可依然是“一颗也没摘到”。此时,狐狸会是什么心情呢?既是童话,且就把狐狸当成人吧!此时,人的心情是如何?又会有什么表现?我想,该因人而异才对。暴躁的人可能会气得暴跳如雷,捶胸顿足,怨葡萄架为何如此之高;忧郁的人则可能闷不作声,暗暗神伤,恼自己无能没用;自私的人也许惴惴不安,心有不甘,担心葡萄落入他人之口……千人千面。仅凭狐狸千百年来都充当不讨好的角色,就断定狐狸必是那种吃不到葡萄就心生怨气、顿生歹念之辈,这过于武断了。再说,文中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狐狸的话被树上的小松鼠听见了”,既是树上的松鼠,是无意听到,还是狐狸有意为之,更是无法考证了。

小松鼠和小兔子没有亲自体验,导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认识。但两者做出错误判断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小松鼠的判断依据是“狐狸很聪明”。在松鼠心目中,狐狸就成了先知先觉者、智者、权威的象征,小松鼠的不足就是过于迷信他。小兔子的判断依据是“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小兔子是一种盲从的心态,人云亦云。小松鼠和小兔子共同的不足是盲目迷信别人,缺乏实践精神。小猴子并没有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而是问“你吃过吗”“你尝过吗”,这就直指问题之所在:没有亲自体验,盲目听信别人,导致错误结论。显然,文章的寓意并不是提倡不听别人忠告,任何事都亲自去体验,而是不要迷信权威和众人的认识,提倡敢于打破陈见、勇于实践和探索的开创精神。在这一点上,和另一则寓言故事《小马过河》的道理有相似之处。在小猴子的带领下,小松鼠和小兔子也尝了一颗,才发觉葡萄是甜的,谎言不攻自破。

话说回来,狐狸是歹念之徒,亦或无心之过,真那么举足轻重吗?让我们来回想本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看来,本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是让学生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如果从这一点来看,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教师更应关注的是为什么小动物们都说葡萄是酸的,他们是凭什么说葡萄是酸的,他们这样做对吗?事实上,在亲自尝试的这点上,狐狸比小松鼠和小兔子做得好,因为为了摘到葡萄,狐狸是“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跳起来摘葡萄”,这不就是目标所要倡导的实践吗?

(三)三读文本,体会文章丰富的哲理

本课狐狸原型虽出自《伊索寓言》,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并不是本课的焦点。本课狐狸的作用,很大程度起着引出下文,引出本课主旨。可文章最后一句“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又一次将故事的寓意指向了“酸葡萄”心理。作者到底想表达些什么呢?我再次细读文本,进行反思。

人物形象变成了四个: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这故事到底是写狐狸还是写小猴子?本课的重点应放在何处呢?很明显,本课中小松鼠、小兔子的听之信之,不加尝试和猴子勇于实践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小松鼠、小兔子的心理活动、语言,小猴子的动作进行对比教学,你看,故事写“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大口大口地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实践,哲学上的一个概念——实践。让学生深刻明白有些事情是需要亲自尝试的,这也紧扣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那狐狸的出现呢?文章的结尾为什么又提到狐狸呢?作者还是希望孩子们能在故事背后领悟到狐狸嫉妒的心理,但这不是课文的重点。

本文故事情节简明,主要通过两段基本相似的对话来推动情节大发展。在情节的发展上,童话故事的情节和小说的情节有很大的差异,按孙绍振老师说法叫“统一而丰富”,他说“比起小说来,童话这种形式更加强调统一,以统一的因果性达到单纯的效果,因为除了文字的差异以外,人物的心理并没有多大的差别……这是因为,在童话中,人物的普遍性比人物的特殊个性更受到重视。”

在写作手法上,充分发挥了想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虽然夸张、奇特,但将动物的自然个性和人们的文化心理充分结合起来,所以,狐狸贪吃、狡猾,松鼠、小兔子单纯、盲从,小猴子调皮、大胆的性格让读者读来新异而贴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