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机械化改造方案
推进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原则,全面实施全市保留生产煤矿综合机械化改造、智能化升级。
引进煤矿智能机械化先进技术,加快推进机械化与智能化融合,实现“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提高煤炭产业安全保障和生产效率,推动转型升级。
二、改造建设目标和工作步骤(一)改造建设目标。
重点推进兼并重组保留煤矿采掘机械化改造、智能化升级。
实施保留生产煤矿综采机械化改造,建设协同控制智能化矿群、一体化控制智能煤矿,实现井下采掘机械化,井群协同控制智能化,政府监管和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数字化集成,智能化管理,固定场所自动化控制,可视化操作,井下固定设备和运输系统实现无人(少人)运行。
完成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智能机械化矿井改造目标任务,到X 年,全市所有生产矿井采煤机械化率达到100%,掘进机械化率达到75%,主体企业在X市辖区内保留生产煤矿完成智能化改造。
(二)工作步骤。
确保完成省下达给X市的2处机械化改造任务(X年1处、X年1处)。
1.启动阶段(X年)。
(1)建立“一矿一档”,编制全市煤矿基本信息资料,摸清家底;积极配合“X能源云”建设,加强政府管理和服务企业的能力。
引导、鼓励资源条件差的煤矿退出。
(2)结合我市煤矿煤层赋存条件、井巷条件、矿井通风、抽采、提升、运输、供电、给排水系统及其基础设施等实际,在省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建设工作专项组的指导下,督促、帮扶X浙商矿业集团有限公司、X鑫悦煤炭有限公司、X元和天成能源有限责任公司、X省广盛源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等主体企业集团逐矿制定智能机械化改造建设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路线,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备案,并实时更新。
2.实施阶段(X—X年)。
(1)县级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告各主体企业智能机械化改造建设项目,并督促企业组织实施,及时协调解决智能机械化改造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加强督促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煤炭企业推进制定智能机械化改造建设。
小型煤矿机械化工作目标方案

小型煤矿机械化工作目标方案
XXX煤矿生产技术部
小型煤矿机械化工作目标方案根据XXX县煤炭管理局呼煤管字[2012]2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在去年的工作基础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煤炭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全面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彻底淘汰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产能和落后技术、工艺、装备,鼓励和引导小型煤矿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大力推行机械化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对现有矿井进行改造,学习相邻机械化煤矿经验,力争年底实现煤矿机械化,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三、工作重点
1、科学引导,明确方向
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积极鼓励和引导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快煤矿机械化改造步伐。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树立典型
煤矿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合作,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坚定不移地走机械化、规模化道路。
3、加大煤矿技术政策的执行力度
严格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出台的煤矿技术政策,推动煤矿采掘布局优化,实施正规化开采,推行采掘作业机械化。
4、强化管理,确保安全
四、组织领导
为全面推行煤矿机械化改造工作,我公司成立煤矿机械化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月25日。
西铁煤矿机械化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盐津县西铁煤矿机械化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盐津县西铁煤矿技术科编制人:胡世念编制日期:二0一四年一月会审意见表盐津县西铁煤矿生技科 2目录1. 机械化施工组织方案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8)1.1.编制依据 (8)1.2. 编制原则 (9)1.2.1. 安全第一、优质高效的原则 (9)1.2.2. 专业化施工、确保工期的原则 (9)1.2.3. 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 (9)1.2.4. 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原则 (10)1.3. 机械化工程概况 (10)1.3.1.矿井概况 (10)1.3.2. 工程设计概述 (11)1.3.3.施工地质条件 (13)1.3.3.1.煤( 岩) 层赋存特征 (13)1.3.3.2.矿井地质概况 (14)1.3.3.3.水文地质 (19)1.3.4.施工安全条件 (20)1.3.4.1.井下安全基本条件 (20)1.3.4.2.交通运输 (22)1.3.4.3.水源 (22)1.3.4.4.电力 (22)盐津县西铁煤矿生技科 32.1.机械化施工目标 (22)2.1.1.机械化工期目标 (22)2.1.2.工程质量目标 (23)2.1.3.施工安全、环保目标 (23)2.1.4.文明施工 (23)2.2.施工指导思想 (23)2.3施工安排 (24)2.3.1.施工准备 (24)2.3.2. 工业广场布置 (26)2.3.3. 施工主要临时设施 (27)3.施工劳动组织和设备配置 (28)3.1.掘进施工头面 (28)3.2.机械化施工劳动力配置 (28)3.3.施工主要设备投入计划 (31)3.4.施工主要材料供应安排 (31)4. 机械化施工进度安排 (33)4.1.机械化总工期计划 (33)4.2.机械化阶段性工期计划 (33)4.3.机械化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 (33)5. 机械化施工方案 (35)盐津县西铁煤矿生技科 45.1.1.机械化设计开拓系统和带区布置修改概况 (35)5.1.2.机械化井巷主要工程概况 (37)5.1.3.机械化地面主要工程 (39)5.2.机械化工程施工原则 (40)5.3.井巷工程施工方法和工序 (40)5.3.1.井巷工程施工主要生产系统 (40)5.3.2.井巷工程施工工艺 (42)5.3.3.井巷工程施工设备安装 (46)5.3.4.特殊条件下施工措施 (46)5.3.5.井巷工程巷道施工断面图 (46)6. 机械化施工质量保障 (46)6.1.机械化工程质量标准 (46)6.1.1.工程施工和验收依据 (46)6.2.工程施工资金保障 (47)6.3.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组织保障 (47)6.3.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47)6.3.2.施工队伍保障 (47)6.3.3.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48)6.4.工程质量施工保障措施 (49)6.4.1.工程质量过程管理 (49)盐津县西铁煤矿生技科 56.4.1.1. 材料、设备的采购控制 (49)6.4.1.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50)6.4.1.2.1.巷道开挖 (50)6.4.1.2.2.支护 (50)6.4.1.2.3.工程验收 (51)6.5.工程质量技术管理 (52)6.5.1.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52)6.5.2.工程测量管理 (53)6.5.3.技术文件管理 (55)7. 机械化施工安全保障 (56)7.1.安全管理目标 (56)7.2.安全保障措施 (56)7.2.1.安全管理机构和保障体系 (56)7.2.1.1.安全管理机构及责任制 (56)7.2.1.2.安全管理体系 (57)7.2.2.安全培训、教育 (58)7.2.3.安全管理措施 (58)7.2.4.事故应急救援 (83)7.2.5.特殊季节施工措施 (90)7.2.5.1.冬季施工措施 (91)盐津县西铁煤矿生技科 67.2.5.2.雨季施工措施 (91)7.2.5.3.夏季施工措施 (92)8. 文明施工 (92)8.1.文明施工目标 (92)8.2.文明施工基本要求 (92)8.3.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93)8.4.文明施工规范措施 (94)9. 职业健康 (96)9.1.劳动保护 (96)9.2.急救和健康管理 (97)9.3.矿区管理 (97)附图:1、西铁煤矿机械化改造工程施工进度图2、西铁煤矿地面工业广场施工布置平面图3、西铁煤矿机械化改造工程施工巷道断面图盐津县西铁煤矿生技科7前言根据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云南省推进煤矿机械化发展规划>的通知》(云工信煤技[2012]614号和昭通市煤炭工业局、昭通市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改造的通知》(昭煤发[2012]57号)等文件要求,结合矿井技改实际情况,为保障安全优质、高效、提前完成矿井技改工程,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XX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XX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煤矿机械化改造是指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的一种方案。
下面是一个关于XX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一、背景介绍XX煤矿位于省市,是一座传统煤矿,生产效率较低,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减少人员伤亡事故,需要对煤矿进行机械化改造。
二、目标设定1.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2.提升煤矿安全性,减少人员伤亡事故;3.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员工福利。
三、机械化改造方案1.采矿设备更新替换传统采矿设备,引入先进的无人驾驶采矿车辆,提高采矿效率和安全性。
采矿车辆配备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掌握矿井内的工况信息,避免人为操作错误导致事故的发生。
2.输送设备改进更新矿井内的传送带、提升机等输送设备,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传送带安装智能检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传送带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措施修复,避免事故的发生。
提升机安装安全设施,如防护门、限位器等,减少人员误操作导致的伤害。
3.通风系统改造更新煤矿的通风系统,引入自动化控制设备,实现精确的通风控制。
通风系统配备CO、CH4等有毒气体检测仪器,能够实时监测矿井内的气体浓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避免事故的发生。
4.照明设备升级更新矿井内的照明设备,采用LED节能灯具,提高照明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
照明设备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能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保障矿井安全。
5.配套设施建设建设车辆停车场、设备修理车间等配套设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福利。
停车场配备安全监控系统,防止财产损失和盗窃事件的发生。
设备修理车间配备完善的维修工具和设备,提供快速的设备维修服务,减小故障对生产的影响。
四、实施策略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保改造工作按时完成;2.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3.引入专业的技术团队,负责设备的安装和调试;4.设立改造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及时评估改造效果。
五、预期效果1.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2.减少人员伤亡事故,提升煤矿安全性;3.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公司×××煤矿一采区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2014年度)编制单位:×××镇×××煤矿编制日期:2015年3月12日目录前言……………………………………………………………………第一章、矿井概况 (3)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 (3)第二节、矿井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4)第三节、煤层赋存条件 (4)第四节、煤层开拓开采现状 (8)第五节、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9)第二章、矿井成立机械化改造领导小组 (10)第三章矿区范围与资源/储量 (10)第四章、机械化开采可行性分析 (15)第五章、机械化开采设计方案………………………………………第六章、供电方案 (19)第七章、机械化采掘实施计划 (26)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2014年2月18日金沙县政府、县煤炭局关于金沙县煤矿机械化矿井推进工作专题会议精神(金府办[2014]22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煤矿安全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煤矿机械化程度,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降底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公司发展规划和×××煤矿的实际情况,×××煤矿拟布置一个1803综采工作面,同时对相关生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为对技术改造总体规划,定时间、定任务,按期完成工程,特编制《×××公司×××煤矿一采区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2014年度)》。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镇×××煤矿属整合矿井,由整合前的×××煤矿和金都煤矿整合而成。
××××××有限责任公司收购该矿后,采矿权人于2013年12月变更为×××2,批准开采深度由1275~850m标高。
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措施

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措施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使得煤矿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压力。
机械化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机械化的引进和推广也成为煤矿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煤矿机械化改造的实施方案措施。
一、煤矿机械化改造的必要性煤矿机械化改造是煤矿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煤矿机械化改造的必要性。
1.1 提高生产效率机械化设备具有高效、快捷、安全等优点,可以使得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整个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连续化和智能化。
1.2 降低劳动强度煤矿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煤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容易出现身体疲劳、缺氧、缺水等问题,而机械化设备可以代替煤矿工人完成一些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有效降低其劳动强度。
1.3 提升安全水平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为操作失误,而机械化设备的投入可以有效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率,提升煤矿的安全水平,降低人员伤亡率。
二、煤矿机械化改造的实施方案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的制定是煤矿企业实现机械化改造的重要保证,实施方案的制定应该考虑到煤矿企业的具体情况,根据煤矿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制定。
2.1 建立机械化改造工作小组煤矿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械化改造工作小组,由负责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负责机械化设备的选购、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
2.2 制定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是机械化改造工作的重要保证,制定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时应重点考虑以下方面:1.根据煤矿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实际需求,重点选取需要引进机械化设备的岗位和工作环节。
2.根据引进机械化设备的需求,制定详细的引进计划,明确引进设备种类、规格、数量、购买方式等。
3.制定设备安装、调试、维护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要求。
4.制定机械化设备的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2.3 加强机械化设备维修和保养机械化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是保证机械化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煤矿企业应该建立机械化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加强对机械化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机械化设备存在的问题。
煤矿机械化改造设计方案

XXX煤矿机械化改造设计方案2012年3月23日1 / 16目录一、概况二、井下运输三、提升四、采煤五、掘进六、采区生产七、地面运输机械化改造设计方案一、概况(一)位置富强煤矿位于昭通市镇雄县城北东55°方向,平距56 km,煤矿走向长约2.48km,倾斜宽约1.60km,面积3.52km2,属镇雄县坡头镇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105°12′50″~ 105°14′14″北纬27°39′06″~ 27°40′39″(二)矿权及范围原富强煤矿、兴昌煤矿采矿权整合后,并经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的富强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座标详见表;富强煤矿矿区拐点坐标表(三)交通富强煤矿有9km的简易公路通达坡头镇,距威信县城运距76km,至镇雄县城运距82km,距内昆铁路石坎子站约200km,距威宁站约240km。
交通较为方便。
3 / 16二、井下运输系统:(一)煤炭运输方式目前,井下煤炭运输主要有带式输送机和机车牵引矿车两种运输方式。
带式输送机具有连续运输能力大、操作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装、卸载设备少、井下巷道系统简单等特点。
它适用于生产集中,运量较大的矿井。
带式输送机运输连续及采煤工艺相适应,增产潜力大,是机械化、自动化运输的主要发展趋势。
机车运输具有机动性强,随运距运量变化可随时调整机车的台数,可适时改变运行路线;对巷道布置的适应性强,巷道弯曲、分叉均不受影响,接轨、展线方便。
主要缺点是运量小、占用设备多、人员多、维修量大、运输效率低、故障率高、安全性差。
富强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由主平硐至一采区下部车场运距达1779m,按照煤矿提出的坚持安全高效的生产原则,结合开拓布置,并考虑上述煤炭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设计主平硐、1138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及回采工作面运输巷均采用胶带运输机运煤,一采区运输上山铺设搪瓷溜槽溜煤。
(二)辅助运输方式目前国内井下巷道辅助运输方式有无轨胶轮车、单轨吊、卡轨车、齿轨车、蓄电池机车、调度绞车、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等。
云南省煤矿矿井机械化改造方案

省煤矿矿井机械化改造方案编制提纲(暂行)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煤矿安全监察局二一三年四月封面:资质:扉页:参加编制人员表(格式)参加审核人员表(格式)目录前言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章井田简况及地质特征.....................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井田简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地质特征.............................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节开采技术条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矿井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矿井生产能力.........................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矿井开拓开采现状.....................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节矿井现有主要系统.....................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矿井机械化改造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节井田开拓.............................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节井筒..............................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六节采区布置.............................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七节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改造方案...........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八节井巷掘进及装载工艺改造方案...........错误!未指定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矿井机械化改造工作方案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二0一七年四月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机械化改造工作方案为贯彻执行安监总煤行[2010]178号〈〈关于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大力实施我矿安全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煤矿机械化程度,逐步解决我井规模小、工艺落后、技术装备条件差、安全保障能力低等突出问题,全面提高矿井生产力水平,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结合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汉源县xx煤业xx煤矿机械化改造方案设计》及矿井实际情况,现制定我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一、矿井概况(一)位置及交通矿区位于汉源县城北西310°方向,行政及隶属四川省汉源县河西乡龙塘村十组。
矿山有简易3公里公路与108国道在河西乡相接,矿井至汉源县城13公里,至雅安约131公里,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2°34′35″,北纬29°25′50″。
(二)矿井历史简述xx煤矿始建于1992年,1993年投产,投产后生产能力为30kt/a,2007年根据国家煤矿资源整合政策,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雅安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2007〕14号文件精神》,由xx煤矿整合相邻的大岭煤矿,xx煤矿为整合主体,整合后企业更名为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名称为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
(三)资源储量2012年10月16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2009051120044596)有效期2012年10月16日至2022年10月16日,井田面积1.1993km2,开采标高+1500m~+987m,批准开采C3、C4、C5煤层,矿井生产规模为90kt/a。
根据地质资料,截止2015年12月31日,矿区C3、C4、C5煤层共占有资源储量(122b)+(333)2951kt,累计动用资源储量(122b)555kt,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2396kt。
其中:C5煤层保有储量996kt,其中(122b)类691kt,(333)类305kt;C4煤层保有储量500.0kt,(122b)类348kt,(333)类152kt;C3煤层保有储量900kt,其中(122b)类510kt,(333)类390kt。
可采储量1784.1kt。
二、项目设计2016年委托四川煤炭设计研究院对xx煤矿机械化改造进行设计,于2016年1月编制完成了《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机械化改造方案设计》生产规模由90kt/a提升至210kt/a。
三、工作思路以科学技术为指导,以煤矿先进机械化设备投入为目的,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和现场操作技能,大力提高煤矿机械化装备建设为手段,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机械化装备,不断提高矿井劳动生产率和安全保障,促使我矿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进一步提高,确保矿井健康发展。
四、工作目标通过大力加强煤矿装备建设,采取先进机械设备安装和现场管理,淘汰落后的机械装备和开采技术,全面采用机械化的投入和使用,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保障及工作效率。
实现本年高档普采和连续机械运输,实现配套供电系统,促进煤矿从传统型企业向现代化矿井转变,增加煤炭生产能力。
到年底实现机械化开采和机械化运输达到60%,采用先进机械化率达到45%。
五、组织领导为了机械化改造工作有序进行,矿成立机械化改造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机电矿长)(生产副矿长)成员:(通风副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采掘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安全科长)(生产技术科长)(机电科长)(调度室主任)(通风科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西林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各成员职责:1、组长:负责整个机械化改造全盘督促,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分项工程;2、副组长:根据各自分工,负责对机械化改造技术、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跟进,并定期向组长汇报;3、成员:负责对各项工程下发的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并定期向分管领导汇报工程相关情况。
六、开采技术条件(一)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水文地质概况区内地势北西高、南东高,地形坡向为一向南东的单面坡地形。
树枝状水系发育,主要为季节性溪沟,并严格受大气降水控制,仅在雨季特别是暴雨过程中可形成较大流水,目前开采煤炭资源大部分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1000 m)以上。
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以季节性冲沟为主,但由于可采煤层出露地表,在沟谷切割地段附近,溪沟水可能会通过塌陷裂隙渗入井下,诱发突水事故,因此,溪沟水对浅部煤层开采充水影响较大。
2、主要含、隔水层特征区内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孔隙潜水,须家河组砂岩孔隙裂隙水。
第四系分布于河谷低洼地带,为坡积、残坡积层,主要为岩块碎屑、砂土混杂堆积,呈松散状,透水性好,富水性相对较弱。
主要对下部基岩含水层有一定补给作用,对矿井充水影响微弱。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中段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砂质页岩-页岩-炭质页岩-煤线组成多个韵律层,其中石英砂岩、细砂岩孔隙、裂隙发育,渗透性好,含水性相对较强,粉砂岩为弱含水层,而页岩透水性差,可视为弱含水层或相对隔水层。
由于砂、泥岩互层,各含水段之间在没有大的构造导通情况下,水力联系微弱,因而,整体而言,该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
3、充水因素分析大气降水以及地表溪沟水:矿区范围内大的地表水体不发育,主要为季节性溪沟,可采煤层在南西侧外围出露地表,含煤地层中页岩、泥岩等为相对隔水层,因此,地表溪沟水一般对矿井充水影响微弱,但流经中部xx为区内较大水体,切割煤层露头线,由地形地质图以及底板等高线图分析,局部距地表较近地段(约20~40 m),大气降水或地表溪沟水对矿井充水有一定影响。
顶板充水:xx煤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须家河组第二段(中段)(T3xj2)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孔隙裂隙水将沿开采后冒落裂隙带浸入矿井,该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C5煤层开采形成的导水裂隙带高度最大为21.30 m,远没有达到须家河组上段(T3xj3),因此,须家河组中段(T3xj2)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为区内主要充水含水层。
老窑、采空区积水:xx煤矿C5、C4、C3煤层在矿区南西侧外围出露地表,储量核实报告以及相关图纸并未反映出沿煤层露头线一带浅部老窑分布情况,矿区范围内南西侧+1350 m标高以上C5、C3煤层大部已采空,中部+1300~+1100 m亦存在有部分采空区,形成的采空区可能有一定积水,对浅部煤层开采可能有一定影响,因此,老采空区积水是未来浅部煤层资源开采时面临的主要水患威胁之一。
4、地表水、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表水、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由于受构造影响,区内节理、裂隙发育,地形坡度在25°~35°,在雨季地表水顺坡向排泄良好;该区粉砂岩、页岩又是良好的隔水层,大大减弱了地表水对地下的渗透力度;因此,在该区内尽管节理、裂隙相对发育,以及弱含水层(砂岩)的存在,但由于上述原因,渗入地下的水极为有限,地表排泄为区内地下水重要排泄途径。
5、矿井涌水量扩能后矿井开采C3、C4、C5煤层,开采深度+1500m至+987m标高,根据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2009年5月提交的《四川省汉源县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通过坑道调查资料,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0 m3/d (4.2 m3/h),最大涌水量300 m3/d(12.5m3/h),未预测矿井开采后期涌水量值。
本次设计采用比拟法预测,+1110 m标高以上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80 m3/d (11.7 m3/h),最大涌水量840 m3/d(35.0m3/h);+987 m水平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55 m3/d(6.6 m3/h),最大涌水量465 m3/d(19.4 m3/h)。
全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35 m3/d(18.1 m3/h),最大涌水量1305 m3/d(54.4m3/h)。
另据2012年6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提供的《四川省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期间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3.85m3/h,最大涌水量为48.0m3/h;预计矿井东部+1110m水平以上全部采空时,正常涌水量为26.85m3/h,最大涌水量为54.06m3/h。
矿井2016年7月实测正常涌水量为27.5m3/h,最大涌水量约为45.2m3/h。
6、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质报告和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本矿为以老采空区积水、老窑水、洪汛期地表水、顶板裂隙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山。
(二)工程地质区内各可采煤层顶、底板以炭质页岩、泥质粉砂岩夹页岩为主,开挖以后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容易软化,易导致垮塌、底鼓等灾害发生。
围岩均由炭质页岩、粉砂岩夹页岩组成,属软~半软岩类,岩体稳定性相对较差,页岩抗压强度低,但厚度不大,均以夹层出现,对巷道掘进将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加强支护。
综上所述,xx煤矿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三)环境地质条件xx煤矿地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环境较为脆弱,据现场调查,区内目前发现有微小的地面开裂,但未发现塌陷以及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但由于本矿开采煤层多,累计采厚大,岩体中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力学性质相对较差,因此,随着区内煤矿开采的继续,采空区范围及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可能引起进一步地面开裂塌陷变形及地表水疏干等地质灾害。
矿山目前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矸石不合理堆放,水土污染、危岩坠石及地表水疏干,因其规模不大,危害和影响程度较小,对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影响程度较轻,矿山地质环境条件良好。
(四)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和地温雅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2014年度雅安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雅市安监〔2015〕37号),2010年至2014年矿井在建设期间只鉴定绝对瓦斯涌出量,2013年绝对瓦斯涌出量0.68m3/min,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0.87m3/min,属瓦斯矿井;2014年绝对瓦斯涌出量1.25m3/min,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0.779m3/min,属瓦斯矿井。
根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报告,矿井所采各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各煤层属Ⅲ类不易自燃煤层。
根据本矿及邻近矿井以往开采资料及矿区内生产小煤矿调查,区内未发现有地温异常区,矿井不受冲击地压威胁,不受地温及冲击地压威胁。
(五)煤层及煤质1、含煤性区内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二段(中段)(T3xj2),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砂质页岩-页岩-炭质页岩-煤组成多个韵律层,中下部夹煤层、菱铁矿层,区内见煤3层,由上至下为C5、C4、C3煤层,全区范围内均可采。
2、可采煤层特征区内可采煤层有C5、C4、C3煤层,属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可采煤层特征详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