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使命宣言设计选题(二选一)标题一:10kV配电网开关站自动切换装置及其远程监控系统原理介绍:“备自投装置”全称为“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装置”的简称,它是10kv配网中常见的自动化装置。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10kV配电网开关站也开始设置两条互供能力的配电线路,形成电网框架,并在线路上设置备用自动切换装置和分段开关。
一旦发生事故,备用自动切换装置能快速有效地隔离故障点。
备自投装置在故障发生时具有自动“断开”功能,保障用户用电连续性。
故障排除后,备自投装置分段开关仍保持“断开”状态,无法自动复位,需巡检人员手动复位。
若在巡检人员来开闭所之前再次出现故障,则无备用电源投入使用,用户断电。
基于上述不利因素,备用自动切换装置应配备状态监测模块。
备用自动切换装置动作时,其状态监测模块获取信息并发送至远程监控中心。
远程监控中心收到信息后,立即派巡检人员到相应的开关站进行巡检复位操作。
为了更好地分析判别故障,远端控制中心在获取备自投装置动作信息的同时,还应获得开闭所电力系统状态信息,此信息也通过状态监控模块获得。
设计要求:(1)调查研究10kV配电网开关站自动切换装置的特点和功能;绘制10kV配电网开关站自动切换装置接线图。
(2)设计备自投装置状态监控模块,确定以下功能:1、操作方式2、数据采集(自行设计若干遥信量、遥测量);3、数据通信;4、执行命令;5、其他。
(3)画出位于开闭所内的远方终端(rtu)结构框图,说明图内各模块功能。
(4)结合“执行命令”,选择数据通信规约,详细说明通信报文格式。
专题二:分励直流电机励磁控制系统仿真原理介绍: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或事故运行中,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优良的控制系统不仅可以保证发电机可靠运行,提供合格的电能,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技术指标。
直流励磁机的励磁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励磁方式。
它依靠与发电机组同轴的直流发电机来提供励磁电流。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一、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学生进行的一个专业课程设计。
设计重点在电力网接线方案的选择及调压问题。
通过设计,应达到下列要求:1.建立设计的正确观点(特别是安全可靠的观点、质量观点和经济观点)。
2.掌握电力网初步设计的方法。
3.学习从整个电力网着眼解决技术问题。
4.熟练电力网计算。
5.学习撰写工程说明书。
二、设计的原始资料:1.发电厂及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图1。
图1 发电厂及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图2.原有发电厂主接线图,见图2及下面设备数据。
(1) 发电机G1、G2:QF2-25-2;G3:QFQ-50-2(2) 变压器的T1、T2:SFZ7-31500/110;T3:SFZ7-63000/110 3.待建变电所有关资料,见表1。
4.典型日负荷曲线如图3所示。
5.其他说明:①功率初步平衡,厂用电率为7%,线损率为6%; ②各负荷最大同时系数取1.0;③本高压配电网多余功率送回系统,功率缺额由系统供给;图例说明:系统 发电厂A 、B 为待建变电所C 、D 为已有变电所 连线上的数为公里数④除特别说明之外,高压侧均按屋外布置考虑配电装置;⑤待设计各变电所低压出线回路数。
电压为10KV时,每回出线按1500~2000KW 考虑;⑥已有发电厂和变电所均留有间隔,以备发展;⑦区域气温最高为40O C,年平均温度为25O C,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2 O C。
⑧原有负荷的日负荷曲线按图3(a)执行。
表1 待建变电所有关资料(a)(b)图3 典型日负荷曲线(a)典型日负荷曲线a;(b)典型日负荷曲线b;三、时间安排第一天:1.布置课程设计。
2.收集资料。
3.要检查电力系统最大负荷时的有功功率平衡。
第二天:先按负荷对供电可靠程度的要求,作出几种可能的电力网接线方案。
第三天:按功率分布选择导线截面积。
第四天:计算各线路的电压损失。
第五天:计算电力网的投资费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正文

某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如图所示。
已知两台变压器均为三绕组、油浸式、强迫风冷、分级绝缘.其参数:MVA S N 5.31=.电压:kV 11/%5.225.38/%5.24110⨯±⨯±.接线:)1211//(//011--∆y Y d y Y N 。
短路电压:5.10(%)=HM U ;6(%);17(%),==ML L H U U 。
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110kV 侧的中性点只有一台接地;若只有一台运行.则运行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其余参数如图4-1所示。
图1.1 某变电所主接线1设计计算 1.1短路电流计算用标幺值计算短路电流参数.确定短路计算点.计算短路电流值。
1、画出短路等值电路 如图4.2所示.图1.2 短路等值电路图计算各元件电抗参数.取基准容量MVA S d 100=.基准电压为kV U d 5.101=.kV U d 372=;基准电流为: A I d 55005.1031010031=⨯⨯=.A I d 15603731010032=⨯⨯=(1) 计算电源系统基准电抗的标幺值。
1.01000100max .min .===k d s S S X . 2.0500100min.max .===k d s S S X (2) 变压器各侧阻抗标幺值。
()75.106175.1021001=-+=k U .()25.06175.1021002-=+-=k U ()25.66175.1021003=++-=k U .3413.05.3110010075.10100001.=⨯==TN d k HT S S U X007937.05.3110010025.0100002.-=⨯-==TN d k MT S S U X 1984.05.3110010025.6100003.=⨯==TN d k LT S S U X (3) 线路的基准电抗标幺值。
442.55.10100154.02221121=⨯⨯===d d l l U S l X X X 023.137100154.02233142=⨯⨯===d d l l U S l X X X 1.2短路电流计算由主接线分析可知.变压器的主保护为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为保护的计算方式.保护时.变压器后备保护作保护线路的远后备保护时.要校验k3、k4两点的灵敏系数.因此.除需要计算k1、k2两点最大、最小运行方式短路电流外.还需计算k3、k4两点的最小短路电流。
电力系统工程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5)、短路电流持续时间最大值的确定。
(7)、防雷规划.
2.绘制本课题设计的电气图(手工绘制,A3绘图纸)
五、进程安排
1.下达设计任务书,学习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设计要求、进度安排、指导时间、注意事项等,提供参考资料、课程设计指导书。(0.5天)
2.分析题意,查阅参考文献,提出设计方案。(1天)
3.具体计算、选型、系统设计、设计接线方式、绘制图纸等。(6.5天)
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1.5天)
5.答辩。(0.5天)
六、主要参考资料
1.熊信银,张步涵主编.电力系统工程基础.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陈跃主编.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四、要求的设计(调查/论文)成果
1.编写详细的设计说明书(手写,附上本次设计心得体会)
说明书中要有以下内容的详细分析依据,计算过程、比较结果等:
(1)、待设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位、作用等分析;
(2)、主变压器台数、类型、容量分析及确定、过负荷能力校验;
(3)、220KV、110KV、10KV侧主接线接线方式的确定;
电力系统工程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调查报告/论文)题目
22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二、设计(调查报告/论文)主要内容
1.选择本变电所主变的台数、容量和类型;
2.设计本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选出两种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确定一个较佳方案;
3.进行所需的短路电流计算,明确短路电流计算目的;
4.选择220KV侧和110KV侧的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5.进行继电保护的规划设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计算机算法程序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根据所给的电力系统,编制短路电流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进行调试,最后完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电力系统计算应用程序,通过自己设计电力系统计算程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短路计算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编制和调试。
三、课程设计的要求1、在对称短路计算、简单不对称短路计算中任选一种进行计算;2、自选计算机语言;3、设计、编制、调试出相关的通用计算程序;4、输入/输出数据一律以文件格式形成。
(1)对称短路计算的输入/输出数据输入数据包括:节点数、支路数、故障节点、支路参数(支路首端号、支路末端号和支路电抗值)输出数据包括:节点导纳矩阵或阻抗矩阵、故障点电流、各支路电流、各节点电压(2)不对称短路计算的输入/输出数据输入数据包括:节点数、支路数、故障节点、支路参数(支路首端号、支路末端号和支路正序电抗值、支路负序电抗值、支路零序电抗值)输出数据包括:故障点电流、各支路电流、各节点电压的序分量和相分量四、考核方式1、课程设计按五级评分标准进行考核;2、课程设计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据40%,课程设计报告占用30%,最后考试成绩占30%;3、平时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完成设计的表现及能力给定。
4、设计报告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报告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给定。
5、考试成绩是当课程设计结束时,进行口试考核中,根据学生回答的水平给定。
五、参考资料1、何仰赞.电力系统分析(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米麟书.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机辅助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3、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方法.电力工业出版社4、周作仁.电网计算与程序设计.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数字式准同期自动并列装置的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过对数字式准同期自动并列装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查阅资料,掌握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了解并列误差的国家标准,掌握数字式自动并列装置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09电气C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要求:1、设计书要有封面;2、要有原始资料——即每个同学拿到手中的题目要附上;3、电子版,手写版都可以,最后都要打印出来;4、6月1日交;2013年4月18日 下面是往年的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怎么写。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本次课程设计供分为二题(其中线路部分1题,发电机-变压器保护部分1题),要求每位同学任选一题,按照课题要求独立完成,于本学期十五周之前提交设计报告书。
第一章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作业指导书第一节 课程作业进行步骤一、短路电流及残余电压计算考虑到35~1l0千伏单电源环形网络的相间短路保护有可能采用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电流电压保护,因此在决定保护方式前,必须较详细地计算各短路点短路时,流过有关断路器的短路电流足和保护安装处的残余电压res U 。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在满足“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和题目给定的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的保护方式。
计算K I 及res U 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1) 系统运行方式的考虑除考虑发电厂发电容量的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外,还必须考虑在设备检修或故障切除的情况下,发生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最大和最小的系统运行方式,以便计算保护的整定值和保护的灵敏度。
在需采用电流电压联锁遮断保护时,还必须考虑介于最大和最小之间的系统运行方式。
(2) 短路点的考虑为了绘制()K I f l =和()res U f l =的曲线,每一线路上的短路点至少要取三点,即线路的始端、中点和末端三点。
一般为了简化计算取此三点即可。
短路点确定之后,即标上123K K K 、、等符号。
(3) 短路类型的考虑由于本作业相间短路保护的整定计算,因此在最大系统运行方式下,应计算三相短路电流()3K I ,以作整定动作电流pu I 之用;而在最小系统运行方式下,则计算两相短路电流()2K I ,以作计算灵敏系数esn K 之用。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格式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格式第一篇: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格式《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原则1.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电气的标准规范。
2.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3.满足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电能质量、可靠性、经济性、负荷等级)4.必须从整个地区的电能分配、规划出发,确定整体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收集资料、专业制图、综述撰写的能力,培养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的能力,开发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找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时间安排总学时(2周)1.分析设计题目,明确设计要求,收集资料,参考文献,拟定系统方案。
(1-2天)2.独立完成初步设计方案(一般选取两个方案,并加以比较)(1-2天)3.独立完成系统方案设计及计算,如系统中所有设备的选择与校验,故障分析编程,环网分解等类型的设计等。
(1-3天)4.各阶段设计的叙述,纠正和新知识更新能力的应用(1-2天)5.编写说明书,完成最终方案。
(1-2天)6.答辩,验收。
(半天)四.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特别是工程中用到的电气制图标准,常用符号,计算公式和编程技巧。
2.通过独立设计一个工程技术课题,设计应用软件,充分提高运用新技术、新信息、新技术成果和装置的能力。
具体要求见各课题。
3.在设计过程中,要多思考,多分析,对设计计算内容和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4.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及相关的图,可以手写,可以计算机打印。
5.准备答辨。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格式1.封面:(请学习委统一领取并发给大家)2.标题: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各人的课题标题)一.基础资料(四号黑体)1.(小标题用小四黑体)(正文用五号宋体)2.二.设计内容某部分(按设计大纲)三.六.设计内容某部分七.设计小结(总结整个设计内容)八.设计体会(总结个人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体会,建议等)九.参考文献附录说明:一.基础资料(课题要求,相关的条例,规范等)二.~六.见各课题的要求七.设计小结(本设计通过对……的分析,提出了……设计方案,并对……进行了分析比较,从……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了……设计方案,它具有……优点,还有……不足)从技术方面总结你的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任务书5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题目原始资料1、系统图:两个发电厂分别通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与四个变电所相连。
2、发电厂资料:母线1和2为发电厂高压母线,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 400MW ),母线3为机压母线,机压母线上装机容量为( 100MW ),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为50MW 和30MW ;发电厂二总装机容量为(200MW )。
3、变电所资料:(一) 变电所1、2、3、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10KV 35KV 10KV 35KV (二) 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50MW 60MW 50MW 60MW (三) 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cos φ=0.85;(四) 变电所2和变电所4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75MV 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414KW ,变电所1 变电所2母线电厂一 电厂二短路电压(%)=16.7;变电所1和变电所3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63MV 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为245KW ,短路电压(%)=10.5;4、输电线路资料: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及长度标于图中,单位长度的电阻为Ω17.0,单位长度的电抗为Ω0.402,单位长度的电纳为S -610*2.78。
二、 课程设计基本内容:1. 对给定的网络查找潮流计算所需的各元件等值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图。
2. 输入各支路数据,各节点数据利用给定的程序进行在变电所在某一负荷情况下的潮流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3. 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潮流计算分析。
1)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 2)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3) 1和4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而2和3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上升;4. 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求,进行电压的调整。
(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10KV 要求调整范围在9.5-10.5之间;电压35KV 要求调整范围在35-36之间)5. 轮流断开环网一回线,分析潮流的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设计题目:院(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成绩:指导教师:完成时间:题目1 220kV 降压变电所设计一、原始资料:1.变电所性质:本所除与水火两大电力系统联系外,以110kV及10kV电压向地方负荷供电。
2.所址条件:建于矿区火电厂附近,供电给新兴工业城市用电。
所区地势较平坦,海拔600m,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经过。
最高气温+40℃, 最低温度-25℃, 年平均温度+15℃,最大风速20m/s ,覆冰厚度10 mm,地震烈度6级,土壤电阻率 >500Ω. m ,雷电日30,周围环境清洁,建在沿海城市地区,注意台风影响。
冻土深度1 .0m ,主导风向夏东南,冬西北。
3.负荷资料:(1)220kV侧共3回线与系统相连,将来拟增一回线。
(2)110kV侧共10回架空线,5年后增加二回线,同时率0.9,线损率5%,cosф=0.85。
(3)10kV侧共13回电缆出线,同时率0.85,线损率5%,cosф=0.8。
4.系统情况:二、设计任务1.变电站总体分析,2.负荷计算3.选择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型号、参数。
4.电气主接线设计。
5.计算短路电流。
6.高低压电器设备的选择。
三、成品要求1.说明书(附计算书)1份。
2.电气主接线图1张(2# 图纸)。
3.课程设计答辩。
附:1.要求选择的电器设备包括:(1)220kV配电装置中的主母线、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刀闸;(2)110kV配电装置中的主母线、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刀闸;(3)10kV侧配电装置中的主母线、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刀闸。
2.要求设计:说明书书写字迹清晰、规范。
电气主接线图比例合适、图面整洁、绘图规范。
3.参考资料:《发电厂电气部分》教材,熊信银主编《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天津大学黄纯华主编《工业企业供电课程设计及实验指导书》,天津大学黄纯华主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出版社,1995 《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出版社《变电所所址选择与总布置》张玉珩,水电出版社,1986题目2 110kV 降压变电所设计一、变电站的建设规模1.类型:110kV地方变电站。
2.最终容量:根据电力系统的规划需要安装两台容量为31.5 MVA,电压为110kV/35kV/10kV的主变压器,主变各侧容量比为100/100/100,一次设计并建成。
3.电力系统与本所的连接情况(1)待设计的变电站是一座降压变电站,担负着向该地区工厂、农村供电的重要任务。
(2)本变电站有两回平行线路与110kV电力系统连接,有两回35kV 电力系统连接。
(3)本变电站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系统正、负阻抗的标么值示意图如图1(S j=100MVA),110kV及35kV电源容量为无穷大,阻抗值各包含平行线路阻抗在内。
图1 变电所连接示意图图1 变电所连接示意图电所不考虑装调相机、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35kV因电网线路的电容电流较少,也不装设消弧线圈。
110kV出线无电源。
电力负荷水平110kV进出线共2回,两回进线为110kV的平行供电线路,正常送电容量各为35000KVA。
35kV进出线共2回,两回进线连接着35kV电源,输送容量各为35000KVA。
10kV出线共12回,全部为架空线路,其中3回每回输送容量按5000KVA设计;另外5回每回输送容量为4000KVA,再预留四个出线间隔,待以后扩建。
本变电站自用电主要负荷如表1-2表1-2 110kV变电站自用电负荷屋外照明 4.5=49.725 (kVA)4.环境条件(1)当地年最高温度39.1℃,年最低温度-5.9℃,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9℃;最热月平均地下0.8m土壤温度21.5℃。
(2)当地海拔高度1518.3m。
(3)当地雷电日T=25.1日/年。
二、设计任务2.1 变电站总体分析,2.2 负荷计算2.3 选择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型号、参数。
2.4电气主接线设计。
2.5高低压电器设备的选择。
三、成品要求3.1说明书(附计算书)1份。
3.2电气主接线图1张(2# 图纸)。
3.3课程设计答辩。
附:1.要求选择的电器设备包括:(1)110kV配电装置中的主母线、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刀闸;(2)35kV配电装置中的主母线、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刀闸;(3)10kV侧配电装置中的主母线、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刀闸。
2.要求设计:说明书书写字迹清晰、规范。
电气主接线图比例合适、图面整洁、绘图规范。
3.参考资料:《发电厂电气部分》教材,熊信银主编《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天津大学黄纯华主编《工业企业供电课程设计及实验指导书》,天津大学黄纯华主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出版社1995 《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出版社1995,《变电所所址选择与总布置》张玉珩,水电出版社,1986题目3宁东660kV换流站的一次设计银川东换流变电站共有±660kV、750kV、330kV、66kV、35kV、10kV、共六个电压等级。
本站是在原银川东750kV变电站基础上扩建而成,银川东750kV变电站于2006年12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于2008年12月26日投运;银川东换流变电站于2008年9月8日开工建设,于2010年11月28日单极投运,2011年03月20日双极投运。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设计规模为:双极直流4000MW,750kV交流线路10回,750kV主变2组(6台),换流变12台,330kV交流线路13回。
本站是黄河上游水电和宁夏火电大规模外送的重要枢纽换流变电站,也是我国西北与华北电网联网的重要通道。
二、设计任务1.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分类、优点2.银川东换流变电站主电路结构与设备选择3.银川东换流变电站控制电路建模设计4.银川东换流变电站直流输电系统不同运行方式设计三、成品要求1.说明书(附计算书)1份。
2.电气主接线图1张(2# 图纸)。
3.课程设计答辩。
附:1.要求选择的电器设备包括:(1)330kV配电装置中的主母线、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刀闸;(2)660kV配电装置中的主母线、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刀闸;2.要求设计:说明书书写字迹清晰、规范。
电气主接线图比例合适、图面整洁、绘图规范。
3.参考资料:《发电厂电气部分》教材,熊信银主编《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天津大学黄纯华主编《工业企业供电课程设计及实验指导书》,天津大学黄纯华主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出版社1995 《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出版社《变电所所址选择与总布置》张玉珩,水电出版社,1986题目4 地区电力网设计原始资料(1)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图1-1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2)电源情况水电厂:TS900/135-56,额定容量45MW(9.0ϕ),台数3cos=N系统:与3#变电所由150⨯相连,系统母线电压最大最小负荷2-LGJ时均维持115KV,最大负荷时提供功率50MW(9.0ϕ),最小负荷cos=N时为30MW(9.0ϕ)cos=N(3)说明1)变电所3#时原有变电所,主接线为双母线结构;2)为开发利用水资源,在距离变电所3#约100km处新建一水利发电厂。
发电能力在春夏秋三季满发,冬季最大出力为最大容量的3/4;3)发电厂国际厂用电率2%,机压负荷2MW;4)区域气温最高为40℃,年平均温度为25℃,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2℃。
(4)各个变电所负载情况二、设计任务1.功率平衡计算2.电网供电方案确定3.电压等级的选择4.电力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5.详细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网接线的最优方案三、成品要求1.说明书(附计算书)1份。
2.电气主接线图1张(2# 图纸)。
3.课程设计答辩。
题目5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电力系统接线图如图所示,其中G为发电机,M为电动机,负载(6)为由各种电动机组合而成的综合负荷,设在电动机附近发生三相短路故障,计算短路点k的短路电流。
题目5: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电力系统接线图如图所示,其中G为发电机,M为电动机,负载(6)为由各种电动机组合而成的综合负荷,设在电动机附近发生三相短路故障,计算短路点k的短路电流。
目标:1.分析短路的原因、说明短路的类型、说明短路计算的目的、说明短路的后果2.给定电力系统进行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1)收集已知电力系统的原始参数(2)制定等值网络及参数计算(3)标幺值得概念(4)有三级电压的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5)计算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6)系统的等值网络图3.故障点短路电流计算4.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不对称短路的分析5.结论6.总结与体会7.谢辞8.参考文献题目6 简单环形网络的手算潮流如图所示为110kV闭式电力网,A为某发电厂的高压母线,UA=117kV,网络各元件参数如下:线路I:Z I=(6.2+j25.38),B I=1.61×10-4S线路II:Z II=(13.5+j21.15),B II=1.35×10-4S线路III:Z III=(18+j17.6),B III=1.61×10-4S分析计算该网络潮流分布。
目标:1.根据电力系统网络推导电力网络数学模型,写出节点导纳矩阵;2.赋予各节点电压变量(直角坐标系形式)初值后,求解不平衡量;3.形成雅可比矩阵;4.求解修正量后,重新修改初值,从2开始重新循环计算;5.求解的电压变量达到所要求的精度时,再计算各支路功率分布、功率损耗和平衡节点功率;题目7 110kV 闭式电网,试求其潮流分布118kV10kV00110%10.518.5%0.9k k P kW U P kW I ====0题目:如上图,一个额定电压为110kV 闭式电网,试求其潮流分布 已知:发电厂A 的母线电压118kV发电厂B 装有额定电压为6.3kV ,容量25MW ,cos 0.8ϕ=发电机一台,满载运行。
厂用电10%,其余经一台131500/110SFL -的升压变压器送入系统。
变电所a 装有2台131500/110SFL -的降压变,低压额定电压为10kV,负荷4030j MVA +。
变电所b 1台116000/110SFL -的降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