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理论考研王一川《艺术学原理》考研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名校笔记和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 艺术鉴赏)【圣才出品】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名校笔记和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 艺术鉴赏)【圣才出品】

第9章艺术鉴赏9.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本章概述】本章主要对艺术鉴赏过程中的兴会状况予以描述,解释说明兴会的含义、构成及分类,同时论述了兴会的主要过程,还提到了兴会的创造性与艺术经典、艺术素养之间的关系。

本章考点以名词解释与简答题为主,学习时,要明确艺术鉴赏是公众鉴别和赏析艺术品及其兴味蕴藉的过程,着重掌握兴会在艺术鉴赏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兴会及其构成1.受众(1)定义受众是指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在接受艺术品的过程中,受众可以自由地进行意义建构,使艺术品发生超出创作者意愿的意义变异,甚至消解艺术品的愿意。

(2)作用受众在艺术鉴赏过程中,会主动参与建构,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推动艺术鉴赏成为另一种创造性过程,是艺术鉴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地位①现象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理论的兴起使受众的地位大大提高。

②受众在艺术鉴赏过程中由被动角色成为主动角色,甚至可能成为艺术活动中的中心。

③一件艺术品缺少了受众的接受过程,就不能称之为一件完整的作品。

(4)受众类型受众类型有四种,分别是被动接受者角色、主动接受者角色、变动接受者角色、消费者角色。

(5)康斯坦茨学派①代表人物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他们被称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座。

a.伊瑟尔伊瑟尔认为艺术品凝聚了创作者全部生活的想象世界,向欣赏者发出一种“召唤”,召唤读者去填补空白。

b.姚斯期待视野是姚斯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方法论,即接受主体在欣赏艺术品之前所具有的先在的理解结构或心理图式。

姚斯认为正是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熟悉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的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了艺术品的艺术特性。

②艺术史中的案例以西方美术史中名画《草地上的午餐》为例,历史上有三位有影响力的画家为此题材进行创造:a.马奈法国印象派的创始人,对西方美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争议,马奈改变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乔尔乔奈的《乡村音乐会》的原有风格,呈现出印象派风格和对女性美的歌颂。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名校笔记和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艺术观念)【圣才出品】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名校笔记和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艺术观念)【圣才出品】

第2章艺术观念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本章概述】本章主要论述了艺术观念的含义相关内容,围绕“艺术究竟是什么?该如何去把握和运用它?”这类问题,从而进入到艺术观念层面的探讨,同时提出了历史上主要的艺术观念以及艺术定义的主要内容,并说明艺术的主要特征等问题。

本章考点以填空、名词解释为主,学习时,要整体把握艺术观念问题所牵涉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及作用等领域,理解艺术学理论的核心层面,需要在梳理历史上主要艺术观念的基础上加以讨论。

一、历史上主要艺术观念艺术观念是指有关“艺术是什么”的思考。

1.模仿论(1)定义模仿论,又称摹仿论,是一种有关艺术来自人对现实的模仿的观念。

模仿论是关于艺术的本质在于对宇宙万物的模仿的观念体系,是西方最古老以及影响深远的一种艺术本质论。

人们主要基于人对事物形象的模拟上来立论,认为艺术来源于人对“自然”(世界)的模仿。

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2)两种对立观念①否定性模仿论否定性模仿论以柏拉图为代表,认为艺术只是模仿世界的“影子的影子”,相较于世界的本质的“理念”隔了三层,因此是虚假的。

由此,他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

②肯定性模仿论肯定性模仿论以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亚里士多德继承老师的模仿说,并且作了大胆的设想:艺术所模仿的世界并非“理念”的虚假影像,而是同样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3)其他代表人物及观点①赫拉克利特古希腊思想家赫拉克利特最早明确提出论点“艺术是由于摹仿自然”,这种艺术模仿论首先是基于人对动物行为的模仿上立论的。

②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提到“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摹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

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③中国古代的“观物取象”说《易·系辞》提出艺术的产生与人“观”天地鸟兽的运动、变化状况的同时加以模仿的行为有关;《吕氏春秋·大乐篇》认为音乐最初是模仿动物的声音而产生的;荆浩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清代文论家叶燮主张“表天地万物之情状”。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章节题库 艺术与艺术学)【圣才出品】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章节题库 艺术与艺术学)【圣才出品】

第1章艺术与艺术学一、名词解释1.“中国之眼”答:“中国之眼”是指旅英中国画家蒋彝在绘画艺术上运用的,属于中国人的独特观察法,使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刮起一股“中国之眼”旋风。

英国西北部的德温特湖,曾有英国浪漫主义画家无名氏在此绘有石版画《德温特湖:面朝博罗德尔的景色》。

旅英中国画家蒋彝深,以独特的“中国之眼”和中国诗书画合一技法,创作了一幅水墨画《德温特湖畔之牛》,因所画角度、地点近似但画面风格却迥然不同,引发了中国艺术与英国艺术之间的创作与研究相结合的比较,其中蕴含了两位画家艺术技法和修为的不同以及深层的中英传统艺术思想的差异。

蒋彝用“中国之眼”观察,以中国水墨画所惯用的散点透视法及相关处理手段,使作品呈现出别样的湖畔风光。

2.康拉德·费德勒答:康拉德·费德勒是19世纪德国美术史家。

他率先明确区分了艺术与美以及艺术的学问与美的学问,被视为“艺术学之祖”。

他认为,美与快感有关,艺术则是对真理的感性认识,遵循普遍法则。

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美而在于形象的构成。

由此,艺术与美不同,关于艺术的学问也应与美学区别开来,所以应当创立一门关于艺术的独立学科。

可以说,正是费德勒明确了艺术学的特殊的对象领域,促进了艺术学科的自觉意识的产生。

3.玛克斯·德索答:玛克斯·德索是德国柏林大学教授,在他和德国柏林大学教授爱弥尔·乌提兹的共同努力下,使艺术学学科真正诞生。

德索最早提出“一般艺术学”概念。

他的一般艺术学是与美学相并立的一门独立学科。

一般艺术学的“责任是在一切方面为伟大的艺术活动作出公允的评判。

美学,倘若其内容确定而独成一家,倘若其疆界分明的话,便不能去越俎代庖。

我们再也不应该不诚实地去掩饰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差别了”。

他认为美学没有完全包罗艺术的内容,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单纯地创造美和满足审美愉悦,而是具有更广泛、丰富的社会功能。

相对于个别艺术的理论,如诗学、音乐学、美术学等“对每一种艺术的形式和规律作纯粹的理论性探讨”而言,“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考察这些学科的设想、方法和目标,研究艺术的性质与价值,以及作品的客观性”,正是一般艺术学的任务。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章节题库 艺术概念)【圣才出品】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章节题库 艺术概念)【圣才出品】

第2章艺术概念一、名词解释1.表现论[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研]答:表现论又称主观精神论,是指有关艺术来自人的主观精神、情感或心理的自我表现的看法。

比如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等。

德国哲学家康德倡导艺术是艺术家们的天才、想象的创造物,属于“自由的艺术”,是无功利的自由创造,是形式的艺术。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的“美就是直觉、直觉就是表现、表现就是艺术”的观点,为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

表现论强调艺术表现自我情感,而不是主张艺术模仿或再现社会现实。

它认为艺术家有了情感或想象力,艺术才能成功,情感具有决定性地位,而不是思想。

表现论坚持鉴赏过程应全力理解艺术家的原意,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艺术家的主体能力(情感和想象力等)。

2.柏拉图答: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同时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是欧洲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

其美学观的哲学基础是“理念论”,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独立的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的实体,它是唯一真实的真理,是现实世界中感性事物的本原。

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上,认为“理念”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是第一性的;“可感觉的实物世界”是理念的“摹本”“影子”,是第二性的,现实世界是由“理性世界”派生出来的。

他还提出“回忆说”,认为人的知识是灵魂对过去在“理念世界”中所见东西的回忆。

现实世界是理念的“摹本”或“影子”,它变化无常,不真实。

美学上主张美本身是理念,它是永恒的、绝对的、神圣的,大千世界万物之美都以美的理念为源泉,是分享理念世界中美本身的结果。

其美学思想对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开客观唯心主义美学之先河,成为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一面旗帜,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批判齐老师美学思想中建立起现实主义美学观,与柏拉图分别称为西方美学思想的两大源头。

3.奥斯卡·王尔德答: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

[全]王一川《艺术学原理》-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全]王一川《艺术学原理》-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考研真题详解1模仿论[四川师范大学2017、2016年研]相关试题:模仿论(摹仿论)[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模仿论,又称摹仿论,是指主张艺术来自对社会现实的模仿,能再现社会现实的本质,并能产生陶冶作用,是一种有关艺术来自人对现实的模仿的观念。

模仿论是关于艺术的本质在于对宇宙万物的模仿的观念体系。

这是西方最古老且影响深远的一种艺术本质论。

模仿论在古希腊时期就存在着两种对立观念:①否定性模仿论,以柏拉图为代表,认为艺术仅仅模仿世界的“影子的影子”,同作为世界的本质的“理念”隔了三层,因此是虚假的,由此他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②肯定性模仿论,以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他认为艺术所模仿的世界并非“理念”的虚假影像,而是同样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2理念论[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研]答:理念论是指有关艺术来自客观的精神的呈现的观念,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黑格尔等。

柏拉图认为,一种客观的理念才是世界的最终本质,是第一性的;由理念产生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仅仅是第三性的。

与柏拉图在否定的意义上运用这种客观精神论不同,黑格尔从理念及其辩证运动构成世界的本质出发,提出了艺术类型的辩证演变思路。

根据这个辩证运动原则,理念在其发展过程的每一特殊阶段上,都应当有一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它在该阶段的内在定性紧密结合在一起。

黑格尔从理念与其感性显现方式和阶段之间应当形成内在统一关系的角度,把艺术类型依发展变化轨迹划分为如下三种:①象征型艺术;②古典型艺术;③浪漫型艺术。

3艺术兴媒[四川师范大学2017、2016年研]答:艺术兴媒是指可以承载艺术家感兴并能触发公众感兴的艺术媒介。

媒介是感兴的媒介,感兴是媒介的感兴。

在欣赏任何艺术品时,人们最先接触到的并非艺术符号或者形象,而是某种可以触发感兴的物质媒介,这就是艺术兴媒。

作为多层兴辞结构系统,艺术兴媒造成的兴媒层是艺术品结构的第一层面,直接影响着艺术品的创作效果与接受体验。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名校笔记和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艺术门类)【圣才出品】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名校笔记和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艺术门类)【圣才出品】

第5章艺术门类5.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本章概述】本章是核心章节之一,主要论述了艺术的主要几种门类以及各门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介绍了艺术门类多样性,随着社会历史和艺术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其次,根据近现代艺术理论中考量问题角度的不同和依据标准的不同,分析了五种主要的艺术分类法。

同时还提到了两大种类,即直观艺术和非直观艺术,以及四种艺术门类系列:视觉直观艺术、听觉直观艺术、视听综合直观艺术、非直观艺术。

最后从三方面分析了各门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章考点以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学习时,应整体把握艺术门类的多样性,了解艺术门类的分类与各门艺术之间的关系。

一、艺术的分类1.艺术门类的多样性(1)定义艺术的门类呈现多样性特征,它随着社会历史和艺术自身的发展而变化。

(2)中国艺术门类的演变①原始状态:艺术门类分为造型艺术与歌舞艺术。

②汉代:艺术门类被划分为诗、歌、舞三种。

③魏晋南北朝:陆机在《文赋》里将诗、赋、碑、诔等各种文学体裁进行区分,音乐和舞蹈被分化为两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3)艺术门类多样化的原因①艺术门类的多样化,不仅是艺术本身慢慢分化的结果,还由于综合利用其他艺术手段来创造出新的艺术门类。

②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为艺术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崭新和丰厚的物质基础,并使艺术门类分化呈现出快速、综合和创新的新趋势。

2.艺术门类划分(1)概念对艺术分类进行研究,是对艺术作品的形态日益丰富多样的必然要求。

有助于确定各门类艺术的特征并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代表人物①刘熙载清代文学家,他在《艺概》中提及的“艺”,包括了诗、词、曲、赋、散文、书法等艺术门类。

②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各艺术门类有着共同的本质即“模仿”,因模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的不同又提出了区分不同艺术的原则。

③夏尔·巴托a.法国美学家夏尔·巴托从艺术概念出发去思考,使“美的艺术”摆脱技艺和科学,并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概念。

2023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考研参考书真题笔记资料

2023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考研参考书真题笔记资料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考研信息初试招生目录参考书【艺术基础】《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第五版《美学原理》叶朗《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学原理》王一川《艺术原理》科林伍德《艺术是什么》沃特伯格《西方美学与艺术》杨向荣《谈美》朱光潜《美的历程》李泽厚【电影方向】陈旭光《影视鉴赏》钟大丰《中国电影史》郑亚玲《外国电影史》杨远婴《电影概论》陈晓云《电影理论基础》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戴锦华《电影批评》《看不见的剪辑》鲍比·奥斯廷《故事》罗伯特麦基《救猫咪》系列《当代电影》期刊近两年《电影艺术》期刊近两年《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期刊近两年【广播电视方向】《电视节目策划学》胡智锋《文化产业导论》向勇《文化艺术营销管理学》林一《戏剧学导论》顾春芳《中国电视》期刊近两年《中国广播影视期刊》期刊近两年《现代传播》期刊近两年【音乐方向】《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人民音乐出版社《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音乐剧》周映辰北京大学出版社《20世纪西方音乐中的“中国因素”》毕明辉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期刊近两年《中国音乐》期刊近两年《人民音乐》期刊近两年考研真题874 音乐表演艺术论述题1.怎么理解音乐剧的现代性,具体阐述说明。

2.请以一个演奏家或者演唱家为例,谈谈其艺术表演的风格。

论述选做题3.你认为音乐有高雅通俗之分吗?请具体阐释说明。

4.歌剧白毛女改编成音乐剧。

中戏北舞音乐舞蹈类考题论述题1.谈一谈规定情境在音乐剧演唱中的重要性(中央戏剧学院)2.谈一谈舞蹈审美特征(北京舞蹈学院)336艺术基础一、简答题1.怎样理解艺术作品的意识形态属性25分2.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什么是艺术趣味25分二、论述题结合艺术史上的作品,谈一谈艺术风格和其意义50 分三、材料题材料是Arnold Hauser的一段话《艺术社会学》讲的是美学、社会学、心理学都只关注艺术品个别方面:美学强调形式;社会学强调社会动机;心理学强调个人动机和需要。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名校笔记和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 艺术批评)【圣才出品】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名校笔记和课后习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 艺术批评)【圣才出品】

c.从批评的思维方式看
感兴批评追求与感兴相接近的瞬间感悟或直觉,强调以感兴批评去还原艺术感兴,并轻
视或反对推理式批评。
d.从批评的表述文体看
感兴批评多采用富有文采的点评体甚至诗体,不赞成推演式、逻辑严密的学术论著体。
(2)社会历史批评
①定义
社会历史批评是指一种从社会历史的视角出发进行考察、分析、阐释和评价艺术现象的
②特点
a.文学和艺术被视为更大的文化实践中的一部分。
6 / 3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分类
可分为社会历史批评、传记批评、意识形态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现象
学批评、符号学批评、解释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文化批评、媒介批评等。
②文艺的四要素
由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提出过,内容包括艺术家、艺术品、接受者、世界。
2.艺术批评的流派 (1)古典感兴批评 ①定义 古典感兴批评是指用富于感兴的阅读和评论去尽可能还原文本感兴的批评方式,属于中 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批评样式。
5 / 33
圣才电子书

②特点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精神分析批评格外重视作家、艺术家的“童年经验”,因为作品往往会映射出其童年记
忆,尤其是艺术家的“俄狄浦斯情结”(又称为“恋母情结”)。
(4)意识形态批评
①定义
意识形态批评是指 20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在欧美流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模
2.艺术批评的属性 艺术批评是一种同时包含艺术性、学科(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思考与写作方式。 (1)批评是艺术说 主张批评是一门艺术,强调批评文字本身应富于艺术性,批评艺术只能用艺术的方式去 批评。 (2)批评是科学说 主张批评是一门科学或独立学科,依据艺术与科学的区分原则,即艺术是情感的,而科 学是理性的,认为只有科学才能揭示艺术的奥秘。 (3)批评是意识形态说 主张批评是一种意识形态,竭力证明批评像艺术作品那样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是特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学理论考研王一川《艺术学原理》考研复习笔记
一、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庖丁解牛)】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
考点一、艺术学的产生★★
当艺术创作或者艺术鉴赏无法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时,人们开始进一步探究艺术对人生的深层价值,艺术学就悄然发生了。

考点二、中西方主要艺术家的艺术学思考(见表0-1)★★★
表0-1 中西方主要艺术家的艺术学思考
考点三、艺术学的作用★★★
人性的本质决定了人类在满足个人艺术体验的基础上,需要获得更高程度的价值追求。

艺术学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在人生行动和艺术体验的基础上,获得理性反思的愉悦。

考点四、《艺术学原理》对艺术学原理研究的四方面追求(见表0-2)★★★★
表0-2 《艺术学原理》对艺术学原理研究的四方面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