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三菱MC协议 以太网格式3E通信协议分析 CPU内置模块与QJ71E71设置

合集下载

三菱Q系列以太网驱动帮助(3E协议)

三菱Q系列以太网驱动帮助(3E协议)

三菱Q系列以太网驱动帮助(3E协议)此驱动通过三菱的以太网模块采集PLC的数据。

一、硬件配置1、所需设备(1)三菱Q系列PLC(CPU Q02H)(2)三菱以太网模块(QJ71E71)(3)USB编程电缆(4)网线(5)GX-Developer编程软件2、软件配置(1)运行GX-Developer软件创建一个工程(2)双击上图左边的树形菜单“参数”里面的“网络参数”,会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单击其中的“MELSECNET/以太网”按钮。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配置参数。

首先需要在“网络类型”里选择以太网,并且配置起始I/O号、网络号,组号以及站号等。

其次,单击“操作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面,配置如下参数通信数据格式设置:根据需要配置,此参数要和力控驱动里面配置的一致。

IP地址设置:设置PLC的IP地址。

运行中允许写入:将此复选框打钩以后,可在运行状态写修改寄存器等数值。

初始时间设置:选择“始终等待打开”其余的参数保持默认值,最后单击“结束设置”即可最后单击“开放设置”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配置如下参数:在开放设置中可以添加多行协议,需要配置成如下形式:其中协议,开放方式一定要是“TCP”和“Unpassive”,本地站端口号根据需要设定。

单击“结束设置”完成开放设置。

注:如果有多台机器连接到PLC,可以添加多行协议,只要改变成不同的端口号即可;另外在此软件里面设置的端口号为16进制,在力控里配置驱动的时候需要转化成十进制数。

(4)最后单击“结束设置”完成以太网参数的配置。

(5)在GX Developer软件里面单击“在线”下拉菜单里的“传输设置”,配置成编程口通讯方式,将刚才配置的参数下载到PLC中。

(6)下载完参数后,需要将PLC断电后重新加电,这样才能使所设置的IP地址生效。

二、驱动配置1.在力控6.0工程管理器里新建一个工程,进入力控开发环境。

2.在“工程项目”树型菜单中双击“IO设备组态”,在弹出的窗口中,从左边的树型菜单中双击“PLC”类中的“三菱——Q系列以太网(3E协议)”3.对驱动参数进行配置(1)设置设备名称,单击“下一步”(2)配置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此IP地址、端口号必须和之前GX Developer里面的配置一致,只不过将16进制的端口号转换成十进制的端口号。

三菱Q系列以太网接口模块

三菱Q系列以太网接口模块
• 当从外部设备进行 PLC CPU 的状态控制 远程 RUN/STOP 等 时 选择由用户提前设置的 始终等待 OPEN 参数 用操作设置中的初始化时序设置选择 如果选择 不等待
OPEN 则关闭远程 STOP 处的通讯线路 关闭后 再也不能在 PLC CPU 端重新断开通讯线 路 并且无法从外部设备起动远程 RUN
1 概述
1- 1 至 1- 4
1.1 概述.......................................................................................................................................................... 1- 1
• 通过把外围设备连接到 CPU 模块或把个人计算机连接到智能功能模块来控制正在运行的 PLC 修改数据 要在顺控程序中配置互锁电路 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 另外 在正在运行的
PLC 上进行其它控制操作 修改程序和运行状态 状态控制 之前 一定要仔细阅读本手册 并且要确认绝对安全
尤其在从外围设备对远程 PLC 进行上述控制操作中 由于异常数据通讯 PLC 端的所有问题都 可能得不到及时处理 除了要在顺控程序中配置互锁电路之外 还要确定系统怎样处理对方设备 和 PLC CPU 之间的数据通讯异常性
4.4.4 代理服务器设置.............................................................................................................................. 4- 13
4.5 样例屏幕上文件的配置.......................................................................................................................... 4- 15

三菱Q系列QJ71C24N串口模块----MC协议通讯测试

三菱Q系列QJ71C24N串口模块----MC协议通讯测试

三菱Q系列QJ71C24N串口模块232口----MC协议通讯测试(重要)这里旨在通过测试让大家理解三菱串口通讯使用方法,以及MC协议的使用,更多其他资料可进入本人主页查看,关注本人,不定期发布相关资料,有助于大家参考学习。

一、硬件和软件准备A、三菱:Q38B(8插槽)、Q62P(电源模块)、Q03UDE(CPU)、QJ71C24N(串口模块)B、其他硬件:编程电缆GT09-C30USB-5P、RS-232转USB插头、DB9针线缆(按照接线图去焊接)C、GX Work2、串口调试精灵(软件下载可联系我QQ2421066609)二、开始前准备1、DB9针公头线缆焊接按照上图焊接线缆焊接好后,一端插入串口模块232接口,另一端接入232转USB插头上;RD--TXSD--RXSG--GND模块端DTR和DSR短接、RS和CS短接2、程序设置A、这里使用三菱编程软件GX Work2(样例程序下载可联系我QQ2421066609)PLC参数里,确定模块安装基板在哪个插槽,以及分配地址右键添加智能功能模块,添加相应模块点击开关设置,按照图片设置,串口调试精灵到时候也是按照这个来设置,保持设置一致B、串口调试精灵设置按照下图设置这里的串口号要根据你所插的USB口来确定的,具体确定需在以下确认:右键点击管理,进入设备管理器其他参数要对应PLC模块的开关设置要一致三、MC协议所谓MC 通讯协议就是对方设备通过Q系列C24 或者Q系列E71来进行PLC CPU 软元件数据和程序的读出/写入的Q 系列PLC 用的通讯方式的名称,上位能够用 MC 协议的控制顺序进行数据的收发信,就能够用 MC 协议进行通讯这里是使用的是MC协议格式1,下面就介绍该格式发送报文,这里需要三菱手册(Q 系列MELSEC 通讯协议参考手册)观看3.1.4节,共有5种格式,这里使用格式1前面报文内容都按照那个来发,以这个为例,前部分报文为05 46 39 30 30 30 30 46 46 30 30 命令和子命令参看3.3.1节各种操作命令和子命令,以字单位成批写入为例,后部分报文为31 34 30 31 30 30 30 30 44 2A 30 30 30 31 30 30 30 30 30 33 31 39 39 35 31 32 30 32 31 31 33 30D100中写入1995H 16进制十进制数为6549D101中写入1202H 16进制十进制数为4610D102中写入1130H 16进制十进制数为4400那么前部分和后部分报文组合,发05 46 39 30 30 30 30 46 46 30 30 31 34 30 31 30 30 30 30 44 2A 30 30 30 31 30 30 30 30 30 33 31 39 39 35 31 32 30 32 31 31 33 30这里面符号换算16进制是根据ASCII码对照表而来,看下图四、通电测试按照前面设置等准备工作,通过编程电缆连接PLC,电脑打开串口调试精灵,通电开始测试发送前发送后通过此次测试,可以了解基本通讯配置,及设置方法,以及根据报文格式怎么发送,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后续实际现场使用奠定基础。

三菱可编程控制器SLM协议说明

三菱可编程控制器SLM协议说明

S L M P通信相关实验1、实验1:以太网模块/内置以太网接口预定义协议功能A、内置以太网接口设定如下:选择“主动打开”B、对方以太网模块设定如下:帧格式BINC、设定通信协议内容注意:设定时请务必注意数据帧元素占用的软元件个数,不要重复占用;D、制作梯形图程序梯形图程序包括以下部分:通信建立及中断端口的打开及关闭设定帧数据执行预定义协议E、检查执行结果F、注意要点:读取数据的存D204为数据D204为读取两方以太网参数必须相对应,包括:端口号、IP地址、帧格式等预定义协议中,帧数据格式固定为BIN;2、实验2:使用Socket tool调试工具A、对方以太网设备参数设定同实验1B、在Socket Tool2软件中,新建客户端C、点击“连接”按键当前状对方及本D、在数据发送窗口中输入SLMP报文,并点击发送发送模E、BIN格式报文读M100~M1075400 3412 0000 00 FF FF03 00 0C00 1000 0104 0100Subheader 序列号固定值网络号站号起始IO 多重站号数据长等待时间指令子指令640000 90 0800软元件号软元件类型读写长度D400 3412 0000 00 FF FF03 00 0600 0000固定值序列号固定值网络号站号起始IO 多重站号数据长完成代码读取数据从低至高000000ffff03000c00800000000ffff03000c00d000读M2000D4 00 34 12 00 00 00 FF FF 03 00 06 00 00 00 00 00 00 00F、BIN格式报文写M100~M1075400 3412 0000 00 FF FF03 00 1000 1000 0114 0100Subheader 序列号固定值网络号站号起始IO 多重站号数据长等待时间指令子指令640000 90 0800 00000000软元件号软元件类型读写长度数据区从低位开始D400 3412 0000 00 FF FF03 00 0200 0000固定值序列号固定值网络号站号起始IO 多重站号数据长完成代码000000ffff011111D4 00 34 12 00 00 00 FF FF 03 00 02 00 00 00G、ASCII格式报文读M100~M1075400 1234 0000 00 FF 03FF 00 0018 0010 0401 0001Subheader 序列号固定值网络号站号起始IO 多重站号数据长等待时间指令子指令M 000100 0008软元件类型软元件号读写长度D400 1234 0000 00 FF 03FF 00 000C 0000固定值序列号固定值网络号站号起始IO 多重站号数据长完成代码读取数据从低至高000000FF03FF00001M0001000008D00000FF03FF00000C0000H、报文元素说明Subheader:SLMP报文报首识别码,默认5400;序列号:任意值,用于识别返回报文,与发送报文相同;网络号/站号: 跨网访问时用,访问本站时默认为00/FF起始IO:访问多CPU系统或通过CPU连接的Multidrop网络时用,单CPU 为03FF;多重站号访问通过Multidrop网络连接的CPU时用,不使用时为00;数据长:此数据帧之后所有数据帧长度16进制,以字节计算;等待时间:数据反馈超时等待时间,单位:250ms;00代表无限等待;指令/子指令: SLMP指令,详细请参考SLMP协议手册;软元件类型:访问的软元件类型;BIN时,为2进制代码,请参考SLMP协议手册;软元件号:访问软元件的起始地址;读写长度:读写软元件长度;完成代码:SLMP报文执行结果代码,正常完成为“00”,异常时为故障代码;I、跨网访问ASCII格式报文读N1S2的U0\G185155400 1234 0000 01 02 03FF 00 0024 0010 0401 0080Subheader 序列号固定值网络号站号起始IO 多重站号数据长等待时间指令子指令00 U000 000 G018515 000 0001固定值软元件类型固定值软元件号固定值读写长度54003FF00002400U000000G0D400 1234 0000 01 02 03FF 00 0008 0000 01F4固定值序列号固定值网络号站号起始IO 多重站号数据长完成代码读取数据从低至高Subheader:SLMP报文报首识别码,默认5400;序列号:任意值,用于识别返回报文,与发送报文相同;网络号/站号: 跨网访问时用,此次为访问1号网络2号站R08 CPU起始IO:访问多CPU系统或通过CPU连接的Multidrop网络时用,单CPU 为03FF;多重站号访问通过Multidrop网络连接的CPU时用,不使用时为00;数据长:此数据帧之后所有数据帧长度16进制,以字节计算;等待时间:数据反馈超时等待时间,单位:250ms;00代表无限等待;指令/子指令: SLMP指令,详细请参考SLMP协议手册;子指令规定了后续软元件地址指定格式软元件类型:访问的软元件类型;BIN时,为2进制代码,请参考SLMP协议手册;软元件号:访问软元件的起始地址;读写长度:读写软元件长度;完成代码:SLMP报文执行结果代码,正常完成为“00”,异常时为故障代码;J、跨网访问ASCII格式报文读取模块名称54003FF00000C0000D4003FF0000180000RCPU 0360K、跨网访问ASCII格式报文远程复位,对于PLC,复位报文仅在Stop情况下生效54003FF000000001D4003FF000016C05E02000反馈报文为PLC复位完成后回送,格式与手册不符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跨网访问必须设置路由参数,否则无反馈报文;2、访问CC-IE Field主站时,站号固定为“7D”,而不是“00”;3、对于CC-Link IE Field远程模拟量模块,上述报文无效,反馈错误代码为“D0A0”D4003FF000016D0A0017D03FF00原因不明,有可能该模块不支持ASCII码格式数据帧测试工具仅支持ASCII码格式3、MC报文通信实验:Q系列PLC内置以太网口、FX以太网接口模块/适配器不支持SLMP协议4E帧格式;以下为使用MC协议1E帧格式进行的通信实验;A、模块参数设定FX3GE&FX3U-ENET-ADPFX3U-ENETFX3U-ENET-LQ PLC内置以太网接口B、MC报文格式读取M100~M107,ASCII码格式00 FF 000A 4D20 00000064 08 00Subheader PC号 ACPU监视时间软元件类型软元件号读写长度固定值80 00Subheader 完成代码读取数据从低至高C、报文元素说明Subheader:MC报文报首指令码,“00”为读取位软元件,请参考MC协议手册;网络号/站号: 跨网访问时用,访问本站时默认为00/FFPC号:访问多CPU系统时用,单CPU为FF;监视时间:数据反馈超时等待时间,单位:250ms;00代表无限等待;软元件类型:访问的软元件类型;请参考MC协议手册;软元件号:访问软元件的起始地址;读写长度:读写软元件长度;完成代码:报文执行结果代码,正常完成为“00”,异常时为故障代码;以下为使用MC协议3E帧格式进行的通信实验;B、MC报文格式读取D0~D3,ASCII码格式5000 00 FF 03FF 00 0018 0010 Subheader 网络号站号PC号目标模块数据长度监视时间0401 0000 D 000000 0004指令子指令软元件名软元件起始地址读写长度500000FF03FF00000D0000000004D000 00 FF 03FF 00 0014 0000Subheader 网络号站号PC号目标模块数据长度完成代码0000 0000 0000 0000数据1 数据2 数据3 数据4C、报文元素说明Subheader:MC报文报首指令码,请求报文固定为“5000”,反馈报文固定为“D000”请参考MC协议手册;网络号/站号: 跨网访问时用,访问本站时默认为00/FFPC号:访问多CPU系统时用,单CPU为03FF;目标模块:定义不明数据长度:从“CPU监视时间”或“完成代码”到最后一个报文数据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监视时间:数据反馈超时等待时间,单位:250ms;00代表无限等待;指令:指令代码,请参考MC协议手册;子指令:子指令代码,请参考MC协议手册;软元件名:访问软元件类型软元件号:访问软元件的起始地址;读写长度:读写软元件长度;完成代码:报文执行结果代码,正常完成为“00”,异常时为故障代码;请参考对应模块的手册手册4、其他问题点:A、Q系列PLC内置以太网接口不支持SLMP4E帧协议;B、FX系列PLC以太网模块或适配器不支持SLMP协议,使用SLMP协议通信时会出现“54”报警ASCII码格式或“50”报警BIN码格式;C、SLMP/MC报文由于BIN码和ASCII帧格式不同BIN码存在高低字节交换的情况,发送端和接收端数据类型必须一致,都是BIN或都是ASCII;D、使用预定义协议功能进行通信时,SLMP报文数据格式为BIN码,接收端必须设定为BIN,发送端设定BIN或ASCII都可以;E、SLMP/MC协议通信时,接收方无需成对打开,打开方式选择“发送”或“接收”都可以通信;F、QPLC内置以太网接口及FX PLC以太网接口模块/适配器支持MC协议中的1E帧;帧格式如下:00 FF 000A 4D20 00000064 08 00Subheader PC号 ACPU监视时间软元件软元件号读取长度固定值80 00Subheader 完成代码读取数据从低至高G、iQ-R PLC SLMP报文格式中,软元件CODE和首地址与Q/L系列不同;BIN格式下,iQ-R为4位+8位,Q/L系列为2位+4位;。

谈三菱PLC的网络协议及通讯方法

谈三菱PLC的网络协议及通讯方法

I T 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45随着工厂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控制中的电脑、PLC、变频器、触摸屏等各种智能工控设备的实时交互性、协同性、可靠性等要求越来越高。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工控设备网络通讯教学中,发现学生对PLC 的通讯方式、使用方法较难掌握,该文以三菱F X 系列P L C 的通讯为例,就P L C 常用的通讯中的基本通讯方法、通信格式、通讯过程等进行小结。

1 PLC基本通讯方法1.1 常用通讯方法FX系列PLC支持多种通讯方法电脑链接:采取电脑为主机,利用RS485接口与16台PLC构成网络,采用特殊通讯协议,在电脑与PLC之间交换数据,重点解决电脑链接问题,指通讯参数、通讯格式、硬件连接设置等等。

并联:把2台P L C 并联组网,也无需协议,自成网络。

N 网络:P L C 可以形成8台没有网络协议的网络。

PLC采取RS指令发送、接收数据,与电脑及其他设备进行无协议通信交换数据。

如通过PL C 编程接口和计算机设备的数据交换,在工业组态软件M C G S 的基础上的电脑监控系统为例来分析。

1.2 电脑链接的通讯结构上述是电脑与的串行端口通讯的基本方法,最远可达50 m 的通信距离,其通讯参数如下:通讯接口:F X O N -485A D P 、F X -485A D P、F X 1N -485B D 、F X 1N -C N V -BD、FX1N-232BD供选。

通讯距离:FX1N -485B D 50 m,选其他某些件,最远500 m。

通讯方法:半双工;从站连接数:最大16台;停止位:1位/2位(可选);校验:不用/奇/偶(可选);数据长度:7位/8位(可选);波特率: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可选);协议:格式1/格式4(可选);超始符:不用/有效;可选求和检查:不用/有效(可选);可选PLC类型:F X 2N ,F X 2N C ,F X 1N ,F X 1S ,F X O N ,FX,FX2C。

三菱Q系列 以太网通信设置方法(内置以太网和外置以太网模块)

三菱Q系列 以太网通信设置方法(内置以太网和外置以太网模块)

三菱Q系列以太网通信设置方法无锡星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客户使用三菱Q13UDEH PLC 和组态王6.55 进行通信,使用Melsec_Ethernet.dll(60.3.14.30)驱动。

使用该驱动时应注意,勾选“允许RUN中写入(FTP与MC协议)”选项。

否则会出现变量只能读取不能写入的现象。

详情见附件文档:1.使用内置以太网模块(1)首先使用三菱编程软件新建工程:(2)点击设置“PLC参数”(3)选择“内置以太网板设置”(4)点击“开始设定”(5)设定内置以太网参数现象。

注意本站号:当打开时是10进制,这里必须把10进制转化成16进制,以方便组态王中使用。

填写PLC 端口号选取MC 协议2.使用外置以太网模块(1)第一个步骤同使用内置以太网模块,本例以外置以太网模块QJ17E71-100为例;(2)设置“网络参数”(3)点击“MELSECNET/以太网”(4)配置外置以太网模块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上图中的“网络类型”,“起始I/O号”,“网络号”,“组号”,“站号”,并选择对应“模式”。

(5)点击“操作设置”注意一定要选取红色框中的选项,否则会造成设备初始化失败(6)点击“初始设置”红色框选中的选项请填写较小的数值(7)点击“打开设置”上图是选择TCP通讯协议时的情况,图中铅笔圈定的两个地方要注意,第一处一定要选“有顺序”否则会引起通讯失败,第二处一定要选“确认”,这样才能与上一图中的设置相对应,否则会导致通讯恢复需要很长时间。

当选择TCP通讯协议时最后一位一定要设为1,因为1代表TCP通信协议选择UDP通讯协议时三处红色框之处都要注意,第一处同样要选确认,理由同上,第二处和第三处没有确定的值,一般建议最好使用700以后的端口。

这里要强调的是当我们选择设备时,设置设备地址时地址中的端口值要与此图一致,如下图(8)点击传输设置(9)选择“以太网板”以太网板以太网模块此处要在注意协议的选择,如果不能和地址中的最后一项相对应(0代表UDP通讯,1代表TCP通讯)则会导致通讯失败。

三菱q系列plc网口通讯协议

三菱q系列plc网口通讯协议

三菱q系列plc网口通讯协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纷纷开始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而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完成对各种设备和工艺的准确控制。

而其中,三菱Q系列PLC则以其高性能和可靠性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在PLC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中,网口通讯协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菱Q系列PLC支持的网口通讯协议有许多种:如Modbus TCP、MC Protocol、Ethernet/IP等。

这些协议不仅保证了PLC与计算机之间的可靠通信,还实现了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实时监控。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Modbus TCP协议。

Modbus是一种基于串行通信协议的工业通信协议,而Modbus TCP是在以太网上使用的基于TCP/IP的版本。

使用Modbus TCP协议,PLC可以与计算机进行高速的数据交换,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

这种协议的优点在于简单易用,能够满足大部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通讯需求。

其次,MC Protocol是三菱自主开发的一种通讯协议。

MC Protocol通过以太网实现PLC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与ModbusTCP相比,MC Protocol更加高效和稳定。

它不仅可以实现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还可以实现多个PLC之间的通讯,从而实现更加复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最后,Ethernet/IP协议是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应用层协议,它不仅具备Modbus TCP和MC Protocol的优点,还支持更多的功能和特性。

Ethernet/IP可以实现对PLC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同时可以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无缝对接。

这种协议的高度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使得它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三菱Q系列PLC网口通讯协议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协议的共同点在于都实现了高速、可靠和实时的数据传输。

同时,它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差异性,以满足不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需求。

三菱通讯协议

三菱通讯协议
复杂的配线简单化
9
MC通讯协议的简介
10
MC通讯协议的简介
• 定义 MC协议是MELSEC通信协议缩写,是指用于外部设备经由C24或 E71对可编程控制器CPU的软元件数据、程序进行读取/写入等 的Q/L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用的通信方式的名称。只要是可安装 应用程序且可通过MC协议的控制步骤进行数据发送接收的设 备,便可通过MC协议进行通信。 • 特点 可以从外部设备(个人计算机、显示器等)对可编程控制器的 软元件数据及程序文件进行读取/写入,对可编程控制器CPU 的状态进行控制(远程RUN/STOP)等。 • 优点 PLC这边可以不用特定的指令去读取发送数据,PC可以直接读 取这边位地址或字地址。而且这种通讯方式相对于TCP协议会 稳定,不会出现网络断开等现象。
12
3E帧的数据格式
13
3E帧的数据格式
1.数据格式
用于E71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数据格式是由“头部”及“应用数据”所构成
2.头部
是TCP/IP、UDP/IP 用的头部。对于外部设备侧→可编程控制器CPU 侧(指令报文) 的头部,应附加到外部设备侧进行发送。对于可编程控制器CPU 侧→外部设备侧 (响应报文)的头部,由于E71 会自动附加,因此无需由用户进行设置。
6
前言
• CCLINK通讯
CC-Link 是控制和通信链接的缩写。CC-Link 用专用电缆连 接象I/O 模块、智能功能模块和特殊功能模块这样的分布式 模块,连接后这些模块就可以由PLC CPU 控制。
CCLINK远程I/O站通信
7
前言
• 三菱总线通讯
主要是用在控制器和伺服电机之间的通讯,由SSCNETⅢ线缆 连接三菱简易运控模块和三菱伺服马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元件点数 低位 高位 - - 高位
请求数据部分
起始软件元件(16#) 低位 中位 高位
软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件代 码
D区A8H M区90H L区92H
写入数据内 容
软件元件点数 低位 高位
通信格式
副标题
网络号
PLC编号
I0编号请求目标模 站编号

请求目
标模块
请求数据长度 CPU监视定显示器+
最后
CPU 监视定时器
命令
子命令
ASCLL ASCLL
高位 - - 低位
正常返回响 应
副标题
ASCLL ASCLL读 ASCLL写
D0H
00H
44 30 30 30
44 30 30 30
网络号
00H 30 30 30 30
PLC编号
I0编号请求目标模 块
站编号 请求目
标模块
高位 - - 低位
FFH
03F
FFH
00H
46 46 30 33 46 46 30 30
46 46 30 33 46 46 30 30
00H
00H
00H
*******
命令 成批读位 0401
成批读字 0401
子命令 00*1
00*0
(注 X,Y,M 等) (注 D,R,T,C 等; X,Y,M 16位 等)
成批写位 1401 成批写字 1401
00*1 00*0
(注 X,Y,M 等) (注 D,R,T,C 等; X,Y,M 16位 等)
高位 - - 低位 高位 - - 低位
50H
00H
00H
FFH
03H
FFH
00H
00H
0CH
00H
10H
35 30 30 30 30 30 46 46 30 33 46 46 30 30
30 30 31 30
读D6010 值为6010
50 00 00 FF 03 FF 00 00 18 00 10 0401 0000 D* 006010 0001 D0 00 00 FF 03 FF 00 00 08 0000 177A
应答数据长度 结束代码(00为正
结束代码+最后
常)
应答数据部分(读)
高位 - - 低位 高位 - - 低位
00H
00H
* * * * 30 30 30 30 *******
30 30 30 34 30 30 30 30
请求数据部分
写入数据内 容
软件元件代 码
起始软件元件
- - 高位 - - - -
D区 D*
通信格式
副标题
网络号
PLC编号
I0编号请求目标模 块
站编号 请求目 标模块
请求数据长度 CPU监视定显示器+
最后
CPU 监视定时器
命令
子命令
低位 高位
低位 高位 低位
高位
低位 高位 低位 高位
二进制
50H
00H
00H
FFH
FFH
03F
00H
0CH
00H
10H
00H
读D200 值为48
50 00 00 FF FF 03 00 0C 00 10 00 01 04 00 00 C8 00 00 A8 01 00 D0 00 00 FF FF 03 00 04 00 00 00 30 00
正常返回响 应
副标题
网络号
PLC编号
I0编号请求目标模 块
站编号 请求目 标模块
应答数据长度 结束代码+最后
低位 高位
低位 高位
二进制读 D0H
00H
00H
FFH
FFH
03F
00H
*
*
二进制写 D0H
00H
00H
FFH
FFH
03F
00H
02H
00H
结束代码(00为正 常)
应答数据部分(读)
低位
高位
00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