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压强特点
液体压强特点4条

液体压强特点4条液体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它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液体和气体一样,也是一种流体。
液体压强是指液体对物体表面的压力,其特点有以下四条:一、液体对均匀物质的内部压力是相等的。
液体的分子比较紧密,通常情况下,它们彼此间的间隔相差不大。
由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较强,所以分子之间的间隔不易改变。
在容器中,每个分子都处在压力的作用下,压力会使分子间间隔缩小,从而使容器内的气压增加。
但由于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大体上相等,液体对物体表面的压强也比较均匀。
二、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液体的压力和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的压强会随着水深而增加,压强与密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压强等于液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液体的深度。
因此,深海中的压强很大,而在浅水中,液体的压强比较小。
三、液体在容器内的压强遵循帕斯卡定理。
液体在容器内的压强遵循帕斯卡定理,也就是说,不论容器大小和形状如何,液体内的每一点都会往外施加相同大小的压强。
液体内部受到的压力是由液体重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同一高度,液体在容器内的压强相等。
四、液体的压强对容器有一定的作用。
液体对容器的压强会对容器产生压力。
当液体压力超过容器耐受压力时,容器就会破裂。
液体压力越大,容器就越容易破裂。
液体通过孔洞流动时,狭窄的孔洞会使液体速度加快,从而使压强降低。
当液体流出管道的时候,液体也会产生压力,这个压力就是液体流动的动能。
总之,液体压强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液体性质,也对其他物理现象的表现产生了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液体的压强特点为我们的生产和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且也具有其自身的重要价值。
人教版八年级9-2液体的压强 知识点汇总和习题讲解

第二节液体压强一、液体压强1.产生: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注意: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特点:(1)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2)同一深度的不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朝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1)在液体压强的公式中,p表示液体的压强,单位是Pa,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g一般取9.8 N/kg。
(2)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_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的形状均无关。
(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般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只有柱形容器(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放到水平面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
三、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连通器中深度相同的各点压强相同。
(3)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判断是不是连通器时,依据连通器的定义要看两点:一是各容器的底部必须是连通的;二是各容器的上部都是开口的。
重点: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5)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密度越大,压强也就越大。
【例题1】(2018·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下列做法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的是A.将金属盒在水中的位置上移B.将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C.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从杯中取出适量水D.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向杯中加入适量水参考答案:D二、液体压强的计算(1)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液体压强特点及计算

液体压强特点及计算液体是一种形成压强的物质。
在物理学中,压强是描述物体受到的压力的一种量度。
液体压强特点及计算是一门探讨液体受力、压强和力学性质之间关系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液体压强的特点以及如何计算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主要有以下特点:1. 压强的传递性液体是一种流体,其特点之一是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液体可以通过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将这个力传递到液体中的其他部分。
这种特性使得液体的压强在液体中是均匀的。
2. 液体压力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相关根据帕斯卡定律,液体中所受到的压力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
这是因为液体受到的压力是由其自身的重力引起的。
所以,在一个液体容器中,处在底部的液体受到的压力比处在上部的液体要大。
3. 液体压强关于液体高度的线性关系液体压强与液体的高度是线性相关的。
根据帕斯卡定律,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是成正比的。
当液体的高度增加时,液体的压强也会相应增加。
这种关系使得我们能够通过测量液体的高度来计算其压强。
4. 液体压强作用面的大小与形状无关液体压强作用面的大小与液体的形状无关。
无论是一个尖顶容器还是一个圆柱形容器,液体压强作用面的大小都是相同的。
这是因为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受力面上的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压力决定的,而液体压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形状无关。
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液体压强通常用力除以面积来计算。
下面是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1. 压强的定义压强(P)的定义是力(F)作用于某个表面上单位面积(A)的大小。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公式:P = F / A2.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对于液体,其压强可以通过液体的密度(ρ)、重力加速度(g)和液体的深度(h)来计算。
根据帕斯卡定律,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公式:P = ρ * g * h其中,P代表液体的压强,ρ代表液体的密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液体的深度。
3. 液体压强计算的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我们来看一个实例。
初中物理人教版 八年级下 9.2 液体的压强 课件

【实验结论】 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实验现象】 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
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 液体的密度越大,高度差越大。
液体压强 的特点
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视频
液体压强 的特点
液体压强特点小结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 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 压强大小相同 。
新知探究 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1)方法:理想模型法 (2)研究对象——液柱
①这个液柱的体积:V=Sh
② 这个液柱的质量:m=ρV=ρSh
③液柱对平面的压力:F=G=mg=ρgSh
④平面受到的液柱的压强:p=____FS___=
___ρ_g__S_h___
S
=
ρgh
新知探究 液体压强公式 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
重为G1 ,内装有密度为ρ,重为G2的某种液体,深度为h, 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静止,那
么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___ρ_g_h__,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
___ρ_g_h_S__,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
G1 + G2
强为 S
。
课堂达标
2.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 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 底部的压强( A )
【实验操作】 将压强计的探头固定在水中 某一深度处,改变探头的朝 向,观察U形管内液面的高 度差。
【实验现象】 同一深度处,探头的朝向不 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相同。
液体压强 的特点
实验探究二:同种液体不同深度处的压强特点
【实验操作】 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不同 深度处,观察U形管内液面的 高度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教案 知识点 例题 变式训练(无答案)

【课堂内容】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
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
会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
学习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学习难点: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原因:因为液体收到重力,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又因为液体有流动性,因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压强计:①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工具。
②原理:当金属盒上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左右液面将出现高度差;两边高度差越大时,表示金属盒上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①由A图可得: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
②由B、C、D图可知: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③由B、E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由B、F图可知: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液体内部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例题讲解:例1、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决定水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A、水的密度B、水的深度C、水的体积D、水的重力解析:在桶上装一个长长的管子,当不断地灌水时,桶被液体产生了较大压强,故此实验可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答案:B例2、如图2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两容器的底面积、质量、深度都相同,,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乙容器液体的密度较大。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重点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重点八年级物理知识点重点积累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具有流动性;2、静止液体的压强特点;(1)液体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3)同种液体,同一深度,的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4)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公式:静态的液体压强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指的是从自由液面到该店的竖直距离;期中,自由液面指与大气直接接触的液面。
4、固体压力压强与液体压力压强解题的一般思路(1)固体压力压强:先求出压力F,再利用求出固体压强。
(2)液体压力压强:先利用求出压强p,再利用求出液体压力。
5、杯形问题(1)柱形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大小等于液体重力。
(2)敞口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小渔液体重力。
(3)缩口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大小等于液体重力。
6、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里的各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产生原因(1)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大气压强的测定实验——托里拆利实验(1)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水银面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管内充满水银之前高度依旧不变,改变的事水银柱的长度。
(2)玻璃管上方混有空气,则试管内水银柱高度偏低,测量值偏小。
3、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1)高度:大气层中的空气越往高处越稀薄,所以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2)大气压的大小还与温度、适度有关。
温度越高,气压越低;湿度越大,气压越低。
4、密闭气体的压强的影响因素(1)温度越高,密闭气体压强越大。
(2)压缩体积时,气体压强将变大。
5、液体上方的气体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专题10-2 液体压强(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

第十课压强第2节液体压强基础知识过关一、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到且具有。
2.特点:①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②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③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有关,在相同时,液体的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自重的关系(1)如图甲所示,“广口”型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液体自身重力;即F G液。
(2)如图乙所示,“直柱”型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液体自身重力;即F G液。
“锥”型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液体自身重力;即F G (3)如图丙所示,液。
二、连通器1.定义:上端,下端的容器。
2.原理:连通器例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
高频考点过关考点一:液体压强的理解1.(2021•宜宾)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拦河坝横截面示意图,其中合理的是()A.B.C.D.2.(2022•巴中)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若在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水。
则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3.(2022•北京)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它们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乙。
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p A、p B。
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p A<p B B.ρ甲<ρ乙,p A>p BC.ρ甲>ρ乙,p A=p B D.ρ甲>ρ乙,p A<p B4.(2021•襄阳)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A.一样大B.甲最小C.乙最小D.丙最小5.(2021•乐山)如图所示,小明用如图容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的实验。
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知识归纳(新版)沪科版

第八章 压强知识归纳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不同于重力,仅在水平面上坚直方向上无外力时,F =G =mg 。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公式:SF p ,式中p 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Pa=1N/m 2,压力F 单位是:N ;受力面积S 单位是:m2 4.增大压强方法 :(1)S 不变,F ↑;(2)F 不变,S ↓ (3) 同时把F ↑,S ↓。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其中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 3;g=10N/kg ;h 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在水平面上的柱状固体,对水面的压强也可用P=ρgh 计算,ρ是固体密度,h 是固体高度。
9.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船闸、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
10、帕期卡原理:密闭液体能大小不变的向名个方向传递压强;即P1=P21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液体压强特点
1.知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2.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记住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3.了解连通器及其特点。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33面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液体能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侧面有压强;
(2)喷泉中的水柱能向上喷出,说明液体内部向上也有压强;
(3)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小组讨论
1.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图所示的实验:
取加入红墨水的水,加入到侧壁有孔的容器中,观察水柱流出的情景。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壁有(“有”或“无”)压强。
2.讨论:手托书本时会感到书本对手的压强,这是因为书本受重力的作用。
同固体一样,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那么支撑它的物体(容器底)受液体的压强吗?
结合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的底有(“有”或“无”)压强.
3.思考:和固体相比,液体为什么会对容器壁有压强呢?
通过观察扎孔的矿泉水瓶中的水会流出,我们知道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具有流动性。
结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教师点拨
因为液体要受到重力作用,所以会对支持它的容器底产生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也会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壁产生压强.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甲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扎上橡皮膜.乙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出现如图的现象,则甲图说明了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乙图说明了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33、34面,完成下列填空:
1.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若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薄膜就会发生形变,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
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小组讨论
各小组分工合成,完成课本上图9.2-2所示的实验:
①将压强计的探头伸入水中,并朝向不同方向,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存在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朝向各个方向都有(“有”或“无”)压强.
②保持探头中心在水中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相等(“相等”或“不相等”),说明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相等”或“不相等”).
③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大”或“减小”).
④将探头分别放在酒精、水、盐水的相同深度处,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不相等(“相等”或“不相等”),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处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密度大的液体的压强大。
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液体内部朝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教师点拨
由于在同一深度处,液体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我们只要算出某一深度处竖直向下的压强就可以了。
●跟踪训练
1.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决定水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B )
A.水的密度B.水的深度C.水的体积D.水的重力
2.如图,两根相同的管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这两个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相比较()
A. 甲大
B. 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3.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内部压强的情境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越大(选填“越大”或“越小”);
(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变大.
4.如图所示,一个烧杯底部标有a、b、c三点,并装有适量的水,如甲图平放时,三点的压强p a、p b、p c的关系是p a=p b=p c,若把杯子放置在斜面上时,三点压强p a、p b、p c的关系是p a>p b>p c。
连通器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36、37面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列举常见的连通器:水壶、锅炉的水位计、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长江三峡的船闸。
●小组讨论
1.推导连通器的原理(观看连通器课件):
设想连通器底部正中央有小液片AB,由于液体不流动,所以小液片AB静止,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液片AB两边受到的压力相等,因此液片AB两边受到的压强相等,连通器内装有同一种液体,左右两边的液柱的密度相等,根据液体的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以知道,只有两个液柱的高度相同时,两个液柱对AB的压强才相等,所以连通器内装有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或者说各液面保持相平)。
连通器原理:当连通器内装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
2.观看船闸视频,分析船闸工作过程:
船由下游通过船闸驶向上游的示意图,A、B是两个阀门,C、D是两座船闸,当打开B时,下游跟闸室构成连通器,闸室内的水流出,待闸室里的水面跟下游水面相平时,打开D,船驶入闸室,关闭D和B,再打开A时,闸室跟上游构成连通器,上游的水流进闸室,闸室水位逐渐上升,待闸室水面跟上游水面相平时,打开C,船就可以驶出闸室,开往上游.
●教师点拨
1.只有连通器内装同种液体(或密度相同)且不流动时,液片静止:F左=F右,可得ρgh左=ρgh右,可得h左=h右.
2.讲述船闸的简单结构和船只从下游经船闸航行到上游的过程(讲述时,请同学看清“闸门”和“阀门”的位置和它们的开闭顺序,明确船闸就是一个巨大的连通器).
●跟踪训练
1.如右图所示,容器E、F内各盛液面在同一水平面的水,其间用一带阀门的斜管将两容器相连,当将管中央的阀门打开时,将发生的现象是(C)
A.水由E流向F,因为斜管左端比右端高
B.水由F流向E,因为F中的水比E中多
C.水不流动,因为两容器水面一样高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2.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C )
A.茶壶B.船闸C.活塞式抽水机D.下水道存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