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小说阅读经典练习《角儿》附答案

合集下载

角儿现代文阅读答案黄建东

角儿现代文阅读答案黄建东

角儿现代文阅读答案黄建东角儿现代文阅读答案黄建东庆和班班主蔡魁,在小城绝对称得上是个角儿。

蔡魁很小就随庆和班走南闯北,唱、念、做、打,样样功夫俱佳,且扮相极好,唇红齿白,活脱脱一个赵云传世,出道不久,便有“活赵云”之美誉。

老班主病逝后,年不过三十便挑起了重担。

也是机缘巧合,那年,庆和班辗转来到小城,恰逢小城首富浩然茶庄的老板周复古为其父举办六十寿诞,蔡魁一出《长坂坡》,一亮相便技惊四座,一夜间,庆和班红遍小城。

之后由周复古出面延请庆和班在小城多逗留些日子,没想到,这一留,庆和班就在小城扎下了根。

在蔡魁的眼里,周复古爱戏,更懂戏,两人经常在一块儿聊戏、品茗,高兴了还会对上几句,让蔡魁颇感惊讶的是,周复古的“老生”角色表演得竟也字正腔圆,很见功夫。

那一年元宵节,原定在祥和戏院公演全本折子戏《将相和》,可就在两天前,饰演蔺相如的老生在出城办事途中,被一伙悍匪误杀。

演出广告早已张贴出去,救场如救火,周复古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和蔡魁的配合可谓天衣无缝,小城再次沸腾,这下算是挽救了庆和班。

自此后,蔡魁视周复古为恩人,两人遂成生死之交。

后来周复古还把自己一个远房表妹介绍给蔡魁,两人又搭上了一层亲戚关系。

转眼已至民国二十六年的年底,日本人占领了小城,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许多人没有了听书看戏的雅致,庆和班的日子举步维艰,蔡魁眼瞅着支撑不下去了。

这个时候周复古再次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兄弟,听我的,咱哥俩就照着小林太君的意思,再合唱一出《将相和》,你的庆和班也就起死回生了。

”小林纯一郎,小城驻军中佐,是个中国通,一心想把小城打造成“大东亚共荣”的典范。

《将相和》这出戏突出一个“和”字,只有“和”了,一切才会顺。

小林纯一郎被此起彼伏的地下组织搞得焦头烂额,还是维持会会长周复古为他出了这个主意,到时候再请上一些报社记者大肆宣扬一番,表面上看绝对是一个太平世界。

可此事遭到了蔡魁的抵制。

小林纯一郎恼怒异常,却又冲动不得,他知道,蔡魁毕竟是个角儿,在小城地区影响很大,只有请蔡魁出场,那演出的效果才会达到,否则。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物着墨不多却作用重大(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物着墨不多却作用重大(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物着墨不多却作用重大(含答案)小说专题训练------人物着墨不多却作用重大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屠夫老六黄小邪老六原是不想做屠夫的,他想当个教书先生。

哪知书没念两年,病入膏肓的老爹就将六个儿子相继唤到病榻前。

老爹不想让传了几辈的手艺就这样丢了。

可不等老爷子讲完,其他五个弟兄就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

老六孝顺,爹由来最疼他,这事自然就落到他头上。

老六爹一死,老六拿起屠刀。

老六第一次拿起屠刀,是在村长娘大寿前一天。

那天一早,男人们就将一头大肥猪捉住捆在案子上,老六灌了一盅烧酒算是壮胆。

他学着爹生前的样子,一步一挪走向案前,闭闭眼,用力将尖刀往猪脖子捅去。

登时,鲜血殷红直冲而出,伴随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嚎,那头肥猪开始疯狂地扭动身子,血溅了老六一身。

他猛地一颤,后退几步,将屠刀扔出几米远,转身就要跑,几个汉子见势,架起老六的胳膊,把他往猪面前送,又强行将屠刀塞入老六手中。

老六极力挣脱开几个汉子,扔下刀,疯了般奔往墙角掩面大哭,那哭声直叫人揪心。

老六第一次操屠刀,以那样惊心动魄的失败而告终。

那天夜里老六梦见死去的爹。

他说:“爹,我觉得我不适合做屠夫。

那猪看得我心慌。

”爹说:“你这傻孩子,猪本是凡间一碗菜!你不杀,自有他人杀。

”说来奇怪,自爹托梦后,老六渐渐不再犯怵。

一次次给猪开膛破肚,心、肝、肺拿在手里也不觉得恶心,清洗大、小肠,剁骨剔肉,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老六很快适应了这门手艺,这手艺养活了老六和他娘。

人总笑老六:看你生得慈眉善目,如何做起这屠宰行当?老六笑而不答。

后来,渐渐就没人再问起这些。

老六人缘极好,平日乡邻见面都得尊称一声“老六哥”。

没几年,老六娘过世,老六娶妻生子,老六妻随娘信佛,从不杀生。

又有人笑老六妻:你不杀生,咋跟你婆婆一个样,偏挑了个屠夫呢?她只笑笑。

老六每次抡起屠刀前,妻总是默默点上三炷香。

老六呢,嘴里不忘念叨:“猪呀猪,我爹说你是凡间一碗菜。

最新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最新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最新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歪毛儿老舍小的时候,我和白仁禄一下了学总到小茶馆去听评书。

我俩每天的点心钱不完全花在点心上,留下一部分给书钱。

其实,我俩真不够听书的派儿:我那时脑后梳着个小坠根,结着红绳儿;仁禄梳俩大歪毛。

孙二大爷用小笸箩打钱的时候,一到我俩面前便低声地说,“歪毛子!”把钱接过去,他马上笑着给我们抓一大把煮毛豆角,或是花生米来。

“吃吧,歪毛子!”他不大爱叫我小坠根,我未免有点不高兴。

可是说真的,仁禄是比我体面的多。

他的脸正像年画上的白娃娃的,虽然没有那么胖。

单眼皮,小圆鼻子,清秀好看。

他不淘气,可是也有背不上书来的时候。

歪毛仁禄背不过书来本可以不挨打,师娘不准老师打他。

他是师娘的歪毛宝贝:上街给她买一缕白棉花线,或是打俩小钱的醋,都是仁禄的事儿。

可是他自己找打。

每逢背不上书来,他比老师的脾气还大。

他把小脸憋红,鼻子皱起一块儿,对先生说:“不背!不背!”不等老师发作,他又添上:“就是不背,看你怎样!”老师磨不开脸了,只好拿板子打他。

奇怪,这么清秀的小孩,脾气这么硬。

一直有十几年的工夫,我们俩没见面。

听说,他大学毕了业,到外边去做事。

去年旧历年前的末一次集,天很冷。

我转了一圈,没看见什么对我的路子的东西,本想不再绕,可是集南边有个地摊,摆着几本书,看书的时候,我看见卖书人的脚,一双极旧的棉鞋,袜子还是夏季的单线袜。

别人都跺着脚,天是真冷;这双脚好像冻在地上,不动。

把书合上我便走开了。

走了几步,我不由地回了头。

他穿着件旧灰色棉袍,很单薄,头上戴着顶没人要的老式帽头。

我好似被他吸引住了,决定回去。

他身上有那么一股高傲劲儿,像破庙似的,虽然破烂而仍令人心中起敬。

无论怎说吧,我又立在他面前。

“是不是仁禄哥?”我大着胆问。

他又扫了我一眼,又去看山,可是极快的又转回来。

他的瘦脸上没有任何表示,只是腮上微微的动了动,傲气使他不愿与我过话,可是“仁禄哥”三个字打动了他的心。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阎秀丽小说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阎秀丽小说

小说专题训练---阎秀丽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滚烫的土地阎秀丽秋阳很毒,像针,扎在爹的脊背上。

娘抬头看了看天,说:“歇一会儿吧,这日头忒毒,晒得人脱层皮。

”爹没有言语,只是把镐头抡得更高了些,然后再使劲儿地落下。

坚硬的山土在他的镐头下只是蹦出了一个亮晃晃的镐印,几块细碎的土坷垃蹦在他裸着的胸膛,和脸上的汗珠混合在一起,变成浑浊的小溪淌下来。

娘便生了气,叨咕着说:“非得刨那点儿地,不知道能种几粒粮食!”爹回了头,擦了把汗,眼睛一横,说:“你懂啥,这片小山包荒着也是荒着,我刨出来就能有用,要不种地,要不栽几棵树,咋了!”娘说:“咱家的粮食也不是不够吃,你费那大劲儿刨这点儿地有啥用!乐意干你干!”我在旁边看了看爹,娘能扔镐头耍脾气,我可不敢。

爹那火爆脾气,不敢拿我娘撒气,要是有个不小心,那火准定得烧到我身上。

爹头也没抬,只是把手里的镐头更加用力地刨下去。

我心里是极不愿意爹到处“开荒”的行为,但是我不敢反抗。

爹的工作在县上,机关里一个科室的科长,是村里人人羡慕的“公家人”。

周六回家,爹换上一身旧衣裳,扛了镐头就往山里走,娘阻拦不住。

村里人也说,不值当,吃公家饭的,还差那点儿地?正儿八经的庄稼人都没人弄。

为这,爹和娘吵了一架。

娘没有去地里,爹也没有喊我,一个人扛着镐头下了地。

娘并没有想象的清闲,反而在家里走来走去。

把地扫了一遍又一遍,屋里的那几件简陋的家具,也被娘擦得泛了光,映着娘有些魂不守舍的神情,并且时不时地扒着后门,一遍又一遍地望着爹去干活的山沟沟。

我心想,再怎么望,也看不到那个小山包,何况是一个人。

到了中午,爹还是没有回来,娘让我去地里看看,喊爹回来吃饭。

我有些不情愿,又不敢违拗娘的意思,只能慢腾腾地向着那山沟走去。

太阳火辣辣地悬在正空,不知名的虫儿有气无力地嘶鸣着,连风都是热的。

我心里暗暗气着,这么热的天,不好好在家待着,拐带得我也跟着遭罪,刨了那,点儿山边子,还能富了?气归气,还得去,这么热的天,爹要是中暑了,那可就糟了。

2021届西安市西电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1届西安市西电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1届西安市西电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紧箍咒张中杰侯家村人都知道,村长老侯是个保守派,儿子小侯是个激进派。

老婆病故时儿子小侯才五岁,老侯怕后妈背后虐待小侯,便发誓不娶。

但打小由于派别不同,天天针尖对麦芒,日子过得叮叮咣咣居无宁日。

小侯打小调皮捣蛋,扒豁子捅漏子,老侯跟在后面赔不是陪笑脸“擦屁股”,几乎是家常便饭。

但老侯不舍得动小侯一指头,也从无怨言。

老侯喜欢《西游记》。

尤其羡慕唐僧,因为玄奘有观音送的紧箍咒,能把齐天大圣治得服服贴贴。

老侯是党员,当过几年民办老师,便对儿子小侯说:“老辈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反过来也一样。

一日为父,终身为师。

”小侯反唇相讥:“都什么年代了,国家提倡民主自由呢?你收回这招吧!”“孝顺孝顺,不顺则不孝。

我一辈子就你这么一个宝贝蛋,出了事可就是坑爹!你得顺着爹,听我上课,念念紧箍咒!管保你小子这辈子平平安安!”村里有个造纸厂经营不善快垮了,小侯挺身而出要承包。

老侯招数使尽挡不住,便板下脸来给小侯立规:“每季度回家上紧箍咒课一次!”。

小侯笑而应允。

上课内容:以人为本,不坑百姓;诚信立身,利国利民;不准浪费,节约成本……小侯耳朵快听出茧子了。

一天,小侯正与客户谈业务,被老侯揪着耳朵拎回家“开小灶”。

“胆大包天,坑乡亲的事也敢干?”小侯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原来,邻居张大娘家去卖麦秸秆少了二十斤,给老侯听到了,亲自去过秤,发现秤中有“猫腻”。

小侯自知理亏,在屁股上挨了几脚后,动拿着钱给亏斤两的村民挨家挨户补偿,还在老侯严厉的目光监督下一一道歉。

树立了诚信,纸厂形势喜人。

老侯农闲时闲不住,开了家废品收购站,没人去的时候还自己背个大麻袋捡废品。

小侯嫌没面子劝老侯,老侯生气了“我锻炼了身体,又让村里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还为你厂提供了纸源,一举三得。

难道还丢你大厂长人了?”噎得小侯直翻白眼。

每年年底,小侯给老侯孝敬一个大红包。

2021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下沙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下沙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下沙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娜拉走后怎样易卜生的著作,除了几十首诗之外,其余都是剧本。

这些剧本里面,有一时期是大抵含有社会问题的,世间也称作“社会剧”,其中有一篇就是《娜拉》。

《娜拉》一名Ein Puppenheim,中国译作《傀儡家庭》(即《玩偶之家》) 。

娜拉当初是满足地生活在所谓幸福的家庭里的,但是她竟觉悟了;自己是丈夫的傀儡,孩子们又是她的傀儡。

她于是走了,只听得关门声,接着就是闭幕。

娜拉要怎样才不走呢?或者说易卜生自己有解答,就是Die Frau vom Meere(《海上夫人》)。

这女人是已经结了婚的,然而先前有一个爱人在海的彼岸,一日突然寻来,叫她一同去。

她便告知她的丈夫,要和那外来人会面。

临末,她的丈夫说:“现在放你完全自由。

(走与不走)你能够自己选择,并且还要自己负责任。

”于是什么事全都改变,她就不走了。

这样看来,娜拉倘也得到这样的自由,或者也便可以安住。

但娜拉毕竟是走了的。

娜拉走后怎样?——别人可是也发表过意见的。

一个英国人曾作一篇戏剧,说一个新式的女子走出家庭,再也没有路走,终于堕落,进了妓院。

还有一个中国人,——我称他什么呢?上海的文学家罢,——说他所见的《娜拉》是和现译本不同,娜拉终于回来了。

这样的本子可惜没有第二人看见,除非是易卜生自己寄给他的。

但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

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

2021年新高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2021年新高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2021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现化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材料一: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

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

这个态度,据我看来,是不大对的。

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完全因为它“小”而易读,可供河遣。

反之,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正因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别的文体所能替代的。

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

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

哲学能教咱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

因为哲学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地去描写,使人产生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

可是,一般来说,历史往往缺乏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灵活现。

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

世间恐怕只有小说能原原本本地描画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义。

就是戏剧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因为戏剧须摆到舞台上去,而舞台的限制往往让剧本不能像小说那样自由描画。

于此,我们知道了。

小说足在书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

读小说,第一能让我们得到益处的。

便是小说的文字。

世界上虽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伟大小说,但是一般来说,好的小说大多是有好文字的。

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

形容出复杂的物态心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使其活生生地立在我们眼前。

况且一部小说。

有景有人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丰富的最好的模范文。

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

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容易、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实在不容易分别好坏。

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来决定: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坏。

2020-2021学年天津市益中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天津市益中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天津市益中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配角聂鑫森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

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

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

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

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

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

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

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

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

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

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

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

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

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三小说阅读经典练习《角儿》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角儿郭孟收论排场,于天贵算得上十足的“角儿”。

“角儿”吃肉,跟包的喝汤,打下旗儿的活遭殃。

说起于天贵,戏班里的人只有这无奈的感叹,梨园行的人都知道,梆子戏讲究高门大嗓的天赋,要祖师爷“赏饭”才能入行。

因此,唱梆子想成“角儿”着实不易。

而成为“银达子”那祥蜚声梨园界的梆子戏“名角儿”,更是多少人一辈子的梦想。

于天贵梆子唱得好。

其嗓音高亢嘹亮,一板一眼模仿起“银达子”来惟妙惟肖。

俗话说,腔好唱、味儿难磨。

拖腔、夯音、喷口,“银达子”独创的“达子腔"的味儿,于天贵学得还真有几分样子。

他自己也将“银达子”视为了平生至高的追求,连做梦都想着有朝一日能一睹大师的风采。

后来就干脆打出了“小达子”的艺名。

兵荒马乱的年月,戏班子多生意惨淡。

但只要“小达子”的水牌一挂出来,那绝对是座无虚席。

有了这块金字招牌,于天贵上到班主,下到龙套杂役没一个放在眼里的。

还隔三岔五喝多了酒耽误上台。

就为这,班主不知道里里外外赔了多少好话。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角儿”呢。

眼看到了年根底下。

这天,外边突然来了一位自称叫王老三的人。

只说是出门行李丢了,要在戏班帮两天工,凑个回家的盘缠。

“你都会干什么呀?”班主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清瘦的汉子。

“检场、打帘子、拉大幕、打下旗儿都干过。

”王老三一张嘴竟然一口的梨园腔。

“嗬,行家呀!照你这么说还是个全活啦!”班主惊异地问道。

“正好今晚《艳阳楼》还缺个龙套,你来得了。

”王老三点头笑了笑,算是答应了。

“全活能混成他这德行?又是个骗吃骗喝的主儿吧!”于天贵一手拎着酒壶,歪斜着坐在一只木箱子上接过了话茬。

“那大衣箱装的可是咱吃饭的行头,是供奉老郎神祖师爷牌位的地方,你怎么能坐在上面!”王老三顿时收敛了脸上的笑容。

“臭要饭的,也轮得着你来说三道四!告诉你,小子,啥时候混成了‘角儿’,你也爱坐哪儿就坐哪儿。

”于天贵红着眼珠子,满嘴喷着酒气。

王老三只摇了摇头,没再说话。

《艳阳楼》,于天贵饰演高登。

起霸、云手、山膀……台上一招一式干净利索,不时赢得台底下一两声喝彩。

于天贵演的高登跟王老三有一场对手戏。

高登一抬脚,这边就地一个滚翻,这一折就算过了。

可等王老三到了跟前,于天贵却悄悄将脚向前挪了半步。

一出腿,这脚可就奔着王老三的面门去了。

这一脚要是踢上,鼻青脸肿不说,那戏就算演砸了。

可没想到王老三反应非常迅捷,顺势一个后翻,脚尖擦着鼻子就过去了。

台底下观众看得真切,拼命叫好。

大家都知道那“好”是给王老三喊的。

可于天贵脸上挂不住,越想就越来气。

下台后,又独自喝起了闷酒。

第二天,戏班开演封箱大戏《辕门斩子》。

可于天贵却是烂醉如泥,任大家怎么喊也不醒。

挑大梁的不上,这戏可怎么唱啊。

一年到头,可就指望着这一回露脸呢。

班主搓手跺脚,急得团团转。

“要不我来试试!”一个陌生的声音搭了腔。

居然是王老三。

“你能唱?这可不是打下旗儿跑龙套!”班主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

“救场如救火,我试试吧。

“王老三说完就自顾化妆去了。

也只能如此了!大家这才回过神来,纷纷各自忙活起来。

开场锣鼓一响,装扮齐整的王老三“出将”登台。

“杨延景怒冲冠,不孝奴才听父言……”一句方才唱罢声振寰宇。

“达子腔!”台上台下众人不禁同时惊呼道。

这声音清冽甘甜,仿佛银铃碎玉从天倾泻而下。

人们只管愣愣地听着,全然忘记了鼓掌和叫好。

打鼓师傅把鼓槌举在了头顶,半天都没放下来……戏演完了,于天贵酒也醒了。

他望着眼前这位神形儒雅俊逸的长者似有所觉。

“您莫非就是……银……银……”王老三摆了摆手说道:“本想找个有天分的人,把我这点吃饭的本事传给他。

”“唱戏,台下做好人,台上才能做好‘角儿'。

”言罢,转身而去。

(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于天贵能成为“角儿”,这既源于他高门大嗓的天赋,也得益于他对“银达子”惟妙惟肖的模仿和以“小达子”名号演出的策略。

B. 对王老三一张嘴“一口的梨园腔”,与于天贵对戏时反应迅捷,语重心长劝诫于天贵等的描写,展现出其德艺双馨的艺人形象。

C. 小说写王老三表演时,“人们只管愣愣地听着”,这与《琵琶行》中写“东船西肪悄无言”一样,都是从反面来衬托表演的魅力。

D. 小说主要运用悬念和冲突展开故事,于天贵会得到什么教训,王老三会掀起什么波澜,两人矛盾会如何发展,情节扣人心弦。

2. “唱戏,台下做好人,台上才能做好‘角儿’”,于天贵无法成为更好的“角儿”,是因为他为人处事有哪些缺陷?请简要分析。

3. 小说结尾写王老三原来就是“银达子“,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小题1】C【小题2】(1)待人接物方面傲慢无礼、自以为是、自由散漫:不把杂役放在眼里、讲排场、爱喝酒耽误上台,瞧不起王老三。

(2)对待工作的态度方面:缺乏责任感和热爱、敬重本职的职业操守:从初次见面对王老三的言语、以及拎着酒壶,歪斜着坐在一只木箱子上傲慢无礼自高自大的神情举止上可见。

(3)为人本性方面:不够仁义善良、自私狭隘小气、争强好胜爱慕虚荣、行为恣肆为所欲为从:台上演出时打算踢王老三,大家给王老三叫好脸上挂不住、喝酒到上不了台。

【小题3】(1)内容上点明王老三角儿的身份,并消除了留给读者的悬念。

(2)结构上照应上文王老三两次上台展示的高超动作和唱功,并点题“角儿”。

(3)效果上,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极具批评和讽刺效果并突出了中心:角儿不仅要天赋和才艺更要具备做人的人格魅力和美德,即像王老三那样深藏不露德艺双馨。

【小题1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

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C项,“都是从反面来衬托表演的魅力”错误。

应该是侧面间接写,并非反面。

故选C。

【小题2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

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

注意审清题干要求,题干为:“唱戏,台下做好人,台上才能做好‘角儿’”,于天贵无法成为更好的“角儿”,是因为他为人处事有哪些缺陷?请简要分析。

“简要分析”的意思是答案要呈现“面(概括性格特征)”+“点(举出例子证明)”模式。

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选,力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

从“有了这块金字招牌,于天贵上到班主,下到龙套杂役没一个放在眼里的。

还隔三岔五喝多了酒耽误上台。

就为这,班主不知道里里外外赔了多少好话。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角儿’呢”中可见他耍大牌傲慢无礼目中无人刚愎自用喝酒使性耽误事、缺乏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从“‘全活能混成他这德行?又是个骗吃骗喝的主儿吧!’于天贵一手拎着酒壶,歪斜着坐在一只木箱子上接过了话茬”“那大衣箱装的可是咱吃饭的行头,是供奉老郎神祖师爷牌位的地方,你怎么能坐在上面!”“臭要饭的,也轮得着你来说三道四!告诉你,小子,啥时候混成了‘角儿’,你也爱坐哪儿就坐哪儿。

”“于天贵红着眼珠子,满嘴喷着酒气”等处可见他缺少对本质的热爱和敬重心意、霸道蛮横粗鄙、瞧不起人。

从“可等王老三到了跟前,于天贵却悄悄将脚向前挪了半步。

一出腿,这脚可就奔着王老三的面门去了。

这一脚要是踢上,鼻青脸肿不说,那戏就算演砸了。

可没想到王老三反应非常迅捷,顺势一个后翻,脚尖擦着鼻子就过去了。

台底下观众看得真切,拼命叫好。

大家都知道那‘好’是给王老三喊的。

可于天贵脸上挂不住,越想就越来气。

下台后,又独自喝起了闷酒”“第二天,戏班开演封箱大戏《辕门斩子》。

可于天贵却是烂醉如泥,任大家怎么喊也不醒。

挑大梁的不上,这戏可怎么唱啊。

一年到头,可就指望着这一回露脸呢。

班主搓手跺脚,急得团团转”等处可见他自私狭隘小气量、争强好胜爱慕虚荣、为所欲为”。

【小题3详解】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

一般般具有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点明中心,揭示主题,画龙点睛),首尾呼应,结尾照题,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的答题模式:内容大意+结构思路+语言修辞。

题干为:小说结尾写王老三原来就是“银达子“,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内容上寥寥数语点明王老三的身份地位,情节设计上解决了上文给读者留下的诸多悬念。

结构上照应上文“一句方才唱罢声振寰宇。

‘达子腔!’台上台下众人不禁同时惊呼道。

这声音清冽甘甜,仿佛银铃碎玉从天倾泻而下。

人们只管愣愣地听着,全然忘记了鼓掌和叫好。

打鼓师傅把鼓槌举在了头顶,半天都没放下来……”以及题目“角儿”。

表达效果或语言修辞上,从于天贵的视觉感觉“他望着眼前这位神形儒雅俊逸的长者似有所觉”,以及言语态度“您莫非就是……银……银……”揭秘王老三的身份,具有讽刺效果。

对这位德艺双馨者的仰慕不得和极尽贬损让他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王老三摆了摆手说道:‘本想找个有天分的人,把我这点吃饭的本事传给他。

’”原本是被看好要做继承人的,结果却是被挥手拒绝,想必于天贵会是后悔不已的。

“唱戏,台下做好人,台上才能做好‘角儿’。

”这是对于天贵的教训更是给读者的启示。

“言罢,转身而去”,角儿走了,文章结束了,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这个结果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具有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