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导游词
拙政园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

拙政园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拙政园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尊敬的游客,今天我们来到的是苏州古典园林之一——拙政园。
拙政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占地78亩,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
相传王献臣以晋代潘岳自比,潘岳的《闲居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
池沼足以渔钓,春税足以代耕。
灌园粥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王献臣取其中“拙政”二字为园名,借以发泄胸中之郁愤。
这样美丽的环境,请游客们注意卫生、保持清洁。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十景塘,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满池荷花齐开放,非常的美丽,稍后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
这些荷花有的还是花苞,圆鼓鼓的,有些荷花已经长出了小莲蓬,还有的是新长出的嫩芽。
请大家爱护这些荷花,不要向水塘里抛垃圾。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伊人园。
伊人园里有许多奇花异草,还有各种形状怪异的石头。
这里的花五颜六色,真可以称得上是人间仙境啊!大家可以站在这块石头上拍照,可以拍到全景。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拙政园中唯一的一座廊桥——小飞虹。
朱红色的廊桥倒映在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
虹,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
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一座精美的廊桥。
好了,游客们,今天我的导游任务到此结束,下面给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可以在拙政园中拍照留念、细细游赏。
祝大家玩得尽兴。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王献臣是该园第一位主人。
他在嘉靖、正德年间官居监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罢官而归,买地造园,借《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取名为拙政园。
园内主要景点有:兰雪堂、芙蓉榭、秫香馆、放眼亭、远香堂、小沧浪、留亭阁、浮翠阁等。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4篇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4篇楼顶,好像一把扇子,楼顶的瓦面像折扇的扇面,后面”笠亭”的尖顶恰似折扇的扇把,简直连接得天衣无缝。
这次的游览到这就结束了,游客朋友们再见苏州拙政园导游词(二)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xxx,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游览著名的拙政园。
拙政园是典型的明代园林作品,宅园紧凑小巧,素朴精雅。
拙政园全园以水为中心。
她共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东园,请看,东部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它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多美啊穿过东园,我们就来到了中园。
中园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
大家请看,那间古色古香的房子就是以荷香喻人品的主厅远香堂,四面长窗通透,可环览园中景色。
各位,请大家一起来到厅北,这里有临池平台,隔池可欣赏岛山和远处亭榭。
这里的池水清澈,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四季景色因时而异,美不胜收啊让我们再往西走,就可以看到西园。
西部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那就是西园的主要建筑——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
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
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
拙政园到处都有秀丽的景色,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请你们慢慢游览。
大家在游览的时候请注意卫生与安全,不要乱扔垃圾。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三)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我叫xxx,是大家今天的导游。
苏州有许多园林,其中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今天,我先带你们游览拙政园,大约要两个小时左右。
拙政园是我国私家园林代表作品,在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它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拙政园的正门,大家可以看到正门上方有拙政园三个大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返乡,以大弘寺原址拓建为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木参天。
拙政园主要景点导游词

拙政园主要景点导游词【篇一:拙政园导游词】导游词拙政园梧竹幽居待霜亭雪香云蔚亭拙政园的中部花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景区。
各位来宾们可以通过游览三个各具特色的景区,使游兴逐步达到高潮。
第一个景区,以池岛假山为主,包括假山山堍的梧竹的居,假山山顶的待霜亭和雪香云蔚等景点。
池岛假山,也称为水陆假山,是中部的主体假山。
这一池三岛基本上是苏州假山的传统格局,其要领是:池岸曲折,水绕山转。
这座假山设计极佳,确实是大手笔,完全符合我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
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
用绘画术语来讲,分别是深远山水平远山水高远山水,表达的是宋代苏东坡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下面,我们先来观赏梧竹幽居。
梧竹幽居,俗称月到风来亭,位于中部花园的最东面,同倚虹亭相邻。
倚虹亭是因为靠在形似长虹的复廊上而得名。
梧竹幽居造型非常别致,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
四个大大的圆洞门使人马上联想起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
如果您站在亭子里向外看,这四个圆洞门又恰似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
南面桃红柳绿,西面嫩荷吐尖,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
亭内有梧竹幽居的楹额。
梧桐,是圣洁高昂的树;翠竹,是刚柔忠义之物。
正所谓:家有梧桐树,何愁凤不至。
两旁有一副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慢慢品味,细细咀嚼,眼前似乎出现了两幅山水图画:一幅是皓月当空,夜色朦胧,清风徐来,沁人肺腑;另一幅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心动水动,心静山静。
用心琢磨一下园主此时此刻的心境,大概同张大千讲的心似闲蛩无一事,细看贝叶立多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有的来宾读过孔子《论语》,看了这副对联,可能有另外一种心得。
孔子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那么,是否可以讲,这副对联的上联是用清风明月来描绘自然风光的无限美好,下联是用乐山乐水来揭示旅游观光对陶冶情操的作用。
介绍拙政园的导游词

介绍拙政园的导游词介绍拙政园的导游词作为一名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
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下面是WTT精心整理的介绍拙政园的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介绍拙政园的导游词1尊敬的游客,今天我们来到的是苏州古典园林之一——拙政园。
拙政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占地78亩,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
相传王献臣以晋代潘岳自比,潘岳的《闲居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
池沼足以渔钓,春税足以代耕。
灌园粥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王献臣取其中“拙政”二字为园名,借以发泄胸中之郁愤。
这样美丽的环境,请游客们注意卫生、保持清洁。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十景塘,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满池荷花齐开放,非常的美丽,稍后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
这些荷花有的还是花苞,圆鼓鼓的,有些荷花已经长出了小莲蓬,还有的是新长出的嫩芽。
请大家爱护这些荷花,不要向水塘里抛垃圾。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伊人园。
伊人园里有许多奇花异草,还有各种形状怪异的石头。
这里的花五颜六色,真可以称得上是人间仙境啊!大家可以站在这块石头上拍照,可以拍到全景。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拙政园中唯一的一座廊桥——小飞虹。
朱红色的廊桥倒映在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
虹,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
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一座精美的廊桥。
好了,游客们,今天我的导游任务到此结束,下面给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可以在拙政园中拍照留念、细细游赏。
祝大家玩得尽兴。
介绍拙政园的导游词2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苏杭,是你们拙政园的导游。
现在我带大家去游览一个大户人家的私家花园-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
它在我国是唯一同时拥有四项头衔的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苏州拙政园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
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州拙政园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我叫华瀚韬,大家叫我小华或华导游,苏州有许多园林,其中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今天,我先带你们游览拙政园,大约要两个小时左右。
拙政园是我国私家园林代表作品,在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它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拙政园的正门,大家可以看到正门上方有“拙政园”三个大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返乡,以大弘寺原址拓建为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木参天。
拙政园的园名是由《闲居赋》中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一句缩写而成的。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座三开门的堂屋就是兰雪堂。
“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这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
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
下面,我们去游览“梧竹幽居”,它位于花园的最东面,俗称“月到风来亭”,它的造型非常别致,四个大大的圆洞门使我们联想起了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
如果你们站在亭子里往外看,这四个圆洞门又恰似四个巨大的镜框。
这就是闻名天下的苏州拙政园,欢迎大家以后再来苏州游玩,再见。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2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游览著名的拙政园。
拙政园是典型的明代园林作品,宅园紧凑小巧,素朴精雅。
拙政园全园以水为中心。
她共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东园,请看,东部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它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多美啊!穿过东园,我们就来到了中园。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范本(二篇)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范本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拙政园占地面积5____平方米,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
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
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范本(二)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苏州拙政园!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瑰宝的园林。
拙政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苏州古典园林三绝之一,如今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拙政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时任刑部尚书、江苏巡抚的董其昌以其“世邦家事,侃侃而言;于顾人物而无所动容;临事而不惧劳”的政声而被称为“拙官”,借此园以示“无以自矜,故有此园。
”园中以小千足为主,囊括了院门、垂虹桥、软山水、走廊、假山、花坛、池塘等传统园林元素。
园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蓬莱三岛,寓意着长寿、健康和幸福。
江苏苏州拙政园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江苏苏州拙政园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江苏苏州拙政园导游词1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苏杭,是你们拙政园的导游。
现在我带大家去游览一个大户人家的私家花园-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
它在我国是唯一同时拥有四项头衔的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个曾经的私家园林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荣誉呢?我们就去探访个究竟吧?这高高的清水砖砌墙门的正门上方有砖雕贴金的门额“拙政园”三个字。
拙政园的建造者名叫王献臣,他是明朝的一位高管,因官场失意回到故里,以一座寺庙的旧址为基础,开始兴建拙这座宅园。
为了使宅园更赋文化品味,他邀请了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为首席设计师,参与设计蓝图,并留有《文待诏拙政园图》。
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徵明以一个画家的审美情趣,用传统的笔墨勾勒出了整个园林的总体布局,历时十多年,终于建造完成这座后来名冠江南的杰作。
文徵明的设计,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的园林风格,强烈地表现出中国山水画中审美意境。
至此,以真实的自然山水为蓝本,融入中国画的艺术再现手法,成为了苏州古典园林布局的一大宗旨。
园子取名拙政园是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
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
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
5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历史上曾一分为二,又一分为三,再合而为一,沧桑变迁,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在拙政园众多的历史人物中,文徵明、曹雪芹、李秀成等格外引人注目,我们在游览景点时会一一向大家介绍的。
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
堂坐北朝南三开间,环境幽僻。
堂正中有屏门相隔,我们来看屏门南面的这幅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制作的漆雕作品《拙政园全景图》。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精选3篇

苏州园林大大小小有很多的园林,拙政园的花园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园林设计以水池为中心,亭榭楼阁临水而立,倒映水中,相互映衬。
下面是带来的苏州拙政园的>,仅供参考。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篇一拙政园在江苏苏州市娄门内。
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
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为大宏寺。
明正德年同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成宅园,并借用晋代潘岳《嗣居赋》中:“……,此亦拙者之力政也”的语意,取“拙政”二字为园名。
1860~1863年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
1954年对外开放。
拙政园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
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
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
园中“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鸳鸯厅”,而后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所以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感到这里可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
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而香洲即位于这一水湾口之两侧。
拙政园中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远香堂为其主体建筑,池中两岛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临水并面向远香堂,从建筑物名称来看,也大都与荷花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词
拙政园梧竹幽居待霜亭雪香云蔚亭
拙政园的中部花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景区。
各位来宾们可以通过游览三个各具特色的景区,使游兴逐步达到高潮。
第一个景区,以池岛假山为主,包括假山山堍的"梧竹的居",假山山顶的"待霜"亭和"雪香云蔚"等景点。
池岛假山,也称为水陆假山,是中部的主体假山。
这 "一池三岛"基本上是苏州假山的传统格局,其要领是:"池岸曲折,水绕山转"。
这座假山设计极佳,确实是"大手笔",完全符合我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
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
用绘画术语来讲,分别是"深远山水""平远山水""高远山水",表达的是宋代苏东坡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下面,我们先来观赏 "梧竹幽居"。
"梧竹幽居",俗称"月到风来亭",位于中部花园的最东面,同"倚虹亭"相邻。
"倚虹亭"是因为靠在形似长虹的复廊上而得名。
"梧竹幽居" 造型非常别致,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
四个大大的圆洞门使人马上联想起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
如果您站在亭子里向外看,这四个圆洞门又恰似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
南面桃红柳绿,
西面嫩荷吐尖,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
亭内有"梧竹幽居"的楹额。
梧桐,是圣洁高昂的树;翠竹,是刚柔忠义之物。
正所谓:" 家有梧桐树,何愁凤不至。
"两旁有一副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慢慢品味,细细咀嚼,眼前似乎出现了两幅山水图画:一幅是皓月当空,夜色朦胧,清风徐来,沁人肺腑;另一幅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心动水动,心静山静。
用心琢磨一下园主此时此刻的心境,大概同张大千讲的"心似闲蛩无一事,细看贝叶立多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有的来宾读过孔子《论语》,看了这副对联,可能有另外一种心得。
孔子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那么,是否可以讲,这副对联的上联是用清风明月来描绘自然风光的无限美好,下联是用乐山乐水来揭示旅游观光对陶冶情操的作用。
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来宾们才会逐步领悟到苏州古典园林既要模拟自然山水之美景,以达到"悦耳悦目"的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诗情画意的韵味,以追求"悦心悦意 "的心理感觉,再升华到"悦志悦神"的精神享受。
如果您作会到了这种韵味,那么您就开始入门了。
当我们跨过九曲石板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缓步登山时,迎面见到的是"待霜"亭。
"待霜"出自唐代苏州刺史韦应物"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的诗句,字里行间透出了一股霜浓橘红的山野气息和泥土芳香。
待霜亭所处位置甚佳,东、西、南、北四面隔水与梧竹幽居、雪香云蔚亭、绣绮亭和绿漪亭互为对景,正是:“处
处有水处处景,翠竹绿树四相围。
”
我们穿过丛林,越过小溪,步上石阶,就来到了"雪香云蔚亭"。
它位于岛的中央制高点。
雪香是古代诗人形容洁白有香之花景的常用语,有的指白菊,有的指杏花,但最多的是指梅花,如梅林便有香雪海之雅称。
此小亭高踞一园之上,似乎与云相映,四周植梅多本,冬春开花,冷香四溢,故名。
在这里向周围了望,觉得中部花园像一幅苍劲古朴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这幅画轴上,有高有低,有近有远,有大有小,有宽有窄,有疏有密,有闹有静。
"雪香云蔚亭"还有"山花野鸟之间"的楹额和"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的对联。
如果坐在这里歇歇脚,看看景,静静心,真有点超尘脱凡的感觉,自己的身心已经同大自然完全融合起来了。
《小城故事》歌词中有一句"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用在苏州拙政园里真是恰如其分。
是否可以说,"山花野鸟之间"是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和"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审美观念,最通俗、最绝妙的注解。
雪香云蔚亭是主厅远香堂隔水的主要对景,它既是赏景的好去处,又是重要的点景之笔,在拙政园中部的风景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