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中的比特率

合集下载

比特率是什么意思

比特率是什么意思

比特率是什么意思?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计算机中的信息都是二进制的0和1来表示,其中每一个0或1被称作一个位,用小写b表示,即bit(位);大写B表示byte,即字节,一个字节=八个位,即1B=8b;前面的大写K表示千的意思,即千个位(Kb)或千个字节(KB)。

表示文件的大小单位,一般都使用字节(KB)来表示文件的大小。

Kbps:首先要了解的是,ps指的是/s,即每秒。

Kbps指的是网络速度,也就是每秒钟传送多少个千位的信息(K表示千位,Kb表示的是多少千个位),为了在直观上显得网络的传输速度较快,一般公司都使用kb(千位)来表示,如果是KBps,则表示每秒传送多少千字节。

1KBps=8Kbps。

ADSL上网时的网速是512Kbps,如果转换成字节,就是512/8=64KBps(即64千字节每秒)。

在电信和计算中, 比特率(有时书面bitrate) 是位被传送通过收音机或导线的速度,有时也被利用以波特速率, 不是一般相同。

注意"速度" 在这环境不提到distance/time 但对"information"/time的数量, 并且应该因而是卓越的从"传播速度" (取决于传输媒介和有通常物理意思) 。

它通常被表达作为位每秒、省略的bit/s 、b/s, 或非正式地bps 。

B 应该总是小写, 避免混乱以字节每秒(B/s), 虽然这次大会经常被忽略。

SI 前缀经常被利用:1024 bit/s = 1 kbit/s (一个千位元或一千位每秒)1024kbit/s = 1 Mbit/s (一兆或一百万位每秒)1024Mbit/s = 1 Gbit/s (一吉比特或一十亿位每秒) 。

录音常用名词解释

录音常用名词解释

比特率是什么?比特率这个词有多种翻译,比如码率等,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质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翻转。

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比特率也就是没有固定的比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方式,推荐编码模式;ABR(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

LAME针对CBR不佳的文件体积比和VBR生成文件大小不定的特点独创了这种编码模式。

ABR在指定的文件大小内,以每50帧(30帧约1秒)为一段,低频和不敏感频率使用相对低的流量,高频和大动态表现时使用高流量,可以做为VBR和CBR的一种折衷选择。

CBR(Constant Bitrate),常数比特率指文件从头到尾都是一种位速率。

相对于VBR和ABR 来讲,它压缩出来的文件体积很大,而且音质相对于VBR和ABR不会有明显的提高什么是采样率:数码音频系统是通过将声波波形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来再现原始声音的,实现这个步骤使用的设备是模/数转换器(A/D)它以每秒上万次的速率对声波进行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记录下了原始模拟声波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称之为样本。

将一串的样本连接起来,就可以描述一段声波了,把每一秒钟所采样的数目称为采样频率或采率,单位为HZ(赫兹)。

采样频率越高所能描述的声波频率就越高。

对于每个采样系统均会分配一定存储位(bit数)来表达声波的声波振幅状态,称之为采样分辩率或采样精度,每增加一个bit,表达声波振幅的状态数就翻一翻,并且增加6db的动态范围态,即6db的动态范围,一个2bit的数码音频系统表达千种状态,即12db的动态范围,以此类推。

如果继续增加bit数则采样精度就将以非常快的速度提高,可以计算出16bit能够表达65536种状态,对应,96db 而20bit可以表达1048576种状态,对应120db。

MP3知识之采样频率与比特率

MP3知识之采样频率与比特率

MP3知识之采样频率与⽐特率MP3知识之采样频率与⽐特率最近不知道是不是⽿朵刁了,已经觉得128K的MP3没法听了,声⾳发颤。

⾄少要192K 的才能⼊⽿,320K的听着才舒服。

数字⾳乐⽂件的品质主要参考采样频率和⽐特率这两项指标。

声⾳是⼀种波,我们以极短的时间间隔把波形变成⼀系列的数字,也就是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简称A/D转换,就是对声⾳进⾏采样,每秒钟采样的次数称为采样频率。

常⽤的采样频率有11.025kHz、22.05kHz和44.1kHz。

在采样时,采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越⼩,即每秒钟采样的次数越多,采样频率越⼤,采样就越细腻逼真,所以理论上讲应该是采样频率越⾼⾳质越好。

但由于⼈⽿听觉分辨率毕竟有限,最⼤分辨率⼤约是20kHz左右,所以⽬前⼤部分MP3播放机所能够⽀持的44.1kHz的采样频率,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要求了。

⽐特率则表⽰记录⾳频数据每秒钟所需要的平均⽐特值,⽐特是计算机中最⼩的数据单位,指⼀个0或者1的数,通常我们使⽤Kbps(1024bps)作为单位。

CD中的数字⾳乐⽐特率为1411.2Kbps,也就是记录1秒钟的CD⾳乐,需要1411.2×1024⽐特的数据,对于⼤部分⼈来说,192Kbps的MP3⾳质已经⾮常不错了,但是如果你的⽿朵⽐较灵敏,⾃然要求也就相应提⾼。

⽬前⼤部分MP3播放机所能够⽀持的256Kbps的⽐特率,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要求了,如果能够⽀持更⾼当然更好。

⽐特率这个词有多种翻译,⽐如码率等,表⽰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频数据每秒钟需要⽤多少个⽐特来表⽰,⽽⽐特就是⼆进制⾥⾯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特率与⾳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特率越⾼⾳质就越好,但编码后的⽂件就越⼤;如果⽐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翻转。

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特率也就是没有固定的⽐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频数据即时确定使⽤什么⽐特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件⼤⼩的⽅式,推荐编码模式;ABR(Average Bitrate)平均⽐特率是VBR的⼀种插值参数。

比特率与采样率

比特率与采样率

比特率】这个词有多种翻译,比如码率等,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质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翻转。

quote:-------------------------------------------------------------------------------- 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比特率也就是没有固定的比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方式,推荐编码模式;ABR(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

LAME针对CBR不佳的文件体积比和VBR生成文件大小不定的特点独创了这种编码模式。

ABR在指定的文件大小内,以每50帧(30帧约1秒)为一段,低频和不敏感频率使用相对低的流量,高频和大动态表现时使用高流量,可以做为VBR和CBR的一种折衷选择。

CBR(Constant Bitrate),常数比特率指文件从头到尾都是一种位速率。

相对于VBR和ABR 来讲,它压缩出来的文件体积很大,而且音质相对于VBR和ABR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采样率】是指在数字录音时,单位时间内对音频信号进行采样的次数.它以赫兹(HZ)或千赫兹(KHZ)为单位.通常来说,采样率越高,单位时间内对声音采样的次数就越多,这样音质就越好.MP3音乐的采样率一般是44.1KHZ,即每秒要对声音进行44100次分析,记录下每次分析之间的差别.采样越高,获得的声音信息也就越完整.如果要对频率范围在20---20000HZ之间的声音信息进行正确采样,声音必须按不低于40000HZ的采样频率进行采样.降低声音文件的采样率,文件的体积会减小,但声音的失真现象也会越明显.因此,采样率涉及到如何协调声音文件的体积与声音的比例关系。

opus 参数

opus 参数

opus 参数Opus是一种开放的音频编解码格式,它具有高质量、高压缩率和低延迟的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Opus参数的相关知识。

我们来了解一下Opus的参数设置。

Opus有几个主要的参数可以调整,包括比特率、采样率和声道数。

比特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它决定了音频的质量和文件大小。

较高的比特率可以获得更高的音质,但同时也会增加文件的大小。

采样率是指每秒钟采样的次数,它决定了音频的频率范围。

常见的采样率有8kHz、16kHz、24kHz、48kHz等。

声道数是指音频的通道数,常见的有单声道和立体声。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Opus参数的具体应用。

首先是比特率。

在Opus中,比特率的范围是6kbps到510kbps。

较低的比特率适用于低带宽的网络环境,如VoIP电话和实时音频流。

而较高的比特率则适用于高带宽的网络环境,如音乐播放和音频存储。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根据网络带宽和音频质量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比特率。

其次是采样率。

Opus支持多种采样率,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采样率。

一般来说,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Hz到20kHz之间,因此采样率应该大于40kHz才能保证音频的完整性。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采样率有16kHz和48kHz。

较低的采样率适用于语音通话等低频率场景,而较高的采样率适用于音乐播放等高频率场景。

最后是声道数。

Opus支持单声道和立体声两种声道数。

单声道适用于语音通话等只需要单一声道的场景,而立体声适用于音乐播放和电影等需要立体声效果的场景。

根据实际需求和设备支持,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声道数。

除了上述参数外,Opus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可以调整,如复杂度、帧大小和预处理。

复杂度是指编码器的计算复杂度,较高的复杂度可以获得更好的音质,但同时也会增加计算开销。

帧大小是指每个编码器帧的持续时间,通常为2.5ms到60ms。

较短的帧大小可以获得更低的延迟,但同时也会增加编码开销。

预处理是指在编码之前对音频进行的一些处理,如降噪、回声消除等。

mp3中比特率和采样率有什么用?

mp3中比特率和采样率有什么用?

mp3中比特率和采样率有什么用?我们听mp3,看电影都会注意到两个参数,常见的有采样率44.1KHz,比特率192Kbps,那么什么是采样率,什么是比特率?他们是什么关系呢?下面就我们就来简单做个解释:把模拟音频信号转成数字音频信号的过程称作采样,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波形采样的方法记录1秒钟长度的声音,需要多少个数据点。

eg:44.1KHz采样率的声音就是要花费44000个数据点来描述1秒钟的声音波形。

原则上采样率越高,声音质量越好;采样频率一般共分为22.05KHz、44.1KHz、48KHz三个等级;22.05 KHz只能达到FM 广播的声音品质,44.1KHz则是理论上的CD音质界限,48KHz则已达到DVD音质了。

采样率是指将声音(模拟信号)转换成mp3(数字信号)时的采样频率,也就是单位时间内采样多少点数据。

(一个采样点数据有8(甚至更多)个比特。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音质越好。

可以这样讲,采样率和比特率就像是坐标轴上的横纵坐标。

横坐标的采样率表示了每秒钟的采样数据点。

纵坐标的比特率表示了用数字量来量化模拟量的时候的精度。

采样率类似于动态影像的帧数,比如电影的采样率是24赫兹,PAL制式的采样率是25赫兹,NTSC制式的采样率是30赫兹。

当我们把采样到的一个个静止画面再以采样率同样的速度回放时,看到的就是连续的画面。

同样的道理,把以44.1kHZ采样率记录的CD以同样的速率播放时,就能听到连续的声音。

显然,这个采样率越高,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图像就越连贯。

[当然,人的听觉和视觉器官能分辨的采样率是有限的,基本上高于44.1kHZ采样的声音,绝大部分人已经觉察不到其中的分别了。

]而声音的位数相当于画面的颜色数,表示每个取样的数据量,当然数据量越大,回放的声音越准确,不至于把开水壶的叫声和火车的鸣笛混淆。

采样率 比特率

采样率 比特率

比特率比特率是指将数字声音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就越好。

比特率值与现实音频对照:16KBPS=电话音质24KBPS=增加电话音质、短波广播、长波广播、欧洲制式中波广播40KBPS=美国制式中波广播56KBPS=话音64KBPS=增加话音(手机铃声最佳比特率设定值、手机单声道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112KBPS=FM调频立体声广播128KBPS=磁带(手机立体声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低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160KBPS=HIFI高保真(中高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192KBPS=CD(高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256KBPS=Studio音乐工作室(音乐发烧友适用)采样率采样率是模拟信号采集成数字信号时的取样频率,这个频率是和声音质量有关的,采样率越大声音文件高频还原性越好。

下面是不同采样率对应的不同质量1. 11,025 Hz 这个采样率的声音类似于调幅广播的声音质量2. 22,050 Hz 这个采样率的声音接近于调频广播的声音质量,但比它低一些3. 32,000 Hz 这个采样率的声音高于调频广播的声音质量4. 44,100 Hz这个采样率的声音达到了CD音频的声音质量5. 48,000 Hz这个采样率的声音达到了DAT音频的声音质量6. 96,000 Hz这个采样率的声音达到了DVD音频的声音质量采样率越高最终的声音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也越大,通常我们选择44.1KHZ的采样率就可以了。

采样率就是44.1KHz这个值,越高反应音乐效果越好比特率就一般是128kbps,反映每秒所使用的空间大小(比方硬盘空间大小),同样是越高反应音乐效果越好。

以下是更多的信息:简单来讲,采样率和比特率就像是坐标轴上的横纵坐标。

横坐标的采样率表示了每秒钟的采样次数。

纵坐标的比特率表示了用数字量来量化模拟量的时候的精度。

采样率类似于动态影像的帧数,比如电影的采样率是24赫兹,PAL制式的采样率是25赫兹,NTSC制式的采样率是30赫兹。

MP3知识之采样频率与比特率

MP3知识之采样频率与比特率

MP3知识之采样频率与比特率最近不知道是不是耳朵刁了,已经觉得128K的MP3没法听了,声音发颤。

至少要192K 的才能入耳,320K的听着才舒服。

数字音乐文件的品质主要参考采样频率和比特率这两项指标。

声音是一种波,我们以极短的时间间隔把波形变成一系列的数字,也就是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简称A/D转换,就是对声音进行采样,每秒钟采样的次数称为采样频率。

常用的采样频率有11.025kHz、22.05kHz和44.1kHz。

在采样时,采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越小,即每秒钟采样的次数越多,采样频率越大,采样就越细腻逼真,所以理论上讲应该是采样频率越高音质越好。

但由于人耳听觉分辨率毕竟有限,最大分辨率大约是20kHz左右,所以目前大部分MP3播放机所能够支持的44.1kHz的采样频率,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要求了。

比特率则表示记录音频数据每秒钟所需要的平均比特值,比特是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指一个0或者1的数,通常我们使用Kbps(1024bps)作为单位。

CD中的数字音乐比特率为1411.2Kbps,也就是记录1秒钟的CD音乐,需要1411.2×1024比特的数据,对于大部分人来说,192Kbps的MP3音质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如果你的耳朵比较灵敏,自然要求也就相应提高。

目前大部分MP3播放机所能够支持的256Kbps的比特率,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要求了,如果能够支持更高当然更好。

比特率这个词有多种翻译,比如码率等,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质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翻转。

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比特率也就是没有固定的比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方式,推荐编码模式;ABR(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中的比特率
简介
比特率是指将数字声音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就越好。

作为一种数字音乐压缩效率的参考性指标,比特率表示单位时间(1秒)内传送的比特数bps(bit per second,位/秒)的速度。

通常使用kbps(通俗地讲就是每秒钟1000比特)作为单位。

cd中的数字音乐比特率为1411.2kbps(也就是记录1秒钟的cd音乐,需要1411.2×1024比特的数据),音乐文件的BIT RATE高是意味着在单位时间(1秒)内需要处理的数据量(BIT)多,也就是音乐文件的音质好的意思。

但是,BIT RA TE高时文件大小变大,会占据很多的内存容量,音乐文件最常用的bit rate是128kbps,MP3文件可以使用的一般是8~320kbps,但不同MP3机在这方面支持的范围不一样,大部分的是32-256Kbps,这个指数当然是越广越好了,不过320Kbps是暂时最高等级了。

比特率值与现实音频对照
16Kbps=电话音质24Kbps=增加电话音质、短波广播、长波广播、欧洲制式中波广播40Kbps=美国制式中波广播56Kbps=话音64Kbps=增加话音(手机铃声最佳比特率设定值、手机单声道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112Kbps=FM调频立体声广播128Kbps=磁带(手机立体声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低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160Kbps=HIFI高保真(中高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192Kbps=CD(高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256Kbps=Studio音乐工作室(音乐发烧友适用)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步,比特率也越来越高,MP3的最高比特率为320Kbps,但一些格式可以达到更高的比特率和更高的音质。

比如正逐渐兴起的APE音频格式,能够提供真正发烧级的无损音质和相对于WA V格式更小的体积,其比特率通常为550kbps-----950kbps。

常见编码模式
VBR(V ariable Bitrate)动态比特率也就是没有固定的比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方式,推荐编码模式;ABR(A 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

LAME针对CBR 不佳的文件体积比和VBR生成文件大小不定的特点独创了这种编码模式。

ABR在指定的文件大小内,以每50帧(30帧约1秒)为一段,低频和不敏感频率使用相对低的流量,高频和大动态表现时使用高流量,可以做为VBR和CBR的一种折衷选择。

CBR(Constant Bitrate),常数比特率指文件从头到尾都是一种位速率。

相对于VBR和ABR来讲,它压缩出来的文件体积很大,而且音质相对于VBR和ABR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实际价值
APE的比特率高低与音质的关系,有如下几种观点:1、APE的比特率越高,音质越好。

2、APE的比特率和音质没有关系。

3、APE的比特率由压缩比决定。

首先,APE的比特率到底由什么决定?经过几次试验,发现APE的比特率是由原CD本身的特征和压制APE 时采取的参数两者共同决定的。

原CD的特征是主要因素。

同样的CD抓的W A V文件,用猴子压缩时采取不同的参数,会导致得出的APE的比特率有细小的差别(50KBPS左右),压缩比越高,比特率越低。

而原CD的特征的差异就会导致压出的APE比特率有非常大的区别(能达到500K左右),这个特征包括母带录制时采样量值(BIT)、音乐本身的动态范围(不能简单认为交响乐就比人声清唱的动态范围大)。

20BIT和16BIT灌制的CD压出来
的APE比特率差异是很大的。

24BIT灌制的CD(比如很多XRCD)压出的APE能达到1000以上的比特率,普通16BIT压出APE比特率只能在700左右徘徊。

这就是为什么网上很多都是正版CD压的APE比特率却有那么大的差距的原因。

比特率和音质的关系。

APE 是无损音损。

那么压缩比的不同会导致比特率的不同,也就说明不能完全用比特率的高低来判断音质的高低。

还有一个有力的论据就是:将MP3转化成APE格式,比特率也能达到700以上。

但是,也不能认为APE比特率和音质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保证是正版CD压缩的前提之下,同样的压缩参数,APE的比特率越高,音乐动态范围越大,细节更为丰富,清晰!比特率是个描述单位时间的数据所占空间大小的量词。

单位时间的数据所占空间的大小×时间=数据所占空间大小音频文件(任何格式)的比特率=该音频文件所占空间大小/音乐的时间长度下面举三个例子:(WA V、APE、MP3各一)WA V:《被遗忘的时光》共计时长————166秒所占空间————29,388,284 Byte 比特率-————1411000bit/秒,换算公式:8 bit=1Byte,1024 Byte = 1KB,1024 KB = 1MB,1411000bit/秒×166秒=234226000bit234226000bit/8=29,278,250ByteAPE:《月亮代表我的心》共计时长————263秒所占空间————20,537,862 Bytes比特率-————624000bit/秒624000bit/秒×263秒=164112000bit164112000bit/8=20,514,000BytesMP3 :《花样年华》共计时长————247秒所占空间————3,955,652 Bytes比特率-————128000bit/秒128000bit/秒×247秒=31616000bit31616000bit/8=3,952,000Byt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