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室规划及设计方案研究
初中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范文

初中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范文一、设备检查与维护初中生物实验室作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
为此,我们将对实验室内的所有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设备巡检:每周将对实验室内的设备进行全面巡检,重点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使用情况。
故障处理:对于发现的故障设备,将立即启动维修程序,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设备更新:对于老化或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设备,将及时提出更新申请,确保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二、教学实验安排为了确保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我们将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合理安排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计划: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进度,提前制定实验课程计划,确保实验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实验分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验要求,合理安排实验小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操作。
实验时间安排:充分考虑实验的复杂性和学生的承受能力,合理安排实验时间,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材料的准备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将确保实验材料的充足性和有效性。
材料采购:根据实验教学需求和课程安排,提前制定材料采购计划,确保实验材料的及时供应。
材料储存:建立完善的材料储存和管理制度,确保实验材料的干燥、清洁和安全性。
材料使用:加强对学生使用实验材料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实验材料的合理使用和节约。
四、安全管理措施实验室安全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保障,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安全制度:制定并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和违规处理措施。
安全培训:定期对师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安全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五、实验教学研究为了不断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我们将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
教学方法研究:探索和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实验教学评价: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对实验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和改进。
初中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

初中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中生物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理念,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爱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为此,我们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综合能力。
二、工作目标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同步协调发展。
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加强实验教学经验交流。
三、具体措施
组织建设:成立初中生物兴趣小组,负责组织生物实验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定期举办“生物园地”墙报。
制度建设:建立实验定期检查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等,强化学生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认真执行实验教学计划,按照要求开设实验,并做好开出率记录。
积极开展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加
强学生实验的指导。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设备管理:按照仪器管理制度,填写“仪器报损登记表”、“仪器领用登记表”,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配合教育局技术装备站做好实验仪器的帐目管理和补充采购工作。
课外活动:积极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使学生对生物科学有更浓厚的兴趣。
根据教学、生产、生活等实际状况,开展力所能及的科技小实验和小制作等活动。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建设方案

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检测及生产的关键场所。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微生物实验室在医疗、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个科学合理的微生物实验室设计与建设,不仅可以保障实验的精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还能提升实验效率,减少污染风险。
那么一个高效,安全的微生物实验室要怎么设计建设?一、微生物实验室平面布局1.人员流向人员流向设计是确保微生物实验室安全和高效运行的关键。
科学合理的人员流向设计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污染,提高实验效率。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人员的活动路线,确保实验人员在进入和离开实验室时不会造成污染。
1.入口:微生物实验室入口应设置在人员流动较少的地方,避免与物流流向交叉。
入口处应设有醒目的标识和消毒设施。
2.更衣室:人员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前需更换专用的实验服和鞋帽。
更衣室应配备储物柜、换鞋凳、镜子等基本设施,确保实验人员以无菌状态进入实验室。
3.净化区:更衣后进入实验区前需经过净化区。
净化区应设有洗手池、干手机和消毒液,确保人员手部清洁,从而保证实验环境的无菌状态。
4.实验区:实验区是进行具体实验操作的区域,需根据不同实验的要求进行划分,如无菌区、培养区、检测区等。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应确保各功能区之间的分隔,以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5.出口:人员离开微生物实验室时,应通过专用出口,避免与入口交叉。
出口处应设有废弃物收集点和手部消毒设施,以防止污染物带出实验室。
2.物流流向物流流向设计应遵循单一方向原则,从物料接收、存储、使用到废弃物处理,需形成闭环,避免交叉污染。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中的物流流向需要确保物料的流动过程简洁高效,减少污染风险。
1.物料接收区:用于接收实验所需物资,应设在微生物实验室外部或边缘区域,方便物料的运输和存放。
2.物料存储区:物料接收后应存放在专用的存储区,存储区需具备防潮、防虫、防鼠等功能,确保物料的安全。
3.实验供料区:物料存储后,根据实验需求分发至各实验操作区。
初中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

初中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一、引言初中生物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并提高动手能力。
本文档旨在制定初中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实验室设备与材料管理1.实验室设备清单:制定实验室设备清单,包括实验仪器、设备、玻璃器皿等,每学期进行盘点,确保设备完整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2.实验室材料管理:建立实验室材料台账,统计各类材料的存放情况与使用记录,确保材料的充足性与有效使用。
3.实验室设备维护: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学生在实验前应接受设备相关知识的培训,严禁擅自操作设备。
三、实验项目与教学计划1.实验项目选择: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进度,选择适合初中生的生物实验项目。
考虑实验的难易程度、操作安全性与学生实验兴趣等因素,确保项目的有效性与可实施性。
2.教学计划制定:编制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等内容。
同时,制定实验时间安排,确保每个实验项目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四、实验室安全管理1.安全设施检查:定期对实验室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包括灭火器、紧急疏散通道、洗眼器等。
如有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2.实验器材与试剂安全管理:建立实验器材和试剂的使用与存放规范,确保学生正确使用器材与试剂,并加强对危险性较高的试剂的管理。
3.实验操作规范:制定实验操作规范,包括实验前的安全须知、实验中的个人防护要求和实验后的仪器清洗等步骤,学生必须遵守规范操作。
4.应急预案制定:制定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联系人、逃生路线和急救措施等。
同时,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实验室管理与评估1.实验室秩序管理:定期检查实验室的整洁程度与秩序。
制定实验室使用规则,学生必须归还器材并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2.成果评估与展示:对学生的实验成果进行评估,鼓励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展示与分享。
高中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

高中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方案旨在建立一个现代化、功能齐全的高中生物实验室。
该实验室将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室布局设计1. 实验台:配备足够的实验台,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操作空间。
实验台采用耐酸碱、易清洁的材质,台面配备电源插座和试剂架。
2. 储物柜:设置专门的仪器存放柜和试剂柜,方便学生存放实验器材和试剂。
3. 通风橱:安装足够的通风橱,确保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能够及时排出。
4. 照明设备:选用无影灯,保证实验区域的照明充足,同时避免阴影干扰实验结果。
5. 多媒体设备:安装投影仪和电脑等多媒体设备,方便实验教学和资料查询。
三、实验器材配置1. 基础器材:显微镜、天平、量筒、烧杯、培养皿等基础实验器材。
2. 专用器材:PCR仪、电泳仪、离心机等生物实验专用设备。
3. 试剂:根据高中生物实验课程需要,配备常用的化学试剂和生物试剂。
4. 实验材料:购置各种实验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供学生实验使用。
四、安全管理1. 实验室安全制度:制定严格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安全。
2. 急救设施:配备急救箱、灭火器等急救和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废弃物处理:设立专门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4. 人员培训: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后期维护与管理1. 定期检查:对实验室设备和器材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维护保养:对实验设备和器材进行定期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3. 记录管理:建立实验室使用记录和管理档案,便于对实验室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五、高中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实验室规划:实验室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实验教学的特点和需求,包括实验室的面积、布局、设施等。
初中生物实验室计划(3篇)

初中生物实验室计划(3篇)
一、实验室简介
我们学校决定建立一间专门的初中生物实验室,以便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刻地了解生物科学知识。
该实验室将提供各种设备和材料,使学生能够进行各种生物实验,并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实验室目标
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将学会操作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培养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2. 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验,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原理和知识,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学生将在实验中学会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实验室设备和材料
1. 实验室将配备基本的生物实验设备,如显微镜、离心机、恒温培养箱等。
2. 实验室将提供各种生物实验所需的材料,如细菌培养基、植物种子、动物标本等。
四、实验室计划
根据实验室的目标和设备材料的情况,我们计划开展以下几个生物实验项目:
1. 细胞观察实验
内容: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并与课本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
目的: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设备和材料:显微镜、动植物细胞标本、染色剂等。
2. 种子生长实验
内容:学生利用恒温培养箱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种子的生长情况,比较不同条件对种子生长的影响。
目的:让学生了解种子生长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设备和材料:恒温培养箱、植物种子、培养土壤、水等。
2024年生物实验室教学计划

2024年生物实验室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其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实验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科学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安全意识和实验室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验一:细胞培养与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细胞培养和观察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引导学生观察细胞结构和运动变化。
2. 实验二:基因转化与表达通过转基因菌的培养和基因表达实验,让学生了解基因转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进行基因表达的检测与观察。
3. 实验三:酶的活性测定学生将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酶的活性,了解酶的特性和功能,掌握常用的酶活性测定方法。
4. 实验四:DNA提取与分析学生将亲自进行DNA的提取和电泳分析,掌握DNA的提取和分析技术,并了解DNA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5. 实验五:植物生长实验学生将设计植物生长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方法1. 实验讲解法:在实验前进行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目的和过程。
2. 示范实验法:老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记下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操作和数据。
3. 小组实验法: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工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讨论反思法:学生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反思,共同探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
5. 安全指导法: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将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操作的指导和提醒,使学生培养安全意识和实验室管理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撰写实验报告,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验操作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操作规范和观察记录能力。
3. 团队合作评价:对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的分工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生物实验阶段的科研设计计划

生物实验阶段的科研设计计划本次工作计划介绍:本次工作计划旨在设计和实施一项生物实验阶段的科研计划,以探究某种新型生物分子的功能和应用潜力。
该计划将在XXX部门进行,实验环境为标准生物实验室。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文献综述:收集和分析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
2.实验设计: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材料、试剂、实验步骤等。
3.实验实施:在实验室环境下,按照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4.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确定实验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验证实验假设。
5.结果报告: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6.制定详细实验计划:在开始实验前,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明确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
7.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8.及时记录和分析数据: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9.加强团队协作:在实验过程中,与其他研究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本次工作计划将为新型生物分子的研究实验依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以下是详细内容:一、工作背景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生物分子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次工作计划旨在探究一种新型生物分子的功能和应用潜力,该分子被认为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但目前尚缺乏对其功能和应用的深入研究。
因此,本研究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也可能为新型生物分子的应用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工作内容本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1.文献综述:收集和分析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研究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实验设计: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材料、试剂、实验步骤等,确保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定义生物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学科活动与探究的场所。
包括演示室、实验室、生物活动室及准备室、实验员室、器具室、模型标本室、培养室、生物园地等附属用房。
实验室可根据教学功用进行分类。
在具体实施中根据教学需要及学校条件的不同,以上各室可全设或兼用。
2、分类普通中小学生物实验室装备建设的要求分为两类,即“基本要求”和“规划建议”。
“基本要求”是学校应达到的最低要求,“规划建议”是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为有较高实验室装备能力的地区和学校提出的要求。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验室,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3、功能与要求(1)能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方便学生熟悉并接触一些实验仪器设备,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充分感受现代科技发展对生物实验技术手段的影响;(2)应努力为方便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方便学生制定实验计划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学科实验活动创造条件;(3)实验产生的气体排放和污水处理应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的指标。
表1:功能与要求4、规划与设计生物实验室的“面积与间数”、建筑要求、环境要求、等按照《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 0385—2006)的要求进行规划与设计。
5、工作条件(1)电源:三相四线,电源电压220×(1±10%)V,电源频率50Hz(2)水源:2×105Pa(3)环境温度:0℃-40℃(4)相对湿度:不大于90%(5)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8h6、固定设施(1)基本要求a)书写板:书写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l000mm~llOOmm;b)讲台:两端与书写板竖直边缘下延长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C)电源:实验室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d)水源:各室应设给排水设施,宜设水槽和拖把池,排水口应有水封装置。
(2)规划建议a)气源:可根据需要设置气源,并应有一定的安全措施;b)通讯:可根据实际情况设一处或多处网络接口;c)教学电视:实验室内设置电视机时,应符合GB 8772的有关要求。
观看距离以座椅前缘至电视屏幕垂南面间水平距离为电视机屏幕尺寸的4倍~ll倍为宜。
观看的水平斜视角不宜超过450,仰角不宜超过300;d)教学屏幕:实验室内安装屏幕时,屏幕下沿距讲台面不应低于1lOOmm,屏幕的宽度宜为屏幕垂直面至最后一排座椅距离的1/6。
7、实验室布局a)生物实验室宜布置在实验楼的第一层,实验台可按教室的方式成排布置,也可以按探究方式成多边形分组布置;b)实验室内的排风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
风扇的中心距地面不宜小于300 mm。
风扇洞口靠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的一面应设防护罩。
c)可以有一间实验室抽排风到每一个实验台。
风速连续可调,最大风速下可实现每小时教室换气次数10次以上,噪音不大于55dB。
d)实验室内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洗眼器)、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更换。
e)第一排实验台的前沿与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座的学生与书写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
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l200mm:与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l000mm;f)实验室两实验台间前后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l300mm;超过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500mm:g)实验室中间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900mm:h)实验室实验台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550mm;i)配备废液处理装置,实验中废液应收集,经集中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
j)学校在进行实验室布置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充分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
8、实验设备(1)实验室的设备配备数量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基本要求规划建议备注教师部分1教师演示台(L×D×H)1800mm×700mm×1050mm,一侧设置给排水系统张11JY/T0385-20062电教设备计算机、网络、视频展示台、投影机、DVD/VCD、录像机、音频等设备套1可选3电源总控制控制学生实验台的电源,按照高中、初中的用电要求分别设置,具备交直流过载保护套11可置于演示台内4水槽及水嘴盖板暗藏式。
排水口要有水封装置套11可与演示台形成一体5座椅可旋转、升降张11学生部分(实验台L×D×H)双人单侧实验台1200mm×600mm×780mm张2626配电到桌6四人双侧实验台1200mm×1200mm×780mm张1313配电到桌五边或六边形实验台生均有效操作面积不小于1200mm×1200mm张配电到桌7学生凳宜为木方凳,350mm×250mm张5252高度宜可调节8水嘴、水池排水口要有水封装置套置于桌侧安全装置9灭火器适用于实验室只若干若干合格、有效(2)准备室(含实验员室)的设备配备数量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基本要求规划建议备注1准备台(L×D×H)1800mm×700mm×850mm 张11JY/T0385-20062仪器柜(L×D×H)1200×500×2400(mm)或其他规格个若干若干层板间隔应可调节,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仪器小车个22运送仪器用4药品柜1200 mm×500mm×1800mm个若干若干5陈列柜(L×D×H)1200×500×1900(mm)或其他规格套具体规格和数量可根据室内布局调整6水槽及水嘴鹅颈管水嘴和防堵、防臭深水槽,排水口有过滤装置套11置于准备台侧或室角7维修工具套118维修工作台亦可与准备台合用张119办公桌椅套11每人一套10计算机1管理用11恒温箱台112电冰箱台113灭火器适用于实验室只若干若干合格、有效(3)仪器室的设备配备数量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基本要求规划建议备注1仪器柜(L×D×H)1200×500×2400(mm)或其他规格个若干若干层板间隔应可调节,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灭火器适用于实验室只若干若干合格、有效(4)生物药品室的设备配备数量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 位基本要求规划建议备 注1通风药品柜1200 mm×500mm×1800mm 个若干若干具体规格和数量可根据室内布局调整2灭火器适用于药品室个若干若干合格、有效(5)标本模型室的设备配备数量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 位基本要求规划建议备 注1陈列柜(L×D×H )1200×500×1900(mm )或其他规格套具体规格和数量可根据室内布局调整2灭火器适用于药品室个若干若干合格、有效(6)培养室的设备配备数量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 单 位基本要求规划建议备 注1超净工作台(L×D×H )1200×500×1900(mm )或其他规格张11JY/T0385-2006 2培养架带光源个若干若干 3培养箱根据教学要求确定 22 4高压锅根据教学要求确定个若干若干 5接种环根据教学要求确定 6分析天平根据教学要求确定架11 7电炉根据教学要求确定个118灭火器适用于实验室只若干若干合格、有效(7)有关要求a)演示台、准备台、实验台台面外观应平整、无明显缝隙,若采用封边处理的,封边条不应有脱胶、鼓泡;b)台面材料应符合相应材质的力学性能和理化性能要求;c)演示台和实验台均应有良好的稳定性。
单面操作的实验台前沿可设高约50mm 的围板,延伸到两侧的围板长应不大于200 mm。
铺设有管线到台的实验室,实验台与地面间应采取固定措施;d)演示台水槽宽度不小于600mm,实验台水槽宽度不小于400mm;深不小于180mm,排水口应有水封装置,并设高位水嘴。
若将水槽置于台面上的,水槽的四周应做密缝处理,无脱胶、漏水现象。
9、教学仪器初中生物实验仪器按照《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 0386—2006)中表4(初中生物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的要求,根据学校的规模和教学需要进行配备。
室别类别主要功能要求备注实验室基本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探究活动的场所电到桌间数与排布根据学校要求设计准备室基本要求进行实验的准备和简单的仪器维修应邻近所属实验室,有水、电的总控制阀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每一间实验室的旁边设置一间准备室实验员室基本要求实验员办公的场所应配备资料柜、办公设施、维修工具等可与准备室合并仪器室基本要求存放实验仪器仪器柜应统一规范,满足教学仪器存放需要应临近实验室药品室基本要求存放实验药品应采取防潮、通风等措施。
可与准备室合并使用,模型标本室基本要求存放标本和模型应采取防潮、通风及必需的安全措施。
培养室规划建议进行组织培养等演示室规划要求教师单方演示装备较齐全的信息传送设备宜设计成阶梯式有条件的学校可设1间,一般学校可不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