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放电路简介
三极管简单功放电路

三极管简单功放电路
三极管简单功放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常用于实现低功率信号的放大。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将输入信号增大,从而实现对输出信号的放大。
三极管简单功放电路通常包括一个三极管、若干个电阻和电容元件。
其中,三极管起放大作用,电阻和电容则用来控制放大的增益和频率特性。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信号通过电容C1进入放大电路,被三极管的基极控制。
2. 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R1接地,形成电流流过三极管的基
极-发射极结,使三极管进入工作状态。
3. 当输入信号的幅值增大时,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也相应增大,导致发射极电流增大,从而使三极管的输出电流增大。
4. 输入信号经过三极管放大后,经过电容C2进入输出电路,
从而输出增大的信号。
该电路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
然而,由于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等因素,其输出信号可能会存在畸变。
同时,功率放大能力有限,一般用于放大低功率信号。
总之,三极管简单功放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适用于放大低功率信号。
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电路参数,以满足具体的需求。
第3章功率放大器PPT课件

缺 双电源, 点 电源利用率不高
最大输出功率
主
Pom
1 2
V
2 CC
RL
要 公
直流电源消耗功率
PE
2 VC
CIcm
式 效率 理 想 78.5%
最大管耗 PC1m 0.2Pom
OTL
结构简单,效率高,频率 响应好,易集成,单电源
输出需大电容, 电源利用率不高
Pom
1 8
V
2 CC
RL
PE
1 VC
CIcm
甲乙类工作状态失真大, 静态电流小 ,管耗小,效率较高。
单管甲类电路
做功放适合吗?
乙类推挽电路 iB
0
u BE
UomVCC2UCES
信号的正半周T1导通、T2截止;负半周T2导通、T1截止。 两只管子交替工作,称为“ 推挽 ”。设 β为常量,则负载
上可获得正弦波。输入信号越大,电源提供的功率也越大。
两只管子交替导通,两路电源交替供电,双向跟随。
OTL 电路
输入电压的正半周:
+VCC→T1→C→RL→地
+
C 充电。
输入电压的负半周:
C 的 “+”→T2→地→RL→ C
“ -” C 放电。
静态 uI 时 U B, U EV 2 CC
Uom(VCC
2)UCES 2
C 足够大,才能认为其对交流信号相当于短路。
开启 电压
① 静态时T1、T2处于临界导通状态, 有信号时至少有一只导通;
② 偏置电路对动态性能影响要小。
消除交越失真的互补输出级
静 态UB : 1B2UD1UD2 动 态ub: 1ub2ui
若I
>
2
功放电路功能和原理介绍1

功放电路功能和原理介绍1功放电路功能和原理介绍1功放电路(Amplifier Circuit)是一种用于放大电信号的电路,其主要功能是接收低电平、低功率电信号,经过放大后输出高电平、高功率电信号。
功放电路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比如音响、电视、电脑等。
功放电路的工作原理:功放电路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子器件的放大作用。
通常,功放电路由输入级、放大级和输出级三部分组成。
输入级负责接收和处理电信号,放大级负责放大电信号,输出级负责将放大后的电信号输出给外部负载。
在输入级中,信号源通过输入电容C1进入电路,经过电阻R1限流和驱动晶体管Q1,控制晶体管的放大倍数。
晶体管Q1工作在放大状态时,电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程度,可以进入放大级。
在放大级中,通过输入电容C2将电信号输入到晶体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在限制电流的同时控制晶体管放大倍数,进而放大电信号。
晶体管Q2的放大作用使得电信号的振幅增加,达到所需的功率级别。
在输出级中,通过电容C3将放大后的电信号输出到负载(通常为喇叭、电机、电灯等)。
因为负载对于电流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通常会在输出级中加入功率放大电路。
功放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子器件的非线性特性(比如晶体管的非饱和特性)来实现电信号的放大。
通过控制输入信号的振幅和频率,以及晶体管的偏置电压和放大倍数,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电信号放大。
功放电路的工作方式:根据功放电路的工作方式,可以将功放电路分为A、B、AB、C类等。
各类工作方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功率放大器如何处理电信号的偏置和截波区域。
-A类功放电路:A类功放电路是最常见的一种工作方式,它通过在电子器件中加入偏置电压,使得输入信号只有在正、负半周期时才能够被放大,达到较高的线性放大效果。
A类功放电路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放大效果,但功率转换效率较低。
-B类功放电路:B类功放电路在输入电信号为零的时候,不进行放大,可以降低功耗并提高功率转换效率。
B类功放电路通常采用两个互补的晶体管,一个负责放大正半周期信号,另一个负责放大负半周期信号。
功放电路及制作范文

功放电路及制作范文
一、简述功放
功放(amplifier),又称增压器、放大器,是把低功率信号转换为高功率信号,使负载能得到更大的功率发挥的电路。
它是电子加工的基本元器件之一,是一种电路,用于电子设备中的信号传递,在电子音响系统中能把微弱的输入信号放大到触发高压器件的指定的大小,实现电子音响装置的放大,也可以把高频小功率的信号放大到可以控制各种器件的信号功率,以实现设备的控制。
二、构成功放电路
通常情况下,功放电路的构成主要有输入电路、静态放大器、调节电路和功率放大器等,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加以变更。
(1)输入电路:输入电路是接收外部信号源的电路,如小功率的声音信号、低电压的电信号、微弱的电流或电压信号等,一般由滤波电路、隔离电路、负极保护电路及低通、高通滤波等构成。
(2)静态放大器:它是一种以电阻组成的三极管或晶体管等电子器件为基础的放大器,它通过反馈把微弱的输入信号放大,使信号可以调节大小,以满足下一步电路的要求。
(3)调节电路:调节电路通常由低通滤波和高通滤波组成,主要用于调整静态放大器输出的信号,以满足负载的输出要求。
功放电路板及元器件原理

功放电路板及元器件原理功放电路板是音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微弱的音频信号放大,以驱动扬声器或其他负载。
以下是功放电路板及元器件的原理:一、电路原理功放电路板主要由输入级、驱动级和输出级三部分组成。
输入级:输入级的作用是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缓冲,通常采用差分放大器或共基极放大器实现。
差分放大器具有抑制零点漂移、抑制干扰等优点,而共基极放大器则具有高频性能好、宽频带等优点。
驱动级:驱动级的作用是将输入级输出的信号进一步放大,以驱动输出级。
驱动级通常采用共射放大器,具有输出电流大、增益高等优点。
输出级:输出级的作用是将驱动级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驱动负载。
输出级通常采用功率放大晶体管,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或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等。
二、元器件原理功放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电阻:电阻的作用是限制电流大小,通常用于与电容器、电感器等元件一起构成滤波器、RC 延迟电路等。
电容:电容的作用是储存电荷,通常用于滤波、耦合、旁路等作用。
电感:电感的作用是产生磁场,通常用于与电容器、电阻等元件一起构成滤波器、振荡器等电路。
二极管:二极管的作用是单向导电,通常用于整流、检波等电路中。
晶体管:晶体管的作用是放大信号,通常用于放大器、振荡器等电路中。
三、工作原理功放电路板在工作时,首先将输入的音频信号通过输入级进行放大和缓冲,然后通过驱动级进一步放大,最后通过输出级进行功率放大,以驱动扬声器或其他负载。
其中,各个元器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功放电路板的放大作用。
综上所述,功放电路板及元器件的原理主要涉及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各个元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功放电路板及元器件。
双差分全对称功放电路

双差分全对称功放电路简介双差分全对称功放电路,也称为差动对称放大器,是一种电子电路,常用于音频放大器、通信系统和测量仪器中。
该电路通过巧妙的设计,可以减小共模干扰,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差动放大器的原理差动放大器由两个差分级组成,每个差分级包含两个晶体管。
差分级之间使用电流镜电路连接,以保持电路的稳定性。
差动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分别输入到两个晶体管的基极,而输出信号则从晶体管的集电极取出。
这种结构使得差动放大器具有高增益和良好的共模抑制比。
双差分全对称功放电路的结构双差分全对称功放电路是在差动放大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改进而成的。
它采用了对称的电路结构,在输入级和差分级上分别使用了两个差分级。
其中一个差分级用于放大输入信号的正相分量,另一个差分级则放大输入信号的负相分量。
这种结构使得电路具有更好的信号对称性和更高的功放能力。
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1.输入信号的正相分量和负相分量被分别输入到两个相邻的差分级中。
2.在差分级中,输入信号被放大并以不同的极性输出。
3.总共有四个输出端口,在不同的组合中,可以形成差动输出、共模输出或混合输出。
4.差动输出可以提供高增益、低失真和良好的共模抑制比。
5.共模输出可以提供共模抑制和抑制共模噪声。
双差分全对称功放电路的优势1.增加了电路的对称性,提高了输入信号的完美重复性。
2.改善了共模抑制比,减小了共模干扰,提高了信号的纯度和传输质量。
3.增强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使得电路更稳定可靠。
4.提高了功放效率,降低了功耗和热量的产生。
双差分全对称功放电路的应用双差分全对称功放电路广泛应用于音频放大器、通信系统和测量仪器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音频放大器双差分全对称功放电路可以用于音频放大器中,提供高质量的音频放大效果。
它可以将低电平的音频信号转换为高电平的音频信号,增加音频的音量和清晰度。
通信系统双差分全对称功放电路可以用于通信系统中的信号放大和传输。
它可以增强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功放原理分析图解

功放原理分析图解一、功放原理概述功放是指电子设备中的一种电路,用于将输入的低功率信号放大到更高功率的信号。
它在音频、射频和其他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二、基本功放原理基本的功放原理是通过操纵电源电压或电流来控制输出信号的幅度。
通常,功放电路由放大器和输出级组成。
1. 放大器放大器是功放电路的核心组件,负责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更大的幅度。
常见的放大器类型包括放大电压或放大电流的负载放大器、差动放大器和集成电路放大器。
2. 输出级输出级是功放电路中的最后一级,它负责将放大的信号传递到负载(如扬声器或天线)上。
常见的输出级包括晶体管输出级、管式输出级和功率集成电路输出级。
三、功放工作原理功放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放大阶段和输出阶段。
1. 放大阶段在放大阶段,输入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
放大器将输入信号的幅度放大到更大的幅度,但保持输入信号的波形形状不变。
2. 输出阶段在输出阶段,放大的信号经过输出级传递到负载上。
输出级将放大信号的功率提高,以满足负载的要求。
输出级通常使用功率放大器来实现。
四、不同类型的功放原理根据放大器的工作方式和放大介质的不同,功放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AB类、A类、D类和甲类。
1. AB类功放AB类功放是一种常见的功放类型。
它使用两个放大器管(PNP和NPN型)交替工作,以实现高效率和低失真的放大。
它适用于音频和射频应用。
2. A类功放A类功放是一种线性放大器,它在整个输入信号周期内都有信号输出。
该功放类型具有较低的功率效率,但提供高质量的音频放大。
3. D类功放D类功放是一种调制类功放,它使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来实现信号放大。
D类功放具有高功率效率和低功率损耗,适用于电池供电系统和音频应用。
4. 甲类功放甲类功放是一种效率低但音质高的功放类型。
它提供高保真度的音频放大,适用于专业音频系统和高保真音响。
五、总结功放是将低功率信号放大为高功率信号的电子设备。
它由放大器和输出级组成,通过调整电源电压或电流来控制输出信号的幅度。
功放电路图原理

功放电路图原理
功放电路是一种电子电路,用于放大音频信号。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的音频信号放大到适合于驱动扬声器的电平。
功放电路一般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输入级、驱动级和输出级。
输入级将音频信号输入到电路中,驱动级将信号放大,输出级将放大后的信号驱动扬声器。
输入级通常是一个差分放大器电路,它能够接受来自音频源的低电平信号并提高其幅度。
差分放大器可以消除输入信号中的共模噪声,并提供更好的信噪比。
驱动级是功放电路的核心部分,它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电平。
驱动级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放大器级联组成。
这些放大器可以是晶体管、场效应管或真空管等。
输出级将驱动级输出的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功率,以驱动扬声器。
输出级通常采用功率放大器,它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流和电压驱动扬声器,以产生所需的音频输出。
功放电路还包括反馈电路,它能够帮助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反馈电路将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放大器的增益,以减小失真和增加稳定性。
最后,功放电路还需要适当的电源供电。
电源应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流和电压,以满足功放电路的需求。
综上所述,功放电路通过输入级、驱动级、输出级和反馈电路的组合,将音频信号放大到适合驱动扬声器的电平。
这种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输入输出阻抗匹配、稳定性和线性度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音频放大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1D是一个变换相位放大 器电路,使用线性电位器W3 与IC1D配合,实现对相位的 切换控制。
该电路的特点是:调节时,当电位器W3的触点置于近中心位置 时,放大倍数为0,IC1D无信号输出;触点从中间分别滑向 R28端或R29端的行程中,电路的增益分别呈反相状态和同相 状态逐渐提升。至两端时,增益达到最大并且相等,但相位正 好相反。推荐与低音处理电路相配套的BTL功放原理结构如图3 所示,两个OCL功放各自独立工作,避免了噪声(尤其在大动态 时)失真的传递和相位的延迟。它较小的输入阻抗,减小了外界 干扰信号的窜入。
图四是一款比LM1036N还佳的音调电路——LM4610N,该 集成芯片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即NS公司)新推出的一款包 含了LM1036N的全部功能外,还具有立体声3D环绕声音场效果 处理功能,当K2接通时3D环绕声处理功能开启,此时可根据自 己的爱好将立体声三维(3D)音场效果调至最佳即可! LM4610N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工作电压为9-16V(典 型采用12V),音调调节范围±15dB,平衡调节范围1-20dB, 音量调节范围75dB,总谐波失真仅为0.03%,信噪比80dB,频 响宽达250KHz。LM4610N除具备了LM1036N极佳的音质外还具备 了3D环绕声音场效果处理功能(开关接通调节RP5可获喜欢的 效果),其三维空间感包围感极强(类似SRS的效果) 。
高品质音调电路的制作
功放系统中无论是低档还是高档机,除了音量控制外都有 音调控制电路,在一些低档机厂家为节省成本,其音调部分仅 采用阻容式,当音调调节时往往使得高低音相互干扰,而且缺 乏力度和清晰感,听起来非常浑浊杂乱,听久了令人烦燥不安, 这些机子弃之又觉浪费,但用之又不满意,如果有动手能力的 话,可制作一款高品质的音调板来替换原机音调部分。其中以 LM4610N、LM1036N最佳,LM4610N是在LM1036N的基础上增加了 3D音场效果处理功能的新一代发烧精品。
本电路在音频范围内用 仪器实测的幅频特性与理 论计算结果几乎完全吻合。 噪声很小,实际使用效果 良好。使用中,不要将功 放输出信号与线路输出信 号二种信号同时接入。在 确定W3旋转方向以判断相 位取向时,应以有源音箱 输出与主音箱的输出在低 音段和谐增强为正确。后 续功放的功率有50W甚至 100W以上为宜。
NE5535NLeabharlann OP275、AD827JN等精品运 放)。
图2是采用二阶RC有源二分频电路,该电路由2块NE5532N构成 (图中仅画一声道,另一声道相同),图中IC1A与IC1B分别组 成低通与高通滤波器,完成音频信号的分割,再分别送到高低音 音量控制电位器再分别进入高低音功放电路去推动高音喇叭和低 音喇叭。采用前级分频的优点却是非常明显的:①改善了低音音 质;②兼顾了高低音扬声器的发声效率;③解决了以住电路中高 低音扬声器联接时存在的阻抗不匹配问题;④音调调节的动态范 围明显变大。
本功放元件少、制作简单、音质好,非常适合装入有源音 箱内。效果理想,成本也低,适合初学者制作。
TDA1521低音炮电路图以及音箱图纸
左、右声道放大电路
左、右声道前置放大电路
左、右声道功率放大电路
功放IC选用TDA1521,当电源电压为±16V时,输出功 率为12W×2,此时失真度仅为0.5%,并具有开/关机静噪功能。 本电路装设有等响度补偿电路,用来改善小音量时高低音效果。W是带 中心抽头的双联八脚电位器,与C1、R1、C2接成等响度控制电路。
封闭式音箱和倒相式音箱低频段的幅频特性从 转折频率向低端分别呈二阶和三至四阶衰减, 因此,具有向低端呈二至四阶分频提升电路的 有源低音箱能够起到合理弥补其他声道两种音 箱由于这种衰减而造成低音损失的作用。
期望让重低音箱的低通特性能弥补其它声道音箱低频段的高 通特性以求达到整体频响曲线平坦时,电路中的Q值应该设 定在0.707左右(见图2)。
制作注意事项: 1.TDA1521的散热片绝对不能接地,否则开机必损I C!应在IC与散热器间加云母片绝缘,并加适量导热硅脂, 再将散热器接地。 2.电位器W阻值为100kΩ,其外壳需接地。 3.从滤波电容到IC的⑤、⑦脚间电源连线尽量短而粗,可 在印板铜箔上堆一层锡。
TDA1521有输出功率大、两声道增益差小、有过热过 载短路保护等特点。 双电源供电时,省去两个音频输出电容高低音音质更佳。 单电源供电时,电源滤波电容应尽量靠近集成电路的电源 端,以免电路内部自激。
为使两个功放有相同的放大倍数,需取R43、R53和 R55,R43和R53有相同的阻值。本电路适合各种集成功放 如流行的LMl875、LM3886等。 若想省却一个集成功放,可以从C51前革除IC5,切换 SPEAKER至a、c二端,仅让IC4以OCL形式作功率放大。 此时IC4应采用LM3886等。
只要元件完好,焊接正确,上述四种音调电路的制作并 不难,关键在于合理地设计印刷线路板,采用高品质的发烧 元件才能发挥各自的特性。元件选择:①耦合电容用日本优 质电容;②无极电容采用日本乐声CBB金属化无感电容;③电 阻全用低噪音精度高的五色环金属膜电阻;④线路板采用环 氧板的,(业余情况下制作最好镀一层锡,批量生产可采用 镀银工艺的,效果更佳。 组装功放的方案:音源(如CD、VCD机等)→音效处理 电路(如62415、BBE、3D等)→音调电路(如本文的四种电 路)→前置放大(可以不要,若要则要合理调整放大倍数) →功放电路(如TDA1514A、LM4766、LM1875T、LM3886TF、 TDA7294等)→喇叭保护,另外还需变压器及电源部分等,组 装时注意要一点接地法,力求噪音最小为止。
图1是由2块NE5532N组成 的高中低音音调及音量控 制电路(图中仅画一声道, 另一声道完全一样),原 理为:信号经IC1(作缓冲 放大及隔离作用,避免负 载与信号源之间的影响) 进入由电阻电容组成的三 个频率均衡网络,即高音、 中音、低音的频率,当调 节RP1–––RP3相应的低中 高频就会相应地进入由IC2 及其反馈电路组成的反相 放大器电路,调节RP1––– 所采用的NE5532N必须是正宗品,如飞利 浦的,这样才使行本电路的信噪比、动态范 RP3就是提升或衰减了高 围、瞬态响应和控制效果均达到相当高水准。 中低音,从而实现了音频 (欲获更高的水准NE5532N可换为 调节作用。
功放电路简介
工作原理,如图纸所示: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电源电路、左 右声道放大电路、超重低音电路.
一、电源电路
220V市电经过保险管(F),和开关S后进入变压器初级, 变压器的次级输出双12V交流,双12V送入由VD1组成的桥式整流 电路电路,经过桥式整流和C14,C15(3300UF/25V)的滤波后, 输出的空载电压约为正负16V左右(根号2乘于12V),即A+为正 16V,A-为负16V。正负16V为三块功放芯片TDA2030,UTC2030提 供电源。另一路经过R21、R22的降压后,由B+,B-输出约正负 12V为低音前置放大和低通滤波器IC4提供电源电压。 在本图纸当中,前置放大的供电并没有采用78/7912三端 稳压电路,磨机爱好者在更换两个3300UF电容时,也可以考虑 加入LM7812/7912为前置提供更为稳定的工作电压。
IClA和IClC分别构 成的是二个转折频 率可调的塞伦· 凯二 阶低通滤波电路, 调节W1、W2可方 便地改变低通转折 频率。最大的特点 是可以设置一个并 不随转折频率的调 节而变化的固定的 等效品质因数Q。 可通过调整R20、 R21和R25、R126 间的阻值关系来进 行设定。
本电路中的2个二阶滤 波电路的Q值均为0.714, 更接近于理想的滤波特性, 并具有1.6倍的放大倍数。 协调IC1A和IC1C电路的 转折频率,以错落或同频 等不同的叠加形式,可实 现幅频特性向频率低端呈 二阶至四阶的提升。 当IC1C的转折频率调 升到低频段外即200Hz之 上至最大600Hz间时,在 低频段内只有IC1A在发挥 滤波作用、使整个电路呈 二阶低通特性 。
二、左右声道放大电路 因左右声道作原理完全一致。这里我只以图纸的左声道为例,作个介 绍。 如图:RIN为信号输入端,经过耦合电容C23进入音量电位器,(音量 电位器由三个引脚,与C23连接的是输入端,输出端也叫滑动端、另一引脚 为接地端),调整音量后信号进入由R1/C3组成的高音提升电路,此电路可 以提升一定量的高频信号,使声音更加清晰。尔后信号经过耦合电容C1进 入左声道功放,型号为UTC2030的1脚,经过功率放大后,由2030的第四脚 输出,推动左右声道音箱发声。图中的R7为反馈电阻,R7/R9为决定2030芯 片的放大倍数。因此,调整R7的阻值,就可以调整放大倍数。R11/C7为扬 声器补偿网络。
图3是一款音量、音调、平衡、等响控制电路,其核心是采用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高品质音调电路LM1036N,并配以精品 运放NE5532N作一级放大及展宽作用(T2与NEH短接时起作 用),LM1036N是采用直流电平控制音调(高低音)、音量、 平衡的双声道集成电路,并有等响控制,其作用是因人耳在音 量较小时对高低频信号灵敏度下降,因而需要在不同音量时对 高低频信号作适当附加提升补偿,以使人耳在任何响度下均能 听到平坦、均衡的响度(图3中LM1036N的7脚与12脚相接时起 作用)。采用直流电平控制的优点是高低音调节互不影响,电 位器用普通品并用长导线向外连接也无噪音引入,控制非常平 滑。LM1036N的主要性能如下:工作电压为9-18V(通常用12 -15V),信噪比90dB,音调控制范围15dB,音量控制范围 80dB,失真仅为0.03%。LM1036N其高音解析力和低音力度极 佳,音质清晰自然流畅,是作功放音调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