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通货膨胀课件PPT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
Л, w
UN
U
菲利普斯曲线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U
有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
五、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
1、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思路
1)通货膨胀是众矢之的,要根除。 2)是否值得治理通货膨胀,爬行的通货 膨胀,可以不用理会。 3)如何治理?采取哪些可行的方法?
降低。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
2、通货膨胀的收入效应
国民收入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而变化,有3种情况: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产出增加。存在闲置资源、 通货膨胀未被预期且较温和的情况下:促进了产出增 加。物价上涨扩大了厂商的利润空间,促进投资扩大 再生产,减少失业。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失业,产出会不变,或 下降。不存在闲置资源。 3)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当人们 对于信用货币失去信心时,货币的交易和储藏等作用 丧失,等价交换难以实行,投机盛行。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
2)企业的定价
假设市场需求增加,实际产量>正常产量。企 业要选择一个较高的价位。
预期 企的 业通 价行 格的=价 1+h格 实际正 产常 量产 -量 正常产量
h =比通行价格提高了的价格%/比正常产量增 加的边际产量%。主要是一种经验值。令P-1= 预期通行的价格水平。则:
P P1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
3、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1)不利于依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群,如领取 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显 著。此外,依靠工资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工资变化 缓慢。 2)依靠变动收入的人,从中收益。其货币收入与通货 膨胀同步增长,甚至要早于通货膨胀。如扩张、工资 水平不断上涨的行业,领取短期变动工资的个人。 3)对于储蓄者不利。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 值下降。有闲置现金的人损失最大。 4)牺牲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获利。发行公债的国家, 获利丰厚。
Л, w
UN
U
菲利普斯曲线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U
有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
五、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
1、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思路
1)通货膨胀是众矢之的,要根除。 2)是否值得治理通货膨胀,爬行的通货 膨胀,可以不用理会。 3)如何治理?采取哪些可行的方法?
降低。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
2、通货膨胀的收入效应
国民收入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而变化,有3种情况: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产出增加。存在闲置资源、 通货膨胀未被预期且较温和的情况下:促进了产出增 加。物价上涨扩大了厂商的利润空间,促进投资扩大 再生产,减少失业。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失业,产出会不变,或 下降。不存在闲置资源。 3)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当人们 对于信用货币失去信心时,货币的交易和储藏等作用 丧失,等价交换难以实行,投机盛行。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
2)企业的定价
假设市场需求增加,实际产量>正常产量。企 业要选择一个较高的价位。
预期 企的 业通 价行 格的=价 1+h格 实际正 产常 量产 -量 正常产量
h =比通行价格提高了的价格%/比正常产量增 加的边际产量%。主要是一种经验值。令P-1= 预期通行的价格水平。则:
P P1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
3、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1)不利于依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群,如领取 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显 著。此外,依靠工资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工资变化 缓慢。 2)依靠变动收入的人,从中收益。其货币收入与通货 膨胀同步增长,甚至要早于通货膨胀。如扩张、工资 水平不断上涨的行业,领取短期变动工资的个人。 3)对于储蓄者不利。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 值下降。有闲置现金的人损失最大。 4)牺牲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获利。发行公债的国家, 获利丰厚。
经济学ppt--通货膨胀

Q2 Q1
通货收缩
费雪方程式为: MV=PT (1) 其中,M为流通中的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物价水平,T为 实际产出水平。对式(1)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 lnM+lnV=lnP+lnT (2) 对式(2)两边同时微分,可得 M/M+V/V=P/P+T/T (3) 对式(3)中, M/M表示货币供给增长率,以M%表示;V/V表 示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以V%表示; P/P表示物价变化率,以 P%表示; T/T 表示经济增长率,以T%表示。则有 M%+V%=P%+T% (4) P%=(M%-T%)+V% (5)
汉森—萨谬尔森模型
Yt =Ct+It+Gt Ct=bYt-1 其中b是边际消费倾向 It=v(Ct-Ct-1) 假设Gt是常数 ,则 Yt = bYt-1 + v(Ct-Ct-1) +Gt 假设b=0.5,v=1,Gt为1亿元,乘数与加速系数会有怎样的相互作用
汉森—萨谬尔森模型
汉森—萨谬尔森模型 时期(t) Gt Ct It Yt 经济变化趋势
世界末日模型
资源
人均粮食产量 污染 人口 人均工业产量 1900
2100
经济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运用
繁荣 政府支 出 减少 衰退 增加
二、赤字政策 1、大举公债 2、增加政府支出 3、提倡浪费性消费
税 收
增加
减少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主要手段
1
2 3 4 5 6 7 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PPT教学课件

如图所示。开始的情况是,总需求曲线D0D0 与总供给曲线SS相交于E点,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真实国民生产总值是2万亿美元,价格指数为100。 现在假定消费者决定花费更多,或者企业决定投资 更多,总需求曲线由D0D0转移动到D1D1时,新 的均衡将位于A点上,而在A点上的产量和价格都 高于E点上的数字水平,即产量由2万亿美元上升 到2.2万亿美元,价格水平由100上升到104。这就 说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过程,伴随真实产量上升 而出现的通货膨胀数量取决于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
(一)基本理论观点
“成本推动说”的特点是从供给方面寻找通货膨胀的 成因。该理论认为,当代社会中存在着强有力的两大 集团,即工会组织和雇主协会.工会组织有提高工资 的力量,雇主协会有操纵市场价格的力量。因此,在 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这两大组织能够人为地提高商 品的供给价格,在短期内引起物价上,形成通货膨胀。 如果政府为了避免失业增加和经济萧条,采取扩张性 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来默认由于提高供给价格所导 致的成本上升,物价就会呈螺旋形上涨,即持续性的 通货膨胀。这样由于供给本身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成 本上升,导致了物价普遍上涨的通货膨胀,就称作成 本推动的通当大的上涨过程。”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和表现形式分类
1.公开型通货膨胀
2.隐蔽型通货澎胀
(二)按程度分类
1.爬行式通货膨胀(3%以下,也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应 在5%以下)
2.温和式通货膨胀 比爬行式高,但又不是很快,具体 百分比没有统一的说法。
7、目前,中国的通货紧缩以制度性和结构性为 主要特征。对于因市场竞争而导致的价格下降, 应当基本采取不干预政策;对由于对外开放而 引起的国际嫁入型通货紧缩,应当采取既鼓励 又适当保护的对策;对由于技术进步、管理水 平提高、生产方法改进等种种原因而引起的通 货紧缩,必须采取积极鼓励的对策。
《通货膨胀》PPT课件

原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导 致货币增发
1984-1985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 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 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 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 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 热现象。
政策应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 模等
从1984年11月到1985年10月,国务院发布 了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比如,控制固 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 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
政策效果: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但是,这次通货膨胀的买单人依旧是广大 消费者。
第三次通胀(1987-1989年)
。
据有关方面统计,1988年的零售 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 上涨的最高纪录,达到18.5%; 1988年通胀率高达18.8%,这是改 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价格涨幅达到 两位数。1989年,通胀率高达 18.9%。物价上涨引发“抢购潮”。
政策应对:紧急刹车
1989年,中央召开会议整顿经济秩序,政 府对投资和货币供应采取了紧急刹车的办 法,全国几千个建设项目一起下马,半拉 子工程一词随之产生。
政策效果: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买单人还是消费者,六成民企破产倒闭 除了全体消费者之外,1989年前后全国仅 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就 破产关闭了13万家,占原总数22万家的60%。
政策应对:压缩基建投资、紧缩银根 1980年1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严格控
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 行治理,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 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
政策效果
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但是,这次通货膨 胀的买单人还是广大消费者。价格上涨 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但 是它唤醒人们重新关注已经告别了近30 年的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PPT课件

额和竞争力。
国家经济安全
货币政策调整
政府应关注通货膨胀率的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的 稳定增长。
财政政策调整
政府应通过税收、支出等财政政策手段,调节经济活动,缓解通货 膨胀压力。
产业政策调整
政府应鼓励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提高国家的经济安全水平。
06
通货膨胀案例分析
XX年美国通货膨胀
措施
欧洲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提高 利率、减少货币供应等,以控制通货 膨胀。
XX年日本通货紧缩
背景
表现
XX年,日本经济在长期通货紧缩后开始复 苏,但由于国内需求不足和出口下降,通 货紧缩现象仍然存在。
物价持续下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持续 负增长。
影响
措施
对企业而言,销售收入下降,可能影响投 资和生产。对家庭而言,实际收入增加, 但由于消费信心不足,可能抑制消费。
由于成本上升导致物价上涨的 通货膨胀类型,通常由原材料 、燃料等价格上涨引起。
输入型通货膨胀
由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导致 国内物价水平上涨的通货膨胀 类型。
结构性通货膨胀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 升级导致的物价普遍上涨的通
货膨胀类型。
02
通货膨胀的原因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原因
过度的货币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进而推高物价。
减少政府税收
通过减少政府税收,增加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收 入,提高总需求,从而降低通货膨胀。
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等领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总需求,从而降低通货膨胀。
结构性改革
劳动力市场改革
通过改革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增加就业机会, 从而提高总供给,降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案例PPT课件

1946年匈牙利,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胀
• 匈牙利,1946年 • 最高月度度通胀率:000000% • 物价翻倍间隔期:15.6小时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抗日战争期间,法币
的发行额迅速增长起来。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 时,法币的发行额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发生 时的三百四十余倍,同 一时期的物价至少上涨 了二千倍左右。
抗日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反
人民的国内战争,这就不能不更加大量地 增发纸币。从1937年6月至1948年8月21日 法币崩溃为止,法币发行量上升到四十七 万倍,同一时期上海的物价上涨了四百九 十二万七千倍。大量发行的结果,法币急 剧地贬值,1948年8月法币的购买力只有战 前币9年一百元伪法币的购买力变化如下: 1937年 可买黄牛二头; 1938年 可买黄牛一头; 1939年 可买猪一口; 1941年 可买面粉一袋; 1943年 可买鸡一只; 1945年 可买鸡蛋二个; 1946年 可买固体肥皂六分之一块; 1947年 可买煤球一个; 1948年8月19日可买大米0.002416两(按每斤十
• 德国,1923年10月4日
• 最高月度通胀率: 29500%
• 物价翻倍间隔期:3.7天
德国在一战败北之后,丧失了1/7的领土和 1/10的人口,各种商行及工业产品均减少,同时 按1921年金马克赔偿1320亿赔款。在操作中,德 国不得不靠发行纸币来度过难关,结果是陷入灾 难的深渊。当时政府以极低的利率向工商业者贷 款,同时投放巨额纸币,它们又很快贬值,从而 债务人得以有廉价的马克偿还贷款。“新富”们 在通货膨胀中发了大财,“旧富”们面临崩溃。 各个经济部门和各个家庭生活在此不公平中受到 致命打击。
《通货膨胀》课件

通胀会导致居民生活成本上升,影响居民消费和投资行为,政府需 要采取措施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从而降低偿还外债的实 际成本。
如何应对经济周期中的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利率等货币政 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 量,减缓物价上涨压力
。
财政政策
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 少税收等措施,刺激总 需求,同时增加就业和
收入。
价格管制
在特殊情况下,政府可 以对部分重要商品实行 价格管制,以稳定物价
。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共 同应对全球性通货膨胀
问题。
PART 06
通货膨胀的历史与现状
REPORTING
世界各国的通货膨胀历史
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通货膨胀
01
1923年,德国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体系崩溃
,经济陷入混乱。
津巴布韦恶性通货膨胀
02
2008年至2018年间,津巴布韦经历了恶性通货膨胀,货币严重
详细描述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通 常发生在经济处于稳定 增长时期,由于生产成 本的上升,企业为了保 持利润水平而提高产品 价格,导致物价普遍上
涨。
原因分析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 原因包括原材料价格上 涨、工资水平上升、生 产效率低下等。这些因 素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 增加,进而推动物价上
涨。
应对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 的价格政策和工资政策 来缓解成本推进型通货 膨胀的压力。同时,企 业也可以通过提高生产 效率和降低成本来缓解
《通货膨胀》PPT课 件
REPORTING
•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类型 • 通货膨胀的原因 • 通货膨胀的影响 • 通货膨胀的治理 • 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 通货膨胀的历史与现状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从而降低偿还外债的实 际成本。
如何应对经济周期中的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利率等货币政 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 量,减缓物价上涨压力
。
财政政策
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 少税收等措施,刺激总 需求,同时增加就业和
收入。
价格管制
在特殊情况下,政府可 以对部分重要商品实行 价格管制,以稳定物价
。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共 同应对全球性通货膨胀
问题。
PART 06
通货膨胀的历史与现状
REPORTING
世界各国的通货膨胀历史
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通货膨胀
01
1923年,德国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体系崩溃
,经济陷入混乱。
津巴布韦恶性通货膨胀
02
2008年至2018年间,津巴布韦经历了恶性通货膨胀,货币严重
详细描述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通 常发生在经济处于稳定 增长时期,由于生产成 本的上升,企业为了保 持利润水平而提高产品 价格,导致物价普遍上
涨。
原因分析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 原因包括原材料价格上 涨、工资水平上升、生 产效率低下等。这些因 素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 增加,进而推动物价上
涨。
应对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 的价格政策和工资政策 来缓解成本推进型通货 膨胀的压力。同时,企 业也可以通过提高生产 效率和降低成本来缓解
《通货膨胀》PPT课 件
REPORTING
•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类型 • 通货膨胀的原因 • 通货膨胀的影响 • 通货膨胀的治理 • 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 通货膨胀的历史与现状
通货膨胀专题PPT课件

通货膨胀的定义
• 3、通常的定义 • 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 • (1)强调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作为考察对象,目的在
于与股票、债券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相区别。
• (2)强调“货币价格”,即每单位商品、服务用货币 数量标出的价格。这里要说明,通货膨胀分析中关注的 是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关系,而不是商品、服务与商品、 服务之间的对比关系。
16
17
(四)结构型通货膨胀
•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即使整个经济中的总 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经济 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一般物价水平的上 涨也会发生,这就是结构型通货膨胀
• 结构型通货膨胀通常是由部门结构之间的 某些特点引起的。一些部门在需求方面或 成本方面的变动,往往通过部门之间相互 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其他部门,以致引起一 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10
• 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 是以可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不变 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
式是:
•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按现行价格计算的 国民生产总值/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 总值
• 4、通货膨胀率
• 某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It–It-1)/It-1
X100%
11
通货膨胀的成因
19
通货膨胀的治理
• 一、通货膨胀的治理 • 1、宏观紧缩——传统的政策调节手段.宏观紧缩政策的
基本内容由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构成。 • 紧缩性货币政策, 货币当局可能采取的紧缩手段有:
(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以相应地减少经 济体系中的货币存量。(2)提高再贴现率(3)提高商 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用以缩小货币扩张乘数。 •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CPI构成和各部分比重如下:
• 1、食品 34% • 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4% • 3、居住 13% • 4、交通通讯 10% • 5、医疗保健个人用品 10% • 6、衣着 9% • 7、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6% • 8、烟酒及用品 4%
2011年1月调整方案
• 居住提高4.22个百分点 • 食品降低2.21个百分点 • 烟酒降低0.51个百分点 • 衣着降低0.49个百分点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降低0.36个百分点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0.36个百分点 • 交通和通信降低0.05个百分点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降低0.25个百分点。
第十章 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的描述 • 通货膨胀的原因 •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 通货膨胀的治理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一、通货膨胀的数据
通货:指现金——纸币和铸币,即流通于社会上的货币。
通货膨胀: 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
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 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 指物价水平全面、持续的上涨。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
• 1935年法币改革为通货膨胀铺平了道路 • 1937年 大牛两头(100法币) • 1941年 猪一头 • 1945年 鱼一条 • 1946年 鸡蛋一个 • 1947年 油条1/5根 • 1948年 大米两粒
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
1千亿面额仅能购买3个鸡蛋
• 在2000年前,津巴布韦 的年通胀率一直维持在 55%左右的水平虽不算低, 但按照非洲的标准尚属正 常,到2001年升为 112.1%,2002年猛增到 198.93%,2003年 598.75%,2004年回落 到132.75%,2005年又 上升到585.84%,2006 年1281.11%,2007年达 66212.3%,2008年,这 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 2200000%。
品和原材料。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 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 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 最常用的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 化为表达形式。
•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 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 从1922年1月到1924年12月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以惊人的 比率上升。例如,每份报纸的价格从1921年1月的0.3马克 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马克、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 2月的100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000马克。在1923年秋季, 价格实际上飞起来了:一份报纸价格10月1日2000马克、 10月15日12万马克、10月29日100万马克、11月9日500万 马克直到11月17日7000万马克。
1978-2011中国的通货膨胀率
1978~2011通货膨胀率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未预期型通货膨胀:价格上升速度超乎意料。 例如:预期通货膨胀率3%,实际通货膨胀率为5%。
预期型通货膨胀:物价有规律的变动,能预期。 例如:预期通货膨胀率3%,实际通货膨胀率为3%。
世界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
•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引人注目 的超速通货膨胀。在战争结束时,同盟国要求德国支付巨 额赔款。这种支付引起德国财政赤字,德国支付最终通过 大量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
资料查找与分析:津巴布韦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
• 津元的变迁: • 1980年,独立后的津巴布韦确立了自己的货币“元”,最初设立的津
每年分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四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
• 1980(6%) • 高额的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为
127.5亿元。 • 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
率为22.6%。
• 1985(8.8%)
• 信贷规模膨胀。贷款余额增长 率为23.9%。
• 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 率为19.8%。
• 1988(18.5%)
• 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 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 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 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 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 观测量。
1.按上升速 度分类
温和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在10%以内。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 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是衡量制造商和农场主向商出售商品的价 格指数。它主要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 状况,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 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
GDP平减指数
• GDP平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 GDP(现价或名义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 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 或实际GDP)增长之商。
包括爬行(5%)、步行(5-10%)的通货膨胀。
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10%-100%,发生严重通货膨胀。
超级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100%以上,发生恶性通货膨胀。
2.按价格影 响分类
平衡型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型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比例不完全相同。
3.按人们预 期程度分类
• 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 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
• 通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消 费需求膨胀。
• 1994(24.1%)
• 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 1992年货币流通投放。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价格水平用价格指数来衡量: ①GDP折算指数 ②消费价格指数(CPI) ③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PPI:衡量资本品、中间投入等的价格变化,包括中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