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 (1)
10通货膨胀 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1

1、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美国1961-1969年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变动 基本符合菲利普斯曲线。
2、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π = -ε (u-u*)
π =通货膨胀率
ε =价格对失业率的反应程度 u=失业率
u*=自然失业率
3、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反向
在短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仍然存在着交替变 化关系。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人们有时间调整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预期 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率迟早一致。 当实际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 胀时,则u=u*,即失业处于自 然失业率水平,即在长期经济能 实现充分就业。 π= πe - ε(u-u*)
u*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л
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 1958年,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新西兰籍经济学家菲
利普斯研究了英国1861-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 资变动率的实际统计资料。
■ 菲利普斯的实证研究表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的
变动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反向关系。
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根据自己的实证研究,定义了一条关于货 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л
7
PC C B
1 6 u
1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
4、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意义
在理论上,菲利普斯曲线给出了总供给曲线的另一 种解释。
总供给的增加意味着失业率 的下降,失业率由B点下降到A 点,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货 膨胀率也由B点上升到A点。
当政府实行扩张性政策扩 大总需求时,由B点移到A点 时,物价水平也由B点移到A 点。
◆第一阶段,由于价格对总需求的反应慢于生产,所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菲利普斯曲线ppt课件

图6. 60年代的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率 (每年百分比)
10
8
6
1968
4
1967 1966
2
1965
1962
1964
1961
1963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失业率(百分比)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 在20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得出 结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无关。
so e rises.
• This affects P now, even though M hasn’t changed yet….
图5. 预期的通货膨胀如何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移动
通货膨 胀率
2. . . . 但在长期中,预期的 通货膨胀上升,而且短期 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
长期菲利 普斯曲线
– 扩大总需求以对付失业,就将进一步加剧通货 膨胀。
– 紧缩总需求以对付通货膨胀,就将进一步增加 失业。
通货膨胀率 (每年百分比)
10
8
6
4
2
图9. 70年代的供给冲击
1974
1980 1981
1979 1978
1975
1973
1977
1976
197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失业率(百分比)
产量
(b) 菲利普斯曲线
B
4
产量是
8000
A
菲利普斯曲线
7
产量是 失业率(百分比) 7500
总需求、总供给与菲利普斯曲线
•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短期中出现的通货膨胀 与失业的结合,这种结合的原因是总需求曲 线移动驱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菲利普斯曲线》课件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通货膨胀与失 业率之间的关系
财政政策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影响: 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通货膨 胀和失业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税收、支出和 债务管理等手段来影响经济
财政政策与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财 政政策可以影响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 和位置,从而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提出背景: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菲利 普斯提出
理论基础:基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主要内容: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简单模型,到加入预期因 素,再到引入其他经济变量,不断完善和发展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研 究
影响:对宏观经济学和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影 响
提供了政策制定者制定宏观 经济政策的依据
添加标题
中国:中国学者对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中国的经济结构与 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经济模型来解释通货膨胀和失业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即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
菲利普斯曲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也反映了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 关系,即经济增长越快,通货膨胀率越高。
菲利普斯曲线的经济含义对于政策 制定者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 意义
菲利普斯曲线: 描述通货膨胀与 失业率之间的关 系
货币政策:政府 通过调整货币供 应量来影响经济
菲利普斯曲线与 货币政策的关系: 货币政策可以通 过影响通货膨胀 来影响失业率
货币政策的实施: 通过调整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等 手段来影响货币 供应量
研究菲利普斯曲线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调整政策来影响菲利普斯曲线的走 势。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但是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 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 工人就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使实际工资不变,社会上无法形成新 增投资。这时通货膨胀增加,失业率并不减少,因此菲利普斯曲线 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而且, 从长期来看,经济中能够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因 此,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失业率 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政策不 能减少失业,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在上图中,横轴Y表示国民收入,纵轴P表示价格,AS代 表社会总供给,AD代表社会总需求,Y1是充分就业时的国民 收入水平。我们可以看到,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社会总需 求的增加会使需求曲线从AD0移动到AD1,由于还未实现充 分就业,所以国民收入从y0增加到Y1,而价格水平仍为P0。 当总需求继续增加,需求曲线从AD1移动到AD2,由于已经 实现充分就业,所以国民收入仍为Y1,而价格水平从P0上升 到P1,即由于总需求过度而产生了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基本 符合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进入70年代末期, 由于经济滞胀的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又不存在这种关系了。
第十讲通货膨胀与失业

货膨胀率也就越高。
短期通货膨胀调整
• 相对于潜在GDP的产出波动与通货膨胀 预期与通货膨胀
1、附加预期的通货膨胀调整曲线
2、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 3、长期通货膨胀调整曲线
当产出低于潜在水平时,失业率上升到高于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下降。 工资和价格取决于工人和企业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加到高于潜在水平,通货膨胀就上升。 企业可能调整产出和就业而不是价格和工资,这是由于改变工资和价格风险可能更大。
……第二,菲利普斯曲线看起来在移动。 最终,经济将在通货膨胀率π2水平达到充分就业均衡(YF)。
如果产出下降到低于潜在水平,通货 长期中,经济将趋向于充分就业均衡,此时的通货膨胀率会保持稳定。
适应性预期,即将前几期对该变量的预期加权平均以形成当期对该变量的预期:
。
适应性预期,即将前几期对该变量的预期加权平均以形成当期对该变量的预期:
。
膨胀就下降。 如果政府试图再次将产出扩大到Y1,只能使SRIA向上推到π2。
基本假定:价格和工资的粘性
• 要点一:价格和工资的调整由于若干原因 可能是缓慢的,企业可能面临大的调整成 本。企业可能调整产出和就业而不是价格 和工资,这是由于改变工资和价格风险可 能更大。合同可能限制工资调整的灵活性, 最低工资立法也可能阻碍货币工资的削减。 P720“提要”
回顾: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的原因
菲利普斯曲线
• 要点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短 期,较高的失业是与较低的通货膨胀相联 系的。这一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P720“提要”
货币工资增长率%
20世纪50年代,在 英国任教的菲利普斯 发现:英国失业率与 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
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英文版PPT)

Inflation, Unemployment, and the Phillips Curve
How can small menu costs explain recessions?
Externalities to price adjustment p↓ P ↓ (M/P) ↑ LM shift outward “AD externality”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Expectations and Inflation Inertia
e 1
1 ( n )
“Why is our money ever less valuable? Perhaps it is simply that we have inflation because we expect inflation, and we expect inflation because we had it.”
74
80,81
75
79
73
71
69
72 89
76
84 97
92 86
61
82,83
u
Phillips Curve
Inflation rate depends on ① Expected inflation
② The deviation of unemployment from the natural rate (cyclical unemployment)
失业与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

17
00:57
三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二)附加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图形表示
PC: e (u u*)
(%)
重要性质:
实际通货膨胀和预期通货膨胀相 等时,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反之亦然。
• 在劳动生产率不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一致
• 第二,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率为预期通货膨胀率
• =e-ε(u-u*)
• 第三,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
• 在短期,通货膨胀与失业具有交替关系
• 在长期,通货膨胀与失业不具有交替关系
• 第四,为政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 在短期,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组合
24
00:57
四 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 结论 •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 • 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因此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 • 在长期,总需求的变化不能改变总产出水平,改变的只是价格水平
25
00:57
五 政策意义总结
• 政策意义
1)
在短期,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通货膨胀
在B点,则以提高失业率
三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观察: 1)1961-1969年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问题:总体符合菲利普斯曲线的特征吗?
曲线特征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负相关 •曲线与横轴相交
通货膨胀率(%)
10
00:57
失业率
(%)
三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观察: 2)1961-1999年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问题:总体符合菲利普斯曲线的特征吗?
菲尔普斯曲线

第三节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一、原来的菲利普斯曲线1、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1958年,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57年的统计资料,推导出了一条反映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非线性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在大约5.5%的失业率上,货币工资的变化率为零;在大约2.3%的失业率上,货币工资的变化率为2.0%。
这就是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2、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非线性反方向变动的原因由于在劳动市场出清时,也存在一定的摩擦性与结构性失业,所以,随着超额劳动需求的增加和货币工资的上升,失业率虽然会下降,但失业率的下降是渐进的,即失业率的下降幅度会越来越小。
二、正统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1、正统凯恩斯主义者接受菲利普斯曲线的原因当时流行的宏观经济模型没有解释价格决定与通货膨胀。
在IS—LM模型中,价格水平被假设为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结果是,在充分就业之前,总需求的变化仅仅影响就业水平与真实收入。
货币工资与价格被假定是固定不变的。
只有达到充分就业时,总需求的变化才会影响价格水平。
2、正统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萨缪尔森与索洛认为(1960),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工资变动率减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因此,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述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只要将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垂直向下移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距离,就可以得到正统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
如下图: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正统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3、正统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政府可以采取相机抉择的政策来干预经济(或者采取紧缩性政策以高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或者相反,采取扩张性政策,以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以选择社会所能忍受的最优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组合。
正统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为政策目标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一份菜单。
三、附加适应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或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1、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缺陷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出现滞胀现象,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都开始上升,菲利普斯曲线开始右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14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三、适应性预期与通货膨胀惯性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15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超额需求(总需求 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 持续显著上涨。
(一)图形分析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16
P
LAS SAS
P2
P1
AD2
AD1
O
2017/1/12
Y*
Y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17
(二)对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解释
1.货币主义的解释 •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认为通 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只是一种货币现 象。其他因素可能会引起暂时、局部的 物价上升,只有货币的过量发行才会引 起普遍、持续的通货膨胀。
能是货币供给过多过快增长引起的,所以,政
府控制通货膨胀一般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或紧
缩性货币政策或两种政策的某种组合。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采用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 反通货膨胀,往往要付出高失业的代价。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35
π
LPC
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就会有 其中:π 1<π 2 一个必须忍受高失业和低产 量的时期。
π1
O
2017/1/12
u1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u
9
三、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预期。
π
π2 PC
LPC
π1
O
2017/1/12
PC2(πe=π2) PC1(πe=π1) u
10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ū
• LPC曲线是连接每一条短期菲利普斯曲 线上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 相等之点的一条曲线 。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27
• 生产要素(劳动力)虽不能转移,但是却 会要求收入方面的公平待遇。 • 例如:两个部门A和B • A部门产出增长5%,工资增长5% • B部门产出增长3%,工资增长也为5% • 那么,社会的平均产出增长率为4%,但是 工资增长率为5%,这样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22
P SAS
P2
P1
AD2
AD1
O
2017/1/12
Y1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Y2
Y
23
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在失业率很高并且 资源利用不足时,由于成本提高所引起 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称为成本推动 型通货膨胀。 1.图形分析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π= -ε(u- ū )
π
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价格 水平下降。
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价格 水平上升。升降幅度,取决 于 ε。
PC
O
2017/1/12
ū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u
5
2.菲利普斯曲线的特征
• 菲利普斯曲线斜率为负。
• 菲利普斯曲线非线性,失业率的连续下 降以越来越高的物价上涨率为代价。 • 曲线与横轴右半部分相交,表示物价稳 定与某个正的失业水平相伴。
第十章
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2017/1/12
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的原因 政府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1
第一节 菲利普斯曲线
一、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三、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四、供给冲击与菲利普斯曲线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30
三、适应性预期与通货膨胀惯性
• 预期通货膨胀是决定短期总供给曲线和短 期菲利普斯曲线位置的重要因素。那么, 什么决定了预期通货膨胀?
• 一个简单又合理的假设是,人们根据最近 观察到的通货膨胀来形成他们的通货膨胀 预期。这种假设被称为适应性预期,并由 此产生通货膨胀惯性。
• 萨缪尔森与索洛在《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 析》一文中用通货膨胀率替换了货币工资 增长率,从而将原始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 关系延伸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反 向关系。 • 菲利普斯曲线方程:π = - ε(u-ū),其中 π=通货膨胀率,ε=价格对失业率的反应 程度,u=失业率,ū=自然失业率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4
π= πe -ε(u-ū)
π
其中:π 1<π 2
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中,预 期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实际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依 然存在反向的变动关系。
π2
PC
π1
PC2(πe=π2)
PC1(πe=π1)
O
2017/1/12
ū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u
8
π
PC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通货膨胀总是可以通过忍受 较高的失业率加以解决,失 业率可通过承受较高通货膨 胀率得到降低。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31
• 通货膨胀惯性:在实际中,通货膨胀并非 价格水平的一次性改变,而是价格水平的 持续上升,这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 • 例如,假设人们预期今年的价格按以与去 年相同的比率上升,那么,预期通货膨胀 率等于去年的通货膨胀率:e=-1,那么 通货膨胀惯性如下图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39
(三)牺牲率会因通货膨胀变化的 快慢而有不同
渐进式货币政策:小幅度降低货币供给 增长率,牺牲率较小
激进式货币政策:大幅度降低货币供给 增长率,牺牲率较大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40
二、理性预期的政策主张
理性预期学派:否定通货膨胀与失业率
之间存在交替关系
降低通货膨胀不会发生任何的成本,央
行降低货币供给增长率,人们立即会预 期到。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41
如果政策制定者可信地承诺降低通货膨胀,理
性人就会理解这一承诺,迅速降低他们的通货 膨胀预期。然后,通货膨胀就会下降而不会引 起失业的增加和产出的下降。在一种可信任的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32
P
AS2 AS1
AD2 AD1 O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Y
33
第三节 政府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
一、反通货膨胀与牺牲率
二、理性预期的政策主张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34
一、反通货膨胀与牺牲率
(一)反通货膨胀与牺牲率
通货膨胀可能是总需求增长过快引起的,也可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12
长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 线:古典货币中性思想
P AD’ AD LAS
π
LPC
Y*
2017/1/12
Y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ū
u
13
四、供给冲击与菲利普斯曲线
P
π
AS1
滞胀
P1 P0 AD0 O Y1 Y0 Y AS0
B
PC’
A
PC
u
2017/1/12
2
一、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1.菲利普斯曲线
• 菲利普斯—新西兰籍经济学家,发现货币 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 关系。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增长率下降; 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增长率上升。
• 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货币工资增 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3
•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为一条垂线,表明通 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11
结论:
• 虽然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 存在交替关系。但长期中,工人根据实 际情况不断调整预期,从而通货膨胀不 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 • 从长期看,运用扩张性政策不能降低失 业率,只会使得通货膨胀不断上升。
P2 AD2 P1
AD1
O
2017/1/12
Y*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Y
21
3.鲍莫尔的解释
•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阶段,价格对总需求的反应慢于生产,产 量增加,价格并未上升;第二阶段,当产
量继续增加时,价格开始上升,出现通货
膨胀;第三阶段,产量下降,价格继续上
升。
2017/1/12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6
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 企业和工人关注的是实际工资,而非名 义工资。工人对通货膨胀有预期,他们 都会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水平来调整名 义工资。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不会对失 业率产生影响。
π-πe =-ε(u-ū)
即:π= πe -ε(u-ū)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7
第二,工人和企业必须相信这种公告,否则他们就
不会降低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如果这两个条件得 到满足,这种公告就将立即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 的短期取舍关系向下移动,允许在不提高失业的情 况下降低通货膨胀率。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43
2017/1/12
宏观经济学—第10章
18
2.凯恩斯主义的解释
• 凯恩斯强调的是短期分析,在短期,货 币供给只是影响价格的因素之一,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等因素的变动都会引起 价格水平的变动。 • 通货膨胀是总需求超过社会经济充分就 业时的生产能力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