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作业答案
管理心理学-作业一

1、()是微弱、持久、具有沉浸性的情绪状态。
其主要特点是渲染性和弥散性。
A、心情B、激情C、应激D、心境学生答案:D2、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
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学生答案:C3、()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A、埃森克B、卡特尔C、艾里克森D、斯皮尔曼学生答案:C4、林黛玉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学生答案:D5、()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A、个性B、价值观C、态度D、思维学生答案:B6、()提出了ERG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存在三类核心需求,即生存需求、关系需求、成长需求。
A、赫茨伯格B、阿尔德弗C、麦克利兰D、亚当斯学生答案:B7、()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
A、压力状态B、不良状态C、心理障碍D、心理问题学生答案:B8、1958年,()出版专著《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A、莱维特B、马斯洛C、闵斯特伯格D、泰勒学生答案:A9、()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被研究者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B、问卷法C、访谈法D、个案法学生答案:C10、机器设备的表面采用浅灰、浅蓝或浅绿色,可以削弱对比,以减少视觉疲劳。
这是利用了感觉的()。
A、适宜律B、适应律C、练习律D、对比律学生答案:D11、1912年,闵斯特伯格出版了著作《心理学与工作效率》,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学生答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12、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思维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学生答案:逻辑思维13、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是以本能性欲为核心构成的。
他认为个性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学生答案:本能性欲14、态度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国开电大《管理心理学》(作业练习)参考答案

《管理心理学》作业练习参考答案测试1答题版本1.“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性格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郝茨伯格3.下列不属于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期望理论4.人的需要最高级的层次是()。
自我实现需要5.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叱在冲突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人际关系的观点6.工作价值观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赛普尔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自我效能感在个体学习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升个体的学习能力8.冲突管理风格中,唯一完全体现双赢取向风格的是()。
协同9.在管理心理学研究中,常常作为人员测评的一种工具的是()。
测验法10.由于其成员拥有某些共同特点而形成和发展的群体称为()友谊型群体11.思维与决策属于()。
认知管理1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13.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的最常用的方法为()。
行为事件访谈法14.个体难以容忍模糊性,并寻求理性;他们有效率而且有逻辑,由于对效率的关注,导致他们会在最低信息量时做出决策,并且没有更多的备选方案可以评估。
这一类个体的决策风格属于()指示性15.组织承诺最早是由()提出的。
贝壳16.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小型群体17.1990年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式的我国心理学家是()章志光18.有的管理者在沟通中注意上下级关系,较少开放式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更多依赖下级的反馈,往往在管理沟通过程中无法有效运用信息•这种沟通风格属于()顺从型风格19.认知平衡理论是心理学家海德在()提出的。
1946 年20.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世界观21.管理心理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0问卷法22.最早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直线式组织结构23.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自我强化24.最基本的心里过程是()0认知25.罗克奇将价值观区分为工具价值观和终极价值观两部分,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具价值观的范畴()幸福26.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强化理论27.勒温认为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解冻、变革和()再冻结28.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在管理心理学中,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个体在工作中的动机?– A. 薪酬福利– B. 自我效能感– C. 工作环境– D. 社会支持–答案:B2.领导者的行为风格是管理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以下哪种行为风格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A. 任务导向型– B. 民主型– C. 奖励型– D. 动机型–答案:B3.在组织行为学中,团队是指由一群人联合起来共同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协作的一种形式。
以下哪个因素对团队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团队绩效会产生积极影响?– A. 角色冲突– B. 目标一致性– C. 社会认同感– D. 任务冲突–答案:B4.以下哪种决策方法在管理心理学中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决策?– A. 权威决策– B. 集体决策– C. 自由决策– D. 咨询决策–答案:B5.在工作压力管理中,以下哪个策略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应对压力?– A. 逃避压力源– B. 寻求社会支持– C. 放松身心– D. 提高工作强度–答案:B第二部分:简答题1.请简述激励理论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并谈谈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一种解释个体动机的理论,它将人类的需求按照层次进行了分类。
这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该理论认为,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后,个体才会渴望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组织管理中,理解和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激励员工。
他们可以根据员工当前的需求层次,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比如提供高于市场水平的薪资以满足生理需求,提供发展机会和晋升途径以满足尊重需求,提供有挑战的工作任务以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等。
2.请简述领导行为风格理论中的任务导向型和民主型领导风格,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答:任务导向型领导风格侧重于任务的完成,强调目标设定、任务分配和绩效评估,以及对员工的监督和指导。
这种领导风格适用于任务明确、需要高度组织性和规范性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管理心理学作业试题及答案

1.第1题某消费者认为,某场商品A是名牌,就连该厂非名牌的商品B,他也信得过,那么他属于哪种消费类型A。
习惯型B.选购型C.信誉型D.随机型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第3题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A。
物理因素、社会因素B.保健因素、激励因素C.环境因素、主体因素D。
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
03.第4题布莱克和莫顿(R。
R。
Blake和J.S.Mouton)的研究认为,管理绩效最好的领导风格是A。
9。
1类型B.1.9类型C。
9.9类型D。
1.1.类型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第5题以需要为研究基础,着重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这种理论是()A.过程型理论B。
行为改造理论C.综合激励模式理论D.内容型激励理论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
05.第6题以感情来维系成员之间关系的群体是A。
参照群体B。
实属群众C.非正式群体D。
正式群体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6.第7题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A。
暗示B.服从C.模仿D.从众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
07.第8题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任务分工的团体叫A.非正式群体B.正式团体C。
指挥团体D。
利益团体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8.第9题一般来说,一个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往往A。
适中B.越大C.越小D.两者没有关系您的答案:C此题得分:2。
09.第11题有形的欲望和无形的欲望,是按照欲望的()来分类的A。
时效B.属性C.弹性D.个体需要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0.第24题在科学管理理论中,提出五大管理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A.法约尔B.韦伯C。
泰勒D。
勒温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
011.第25题使人们在感知、记忆、想像、思维等方面表现出个体差异的性格特征是A。
超星管理心理学考试答案

超星管理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组织心理D. 领导心理答案:C2.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3. 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是指()A. 工作条件B. 工作内容C. 人际关系D. 工作报酬答案:B4.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A. 组织结构B. 组织价值观C. 组织目标D. 组织行为答案:B5. 决策过程中,最常用的决策方法是()A. 直觉决策B. 群体决策C. 理性决策D. 经验决策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A. 工作性质B. 薪酬水平C. 工作环境D. 个人兴趣答案:ABCD2. 组织变革的阻力可能来自()A. 员工的抵触情绪B. 管理层的保守态度C.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D. 组织文化的惯性答案:ABCD3. 有效的团队沟通应该具备哪些特点?()A. 开放性B. 明确性C. 及时性D. 互动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1. 简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环境中存在两类因素:卫生因素和激励因素。
卫生因素如工资、工作条件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员工不满,但改善这些因素并不能显著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而激励因素如工作成就、认可、责任等,能够显著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
2. 描述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答:组织文化通过塑造员工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对员工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它能够为员工提供行为指南,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投入和忠诚度。
同时,组织文化还能够影响员工的决策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从而对组织的整体绩效产生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领导风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答:领导风格对团队绩效有着显著的影响。
不同的领导风格,如民主式、权威式、放任式等,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团队成员的行为和态度。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组织结构设计B. 员工行为分析C. 组织文化建设D. 领导力发展2. 以下哪项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创新需求3.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哪项属于激励因素?A. 工作环境B. 工作条件C. 工作成就D. 工资水平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属于行为科学理论?A.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B. 麦格雷戈的X-Y理论C.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D.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5. 以下哪个选项是有效的团队沟通方式?A. 单向沟通B. 双向沟通C. 多级沟通D. 非语言沟通6. 什么是组织变革的驱动力?A. 组织文化B. 组织结构C. 外部环境D. 内部政策7. 以下哪个不是有效领导的特征?A. 决策能力B. 沟通技巧C. 权威主义D. 激励能力8. 以下哪个是团队发展的阶段?A. 形成B. 规范C. 执行D. 所有选项都是9. 什么是组织文化的功能?A. 指导员工行为B. 提高员工满意度C. 增强组织凝聚力D. 所有选项都是10. 以下哪个是组织发展的方法?A. 团队建设B. 领导力培训C. 组织结构调整D. 所有选项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 简述有效团队的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组织变革对员工心理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2. 论述领导力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案例:某公司近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组织结构调整,导致部分员工感到不安和焦虑。
请分析这种变革对员工心理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C4. A5. B6. C7. C8. D9. D10. D二、简答题1.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包括:通过科学方法确定工作的最佳方式;制定工作标准和时间;通过激励和培训提高员工效率;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职责分离。
《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附满分答案

《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附满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做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被称为()
A.性格
B.气质
C.态度
D.动机
答案:C
2.以下哪项不属于管理人员引起沟通的策略()
A.运用沟通
B.讨论有争议的问题
C.引进外人
D.重新建构组织
答案:B
3.以下哪项不属于费尔德曼和阿德诺归纳的减少冲突的策略()
A.迁就
B.回避
C.缓和
D.对质
答案:A
4.按照通路—目标理论,邀请员工提供有关决策的输入,并且在最终决策中努力使用他们的建议,属于()领导。
A.指挥型
B.支持型
C.成就导向型
D.参与型
答案:D
5.如果一位领导善于维持和强化组织中的多种关系,那么他属于()
A.P型
B.M型
C.PM型
D.pm型
答案:C
更多加微 boge30619
6.首先提出"管理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马基亚维里。
管理心理学1-4次作业

[作业讨论] 管理心理学第一作业答案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规律),具体包括(个体心理与行为),(整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和(领导心理);2、管理心理学产生的起点是由"工业社会心理学之父”梅奥教授主持的(霍桑实验);3、管理心理学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个案研究法)以及(投射法);4、需要按照诱因可以划分为(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按照发生学来源可以划分为(本能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5、动机的特性包括(支配性),(维持性),(自我调节性)和(内隐性)6、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首先提出来的,他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7、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8、态度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
9、决定和影响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满足度),(知识的获得与积累),(个人在团体中的关系)以及(个人的人格特征)。
第二次作业答案哦!!1、什么是管理心理学?答:管理心理学史研究管理活动中心的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简述需要这种心理状态的特征。
答:需要具有以下特征:1需要的对象性;2需要与个体生存发展的相关性;3需要的共同性与个别的差异性;4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3、动机有哪些主要功能?影响动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动机主要有三种功能:始发功能、导向功能、强化功能。
影响人的动机的因素很多,归结起来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1、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2个体的本能要求;3、个体的需要。
外在因素:1、目标价值的大小;2**惩的刺激度。
4、请简述需要、动机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他们的关系是:需要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
需要是行动的内部动力源泉。
需要以其强度、性质与满足方式对个体行为产生相应影响,从而具体显示其动力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作业答案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下列哪种选项不是韦伯的科层体制特征( D )
A.不讲人情
B.职位阶层
C.专职分工
D.传统的权力
2.某个职工工作效率低的原因分析中,根据得到的信息是(一致性低,一惯性高,区别性低)你认为应归因于( B )
A.他人(领导)
B.自己
C.环境D自己与环境
3、管理心理学的两重性主要指( D )
A.促进与阻碍性
B.积极与消极性
C.共性与个性
D.自然与社会性
4、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首先提出并倡导Y理论与反对X理论的是( B )
A.雪恩
B.麦格雷戈
C.梅奥
D.马洛
5、根据行为科学的观点团体行为管理的核心课题是(B )
A.激励
B.人际关系
C.团体结构
D.领导影响力
6、某职工工作效率低的原因分析中,其信息特点是(一致性高,一惯性低,区别性高),你认为应归因于( A )
A.他人(领导)
B.自己
C.环境
D.自己与环境
7、在《组织心理学》中,全面提出四种人性观与管理理论的学者是( A ).
A.雪恩
B.麦格雷戈
C.梅
奥 D.莱维特
8、下列哪种选项不是20世纪30年代前的工业心理学的范围?( C )
A.工商心理学
B.工程心理学
C.组织管理学
D.人事下心理学
9、费德勒的权变理论中,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中度控制情境?( C )
A.“好、明、强”
B.“好、不明、强”
C.“差、明、强”
D.“差、不明、弱”
10、赫尔的行为模式中SHR代表(C )
A.反应势能
B.生物迫力
C.习惯强度
D.前提变量
11、在非确定条件下乐观的决策人作出决策时,将根据哪种准则?( A )
A.极大化最高准则
B.极大化最低准则
C.极小化最高准则
D.机会均等准则
12、效用曲线中哪一种是保守者的曲线?( A )
A.曲线 A
B.曲线 B
C.曲线
C D.曲线A+C
13、意见正式沟通网络中,解决复杂问题以哪种沟通网络的效果最好?( D )
A.轮式
B.链式
C.Y 式
D.全渠道式
14、决策类型与组织层次的关系中,对常见的、例行的、重复与定型的问题进行决策,较多表现在哪层次管理人员的身上?( A )
A.基层
B.中层
C.上层
D.最高层
15、官僚模型是谁提出的组织理论?( B )
A.斯科特
B.韦伯
C.霍曼斯
D.利科特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的区别?
美国学者罗宾斯将团体分为工作团体与工作团队.前者只是信息资源共享、协调性差、个人责任、随机的机能,团体绩效小于或等于个体绩效的总和;团体绩效远远大于个体绩效的总和;两者的区别:目标不同、协调配合不同、责任不同、技能不同。
前者如同田径队;后者如同足球队。
2、简述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与内容。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着重是企业内部的社会心理系统.即人际关系系统,主要指企业内环境因素中的个体、团体、组织与领导系统。
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总论(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发展简史、人性观与管理理论);个体行为(社会认知、个性差异、激励、态度与心理保健等);团体行为(团体概述、凝聚力士气与效率、信息管理、人际关系、团体决策、竞争合作与冲突);组织行为(组织概述、组织理论、组织改革、组织发展);领导行为(领导概述、素质结构影响力、领导理论研究、领导选拔与测评等)。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学派理论的特点?
古典管理理论即指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全面管理、韦伯的官僚模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管理、采取传统的管理职能、外部激励和专制集权的领导体制;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指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其特点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协调人际关系的管理职能、满足员工需要的集体奖励制度、参与沟通民主的领导体制.
2、西方领导体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西方领导体制发展经历的阶段有四个。
(1)家长制行政领导:企业一切由老板说了算,一直延续到1840年左右,管理内容简单,主要局限于生产管理、工资管理和成本管理。
;
(2)经理制的产生—“应专家”领导,又称为“硬专家”转行领导体制,通常选拔精通本企业生产过程的技术专家担任企业管理人员,老板只拿红利。
实质在于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3)职业“软专家”领导: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时期,管理工作日益复杂,所以由具有专门管理知识和特长的职业“软专家”来担任企业领导。
(4)专家集团领导:二战后尤其是近20年来,企业环境复杂多变,在大企业的最高领导层首先出现了集体领导的趋势,许多大公司组成各种不同职责的专门委员会,代替过去个人负责决策与执行的传统方式,与此相应地,大批“智囊团”、“思想库”应运而生,为企业高
层领导提供各种决策方案与依据。
这种“谋”与“断”相对分离的集体领导方式,标志着现代领导体制已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