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叶复烤加工服务规范
打叶复烤分类加工技术指南

打叶复烤分类加工技术指南标准编制说明项目组2018年2月目录一、工作简况 (3)1.任务来源 (3)2.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分工 (3)3.主要工作过程 (3)3.1前期调研、资料分析 (3)3.2项目启动 (4)3.3项目调研 (4)3.4项目中期讨论 (5)3.5标准征求意见 (5)3.6形成标准送审稿 (6)3.7主要起草人及其所作工作 (6)二、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标准研究和制修订情况 (8)三、标准编制原则及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 (8)1.标准适用范围 (8)2.标准编制原则 (8)3.标准主要内容调研研究工作成果 (9)3.1行业调研内容 (9)3.2行业分类加工现状及相关试验结论 (10)3.3行业分切加工模式调研情况 (16)3.4行业分类投料方式及研究情况 (17)3.5部分卷烟工业企业对复烤加工需求调研情况 (22)3.6分类加工评价方法 (24)4、标准主要内容确定依据: (25)四、标准预期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27)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27)六、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27)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27)八、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及主要依据 (27)九、标准宣贯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28)十、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28)十一、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28)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打叶复烤分类加工技术指南》是国家烟草专卖局2015年度下达的行业标准制订项目(国烟科[2015] 133号),项目类别:YC/Z制订,项目编号:05。
该项目为标准制订项目,归口打叶复烤分技术委员会。
2.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分工本项目由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承担,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浏阳天福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为承担(协作)单位。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项目总体方案制定、试验验证、试验报告汇总等工作;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负责资料文献的调研、参与方案制定、起草标准文本等工作;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浏阳天福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等负责参与方案制定、开展测试和验证、项目方案制定、工业验证、标准材料完善等工作。
烟叶复烤生产工艺规程

烟叶复烤生产工艺规程YC/T 18-1994烟叶复烤生产工艺规程1994-08-23 发布1994-09-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YC/T 烟叶复烤生产工艺规程18-1994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08-23批准1994-09-01 实施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烟叶挂杆、打叶复烤各工序主要工艺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初烤烟和白肋烟。
2引用标准:GB2635烤烟GB8966白肋烟3挂杆复烤工艺规程3.1初烤烟接收3.1.1初烤烟进厂后应按GB2635烤烟进行检验。
3.1.2初烤烟包按同一产地、同一等级堆放,应码垛整齐,垛间留有通道(符合运输和安全防火要求)。
上等烟不超过5个烟包;中等烟不超过6个烟包;下等烟不超过7个烟包。
3.1.3初烤烟存放场地:室内存放应保持空间干燥、通风、无有害物品和异味。
烟包垛放在铺有苫垫材料的防潮地上,烟包垛距墙400mm以上。
露天堆放应采取通风、防潮、防雨、防霜的措施,烟包垛应距地300mm以上。
3.1.4初烤烟储存期间应定期检查烟叶水分和烟包温度,存放时间超过20天以上的防止发生烟叶霉变及虫蛀,采用密封、降氧措施。
3.2初烤烟回潮投料前的烟包必须全部过磅登记,初烤烟水分低于16%的应进行回潮。
3.2.1初烤烟应根据季节、等级、水分情况决定全面回潮或表面回潮。
3.2.1.1全面回潮时,必须将气针插入烟包中心位置,并保持气针畅通。
待真空度抽到650mm汞柱时,开启蒸气阀门。
进气时间可根据烟叶水份来控制,一般为4分钟。
当筒内真空度降到400mm汞柱时,停止进气,再进行第二次抽空。
到700mm汞柱时,停止真空泵抽空,开启单通水力阀放入空气,使筒内外汽压相等。
烟包出罐后包内温度为65-70℃。
3.2.1.2表面回潮时,出罐烟叶表面温度不超过60℃,且烟叶色泽不变,叶片能全部摇散。
3.2.2 每班必须在回潮前、回潮后各取样两次进行水份检测。
3.3 初烤烟整理3.3.1 将烟包内霉变、水渍、水份超限的烟叶和杂物挑出,不得混入正品烟中。
打叶复烤相关标准标准

打叶复烤相关标准标准
打叶复烤相关标准。
打叶复烤是一种传统的烹饪方式,它可以给食材带来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在烹
饪打叶复烤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食材的安全和美味。
本文将介绍打叶复烤相关的标准,帮助您在烹饪过程中做到规范、科学、美味。
首先,选择食材。
在打叶复烤中,食材的选择至关重要。
应选择新鲜、优质的
食材,如肉类、蔬菜、海鲜等。
食材应当清洗干净,去除多余的油脂和杂质,确保食材的卫生安全。
其次,调配腌料。
腌料是打叶复烤中的关键步骤,它可以增加食材的口感和味道。
在调配腌料时,应选择适量的盐、糖、酱油、料酒等调味料,根据食材的特点进行搭配,使食材能够吸收更多的味道。
然后,掌握火候。
打叶复烤需要掌握适当的火候,以确保食材烹饪均匀,口感
鲜美。
在烹饪过程中,应根据食材的特点和大小,控制火候的强弱,避免食材烤焦或者未熟。
接着,注意翻烤。
在打叶复烤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翻动食材,使其受热均匀,
烹饪更加完美。
翻烤时应注意技巧,避免食材散落或者烤糊。
最后,食材出炉。
当食材烹饪完成后,应及时取出,避免继续受热而影响口感。
食材出炉后,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的调料,增加食材的美味。
总之,打叶复烤是一种美味健康的烹饪方式,通过遵循相关标准,可以让食材
更加美味可口。
希望本文介绍的打叶复烤相关标准能够帮助您在烹饪过程中做到规范、科学、美味,为您的家人和朋友带来美味的享受。
打叶复烤工艺流程

打叶复烤工艺流程三门峡质管科范1、原料准备工段:对来料原烟烟包进行预处理,对烟叶进行清理和挑选,保证符合等级纯度要求,使烟叶原料具备投产条件。
2、叶梗分离工段:从准备段送来的原烟,根据烟叶特性,进行叶梗分离,叶片与烟梗均应达到质量指标,并尽量量减少造碎。
3、叶片复烤段:将叶片均匀干燥到规定含水率指标。
4、片烟包装段:将复烤后的片烟按一定的重量和规格包装成为成品。
5、烟梗处理段:将烟梗均匀干燥到规定含水率,分选后分别进行包装。
6、碎片处理段:将有关工序产生的散碎烟叶集中进行分选处理,并将碎片干燥至规定含水率和进行包装。
打叶复烤工艺1、生产备料(1)生产前备料一定要按生产调度单规定的等级、数量进行备料。
(2)烟叶原料进入车间应全部计量,并做好详细记录。
(3)每批次投入的烟叶原料、质量、数量应符合生产规定要求,配方叶组打叶应严格按照配方要求准备原料。
(4)烟叶原料按批次有序堆放,批次之间的间隔不小于1m,不得错堆、混堆、超高堆放。
(5)烟叶投入生产要按顺序或配比均衡供料。
(6)原烟投入车间后一定要进行检测,包括含水率、自然含砂率、包内有无霉变、异味、污染、水浸、雨淋及未经处理的虫蛀烟叶,并做好记录。
(7)备料场地清洁、无杂物,远离污染源。
(8)堆放在备料场的烟垛要有标识牌,注明产地、数量、等级、类别。
(9)需要整选的烟叶,一定要按客户要求进行整选。
(10)要求原烟要进行真空回潮时,一定要尊重客户要求,烟包堆码整齐,掌握好温度和水份,回潮后的烟叶应松散柔软,保持原有色泽,叶片无潮红、水渍现象。
出柜后的烟包存放时间不得超过30min,如遇设备故障应采取措施散包。
2、铺叶、切断解把(1)将来料按规定要求,连续、均匀、整齐一致地铺在摆把台输送带上。
(2)解把率≥80%(3)烟叶等级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4)摆把在铺叶台上的烟把与流向垂直,叶基朝外,无重叠把,流量均匀。
(5)剔除杂物、劣质把烟、霉腐烟。
(6)配方叶组打叶时,定时检查原料投入配方的比例情况,及时调整每台面的摆把数量。
规范烟叶流通秩序的规定

规范烟叶流通秩序的规定⽬录第⼀章总则第⼆章烟叶收购第三章烟叶购销第四章烟叶运输第五章卷烟⼯业企业烟叶采购验收第六章烟叶的委托加⼯第七章烟叶贷款结算第⼋章烟叶及再造烟叶进出⼝第九章惩罚第⼗章附则第⼀章总则第⼀条为规范烟叶流通秩序,根据《中华⼈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关联法规:全国⼈⼤法律(1)条第⼆条通过规范烟叶流通秩序,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烟叶经营⾏为,严厉打击各种⾮法经营烟叶的活动。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烟叶是指烤烟和名晾晒烟。
复考烟叶、⽚烟、烟梗、烟丝、烟末和再造烟叶适⽤于本规定。
第四条本规定适⽤于烟叶的国内购销和进出⼝业务。
第⼆章烟叶收购第五条烟叶收购计划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逐级落实,不得变更。
第六条烟叶收购价格实⾏中央管理的政府定价。
国务院计划部门会同国家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国家局)制定全国各地区中准级收购价格,国家局制定各等级、品种的具体收购价格。
各省(区、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价格执⾏,不得擅⾃调整价格。
第七条烟叶由县级烟草公司或者其委托单位统⼀收购,其他单位和个⼈不得收购烟叶。
县级烟草公司或其他委托单位设⽴收购站必须经省级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省级局)审核批准。
烟叶收购站不得跨辖区收购烟叶。
第⼋条烟叶收购站根据县级烟草公司或其他委托单位与烟农签订的收购合同按国家烟叶标准和收购价格组织收购。
对⽆合同、超合同部分烟叶不予以收购。
其他单位和个⼈不得⼲预收购⼯作。
第三章烟叶购销第九条省际间烟叶购销由烟叶产区的烟草分公司以上单位进⾏统⼀经营;⾮烟叶产区的烟草公司不得经营烟叶。
第⼗条烟叶交易实⾏会员制。
全国烟叶交易会员单位及代表由国家局审定。
会员单位必须持有国家局颁发的烟草专卖许可证。
省内烟叶交易会员单位及代表由省级局审定。
⾮会员单位及代表不准参加烟叶交易会。
烟丝⼚及地⽅烟⼚所需省外烟叶,由所在省级烟草公司烟叶部门代理。
第⼗⼀条烟叶调拨计划根据购销双⽅上年度签订的烟叶购销协议,由国家局上报国务院计划主管部门批准后下达。
打叶复烤厂设计规范正文

1 总则1.0.1为使打叶复烤厂的工程设计贯彻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适应行业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使打叶复烤厂能根据行业发展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打叶复烤厂设计规范》。
1.0.2打叶复烤厂是卷烟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打叶复烤厂的设计应为工厂安全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改善劳动条件、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1.0.3打叶复烤厂的技术改造应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应根据生产和发展需要,做到整体协调、远近结合、近期为主,并有适当的发展余地,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原则。
1.0.4应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技术装备政策确定工艺和公用设备。
1.0.5应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划确定生产规模。
生产规模应以整线能力为计算依据。
1.0.6本规范适用于烟草行业打叶复烤厂的技术改造工程设计。
1.0.7执行本规范的同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应与《烟叶打叶复烤工艺规范》(YC/T146-2001)、《打叶烟叶质量检验》(YC/T147-2001)和《卷烟厂设计规范》(YC/T***-2005)的有关内容相协调,宜与行业有关设备制造标准相衔接。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609-85 卷烟包装与储运GB50176-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87-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YC/T38-1996 卷烟厂照明设计标准GBJ140-9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65-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YC0006-92 烟叶储存保管方法YC/T137-1998 复烤片烟包装YC/T146—2001 烟叶打叶复烤工艺规范YC0009—2004 卷烟厂设计规范3 厂址选择3.0.1厂址选择应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二章和第三章的规定,并符合所在地区、城市、乡镇总体规划布局。
打叶复烤均质化加工实施方案

打叶复烤均质化加工实施方案北京紫东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11月目录第1章概述 (3)1.1方案背景 (3)1.2方案目标 (3)第2章解决方案 (3)2.1批次间质量波动消除及成品片烟质量的检测 (3)2.2执行过程监控 (3)2.3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3)第3章实施方案 (4)3.1原烟接收 (4)3.2原烟仓储 (4)3.3原烟出库 (5)3.4搭配投料 (6)3.5人工选叶后搭配投料 (7)第1章概述1.1方案背景目前打叶复烤企业在配方打叶(模块打叶)的设施配置,仍处于粗放加工管理阶段。
烟叶在入库检查时,只能检测一些外观质量或较容易测量的指标,如水分。
外观质量多以目测为主,简单化学指标则采用抽样离线检测,检测速度慢,代表性差,无实时反馈。
加工管理方式主要人工经验控制、主观性较强,无法实现过程质量自动化控制。
造成了烤后成品片烟烟碱CV值高,无法实现打叶复烤均质化加工。
1.2方案目标(从均质化加工、过程质量信息化、RFID角度说)通过本方案真正实现打叶复烤企业的原烟自动化收储,均质化加工。
第2章解决方案2.1批次间质量波动消除及成品片烟质量的检测1、原烟收储环节:烟包逐包检测化学成分,烟包装框后根据整框烟碱平均值分类入库,搭配出库(投料)解决大批次之间的质量波动。
2、选叶备料环节:人工选叶后,烟叶装框逐框检测化学成分,根据烟框烟碱值分类入库,搭配投料可解决小批次之间质量波动3、烤后环节:烤后成品片烟化学成分在线监测,设故障柜,烟碱异常的片烟进入故障柜,微小流量回掺预防质量事故,并且对成品片烟质量进行评价。
2.2执行过程RFID跟踪(可选方案;硬件和相关配套设施需向专业厂商另行采购)利用烟框电子便签实现对原烟接收,分类入库和搭配出库、人工选叶后烟叶入库和搭配投料、实际投料情况等生产过程实现物流追踪确保均质化解决方案的贯彻实施。
2.3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打叶复烤均质化加工软件实现各生产环节质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入库出库环节物流配送指令下达、执行情况汇总。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批准发布《烟叶打叶复烤工艺规范》和《打叶烟叶质量检验》行业标准的通知-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批准发布《烟叶打叶复烤工艺规范》和《打叶烟叶质
量检验》行业标准的通知
正文:
----------------------------------------------------------------------------------------------------------------------------------------------------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批准发布《烟叶打叶复烤工艺规范》
和《打叶烟叶质量检验》行业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深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烟叶打叶复烤工艺规范》和《打叶烟叶质量检验》行业标准,业经国家局批准,现予以发市,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原行业标准《烟叶复烤质量及检验方法》(YC/T17-94)和《烟叶复烤生厂工艺规程》(YC /T18-94)中有关打叶复烤的内容同时废止。
附件:行业标准名称及编号行业标准名称及编号推荐性行业标准:
1. YC/T146-2001 烟叶打叶复烤工艺规范
2. YC/T147-2001 打叶烟叶质量检验
2001年4月23日
——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叶复烤加工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打叶复烤企业的基本要求、加工服务要求及加工服务质量检查、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打叶复烤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35 烤烟
GB/T 5991.3 香料烟检验方法
GB/T 8966 白肋烟
GB/T 18771.2—2002 烟草术语第2部分:烟草加工、烟草制品
GB/T 23220 烟叶储存保管方法
YC/T 146 烟叶打叶复烤工艺规范
YC/T 147 打叶烟叶质量检验
YC/T 300 片烟贮存养护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771.2—200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18771.2—2002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打叶复烤 threshing and redrying
用专用设备将烟叶的叶片从烟梗上分离下来,将片烟和烟梗分别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率均匀地降低至12%左右,以适合于贮存及片烟醇化的工艺过程。
[GB/T 18771.2—2002 定义4.7]
3.2
打叶复烤加工服务 service for threshing and redrying processing
为满足客户加工需求所实施的打叶复烤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
3.3
加工指令 processing Instructions
用于指导打叶复烤加工现场生产安排等信息的文件。
基本要素包括烟叶品种、等级、数量、加工时间和质量、包装、工艺控制要求等。
3.4
烟叶分选 tobacco sorting
利用人工或机械,将烟叶按客户要求进行分级挑选,剔除青、霉、混杂等不合格烟叶和杂物,提高其纯度及合格率的工艺过程。
4 基本要求
4.1 应遵循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4.2 应具有满足岗位要求的人员,且特殊专业岗位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
4.3 应具备满足需要的厂房、烟叶仓库、设施和设备等。
4.4 应建立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制定加工服务质量方针、目标,加以实施并持续改进。
加工服务质量目标宜包括:产成品主要质量指标合格率、库存准确率、产成品交付准确率、客户反馈处理满意率、客户满意率等。
4.5 宜推行客户经理负责制,客户经理负责了解、识别、确定、传达客户需求,整合资源,为客户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确保客户需求得到满足。
4.6 宜采用信息技术以满足客户对信息安全性、准确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的需求。
5 加工服务要求
5.1 客户需求识别
5.1.1 主动联系客户,建立客户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基本情况、在本企业加工情况、个性化需求等内容。
5.1.2 应识别客户的加工需求(包括潜在需求),进行打叶复烤加工前期策划。
5.2 合同签订
5.2.1 应与客户充分沟通,确定加工相关事宜,经评审后签订烟叶委托加工协议。
5.2.2 烟叶委托加工协议采用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示范文本。
5.3 原料验收入库
5.3.1 根据客户原料调拨计划,按GB/T 23220的要求做好原料入库前准备。
5.3.2 以运输车(船)号为检验单位,及时进行原料检验,检验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a)检验随货同行单证(准运证、电子交易专用合同和调拨单据)是否齐全一致;
a)检验证货是否相符:
1)产地、等级按包装标识接收,如客户要求检验等级质量,烤烟按GB 2635、香
料烟按GB/T 5991.3、白肋烟按GB/T 8966执行;
2)数量现场清点;
3)重量按GB/T 23220的要求检验。
b)按GB/T 23220的要求进行水分、异味、虫霉检验;
c)按YC/T 146的要求进行杂物、含梗率检验。
5.3.3 经检验合格的原料接收入库,不合格的原料应及时反馈客户,并按GB/T 23220或客户的要求处理。
5.3.4 验收入库记录应经客户确认。
5.4 原料保管
5.4.1 原料搬运时应防水、防污染、防受损。
5.4.2 按GB/T 23220的要求进行原料储存和养护。
5.5 加工指令确定
5.5.1 根据合同和原料调拨计划、入库验收及储存情况,与客户沟通,编制加工计划。
5.5.2 宜召开生产前协调会,与客户确定加工要求,编制加工指令传递至生产现场。
5.5.3 加工指令的变更应经客户确认。
5.6 烟叶分选
5.6.1 烟叶分选环境应符合YC/T 146或客户的要求。
5.6.2 应配合或协助客户制作烟叶分选标样。
5.6.3 应对照分选标样进行分选操作。
5.6.4 应依据分选标样对分选后烟叶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的进入下一工序,检验不合格的进行返工,直至检验合格。
5.6.5 更换烟叶批次时应清理、清洁分选现场。
5.6.6 分选后烟叶、剔除的不合格烟叶以及杂物应分别称量、记录并标识。
5.6.7 分选后烟叶应包装或覆盖防护物,避光储存,储存场地清洁、无污染、无异味。
5.7 打叶复烤
5.7.1 打叶复烤各工序设备、工艺技术、包装、车间环境应符合YC/T 146或客户的要求。
5.7.2 根据来料情况、加工指令和在线检测数据反馈,合理设置和调整工艺控制参数。
5.7.3 按YC/T 146、YC/T 147或客户的要求进行质量检验,经检验合格后进入下一工序。
5.7.4 不合格烟叶应进行评审,经客户同意,按评审结论处置:
a)返工;
b)降级;
c)让步放行。
5.7.5 返工后烟叶应再次进行检验。
5.8 产成品入库保管
5.8.1 产成品转运入库时应防水、防污染、防损坏,保持外包装完好。
5.8.2 应按GB/T 23220和YC/T 300的要求进行产成品储存和养护。
5.9 产成品发运
5.9.1 根据客户要求编制产成品发运计划,并做好发运准备。
5.9.2 按GB/T 23220、YC/T 300的要求进行产成品出库检验,合格的产成品正常出库,不合格产成品的处理应经客户同意,处理后经再次检验合格才能出库。
5.9.3 应根据出库凭证所列品种、等级、数量发货,并核对随货同行的单证(准运证、烟叶调运单、出库凭证),确保齐全一致。
5.9.4 应检查产成品运输工具和苫盖材料是否清洁、干燥、无异味,确保产成品不受污染和防护严密。
5.9.5 应及时将发运时间、车(船)号、品种、等级、数量等信息反馈客户。
5.10 加工费用结算
5.10.1 根据客户要求,每月或每批次加工业务结束后编制加工费用结算表。
5.10.2 加工费用结算表应经客户确认后进行结算。
5.11 风险防控
5.11.1 应排查、识别客户烟叶在加工过程的潜在风险,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解决方案。
5.11.2 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或启动应急解决方案,并及时反馈客户。
5.11.3 对客户烟叶造成损失,应立即反馈客户,调查、分析原因并处理。
5.12 服务跟踪
5.12.1 应及时向客户传递加工过程各类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加工过程异常情况和烟叶入出库、打叶复烤、质量检验数据及相关报表等。
5.12.2 应收集客户在打叶复烤加工过程以及产成品交付后反馈的各类信息(包括客户抱怨与投诉)。
5.12.3 应回访客户,了解产成品交付后的质量情况,征询对打叶复烤加工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5.12.4 应记录客户反馈信息,区别不同内容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客户:
a)客户需求信息,应及时传达、落实;
b)客户建议、意见、抱怨与投诉,应及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验证
措施的有效性。
6 加工服务质量检查、评价与改进
6.1 应定期检查加工服务质量情况,检查内容覆盖加工服务的各个环节,并记录检查结果。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6.2 应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宜包括:产成品质量情况、生产过程控制能力、烟叶接收保管交付情况、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客户反馈信息处理情况、日常加工信息获取情况等。
6.3 应定期评审加工服务质量方针的实现情况,对6.1、6.2和加工服务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