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古典建筑元素的现代设计应用

古典建筑元素的现代设计应用古典建筑是世界各个文明发展中的瑰宝,代表了人类智慧和艺术创造力的结晶。
受到现代设计师的广泛关注和追捧,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案例。
古典建筑元素的特点古典建筑元素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对称性与比例古典建筑注重对称性和比例的运用,强调整体和谐的美感。
对称性是指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的特征,比例是指各个元素之间大小与比率的关系。
立面与装饰古典建筑的立面设计精细而富有装饰性,常采用柱子、拱门、窗棂等来增加建筑物的美感。
柱子和拱门柱子和拱门是古典建筑中最为重要和常见的元素之一。
柱子通常采用多种形式,如圆柱、方柱和多棱柱等,而拱门则以圆拱和扁拱为主。
图案与纹饰古典建筑通过图案和纹饰来丰富立面装饰效果,常见的包括花纹、浮雕、雕塑等。
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们借鉴了古典建筑元素,并将其运用于室内空间中,以创造出独特而雅致的氛围。
柱式和拱门造型设计师可以在室内空间中使用柱式和拱门造型来营造一种雍容华贵的环境。
例如,在客厅中设置一个大型拱门作为入口,或在某个角落设置一组雕塑式的柱子。
这些元素能够给人一种古老而庄重的感觉。
图案与纹饰装饰精美的图案与纹饰能够提升室内空间的品质与美感。
在地板上使用古典图案瓷砖,或在墙面上采用古典风格壁纸,都能为室内空间增添一份历史沉淀感。
对称性与比例运用对称性与比例是古典建筑元素的重要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
通过合理安排家具、装饰物和灯具等元素,使得整个空间呈现出平衡、谐和之美。
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除了室内设计外,古典建筑元素还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赋予建筑物以独特而优雅的外观。
立面设计立面是建筑物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精心设计的立面能够给人一种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常常借鉴古典建筑立面的对称性、比例关系以及装饰图案等要素。
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作者:夏秋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72期【摘要】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建筑元素已经得以充分融入,建筑风格也就表现出多元化趋势。
在目前现代建筑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设计方面就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一些传统文化建筑元素,体现出人文关怀及历史底蕴,这也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中笔者就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为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国古典建筑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应用策略引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尤其重视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认为人与自然不是敌对性的关系,而是相互建立联系的一个统一和谐整体。
因而中国传统文术元素不仅具有强烈的艺术装饰性,而且还能充分满足现代人在生活上与传统民俗上的更高品质生活追求。
现代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传统建筑元素广泛应用到建筑设计与家居室内装饰设计上,这充分表现了中国现代人的文化审美观念与社会人文关怀观念。
一、中国古典建筑的文化特征传统中国文化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相处。
正是因为中国古人一直秉承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中国古典建筑物的设计中也充分融入了独特的内心世界观与核心价值观。
仔细欣赏观察这些古典建筑,大多都能充分体现其建筑设计时的各种理念,或婉约,或豪放,再加上结合当时的社会时间环境因素和历史文化背景,便向当代后人充分展示出不同的古典建筑风格。
对于中国现代传统建筑来说,要将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元素充分融入中国现代传统建筑,就必须特别注意一些相关技术在传统现代建筑技术元素中的应用,比如梁坡结构屋顶和木框架结构,我们还应该特别注意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元素和中国现代传统建筑元素的文化背景之间的许多相似之处的融合,从而使现代建筑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的关系在整体精神表达和整体结构处理的层面上得到充分的延伸和升华。
古典建筑元素的现代设计应用

古典建筑元素的现代设计应用古典建筑元素具有独特的美学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其在现代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对古典建筑元素的重新解读和创新,设计师们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独具魅力的建筑作品。
本文将探讨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分析其特点和价值,以及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古典建筑元素的美学特点古典建筑元素包括柱头、螺旋柱、拱门、浮雕等,在古代建筑中被广泛运用,并展现出独特的美学魅力。
这些元素不仅具有装饰性功能,更承载着文化、历史和精神内涵。
例如,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古罗马的圆拱、哥特式建筑的飞檐等元素都表现出各自独特的美感和风格。
古典建筑元素注重比例、对称和秩序,体现了一种高度的规划和组织能力。
柱子的高度、直径、柱身与柱基之间的比例关系都经过精心计算,展现出一种和谐而稳定的视觉效果。
此外,古典建筑元素的装饰性雕刻、壁画等也体现出精湛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
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传统的重视,古典建筑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了重新关注和应用。
设计师们通过对传统元素进行重新演绎和创新,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传统韵味的建筑作品。
在现代建筑中,可以看到古典柱子、拱门、花纹等元素被引入到建筑立面、室内空间设计中。
例如,一些城市地标性建筑采用了希腊柱式作为主要装饰元素,赋予建筑雄伟而庄重的气质。
同时,在室内设计中,浮雕、壁画等传统装饰手法被重新运用,为空间增添了艺术气息和历史沉淀。
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意义将古典建筑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对当代审美需求的满足和探索。
古典建筑元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为当代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扩展了设计师们的创作空间和想象力。
另外,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还具有一定的时尚性和独特性,能够使建筑作品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塑造出独具个性和品位的形象。
通过对传统元素进行再创作和演绎,设计师们能够打破常规、挑战传统,在保留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赋予作品更多当代气息。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我国古建筑中的设计语言和元素富含历史文化和东方韵律,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与当前的建筑风格差异显著。
现代建筑设计可以借鉴古建筑元素,实现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通过建筑外形、装饰元素的提取,设计和工艺手法的借鉴,将古建筑中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优势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以此提升建筑的观赏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古建筑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应用1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1.1传承和发展古建筑文化中国古建筑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蕴含特有的文化思维和伦理思维,在世界建筑史上极负盛名。
在我国古建筑发展历程中,不同地区、朝代的建筑呈现的风格和特点不同,但是都能展现我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的特点。
当前,我国仍然保存有大量古建筑,是我国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古建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具古典艺术特色的建筑元素和文化。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这也是现代建筑设计者的重要使命。
1.2加强艺术审美创新现代建筑设计强调对建筑功能的整合,也注重艺术性创造。
要求设计者合理应用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营造功能性与审美性、艺术性兼具的建筑空间,满足人们的空间功能使用需求和视觉性需求。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设计者对古今建筑元素和文化的融合,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艺术表达形式展现现代建筑特色,提升建筑的艺术美。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大众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多元化特点。
单一、传统的现代建筑设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需要设计者从自身艺术审美角度出发,结合时代审美变化,创新设计元素,从古建筑中挖掘与设计主题契合的元素,在提升建筑功能性、安全性的基础上,形成更强烈的艺术美感,提升视觉艺术效果。
1.3促进现代建筑设计发展当前,现代建筑及其他领域的设计工作都将创新作为重点内容。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发展受到广泛关注,从古典文化中汲取营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古建筑元素,能为现代建筑设计者提供设计灵感,对现代建筑的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古典建筑元素的现代设计应用

古典建筑元素的现代设计应用古典建筑元素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着古代建筑师对美学和结构的精湛把握。
然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设计理念的更新,如何将古典建筑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从传统到现代,从实用到美学,带您一起探寻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之道。
古典建筑元素的特点古典建筑元素包括柱子、拱门、花饰等,它们在古代建筑中被广泛运用,并且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例如,希腊柱式中的多立克柱、爱奥尼柱和科林斯柱,每一种柱式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风格,展现出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特色。
此外,拱门作为古代建筑中常见的构件,在建筑结构中起着承重和装饰的作用,被广泛运用于大教堂、宫殿等建筑中。
花饰则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元素,如希腊神庙上的浮雕、罗马斗兽场上的浮雕等,这些欧洲古典建筑元素不仅具有装饰功能,更是对当时宗教、历史和文化的诠释。
现代设计中古典建筑元素的应用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开始尝试将古典建筑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之中,以展现出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新古典主义风格中,设计师们通过模仿古代希腊、罗马等文明的建筑风格和元素,创作出具有浓厚历史感和高贵气质的建筑作品。
这种风格既传承了古典建筑的精髓,同时也符合了现代社会对美学和品质的需求。
除了新古典主义风格外,在现代设计中还可以看到对古典建筑元素进行重新演绎和创新的尝试。
设计师们将传统柱式、拱门等元素进行抽象化处理,结合当代材料和技术,打造出别具一格、富有创意的现代建筑作品。
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手法不仅展示了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对未来世界的畅想和探索。
现代技术与古典建筑元素的融合随着科技与材料的不断革新,现代建筑设计已经远非过去单一材料、简单结构所能比拟。
在当今社会,混凝土、玻璃、钢铁等新材料正在被广泛运用于建筑领域,并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多创作可能性。
谈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古典元素的运用

2 . 1 . 1 中国古典元素在现代建筑 中结构的应用 中国始终保持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 其形 式也是木造结构
的直接表现 。 梁柱式建筑结构通过各构件 之间榫卯结合手段进 行 连接 和固定 , 构 成富有 弹性 的框架 。 现代建筑设 计中, 广泛采 用框架结构 、 剪力墙结构 。 框架结构采用梁 、 柱组成 的结构体系
领 域 中, 中 国现代建 筑设计 中应 怎样合 理的融入 古典元 素 , 是 当代 设
计师值得 关注 的事情 。文章通过对 中国古典 元素的概念 , 和在 中国现
代 建筑设计 中的应 用范围进 行 了总结 , 并介绍 了中国现代建 筑中使 用
中 国古典 元素的原则 和意义 ,以期可 以更好的 继承应 用 中国古典 元
建 筑师对建筑感情 的表达式通 过多种表现 手法表达 出来
0 引 言
鸦 片战争 的爆发后 , 随着先 进科技 的引入 , 中国传统文化 受到 冲击 , 不稳定 的建筑 发展 环境 致使古建筑被破坏和建筑技
的, 在现代建 筑 中建筑师通 过对 古典元素 的概括 、 抽象和重组 在建筑设计 中完美的将建筑形式 和实用功能相结合。 如上海市
地标性建筑金茂大厦 , 设计师灵感来 源于具有 中国特色塔 的造
型 的影 响 , 根 据塔 的比例重新规 划 , 利用新 技术 、 新材料 、 新手 段, 将现古典元 素很好 的运用在 现代建筑 的造 型 中, 玻璃外墙
的层层叠加不仅增加 了建筑原有的高度感 , 同时让这座建筑看
上去更加庄重典雅。
2 . 1 ‘ 3中国古典元素在现代建筑中色彩 的应用
金、 朱、 黄是我 国古代 时期等级最高 的三种颜色 , 青、 绿次 想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摘要:我国古代建筑中蕴藏了丰厚的艺术价值,很多设计思想都极具哲理性,设计者的精湛设计手法和工艺流程都值得当代设计师学习。
将古建筑中的优良设计运用到当代建筑上,能够大幅提升建筑物的观赏价值,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
当代设计师在结合古建筑设计元素和现代设计思想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见解,新的设计理念被应用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物中,建筑最终呈现的设计效果十分理想,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古建筑往往蕴藏了哲理,设计构思精湛,可谓独具匠心,将现代建筑的科技性和古建筑设计理念融合到一起,打造兼具古典元素和时尚元素的新型建筑。
关键词:古建筑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应用1导言古建筑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其建筑设计所蕴含的思想意蕴、特殊工艺是现代设计者取之不尽的文化财富。
在当今建筑设计中,应将现代建筑和古建筑设计方法相融合,挖掘传统文化,合理利用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2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特点古建筑元素作为我国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以木材、砖石等传统建筑材料为主要装饰装修材料。
其中,木质架构形式基本上可以视为古建筑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
从客观角度上来讲,古建筑木质架构体系可以理解为一个有机整体结构。
在运行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元素内容较多,如立墙、屋顶及立柱等。
一般而言,木质构架承重力主要集中在立柱及梁枋等主体结构中,不仅可以增大古建筑整体结构的韧性程度,还可以增强古建筑整体结构的协调效果,能够充分体现古建筑墙倒屋不塌的特点。
平面化也可以视为古建筑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
与现代化建筑设计相比,古建筑平面布局相对简洁。
如我国绝大多数古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多以四根木桩所围成的方形空间体系为主,在体系特点上,主要表现为以方形空间为单位,可形成规模不同且大小不一的古庭院结构,再由多个庭院结构组成古建筑群。
需要注意的是,古建筑群常常以长方形平面为主,特殊情况下也以圆形或者正方形等平面形状为主。
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传统文化元素是指源自于民族文化传统、历史沿革、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方面的文化符号和符号化语言,如传统建筑风格、民族特色、古老的手工艺术、传统乐器、传统色彩等等。
在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不仅能够丰富建筑的内涵,更能够提升建筑的艺术性和和谐感,使得建筑更具文化底蕴和时代感。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一、建筑外立面设计中的传统元素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首先表现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上。
在外立面设计中,可以运用传统的建筑艺术风格、雕刻手法、装饰图案等元素,如古典柱式、传统雕刻、传统纹样等。
这些传统元素既可以为建筑增添历史感和文化气息,同时也能够制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使得建筑更加生动有趣。
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中,建筑外部常常采用红墙黛瓦、飞檐翘角、斗拱廊亭等特色,这些元素都可以被巧妙地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
还可以借鉴传统的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技术,赋予建筑外部更多的细节和层次感。
二、内部空间设计中的传统元素在内部空间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同样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通过在室内墙壁、天花板、地板等表面运用传统图案、雕刻等艺术手法,可以让室内空间充满艺术气息,增添生活情趣。
可以在室内装饰中运用传统的家具风格、工艺品和书画艺术等,使得室内空间更具文化底蕴。
在中式风格的建筑中,可以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红木家具、紫檀家具、唐卡、瓷器等传统元素,使得整个室内空间充满古典的气息。
而在西方传统建筑中,则可以在室内运用哥特式拱门、罗马柱式等元素,赋予室内空间更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
三、景观设计中的传统元素除了建筑的外立面和内部空间,景观设计中也是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运用场所。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可以通过园林景观、雕塑艺术、亭台楼阁等方式,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End ·· ·
在现在建筑设代居住理念的融会贯通
• 风水说乃是中国古代哲学、宗族伦理、宗教信仰、原始科学和巫术礼仪等 的糅合,它以阴阳、五行、八卦等互相配合而形成的唯气论等传统思想为理 论指导,并与卜宅、相宅的实际活动中一些经验相结合而升华成学说,其核 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门学问,其判断的结果则是能 否蕴藏得住天地间的生气,使得人与自然环境在居宅、祠堂这些具体建筑形 态上达到默契与和谐,同时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抚心理。 “明厅奉客 、暗室聚财”的基本理论指导着现代居住物业的户型设计,规范中关于“全 明设计”的要求其实针对了经济型居住环境,当宅中每一寸地方都承担着人 居活动功能的时候,“全明设计”就成了一种基本需要,而改善型或豪华型 住宅的设计,就必须充分运用“暗室”功能,满足更高享受水平下居住主人 的“聚财”需要,以达到居室本身的阴阳平衡。 围合式对称布置的建筑格局,目前依然是现代居住物业建筑的基本指导思想 ,只不过围合的密度大大降低,在大围合中更多的关注各居住单元相互之间 的不干扰性,公共休闲广场的设计以及点缀式建筑小品和休闲健身小广场的 考虑,其实就是“天井”和“厅堂”的现代表现形式。现代建筑设计中已经 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建筑风水”的重要作用,在满足居住物业功能性要求的 前提下,越来越多的考虑到居住心里舒适度的问题,会所、泳池、体育场等 公共休闲场所在社区建设中的大量出现,就是为了满足现代高层建筑过度重 视居住单元而形成的“阴盛阳衰”现象。
中 代国 建古 筑典 设建 计筑 中元 的素 应在 用现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
•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 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 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肥水不流外人田
• 良好的采光性 • 通风集雨 • 绿色环保
天井的设计
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现代社区
“白墙青瓦”的淡雅建筑特色和现代 简约的建筑风格。
• 徽州民居在外观上第一眼的印象就是:青瓦、白壁、黑墙边。因为徽派建筑取 材单纯为砖、木、石;不论普通民宅、富豪大院或是官府门第,乃至祠堂、庙宇 、亭阁,都一概用小青瓦;石牌坊、石桥、石勾栏,都保持青石、麻石等纯石质 材料的质地感,而不施丹青;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五色勾画;隔扇、梁架的 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清水墙不加添涂料,处处显现出质朴的自然美 。徽州民宅的整体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间,单纯得一目了然,又神秘得高深莫测, 表现出历史悠久的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蕴。徽派民居几百年来一直保 持这种石质、木质及砖瓦之质的美,而摒弃色彩在建筑中的使用,这不能不说是 受老庄美学观的影响。 而现代城市社区建设中,虽大力提倡城市色彩的丰富,风格的多样性,但基本建 筑形态依然讲究现代而简约,浓墨重彩和强对比色的使用基本出现在少量个性建 筑或特种商业目的的建筑上面,大面积的居住社区建设依然追求含蓄平扑的建筑 风格,除了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和园林中的广泛深入使用,其实很多外来的 建筑风格也大量借鉴了徽派建筑特色,做了深入的人性化调整,这就是目前国内 大量欧陆风格建筑群里几乎看不到一处真正的欧式建筑风格的根本原因,而且随 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形成于沿江山区的徽派建筑风格其实早已走南闯北,在全国 各地安家落户了。天然石材、木材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大量运用,也从另一 个侧面证明了徽派建筑文化强大的生命基础。
漏窗的景观作用
漏窗引起的景观作用大致可以概括为漏景、框景、借 景、成景等各种造景艺术手法。 芳草顽石、粉墙绿茵、修竹数竿、芭蕉片片通过漏窗、 门洞“漏”入眼帘,达到空间的隔而不死,渗透与交 融。有时,为创造深远的景观,常借邻家之景、城市 之景。由于窗芯图案一定的遮挡性,从而即将园外景 观借入院内,又保证了院内空间的私密性,具有避外 隐内的意味。借用城市自然景色是相对复杂的一种, 一般在园中位置较高地方建造亭、楼、阁等观景建筑, 并将各式漏窗设于外部景色较好的方向上,使院内外 空间相互流通,将园中有限空间拓展到无限空间中。
古朴优美”的雕刻装饰特色和现代景观小品设计
• 徽州民居是朴素简洁的,不像官邸建筑那样施以浓漆重彩,而是配置各种精美的 雕刻,形成一种清丽高雅的艺术格调。在徽州的一些村落间,仿佛置身于建筑雕 刻的艺术画廊,几乎每一种建筑材料都可用来雕刻,每一建筑构件都可加以雕刻 。砖、石、木“三雕”艺术对于主体建筑的细部装饰可谓绮丽多姿、精美绝伦。 仅就门罩门楼作为徽州民居大门装饰的一大特色便见其一斑。门罩是大门之上用 砖木叠涩出檐的防雨罩,其建筑结构和砖雕装饰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体,既可挡 雨遮日,又是入口标志。门楼式出现于明末,考究的一般在上方挑出双角起翘的 小飞檐,鸱吻角兽,下起檐椽头,上覆瓦片垫翘,势如一对翻飞的燕翅;飞檐下 方和门楣之间的花边图案框内,嵌镶着砖雕图像,其内容丰富多彩,极尽千姿百 态,举凡山水人物、草虫花木、珍禽异兽以及各种锦地纹饰、几何图案,无所不 收。并擅拟人们喜闻乐见的寓意吉祥,或具文学性的历史典故、戏剧题材等,以 烘托制造热闹亲切和谐感人的气氛。徽派建筑不事奢华、返璞归真的装饰理念正 渐渐在居住物业建筑设计中回归,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在建筑细部做足功夫, 既尽显审美情趣又不过分张扬个性,既照顾到每一个个业主的审美需要又同时满 足业主群体的共同审美价值评价,在现代建筑同一区域承载不同阶层、不同职业 、不同个性、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乃至不同政治观点的多个社会群体 情况下,没有任何一种建筑风格能像徽派建筑风格一样被普遍接受。现代都市社 区高层乃至超高层主导的情况下,各居住单元的景观性、休闲型、交流性被颠覆 性的降低,作为公共活动区域的社区广场和社区游园承担了对这些功能的补偿义 务,细心的建设者们总是充分依托亭、台、楼、阁、桥、栈、椅,甚至垃圾箱、 路灯等,做出各种意味深长的文化造型,更不约而同的在社区主出入口设计建设 抑或气派豪华抑或清新隽永抑或别出心裁的大门设计,通过公共景观区域的深化 装饰设计来弥补高层时代不得不丢失的细部雕琢,也算是对徽派建筑文化遗产的 一种致敬吧。
• 。
徽派民居以天井厅堂为中心,建筑对称布局,层层递进,瓦脊坡屋 顶和高扬的马头墙四周围护,形成一个个四面围合的独立建筑单元,建 筑主次分明、长幼有序,各建筑单元又按同一规划原则形成更大围合, 成为建筑群落,多个建筑群落错落布置即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徽派村落, 后来人们还赋予它“肥水不流外人田”、招财进宝、天降洪福的俗文化 寓意。围合式的建筑布局充分满足我国古代农村超级大家庭(族)的聚 居需要,是各家庭成员尤其是独立家族成员中的小家庭,即在家族内奉 亲养子,又可以在小家庭内独享天伦,和谐统一了家庭、家族与社会的 一体关系,对稳定社会关系,增进人伦亲情贡献巨大。 在现代住宅建筑规划建设中,资源均好性和组团性是被十分重视的,国 家的居住区建筑规范对这些要素提出了具体细致的指标要求,但在商业 利益导向的现代房地产开发初期,开发商(投资方或建设方)往往把注 意力放在单个居住单元(套)的内部功能安排上,严重忽略了各居住单 元之间、各建筑单元(栋)之间的有机关系,更是主观抛弃了各建筑单 元共享空间的居住生活资源的配置,因而大大降低了居住品质和居住区 内人与人之间合理交流的机会,使现代信息交通极度发达的环境下,出 现了相对冷漠封闭独立的人居空间,排屋(兵营)式的住宅规划其实是 一种无可奈何的历史倒退。
白墙黛瓦
白墙黛瓦的现代建筑,简约质朴
白墙黛瓦
• 秉承传统建筑
• 中国现代建筑在好些方面秉承了中国传统,许多古代建 筑元素被融进了现代建筑。但总的就中国现代建筑而言 ,并没有突出中国特色,一味的去追求世界潮流,没有 考虑在中国土地上做这种建筑是否适合,能否突出特色 ,秉承中国古代优秀的建筑风格。
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 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 造型优美,装饰丰富多彩
• 现代建筑
• 应用了中国古代塔的风格
“四水归堂”的紧凑型建筑布局
• 徽派建筑特点
“白墙青瓦”的淡雅建筑特色
“古朴优美”的雕刻装饰特色
“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水观念
“四水归堂”的紧凑型建筑布局特 色和现代社区规划
沧浪亭 一百零八式 漏窗 留园三十几种漏窗
•狮子林的“四雅”漏窗,即琴、棋、书、画四漏窗。 •所谓“四雅” •指的是古代文人所喜爱的琴、棋、书、画四桩雅事, •也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独特的四大内容。
漏窗的空间效果
漏窗大多设置在园林内部的分隔墙面上,以长廊 和半通透的庭院为多。透过漏窗,景区似隔非隔 ,似隐还现,光影迷离斑驳,“处处邻虚,方方 侧景”,时时给游人带来景色的变化和空间的层 次感,园林中漏窗所产生的效果主要有小中见大 、虚实相生、层次多变等
漏窗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
宝安江南城三期御城 案例分析
漏窗在室内景观设计的应用
作为苏州园林的传统符号 ,漏窗是我们在室内设 计中常用的传统语汇 ,而漏窗可以在室内的运用 , 漏窗等构架作为室内空间的连接、隔断、转换和 过渡 ,所以对室内的气氛、格调、意境等起很大 作用
漏窗的技术传承
• 以前都由师傅口传身教,或借助简单的示意 图,佳作固多,失传的也不少。50年代,刘敦桢 先生对苏州古典园林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收集 整理了很多漏窗图案,对其中的精品,还进行了 详细的测绘,留下了宝贵的资料。目前,通过对 苏州园林漏窗的普查,园林设计和工程部门已收 集到各类图案400余例,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 正在编制成图案数据库,使这种古老的建筑艺术 越来越发扬光大,放出它独特的异彩。
• 博大精深的徽派建筑给我们的启迪是无穷无 尽的,其给与现代居住物业建设的指导作用 也是历久弥新的,从社区建设理念,到景观 规划设计,到建筑风格确定,到户型设计优 化,最后到社区公共环境的每一个细部,都 在接受着这份历史文化遗产的馈赠。
传统园林
现代景观
漏窗,俗称花墙头、花墙洞、漏花窗、花窗, 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 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 窗洞内装饰着各种漏空图案, 透过漏窗可隐约看到窗外景物。 漏窗是中国园林中独特的建筑形式, 也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一种建筑艺术处理工艺, 通常作为园墙上的装饰小品, 多在走廊上成排出现,江南宅园中应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