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古诗配画

[实用参考]古诗配画
[实用参考]古诗配画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塞下曲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辉,

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杜鹃带血归。

示儿

【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R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满江红·写怀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州桥

【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塞曲》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现代爱国诗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炉中煤》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太阳吟》

闻一多

太阳啊——神速的金鸟——太阳!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姓名:朱丽静 学科:信息技术 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承德附属学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未来科技视频 2.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这节课朱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上课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了一个小视频,为我们展示了未来人类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和生活,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我们的生活特别具有现代感是不是,那么要在未来好好的生活,是不是要认真努力的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啊? 跟着老师的脚步赶紧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好不好。 3.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个特别神奇的软件,这个软件可以把图片和文字进行加工,这个软件叫什么名字来着? 生答:word 师:太棒了,老师还听说上节课大家还学习了一个小窍门,不用在键盘上打字,用鼠标就可以让文字变多,粘来粘去的那个小窍门怎么用来着? 生答:复制粘特 师:真好,同学们对上节课掌握的不错呀,那么今天老师要教给大家新招数了,学会了这一招,你就可以让你的word文档变得更加漂亮,就可以变身成为真正的小编辑。 二、新课 1.创设情境 PPT显示“文字+图片=what?” 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师这位老编辑所制作的几个作品。 广播教学:打开IE浏览器,在搜索栏中输入文字“北京师范大学承德附属学校”点击搜索。 师:这些信息有的是介绍学校的办学规模,有的是介绍地理位置,我们通过网络搜索就能了解这么多的关于这所学校的信息,是不是很方便啊! 师:同学们,我们看一看,网上关于北京师范大学承德附属学校的信息多不多啊? 生:多。 师:我们认真看了一下发现,网上的信息大概有54万条,信息真的是太多啦,见图1。可见计算机能帮助我们方便的获取大量的信息。 图1 北京师范大学承德附属学校信息数量

古诗配画教案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古诗配画的特点,并运用不同的绘画形式为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配画。 能力:2、在为古诗配画中,让学生把文学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配画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 情感:3、在教师讲授与学生创作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绘画形式,表现一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及内容。 教学难点 画面内容的选择,事物的组织及构图安排。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学生画画用作业纸。 学生搜集学过古诗的相关资料及图片、黑色水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大家以前都学过很多古诗,那今天我们先来做个“古诗接龙”的游戏怎么样?规则是:我来挑两纵队命名为A队和B队的同学来参加,其他同学做观众。游戏开始后,A队和B队的同学同时开始轮流每人背一首古诗,但不要和别人的重复,看哪队同学在最短时间内先进行完,哪队同学就是获胜队。 2、教师组织学生开始做“古诗接龙”游戏。 3、这么多古诗你喜欢哪一首?谁能给大家简单说一下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4、小结,引入课题: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古人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形容诗与画的关系。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为古诗配画。(板书课题) 二、交流分析 1、老师让大家课前搜集有关古诗的资料及图片,都谁带了?带的同学给你的同桌介绍一下这些资料,没带的同学想一想:学过的古诗当中,你最喜欢哪一首? 2、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一首古诗,或是你搜集到的有关古

诗的资料? 3、老师也搜集了几幅古诗配画作品,请大家看一下(点击课件,逐一介绍) 4、你认为这几幅配画与古诗所描写的内容相符吗?生:相符。因此,图文相符就是古诗配画的第一个特点。(板书:图文相符) 5、每首诗一般都有四句。那么,这几幅配画是选择一两句作为画面还是把全部诗句都表现在了画面上?生:选择一两句表现画面。 师小结:以诗中的名句表现画面是古诗配画的第二个特点。 三、探究总结 1、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小组讨论:如何为其画出富有诗意的画面。 2、交流汇报小组讨论意见,使其他学生广开思路,激起为古诗配画的兴趣。 3、刚才,我们听了几位同学为《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构思的画面。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为古诗配画的方法、步骤: (1)选择古诗,理解诗意。 (2)根据名句构思、构图。 ①确定画面的主题。②思考画面内容与诗句是否吻合。 (3)绘画、涂色。 ①先画出主题与背景的轮廓。②然后分层次涂色。 (4)选择合适的位置署名、写诗。 4、欣赏教材上的古诗配画,你知道这几幅图分别是哪些古诗的配画吗?看完书上的古诗配画以后,你们想不想也画一幅古诗配画?生:想。 四、创作实践 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线描、彩铅画、水彩笔画、油画棒画),为喜欢的古诗画一幅配画。 五、巡视辅导 指导要点:1、先画主题,后画背景。 2、图画要符合诗句描写的情景。 3、涂色分层次,对比要突出。 六、展示评价 1、学生自评: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古诗配画? 2、互评:(1)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2)你觉得谁的作品,哪个地方修改一下会更好? 七、总结延伸 1、通过这节课,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新收获? 2、老师建议大家课下可以探索、尝试用其它新形式来表现古诗配画。

精美的诗配画

精美的诗配画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能力。 2、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如何使用word文档,了解信息技术和探究方法的一些常识。 (2)通过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学习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和文本框。(3)通过练习操作学会在文字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编辑图片,使学生熟练掌握插入图片的各种技巧。 3、过程目标: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交流与实践的学习过程,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感受学习插入图片和文本框的过程。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在以前的信息技术课中已经掌握了word处理软件进行打字排版的方法,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分组教学,通过温故知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图片及文本框的应用。 教学重点: 1、插入图片的方法,调整图片的位置、大小,会使用文字环 绕工具。

2、插入文本框,用文本框写一个制作人的落款。 教学难点: 使用文字环绕工具调整文字与图片的关系。 3、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任务卡片 一、导入 在语文课上同学们都学过很多古诗,请大家欣赏老师手中的两种古诗作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图文并茂的宣传作品,那么如何用word 制作一幅精美的诗配画作品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传授新知 师出示任务卡片引导出第一项任务: 1、输入文字 (1)学生将《江雪》这首古诗输入到word文档中然后对所输入的文字按作品要求进行相应的字体、字号和颜 色的设置。 如输入: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古诗配画手抄报版面设计资料

古诗配画手抄报版面设计资料 一、古诗名句 1)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____陈与义《襄邑道中》 2)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____佚名《西洲曲》 4)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____李商隐《菊花》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6)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____张仲素《春闺思》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杜甫《春望》 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____杜甫《绝句二首》 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____柳宗元《江雪》 10)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二、写月亮的古诗 1、《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 1、《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2、《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古诗中优美的诗句 我愿与君相知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汉;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古诗配画手抄报内容资料

古诗配画手抄报内容资料 导读:【范例1】 星期五的时候,赵老师给我们布置的写绘作业是:选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根据古诗的内容画一幅画。 我会背的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很多,比如:《春晓》、《咏柳》、《春夜喜雨》、《草》、《绝句》、《村居》……。但是,我最喜欢《村居》这首诗,所以我要选择这首诗来画一幅画,完成我这次的写绘作业。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背着这首诗,我就想到了一幅非常美的画面和一个好听的小故事: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草醒过来,换上了绿色的衣裳。桃花开了,梨花开了,迎春花也开了。泉水丁冬,你能听见小河里的水哗啦哗啦在唱歌…… 春风微微吹过,河边的杨柳长出了许多又细又长的辫子,它们在风中翩翩起舞,小黄莺也随着杨柳的`舞蹈唱起了动听的歌儿。

“当当当”,放学了,小朋友们急急忙忙背上书包往家跑。他们拿上自己的风筝,兴高采烈地来到了草地上。小朋友们迎着东风放飞了风筝,东风把他们的风筝带到了蓝蓝的天空上,风筝越飞越高…… 小朋友们最喜欢春天了! 【范例2】 星期三下午,天仿佛更加碧蓝,云好像在对我微笑。鸟儿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花儿都绽开了灿烂的笑脸。 来到校门口,我像离弦的箭一样直奔赛场。马上就要比赛了,我万分紧张,头上直冒冷汗,但心里却想着:等会儿一定要画好,还要介绍好。我专心地画着,想把笔控制好,可手就是不听使唤地抖动。我突然想到临走前妈妈对我说:“今天千万不能紧张,认真地画,无论见到谁都要主动地向他介绍你的画和诗。”我马上不紧张了,把“台词”在心里默默地念了几遍:“这首题为《咏鹅》的小诗,可以说是一首优美的儿歌......” “来了!到一楼了。”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同学们突然安静地画起来。窗外的小鸟也安静下来,蝴蝶静静地停在花朵上一动不动,天上一大片厚重的云下,飘起了蒙蒙细雨。 一大群人上楼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场上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咏柳,贺知章......” “小池,杨万里......”

古诗配画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中的第十七课。它是学生初步了解 Word ,学习了打字、排版等重要概念后编排的,是学生掌握使用 word 进行图文创作的重要一步, 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在word 文档中插入图片,并根据诗词内容合理安排图片的位置,使文档图文并茂。本课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艺术学科的整合,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在Word中插入图片、编辑图片,编辑图文并茂的文稿。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利用 word 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增强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古典文学——古诗的喜爱, 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word中插入图片,设置图片格式。 难点:利用 word 软件,对图文的格式进行编排与设计,实现图文的美观,体现诗文的意境。 教具准备: 课件、古诗与图片素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任务

1、师: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是大语文时代,那么诗词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你能不能选择一首古诗给大家分享一下呢? 学生背诵古诗 2、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首古诗,真让老师刮目相看。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古诗,也想一起给大家分享一下。 播放课件《古诗欣赏》 欣赏各种配图古诗作品,激发学生给古诗配画的兴趣。 3、同学们刚才看的非常投入,听的也非常认真,那么看过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同学交流感受)你们也可以把喜欢的古诗做出这样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Word制作古诗配画。 二、浏览素材,确立任务 1、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好朋友——信息小精灵(学习网站),她会帮助你来完成这节课的任务。 师打开学习网站作简单介绍。在操作过程中有问题,可以打开桌面的信息小精灵,点击提示按钮,她会告诉你怎样去做。如果仍然解决不了的,我可以去帮你。现在同学们先了解素材,选取任务。 三、演示转播,集中答疑 1、广播示范,观察学习 (1)打开“古诗小屋”选取一首古诗,然后查找合适的图片插入到古诗当中,并调整图片的大小和版式。 注意:调整图片大小时让学生观察鼠标指针指向图片边框和角上小方点后的变化。 版式的设置可以尝试不同的环绕方式,仔细观察不同的效果。 (2)美化文稿。运用学过的知识对文稿进行修饰和美化,比如

诗配画

《诗配画》教案 苏教版美术第十册第二十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画家们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诗配画的意境美,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了解诗配画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3、为喜欢的诗词进行诗配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配画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2、合理布局画面,适应诗词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诗配画图片,老师准备一些诗配画相关图片欣赏资料(教师范画一幅及其他优秀诗配画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课:欣赏图片(2~3分钟) (介绍画面内容,介绍画的作者及相关知识。)

二、(欣赏完毕)教师提问: 1、刚才欣赏的这些画与平时看到的一些画有什么不同 呢? 2、画中的诗句和图片是否有什么联系? 3、画面是如何表达诗的意境及情感的(从诗的角度出 发,感受诗所表达的情感,从何联系画面中的景物 与诗的联系)? (学生自由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揭题,教授新知识 苏东坡曾经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同学们读到一首好诗时,眼前所呈现的画面也就是你所感受到的诗的意境,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诗配画。 (出示课题“诗配画”。) 四、讲授新课(配合课件): 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讲解创作诗配画的过程: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

西出阳关无故人(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在创作一幅诗配画之前,我们要先诵读这首诗,了解这首诗的简单背景,然后慢慢感受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根据你的感受创作一幅属于你的“诗画”。) 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社会,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安史之乱”暴发后,兵力大量外调,而此诗约作于作者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 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三四两句写惜别,是一个整体。 注意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为:愁郁,依依惜别,(对远行者的)关心、祝愿。 五、鼓励创新,即兴“创作” 不同的人画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诗意画出现,因为每个人对诗的理解不同,表现方法也有所差异。请同学们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给大家讲一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要如何去将这种情感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课堂小结 本节课大家学习了用诗配画的方式来表现诗歌中所包含 的情感,通过对这种绘画形式的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喜

一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资料.doc

小学一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资料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小学一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资料》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最古老,成就最辉煌的文学形式。你知道怎么做古诗手抄报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片及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小学一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的图片欣...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最古老,成就最辉煌的文学形式。你知道怎么做古诗手抄报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片及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一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小学一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1) 小学一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2) 小学一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3) 小学一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4) 小学一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5) 小学一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的资料一:古诗名句 1)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____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2)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3)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____王冕《白梅》 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____柳宗元《江雪》 5)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____杜甫《绝句二首》 6)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____杜牧《赠别》 7)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杜甫《春望》 8)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____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9)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0)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____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小学一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的资料二:描写山的古诗 1、《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2、《咏江郎山》

诗配画咏柳

诗配画咏柳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咏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典诗歌启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情感。 2、通过制作诗配画的造型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境,将它变成视觉形象意境。了解诗配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多媒体展示)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春天景物的图片,并讲述春天的特征:春天,太阳暖洋洋的照着大地,草地上一片嫩绿,五颜六色的小花在草地中竞相开放。柳树发芽了,桃树、杏树、梨树……各种各样的花次第开放。沐浴在春色之中我们的心情也格外得欢畅。不止我们喜爱春天,就连古代的诗人也都情不自禁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新课部分: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一首小诗,老师要看一下,哪一位同学最聪明,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及内容呢? 生: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给《咏柳》这首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内容? 生:首先要知道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 2、学习古诗大意: 师领学生分析翻译古诗《咏柳》,并出示古诗大意。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咏柳》这首古诗的诗意。”)如果现在老师让你们给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 师:课件提示。 3、精美图片欣赏: 师:大家找的既快有准,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组精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图片,师生一起欣赏图片。学生欣赏其他同学配画范作。 三、活动内容: 1、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 诗境是基础,塑造绘画视觉形象是关键。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绘画较弱的学生。 四、佳作讲评:

简单漂亮的语文手抄报-古诗配画

简单漂亮的语文手抄报-古诗配画 古诗手抄报资料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6.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9.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语文知识手抄报报内容 08-28

语文手抄报 漫游语文世界手抄报一等奖作品08-28 语文手抄报 走进名著语文阅读手抄报图片 08-28 语文手抄报 语文天地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08-28 语文手抄报 语文识字小报汉字主题手抄报 08-28 语文手抄报 语文古诗相关内容的手抄报图片08-28 语文手抄报 趣味语文手抄报简单精美手绘图片08-28 语文手抄报 生活处处有语文手抄报图片欣赏08-28 语文手抄报 漫游语文世界手抄报绘画简单可爱

08-28 语文手抄报 欢乐语文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绘画图片 08-28 语文手抄报 我的暑假生活为题语文手抄报版面设计 08-24 语文手抄报 暑假安全话题语文手抄报简单可爱模板 08-24 语文手抄报 三年级语文手抄报_赞赏美丽的荷花 语文手抄报图片大全-快乐的语文 四年级语文手抄报简单又漂亮-走进诗词 三年级语文手抄报_中华传统文化(9张作品)小学生古诗配画手抄报作品欣赏-古朗月行 语文知识手抄报_汉字的演变

小学三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片

小学三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片 中国古诗话数量浩若繁星,但由于其系统性不强,自身良莠不齐,妍媸共存于天下。古诗手抄报你知道怎么做吗?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片及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三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的图片欣赏小学三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1) 小学三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2) 小学三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3) 小学三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4) 小学三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5) 小学三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图(6)小学三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的资料一:古诗名句1)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6)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王维《山居秋暝》

7)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____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8)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志南《绝句》 9)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____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10)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小学三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的资料二:写月亮的古诗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小学三年级古诗配画手抄报的资料三:春天的古诗1、《忆江南》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听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古诗配画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古诗配画》是冀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小学第一册第十七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Word这个写作的好工具,学会了用Word写文章及版面的装饰等知识;在此之后,学生还将继续学习利用Word来设计艺术字和编辑班报。因此,本课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Word这个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和排版软件。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练习文字输入,在WORD文档中输入古诗。 (2)让学生学会插入图片。 (3)让学生学会调整图片进行图文混排。 (4)让学生练习文字修饰。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艺术氛围中陶冶情操,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培养美感,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插入图片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图片的环绕设置。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古诗配画课件(幻灯片或动画)。 2、学生复习学过的古诗。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播放古诗配画的幻灯片,学生看后说自己的发现。(可以从图文内容、色彩搭配情况、位置排布情况,还可以从图文的意境角度去说。都会对下面要完成古诗配画的任务有所帮助)这样图文并茂的古诗,不仅能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诗意,看起来也很漂亮,你想不想自己也作出一副这样的作品呢?其实这种图文并茂的效果用Word2003就很容易实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Word2003给古诗配画。 (二)新课

1、自己尝试学会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1)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要给古诗配画需要有一张与古诗意境相符的图片,打开桌面上“古诗”文件夹,挑选出一张图片,挑选的标准是你看到图片就能想起你熟悉的一首古诗,并且你也喜欢这张图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根据古诗上网自己搜索图片) (2)如何把这张图片放入Word文档中?两种途径由你们选择:第一老师进行操作演示,然后自己在动手完成。第二自己进行探索、尝试找到插入图片的方法。(教师这里可以有意识的用语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斗志”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热情。学生就会很自然地选择第二条途径。学生在选择第二条途径后教师再给予鼓励、表扬让学生更加自信。)如果自己实在是不能找到方法也不要灰心丧气,老师还给你准备了三条“锦囊妙计”这样你就一定会成功的:1.看书。 2.问同学。 3.请老师帮助。但也只能在自己真的无法自己完成时在使用。 (3)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收集学生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提醒学生互相帮助。 (4)指名演示说明自己找到的插入图片的方法。(可能会有三种:窗口间直接拖拽;复制-粘贴;采用插入菜单。同时结合学生的发言给予适当的补充)。

诗韵飘香——经典古诗文'手抄报比赛活动方案

青 青 园 中 草 手 抄 报 比 赛 活 动 石城中心小学2015.5

石城中心小学 “青青园中草——经典古诗文”手抄报 比赛活动方案 为了让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让诗意渗透每一位学生心中,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创新、写作等综合能力,让他们领略到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结合本届读书节活动我校将组织全体学生开展“青青园中草——经典古诗文”主题手抄报比赛活动。为了认真、有序、出色地做好这项工作,现结合有关的活动形式、内容及要求等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参加对象: 3-6年级(每班选拔3份优秀作品参赛) 二、作品要求: 1、全部使用A4纸,横向制作(A4纸可到文印室领取); 2、每份报要有一个“报刊名称”,如“诗韵”等,要比较显眼;名称下面注明班级和编者姓名; 3、内容形式不拘一格,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如:古诗文赏析、诗配画、自创小诗、古代作家作品介绍等。 三、时间安排: 1、第七周,各班组织发动,全员参与(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语文老师负责进行指导; 2、第八周,各班进行展评;各班于5月15日前将本班3份优秀作品交给杨贞芬老师。 3、第九周,学校组织评选学校优秀作品; 4、第十周,学校获奖作品展示及表彰。 四、评分标准 “内容充实40%,画面美观30%,书写端正30%”的标准进行评定。 五、奖项设置 学校将根据学段评出优秀奖,并将优秀作品张贴于学校宣传栏。 石城中心小学 2015年5月

“青青园中草——经典古诗文”手抄报比赛活动获奖名单

石城中心小学 “青青园中草——经典古诗文” 手抄报比赛活动总结 开展“青青园中草”手抄报展评活动,有利于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有利于推动构建“青青园中草悟化心灵”的进程,引领和促进师生回归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使阅读经典成为师生自然的生活状态,为加深师生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学校重视,同事合作,充分准备 1、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就成立一个活动小组,通过商讨后才确定这一"青青园中草"活动方案:“青青园中草”主题手抄报活动展示方案。 2、学校领导的重视,老师的配合,使得活动得以顺利地完满结束。在手抄报和黑板报比赛,班主任大力鼓励学生参加比赛,美术老师更是一个个地从旁指导,使得这次的手抄报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二、报名踊跃,参与积极。自活动宣布开始,班主任就积极激励学生参加,而学生也自发地组织起来,在手抄报比赛中,学生就以个人或者几个人为一小组来参加比赛,而且为使得内容更为丰富。

美术小学六年级古诗配画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执教:徐菲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给古诗配画的创作方法,能选择已学的或自己喜爱的一首古诗,抓住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上适合诗情的图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 2、通过古诗配画的创作,使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一步培养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激发学生的创美激情,能借用绘画的方法,给小说或自己的作文作插图,扩大创新之路,为更好地掌握只是而努力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诗意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画结合,画龙点睛,相映成趣,使古诗更有生命力和普及性。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吃透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学生的再造想象。 教具准备:学生的诗配画作业、示范作品、有关参考资料。 学具准备:笔、颜色、纸、自己喜爱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会背很多古诗了,想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给大家听吗? 2、能说出你喜欢的原因吗? 3、不错,古诗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民族艺术的精华,它不仅朗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这节课我们就来给古诗配画(板书课题——古诗配画) 二猜一猜 1、观看黑板上的画面,能说出是哪首古诗描写的内容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老师这里为同学带来了一些故事的情景图,让大家猜猜它画的是哪一首古诗?看谁能最先猜到? 师:出示几幅画 (生回答) 师分别请同学说说你是怎么猜到的? 这些古诗配上图画,你们说美吗?(生回答) 三、讲解要点逐步分析: 1、作品中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们在作品中看到了些什么? 3、作品中的人(物)与景,反映的时间、季节有哪些特征? 4、了解色彩与画面和古诗的关系。 ①能反映古诗的季节特征或天气情况。 ②有助于突出主体形象,渲染画面气氛。 ③具有美化画面的作用。

新!小池古诗配画教案

《小池古诗配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古典诗歌启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情感。 2、通过制作诗配画的造型过程,和意境构图,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业要求: 为《小池》进行古诗词配画,要求能以绘画形象初步表达自己对诗境的理解。 教学重点: 理解诗境,将它变成视觉形象意境。了解诗配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 通过画面内容的选择、事物的组织、合理的安排构图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最佳效果。 教具准备:学生的诗配画作业、示范作品、展示相框、有关参考资料。 学具准备:A4纸、铅笔、黑色签字笔、彩笔、彩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图片引入新课: 师:可爱的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猜谜吗? 生:喜欢!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看看谁最聪明,能根据图片的内容猜出古诗名并背诵出古诗内容? 师出示课件图片(《咏鹅》《游子吟》) 生:…… 师:你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古诗诗名及内容呢? 生:因为画面很形象的表现出了古诗的内容…… 师:今天我们就来尝试并完成这样一幅漂亮的画面好吗? 生:好!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古诗配画”(师粘贴课题) 三、新课部分: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古诗短小精悍,简洁抒情,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胸怀志向及他们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只有耐心品读、背诵,才能品出其中的甘醇。 老师这里有一首古诗的诗名,请同学们看一下。(课件出示“小池”两个字) 师:老师要看一下,哪一个同学最聪明,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及内容呢? 生:小池作者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如果老师让你给《小池》这首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内容? 生:首先要知道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 2、学习古诗大意: 师领学生分析翻译古诗《小池》,并出示古诗大意。 (1)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眼:泉的出水口。无声:没有声音。惜:爱惜。细流:细细的水流。 泉水悄无声息,像是珍惜细细的水流。 (2)树荫照水爱晴柔。----

诗配画《咏柳》

诗配画《咏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典诗歌启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队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情感。 2、通过制作诗配画的造型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境,将它变成视觉形象意境。了解诗配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多媒体展示)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春天景物的图片,并讲述春天的特征:春天,太阳暖洋洋的照着大地,草地上一片嫩绿,五颜六色的小花在草地中竞相开放。柳树发芽了,桃树、杏树、梨树……各种各样的花次第开放。沐浴在春色之中我们的心情也格外得欢畅。不止我们喜爱春天,就连古代的诗人也都情不自禁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接下来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吧!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二、新课部分: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一首小诗,老师要看一下,哪一位同学最聪明,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及内容呢? 生: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给《咏柳》这首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内容? 生:首先要知道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 2、学习古诗大意: 师领学生分析翻译古诗《咏柳》,并出示古诗大意。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咏柳》这首古诗的诗意。”)如果现在老师让你们给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 师:课件提示。 3、精美图片欣赏: 师:大家找的既快有准,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组精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图片,师生一起欣赏图片。 4、传授柳树的绘画方法: (师讲解并绘画技能)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讲解,最后在黑板上构成一幅完整的画。 5、教师范作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学生欣赏其他同学配画范作。 三、活动内容: 师:我们知道了古诗的大意,也欣赏了精美漂亮的图片部分的形状和蜻蜓身体各部分的形状。下面我们看一下作业内容吧! 师出示课件“活动内容”指名学生读。 1、活动要求: (1)、把柳树的姿态形象画准确; (2)、注意物品形象的近大远小、前后遮挡关系; (3)、构图要饱满,最好有颜色,达到最佳效果。 2、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小学生四年级古诗配画的手抄报

小学生四年级古诗配画的手抄报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小学生四年级古诗配画的手抄报》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最古老,成就最辉煌的文学形式。你知道怎么做古诗手抄报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图片及资料,希望大家喜欢。的图片欣赏图(1)图(2)...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最古老,成就最辉煌的文学形式。你知道怎么做古诗手抄报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图片及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的图片欣赏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的资料一:描写莲花的古诗词 1、《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的资料二:谐音古诗欣赏 1、《送友人入蜀》 唐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留)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2、《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的资料三:古诗名句 1)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2)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____李白《独坐敬亭山》 3)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____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4)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5)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____罗隐《西施》 6)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____徐锡麟《出塞》 7)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____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8)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____杜甫《春夜喜雨》 9)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____李商隐《嫦娥》 10) 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____晏几道《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三年级诗配画手抄报的图片模板及资料

三年级诗配画手抄报的图片模板及资料 1)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题临安邸》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4)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5)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8)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0)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二、谐音古诗 1、《竹枝》 唐·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2、《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描写思乡的诗:题稚川山水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赏析 这首题咏稚川山水的小诗,写得风光如画,感情充沛。稚川,所在不详。从诗中描绘的境界看,像是江南山水之乡。戴叔伦曾先后 在新城(今浙江富阳)、东阳(今浙江东阳)当过县令,诗中所咏山水,或在两地中某一处。 前两句即景描写,由近及远。“松下茅亭五月凉”,松下茅亭是诗人观赏稚川山水的立足点和题咏之处。时值仲夏,天气已开始有 些暖热,而苍松覆盖下的茅亭却依然凉意袭人,为览眺这一带的山 水提供了一个宜人的场所。从下文“行人”之语推测,诗人大概是 行旅路经此地,在茅亭歇脚。这就更给这次览眺增添一份不期而遇 的欣喜。 如果说,前两句堪称“诗中有画”,那么后两句却是画笔所不能到的诗的意境。画面上可以出现行人遥望隔水青山的形象,但却画 不出行人心中的“无限秋风思”,更无法画出怀着无限乡思的行人 面对隔水青山时所引起的联想和复杂微妙的思绪。 山水画之所以不能代替山水诗,就在于它缺乏抒情的直接性。这首题咏山水的诗之所以成为诗而非画,正在于三、四句融铸了诗人 独特的内心感受。其妙处不在于它写出一种较为普遍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