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及答案

实验结论
像铜丝、铁丝 、铝丝这样的材料容易导电,称之为导体。像木条、塑料棒、橡皮筋这样的材料不易导电,称之为绝缘体。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制作小台灯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 导线 )、(电池)、纸杯、( 开关 )、
(小灯泡)、底座、支架、绝缘胶带等。
实验现象
1、木块上的连线在(匀速)移动时保持(平行)。
2、钢尺上标记的点,在一定的运动轨迹作往复运动。3、叶片上的两个标记点始终围绕风车的轴心作圆周运动,且标记点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
实验结论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声音产生的秘密的实验
实验现象
1、矿泉水瓶会被皮球(击倒)。
2、核桃会被小锤(砸破)。
实验结论
运动物体具有(能量)。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物体运动形状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小木块、(钢尺 )、(小风车)等。
实验过程
1、在木块的一个面上任意位置标出两个点,并将两个点用直线连起来,再将木块放在平滑的桌面上推动,观察连线现象。2、在钢尺上做好红色标记,一只手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只手拨动伸出桌面的部分,观察红色标记的现象。3、在风车两个扇叶上分别做好标记,再用嘴吹动风车,观察风车上两个点的运动轨迹。
2、改变振动物体的长短、粗细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物体长时,振动频率慢,发出的声音低;物体短时,振动频率快,发出的声音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科学实验报告单(1)
科学实验报告单(2)
科学实验报告单(3)
科学实验报告单(4)
科学实验报告单(6)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时间;2017年5月16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用烘烤法检测小麦中的水分。
2、用燃烧法检测花生,小麦中的无机盐。
3、在白纸上挤压法检测脂肪。
4、用稀碘液检测淀粉
5、整理实验材料。
(2分)
实验现象;1、试管口部有水珠2、燃烧后剩下白色粉末物质
3、纸上有油迹
4、变蓝
实验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很多,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水、无机盐、脂肪、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一、实验名称:让小灯泡发光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二、实验名称:简单电路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1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三、实验名称:电路检测器实验目的: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并且排除电路中的故障实验器材:一个由2个灯泡、灯座、1节电池、电池盒连接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操作步骤: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
用电池、小电珠、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2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实验结论:电路检测器能检测出电路故障。
四、实验名称: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实验目的:检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1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1) 分组 2.27实验名称: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实验目的: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实验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观察到的现象: 摩擦后的塑料梳子吸上了。
实验结论: 梳子摩擦后吸上了轻小物体,说明梳子摩擦后产生了静电。
实验名称: 点亮小灯泡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
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灯泡1个。
实验步骤: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小灯泡亮了。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认识到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小灯泡才会发光。
实验名称: 简单电路实验目的: 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并且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实验器材: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小灯泡亮了。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正确连接电路,认清电池正、负极,避免电路短路或者断路。
实验名称:做个电路检测器实验目的: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实验器材:一个由2个灯泡、灯座、1节电池、电池盒连接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
用电池、小电珠、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科学实验报告单(6)
科学实验报告单(7)
科学实验报告单(8)
科学实验报告单(9)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科学实验报告单(20)
科学实验报告单(21)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4分)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2、辨别淀粉:(4分)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碘酒,观察现象。
②将碘酒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蓝,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整理实验材料。
(2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一、实验名称:让小灯泡发光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1二、实验名称:简单电路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2三、尝试名称:电路检测器尝试目的: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并且排除电路中的故障尝试器材:一个由2个灯泡、灯座、1节电池、电池盒连接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操作步骤: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
用电池、小电珠、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实验结论:电路检测器能检测出电路故障。
3四、实验名称: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实验目的:检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尝试材料: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 (1)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窥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观察土壤二、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
2、比较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和差异。
三、实验材料1、土壤样本(黏土、壤土、砂土)2、放大镜3、玻璃杯4、搅拌棒5、水6、纸巾四、实验步骤(一)观察土壤的外观1、用肉眼观察三种土壤样本,记录它们的颜色、颗粒大小和质地。
黏土:颜色较深,颗粒细小,质地细腻。
壤土:颜色适中,颗粒大小适中,质地较为均匀。
砂土:颜色较浅,颗粒较大,质地粗糙。
(二)探究土壤的成分1、取少量土壤样本放在纸巾上,用手指按压,观察纸巾上的痕迹,判断土壤的湿度。
2、把土壤样本放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搅拌棒搅拌,使土壤充分溶解在水中。
3、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土壤在水中的分层情况。
最上面一层是漂浮的杂质和植物残体。
中间一层是较细的黏土颗粒。
最下面一层是较粗的砂粒。
(三)比较不同类型土壤的渗水性1、准备三个相同的漏斗,分别在漏斗口铺上相同大小的滤网。
2、将三种土壤样本分别装入漏斗中,使其高度相同。
3、同时向三个漏斗中缓慢倒入等量的水,观察水渗出的速度和量。
砂土的渗水性最好,水渗出的速度最快,量最多。
壤土的渗水性适中。
黏土的渗水性最差,水渗出的速度最慢,量最少。
五、实验结果1、土壤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
2、不同类型的土壤在颜色、颗粒大小、质地、湿度和渗水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六、实验结论1、黏土的保水性好,但透气性差;砂土的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壤土的保水性和透气性都比较适中,是比较理想的土壤类型。
2、了解土壤的类型和特点对于农业生产和植物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实验反思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比如倒入的水的量要相同,土壤样本的高度要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在观察土壤分层时,要耐心等待,让土壤充分沉淀。
八、实验拓展1、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如种植相同的植物种子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教科版_四年级下册_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一、实验名称:让小灯泡发光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1二、实验名称:简单电路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2三、实验名称:电路检测器实验目的: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并且排除电路中的故障实验器材:一个由2个灯泡、灯座、1节电池、电池盒连接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操作步骤: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
用电池、小电珠、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实验结论:电路检测器能检测出电路故障。
3四、实验名称: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实验目的:检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1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小车运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拉力)(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课题:《小车的运动》实验器材:秒表、小车、尺子、垫圈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即起点、终点1、小组成员合作好2、保持小车重量、路面等其他因素都不变2、挂2个垫圈,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反复几次。
1、计时要准确,反应要快2、实验至少3次以上3、挂5个垫圈,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反复几次。
1、计时要准确,反应要快2、实验至少3次以上4、计算并比较。
1、通常取平均数。
2、比较拉力不同时,小车运动的速度。
5、记录。
用文字或图画记录实验结果。
6、整理实验器材。
清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其它因素都不变)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测量提起物体所需要的力(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课题:《力在哪里》实验器材:弹簧秤、钩码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2、将钩码挂在挂钩上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秤标之的最大数值3、等指针静止时,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5、记录。
用文字或图画记录实验结果。
6、整理实验器材。
清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会使用弹簧秤。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1.体验静电现象(P2)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实验原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操作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实验名称;不一样的电荷实验目的: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实验器材:气球、羊毛制品、木尺步骤: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实验名称:小灯泡的构造实验目的了解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实验器材小灯泡实验步骤展示小灯泡,让学生看清灯泡的构成实验结论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构成的4让小灯泡发光(P5)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原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5连接带灯座的电路(P7)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原理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5、整理器材。
6连接串联电路p8实验目的:会使用串联方法连接电路实验原理;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操作步骤: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连起来。
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7连接并联电路p8实验目的:会使用并联方式连接电路实验原理;并联也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操作步骤: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用并联法连接起来。
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并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8检测故障电路(P9)实验目的: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并且排除电路中的故障实验原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实验器材:一个由2个灯泡、灯座、1节电池、电池盒连接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操作步骤: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
用电池、小电珠、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9检测导体和绝缘体P11实验目的:检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实验原理:能使电路检测器中灯泡亮起来的物体是导体,亮不起来的则是绝缘体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1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
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在我们选取的材料中,铜片、钥匙…是导体;纸条、塑料片、木片、橡皮……是绝缘体。
10实验名称做个小开关实验目的知道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实验器材小木块、图钉、曲别针、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盒、电池、导线等实验步骤 1、图钉、小木板、回形针组装好开关。
2、把开关接到电路中验证。
3、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开关通过接通电流可以控制等的亮灭11实验名称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实验目的让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推测盒子里面的电线是怎样连接的。
实验器材接线盒、电路检测器实验步骤 1,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哪几个接线柱是通路,哪几个是断路。
2、将接线柱之间的通断情况记录下来。
3、整理好器材实验结论同一种结果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14实验名称观察一朵油菜花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实验器材油菜花1朵、镊子1、放大镜1、白纸1小张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1朵油菜花,2、把油菜花放在白纸上,用镊子解剖观察实验结论: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15实验名称:多种花的观察实验目的:了解各种花的构成实验器材:放大镜,白纸,镊子,各种花若干实验步骤:1、用各种感官观察各种不同的花。
2、借助放大镜、镊子等简单工具对每种花进行观察实验结论:不同的花有不同的构成和不同的特点16实验名称观察雄蕊和雌蕊实验目的雄蕊和雌蕊在形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器材几种植物的花雄蕊和雌蕊、放大镜1、白纸1小张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雄蕊的各个部分。
2、将花粉抖落到白纸上观察。
3、用手指轻触柱头是否有粘性。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18实验名称: 观察油菜花的果实和种子实验目的:了解花的哪些结构与果实、种子有关。
实验器材:花朵、油菜果实、放大镜、镊子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雄蕊。
2.用放大镜观察雌蕊。
3.把花粉抖落在白纸上观察。
4.用手指轻触柱头,观察粘性。
5.用柱头轻触纸上的花粉。
实验结论:了解了雌蕊和雄蕊与果实、种子有关19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实验目的: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
实验器材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的蚕豆种子实验步骤1.取一粒浸软的蚕豆种子,观察它外形 2.观察种子外形,用解剖针小心挑破种皮,剥掉种皮,观察胚。
3数一数有几片子叶。
4分开子叶,用放大镜辨认胚芽、胚根和胚轴的位置实验结论蚕豆是双子叶植物21名称: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器材:花生、小麦、鸡蛋,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稀碘液、镊子,试管实验步骤:1、用烘烤法检测小麦中的水分。
2、用燃烧法检测花生,小麦中的无机盐。
3、在白纸上挤压法检测脂肪。
4、用稀碘液检测淀粉实验结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水、无机盐、脂肪、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23名称:观察比较生熟鸡肉实验目的:观察生熟鸡肉的区别实验器材:生鸡肉、熟鸡肉实验步骤:1.观看颜色。
2闻闻气味。
3品尝实验结论:同一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的口感和营养吸收24名称:观察发霉的面包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实验器材:发霉的面包、放大镜实验步骤:1、用肉眼观察面包,认识霉菌的颜色、形态。
2、用显微镜观察霉菌,认识霉菌的形态结构实验结论:面包的发霉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的照射等条件有关25实验名称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实验目的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它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实验器材面包、牙签、霉菌、塑料袋、冰箱、温度计实验步骤 1、准备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放上霉菌。
2、分组实验:第一组:让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另一块滴十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中,扎进口放在桌子上。
第二组两块面包都滴十滴水,分别装在塑料袋中,扎进口,一块放在冰箱中,一块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
实验结论面包发霉是因为长了霉菌,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28实验名称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实验目的知道食品包装上的主要信息,能正确选择食品实验器材学生自带各种食物包装实验步骤 1、找食品的配料成分。
2、分析哪些是有营养,哪些无营养,有营养的在食物“宝塔”中处在什么位置。
3、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具备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产品标号等信息的才是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
29实验名称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实验目的根据食品的保质期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实验器材学生自带各种食物包装实验步骤 1、观察分析保质期长短与食品的关系。
2、观察分析保质期长短与食品包装和储存方法的关系。
3、看食品的用料是否影响保质期。
实验结论保质期长短与包装方法、储存方法和食品配料有关系30实验名称岩石的分类实验目的了解常见岩石的鉴别方法,掌握三大岩石种类的基本特征。
实验器材岩石标本、放大镜、稀盐酸实验步骤借助放大镜、稀盐酸等材料,采用多种办法识别出所提供的花岗岩、石灰岩、砾岩和砂岩。
实验结论: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1实验名称:观察、识别岩石实验目的:观察岩石实验器材:岩石标本、放大镜、稀盐酸实验步骤:借助放大镜、稀盐酸等材料,采用多种办法识别出所提供的岩石标本实验结论:花岗岩是岩浆岩。
砾岩、砂岩和页岩、石灰岩是沉积岩。
大理岩是变质岩。
32实验名称观察花岗岩实验目的:了解花岗岩。
实验器材:花岗岩矿物标本、放大镜实验步骤: 1、观察花岗岩标本。
2、观察花岗岩的颗粒辨别哪些是石英、长石、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