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蒙氏教育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蒙氏教具的课程设计

蒙氏教具的课程设计

蒙氏教具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蒙台梭利教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蒙氏教具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并与年级对应的课程内容相联系。

3. 学生能够描述蒙氏教具对感官、智力及创造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和整理各类蒙氏教具,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2. 学生能够通过蒙氏教具锻炼观察、分类、比较、分析等基本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蒙氏教具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产生兴趣,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2. 学生在蒙氏教具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耐心、专注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通过蒙氏教具的学习,增强自信心,激发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特点:二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好奇心,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具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操作蒙氏教具的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果。

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以学生实际操作和表现为依据,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简介:介绍蒙台梭利教育的起源、核心观念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关联教材章节:第二章《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理念》2. 蒙氏教具的分类及功能:详细讲解感官教具、数学教具、语言教具等不同类型的蒙氏教具及其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关联教材章节:第三章《蒙台梭利教具的种类与功能》3. 蒙氏教具的操作方法: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和整理蒙氏教具,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关联教材章节:第四章《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与维护》4. 蒙氏教具在学科领域的应用:结合二年级课程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蒙氏教具。

关联教材章节:第五章《蒙台梭利教具在各学科中的应用》5.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蒙氏教具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蒙氏教育课程标准

幼儿蒙氏教育课程标准

《幼儿蒙氏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二、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幼儿蒙氏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应用实践的课程。

本课程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是幼儿教师素质教育核心课。

其前导课程是《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游戏》等。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目前风行世界的最先进、最科学、最为完善的学前教学方法之一,是对儿童素质的综合培养和儿童潜能的全面挖掘。

通过本课程的开设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学前教育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幼儿园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

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本课程最终确定以下工作六个学习项目: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认知、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蒙台梭利感观教育、蒙台梭利数学教育、蒙台梭利语言教育和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

这些学习项目是以幼儿园蒙氏教师的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设计的,即六个学习项目对应幼儿园中蒙氏教师的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幼儿蒙氏教师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本门课程建议学时为36学时。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幼儿蒙氏教育理论、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蒙台梭利感观教育、蒙台梭利数学教育、蒙台梭利语言教育和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

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介绍

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介绍

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介绍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介绍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蒙台梭利教育是以意大利医生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开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强调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发展潜能,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

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依照这一理念,提供一个充满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幼儿园蒙氏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自律、自信、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提供特定的学习材料,教师会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同时,幼儿园蒙氏教育也强调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课程内容1.感官教育:蒙氏教育强调幼儿的感官发展。

通过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体验,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培养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会准备各种感官教具,如触摸板、声音盒、颜色盒等,让幼儿通过触摸、听觉等体验来认识不同的事物。

2.数学教育:蒙氏教育注重幼儿在数学方面的发展。

通过数学教具,如珠心算、数学拼图等,幼儿可以学习数目、数序、数符等数学概念。

教师会引导幼儿逐步学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语言教育:蒙氏教育强调语言的敏感期,教师会引导幼儿通过听写、说话和阅读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同时,幼儿园中会放置丰富的图书、字母拼图和音标教具,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4.文化教育:幼儿园蒙氏教育也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素养。

通过展示世界地图、讲解世界各国文化和风俗等活动,教师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世界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5.科学教育:幼儿园蒙氏教育也重视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观察小昆虫等活动,幼儿可以增加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6.艺术教育:蒙氏教育也注重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幼儿园蒙氏教育方案

幼儿园蒙氏教育方案

幼儿园蒙氏教育方案一、导言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主体,注重儿童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教育方式。

幼儿园是蒙台梭利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针对蒙台梭利幼儿园教育方案,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模式、环境布置、家庭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幼儿园的蒙氏教育提供全面方案。

二、课程设置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是蒙台梭利幼教的基础,关系着幼儿园的教学成效。

蒙台梭利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以儿童为主体,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与发展需求确定教学内容,注重开发儿童的各种潜能,实现多元化、综合化的学习。

1.核心课程设置(1)感官教育: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五个感官课程。

通过感官刺激和感知活动,帮助幼儿建立直觉和感官记忆,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细节观察力。

(2)国际文化教育:通过国际文化课程,加强对幼儿的国际视野教育,引导幼儿从小学习掌握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

(3)语言教育:以英语教育为主,并加入母语教育课程。

通过语音、文法等不同方面的训练,构建孩子的语言智慧。

(4)社交教育:包括幼儿社交行为的培养、礼仪讲究、集体意识、伦理道德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教学。

2.辅助课程设置(1)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手工制作等。

(2)科学教育:通过简单的实验等科学游戏,引导幼儿的科学探究和探索精神。

(3)体育教育:以多元化的活动帮助孩子们体验乐趣中培养健康、自我建立认识、感性认识世界。

三、师资配备蒙台梭利教育是以发展儿童为主题的教育方式,师资配备是蒙台梭利幼儿园在教育运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合格的导师可以通过不断的为幼儿提供教育思路、知识技能以发展儿童的潜能和能力。

1.导师标准(1)专业知识需求:具备蒙台梭利幼儿园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熟悉幼儿成长发展规律,并能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对幼儿进行个性化教育。

(2)个人素质要求:导师应该热心、耐心、有爱心,具备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支持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3)专业背景要求:具备教读教育、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幼儿园各年龄段蒙氏教学内容安排

幼儿园各年龄段蒙氏教学内容安排

幼儿园各年龄段蒙氏教学内容安排___幼儿园小班蒙氏教学进度安排一、日常生活教育1、上课常规在上课常规中,我们会进行走线、静寂游戏、铺、卷工作毯、拿起教具的方法、认识物品和正确使用剪刀等活动。

其中持物走是根据孩子的不同能力来区别放物,投放的物品主要是容易倾斜的、容易摇晃的和容易掉在地上的物品。

2、生活礼仪在生活礼仪方面,我们会教授幼儿正确的站姿和坐姿、打招呼、感谢与道歉、门的开关、搬椅子、团体游戏的规则等礼仪,同时也会教授幼儿打喷嚏、打哈欠和咳嗽的正确方法,以及用餐的礼仪和报菜名等。

3、照顾环境在照顾环境方面,我们会教授幼儿东西的正确摆放、收拾和整理的方法,以及做值日生和摆好餐具等。

4、照顾自己在照顾自己方面,我们会教授幼儿有顺序的穿脱衣服、穿脱鞋子、洗手和洗脸、日常保洁、自己进餐、入厕和便后洗手等方法,同时也会教授衣饰框中扣大纽扣、小纽扣、拉链、暗扣等技能。

5、大肌肉动作训练在大肌肉动作训练方面,我们会进行基本动作的训练,包括走、跑、双手双膝着地爬、拍球和滚球等,同时也会进行基本体操的训练。

6、小肌肉动作训练在小肌肉动作训练方面,我们会进行五指抓、三指抓、二指捏、一指按、舀、倒、折、敲、穿、缝、夹、撕、挤、剪、揉、食物的准备和拧等练。

二、感官教育1、插座圆柱体在感官教育方面,我们会进行插座圆柱体的训练,包括B\C\D\A各组及两组结合的练。

2、粉红塔、棕色梯和长棒是三种不同的教具,它们分别用于基本展示、序列练、创意练和作为测量工具。

几何图形嵌板橱则包括了图形与卡片的对应、图形拼搭、撕、剪相应图形和进行二级分类的练。

构成三角形则包括了三角形盒、长方形盒一、二中的图形认识和基本展示。

色板则包括了颜色认识、配对以及三原色的变化。

触觉板和温觉板则分别是第一块和第二块,嗅觉瓶则需要做三组,味觉瓶则包括了甜和咸两种味道,听觉筒则需要进行配对练。

三、数学教育方面,数前准备包括了配对练、序列练、形式重复练、分类练、对应练和拼图练。

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实施方案1. 引言蒙氏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儿童为中心,注重个体发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在幼儿园阶段,蒙氏教育的实施方案尤为重要,以促进儿童的整体发展。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实施蒙氏教育的课程方案进行全面探讨和分析。

2. 思维导图蒙氏教育的实施可以参考以下思维导图:2.1 具体实施内容- 语言与沟通:通过日常交流、诗歌、故事等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 数学和逻辑思维:通过游戏、拼图等活动培养数字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科学和自然:通过实地探索、观察和实践活动引发科学兴趣。

- 社交与情感发展: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 艺术和创造力:提供丰富的艺术和手工制作活动,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2.2 教学方法- 自由学习:给予孩子自主选择活动的机会,鼓励独立探索和学习。

- 学习环境:提供安全、舒适和丰富的学习环境,尊重和满足儿童的需求。

- 教师角色:成为儿童学习和发展的伙伴,引导和支持他们的学习过程。

- 观察和评估: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成长和学习,为个体化的教学提供依据。

3. 实施步骤3.1 制定课程计划根据蒙氏教育的原则和内容,制定每周或每月的课程计划,包括不同领域的活动和任务。

确保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和兴趣。

3.2 学习环境准备创造安全、舒适和丰富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教具和材料,以激发幼儿的学习与探索兴趣。

布置教室角落和学习中心,使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活动。

3.3 教师的角色和指导教师要成为儿童的伙伴和引导者,鼓励他们独立学习和探索,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针对性地设计和调整教学活动。

3.4 学习评估和调整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估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课程调整。

每个孩子的进步和成就都应得到认可和鼓励。

4. 实施效果评估为了确保蒙氏教育的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评估方法:- 老师观察:通过观察每个孩子的学习行为和表现,了解他们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领域。

幼儿园蒙氏教育实施方案

幼儿园蒙氏教育实施方案

幼儿园蒙氏教育实施方案1. 引言蒙氏教育是以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的教育理论为基础,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本文将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套针对幼儿园的蒙氏教育实施方案。

2. 目标和原则•目标: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帮助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则: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注重实践和体验,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学习。

3. 实施步骤和内容3.1 幼儿园环境布置•布置教室环境,以满足幼儿探索、观察和学习的需要,并且注意环境的安全性。

•设置各种教具和材料,包括色彩鲜艳的图书、拼图、积木、手工材料等,以满足幼儿的各种学习需求。

•创建一个有序的学习环境,物品摆放整齐,标识清晰,方便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

3.2 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利用自由活动时间,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教具和材料,进行自由探索和学习。

•定期组织集体活动,如音乐、美术、体育等,让幼儿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形式。

•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自助餐、植物种植等,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

3.3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定期开展主题活动,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如科学、数学、语言等,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学习。

•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引导幼儿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控制教学内容的难度,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水平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3.4 教师角色和培训•教师应成为引导者和观察者,给予幼儿合适的指导和帮助,关注幼儿的发展变化,并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成长。

•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让教师熟悉蒙氏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4. 评估和反馈机制•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口头表达等,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变化。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幼儿和家长反馈,指导幼儿的学习,鼓励幼儿进一步发展。

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一、教育理念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帮助孩子自我成长”,通过提供充分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培养儿童的潜能,促进他们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课程目标1.开发儿童的感官能力蒙特梭利教育课程注重感官教育,旨在提升儿童的观察能力、触摸能力、嗅觉和听觉。

课程将通过富有创意和有趣的活动和体验,激发和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

2.鼓励儿童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蒙特梭利教育课程注重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儿童自我发展的潜力。

3.培养儿童社交技能蒙特梭利教育课程注重帮助孩子发展社交技能,通过帮助儿童发展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和相互学习的能力,创设一个充满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提供机会让孩子了解和尊重各种文化背景和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1.授课方式蒙特梭利教育强调帮助孩子自学而非被动接受,教师应避免繁琐的讲解和复杂的竞争环境,尽量创造一个实践和发现的环境,建立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

2.教学资源蒙特梭利教育注重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包括教室、教具、图书、音乐等多方面的资源。

四、教学内容1.日常生活技能帮助儿童掌握日常生活技能,如如衣、鞋、照顾自己、桌上用品的使用等。

2.数学早期教育通过多种生活情境引导儿童学习数学,包括计数、量、大小、序数、图形等。

3.语言培养蒙特梭利教育课程注重语言的发展,从名字、动物、物体、家庭等常见话题开始展开,扩展到短语、句型、辨认声音和字母。

4.文化教育蒙特梭利教育也注重文化教育,包括地理、历史、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非正式评估蒙特梭利教育的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学习状态和行为表现来进行,对每个孩子产生个人化的记录,反映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2.有针对性的反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监测孩子的表现并对其进行精确的反馈,告诉孩子自己做错了什么,怎么做好等方面的建议。

六、教学活动1.自由活动开展自由活动,让孩子自由探索,独立选择活动的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进行尊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蒙氏教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
《幼儿蒙氏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应用实践的课程。

本课程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是幼儿教师素质教育核心课。

其前导课程是《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游戏》等。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目前风行世界的最先进、最科学、最为完善的学前教学方法之一,是对儿童素质的综合培养和儿童潜能的全面挖掘。

通过本课程的开设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学前教育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幼儿园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

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本课程最终确定以下工作六个学习项目: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认知、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蒙台梭利感观教育、蒙台梭利数学教育、蒙台梭利语言教育和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

这些学习项目是
以幼儿园蒙氏教师的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设计的,即六个学习项目对应幼儿园中蒙氏教师的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幼儿蒙氏教师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本门课程建议学时为36学时。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幼儿蒙氏教育理论、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蒙台梭利感观教育、蒙台梭利数学教育、蒙台梭利语言教育和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

为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和协作的思想品质,树立服务意识,能适应以后出去工作的需要。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蒙台梭利的课程体系、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2、掌握蒙台梭利五大领域教学法的教具及教学法理念。

3、掌握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感观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的操行步骤。

(二)能力目标
1、在实际教育中会操作蒙台梭利五大领域的教具。

2、会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拓展蒙台梭利教具。

3、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念从事幼儿教育。

(三)素质目标
1、树立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热爱幼儿教育职业理想。

2、关注每一位幼儿,促进幼儿养成规则意识、使幼儿在快乐、健康成长。

3、学会自我觉察,不段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
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认知、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蒙台梭利感观教育、蒙台梭利数学教育、蒙台梭利语言教育和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六个学习项目教学模块,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蒙氏教师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蒙氏教师资格证书考证需要组织教材内容。

通过问题解决、观看录像、理实一体教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必须准确、科学、紧凑。

教材内容应体现前沿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信息、新方法、新案例等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实践性。

(二)教学建议
1、组织形式:以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综合运用启发引导式、思考分析式、实践评议式、练习运用式等教学组织形式。

2、教学方法:以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为核心,综合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试教演练法、自学法、案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等。

讲授法——以教师运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有系统的讲解介绍为主的方式。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发表个人想法,展开议论交流活动的方式。

试教演练法——组织学生模拟蒙氏教育现场,担任教师尝试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

自学法——以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独立学习教材内容,理解教材内容的方式。

练习法——根据教师示范进行练习,复习巩固所学教具操作方法。

(三)教学评价
1、评价方式: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详细说明:
总成绩= 平时成绩(考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项目考核、技能目标考核等)占50% + +期末考试(实际操作)占50%
3、附: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现有课程资源: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网络资源等已在实际教学中利用。

1、完善实训指导手册等相关资源,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操作技能等实践环节的学习,采用多种方式给学生进行演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模仿。

2、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满足学生顶岗实习、专业实训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

3、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专业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充分利用实训中心,让学生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条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成立一些以学习为目的的社团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训练”。

5、注意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观看幼幼儿蒙氏教育的录像,拓宽眼界,有利于学生对于整个学前教育专业有更加全面和系统的了解。

(五)说明
1、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2、具有幼儿蒙氏的理论知识,掌握幼儿蒙氏教学的最新教学动态,有一定幼儿教学工作
经验并从事过幼儿蒙氏教学的教师。

3、实训设备要求能满足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