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性考试一(2)
国家开放大学专升本信息管理概论 终结性考试任务二(纯客观题)

多选题(6.0分)(难易度:中) A. 组织 B. 人 C. 数据 D. 信息技术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释:暂无
7. 信息论诞生的标志是
多选题(6.0分)(难易度:中) A. 申农的《通讯的数学原理》问世 B. 维纳的《控制论》发表 C.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D.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释:暂无
4. 下面选项中哪些是现代信息管理该活动的特点
多选题(6.0分)(难易度:中) A. 信息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相继出现 B. 信息管理的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如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 C. 信息管理的过程主要是对信息收集、处理、保存与利用 D. 信息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官方指定的官员
who中)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释:暂无
14. 按照主体的观察过程信息可以分为电子信息、光学信息、生物信息和文献信息。
判断题(4.0分)(难易度:中)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释:暂无
15. 信息资源按照构成要素划分可分为:信息内容资源、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人才资源。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释:暂无
5. 下面关于中观层次信息管理研究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6.0分)(难易度:中) A. 一件信息商品的形成与制作过程 B. 面向的不是一件件具体的信息产品 C. 面向的是处于社会中的具体的信息系统 D. 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规划与运营好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释:暂无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释:暂无
10. 按搜索引擎的内容分,搜索引擎可以分为
多选题(6.0分)(难易度:中) A. 综合类搜索引擎 B. 索引式搜索引擎 C. 目录式搜索引擎 D. 专业类搜索引擎
什么是终结性考试(二)2024

什么是终结性考试(二)引言概述:
终结性考试是当前教育体系中一种重要的评估方式,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估。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终结性考试的概念和特点,并从教育目标、评价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环境以及评价结果等五个大点,详细阐述终结性考试的相关内容。
一、教育目标
1. 终结性考试的目标是明确学生在特定学科或领域中的学习成果。
2. 终结性考试通过评估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提供教育改进的指导。
二、评价方式
1. 终结性考试采用标准化评价方式,确保评估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2. 终结性考试可以包括笔试、口试、实验、项目报告等多种形式,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术表现和综合能力。
三、考试内容
1. 终结性考试侧重于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2. 终结性考试还关注学生的批判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考试环境
1. 终结性考试通常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确保考试的公正性。
2. 考试环境要求学生遵守考场纪律,以保证评估的准确性。
五、评价结果
1. 终结性考试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学生晋升、选拔和招生的标准。
2. 终结性考试评估结果能够为学校、教师和家长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详细信息,以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措施。
总结:
终结性考试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评估方式,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全面评估,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教育目标,并为学校、教师和家长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然而,在实施终结性考试时,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环境的公正性,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试卷一及试卷二答案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试卷一及试卷二答案(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试卷一及试卷二答案提示:利用Ctrl+C(复制)Ctrl+V(粘贴)来完成终结性期末考试文字输入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试卷一论述题:电影《鸦片战争》开篇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分析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除了列强的原因,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100分)答: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落后于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1. 社会制度腐败(1)吏治和军队腐败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
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廷桢等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而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
钦差大臣奕山到广东,竟然把人民群众诬蔑为“汉奸”,主张“防民甚于防寇”。
清政府特别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引发农民起义,因而急于向英国侵略者谋求妥协,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2)战争指导思想错误,既害怕列强,更惧怕人民指导思想的错误是与其政治立场分不开的。
统治者以“和外安内”为战争指导思想。
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为了个人和统治者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
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组织起来后危及封建统治,所以,屡屡压制、打击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不惜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
在中法战争后期,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茹费理内阁还因此而垮台。
终结性考试一答案

试卷代号:试卷代号:13941394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开卷)试题:试题:19491949年10月1日,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终于重新站起来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今年迎来了她的70岁生日。
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请试述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00100分)答: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自1921中国共产党创建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8年的时间里,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无数的优秀战士。
它的许多卓越领导人,战士。
它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如李大钊、如李大钊、如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邓中夏、苏兆征、彭湃、邓中夏、苏兆征、彭湃、陈延年、恽代英、赵世炎、张太雷等,许多杰出的将领,如方志敏、刘志丹、黄公略、许继慎、韦拔群、赵博生、董振堂、段德昌、杨靖宇、左权、叶挺等,也都在这个斗争中英勇地献出了自已的生命。
中国共产党人以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国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一答案

国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一答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一:绪论一、单选题1.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下列关于“新时代”的论述不正确的是(意味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已经实现)。
2.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大学生应该以、、为根本要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3.下列关于思想道德与法律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法最恰当的是(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二、判断题1.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〇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错)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分析:绪论中(二)社会主义就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教材3页“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参考答案:A.社会主义荣辱观2.“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
2020年反洗钱终结性考试二

一、判断题(共 20 题, 20.0 分)1、银行机构与境外金融机构建立代理行或者类似业务关系应当经所在地人民银行的批准。
A.对B.错标准答案: B 2、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从事反洗钱工作的人员有泄露因反洗钱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行为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错B.对标准答案: A 3、金融机构客户及其交易对手被某个国家或者国际组织列入制裁对象,但该制裁名单超出了中国承认的制裁名单范围,该金融机构应遵循我国名单范围规定,而不用对该客户采取强化的风险控制措施。
A.对B.错标准答案: B 4、接收境外汇入款的金融机构,如汇款人没有在办理汇出业务的境外机构开立账户,可登记境外汇款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
A.错B.对5、金融机构按照规定解除对恐怖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资产的冻结措施后,无需向当地公安机关再次报送专门报告。
A.错B.对标准答案: A 6、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负责接收、分析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A.对B.错标准答案: A 7、金融机构应当将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报告报其总部,由金融机构总部或者由总部指定的—个机构,在相关情况发生后的 30 个工作日内以电子方式报送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A.对B.错标准答案: B 8、在人民法院做出的生效裁决对有关资产的处理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应当立即解除对所涉恐怖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资产冻结措施。
A.错B.对9、涉及恐怖活动的资产被采取冻结措施期间,有关账户仍可受偿债权。
A.对B.错标准答案: A 10 、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管理目标是对所有客户采取不变的识别程序。
A.错B.对标准答案: A11、境外有关部门以涉及恐怖活动为由,要求境内金融机构冻结相关资产、提供客户身份信息及交易信息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境外部门要求采取冻结措施。
A.对B.错标准答案: B 12、银行在为客户开立个人人民币储蓄账户或结算账户时,银行应重点关注客户开立的是否是一般存款账户。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比较初等教育》终结性考试2套标准试题及答案1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比较初等教育》终结性考试2套标准试题及答案盗传必究第一套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一、填空选择题(共10题,共40分)1.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
正确答案:色诺芬2.在一般情况下,德国基础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是每周任课节,并兼一项学校管理工作,大约相当于5课时的工作量,例如图书、体育用具管理、电化教室等等。
在所任课程中,每人几乎都要教种教材,如教物理的兼教化学,教数学的兼教德语等等。
正确答案:28、三四3.“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十九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提出来的。
正确答案:朱利安4.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o正确答案:《比较教育研究》5.美国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体现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入学标准、、以及资格证书三方面。
正确答案:学历标准6.法国是个政教分离主义的国家,国立学校都是学校,不允许进行任何宗教教育。
正确答案:世俗7.古代埃及产生了三类初等学校机构,第一种是;第二种是专为王国官吏的子弟设立的宫廷学校;第三类是政治学校。
正确答案:寺庙学校8.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为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来编制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
正确答案:儿童中心论9.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关键阶段末的统考,二是 o正确答案:校内教师的评价10.1990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成立了《》教材组,负责修订新的小学公民教育教材。
正确答案:好公民二、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1.日本的普及初等教育是从1872年颁布《学制》开始的。
()T V2.发达国家小学教师的培养制度,各国实际情况不同,差别较大,但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学历要求不断提高。
2021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

2021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2020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卷一材料分析题(100 分):材料:华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医。
有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同请华佗看病。
经华佗望色、诊脉后,给李延开了解表发散药,给倪寻开的是泻药。
正当二人疑惑之际,华佗解释道:李延是因受凉,病在外,故应当吃解表药。
倪寻是因饮食过多引起,病在内,故应当服用泻药。
二人虽病状相似,但病因不同,所治疗方法也不同。
二人信服,各自拿药服用,很快痊愈。
一、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范畴并分析内涵。
(70 分)答: (1) 华佗对症下药的故事涉及的辩证法基本范畴主要有: 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它揭示和反映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在现实中因果关系的表现是多样的。
两府吏生病,饮食过多、受凉感冒是原因,头痛发烧是结果,是异因同果。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根据的一对范畴。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人们可以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华佗通过望色、诊脉认识了两人发烧的不同原因,就开出了不同的药方。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结果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判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志是看它们是不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3.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如果把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加以考察,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那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则是不确定的。
同一个现象是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之亦然。
4.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二、请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0 分)答:唯物辩证法全面而科学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式和过程,从各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