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二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合集下载

戊二醛和“84”消毒液说明

戊二醛和“84”消毒液说明

卫生部关于印发《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通知附件1次氯酸钠类消毒液卫生质量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原液有效氯含量在4%-7%之间符合下列组成要求的次氯酸钠类消毒液:①杀菌成分为次氯酸钠、不含其他辅助成分的消毒液;②以次氯酸钠为杀菌成分,以烷基磺酸钠和(或)烷基苯磺酸、氢氧化钠和(或)香料为辅助成分的复配液体消毒剂产品。

2. 对原材料的要求2.1. 次氯酸钠溶液:原料质量应当符合《次氯酸钠溶液》GB19106 中规定的A 型质量标准,有效氯含量≥10%。

2.2. 烷基磺酸钠:原料质量应当符合《工业烷基磺酸钠》QB142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规定。

2.3. 烷基苯磺酸:原料质量应当符合《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GB/T8447规定。

2.4. 氢氧化钠应当符合《工业用氢氧化钠》GB209规定。

2.5.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生活饮用水,或在生活饮用水基础上进一步净化得到的水。

3. 对消毒液的要求3.1. 外观无色或浅黄色清澈透明液体、无可见杂质、无分层沉淀。

3.2. 有效氯含量在标识的有效期内,原液有效氯含量在4%-7%范围内。

3.3. 稳定性包装后的消毒剂,在遵守储运、贮存规则的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不得低于6个月。

在标识的有效期内,原液有效氯含量不得低于标识有效氯含量下限值、且应≥4%。

3.4. 杀灭微生物能力要求消毒液作用浓度(以有效氯含量计,mg/L)作用时间(min)杀灭微生物指标100 10*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6538)的杀灭对数值≥5 200 10对铜绿假单胞菌(A TCC15442)的杀灭对数值≥5对白色念珠菌(A TCC10231)的杀灭对数值≥4200 20*对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疫苗株的杀灭对数值≥4500 6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 TCC9372)的杀灭对数值≥5*杀菌试验用有机干扰物质浓度为0.3%.3.5. 允许使用浓度及使用条件限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食饮具消毒、果蔬消毒、织物消毒、血液及粘液等体液污染物品消毒、排泄物消毒;并规定按照限定的使用浓度、消毒时间、使用方法使用。

戊二醛杀菌剂说明书

戊二醛杀菌剂说明书

工业戊二醛一、产品名称:工业戊二醛二、英文名:Glutaraldehyde三、CAS No.:111-30-8四、结构式:五、分子式:C5H8O2,分子量:100.12六、性能:戊二醛是略带刺激性特殊气味的无色或微黄色的清亮液体,它溶于水和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

在水溶液中游离态形式存在不多,大量的是不同形式的水合物,而大多数是环状结构的水合物形态存在。

戊二醛性质活泼,易聚合氧化,与含有活泼氧的化合物和含氮的化合物会发生反应。

与蛋白质的反应主要是羰基与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的反应,在已知的醛中,戊二醛是一种最好的蛋白质交联剂。

戊二醛具有优良的杀菌性能。

戊二醛对本酶的活性影响不大,多数酶在控制条件下可以被固定,交联而不失活。

由于戊二醛具有众多的优异特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而得广泛的应用。

七、用途:戊二醛被誉为继甲醛和环氧乙烷消毒之后,化学消毒灭菌剂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它具有甲醇含量低,无致歧变、无积毒、无富营养化的特点。

戊二醛用途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医疗卫生、生物化学、蛋白交联剂等领域,在仪器卫生、皮革处理、塑料、胶粘剂、燃料、香料、纺织、造纸、印刷、照相等行业也得到广泛应用。

还可用于合成多种有机试剂,制取杂环化合物等。

八、技术指标戊二醛(工业级)代号:JH001产品名称:戊二醛(工业级)Cas No.:111-30-8结构式:目前,国内有不良商家在戊二醛产品中非法添加低价位的甲醛,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挠乱了市场秩序,为此,我公司严正声明,本公司生产的戊二醛产品不含甲醛。

一、产品名称:戊二醛(Glutaraldehyde)(8000吨/年)二、CAS No.: 111-30-8。

戊二醛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戊二醛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化学品名称中文名称:戊二醛英文名称:glutaraldehyde二、成分/组成信息有害成分:戊二醛CAS NO 111-30-8分子式 C5H8O2相对分子质量100.12三、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或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

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害: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五、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六、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戊二醛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戊二醛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一、物品與廠商資料物品名稱:戊二醛(Glutaraldehyde)其他名稱:-建議用途及限制使用:主要用於皮革鞣劑、殺菌防腐劑、蛋白固定劑,具體應用在製革、工業水處理、造紙、油田等領域。

製造商或供應商名稱、地址及電話:-緊急聯絡電話/傳真電話:-二、危害辨識資料物品危害分類:易燃液體第4級、急毒性物質第3級(吞食)、急毒性物質第1級(吸入)、腐蝕/刺激皮膚物質第1級、嚴重損傷/刺激眼睛物質第1級、呼吸道過敏物質第1級、皮膚過敏物質第1級、水環境之危害物質(急毒性)第1級、吸入性危害物質第2級標示內容:象徵符號:骷髏與兩根交叉骨、腐蝕、健康危害、環境警 示 語:危險危害警告訊息:可燃液體吞食有毒吸入致命造成嚴重皮膚灼傷和眼睛損傷造成嚴重眼睛損傷吸入可能導致過敏或哮喘病症狀或呼吸困難可能造成皮膚過敏對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如果吞食並進入呼吸道可能有害危害防範措施:若與眼睛接觸,立刻以大量的水洗滌後洽詢醫療如遇意外或覺得不適,立即洽詢醫療避免釋放至環境中穿戴適當的防護衣物、手套、戴眼罩/護面罩其他危害:-三、成分辨識資料純物質:中英文名稱:戊二醛(Glutaraldehyde)同義名稱:1,5-Pentanedione、1,5-Pentanedial、Glutardialdehyde、Potentiated acid glutaraldehyde、Glutaric dialdehyde、Glutyraldehyde化學文摘社登記號碼(CAS No.):111-30-8危害物質成分(成分百分比):100四、急救措施不同暴露途徑之急救方法:吸 入:1.若發生危害效應時,應將患者移到空氣新鮮處。

2.若無呼吸,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3.立即送醫。

皮膚接觸:1.將受污染的衣物和靴子移除,用水和肥皂清洗患處15分鐘以上。

2.若有需要,立即就醫。

3.受污染衣物和靴子於再次使用前須徹底清洗和乾燥。

眼睛接觸:1.立即以大量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

戊二醛消毒液产品说明书

戊二醛消毒液产品说明书

戊二醛消毒液产品说明书(共1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戊二醛消毒液产品说明书[产品名称] 洁灭净2%戊二醛消毒液[剂型、规格]剂型为液体,规格:500ml、2500ml、4000ml、5000ml[主要有效成分及含量]主要有效成分为戊二醛,含量为2%%(W/V)。

[杀灭微生物类别]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使用范围]产品用于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不得用于注射针头、手术缝合线及棉线类物品的消毒或灭菌。

不得用于室内物体表面的擦拭或喷雾消毒、室内空气消毒、手、皮肤粘膜消毒。

[使用方法]1、使用前加入碳酸氢钠(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防锈剂)充分混匀。

2、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处理前应充分清洗干净、干燥。

3、新启用的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前应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再用洗涤剂清洗去除油脂,干燥。

4、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

将清洗后的医疗器械放入戊二醛消毒液浸泡,使其完全淹没,再将消毒容器加盖,作用60min。

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

5、医疗器械的浸泡灭菌。

将清洗后的医疗器械放入戊二醛消毒液浸泡,使其完全淹没,再将消毒容器加盖,作用10h。

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

6、内镜消毒与灭菌处理。

按《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与规范》要求进行。

[注意事项]1、外用消毒液,禁止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操作人员对醛过敏者禁用。

2、戊二醛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对人有毒性,戊二醛使用液对眼睛有严重的伤害,配制、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戴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如伤及眼睛应及早就医。

3、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必要时,使用场所应有排风设备。

如使用处空气中戊二醛浓度过高,建议配备自给式呼吸器(正压式防护面具)。

4、用于浸泡器械的容器,必须洁净、密闭,使用前需先经消毒处理。

5、在室温条件下,加入亚硝酸钠和碳酸氢钠后的戊二醛消毒液灭菌可连续使用7天,消毒最多可连续使用14天。

6、经消毒或灭菌后医疗器械,使用前以无菌方式取出,用无菌蒸馏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等擦干后再使用。

戊二醛消毒液使用方法

戊二醛消毒液使用方法

戊二醛消毒液使用方法戊二醛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广泛用于各种医疗、实验室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它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有机物,一般以37%的浓度出售。

本文将介绍戊二醛消毒液的使用方法,以确保正确和安全地使用该消毒剂。

1. 安全操作:在使用戊二醛消毒液之前,必须先了解相关的安全操作知识。

首先,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并戴上防护手套和眼镜以保护皮肤和眼睛。

避免直接接触戊二醛液体,因为它可能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

2. 稀释戊二醛液:37%浓度的戊二醛消毒液过于浓稠,需要进行稀释才能使用。

在使用前将戊二醛液与适量的水混合,通常按照1:10的比例稀释,即将1升戊二醛液与9升水混合。

3. 清洁表面:在使用戊二醛消毒液之前,必须确保表面已经彻底清洁。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清洁布将表面的污垢和杂质清除干净,确保消毒液能够有效地接触到被消毒的物体表面。

4. 涂抹消毒液:将稀释好的戊二醛消毒液倒入喷雾瓶中,然后均匀地喷洒在要消毒的表面上。

确保涂抹的范围广泛且均匀,以使消毒液能够充分覆盖被消毒的区域。

5. 摩擦消毒:对于需要进行更彻底消毒的物体表面,可以使用摩擦的方式加强消毒效果。

使用干净的消毒布或棉球浸湿于戊二醛消毒液中,然后均匀地擦拭需要消毒的表面。

确保表面湿润并保持一段时间,以确保消毒剂的作用。

6. 储存注意事项:戊二醛消毒液应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阳光直射。

密封好容器,防止液体挥发和外界污染。

并且要将液体储存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7. 处置注意事项:当不再使用戊二醛消毒液时,应根据当地的规定将剩余的消毒液妥善处理。

不要将其倾倒在下水道或自然环境中,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应按照当地的规定将其交由专门进行处理的机构。

总结:戊二醛消毒液是一种强效的消毒剂,能够杀灭许多常见的病菌和病毒。

在使用戊二醛消毒液进行消毒时,必须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

稀释液体、清洁表面、涂抹消毒液和在需要时进行摩擦消毒,都是确保消毒效果良好的关键步骤。

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要求

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要求

附件1: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要求1.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由2. 中所列原料组成的,戊二醛含量在2.0%~2.5%之间,pH7.5~8.0,且符合下列三元包装要求的消毒液:第一单元:戊二醛,或戊二醛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戊二醛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卞基氯化铵或十二烷基二甲基卞基溴化氨);第二单元防锈剂(亚硝酸钠);第三单元pH调节剂(碳酸氢钠)。

2.对原料的要求2.1.戊二醛应为医用或药用级,含量为50%。

2.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产品质量要求,含量≥99%。

2.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卞基氯化铵或十二烷基二甲基卞基溴化氨):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产品质量要求,含量≥45%。

2.4.亚硝酸钠:应为医用级,并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要求,含量≥98%。

2.5.碳酸氢钠:应为食用级,并符合GB1887-1998标准的有关要求,含量≥98%。

2.6.水:去离子水。

3.对消毒液的要求3.1.产品感官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无沉淀物,有醛刺激性气味。

3.2.戊二醛含量2.0%~2.5%。

3.3.pH值加pH调节剂前:pH3.5~4.5。

加pH调节剂后:pH7.5~8.0。

3.4.杀灭微生物要求3.4.1.对用于医疗器械消毒的消毒液,其杀灭微生物要求如下:3.4.1.1.作用时间5min对分支杆菌杀灭率达100%;3.4.1.2.作用时间≤6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达消毒合格要求;3.4.1.3.医疗器械模拟现场试验,作用时间≤60min达到消毒要求(对人工污染芽孢杀灭率对数均值≥3.00)。

3.4.2.对用于医疗器械灭菌的消毒液,其杀灭微生物要求如下:3.4.2.1.作用时间≤4h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达到灭菌合格要求;3.4.2.2.医疗器械模拟现场试验,作用时间≤5h内达到灭菌要求。

3.5.稳定性要求3.5.1.在室温避光、密封保存条件下,有效期不低于2年。

戊二醛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戊二醛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化学品名称中文名称:戊二醛英文名称:glutaraldehyde二、成分/组成信息有害成分:戊二醛CAS NO 111-30-8分子式 C5H8O2相对分子质量100.12三、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或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

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害: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五、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六、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遇高热能发生聚合反应, 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为水溶液,加有稳定剂。储存于通风、低温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避光保存。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不宜久存,以免聚合变质。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高浓度环境中,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戊二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称:
胶醛
中文别名:
戊二醛
英文名称:
Glutaraldehyde
英文别名:
1,5-Pentanedial
CAS 号:
111-30-8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无资料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气肿等。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pH:
无资料
熔点(℃):
-14
沸点(℃):
71~72(1.33kPa)
分子式:
C5H8O2
闪点(℃):
无资料
引燃温度(℃):
无资料
自燃温度:
无资料
燃烧性:
可燃
溶解性:
溶于热水、乙醇
相对密度:
1.0600
相对蒸气密度: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LD50:820mg/kg(大鼠经口);640mg/kg(兔经皮)LC50: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3.4
分子量:
100.12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外观与性状:
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杀菌剂,也用于皮革鞣制。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
灭火方法: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
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