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儿童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婴儿儿童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婴儿儿童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婴儿儿童心肺复苏术操

作流程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术——双人施救法BLS操作流程

(仅限本院考核使用)

假设心肺复苏模型人为婴儿或儿童心搏骤停患者,两名院前急救医生互为AB角色交换上场考核,其中第一施救者(简称A)担任主角,每一位选手都要轮流当一次A角,得分归主角一个人所有;而第二施救者协助(称作B)为配角。按照CPR2015国际指南的最新标准,AB两人配合共同完成BLS技能操作。

考核标准的操作流程与细节手法:(依据CPR’2015国际指南)

1、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第一施救者A首先上场看天看地(巡视上下左右4个点),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如果不安全,则做相应的处理措施。安全则口述“周围环境安全”。

2、A角检查意识:A角先到达患儿身边,轻拍儿童的肩膀或者婴儿的脚心并呼喊:“宝贝,你还好吗”(分别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各大声呼喊一遍),检查意识限时2秒钟完成。(考核时拟定为婴儿)

3、A角启动BLS:一旦发现患儿无应答,立即高声呼救并吩咐第二施救者B:“患者无反应,快来人呐、准备抢救!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拿AED来”。

4、A角判断呼吸脉搏:发现患者无反应后,A角眼睛看患儿胸廓有无起伏,同时规范手法在正确部位触摸患者的动脉搏动(婴儿为肱动脉,儿童为颈动脉或者股动脉),数数计时(从“1001”数到“1006”),时间刚好控制在6秒钟完成判断脉搏呼吸情况。最长不超过10秒钟。

5、摆放体位:将患儿置于坚硬、平坦的物体表面。取仰卧位。(如果体位正确,忽略此步骤)

6、A角建立人工循环:一旦判断患者无心跳、呼吸,尽快由A角实施胸外心脏按压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移除患者儿胸部的衣物,方便找到按压位置和粘贴电极片。在B角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未返回之前,按照单人施救法进行。

单人施救法的规范要点:

(1)将患儿置于坚硬、平坦的物体表面。

(2)将2跟手指放在婴儿胸部的中央(略低于乳头连线,在胸骨的下半部分)不要按压胸骨末端。

(3)以100-120次/分的速率按压。

(4)按压深度为婴儿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约4cm)。

(5)每次按压结束后,确保胸廓完全回弹(重新膨胀);不要靠在胸部上。胸外按压和胸部回弹/放松时间应该大致相同。按压终端间隔尽量减少到10秒钟以内(例如人工呼吸时)。

(6)每30次按压之后,以仰头提颏法开放气道并给予2次人工呼吸,每次持续1秒。每次呼吸应当使胸廓隆起,并完全复位。

(7)约5个心肺复苏循环或2分钟后,如果您仍是一个人,继续按照30:2进行心肺复苏。(考核时,施救者A按照单人施救法按压第二个循环时助手B到达)。

随后按照双人施救法,要点如下:

(1)将患儿置于坚硬、平坦的物体表面。(体位正确,可忽略)

(2)助手B将2根拇指并排放在婴儿胸部的中央处,在胸骨的下半部分。对于非常小的

婴儿,拇指可能会重叠放置。用双手的手指环绕婴儿的胸部,并支撑婴儿的背部。

(3)用手环绕胸部,使用两根拇指以100-120次/分钟的速率按压胸骨。

(4)按压深度应至少为婴儿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约4cm)。

(5)每次按压之后,请完全释放加在胸骨的压力,并让胸廓完全回弹。

(6)每15次按压之后,暂停片刻以便让A以仰头提颏法开放气道并给予2次人工呼

吸,每次持续1秒。每次呼吸应当使胸廓隆起。按压中断间隔尽量减少到10秒钟以内。

(7)继续以15:2的比率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提供胸外按压的施救者B应当每10

个循环或者2分钟与另一名施救者A交换角色,从而避免疲劳,使胸外按压保持有效。

考核时B无需按压十个循环,听从考官提示两分钟到,即可互换角色。由A再次按压两个循环后视为复苏成功,结束考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