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药二冲刺金题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上篇 常用单味中药第15章 平肝息风药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上篇常用单味中药第15章平肝息风药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具有收敛固涩,制酸止痛作用的是A.罗布麻叶B.牡蛎C.天麻D.全蝎E.赭石【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平抑肝阳药牡蛎的功效。
天麻.全蝎属于息风止痉药,故均排除。
罗布麻叶能平肝清热,降血压,利水,故排除。
赭石能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故排除。
牡蛎(B)咸软微寒兼补,入肝.肾经,生用质重镇潜,味咸软坚,善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并兼益阴。
煅用性涩收敛,善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2、能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的药物是A.赭石B.蒺藜C.珍珠母D.石决明E.牡蛎【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平抑肝阳药赭石的功效。
五个备选药均属于平抑肝阳药。
而赭石能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3、珍珠母不具有的功效是A.平肝潜阳B.凉血止血C.安神定惊D.清肝明目E.收湿敛疮【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平抑肝阳药珍珠母的功效。
B选项,凉血止血属于平抑肝阳药赭石的功效。
4、患者,男,56岁。
症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齿衄,面红目赤,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滑。
宣选用的药物是A.石决明B.槐花C.珍珠母D.赭石E.罗布麻叶【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5、罗布麻叶不具有的功效是A.平肝B.利水C.降血压D.明目E.清热【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平抑肝阳药罗布麻叶的功效。
D选项,明目属于平抑肝阳药蒺藜的功效。
6、能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药物组是A.蜈蚣与全蝎B.羚羊角与钩藤C.地龙与蒺藜D.天麻与僵蚕E.石决明与珍珠母【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息风止痉药相似功效药的比较。
全蝎.蜈蚣,同源于虫类且有毒,均能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7、蜈蚣的主治病证不包括A.急、慢惊风B.中风面瘫C.瘰疬痰核D.偏正头痛E.肝阳上亢【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8、全蝎研末内服的用量是A.每次0.1~0.6gB.每次0.6~3gC.每次0.5~1gD.每次3~6gE.每次0.6~1g【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9、蒺藜不具有的功效是A.平肝B.疏风C.软坚散结D.祛风明目E.散风止痒【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平抑肝阳药蒺藜的功效。
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十五章 平肝息风药 (1)

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1、冰片的功效是A、开窍辟秽,行气活血B、开窍醒神,清热止痛C、开窍辟秽,止痛D、开窍宁神,化湿和胃E、活血散结,镇惊安神【答案】B【解析】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2、冰片入丸散内服的用量是A、 0.03-0.1gB、 0.15-0.3gC、 0.3-O.6gD、 0.6-lgE、 1-3g【答案】B【解析】冰片入丸散剂0.15-0.3g。
3、甘缓不峻,性平不偏,质润不燥,能平肝息风的药物是A、蜈蚣B、羚羊角C、地龙D、钩藤E、天麻【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平肝息风药天麻的性能特点。
备选药羚羊角、钩藤、地龙性偏寒凉,均能清热、息风止痉,可排除;蜈蚣性温,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无平肝阳功效,亦可排除。
唯天麻甘缓不峻,性平不偏,质润不燥,既能平肝阳,又可息风止痉,还能祛风通络,故选E。
4、甘缓不峻,性平不偏,质润不燥,能平肝息风的药物是A、蜈蚣B、羚羊角C、地龙D、钩藤E、天麻【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平肝息风药天麻的性能特点。
备选药羚羊角、钩藤、地龙性偏寒凉,均能清热、息风止痉,可排除;蜈蚣性温,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无平肝阳功效,亦可排除。
唯天麻甘缓不峻,性平不偏,质润不燥,既能平肝阳,又可息风止痉,还能祛风通络,故选E。
5、共用题干患者,男,26岁。
喘咳3年,每至春暖花开时哮喘发作,每伴少量黄稠痰,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脉弦滑。
建议用地龙。
关于地龙使用注意表述正确的是A、脾胃虚寒或内无实热者慎服B、孕妇禁用C、性温有毒,血虚生风者慎服D、性走窜用量不宜大E、癫痫抽搐者禁用【答案】A【解析】本组题综合考查平肝息风药地龙的功效及使用注意。
针对案例中患者哮喘发作,每伴少量黄稠痰,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脉弦滑症状体征,选择地龙,地龙发挥的功效是清热平喘利尿,1题选E。
地龙性寒,故脾胃虚寒或内无实热者慎服,故2题选A。
备选答案E是地龙的主治病证而非使用注意,BCD项均不是地龙的使用注意,故排除。
执业药师考试15平肝熄风药习题

执业药师考试15平肝熄风药习题1501平肝熄风药1 石决明除平肝潜阳外,还有的功效是A 镇惊安神B 软坚散结C 清肝明目D 凉血止血E 祛风止痒2 生用重镇潜阳、安神、软坚、煅用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的药物是A 珍珠母B 石决明C 赭石D 牡蛎E 蒺藜3 能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的药物是A 赭石B 蒺藜C 珍珠母D 石决明E 牡蛎4 珍珠母不具有的功效是A 平肝潜阳B 凉血止血C 安神定惊D 清肝明目E 收湿敛疮5 蒺藜不具有的功效是A 平肝B 疏风C 软坚散结D 祛风明目E 散风止痒6 罗布麻叶不具有的功效是A 平肝B 利水C 降血压D 明目E 清热7 既平肝息风,又清肝明目、凉血解毒的药物是A 天麻B 羚羊角C 蒺藜D 钩藤E 罗布麻叶8 钩藤的功效是A 息风止痉,通络止痛B 息风止痉,凉血解毒C 息风止痉,潜阳安神D 息风止痉,清热平肝E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9 甘缓不峻,性平不偏,质润不燥,能平肝息风的药物是A 蜈蚣B 羚羊角C 地龙D 钩藤E 天麻10 能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药物组是A 蜈蚣与全蝎B 羚羊角与钩藤C 地龙与蒺藜D 天麻与僵蚕E 石决明与珍珠母11 全蝎与蜈蚣研末吞服,成人的每次用量是A 1.5-2gB 2.5-3gC 0.6-1gD 4.5-5gE 3.5-4g12 能治疗瘰疬痰核,癥瘕积聚的是A 牡蛎B 罗布麻叶C 蒺藜D 钩藤E 珍珠母13 能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功效的药物是A 罗布麻叶B 地龙C 天麻D 全蝎E 赭石14 具有收敛固涩,制酸止痛作用的是A 罗布麻叶B 牡蛎C 天麻D 全蝎E 赭石15 僵蚕不具有的功效是A 息风止痉B 消肿止痒C 祛风止痛D 平喘利尿E 化痰散结16 既平肝潜阳,又清肝明目的药物是A 蒺藜B 天麻C 赭石D 全蝎E 石决明17 既平肝潜阳,又凉血止血的药物是A 蒺藜B 天麻C 赭石D 全蝎E 石决明18 既平肝。
疏肝,明目的药物是A 蒺藜B 天麻C 赭石D 全蝎E 石决明19 牡蛎的功效是A 平肝潜阳,收敛固涩B 平肝潜阳,清肝止痒C 平肝潜阳,祛风止痒D 平肝潜阳,凉血止血E 息风止痉,清热解毒20 龙骨的功效是A 平肝潜阳,收敛固涩B 平肝潜阳,清肝止痒C 平肝潜阳,祛风止痒D 平肝潜阳,凉血止血E 息风止痉,清热解毒21 珍珠母的功效是A 平肝潜阳,收敛固涩B 平肝潜阳,清肝止痒C 平肝潜阳,祛风止痒D 平肝潜阳,凉血止血E 息风止痉,清热解毒22 羚羊角除平肝息风外,还可A 凉血解毒B 镇惊安神C 祛风通络D 降压利水E 化痰散结23 天麻除平肝息风外,还可A 凉血解毒B 镇惊安神C 祛风通络D 降压利水E 化痰散结24 罗布麻叶除平肝外,还可A 凉血解毒B 镇惊安神C 祛风通络D 降压利水E 化痰散结25 僵蚕除息风止痉外,还可A 凉血解毒B 镇惊安神C 祛风通络D 降压利水E 化痰散结26 能平喘的药物是A 蒺藜B 地龙C 蜈蚣D 石决明E 青黛27 能利尿的药物是A 蒺藜B 地龙C 蜈蚣D 石决明E 青黛28 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A 蒺藜B 地龙C 蜈蚣D 石决明E 青黛29 能清热息风的药物是A 蒺藜B 地龙C 蜈蚣D 石决明E 青黛30 患者,男,26岁。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五章 平肝息风药

【考点精讲】
1.含义:凡以平抑肝阳、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
2.功效: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及镇惊安神等。
3.主治: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肝风内动、癫痫抽搐、小儿惊风、破伤风等证。
4.分类
5.临床应用
(1)肝阳上亢每兼肝热,故须与清泄肝热药同用;
(2)热极生风者,当伍清热泻火药;
(3)阴血虚少,肝失所养,以致肝风内动或肝阳上亢者,应配滋肾养阴、补肝养血之品;(4)兼见神志不安或神昏者,配以安神药或开窍药。
6.使用注意:药性寒凉之品,脾虚慢惊者忌用;药性温燥之品,阴虚血亏者慎用。
第一节平抑肝阳药
一、石决明
二、牡蛎
三、赭石
四、蒺藜
五、珍珠母
六、罗布麻叶
第二节息风止痉药一、羚羊角
二、钩藤
三、天麻
四、全蝎
五、蜈蚣
六、地龙
七、僵蚕。
15平肝熄风药

本品入心、肝二经,气血两清,有清热泻火 解毒之效。 (1)高热神昏+石膏、寒水石、麝香等 (2)温病壮热神昏发斑+犀角 羚羊角还用治热咳喘,能清肺热止咳,如 羚羊清肺散。 近年用羚羊角水解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 流感发热、麻疹及其它发热病症,
牛黄功用: 1.息风止痉 温热病及小儿惊风之壮热神昏, 惊厥抽1)常+朱砂、金蝎、钩藤等配伍,如牛黄 散。 (2)如用治痰浊癫痫+珍珠、远志、胆南星 等如痫证 2.化痰开窍 温热病热入心包,中风惊风癫 痫等痰热蒙蔽心窍所致之神昏、口噤、痰鸣
(1)胃虚呃逆+旋覆花、半夏、姜等如 旋覆代赫汤。 (2)噎膈便秘+参、归、肉丛蓉 (3)用于气逆喘息。本品重镇降逆,亦 降上逆之肺气而平喘。 如肺肾虚喘+参、山萸、山药、胡桃肉等 3.凉血止血 血热吐衄,崩漏。 本品苦寒,既凉血止血,又重镇降火,尤 宜于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证:
(1)胃热吐血,心中烦热+白芍、竹茹、牛 蒡、半夏等 (2)血热崩漏出血+禹余粮、赤石脂、五灵 脂等
本类药物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 具有平肝潜阳或平抑肝阳之功效,以及清 肝热、安心神等作用。 1.主要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头痛、 耳鸣和肝火上攻之面红目赤、头痛头昏、烦 躁易怒等证。 2.其次,常与息风止痉药配伍,治疗肝 风内动痉挛抽搐;与安神药配伍,治疗浮阳 上扰之烦躁不眠
A石决明
B代赭石
钩藤功用: 1.息风止痉 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钩藤甘而微寒,入肝,有和缓的息风止痉作 用,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 亦多用于小儿 (1)小儿壮热神昏抽搐+天麻、全蝎、僵 蚕、蝉蜕等 (2)温病热极生风+天麻、生地、白芍等 (3)小儿诸痫啼叫,痉挛抽搐+天竹黄、 蝉蜕、大黄、连等
2.清热平肝 头痛,眩晕。 本品既清肝热,又平肝阳,故可用治肝火上 攻或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1)肝火头痛+夏枯草、龙胆、栀子、黄芩 等用; (2)肝阳上亢者+天麻、石决明、、牛膝、 杜仲等 此外,本品与蝉蜕、薄荷同用,可治疗小儿 夜啼,有凉肝止惊之效。
执业药师《中成药学》考点:平肝息风药

执业药师《中成药学》考点:平肝息风药2016年执业药师《中成药学》精选考点:平肝息风药平肝息风药是指具有平肝潜阳、平息肝风功效的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等证。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症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如:石决明、珍珠母、珍珠、代赭石、蒺藜、牛黄、钩藤、地龙、全蝎、蜈蚣、牡蛎、玳瑁、羚羊角、僵蚕等。
此类药物皆入肝经,多为介类、昆虫等动物药及矿物药,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及镇静安神等作用。
平肝息风药可分为以平肝潜阳为主要作用的平抑肝阳药和以息肝风、止痉抽为主要作用的息风止痉要两类。
但由于肝风内动以肝阳化风为多见,且息风止痉药为兼具平肝潜阳的作用,两类药物常互相配合应用。
故又将两类药物合称平肝息风药。
肝阳上亢多因肝肾阴虚,阴不能制阳所致。
多呈现头目眩晕、头痛、耳鸣、心烦。
常见于高血压病。
所谓“动风”是指在病变过程中出现的抽搐、震颤、头晕眼花等一类具有“动摇”特点的症状。
此等表现主要为肝经病变的征象。
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已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
所以一般称为肝风。
为了区别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外风证,常将肝风归属内风,称为肝风内动。
平肝息风药主要用于平息内风。
“肝风”临床常见有:①热极生风。
是温热病时高热所至,表现为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多见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他急性传染病之高热惊厥。
②肝阳上扰,虚风内动。
由肝阳上亢病情进一步发展而来,除见眩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外,甚或卒然跌扑、神志不清、口眼歪斜、舌强、半身不遂。
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此外,癫痫、神经官能征、美尼尔氏征、破伤风等疾病,亦可见到肝风内动的现象。
肝阳上亢的治疗原则是平肝潜阳,常用钩藤、天麻、地龙等以平肝,用石决明、生牡蛎等以潜阳。
亦宜加用滋肝肾之阴的药如熟地、枸杞、麦冬等。
肝风内动治以平肝息风,常用羚羊角、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等。
15平肝熄风药

(1)胃热吐血,心中烦热+白芍、竹茹、牛 蒡、半夏等 (2)血热崩漏出血+禹余粮、赤石脂、五灵 脂等
2020/9/26
B 牡蛎
2020/9/26
与龙骨共性:
均属质重沉降之品,都长于平肝潜阳 镇惊安 神 用治肝阳上亢 心神不安;又善收敛固涩, 用治滑脱诸证,以上作用常相须为用。
或风阳挟痰,痰热上扰之癫痫、惊风抽搐;
或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痉挛抽搐、角弓 反张等症。
2020/9/26
2.部分息风止痉药物还兼有平肝潜阳、清泻 肝火等作用,亦可用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及 肝火上攻目赤、头昏等症。
2020/9/26
A羚羊角 B牛黄
2020/9/26
共性:
均性寒凉,归肝心经,有良好的清热息风止 痉作用,用之温热病热极生风,可相须为用, 均可清热解毒。
牡蛎个性:
牡蛎能软坚散结,常用治瘰疬 痰核 癥瘕积聚。
功用:
1. 潜阳补阴
2020/9/26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本品咸寒质重,有类似石决明之平肝潜阳作 用:
(1)阴虚阳亢,眩晕耳鸣+龙骨、牛膝、龟 甲等如镇用息风汤;
(2)阴虚动风+龟甲、鳖甲生地等 2.重镇安神 心神不宁,心悸失眠 常于龙骨相须为用
➢多为介类、昆虫等动物药及矿物药
四.功用
2020/9/26
1.平肝潜阳 主要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 眩、头痛、耳鸣和肝火上攻之面红目赤、头 痛头昏、烦躁易怒等证。 2.息风止痉 肝风内动之惊痫 抽搐 ,风 中经络之口眼歪斜以及风湿痹证 瘰疬痰核 疮 痈。
五.配伍加减
1.阳亢兼心悸失眠者+安神药
2.阴虚阳亢者+滋养肝肾之阴药
2020/9/26
六.使用注意(次)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平肝熄风药名词解释

平肝熄风药名词解释
平肝熄风药是一类中药,主要用于治疗肝风上逆或风症引起的症状。
平肝熄风药具有疏肝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眼花、口眼歪斜等与肝风有关的症状。
下面将对几种常用的平肝熄风药进行详细解释。
1. 上清片
上清片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柴胡、白芍、防风、桂枝、菊花等。
它具有疏肝解表、透疹退热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
2. 柴胡
柴胡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疏肝解郁、和解金石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头痛、胸闷、胁肋疼痛等症状。
3. 川芎
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材,具有疏肝解郁、祛风止痛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4. 旋复花
旋复花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平肝息风、明目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肝风上犯引起的头痛、眼花等症状。
5. 神曲
神曲是一种中药药材,主要成分是苍术。
它具有平肝息风、止痉安神的作用。
神曲常用于治疗肝风上搏引起的抽搐、惊风等症状。
6. 平肝散
平肝散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柴胡、青皮、茯苓、木香等。
它具有平肝熄风、化湿利湿的作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等症状。
总之,平肝熄风药是一类中药,常用于治疗肝风上逆或风症引起的症状。
通过疏肝平肝、熄风止痉的作用,它们能够缓解头痛、眩晕、眼花等与肝风有关的不适。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药二冲刺金题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一、最佳选择题
1.具有清肝明目,安神定惊,收湿敛疮作用的药物是
A.牡蛎
B.珍珠母
C.珍珠
D.石决明
E.蒺藜
2.具有收敛固涩,制酸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A.全蝎
B.赭石
C.罗布麻叶
D.牡蛎
E.天麻
3.能治疗瘰疬痰核,癥瘕积聚的是
A.钩藤
B.蜈蚣
C.牡蛎
D.僵蚕
E.蒺藜
4.关于息风止痉药说法正确的是
A.药性多寒凉
B.多数为矿石介类药
C.多为虫类药
D.多数为植物类药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既能平肝潜阳,又能重镇降逆的药是
A.赭石
B.珍珠
C.磁石
D.珍珠母
E.枇杷叶
6.全蝎研末吞服,成人的每次用量是
A.4.5~5g
B.3.5~4g
C.1.5~2g
D.2.5~3g
E.0.6~1g
7.能够治疗血热气逆之吐血、衄血、崩漏的是A.赭石
B.全蝎
C.石决明
D.牡蛎
E.羚羊角
8.钩藤入煎剂宜
A.包煎
B.先煎
C.后下
D.另煎
E.与诸药同煎
二、配伍选择题
【9~11】
A.礞石
B.地龙
C.钩藤
D.蜈蚣
E.石决明
9.既平肝潜阳,又清肝明目的
10.既清热息风,又平喘利尿的是11.既息风止痉,又攻毒散结的是【12~14】
A.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心悸失眠B.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目赤翳障C.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吐血衄血D.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湿疹湿疮E.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热急惊12.赭石的主治病证是
13.羚羊角的主治病证是
14.石决明的主治病证是
【15~17】
A.珍珠
B.蒺藜
C.僵蚕
D.珍珠母
E.罗布麻叶
15.既能平肝清热,又能降压利水的是
16.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的是
17.既能平肝疏肝,又能祛风明目的是
【18~21】
A.全蝎
B.羚羊角
C.石决明
D.天麻
E.钩藤
18.既能平肝息风,又能凉血解毒的是
19.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平抑肝阳的是
20.既能息风止痉,又能清热平肝的是
21.既能息风止痉,又能攻毒散结的是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22~23】
患者,男,26岁。
咳喘3年,每至春天春暖花开时哮喘发作,每伴少量黄稠痰,舌红苔黄,脉弦滑。
宜选用的药物是地龙。
22.不属于地龙功效的是
A.清热
B.息风
C.平喘
D.止痛
E.利尿
23.以下不是地龙的主治病证的是A.肺热喘哮
B.急惊风
C.半身不遂
D.痹痛肢麻
E.破伤风
四、多项选择题
24.平肝息风药主要适用于
A.头晕目眩
B.肝风内动
C.癫痫抽搐
D.小儿惊风
E.破伤风
25.地龙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降血压
B.平喘
C.镇静
D.抗惊厥
E.解热
26.天麻的主要药理作用
A.镇静、抗惊厥
B.降血压
C.抑制血小板聚集
D.抗心肌缺血
E.抗心律失常
1.B
2.D
3.C
4.C
5.A
6.E
7.A
8.C
9.E 10.B11.D 12.C 13.E 14.B 15.E 16.
D 17.B 18.B 19.D 20.E21.A 22.D 23.E 24.ABCDE25. ABCDE26. AB
CDE
3.C【解析】牡蛎【功效】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主治病证】积聚。
(4)自汗,盗汗,遗精,带下,崩漏。
(5)胃痛泛酸。
4.C【解析】平肝息风药分平抑肝阳药和息风止痉药两类。
其中,平抑肝阳药性多寒凉,多数为矿石介类药,少数为植物类药。
前者因质重而功主平肝潜阳,后者虽质轻但却功主平抑肝阳,且兼能镇惊安神、清肝明目,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等。
息风止痉药寒温不一,多为虫类药,且具毒性,功主息风止痉,兼能化痰解毒、通络止痛,主治肝风内动、癫痫抽搐及破伤风等证。
6.E【解析】全蝎与蜈蚣研末吞服,成人的每次服用量均为0.6~1g。
7.A【解析】赭石【功效】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主治病证】(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2)嗳气,呃逆,呕吐,喘息。
(3)血热气逆之吐血、衄血、崩漏。
8.C【解析】钩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后下;或入丸散。
【12~14】CEB【解析】赭石【主治病证】(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2)嗳气,呃逆,呕吐,喘息。
(3)血热气逆之吐血、衄血、崩漏。
羚羊角【主治病证】(1)肝
热急惊,癫痫抽搐。
(2)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3)肝火炽盛之目赤头痛。
(4)温热
病之壮热神昏、谵语狂躁或抽搐,温毒发斑,疮痈肿毒。
石决明【主治病证】(1)肝
阳上亢的头晕目眩。
(2)肝火目赤翳障,肝虚目昏。
【15~17】EDB【解析】罗布麻叶【功效】平肝清热,降血压,利水。
珍珠母【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安神定惊,收湿敛疮。
蒺藜【功效】平肝,疏肝,祛风明目,散风止痒。
【18~21】BDEA【解析】羚羊角【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
天麻【功效】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钩藤【功效】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全蝎【功效】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22.D【解析】地龙【功效】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
23.E【解析】地龙【主治病证】(1)高热神昏狂躁,急惊风,癫痫抽搐。
(2)肺热喘哮。
(3)痹痛肢麻,半身不遂。
(4)小便不利,尿闭不通。
24.ABCDE【解析】平肝息风药皆入肝经,多为介类或虫类药,古有介类潜阳、虫类搜风之说。
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及镇惊安神等作用。
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风内动、癫痫抽搐、小儿惊风、破伤风等证。
25.ABCDE【解析】地龙【药理】本品有镇静、抗惊厥、解热、平喘、降血压、延长血小板血栓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时间等作用。
26.ABCDE【解析】天麻【药理】本品有镇静、抗惊厥、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镇痛、抗炎、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