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 方 向导学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 方  向导学案
温馨
提示
学具准备:小方向盘纸、小猴纸片、小鹿纸片、小熊猫纸片。
知识准备:八个基本方向。
1方向
项目
内容
1.分清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2.阅读教材第1页情境图。
分析与解答:
(1)以()为观测点,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将观测点与物体所在的位置连线;
(3)用()测量角度,从而得出结论在哪个方向上。一般情况下,从北或者南说起;
(4)观察教材第2页情境图,托运处在花坛北偏()()°;出站口在花坛()偏()()。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先要根据观测点,画出以观测点为中心的()四个方向的射线,再看被测物体与()之间的线段往哪个方向偏,量出那个方向的射线偏离的角度,然后量出物体与()之间的距离,方向与距离结合起来就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4.下图以学校为观测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一)
学习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P1—2页,练习一1—4题
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②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③到斜边重合。
第二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
②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
③道斜边重合。
(4)教室用课件进行演示并小结。
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稿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5)小组讨论:
①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学习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学习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
学习过程
一、引
1.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2.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3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议
1.教学例1
(1)教学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转化后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长(cm)宽(cm)面积(cm²)底(cm)高(cm)面积(cm²)
(2)学生操作,反馈交流。
(3)用字母表示面公式:S = a h(板书)
三、练:
1.指导完成试一试: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2.指导完成练一练:强调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导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导学案

学校班级姓名课题:找规律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59~60页例1,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题。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难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过程中,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学习过程:一、独立尝试1.复习你们知道每一周有多少天吗?生活中像这样的规律无处不在,想一想,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还有哪些?2.预习(1)○□○□○□……第9个是(),第28个是()。

(2)△○○△○○△○○……第16个是(),第25个是()。

3.质疑:二、合作交流1.教学例1。

(1)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2)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3)你能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2.全班交流解惑,教师点拨引导。

(1)讨论例1用什么策略知道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小组讨论,全班展示。

(2)比较: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想到了许多的策略,可以想想,画画,也可以数数,算算。

比较这几种策略,你比较喜欢什么策略?为什么?(3)在计算时,算式中的1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1又表示什么?全班交流。

3.讨论“试一试”第1、2题。

(1)彩灯、彩旗各是按什么规律悬挂的?(2)交流不同的方法。

(3)你认为选用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实用?全班交流。

三、巩固提升1.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2.完成练习十第1题四、回顾反思我的收获是:我的疑问是:五、课后作业1.△○□□△○□□△○□□……照此排列的规律,第46个图形是什么?2、国庆节商店门口挂了一排彩色灯泡,按“二红、四蓝、三黄”排列,第45只灯泡是什么颜色?第82只灯泡是什么颜色?第105只呢?学校班级姓名课题:找规律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1~62页例2,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2~4题。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学习单(共32课时)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学习单(共32课时)

xxxxxxxxxxxx学校小学部导学案正数负数3、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正数:负数:五、思维拓展:5分钟xxxxxxxxxxxx学校小学部导学案3、五、思维拓展:5分钟xxxxxxxxxxxx学校小学部导学案班级:姓名:编号:五数上 3 时间:月日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7~8页)课型新授课主备人xxx 审核人学习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重难点)2、经历探究活动过程,进一能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重点)3.在操作和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导学过程一、自主探究内容:自学课本第7页例2,例3 动手操作一下,完成自学提示要求: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大组汇报时间:5分钟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

2、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长方形的宽等于平四边形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平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3、一试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底50厘米,高70厘米,求面积是多少平米,可以直接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来进行计算,列式()二、当堂检测1.平行四边形的同一底上可以画()条高。

A.1B.2C.3 D.无数2.一个平行四边形,底1分米,高6厘米,面积是()A.60厘米 B.60平方厘米 C.6平方分米 D.6分米3、一个平行四边形草坪,面积20平方米,底5米。

这个草坪的高是多少米?4.找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算出它们的面积(口答)5厘米5、一个平行四边形广告牌,底6米,高2米。

按每平方米50元计算,制作这个广告牌需要多少元?三、思维拓展1.2、xxxxxxxxxxxx学校小学部导学案班级:姓名:编号:五数上4 时间:月日课题三角形的面积(9-10页)课型新授课主备人xxx 审核人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质导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质导学案

认识负数项目容内1把下面的数分一分。

3然O &温故知新1 - 7新课先知重上20摄氏度记作( );零卒 20摄氏度记作( )。

( )为 零上和零下的分界。

,3.小华从学校出发,向东走2千米记作+2干米,东与西相反,那么他向西走2干米记作 ()干米。

心中有数4.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用正数表示时在数的前面可以写“ + ”, 也可以不写;用负数表示时,一定要写()o5. ( 溉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因此负数比它(),正数比它()。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预习检验(1) 某冷库的温度是零下4摄氏度,记作()°C O(2) 如果直升机下降80米记作-80米,那么上升200米记作()米。

7.根据利民百货商店今年上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1月份:亏损1000元2月份:盈利3200元3月份:盈利3600元4月份:亏损260元5月份:亏损480元6月份:盈利5460元月份盈亏/元123456馨示温提知识准备:自然数、分数的概念。

131.0、3、2、5、1;、表2.+20°C-20°C0°C3.-24.负号(或-)5.0小大6.(1)-4(2)+2007.-1000+3200+3600-260-480+54601比较图形的面积项目温故知新内容1.填一填。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和()02.=li=将上面的小长方形割下来,平移到下面,形成一个()。

新课先知1---^将左边的小三角形割下来,平移到右边,形成一个()。

3.图形转化前后的()不变。

心中有数4.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①数方格法。

②重叠法。

③分割平移法。

④计算面积比较法。

5.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面积()相等;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形状()相同。

(填"一定"或"不一定”)6.比较下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预习检臆-7、八K -八)广②S Z®I j N ④温馨学具准备:方格纸、直尺。

【教育学习文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教育学习文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五年级学科数学学习内容认识负数第1课时,第1—3页的例1和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6题学习目标.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重难点及突破措施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前准备录音机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大反串。

游戏时: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自主乐学合作交流.播放天气预报节目。

老师从节目中收集了几个城市的最低气温资料,并通过温度计表示出来了。

想知道是哪几个城市吗?阅读课本的例 1.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呀?指导学生认识温度,比较三个城市温度有哪些不同点?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

并读一读3.我们再来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指名一位学生板演。

交流结果。

4.学生阅读例2.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你能用刚才学得知识表示图中的海拔吗?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得到以海平面为界线,正几和几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负几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5.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学生交流、讨论我们把+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求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求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

求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年级:五年级数学单元:三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杨霞子审核人:卢宗峰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理解精确度的意义。

2、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难点:理解精确度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1.496亿千米(1)保留一位小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2)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1.5是精确到()的近似数,1.50是精确到()的近似数,()比()更精确。

近似数1.50后面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2、填空: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并交流:1、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三、课堂检测:1、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256070 362300002、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425000000 934700003、在()填上适当的数字。

(1)70()650≈70万(2)5()432≈6万(3)8( )0000000≈8亿(4)8()0000000≈9亿四、拓展延伸:1、有一个两位数精确到十分位是4.8,这个两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呢?2、在()填=或≈。

3、324000()32.4万4090000000()41亿324000()32万4090000000()40.9亿五、感悟收获:你有哪些收获?患有什么疑问?。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导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导学案

学校: 班级:姓名:课题: 认识小数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28-29页例1和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的1—5题。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

2、培养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重难点: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学习过程:一、独立尝试1、复习: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 2角=()元 1分=()元1分米=()米 1厘米=()米 1毫米=()米2、预习:①将分数转化成小数时,分数和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②一位小数表示分数的几分之几?两位呢?三位?3、质疑:二、合作交流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橡皮的单价()元是()角;信封的单价()元是()分;练习簿的单价()元是()角()分或()分。

2、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0.05 读作: 0.48 读作: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方法,并在小组里交流。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小组讨论交流。

4、出示例2:把什么看作“1”?(1米)看着书上的尺将4厘米和9厘米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

(填空)提问: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这三个小数呢?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提问:7毫米、15毫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填空)三、巩固提升:1、1厘米是1001米,1001米可以写成0.01米。

指名理解1厘米为什么是1001米?2、P29页“试一试”:用分数表示每个正方形中涂色部分,并把它们写成小数,填在括号里。

3、完成P29页的“练一练”四、回顾反思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

我的收获是:我的疑问是:五、课后作业1、练习五的1—5题。

2、填空。

(1)0.39是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至2011上学期)
五年级学科数学教师:刘佰霞
1.播放天气预报节目。

老师从节目中收集了几个城市的最低气温资料,并
通过温度计表示出来了。

想知道是哪几个城市吗?阅读
课本的例1.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呀?指导学生认识温度,比较三个城市温度有哪些不同点?
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C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

并读一读
3.我们再来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
录下来。

指名一位学生板演。

交流结果。

4.学生阅读例2.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你能用刚才学得知识表示图中的
海拔吗?
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得到以海平面为界线,正几和几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负几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5.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学生交流、讨论我们把+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

(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
做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1.做练习一第1.2题。

指名读一读图中的文字和数据,再做题。

全班交流。

2.做练习一第3题。

全班交流,为什么没有写0的?再次指出0是正数和
负数的分界线。


外拓展做练习一第4—6题
自主乐学
合作交流
检测反馈
(2010至2011上学期)
审核人:
审核人: (2010至2011上学期)
预习学案
自主乐学
合作交流
1 •猜一猜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哪一个大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3 •操作实验,想办法比较:小组分工合作,一边讨论一边动手操作,教师这时要巡视各小组的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剪拼。

(学生剪拼时,教师巡视。


4•学生示范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咼剪下左边的直角二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二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5 •观察分析,归纳公式。

让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和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面积有什么样的关系?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为什么?学生讨论与交流
因为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不变,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乂高6•自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S=a- h,或者S=aho
7•计算这两块地的面积分别是多少?边长相等的长方形比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
检测反

试一试和练一练学生独立元成后交流答案
课外拓展练习二第3 —5题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2010至2011上学期)
年级学科教师:
(2010至2011上学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