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督导检查表

合集下载

危急值督导发现问题汇总表

危急值督导发现问题汇总表

危急值督导发现问题汇总表督导时间:2014年11月11日督导内容:危急值上报、科室登记、处理、病程记录、有无复查、危急值报告制度提问、危急值处置流程提问督导科室:共抽查6个科室,分别为神经内科、手足显微外科、小儿科、内一科、急诊科、妇科发现问题:“危急值报告制度提问”“危急值处置流程提问”“病程记录描述不完整”执行良好科室:神经内科、内一科问题较多科室:妇科、急诊、显微外科问题反馈时间:再次督导时间:危急值督导发现问题汇总表科室患者信息发现问题执行良好神经内科7724 李凤玲纤维蛋白原10.38g/L 检验室刘东升有记录、有上报神经内科孙玉秀有记录、有处理、有病程记录、有复查。

7854 杨彦真纤维蛋白原8.21g/L 检验室刘东升有记录、有上报神经内科孙玉秀有记录、有处理、有病程记录、有复查显微外科4680 林清华血红蛋白36g/L 检验室尚爱玲有记录、有上报显微外科李群、张德义有记录、有处理、有病程记录、有复查患者未注明检验科林清华有记录、有上报张德义病程记录描述不完善张德义有记录、有处理、有病程记录描述、有复查危急值落实提问危急值处置流程张德义不熟危急值落实提问危急值处置流程张峰较好小儿科无危急值内一科9426 张全良血K+ 2.4mmol/L 检验室葛妍妍有记录、有上报内一科王建海有记录、有处理、有病程记录,病人自动出院9145 李倩血K+ 2.4mmol/L 检验室于海珍有记录、有上报内一科王建海有记录、有处理、有病程记录、有复查急诊科急诊科11月份危急值共6例,化验室均有登记、上报(放射科1例、CT室5例)放射科1例闫兆威入住外一科有登记,有上报CT室高兰荣入住ICU有登记,有上报吕广玉入住ICU有登记,有上报李永江入住ICU有登记,有上报曹汉礼入住外三有登记,有上报张红柱入住外三有登记,有上报提问危急值处置流程:孙甲胜不会提问危急值处置流程:沙其伟不会妇科危急值落实涉及妇科危急值2例检验科:电解质血K+ 2.3mmol/L,2次(11月7日、11月8日)2次均有记录、有处理、有病程记录、有复查危急值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提问:刘捷娜不熟危急值报告制度提问:潘海霞不熟如下图示:按发现问题类型分布,以“危急值报告制度提问”“危急值处置流程提问”发生最高,其次是“病程记录描述不完整”。

危急值督导检查表

危急值督导检查表

检查时间
被检查科室 检查方法 危急值报告流程及处置情况追踪检查
检查内容
抽查科室人员对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知晓情况
制度与流程掌握情况:好□ 一般□ 不好□
存在问题:
督查人签字: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1.危急值报告记录规范、完整、准确 是□ 否□
2.病程6小时内是否有处置记录 是□ 否□
3.危急值是否有追踪复查及相应处置 是□ 否□
4.危急值记录与报告科室是否一致 是□ 否□ 存在问题:
督查人签字: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1.危急值报告记录规范、完整、准确 是□ 否□
2.病程6小时内是否有处置记录 是□ 否□
3.危急值是否有追踪复查及相应处置 是□ 否□
4.危急值记录与报告科室是否一致 是□ 否□
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
危急值管理督导检查表
文件编号: 2018-001
存在问题:
督查人签字:
原因分析:
被督查科室负责人签字:时间:科室整改措施:
被督查科室负责人签字:时间:效果追踪评价:
督查人员签字:时间:备注:此表一式贰份,被督查科室、质控科各留存一份。

急诊科督查表

急诊科督查表
双江自治县人民医院
职能部门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
重点部门、重点科室、关键环节检查记录表
职能部门:医务科
督导科室:急诊科
督查
内容
1、危重病人的管理;
2、规范书写医疗文书;
3、规范的有创操作(知情告知、操作者、操作规程);
4、特殊检查及特殊诊疗的知情谈话签字;
5、疑难患者及危急重患者的会诊;
6、药品不良反应;
7、急救药品的备用;
8、急救设备的运行状态;
9措施
督查人员签字: 科室负责人签字: 督查时间: 年 月 日
对存在问题持续性改进成效评价
评价人员签字: 科室负责人签字: 评价时间: 年 月 日
本表一式二份,一联职能部门存档,一联反馈科室存档

临床科室督导情况记录表 (急诊科)

临床科室督导情况记录表 (急诊科)
4.对需要紧急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可实行先抢救后付费。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医院对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有明文规定,并且在技术、设施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供支持。
2.查看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包括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责任明确,保证各司其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
(2)药学、医学影像(普通放射、CT、MRI、超声等)、临床检验、输血等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
4.医疗器械部门及保障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抢救设备、后勤保障支持服务。

首诊负责制与转接服务
首诊负责制
1.有首诊负责制度,医务人员能熟知并执行。
2.急诊患者、留观患者、抢救患者均有完整的符合规范的急诊病历,记录急诊救治的全过程。
2.有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操作规范、诊疗规范。
3.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有整改措施。
4、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记录及分析。
急诊的定期评价
1.查防范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与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查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
3.查落实相关指标的具体措施,并有分析改进质量与安全管理。
医务科督导检查表
科室
急诊科
日期
督导人员
督导检查内容
存在问题
一、科室管理部分

急诊资源配置
急诊服务
1.有统一规范的急诊(含抢救)服务流程。
2.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与负责。
3.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至少做到:

急诊科督导检查表

急诊科督导检查表
6.急诊病房由专职医师与护理人员负责,单独排班、值班。
2.3.1
2.3.2
急诊抢救工作监管
1、查急诊急救服务流程;
2、查医院规定的各部门、各科室职责分工与服务时限要求;
3、检查急诊抢救病人登记本;
4、现场考察各部门、各科室连贯不间断急诊服务。
5、查科室重大突发事件或成批
病员医疗抢救预案以及相关记录;
5、查医院急诊的技术和设施是否满足上述规定要求。
6、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包括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的责任规定;
7、查培训与教育的相关资料;
8、现场询问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和急诊服务流程体系相关责任部门人员对履职要求的知晓率。
9、查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是否在会诊时限完成。
6、查医务、护理、质控等部门对急诊急救工作的管理职责;
7、查紧急情况下的部门协调与协作流程;
8、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演练。
2.3.3
急诊检诊、分诊
1、查急诊检诊、分诊制度及登
记本,并现场考察。
2、查急诊检诊、分诊培训及证
书,并现场询问相关分诊知识。
3、检查非急危重症患者去向登
记本。
4、查急诊留观患者管理制度,
4、查防范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与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
5.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记录及分析(2)。
6.查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2)
7.查落实相关指标的具体措施,并有分析改进质量与安全管理(2)。
检查人员:
流程服务措施。
5、查急诊留观登记本或留观记
录(留观病历)。
6、相关管理制度、分级查房制
度和处置措施,查医师知晓情况。
2.3.4
急诊绿色通道

临床科室督导情况记录表 (急诊科)

临床科室督导情况记录表 (急诊科)
2.有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操作规范、诊疗规范。
3.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有整改措施。
4、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记录及分析。
急诊的定期评价
1.查防范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与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查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
3.查落实相关指标的具体措施,并有分析改进质量与安全管理。
4.对需要紧急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可实行先抢救后付费。
对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有明文规定,并且在技术、设施方面提供支持。
2.查看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包括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责任明确,保证各司其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
2.有对急诊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的要求。
3.对急诊留观时间超过72小时的患者有管理协调机制,及时妥善处置。
4.查急诊留观登记本或留观记录(留观病历)
急诊患者优先住院制度与机制。
1.有急诊抢救患者优先住院的制度与机制。
2.定期与不定期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流向情况进行分析,有相关制度。
3.有措施保证急诊抢救患者经处置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收入相应的病房。
(2)药学、医学影像(普通放射、CT、MRI、超声等)、临床检验、输血等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
4.医疗器械部门及保障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抢救设备、后勤保障支持服务。

首诊负责制与转接服务
首诊负责制
1.有首诊负责制度,医务人员能熟知并执行。
2.急诊患者、留观患者、抢救患者均有完整的符合规范的急诊病历,记录急诊救治的全过程。

急诊检诊分诊督导检查记录

急诊检诊分诊督导检查记录

急诊检诊分诊督导检查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0日地点:市急诊科督导人员:李医生被督导人员:张护士检查目的:1.了解急诊科的分诊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2.指导急诊科人员正确使用分诊工具和评估病情的能力;3.发现并指导改进急诊科分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检查内容:1.现场观察急诊科分诊区域的工作环境和设备使用情况;2.观察并记录分诊人员的操作流程和工作流程;3.随机抽取患者,评估分诊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处理情况;4.检查分诊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检查过程和结果:1.现场观察:急诊科的分诊区域整洁有序,设备摆放合理,工作环境良好,无明显杂物和污染;2.分诊人员操作流程和工作流程:张护士熟练使用分诊工具,对排队患者进行迅速评估和分诊,工作效率较高,没有发现明显操作错误;3.随机抽取患者评估:共抽取了5名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如下:-患者1:男性,40岁,担心心脏有问题,张护士询问症状、体征并测量血压,判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迅速转介到心内科;-患者2:女性,60岁,呼吸急促,张护士询问症状、测量血氧饱和度,判断为急性心力衰竭,迅速转介到心内科;-患者3:男性,30岁,右侧腹痛,张护士询问症状、检查腹部压痛点,判断为急性阑尾炎,迅速转介到普外科;-患者4:女性,50岁,意识不清,张护士询问病史、检查瞳孔反射,判断为中风,迅速转介到神经内科;-患者5:男性,20岁,右手损伤,张护士询问伤情、查看伤口,判断为肌腱断裂,迅速转介到手外科。

以上患者的分诊判断准确,并迅速将患者转介到相应科室。

4.分诊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检查了一部分患者分诊记录,发现记录内容准确、完整,包括患者主诉、体征、检查结果和分诊科室等信息。

没有发现错误和遗漏。

总结和建议:1.急诊科的分诊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良好,能够有效地识别和处理不同病情的患者;2.张护士具备较强的评估病情和分诊能力,操作熟练,判断准确,工作效率高;3.建议进一步加强急诊科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对各种急诊疾病的判断和处理水平;4.建议急诊科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协作,优化分诊规则和科室转介流程。

督查表格(急诊)

督查表格(急诊)
5、科室是否有手卫生培训记录。(查资料)
6、科室对手卫生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有整改措施,并有记录。(查资料)
7、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访谈个人)
8、是否会六步洗手法。(查现场)
科室质量管理
1、设有妇产科、儿科专业急诊工作,提供“24小时×7天”不间断服务。(排班表)
2、科室是否实行科主任、诊疗小组的三级管理。(查资料)
转科、转院管理
1、转诊、转科患者是否有履行知情同意。(抽查病历)
2、转诊、转科时机是否适宜。(抽查病历)
3、病人在转科时是否有医务人员陪同,并有病情与病历资料的交接记录。(查交接记录本)
病历书写管理
1、是否知晓急诊病历书写规范。(抽查医师、查阅病历)
2、是否填写《患者病情评估单》。(查病历)
3、在进行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施行手术的时候是否签《病人知情同意书》。(查资料)
4、诊疗活动由高年资主治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签字,三级医师负责制并在病历中体现。(抽查病历)
5、诊疗方案或计划是否记录于病历中。(抽查病历)
6、是否落实会诊制度、会诊医师资质、会诊时限及记录书写是否符合要求。(抽查病历)
7、重症疑难病例是否实行多科联合会诊,并有记录。(查病历和相关资料)
8、检查检验是否合理。(抽查病历)
9、检查检验结果是否在病历中有体现分析、评价。(抽查病历)
10、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合格率达100%。
11、“急诊留观病历首页”各种信息填写正确率≥95%。(抽查病历)
1、医务人员是否知晓“十大安全目标”。(访谈个人)
2、是否知晓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流程。(访谈个人)
3、在诊疗过程中至少用2种方式核对病人身份。(实地访视)
4、重点科室、重点部门是否使用“腕带”作为病人的身份识别。(实地访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在岗医师的50%,医师梯队结构合理。
2.急诊科主任为副主任医师
3.急诊科固定的急诊护理人员不少于在岗护理人员的60%,护理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4.急诊科护士长为主管护师,有5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经验。
5.急诊监护室由专职医师与护理人员负责,单独排班、值班。
10、查病历,检查会诊人员会诊时限、会诊记录和会诊质量。
11、内、外、妇、儿、麻醉人员知晓急会诊制度。
2.3.5
急救操作培训
1、查看专人保养维护设备记录和急救药品的名单;
2、现场考察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查看能否满足急救需要。
3、查各种抢救设备操作常规
4、现场考核医护人员设备使用情况;
5、现场考核医护人员心肺复苏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6、查医务、护理、质控等部门对急诊急救工作的管理职责;
7、查紧急情况下的部门协调与协作流程;
8、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演练。
2.3.3
急诊检诊、分诊
1、查急诊检诊、分诊制度及登
记本,并现场考察。
2、查急诊检诊、分诊培训及证
书,并现场询问相关分诊知识。
3、检查非急危重症患者去向登
记本。
4、查急诊留观患者管理制度,
6.急诊病房由专职医师与护理人员负责,单独排班、值班。
2.3.1
2.3.2
急诊抢救工作监管
1、查急诊急救服务流程;
2、查医院规定的各部门、各科室职责分工与服务时限要求;
3、检查急诊抢救病人登记本;
4、现场考察各部门、各科室连贯不间断急诊服务。
5、查科室重大突发事件或成批
病员医疗抢救预案以及相关记录;
溧水区人民医院
急诊科督导检查表
检查时间:
编号
检查内容
检查要点
检查情况
整改措施
2.3.1.1
急诊科建设要求
1.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
2.急诊科应设在便于患者到达区域,入口通畅,方便轮椅、平车出入,设有救护车通道。
3.医疗区和支持区布局合理,标示醒目,就诊流程便捷通畅。
4.有院前急救,紧急诊疗保持连贯通畅。
6、检查培训与考核、技能评价与再培训制度及其相应记录;
7、现场考核急诊医师急救技术,独立抢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2.3.6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考核
1.有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2)。
2.有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操作规范、诊疗规范(2)。
3.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有整改措施(2)。
流程服务措施。
5、查急诊留观登记本或留观记
录(留观病历)。
6、相关管理制度、分级查房制
度和处置措施,查医师知晓情况。
2.3.4
急诊绿色通道
1、查急诊服务流程(急诊→医技检查→住院→手术→介入)与规范;
2、查急诊科、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与药房等科室职责与配合的流程与规定;
3、现场考察分区救治情况。
4、查急性创伤、农药中毒、急诊分娩、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高危妊娠孕产妇与高危新生儿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
5、查医院急诊的技术和设施是否满足上述规定要求。
6、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包括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的责任规定;
7、查培训与教育的相关资料;
8、现场询问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和急诊服务流程体系相关责任部门人员对履职要求的知晓率。
9、查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是否在会诊时限完成。
4、查防范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与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
5.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记录及分析(2)。
6.查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2)
7.查落实相关指标的具体措施,并有分析改进质量与安全管理(2)。
检查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