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例析几种特殊地貌等高线图的判读复习
高考地理例析几种特殊地貌等高线图的判读复习

例析几种特殊地貌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分析是高考地理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特殊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又是一个难点,如火山、风蚀蘑菇等,下面分别剖析之。
一、火山火山是岩浆活动中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锥状形态山体。
火山停止喷发后,火山口内常积水而形成火山湖,如我国长白山顶的天池就是著名的火山湖,火山湖一般面积小、深度大。
例1 图1是某种地貌的等高线图,该种地貌最有可能是。
解析:图中等高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由示坡线可知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升高,但中心处海拔又降低,故可示意为锥状火山,中心为火山口,其剖面图如图2所示。
答案:火山。
二、地上河地上河也称悬河,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水流变缓,加上河道弯曲,水流不畅,以及中上游来水泥沙含量大等原因,泥沙在河床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人们为了防洪而加固加高河堤,从而成为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地面的“地上河”,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河段等。
地上河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而低于两侧大堤,剖面示意图如图3,等高线、等潜水位线如图4,地上河的等高线也可以如图5所示。
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潜水位,河流永远补给地下潜水,其等潜水位向下游弯曲。
例2 图6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请据图说明河流甲、乙段的典型特征。
解析:图中河流甲、乙段登高线分布符合地上河等高线特征,故示意为地上河,等潜水位向下游弯曲,河水补给地下水。
答案:甲、乙河段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无支流汇入。
三、凹坡、凸坡、等齐斜坡等高线地形图中关于两点间的“通视”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和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了解几种坡的等高线分布特征有助于突破这一难点。
凹坡是坡度由大到小(先陡后缓)的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先密后疏;凸坡是坡度由小到大(先缓后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先疏后密;等齐斜坡是坡度变化小的坡,等高线分布均匀。
例3图7中,从A点观察a、b、c各点,不能观察到的点是。
解析:a点所在坡面Aa,其等高线间距沿A→a由密到疏,应为凹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8,凹坡Aa两间完全通视;b点所在坡面Ab,其等高线间距沿A→b由疏到密,应为凸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9,可知,凸坡Ab两点不通视;c点所在坡面Ac,其等高线间距沿A→c分布均匀,应为等齐斜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10.可知,等齐斜坡Ac两间完全通视。
特殊地貌等高线地形图讲解学习

特殊地貌等高线地形图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是高考考查中最为常见的图形,对于最基本的图形,学生大多都能较好地判读,但对于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下面简要分析一下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
1、冲积扇等高线地形图:冲积扇是河流(山间洪流)在出山口处因洪流流速减小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冲积扇的地面由扇顶到扇缘坡度由陡变缓,扇体之间为较大的干河床,扇体表面往往被砾石覆盖。
一般情况下,在冲积扇底部的平缓河谷中有常年河。
冲积扇的等高线多呈圆弧形,并上密下疏。
等高线通过干河床时多为“V ”字形。
2、 鞍部等高线地形图:鞍部是位于两座相连山脉中间部位,地势较为低平,形似马鞍的地貌。
又称作垭口、关隘、山口。
在山区常常是道路经过的地方。
等高线图表现为处在一对山脊线和一对山谷线的中间部位。
相对一对山脊而言,鞍部是最低点,而相对一对山谷而言,鞍部是最高点。
如图中鞍部海拔高度75m ~80m 之间。
3、绝壁、陡崖、悬崖等高线地形图:山坡坡度在70°以上近于垂直的山坡,称为陡崖。
极其陡峭上下垂直,难以攀援的山崖叫绝壁,也称断崖。
崖口倾斜到陡崖外侧而悬空,称为悬崖。
其成因多是地壳剧烈升降运动,再加之自然风化与崩塌造成的,在中学阶段一般三者不作具体的区分。
陡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在陡崖处等高线非常密集,但不会重叠相交。
绝壁(断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多条等高线重叠相交,常用锯齿状陡崖符号表示出来。
悬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等高线密集,且因悬崖海拔高处向外倾斜,在等高线图上高处的等高线覆盖了地处的等高线图。
估算断崖的高度问题:首先读出等高距、断崖处相交的等高线条数以及与断崖相交处海拔最低和最高等高线的海拔高度。
后用公式计算以下三个问题:(若假设等高距为d,崖断相交处的等高线条数为 n,与断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H 低,最高值为H高)①断崖底部的高度(海拔高度)H底,则(H低-d)< H底≤H低②断崖顶部的高度H顶,则H高< H顶≤(H高+d)③断崖的相对高度△H ,其公式为:(n 一 1)d≤<△H(n+1)d4、风蚀蘑菇等高线地形图:风蚀蘑菇是由风蚀柱演变而成的。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注意:n为相交汇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为高度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
是( C )
A.20 m B.29 m C.39 m D.40 m
局部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范围计算: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 )
A.甲 B.乙 C.丙 D.丁
高考领航14页 例题引导
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 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 地区、避开含沙量大的 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 塞;要建在经济发达、 腹地广阔的地区(图为 我国某海湾附近等高线 、等深线分布图,港口 应建在丙地,因为丙在 海湾内,可避风浪,且 等深线较密集,水深; 陆上地势平坦利于建港 )
地形特征描述
思考方向 平原、高原、
地形类型 山地、丘陵、 盆地
地势 高、低
海岸线 平直、曲折
特殊地貌
满分术语
地形以××××为主;主 要分布在××地形区
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 大(小);地势××高××低 、地势自××向××倾斜 海岸线平直;海岸线曲折 ,多半岛、岛屿等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 貌发育
起来这里登山。据此完成1~3题。 1.M湖湖水外泄处的海拔
可能是( )
A.1280米 B.1520米
C.1480米
D.1620
米
2.如果驴友在②处突遇湖
水外泄,最佳的逃生方向是(
)
A.东北 B.正北
C.东南 D.正南
高考领航14页应用提升
3.登山线路上最早看到日 出的是( )
A.①地 B.②地
几种特殊地貌的等高线(高三一轮复习可用)

300
400
H
400 河流
300
300 H
400
400 300
河流
峡谷:两山脊间的狭窄部分,是修建 水库的最好选址。
岱崮地貌:是 指以岱崮为代 表的山峰顶部 平展开阔如平 原,峰巅周围 峭壁如刀削, 峭壁以下是逐 渐平缓山坡的 地貌景观,崮 是山东独有的 一种特异地貌 景观
地上河
喀斯特地貌主要在石灰岩广布地区,因高温多 雨的气候条件,石灰岩受侵蚀和沉积而成。图 表示的是喀斯特峰林,其峰体多呈圆锥形,四 周陡峭,峰体中有山间洼地(溶盆)。
喀斯特峰林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间洼地以数条圆弧形等 高线表示,在峰林顶部和斜坡等高线多以圆 形或椭圆形封闭。
黄土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火山口湖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火山喷发物堆积形成为火山锥。火山口 它通常位于火山的顶端,是一个圆形洼 地,常积水成湖。
火山地貌
等高线为近似的圆形, 自里往外,数值先增大 后减小。示坡线画在等 高线内外两侧。
冲积扇是水力搬运碎屑物质堆积于山谷出口附近形成一般 呈扇形的地貌类型。其等高线呈圆弧形,高密低疏。 下图西南方等高线密集处为山地,山前为冲积扇。本图地 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崮顶等高线稀疏,外 围为陡崖(等高线上标有示坡线),向 山麓过渡等高线由密集变稀疏。
地上河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上河等高线图中表现为河道整 体部分等高线向低海拔处凸出,而 河床处等高线则向高海拔处凸出。
地上河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AB 河段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 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无支流汇入。)
等高线地形图(复习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各种地形剖面图
各种地形剖面图各种地形剖面图各种 Nhomakorabea形剖面图
各种地形剖面图
各种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中剖面线的判定方法
看剖面线是否经过河流、陡崖、山脊、 鞍部等特殊地形部位及海拔高度范围 特殊部位
关键点
起伏趋势
从剖面起点开始,对比分析等 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的高 低起伏变化趋势是否一致
同线等值 同图等距 同线封闭 异线不交 疏密不均 曲度不同
海拔与相对高度
1000m
海拔
绝对高度
相对高差 500m 500m 海拔
等高线地形图及等高距
等高线:地面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 H
H H
等高线地形图
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 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 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 面上),并按一定的比 例尺缩绘到图纸上。
等高线组合状态: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
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特殊等高线地形图
火山:圆形的等高线,中间有凹陷,可从示坡线判断
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特殊等高线地形图
梯田:等高线密集处与稀疏处,差异明显
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特殊等高线地形图
新月形沙丘:等高线似新月,等高线背风坡密集,迎风坡稀疏
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特殊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线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 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 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输油、输气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面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 地、丘陵地区宜发展林业、 畜牧业,湖、海、水库等水 域宜发展水产养殖业
农业生产布局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面
一般选在等高线间距较大即地 势平坦开阔处,节省建设投资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
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是高考考查中最为常见的图形,对于最基本的图形,学生大多都能较好地判读,但对于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下面简要分析一下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
1、冲积扇等高线地形图:冲积扇是河流(山间洪流)在出山口处因洪流流速减小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冲积扇的地面由扇顶到扇缘坡度由陡变缓,扇体之间为较大的干河床,扇体表面往往被砾石覆盖。
一般情况下,在冲积扇底部的平缓河谷中有常年河。
冲积扇的等高线多呈圆弧形,并上密下疏。
等高线通过干河床时多为“V”字形。
2、鞍部等高线地形图:鞍部是位于两座相连山脉中间部位,地势较为低平,形似马鞍的地貌。
又称作垭口、关隘、山口。
在山区常常是道路经过的地方。
等高线图表现为处在一对山脊线和一对山谷线的中间部位。
相对一对山脊而言,鞍部是最低点,而相对一对山谷而言,鞍部是最高点。
如图中鞍部海拔高度75m~80m之间。
3、绝壁、陡崖、悬崖等高线地形图:山坡坡度在70°以上近于垂直的山坡,称为陡崖。
极其陡峭上下垂直,难以攀援的山崖叫绝壁,也称断崖。
崖口倾斜到陡崖外侧而悬空,称为悬崖。
其成因多是地壳剧烈升降运动,再加之自然风化与崩塌造成的,在中学阶段一般三者不作具体的区分。
陡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在陡崖处等高线非常密集,但不会重叠相交。
绝壁(断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多条等高线重叠相交,常用锯齿状陡崖符号表示出来。
悬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等高线密集,且因悬崖海拔高处向外倾斜,在等高线图上高处的等高线覆盖了地处的等高线图。
估算断崖的高度问题:首先读出等高距、断崖处相交的等高线条数以及与断崖相交处海拔最低和最高等高线的海拔高度。
后用公式计算以下三个问题:(若假设等高距为 d,崖断相交处的等高线条数为 n,与断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H低,最高值为H高)①断崖底部的高度(海拔高度)H底,则(H低-d)< H底≤H低②断崖顶部的高度H顶,则H高< H顶≤(H高+d)③断崖的相对高度△H ,其公式为:(n -1)d≤△H <(n+1)d4、风蚀蘑菇等高线地形图:风蚀蘑菇是由风蚀柱演变而成的。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先试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地貌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战略通法:由等值线:“高高低低”判读:由高海拔(值)先低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高(值)(山丘);由低海拔(值)向高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为低海拔(值)(山谷)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定量计算1.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Δd≤ΔH<(n+1)×Δ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理解: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1)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 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2)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理解:【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1.陡崖A处的高度为()A.10米B.20米C.20米以上D.20米以下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解题】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
高考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

高考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高考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一、考点释要所谓等高线,确实是把高度相等的点连接起来的线。
从地理意义上的等值线概念是等高线概念的延伸和拓宽。
包括等深线、等压线、等气温线(水温顺气温)、等盐度线、太阳辐射等值线、等降水线、人口等密度线、等震线、地层年龄等值线、大气中某种污染物分布的等值线……。
通过等值线的形式,能够从以下一些角度考查地理问题。
1、通过判读等高线来判定地势的种类(山地、盆谷、轮廓、山脊线、山谷线、悬崖)、坡度的陡与缓,确定山脉的走向,选择水库大坝的位置、修建公路线的走向选择、地势剖面图的绘制及工程土方的估量等。
2、通过判读等深线来判定海洋地势的种类如大陆架、海沟、海盆、海岭、海底火山等;甚至判定地势图所在的具体海域。
3、通过判读大气等压线来判定气压中心的名称:如气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糟、轮廓;判定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风向与风力大小。
也能够从全球范畴的等压线图来判定典型的气压中心名称。
4、通过判读大气等温线来判定所在地的南北半球、季节与天气、以及该季节时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中心、季风盛行方向(亚州东部和南部)。
5、通过判读海洋等水温线判定洋流的性质,洋流的南北半球位置及大陆东西岸位置,以及洋流对环境的阻碍。
6、通过判读等深水线结合具体的地势轮廓判定山地的迎风坡与背风坡,具体离海远近、山脉走向等。
7、通过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判定回答太阳辐射极大值、极小值显现的地区及缘故,分布的总体规律及对人类的阻碍。
8、通过判读等震线判定地表某点地震的烈度、震源位置及震中距等。
9、通过判读海底岩石年龄等值线判定海岭、海沟的位置,及海底张裂地带与碰撞地带的位置与走向。
10、通过判读人口密度等值线分析某地区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阻碍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诸因素。
二、考题举要:1、读下面地势图、完成以下要求。
(1)、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势种类是,判定理由是:海拔高度在米以上,以下;相对高度在米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析几种特殊地貌等高线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分析是高考地理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特殊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又是一个难点,如火山、风蚀蘑菇等,下面分别剖析之。
一、火山
火山是岩浆活动中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锥状
形态山体。
火山停止喷发后,火山口内常积水而形成火山
湖,如我国长白山顶的天池就是著名的火山湖,火山湖一般
面积小、深度大。
例1 图1是某种地貌的等高线图,该种地貌最有可能是。
解析:图中等高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由示坡线可知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升高,但中心处海拔又降低,故可示意为锥状火山,中心为火山口,其剖面图如图2所示。
答案:火山。
二、地上河
地上河也称悬河,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水流变缓,加上河道弯曲,水流不畅,以及中上游来水泥沙含量大等原因,泥沙在河床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人们为了防洪而加固加高河堤,从而成为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地面的“地上河”,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河段等。
地上河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而低于两侧大堤,剖面示意图如图3,等高线、等潜水位线如图4,地上河的等高线也可以如图5所示。
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潜水位,河流永远补给地下潜水,其等潜水位向下游弯曲。
例2 图6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请据图说明河流甲、乙段的典型特征。
解析:图中河流甲、乙段登高线分布符合
地上河等高线特征,故示意为地上河,等潜水
位向下游弯曲,河水补给地下水。
答案:甲、乙河段位于平原上,水流平
缓,是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无支流汇
入。
三、凹坡、凸坡、等齐斜坡
等高线地形图中关于两点间的“通视”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和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了解几种坡的等高线分布特征有助于突破这一难点。
凹坡是坡度由大到小(先陡后缓)的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先密后疏;凸坡是坡度由小到大(先缓后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先疏后密;等齐斜坡是坡度变化小的坡,等高线分布均匀。
例3图7中,从A点观察a、b、c各点,不能观察到的点是。
解析:a点所在坡面Aa,其等高线间距沿A→a由密到疏,应为凹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8,凹坡Aa两间完全通视;b点所在坡面Ab,其等高线间距沿A→b由疏到密,应为凸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9,可知,凸坡Ab两点不通视;c点所在坡面Ac,其等高线间距沿A→c分布均匀,应为等齐斜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10.可知,等齐斜坡Ac两间完全通视。
答案:b
四、风蚀蘑菇、“女王头”
风蚀蘑菇和“女王头”成因各异,但形态相似。
风蚀蘑菇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孤立岩石经风沙侵蚀而成的蘑菇状岩体。
靠近地面气流含沙粒较多,磨蚀力大于较高处的气流,以致岩石成为顶部大、基部小的风蚀蘑菇。
水平节理发育或下部岩性较上部软的岩石更有利于它的形成。
其景观图如图11.
“女王头”位于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
一群由于风化作用和海浪侵蚀而形成的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其景观如图12.
例4 图13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P等高线的数值为()
A、711米
B、712米
C、713米
D、714米
2、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
解析:图中等高线等高距为1米,由等高线地形图绘制方法可知P等高线数值为713米;由等高线数值递变规律和分布特征可知该地貌形态顶部大、底部小,再结合该地貌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可判断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
答案:1、C 2、A
五、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是20XX年8月我国新命名的一种岩石地貌,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上称之为“方山”。
“崮”的顶
部平展开阔,锋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面有
陡到缓,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
“崮”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石灰岩受了强烈
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经过侵蚀、溶蚀、重力崩
塌和风化等多种外力作用,形成外形呈圆形、山顶
平展,周围山壁如削、峭壁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
地貌形态。
其景观如图14.
例5 图15等高线表示一中岩石地貌,该种地貌是
A、广西“乐业天坑”
B、山东“岱崮地貌”
C、广东“丹霞地貌”
D、云南“喀斯特”地貌“
解析:图中等高线由四周向中心递减,先稀疏后密集,中心附近有陡崖,中心处平坦,符合“岱崮地貌”的形态特征。
答案:B
补充:岱崮地貌”(图3)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
据此回答5~6题。
5.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6.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
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
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
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
答案:5B 6A
解析: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所以5题选B;由于本地区为沉积岩,故最早有沉积,形成“方山”应为断块山,所以有断裂上升的过程,综合各选项可得出,6题A选项正确。
六、梯田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等高线稀疏、密集相间分布,稀疏处为梯田面,海拔相同,密集处为相邻两级梯田的高差。
七、新月形沙丘地形图及景观图
八、山前冲积扇
是水力搬运碎屑物质堆积于山谷出口附近形成一般呈
扇形的地貌类型。
其等高线呈圆弧形,高密低疏。
下图西南方等高线密集处为山地,山前为冲积扇。
本图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八、黄土地貌
黄土高原主要地貌形态有塬、梁、峁。
黄土塬,又称黄
土平台,顶面平坦宽阔(等高线稀疏),是黄土高原地区的
主要农耕地。
黄土梁,黄土区长条形的黄土高地,是黄土覆盖在梁状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形成。
黄土峁,黄土地区一种孤立的丘陵,其顶部浑圆,面积不大,外形似馒头状,等高线似圆形或椭圆形。
九、喀斯特地貌
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石灰岩地区,主要地貌形态,地表有石芽、石林、峰林、孤峰等,地下有溶洞(水蚀),钟乳石、石笋、石柱(水积)等。
下图示喀斯特峰林(峰体陡峭,
等高线密集)和山间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