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专题练习
初中地理 专项练习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精选题29道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精选题29道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2.下列四幅图(单位:米)中,点P分别表示( )A.山峰、山谷、山脊、鞍部B.鞍部、山峰、山脊、山谷C.山峰、山脊、山谷、鞍部D.山谷、山脊、鞍部、山峰3.如图序号与山体部位名称相符的是( )A.①鞍部B.②山谷C.③山脊D.④陡崖4.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顶B.①山谷 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D.①山脊 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5.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A.B.C.D.6.“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图Ⅰ所示。
图Ⅱ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若图Ⅱ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在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表示的位置中,你认为古长城所在的位置最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7.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8.读图,四幅图为同一山地的等高线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B.C.D.9.2020年5月,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进行了第三次测量。
如图为珠穆朗玛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攀登线路叙述正确的是( )A.一直沿山谷方向前进B.测量队从珠穆朗玛峰西坡登山C.一号营地与二号营地相对高度超过400米D.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东北方向10.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B.C.D.11.图中A地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B.山地C.丘陵D.高原12.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其中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正确的是( )A.甲——山谷B.乙——山谷C.丙——山脊D.丁——陡崖13.以下等高线图中③部位表示的地形名称是( )A.盆地B.山脊C.鞍部D.陡崖14.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15.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B.C.D.1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表示( )A.海拔就越高B.海拔就越低C.地形的坡度就越缓D.地形的坡度就越陡17.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正确的是( )A.①—山脊B.②—山顶C.③—陡崖D.④—山谷18.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A.山脊B.山谷C.山峰D.陡崖二.填空题(共1小题)19.读某区域地形图和该区域开发形成的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等高线地形图练习题

等高线地形图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等高线是指:A. 表示地形高度的线B. 表示地形深度的线C. 表示地形坡度的线D. 表示地形走向的线2. 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反映了:A. 地形的坡度B. 地形的起伏C. 地形的高度D. 地形的宽度3. 等高线地形图中,闭合的等高线表示:A. 山顶B. 山谷C. 鞍部D. 盆地4.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说明:A. 地形越平坦B. 地形越陡峭C. 地形越复杂D. 地形越简单5. 等高线地形图中,两组等高线相交表示:A. 悬崖B. 陡坡C. 缓坡D. 平原6.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表示:A. 山脊B. 山谷C. 鞍部D. 盆地7. 当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数值递增时,表示:A. 地形在升高B. 地形在降低C. 地形在变陡D. 地形在变平8.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A. 坡度B. 高差C. 等高距D. 地形起伏9.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的比值反映了:A. 地形的坡度B. 地形的走向C. 地形的高度D. 地形的深度10.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增大,说明:A. 地形坡度减小B. 地形坡度增大C. 地形高度增加D. 地形高度减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数值递增的方向通常是________。
12.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越小,表示地形的________越陡。
13.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为________。
14.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地形的________。
15.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递减的方向表示地形________。
16.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值称为________。
17.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数值递增或递减的单位称为________。
18.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表示地形的________。
初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巩固练习

初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巩固练习《地形图的判读》巩固练习 1.甲地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2000米,比乙地低1000米,则()A.甲地海拔1000米 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1000米 C.乙地海拔1000米 D.甲地海拔3000米 2.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就稀疏 B.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就密集 C.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得不一样D.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固定为100米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山峰位于乙山峰的()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2)登山过程中,队员小林报告自己的位置海拔约380米,且附近有一条小河。
其位置最有可能在图中的()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看等高线地形图中,下列数字表示地形正确的一组是()A.①陡崖②盆地③山谷④山峰 B.①陡崖②鞍部③山谷④盆地 C.①鞍部②陡崖③山脊④盆地 D.①陡崖②鞍部③山脊④山峰 5.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峰②位于山峰①的东北方向 B.山峰②的海拔大约是350米 C.④处可能发育河流 D.⑥处有利于攀岩运动 6.南方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图12为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8分)图12 (1)图中A、B两处的地形部位分别为、。
(2)甲村在乙村的方向;图中①②③三个观察点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是观察点。
量得乙村到观察点①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6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千米。
(3)在乙村,同学们测得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
(4)同学们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
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建议该村发展业,理由是。
参考答案 1.B 2、C 3、A B 4、B 5、D 6、(1)陡崖山谷(2)西北② 1.3 (3)23 (4)旅游乙村附近有温泉等旅游资源(或采矿乙村附近有煤炭资源或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或果树种植乙村地处山地丘陵区适宜果树种植业)(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专题03地图基本要素、等高线地形图(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

专题03 地图基本要素、等高线地形图专项练习一、选择题(2021·四川乐山·中考真题)暑假,小明计划从乐山前往北京游览世界园艺博览园,需要提前做好旅游攻略。
下图为“北京世界园艺博览园导览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小明选择乘坐火车去北京,他要查阅乘车路线相关信息,选择合理的地图是()A.四川铁路分布图B.中国铁路分布图C.中国地形图D.世界政区图2.由于所示导览图“三要素”不全,导致小明无法做到()A.辨别场馆方位B.区分场馆与道路C.估算场馆之间的距离D.确定各个场馆的主题3.从4号门进入,先后游览国际馆、中国馆、植物馆,总体大致方向是()A.向西北方向走B.向正西方向走C.向东南方向走D.向西南方向走4.(2021·浙江嘉兴·中考真题)嘉兴马桥有条红旗路。
它孕育了全国最大的经编特色产业带,产品远销海内外。
某日一队满载经编产品的车辆正从马桥沿图7所示公路向乍浦港进发,判断其行进的大致方向是()A.东南→东北→西北→东→东北B.南→东→东北→东南→东C.东南→北→东北→东南→东北D.南→东→西北→东北→东5.(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在图幅相同的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青海省政区图及西宁市政区图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世界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青海省政区图D.西宁市政区图6.(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题)贝贝同学想知道自己学校所在地的地理纬度,选择了一个晴朗的夜晚,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图的方式测得当地的地理纬度是()A.30°N B.30°S C.60°N D.60°S7.(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在1:1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A.20千米B.200米C.200千米D.2千米8.(2021·海南·中考真题)小明和家人计划沿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自驾旅游,最适用的地图是()A.电子导航图B.遥感影像图C.矿产分布图D.人口分布图9.(2021·新疆·中考真题)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A.B.C.D.10.(2021·湖北潜江·中考真题)网络购物越来越普及方便,快递小哥贝贝欲查询送货路线,最便捷的方式是查询()A.纸质等高线地图B.纸质行政区划图C.手机中的电子地图D.降水分布图11.(2021·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读图,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山谷的是()A.B.C.D.(2021·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读“某学校研学考察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4中考地理专题练习专题03_等高线地形图

专题03 等高线地形图识图填空一、等高线地形图:读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各题。
(1)该图中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
(2)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地形部位②是:____;②、②、②、②四地形部位,适合攀岩运动的是____。
(3)该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是____米,②山顶的海拔范围是____。
(4)图中“小河”两字所在河段的流向是____。
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河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____,理由是____。
(5)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4°C,那么B点的温度是____°C(6)地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爬山运动,A和B所在地,爬山比较轻松的是____;为什么?____。
(7)甲、乙、丙、丁适合修建水电站大坝的是____。
二、解题技巧:1、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线都是一些闭合的曲线,即使在某一张图上有断开的现象,也会在相邻的图上闭合。
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时要做到“一读二看”:“一读”是指读数值,读数值可知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和等高距等;“二看”是指看疏密和看形状,看疏密可知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看形状可判断不同的山体部位。
2、易混淆的概念:(1)山峰与盆地:山峰与盆地等高线上的数值分布相反(如下图)。
②山峰:等高线数值中心大,四周小;表示中间高,四周低。
②盆地:等高线数值中心小,四周大;表示中间低,四周高。
(2)山脊与山谷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如下图)②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
②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
知识点速记1、地形类型:利用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形类型,小于200米是平原;200~500米是丘陵;大于500米且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大于500米且边缘等高线密集、内部等高线稀疏的是高原。
2、等高线地形图地形部位的表示方法如下:3、坡度判读: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4、河流流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发源于山谷,由高处流向低处。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基本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等高线地形图基本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陡的是哪一示意图()2.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80米B.220米C.320米D.300米3.关于下面等高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山对乙山的相对高度是2470米B.CD是山谷,EF是脊C.G是陡崖,A是鞍部D.CD和EF都是山谷读图回答下列3题。
4.河流ab段的流向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5.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A.59米B.99米C.199米D.259米6.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B.丙坡种植果树C.乙坡植树种草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和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7.陡崖C有可能的最大相对高度(H)为()A.800米> H > 799米B.400米> H > 399米C.1100米> H > 1099米D.600米> H > 599米8.图中所示地区的的地质构造为()A.地垒B.地堑C.向斜D.背斜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B处建坝修水库可以解决甲镇的用水问题B.在乙村和丙村有可能发现同一种矿产C.甲村的大型地下溶洞吸引了大批游客D.D点的海拔为700米10.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11.图为等高线地形图上过P点的两幅剖面图,两剖面线垂直相交于P点,则P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A.山峰B.盆地C.鞍部D.山谷二、综合题12.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单位:米)(1)D在E的___________方向,F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____米。
(2)C悬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___________米。
(3)假设图中城市的海拔高度为400米,当城市温度为32℃时,山峰E的温度不会高于___________℃。
高考地理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练习(解析版)

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一、选择题(2021·全国高三月考)读福建省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可能体会到“行到水穷处”意境的是()A.甲B.乙C.丙D.丁2.在M地常可以看到枝干向西扭曲的树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夏季风B.山谷风C.大暴雨D.泥石流3.若在此地选一处露营地,你认为较合适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B2.A3.A【分析】1.“行到水穷处”即是快到河流的源头地,甲处为局部平缓的高地,丙处为山脊,不存在河流分布,AC错;乙位于山谷,可能有河流分布,且乙处海拔较高,可能为河流源头所在地,最有可能体会到“行到水穷处”的意境,B正确;丁位于峡谷内,不在河流源头附近,D错。
故选B。
2.该地位于福建省,受夏季东南风的影响较强,M地处峡谷内,夏季偏东风受峡谷地形的挟持,狭管效应显著,风力大,受夏季风的影响,树木枝干向西扭曲,A正确;山谷风在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有所差异,不会导致树木枝干向西扭曲,B错;大暴雨和泥石流等易损坏树木,不会导致其枝干向西扭曲,CD错。
故选A。
3.甲处为局部平缓的高地,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适合选择所为露营地,A正确;乙、丁位于谷地,如发育有河流,易受河流的影响,BD错;丙处位于山脊,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宜选择作为露营地,C错。
故选A。
(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
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
完成下面小题。
4.该溪流()A.流向为自南向北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C.晚于白垩纪形成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5.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4.C5.B【分析】4.河流的产生与断层有关,读图,白垩纪岩层有明显断层,说明白垩纪岩层形成早于断层,也早于溪流,即溪流形成晚于白垩纪,C正确。
该地形图等高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河流流向自北向南,A错误。
(完整word版)等高线地形图练习题.doc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训练一、选择题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 1 ~3 题。
1.图中山峰与甲村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 . 550 米B. 650 米C. 750 米D. 850 米2.环保部门在桥梁下的河水里检测出农药残留物,这些农药残留物最可能来自于A .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3.图示地区欲发展旅游业,你认为该地区优美的景观主要体现在A .幽谷藏寺B.急流飞瀑C.海滩峡谷D.湖光山色如图为山区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4 ~ 5 题。
4. 图中 M、 N 两点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约为()A.1000 米B.10千米C.250米D.20千米5.若图中有一瀑布,则瀑布及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位于:A. 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乙和丁读右侧湖南省某村等高线图,回答 6 ~7 题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最高海拔在500 至 600 米之间B.若要上山顶B,从②处比④处上更省力C.李村位于山顶 A 的东北方向D.若要进行攀岩运动,选择①处最合适7.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最适宜种植A.柑橘B.苹果C.香蕉D.人参读图 3“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 9~ 10 题。
8.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9.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A.从西向东流B.从东南向西北流C.从北向南流D.从西南向东北流10.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A .平地B.丘陵C.高原D.山地读右图“我国东部地球某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11 — 12 题。
11. 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点中,地处山脊的是 BA. ①B.②C.③D.④12.图中 A、 B 两地相比 CA.A 地位于 B 地的西北方向B.A 地坡度比 B 地陡C.A 地年降水量可能多于 B 地D.A 地海拔高于 B 地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3 — 14 题。
13.天津塘沽的小韩要到武汉开会,所用地图选择正确的是A .用甲图设计线路B.用乙图查找宾馆C.用丙图识别天气D.用丁图了解景点14.若上述四幅地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最大的是A .甲B.乙C.丙D.丁二、综合题15、读长沙市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观察图(4-1),A、B、C、D四点中,海拔高度为0米的点是( )
2.观察图(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数码表示的是相对高度
B 图中曲线表示海洋深度相等的点的连线
C 此地形图表示该地区比较崎岖
D C处为鞍部
3.观察图(4-2),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
B 等高线地形图具有色彩鲜明,形象直观的特点
C 等高线地形图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一种地形图
D 等高线地形图同我们常用的分层设色地形图没有直接关系
4.读图(4-3),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B 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C 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D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根据上题,判断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为( )
A 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B 为交通运输提供便利条件
C 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
D 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B 丘陵是指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地
C 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
D 高原是指海拔500米以上顶面平缓的高地
7.下列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我国河流富蕴水能,几乎处处可建水电站
B 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
C 使森林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D 海上湿润气流可以向我国内陆推进,有利于形成降水
8.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 )
A 河流 B山脉 C高原 D盆地
9.下列地形区中,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江南丘陵
C 柴达木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10.我国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喜马拉雅山
C 珠穆郎玛峰
D 乔戈里峰
11.我国拥有最大沙漠的盆地是( )
A 柴达木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准噶尔盆地
D 四川盆地
12.下列山脉介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是( )
A 祁连山
B 阴山
C 武夷山
D 太行山
13.长江中下游平原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
A 沃野千里
B 地势低平
C 开阔坦荡
D 波状起伏
14.能够“开着汽车追黄羊”的高原是(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二、综合题
1.读图(4-4),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填绘下表:地势阶梯
第一级阶梯
界线①山——②山——③山
第二级阶梯
界线④岭——⑤山——③山——⑤山
第三级阶梯
2.读图(4-5)中国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数码代表的山脉名称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 ,它们的走向为_____________ ;
(2)③与⑩以 ____________ 山脉为界;
(3)⑦是 __________ 盆地,其南北两侧的山脉分别是 ____________ 山和 ____________ 山;
(4)④为 ___________ 省和 ___________ 省的界山;
(5)我国一、二级阶梯的界山的号码是 ____________ 和;
(6)纬度位置最低的盆地是__________ (写出名称)。
(7)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平原是 ___________ (写出名称)
3.读图(4一6),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全成下问题:
(1)我国地势 __________ 高 __________ 低,呈 ___________ 状分布。
(2)我国地势共分 ___________ 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 __________ 级阶
梯;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是第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为
主的是第 __________ 级阶梯;它再向东到近海海底地形为___________;我国首都北京位
于第 __________ 级阶梯上。
(3)这种地势利于海上 _________ 向我国内陆推进,北方 ___________ 可以长驱南下,有利于形成 __________ 。
(4)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 _________ 向 __________ 奔流入海,沟通了__________ 交通,方便了沿海与 ___________ 的联系,并在各阶梯的 ___________ 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 ___________ 资源。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800多年,记录史上的9000多次地震中,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800多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18次。
最强烈地震8.5级,共3次。
它们是1668年山东营县——郯城地震,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1950年西藏察隅地震。
台湾是我国地震发生次数最多的省,平均每年有感地震达200—300次。
(1)由以上材料可知,我国是一个 __________ 的国家;
(2)破坏性地震的级数为 ___________ 级;
(3)我国地震发生最频繁的省是 ___________ 省。
(4)在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的最强烈地震为___________ 级,发生于_________ 、__________ 自治区和_____________ 省。
第四章中国的地形
(一)选择题:
1.C
2.C
3.A
4.D
5.A 6B 7.D 8.B 9.D 10.A 11.B 12.D 13.B 14
.B
(二)综合题
1.①昆仑山②祁连山③横断山④大兴安岭⑤太行山⑥巫山⑦雪峰山
2.(1)①昆仑山②秦岭东西 (2)太行 (3)准噶尔、天阿尔泰
(4)青海、甘肃 (5)①④ (6)四川盆地 (7)东北平原
3.(1)西东阶梯 (2)三、一、一、二、三、大陆架、三
(3)温润气流、冷空气、降水 (4)西、东、东西、内地、过渡、水能
4. (1)多地震;(2) 5;(3)台湾;(4) 8.5,宁夏,西藏,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