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墩台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组成及功能作用;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墩台基础的特点,并了解其适用条件;3. 学生掌握墩台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了解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4. 学生了解墩台基础工程的养护与维修方法,提高对工程质量的把控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出合理的墩台基础设计方案;2.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解决墩台基础工程问题的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相关资料,为墩台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土木工程的热爱,增强对我国基础建设的责任感;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3. 学生通过了解墩台基础工程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强调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墩台基础工程概述- 墩台基础的定义、作用及分类- 墩台基础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墩台基础的类型与选用- 不同类型墩台基础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墩台基础选型原则及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二章 墩台基础的类型与选用3. 墩台基础工程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及施工工艺流程- 影响墩台基础工程质量的因素- 教材章节:第三章 墩台基础工程施工工艺4. 墩台基础工程的养护与维修- 墩台基础工程的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病害及其维修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墩台基础工程的养护与维修5. 墩台基础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 实际工程案例的解析-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教材章节:第五章 墩台基础工程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桥墩与基础课程设计

桥墩与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桥墩与基础的基本概念、类型和设计原理,了解桥墩与基础在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桥墩与基础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提高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工程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桥墩与基础的基本概念:介绍桥墩与基础的定义、功能和分类,使学生了解桥墩与基础在桥梁工程中的地位。
2.桥墩与基础的类型:讲解不同类型的桥墩与基础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桥墩与基础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法。
3.桥墩与基础的设计原理:阐述桥墩与基础的设计原理,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桥墩与基础类型,并能够进行基本的设计计算。
4.桥墩与基础的工程应用: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桥墩与基础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桥墩与基础的基本概念、类型和设计原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桥墩与基础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桥墩与基础的实验,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桥墩与基础的构造和性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桥墩与基础的设计问题和工程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桥梁工程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桥墩与基础的构造和工程应用。
桥梁墩台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前言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大学生培养方案中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毕业后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中的最大环节。
因此它对扩大我们的专业知识也是极其重要。
课程设计集理论与实践一体,通过一个整体的课程设计,对于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有较系统地认识了解。
因此,充分重视课程设计环节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道路桥梁专业的大学生,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英,肩负着时代艰巨使命,更应该努力学习好自己的专业课,扎实基础,培养专业技能。
当然,理论基础是必要的,但光有书本知识显然不够,我们需通过实践加强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践,学得真本事才是根本。
是最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的一部分。
《桥梁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道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土木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桥梁基础工程》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强、设涉及面广,所有对桥梁结构设计计算有关的的课程内容,在该课程中都会有所体现和应用。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在上述背景条件下展开的,其主要目标是在学时有限的条件下,使学生能够对课程的知识体系有较为系统和整体的把握,重点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工程概念和知识。
桥梁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该课程学习的一个实践环节。
是对该课程进行综合性学习和训练,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该课程知识为今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以后的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加强对桥梁基础设计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了解桥梁基础设计的主要过程,培养正确熟练地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籍及参考书的能力。
通过设计训练,初步建立设计与施工的全面协调统一思想。
1 基本设计资料某桥一近岸桥墩为圆端形,基础顶设计标高为-0.30m,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沉井基础。
以桥址处河床为相对标高零点,即河床标高为0.00m,则河流洪水位1.90m,最低水位0.40m,施工时的水位1.40m,河床一般冲刷线标高为-1.0m,局部冲刷线标高-4.0m。
墩台盖梁课程设计

墩台盖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墩台盖梁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特点和功能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墩台盖梁的施工工艺和流程,了解相关的工程技术标准。
3. 学生能够了解墩台盖梁在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在整个桥梁结构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桥梁墩台盖梁的受力情况,并进行简单的受力计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墩台盖梁施工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墩台盖梁的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桥梁工程的兴趣,激发对工程技术的热爱。
2.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工程质量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桥梁工程的实际案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为工程技术类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桥梁工程,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墩台盖梁基本概念:介绍墩台盖梁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桥梁结构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桥梁工程概述2. 墩台盖梁结构特点与功能:分析墩台盖梁的结构形式、受力特点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 桥梁结构组成与分类3. 墩台盖梁施工工艺与流程:讲解墩台盖梁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 桥梁施工技术4. 墩台盖梁工程技术标准:介绍墩台盖梁施工中应遵循的工程技术标准及规范。
教材章节:第四章 桥梁施工质量与安全5. 墩台盖梁受力分析与计算:教授学生如何分析墩台盖梁的受力情况,并进行简单的受力计算。
教材章节:第五章 桥梁结构计算6. 桥梁墩台盖梁实际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墩台盖梁模型制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教学设计

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教学设计背景桥梁是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工具,在建造过程中,其墩台与基础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基础工程又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基础,其研究内容涉及土工力学、地基处理、基坑支护等方面。
因此,设计一套基础工程教学方案,既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土木工程基础知识,也有助于实践中建造桥梁等重要工程。
教学目标本教学方案旨在通过墩台与基础工程的设计与建造,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包括土工力学、地基处理、基坑支护等。
2.学习桥梁墩台的设计,包括构造方式、材料选择、施工技术等。
3.掌握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流程,包括基础处理、地下水位控制、施工顺序等。
4.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阶段:基础知识讲解在第一阶段,学生将学习土木工程基础知识,为后续设计与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如下:1.土工力学:学习土体力学性质,包括密实度、孔隙率、抗剪承载力等。
2.地基处理:介绍基础处理方法,如挖土、压实、回填等。
3.基坑支护:介绍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支护工作。
第二阶段:墩台设计在第二阶段,学生将进行桥梁墩台的设计,并了解相应的材料和施工技术。
主要内容如下:1.墩台类型:介绍各种墩台类型,如悬臂式墩台、耳状墩台等。
2.材料选择:介绍墩台材料的选择,包括钢筋、混凝土等。
3.施工技术:介绍墩台的施工技术,包括浇筑顺序、混凝土抗裂处理等。
第三阶段:基础工程施工在第三阶段,学生将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包括基础处理、地下水位控制、施工顺序等。
主要内容如下:1.基础处理:介绍基础处理方法,包括挖土、压实、回填等。
2.地下水位控制:解决地下水位对施工的影响。
3.施工顺序:介绍施工的顺序和操作流程,如地基处理后进行基础施工等。
教学方法与评估本教学方案采用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评估采用综合考核的形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实践运用等方面,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墩台基础课程设计讲解

4.计算书主要内容:1)工程简介、桩基础的选择及相应施工方法简介根据已经给定的条件,描述工程简介;例如江阴市某大桥上部结构形式、桥面、中央空间距离等;基础选择可以为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挖孔灌注桩等;基础选择有高承台桩基础和低承台桩基础,但是设计任务题目为低桩承台基础; 低桩承台基础的具体尺寸根据桩基础构造要求确定;对自己选定的桩基础,根据第四章内容进行施工方法简介。
2)初步拟定基桩的桩长、桩径(竖向承载力的确定,要求考虑自重)桩径可以根据构造要求进行假定,根据竖向力和桩的承载力确定桩数,P223的5.122公式计算[]P N μ=n ; 桩长根据p206页例题,竖向力与桩的承载力特征值相等进行计算,竖向力已经给定,但是需要加桩的自重力。
桩重 ql =0p桩的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或p206;桩侧摩阻力根据地质资料确定。
)}3(]{[21][P 12200-++==∑h r K A m l U P i i σλτ 3)桩基内力及位移计算桩的计算宽度、地基系数的确定、桩的变形系数α、桩的刚度系数1ρ、2ρ、3ρ、4ρ的确定、算每桩的桩顶作用i P 、i Q 、i M 、桩身弯矩最大值计算、桩顶水平位移的验算。
桩的计算宽度根据例题及p197桩的计算宽度确定;地基系数m 也根据p197页进行计算,桩的变形系数根据公式5.35计算;51EImb =α 桩的刚度系数1ρ、2ρ、3ρ、4ρ的确定,需先计算单位力作用在局部冲刷线处的变位QQ δ、QM δ、MM δ,和桩顶变位HH δ、HM δ、MM δ,根据p212页进行计算;桩顶作用i P 、i Q 、i M :先计算承台发生变位时,桩顶对承台作用反力之和bb γ、ααγ、αβγ、ββγ和承台变位0b 、0a 、0β,一定要注意正负号;校核群桩基础所承受i P 、i Q 、i M 是否与承台基础上作用的i P 、i Q 、i M 相当;4)单桩的内力计算:单位“力”作用地面线处,桩在该处变位)0()0()0()0(,,MM MQ Q M Q Q δδδδ=计算 地面线处桩变位计算地面线以下深度Z 处桩身各截面内力、弯矩计算求出最大弯矩,根据p209页局部冲刷线以下各个深度的弯矩,找出最大弯矩;验算桩顶水平位移,根据p210页的验算公式进行计算;5)群桩竖向承载力验算群桩竖向承载力验算,根据p218页的公式5.104进行验算6)桩身配筋计算主筋配置、螺旋箍筋配置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和构造要求两种情况考虑; 与承台连接部分配筋设计说明根据最大弯矩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进行配筋计算。
墩台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墩台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墩台基础的相关知识,包括墩台的定义、分类、受力特点等;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墩台基础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认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墩台的定义和分类;2.理解墩台的基础受力特点;3.了解墩台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墩台基础工程的实际情况;2.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进行简单的墩台基础工程设计计算;3.能够评估墩台基础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墩台基础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重视;2.培养学生对工程问题的严谨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墩台基础的基本概念、受力特点、设计原理和施工要求。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墩台基础的基本概念:介绍墩台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2.墩台基础的受力特点:分析墩台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3.墩台基础的设计原理:讲解墩台基础的设计方法、计算原理及注意事项;4.墩台基础的施工要求:介绍墩台基础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墩台基础的基本概念、受力特点、设计原理和施工要求,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墩台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过程;3.实验法:学生进行墩台基础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墩台基础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以便学生课后深入学习;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教学视频等,以直观展示墩台基础的相关知识;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汇本

《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该课程设计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桥梁墩台与基础的一般设计方法,使其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掌握如何综合考虑上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来进行一般墩台基础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和实践性方面能力,以期能独立地、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
二、课程设计题目某简支梁桩柱式墩、台设计三、课程设计容和要求(一)课程设计容1、设计荷载标准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5KN/m2。
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
2、桥面净空5梁式:净7+2×1.0m。
6梁式:净9+2×1.0m。
3、上部构造该桥上部构造尺寸及永久荷载见下表1和2:表1表2注:冲击系数为1+μ=1.34、水文地质资料(a)(1)地质资料表3中砂厚度如下:表4(2)水文资料墩帽盖梁顶标高:246m,常水位:242.5m,河床标高:240.5m,一般冲刷线:238.5m,局部冲刷线:235.2m。
水文地质资料(b)(1)地质资料标高20.00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8.5kN/m3,土粒比重Gs=2.70,天然含水量w=21%,液限w L=22.7%,塑限w p=16.3%;标高20.00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9.5kN/m3,土粒比重Gs=2.70,天然含水量w=17.8%,液限w L=22.7%,塑限w p=16.3%。
(2)水文资料墩帽盖梁顶标高:127m,常水位:125m,河床标高:122.00m,一般冲刷线:120.00m,局部冲刷线:118.00m。
5、主要材料(1)盖梁和墩身均采用C30混凝土;(2)承台与桩基采用C25混凝土;HRB级钢筋;(3)主筋采用335R级钢筋。
箍筋采用235(二)课程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该课程设计就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桥梁墩台与基础的一般设计方法,使其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掌握如何综合考虑上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来进行一般墩台基础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性与实践性方面能力,以期能独立地、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
二、课程设计题目某简支梁桩柱式墩、台设计三、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一)课程设计内容1、设计荷载标准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5KN/m2。
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
2、桥面净空5梁式:净7+2×1、0m。
6梁式:净9+2×1、0m。
3、上部构造注:冲击系数为1+μ=1、34、水文地质资料(a) (1)土层天然容重(kN /m3)桩侧摩阻力(kPa)液性指数孔隙比中砂20、5 60粘性土19、5 65 0、4 0、8中砂厚度(m)(1) (2) (3) (4) (5) (6) 3、0 4、0 4、5 5、0 5、5 6、0(2)水文资料墩帽盖梁顶标高:246m,常水位:242、5m,河床标高:240、5m,一般冲刷线:238、5m,局部冲刷线:235、2m。
水文地质资料(b)(1)地质资料标高20、00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8、5kN/m3,土粒比重Gs=2、70,天然含水量w=21%,液限w L=22、7%,塑限w p=16、3%;标高20、00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9、5kN/m3,土粒比重Gs=2、70,天然含水量w=17、8%,液限w L=22、7%,塑限w p=16、3%。
(2)水文资料墩帽盖梁顶标高:127m,常水位:125m,河床标高:122、00m,一般冲刷线:120、00m,局部冲刷线:118、00m。
5、主要材料(1)盖梁与墩身均采用C30混凝土;(2)承台与桩基采用C25混凝土;(3)主筋采用335HRB级钢筋;箍筋采用235R级钢筋。
(二)课程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
(2)墩台基础结构构造图,图纸一律用铅笔绘制,幅面采用3号图纸(A3)(3)计算书一律采用A4纸用碳素笔书写。
四、课程设计时间安排1、盖梁及桩柱尺寸拟定; (用时0、5天)2、盖梁内力计算; (用时1、5天)3、墩柱内力计算; (用时1天)4、桩的内力计算; (用时1天)5、绘制墩柱与桩的构造图(用A3纸画); (用时0、5天)6、答辩及资料整理。
(用时0、5天)五、参考文献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2、墩台设计手册;3、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4、桥梁工程。
《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一部分盖梁及桩柱尺寸拟定盖梁就是柱式桥墩的墩帽,一般用20-30号的钢筋混凝土就地浇筑,也有用预制安装或预应力混凝土的。
盖梁的横截面形状一般为矩形或者T形。
盖梁宽度B根据上部构造形式、支座间距与尺寸确定。
盖梁高度H一般为梁宽的0、8-1、2倍。
盖梁的长度应大于上部构造两边梁间的距离,并应满足上部构造安装时的要求。
设置橡胶支座的的桥墩应预留更换支座所需的位置,即支座垫石的高度以端横隔板底与墩顶面之间的距离以能安置千斤顶来确定,盖梁悬臂高度h不小于30cm、各截面尺寸与配筋需通过计算确定。
墩柱一般用直径0、6-1.5m的圆柱或方形、六角形柱。
墩柱配筋由计算确定。
有关构造的具体要求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采用。
为使墩柱与盖梁或承台有较好的整体性,桩柱顶一般应嵌入盖梁或承台15-20cm。
当墩身桩的高度大于1、5倍桩距时,通常就在桩柱之间布置横系梁。
横系梁的高度可取为桩径的0、8-1、0倍,宽度可为桩径的0、6-1、0倍。
横系梁一般不直接承受外力,可不作内力计算,按横截面的0、10%配置构造钢筋即可。
墩柱的间距应保证盖梁的正负弯矩绝对值相等为最经济。
第二部分盖梁内力计算与配筋(一)盖梁的内力计算EI)之比大于5时,可将盖梁简化成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
当盖梁与墩柱的线刚度(L(1)活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对称布置用杠杆法,非对称布置用偏心压力法。
横桥向: a 对称单列 b 对称双列 c 非对称单列d非对称双列顺桥向: a 双孔布载 b 单孔布载人群荷载: a 双孔布载 b 单孔布载单列汽车对称布置:.4375.01602;2813.01609021,034251=⨯==⨯====KKKKK5#4#3#2#1#16016090p/2p/2160汽车—20级16090由η1=1/n+ea i²/(∑a²) 已知n=5,e=2、65,∑a²=2×(2、6²+5、2²)67、6则η1=1/5+2、65×5、2/67、6=0、404η2=1/5+2、65×2、6/67、6=0、302η3=0、2η4=1/5-2、65×2、6/67、6=0、098η5=1/5-2、65×5、2/67、6=-0、004(2)按顺桥向活载移动情况,求得支座活载反力的最大值。
(车道荷载)分别按照双孔双列、三列加载,单孔双列、三列加载求得最大支座反力B。
(3)活载横向分布后各梁支点反力的计算公式为:R i=B×ηi按照双孔双列、三列对称布置,双孔双列、三列非对称布置求得各梁支座反力,进而得到盖梁的最大弯矩、墩柱底截面的最大轴向力。
按照单孔双列、三列对称加载,单孔双列、三列非对称加载求得各梁支座反力,进而得到墩柱底截面的最大弯矩、盖梁的最大扭矩。
4、双柱反力计算各梁的恒载、活载支反力求出后,按照简支梁或连续梁求得各种组合下的墩柱的支反力。
5、恒载、活载作用下盖梁各截面的内力计算按照简支梁或连续梁求得盖梁最大弯矩、及对应的剪力:最大弯矩值,支点负弯矩取用非对称布置时数值,跨中弯矩取用对称布置时数值。
截面内力组合(二)盖梁的配筋及强度复核钢筋混凝土盖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5.0)(05.075.0(00x h hlz zA f M S sd d -+=≤γ求得受压区高度,按//s sd cd S sd A f bx f A f x += 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0303.100,30mm MPa KN bh f h lV k cu d 长度单位取强度单位取-•+≤γ钢筋混凝土盖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按下列规定:)()6.02(102014,0310KN f f P bh h l a V svsv k cu d ργ+•⎪⎪⎪⎪⎭⎫ ⎝⎛-≤- (跨高比作挠度验算的钢筋混凝土盖梁可不0.5≤hL) (三)各截面抗扭强度验算1、按构造要求配受扭钢筋的条件l R 038.0=τ按控制斜压破坏R 045.0=τ2、 验算抗扭强度采用的公式)3(612d c d M bh Q Tj j -+=τ4、Q jmax 与相应M T 的计算a 制动力:b 汽车偏载:c 盖梁各截面抗扭强度验算1、恒载内力计算由前面计算可得:上部构造恒载总重:KN; 盖梁自重(半根盖梁):KN; 横系梁重:KN; 墩柱自重:KN; 只有盖梁自重时墩柱的反力为:G 1;G 2;盖梁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按照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得到 2、活载内力计算荷载布置及行驶情况同盖梁活载计算分布图,由盖梁计算可知。
但须加上汽车产生的制动力。
即:墩柱底截面的最大弯矩就是单孔双列、三列非对称形式对应的计算结果。
墩柱的最大轴向力就是双孔、双列或三列非对称布置对应的计算结果。
3、进行恒载、活载的内力组合4、按照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进行截面的配筋与强度复核/33/00/220sdcd d sdcd d f gr D f Br e N f r C f Ar N ργργ+≤+≤第四部分 钻孔灌注桩的设计计算1、荷载计算每一根桩承受的荷载包括:一孔恒载反力、盖梁恒重反力、系梁恒重反力、一根墩柱恒重、灌注桩每延米自重、活荷载反力,求的作用于桩顶的外力与作用于地面处桩顶上的外力。
2、桩长、桩径拟定按照桥梁设计的要求,桩径范围为0、8-2.0米,跨径大时取较大值。
桩长按最大竖向力及地质情况经计算确定。
3、桩的内力计算(m 法)(1)桩的计算宽度b 1 b 1=k f ×k×(d+1)(2)桩的变形系数a a=51EImb (3)桩身内力计算 按着(0)(0)(0)(0)0000QQQM MQMMZQ M X M 、、、、绘制ZM Z图的顺序进行内力计算(包括确定最大弯矩截面相对应的 )。
(4)桩柱底最大压应力验算。
(5)桩柱顶水平位移验算。
(6)桩身强度验算与配筋设计。
/33/00/220sdcd d sd cd d f gr D f Br e N f r C f Ar N ργργ+≤+≤[]00120()X h h 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