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及钛合金论文

合集下载

钛和钛合金焊接工艺性能研究(焊接毕业设计)

钛和钛合金焊接工艺性能研究(焊接毕业设计)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课题钛和钛合金焊接工艺性能研究教研室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导师姓名职称201 年 月日目录前言 (4)1钛和钛合金的发展概况、作用及特点 (5)2钛和钛合金的分类及性能 (7)2.1工业纯钛的性能及特点 (7)2.2钛合金的分类及特性 (8)2.2.1α钛合金 (8)2.2.2β钛合金 (8)2.2.3(α+β)钛合金 (8)2.3钛和钛合金的焊接性 (9)2.3.1气体及杂质污染对焊接性能的影响 (9)2.3.2焊接接头裂纹问题 (10)2.3.3焊缝中的气孔问题 (10)2.3.4粗晶倾向 (11)2.3.5焊接变形 (11)3钨极氩弧焊的技术特点及应用 (12)3.1钨极氩弧焊的原理及设备 (12)3.2钨极氩弧焊的特点 (12)3.3钨极氩弧焊的分类 (13)3.3.1直流钨极氩弧焊 (13)3.3.2交流钨极氩弧焊 (14)3.4钨极氩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 (14)3.5钨极氩弧焊的工艺影响因素 (16)3.5.1钨极、喷嘴、焊丝与焊件的相对位置 (16)3.5.2焊接规范的影响 (17)3.6钨极氩弧焊的应用 (17)3.7钨极氩弧焊的安全规程 (17)4.TC2薄板钨极氩弧焊的工艺流程 (19)4.1焊前准备 (19)4.1.1焊前清理 (19)4.1.2坡口的制备与装配 (19)4.2 TC2薄板钨极氩弧焊的焊接工艺 (20)4.2.1焊接材料的选择 (20)4.2.2氩气流量的选择 (21)4.2.3气体保护 (22)4.2.4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23)4.2.5 TC2薄板钛合金钨极氩弧焊焊缝分布原则 (25)4.2.6 TC2薄板钛合金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卡 (26)4.2.7 TC2薄板钛合金手工钨极氩弧焊操作要领 (28)4.2.8焊后热处理 (28)5 TC2钛合金焊接质量检验 (29)5.1焊缝外观形状及尺寸的检验 (29)5.2焊接缺陷的检验及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 (29)6结束语 (32)7谢辞 (33)8参考文献 (34)摘要本论文阐述了钛及钛合金的作用、特点及焊接性,TC2钛合金作为重要的新型结构材料具有密度小、抗拉强度高、比强度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化学工业、造船工业等方面。

焊接论文总结范文

焊接论文总结范文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焊接技术作为连接金属或其他材料的重要手段,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

本文将对近期焊接领域的几篇优秀论文进行总结,以期为焊接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论文一:《钛及钛合金焊接工艺研究与应用》该论文主要研究了钛及钛合金的焊接工艺特点及操作要领。

通过对TC2薄板钛合金化学成分、组织、性能和焊接工艺规范的不断摸索,总结了钛及钛合金的焊接工艺特点及操作要领。

论文指出,钛及钛合金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气孔、裂纹等问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焊接参数,如焊接电流、焊接速度、预热温度等。

此外,论文还简要论述了钨极氩弧焊的原理和工艺特性,以及焊件的焊后质量检测原则。

二、论文二:《全自动焊接技术管理》该论文针对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技术进行了研究。

论文介绍了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的组成,包括焊接小车、行走轨道、自动控制系统等。

论文重点分析了焊接小车的核心部分,如行走机构、送丝机构和焊枪摆动调节机构。

论文指出,全自动焊接技术能够提高焊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全自动焊接技术的应用前景。

三、论文三:《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该论文对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阐述。

论文指出,焊接技术以高效、节能、优质为其主要特点,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 提高焊接生产率:通过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焊接设备,提高焊接速度,降低生产成本。

2. 提高焊接质量:通过优化焊接工艺、控制焊接参数,提高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3. 节能减排:研究新型焊接材料、焊接方法,降低焊接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4. 智能化焊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焊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四、总结通过对上述论文的总结,可以看出,焊接技术在不断发展,应用领域日益广泛。

未来,焊接技术将朝着高效、优质、节能、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设备,为焊接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钛及钛合金论文[整理版]

钛及钛合金论文[整理版]

金属钛的地理分布:世界钛矿资源总体状况:截至 1995 年底,世界金红石(包括锐钛矿)储量和储量基 础分别为 3330 万 t 和 16440 万 t,资源总量约 2.3 亿 t(TiO2 含量,下同),主要集中在南非、印度、斯 里兰卡、澳大利亚。世界钛铁矿(TiO2)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 2.743 亿 t 和 4.353 亿 t,资源总量约 10 亿 t;主要集中在南非、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印度。中国钛矿地理分布: 中国钛资源总量 9.65 亿 吨,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探明储量的 38.85%,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其中攀西 (攀枝花西昌)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钛资源基地,钛资源量为 8 .7 亿吨。钛及钛合金论文钛及钛合金摘要:先进材料钛及钛合金的应用与前沿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当前材料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钛、钛合金及钛化合物的优良性能促使人类迫切需要它们。然而,生产成本之高,使应用受到限制。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钛的冶炼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钛、钛合金产云瘤撒骆屯庭瓦蛮醋迷绰懂域脱潦斟疫灶狡薪挥典痕退摆掏拘颜够扮符技蘑阀诬蠕尾褐杆雍椿妙屯玖蚜扦咖悼桂贩拎伺褒瞬够疥挎甚挛匹署谷敝
钛和钛合金的发展过程: 钛是英国化学家格雷戈尔(Gregor R W ,1762—1817。)在 1791 年研究钛铁
矿和金红石时发现的。四年后,1795 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Klaproth M H ,1743—1817。)在分析
匈牙利产的红色金红石时也发现了这种元素。他主张采取为铀(1789 年由克拉普罗特发现的)命名的方法,
引用希腊神话中泰坦神族“Titanic”的名字给这种新元素起名叫“Titanium ”。中文按其译音定 名 为 钛 。钛及钛合金论文钛及钛合金摘要:先进材料钛及钛合金的应用与前沿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当前材料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钛、

钛合金应用研究论文

钛合金应用研究论文

钛合金应用研究论文摘要:综述了钛合金材料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钛及钛合金的主要特性,加工性能及其在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和汽车制造方面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钛合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钛合金特性加工性能应用领域Ti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56%(质量分数,下同),在所有按元素中居第9位,而在可作为结构材料的金属中居第4位,仅次于Al、Fe、Mg,其储量比常见金属Cu,Pb,Zn储量的总和还多。

我国钛资源丰富,储量为世界第一。

钛合金的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抗腐蚀性能、高温力学性能、抗疲劳和蠕变性能都很好,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一种新型的、很有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结构材料。

近年来,世界钛工业和钛材加工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海绵钛、变形钛合金和钛合金加工材的生产和消费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航空航天领域、舰艇及兵器等军品制造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汽车、化学和能源等行业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一、钛及钛合金的特性钛及钛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强度高。

钛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其抗拉强度为686—1176MPa,而密度仅为钢的60%左右,所以比强度很高。

2.硬度较高。

钛合金(退火态)的硬度HRC为32—38。

3.弹性模量低。

钛合金(退火态)的弹性模量为1.078×10-1.176×10MPa,约为钢和不锈钢的一半。

4.高温和低温性能优良。

在高温下,钛合金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其耐热性远高于铝合金,且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目前新型耐热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50—600℃;在低温下,钛合金的强度反而比在常温时增加,且具有良好的韧性,低温钛合金在-253℃时还能保持良好的韧性。

5.钛的抗腐蚀性强。

钛在550℃以下的空气中,表面会迅速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钛膜,故在大气、海水、硝酸和硫酸等氧化性介质及强碱中,其耐蚀性优于大多数不锈钢。

二、钛及钛合金的加工性能1.切削加工性能钛合金强度高、硬度大,所以要求加工设备功率大,模具、刀具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钛及钛合金的研究

钛及钛合金的研究

钛及钛合⾦的研究钛及钛合⾦的研究1.引⾔钛是 20 世纪 50 年代发展起来的⼀种重要的结构⾦属,因其具有质轻、⾼强、耐蚀、耐热、⽆磁等⼀系列优良性能,以及形状记忆、超导、储氢、⽣物相容性四⼤独特功能,被⼴泛应⽤在航空航天、舰船、军⼯、冶⾦、化⼯、海⽔淡化、轻⼯、环境保护、医疗器械等领域,并创造了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

钛是⾦属材料王国中“全能的⾦属”、“海洋⾦属”、“太空的⾦属”,从⼯业价值、资源寿命和发展前景来看,钛被视为继铁、铝之后处于发展中的“第三⾦属”和“战略⾦属”。

根据在钛中加⼊β稳定元素的多少及退⽕后的组织,钛合⾦可分为α、近α、α+β、近β和β钛合⾦。

美、⽇、俄罗斯以及中国等许多国家都⾼度重视钛合⾦的发展,各国根据不同国情和需求进⾏了各⾃的研发,现已得到了⼴泛的应⽤[1~3]。

2.钛及钛合⾦的特点钛及钛合⾦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个⽅⾯:(1)⽐强度⾼。

钛合⾦具有很⾼的强度,其抗拉强度为686~1 176 MPa,⽽密度仅为钢的60%左右,所以⽐强度很⾼。

(2)硬度较⾼。

钛合⾦(退⽕态)的硬度HRC为32~38。

(3)弹性模量低。

钛合⾦(退⽕态)的弹性模量为1.078@105~1.176@105MPa,约为钢和不锈钢的⼀半。

(4)⾼温和低温性能优良。

在⾼温下,钛合⾦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其耐热性远⾼于铝合⾦,且⼯作温度范围较宽,⽬前新型耐热钛合⾦的⼯作温度可达550~600e;在低温下,钛合⾦的强度反⽽⽐在常温时增加,且具有良好的韧性,低温钛合⾦在-253e时还能保持良好的韧性。

(5)钛的抗腐蚀性强。

钛在550e以下的空⽓中,表⾯会迅速形成薄⽽致密的氧化钛膜,故在⼤⽓、海⽔、硝酸和硫酸等氧化性介质及强碱中,其耐蚀性优于⼤多数不锈钢。

此外,钛还具有形状记忆、吸氢、超导、⽆磁、低阻尼等优良特性。

纯钛及钛合⾦与其他材料有关性能的对⽐见表1。

钛及钛合金范文范文

钛及钛合金范文范文

钛及钛合金范文范文
钛的密度相比于传统的结构材料如钢铁和铝合金更低,因此它们可以降低结构的总重量,并且提高了部件的载荷能力。

这一特点使得钛及其合金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在航空航天器的制造中,钛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机身、发动机部件、燃烧室等关键部件上,以提高航空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钛及其合金还具有优异的高温特性。

在高温环境下,钛及其合金的强度保持相对稳定,而其他材料如铝和镍合金则会出现明显的软化。

因此,在高温条件下,钛及其合金能够保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制造涉及高温环境的部件,如航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的涡轮,以及石油化工和能源领域的高温设备。

除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高温特性,钛及其合金还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

钛具有稳定的钝化膜,在大部分环境中都能抵御酸、碱和盐等化学物质的腐蚀。

这使得钛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化工设备和生物医疗器械等领域,在这些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能够长期使用而不出现腐蚀问题。

然而,钛及其合金的制造和加工过程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钛是一种难以提取和精炼的金属,所以其总体价格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的程度。

此外,钛和钛合金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所以在制造和加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保护材料的表面。

这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制造难度。

总的来说,虽然钛及其合金有一些制造和加工上的困难和成本限制,但其良好的力学性能、高温特性和耐腐蚀性使其在航空航天、汽车、海洋
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技术的发展,钛及其合金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为其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可能。

钛及钛合金的研究

钛及钛合金的研究

钛及钛合金的研究钛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汽车和其他高技术领域的金属,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成为众多应用中的理想选择。

钛具有低密度、高强度、优异的抗腐蚀性、高温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在过去几十年中,钛及钛合金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钛合金是将钛与其他金属元素(如铝、钽、锆等)进行合金化,以提高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目前,常用的钛合金主要有α和β相合金,包括Ti-6Al-4V、Ti-6Al-7Nb等。

其中,Ti-6Al-4V是最为常见的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而Ti-6Al-7Nb则主要应用于人工髋关节和其他骨科植入物。

在材料制备方面,钛及钛合金的研究以粉末冶金和热力学方法为主。

粉末冶金方法包括粉末冶金、烧结和热等静压等。

其中,粉末冶金是常用的制备方法,通过粉末合金化、粉末成型和热处理等步骤,制备出具有良好织构和性能的钛合金材料。

热力学方法主要包括包括等温隔离扩散处理、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等,以调控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

在性能改善方面,钛及钛合金的研究主要关注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力学性能的改善可以通过合金设计、显微组织控制和热处理等方法实现。

耐腐蚀性能的改善可以通过表面处理、添加合金元素和涂层等方法实现。

高温稳定性的改善可以通过相变控制、强化相形成和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等方法实现。

在应用开发方面,钛及钛合金的研究主要关注新型应用的开发,如高温结构材料、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海洋工程等。

钛及钛合金的高温结构材料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如航空发动机和涡轮机组件。

钛及钛合金的医疗器械应用主要包括人工骨骼、人工关节和椎弓等。

钛及钛合金的汽车零部件应用主要包括发动机缸盖、车身结构和悬挂系统等。

钛及钛合金的海洋工程应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设备、船舶构造和海上石油钻井装备等。

总之,钛及钛合金的研究在材料制备、性能改进和应用开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钛及钛合金的研究

钛及钛合金的研究

钛及钛合金的研究1.引言钛是 20 世纪 5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因其具有质轻、高强、耐蚀、耐热、无磁等一系列优良性能,以及形状记忆、超导、储氢、生物相容性四大独特功能,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舰船、军工、冶金、化工、海水淡化、轻工、环境保护、医疗器械等领域,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钛是金属材料王国中“全能的金属”、“海洋金属”、“太空的金属”,从工业价值、资源寿命和发展前景来看,钛被视为继铁、铝之后处于发展中的“第三金属”和“战略金属”。

根据在钛中加入β稳定元素的多少及退火后的组织,钛合金可分为α、近α、α+β、近β和β钛合金。

美、日、俄罗斯以及中国等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钛合金的发展,各国根据不同国情和需求进行了各自的研发,现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3]。

2.钛及钛合金的特点钛及钛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比强度高。

钛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其抗拉强度为686~1 176 MPa,而密度仅为钢的60%左右,所以比强度很高。

(2)硬度较高。

钛合金(退火态)的硬度HRC为32~38。

(3)弹性模量低。

钛合金(退火态)的弹性模量为1.078@105~1.176@105MPa,约为钢和不锈钢的一半。

(4)高温和低温性能优良。

在高温下,钛合金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其耐热性远高于铝合金,且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目前新型耐热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50~600e;在低温下,钛合金的强度反而比在常温时增加,且具有良好的韧性,低温钛合金在-253e时还能保持良好的韧性。

(5)钛的抗腐蚀性强。

钛在550e以下的空气中,表面会迅速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钛膜,故在大气、海水、硝酸和硫酸等氧化性介质及强碱中,其耐蚀性优于大多数不锈钢。

此外,钛还具有形状记忆、吸氢、超导、无磁、低阻尼等优良特性。

纯钛及钛合金与其他材料有关性能的对比见表1。

3.钛及钛合金的研究进展1954 年美国成功研制出第一个实用钛合金Ti-6Al-4V,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成为钛合金中的王牌合金[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钛及钛合金摘要:先进材料钛及钛合金的应用与前沿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当前材料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

钛、钛合金及钛化合物的优良性能促使人类迫切需要它们。

然而,生产成本之高,使应用受到限制。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钛的冶炼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钛、钛合金及钛的化合物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钛合金的发展现状、特性、铸造工艺性能及其热处理,阐述了钛合金的生产技术及其应用,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并展望发展趋势。

关键字:金属钛,钛合金; 发展状况;分布,性质; 铸造加工性能; 热处理;生产技术,应用; 研究前景钛和钛合金的发展过程:钛是英国化学家格雷戈尔(Gregor R W ,1762—1817。

)在1791年研究钛铁矿和金红石时发现的。

四年后,1795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Klaproth M H ,1743—1817。

)在分析匈牙利产的红色金红石时也发现了这种元素。

他主张采取为铀(1789年由克拉普罗特发现的)命名的方法,引用希腊神话中泰坦神族“Titanic”的名字给这种新元素起名叫“Titanium”。

中文按其译音定名为钛。

格雷戈尔和克拉普罗特当时所发现的钛是粉末状的二氧化钛,而不是金属钛。

因为钛的氧化物极其稳定,而且金属钛能与氧、氮、氢、碳等直接激烈地化合,所以单质钛很难制取。

直到1910年才被美国化学家亨特(Hunter M A)第一次制得纯度达99.9%的金属钛。

由于钛在液化状态时化学活性非常高, 钛与气体和所有制模成形用的难熔材料都有很高的活性, 因此, 钛合金铸造成形工业化的生产晚于变形钛合金和变形工艺。

自海绵钛工业化以来, 钛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钛工业的迅速发展, 钛的生产能力正在逐年提升, 并将陆续超过铅、锌、铜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三金属。

目前, 由于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和军备缩减, 使军用飞机的钛需求量减少, 但民用客机今后可望继续增长。

要使钛业得以生存, 普遍认为还是要扩大飞机以外的一般用途。

近十几年来, 随着钛工业的发展,钛及钛合金已由军用逐渐转向民用, 由航空工业逐渐转向一般工业。

金属钛的地理分布:世界钛矿资源总体状况:截至1995年底,世界金红石(包括锐钛矿)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3330万t和16440万t,资源总量约2.3亿t(TiO2含量,下同),主要集中在南非、印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

世界钛铁矿(TiO2)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2.743亿t和4.353亿t,资源总量约10亿t;主要集中在南非、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印度。

中国钛矿地理分布:中国钛资源总量9.65亿吨,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探明储量的38.85%,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其中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钛资源基地,钛资源量为8.7亿吨。

中国探明的钛资源分布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08个矿区。

主要产区为四川,次有河北、海南、广东、湖北、广西、云南、陕西、山西等省(区)。

金属钛的基本性质:钛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Ti,原子序数22,是一种银白色的过渡金属,其特征为重量轻、强度高、具金属光泽,亦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包括海水、王水及氯气)。

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强酸、抗强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被美誉为“太空金属”已知的钛的同位素有13种,包括钛-41至钛-53。

其中钛的稳定同位素有钛-46,钛-47,钛-48,钛-49,钛-50共五种,其余的同位素均有放射性。

十大性能:吸气性,能弹性模量低,换热性能好,抗拉强度与其屈服强度接近,无磁性、无毒,抗阻尼性能强,耐低温性能好,耐热性能好,耐腐蚀性能.1:物理性质:钛的密度为4.506-4.516克/立方厘米(20℃),高于铝而低于铁、铜、镍。

但比强度位于金属之首钛,在高温下性质十分活泼,很易和氧、氮、碳等元素化合。

熔点1668±4℃,熔化潜热3.7-5.0千卡/克原子,沸点3260±20℃,汽化潜热102.5-112.5千卡/克原子,临界温度4350℃,临界压力1130大气压。

钛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能较差,近似或略低于不锈钢,钛具有超导性,纯钛的超导临界温度为0.38-0.4K。

在25℃时,钛的热容为0.126卡/克原子·度,热焓1149卡/克原子,熵为7.33卡/克原子·度,金属钛是顺磁性物质,导磁率为1.00004。

钛具有可塑性,高纯钛的延伸率可达50-60%,断面收缩率可达70-80%,但强度低,不宜作结构材料。

钛中杂质的存在,对其机械性能影响极大,特别是间隙杂质(氧、氮、碳)可大大提高钛的强度,显著降低其塑性。

钛作为结构材料所具有的良好机械性能,就是通过严格控制其中适当的杂质含量和添加合金元素而达到的。

2. 化学性质钛在较高的温度下,可与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发生反应。

各种元素,按其与钛发生不同反应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卤素和氧族元素与钛生成共价键与离子键化合物;第二类:过渡元素、氢、铍、硼族、碳族和氮族元素与钛生成金属间化物和有限固溶体;第三类:锆、铪、钒族、铬族、钪元素与钛生成无限固溶体;第四类:惰性气体、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元素(除钪外),锕、钍等不与钛发生反应或基本上不发生反。

钛的性质与温度及其存在形态、纯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致密的金属钛在自然界中是相当稳定的,但是,粉末钛在空气中可引起自燃。

钛中杂质的存在,显著的影响钛的物理、化学性能、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特别是一些间隙杂质,它们可以使钛晶格发生畸变,而影响钛的的各种性能。

常温下钛的化学活性很小,能与氢氟酸等少数几种物质发生反应,但温度增加时钛的活性迅速增加,特别是在高温下钛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

钛的冶炼过程一般都在8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因此必须在真空中或在惰性气氛保护下操作。

3.化学提炼:钛在高温下性质十分活泼,很易和氧、氮、碳等元素化合,要提炼出纯钛需要十分苛刻的条件。

工业上常用硫酸分解钛铁矿的方法制取二氧化钛,再由二氧化钛制取金属钛。

浓硫酸处理磨碎的钛铁矿(精矿)为了除去杂质Fe2(SO4)3,加入铁屑,Fe3+ 还原为Fe2+,然后将溶液冷却至273K以下,使得FeSO4·7H2O(绿矾)作为副产品结晶析出。

锻烧偏钛酸即制得二氧化钛:工业上制金属钛采用金属热还原法还原四氯化钛。

将TiO2(或天然的金红石)和炭粉混合加热至1000~1100K,进行氯化处理,并使生成的TiCl4,蒸气冷凝。

在1070K 用熔融的镁在氩气中还原TiCl4可得多孔的海绵钛,这种海绵钛经过粉碎、放入真空电弧炉里熔炼,最后制成各种钛材金属钛的应用:生物用途:钛能刺激吞噬细胞,使免疫力增强这一作用已被证实。

钛具有“亲生物“’性。

在人体内,能抵抗分泌物的腐蚀且无毒,对任何杀菌方法都适应。

因此被广泛用于制医疗器械,制人造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胁关节、头盖骨,主动心瓣、骨骼固定夹。

当新的肌肉纤维环包在这些“钛骨”上时,这些钛骨就开始维系着人体的正常活动。

工业用途:电子、化工、钟表、眼镜、首饰、体育用品、机械设备、电镀设备、环保设备、高尔夫球及精密加工等行业。

环保设备、冷却管、钛发热管、电镀设备、戒指及各种精密电器用管等行业,军工、医用、体育用品、眼镜、耳环、头饰、电镀挂具、焊丝等行业,主要用于机械设备、电镀设备、医用、各种精密机件等行业。

生活中的金属钛:金属钛、氧化钛和碳化钛属低毒类,致癌性,人体危害:吸入后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咳嗽、胸部紧束感或疼痛。

长期吸入TiO2粉尘的工人,肺部无任何变化。

在生产钛金属过程,接触四氯化钛及其水解产物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长期作用可形成慢性支气管炎等。

钛合金基本性能: 1.强度高。

钛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其抗拉强度为686—1176MPa,而密度仅为钢的60%左右,所以比强度很高。

2.硬度较高。

钛合金(退火态)的硬度HRC为32—38。

3.弹性模量低。

钛合金(退火态)的弹性模量为1.078×10-1.176×10MPa,约为钢和不锈钢的一半。

4.高温和低温性能优良。

在高温下,钛合金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其耐热性远高于铝合金,且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目前新型耐热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50—600℃;在低温下,钛合金的强度反而比在常温时增加,且具有良好的韧性,低温钛合金在-253℃时还能保持良好的韧性。

5.钛的抗腐蚀性强。

钛在550℃以下的空气中,表面会迅速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钛膜,故在大气、海水、硝酸和硫酸等氧化性介质及强碱中,其耐蚀性优于大多数不锈钢。

6化学活性大:钛的化学活性大,与大气中O、N、H、CO、CO2、水蒸气、氨气等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含碳量大于0.2%时,会在钛合金中形成硬质TiC;温度较高时,与N作用也会形成TiN硬质表层;在600℃以上时,钛吸收氧形成硬度很高的硬化层;氢含量上升,也会形成脆化层。

吸收气体而产生的硬脆表层深度可达0.1~0.15 mm,硬化程度为20%~30%。

钛的化学亲和性也大,易与摩擦表面产生粘附现象。

钛和钛合金加工性能:1.切削加工性能:钛合金强度高、硬度大,所以要求加工设备功率大,模具、刀具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切削加工时,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面积小,刀尖应力大。

由于钛合金弹性模量低,切削加工时工件回弹大,容易造成刀具后刀面磨损的加剧和工件变形;钛合金高温时化学活性很高,容易与空气中的氢、氧等气体杂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硬化层,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刀具的磨损;钛合金切削加工中,工件材料极易与刀具表面粘结,加上很高的切削温度,所以刀具易于产生扩散磨损和粘结磨损。

2.磨削加工性能:钛合金化学性质活泼、在高温下易与磨料亲和并粘附,堵塞砂轮,导致砂轮磨损加剧,磨削性能降低,磨削精度不易保证,。

钛合金强度高、韧性大,使磨削时磨屑不易分离、磨削力增大、磨削功耗相应增加。

钛合金热导率低、比热小、磨削时热传导慢,致使热量积聚在磨削弧区,造成磨削区温度急剧升高。

3.挤压加工性能:对钛及钛合金进行挤压加工时,要求挤压温度高,挤压速度快,以防温降过快,同时应尽量缩短高/温坯锭与模具的接触时间。

因此挤压模具应选用新型耐热模具材料,坯锭由加热炉到挤压筒的输送速度也要快。

由于钛合金热导率低,表层温度下降后,内层坯料热量不能及时传输到表层补充,会出现表面硬化层,而使得变形难以继续进行。

同时,表层与内层会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即使能成形,也容易造成变形和组织不均匀。

4.锻压加工性能:钛合金对锻造工艺参数非常敏感,锻造温度、变形量、变形及冷却速度的改变都会引起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变化。

钛合金的变形抗力随变形速度的增加提高较快,锻造温度对钛合金变形抗力影响更大,因此常规锻造必须在锻模内冷却最少的情况下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